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胡善围-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骑射兵法皆是经验丰富的沐春所授,绝非纸上谈兵,沐春十七岁开始处女之征,远赴江西剿匪,他十六岁来江浙平倭寇,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简直是书本子里走出来的完美少年,沐春还不要脸的问阿雷到底喜欢小鸡哥什么,心里一点数都没有,同样的年纪,朱瞻基的成就远高过沐春,他是那般的闪耀夺目,阿雷的近视眼都无法忽视他。
  心眼多的像蜂窝煤的朱瞻基原则是能够先动脑子的,绝对不先动手。五万幼军在南京只训练过陆战,没有接触过水战,何况幼军兵源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大多数是旱鸭子,都不会游泳,甚至会上船就晕,大吐特吐,毫无战斗力。
  扬长避短,朱瞻基绝对不会和倭寇在水上交战的。他派出大量斥候侦查倭寇的作案规律和踪迹,顺藤摸瓜找到倭寇老巢,并设了一个连环圈套,等待倭寇落网。
  朱瞻基搞起了钓鱼执法,首先他散布了朝廷求胜心切,这次要清剿倭寇邀功请赏的传闻,引起倭寇的危机意识,按照倭寇以往的行事规律,一般会选择干一票大的,分完钱财后打散归零,销声匿迹避风头,不与朝廷军队正面开战。
  这群倭寇狡猾滴很!
  只有引诱倭寇倾巢出动,幼军才有机会潜伏倭寇老巢里设下埋伏。
  朱瞻基打探倭寇会在港口商人云集处设下眼线,评估装船货物的价值,有的放矢。
  他派出斥候假扮人参商贩,招摇过市,暴露财富,辽东人参珍贵,等同黄金。
  倭寇:土豪,你成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大海船上有包括人参商贩在内的六大商人,好大一块肥肉,吃上一口,半年管饱。
  倭寇果然上钩,决定倾巢出动,集体配合捕猎。
  人参商人是卧底,他一直装作害怕,要求谈判解决问题,不去和倭寇硬抗,一来是想尽力避免无辜百姓的伤亡;二来就是想利用反复谈判、讨价还价来拖延时间,尽量给幼军在倭寇老巢设下埋伏的时间。
  山下喊杀声不断,五万幼军初现威力。
  阿雷由镖师们保护着,和另外四个商人在一起等待战斗结束。
  朱瞻基和朱瞻壑两个月就出发了,没想到阴差阳错救了阿雷。
  阿雷一颗少女心扑通乱跳,她想要见他,却又不敢见他,担心自己见到真人后更加难以割舍。
  脑子里天人交战,她四处奔跑,去逮脑子里那只不安分的兔子,终于,理智战胜了情感,牢牢逮住兔子,关在囚笼里。
  阿雷决定继续隐藏身份,混在客商里一起出岛,不和朱瞻基相认。纵使意外相逢,还是擦肩而过,我们各有各的路。
  他娶他的妻子。
  我下我的西洋。
  天蒙蒙亮时,交战声从暴风骤雨变成了绵绵细雨,渐渐不可闻。
  一队官兵来到这里报战况,“我们胜了,你们乘坐的大商船在我们放火之前已经由斥候驶出港口,安然无恙,小将军说让原来的船员带着客商平民先走,给家里报平安,你们跟随我来。”
  阿雷和众人一起下山,借口岛上风凉,穿了件披风,戴着兜帽,遮得严严实实,裹在人群中间。
  岛上尸横遍野,倭寇凶猛,投降者寥寥无几,大多选择和幼军拼死一战。
  幼军第一次交战,仗着人多兵器装备精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纷纷杀红了眼睛,战到忘我,面对如此凶悍的对手,幼军也有不少伤亡。
  战争结束,战了一夜的幼军毫无困意,将战友遗体抬走,并排放在一起,由于还是夏天,尸体容易腐臭,无法运回家乡,只得就地火葬。
  此外,还有一批士兵清点一堆堆的鼻子,记录每个人的战绩,以备将来论功行赏——鼻子是最好的证据,因为鼻子只有一个,而且都是软骨,比较好割。
  因此,漫山遍野的倭寇大多数都没有鼻子,死相可怖。
  商队不敢细看,纷纷低头看路,余光都不敢瞄一眼。
  咸湿的海风强劲无比,将大明的战旗刮得啪啪作响。
  浑身浴血的朱瞻壑脱下头盔和盔甲,弯腰呕吐,他没有进食,呕出来的都是清水。这是他第一次实战,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可怖的尸体,第一次真正感受战争的残酷。
  纵使头发都泡在汗水里,湿痒无比,朱瞻基还是穿戴者全套盔甲,保持首领的标准军姿,看似瘦弱斯文的他淡定从容,对漫天遍野的尸体熟视无睹。
  九岁就跟着永乐帝北伐亲征,他亲眼见过更残酷的战争,更多的尸体,此外,北方沙场还有数不清的乌鸦和老鹰盘旋,争抢腐肉,那场面堪比地狱。
  倭寇老巢位处东南沿海岛屿,天空是一群群白色海鸥,和北方大战场的残酷想比,倭寇之战只是小场面,简直是岁月静好了。
  朱瞻基轻轻拍着堂弟的虎背,安慰道:“初上战场就是这样,当年我比你吐得还厉害。”
  朱瞻壑喘着粗气,“皇上也太急于求成了,你还那么小就带你去战场。我当时还傻乎乎的羡慕你呢,现在想想,你也太可怜了,小小年纪承担大人都难以承受的东西。大哥,你这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啊。”
  对于皇室而言,朱瞻壑其实一直被保护的很好,没有过早的承担压力。
  朱瞻基不答,先递过水壶,“你出汗多又吐了,要及时补水,水里我放了一点蜂蜜和盐,味道有些奇怪,不过对身体有好处。”
  看着朱瞻壑一口气喝了半壶,朱瞻基才说道:“习惯就好,现在知道你父亲汉王不容易了吧,他身经百战,多少次死里逃生。他付出了那么多,得到的却远不如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太子大哥,所以汉王不服气,我一直是很理解他的。”
  老实说,朱瞻壑也是头一次真正佩服父亲汉王,开始理解父亲的不甘心了。
  朱瞻壑重重点头,“大堂哥说的对,我以后再也不和父亲犟嘴,故意气他了。”
  朱瞻基替堂弟擦去脸上的血水,“我父亲除了当太子,他没有退路,你爹还能去当个藩王,我走之后,就靠你慢慢在汉王府和东宫之间斡旋了。”
  朱瞻壑不舍,“你真的考虑清楚了?一旦死遁,就无法回头了。”
  “我倦了。”朱瞻基指着漫山遍野的尸骸,“我才十六岁,过早承受太多,好像过了好几辈子,十六岁的身体,六十岁的心态,早就老了。何况这些年我冷眼旁观,储位、甚至皇权都不过如此,我父亲和皇上都不快乐,我决定放下这一切,第一次遵从自己的心意,为自己活一回,你要帮我。”
  朱瞻壑无奈,点头道:“好,那就按照原计划进行。”
  兄弟两个正说着话,假装人参商人的斥候来报:“皇太孙殿下,世子殿下,大商船已经载着客商出港,不用担心这些平民,我们可以封锁全岛,清理藏在岛屿里山洞里的倭寇余孽。”
  朱瞻基点点头,“打扫战场也不得掉以轻心,以防倭寇埋伏。凡有山洞,不要擅进,先用烟火攻击试探。”
  斥候应下,转身离去。
  蓦地,朱瞻基像是想起了什么,脑中电闪雷鸣,叫道:“站住!”
  斥候停步,“皇太孙殿下还有何吩咐。”
  朱瞻基指着斥候腰间的环首短匕首,“此物给我看看。”
  斥候解下短匕首,双手捧给朱瞻基,“这是商船上一个少东家的,看起来是个绣花枕头娘娘腔,身边还跟着奶娘,其实是个血性好儿郎,见我要被倭寇砍手,他飞出一刀帮我,心是好的,就是武功太差,射偏了,倭寇连根毛都没伤到。”
  看着刀柄上“春”字暗纹,朱瞻基大惊:这……这不是干爹沐春的爱物吗?怎么出现在这里了?
  朱瞻基勃然变色,指着海上的大商船,“快,把大船拦住!”


第272章 弱小可怜又无助
  按照原来的死遁计划,在清理完倭寇巢穴、大功告成之后,会安排人放冷枪“刺杀”,朱瞻基当众中弹,捂着胸口从山崖坠海。
  朱瞻壑将大堂哥穿过的衣服和一只鞋子抛入海中,人为制造死亡假象。
  朱瞻基将得到自由,然后乔装去京城找阿雷表白心意——朱瞻基是个追求完美的人,他认为只有自己自由了,才配向阿雷表白。
  朱瞻基觉得,舍弃一切名利的他有足够的诚意,这样阿雷才会接受。
  朱瞻基没有想到,他的完美主义差点赔了夫人又折兵。
  朱瞻壑也发现了环首小刀是沐春的,不禁说道:“是不是干爹不放心我们兄弟和幼军,他毕竟在幼军当了一年教头,故意乔装成客商混在里头,偷偷来帮我们?不过,干爹怎么乔装,也不能化妆成娘娘腔少年啊。”
  年纪差太大了。
  朱瞻基觉得有另外一种可能,“可能对方不是干爹本人,他派了亲信过来帮我们。”
  两兄弟的脑洞开到天际,也没有料到是阿雷“跑路”,沐春以随身武器相赠。
  所以,当扮作人参商人的斥候恭恭敬敬把“见义勇为小兄弟”带到两兄弟面前时,两人面面相觑,不敢相信面前的是阿雷。
  “阿雷姐姐?”
  “怎么是你?”
  屏退斥候,两兄弟一口气问了是个为什么,阿雷心虚,低着头不回答。
  怎么回答?
  说我爱而不得,跑路疗伤吗?
  朱瞻基捂住朱瞻壑的嘴,“她好像吓到了,拿一壶茶和点心来。”
  朱瞻壑去倭寇老巢里翻检茶叶和食物。
  朱瞻壑一走,朱瞻基扶着阿雷坐下,“不着急,等你吃饱了慢慢讲。”
  阿雷绞尽脑汁编瞎话,“我……我忙了一年,终于做好钟表,献给皇上。觉得……好累,就出来走一走,四处旅行,没想到刚出了云间县就遇到这群穷凶极恶的倭寇。”
  谎话渐渐说的顺了,正好朱瞻壑端着一壶茶进来,“没找到茶叶和点心,就几坛红糖,就用热水冲了,阿雷姐姐,你快喝。”
  朱瞻壑一进来,阿雷就没有那么不自在了,喝着红糖水,心下稍定,“幸亏你们及时出现,平定倭寇巢穴,要不然姐姐姐夫就要拿一万两银子来赎我了。”
  朱瞻基急道:“你以为女儿身能瞒多久?一旦戳穿,你一个女孩子……”
  朱瞻基不敢深想,转换话题,训道:“以后出门走官道,住驿站,莫要贪玩耍,再如此冒险了。”
  见朱瞻基相信谎言,阿雷有种劫后余生之感,连连点头,“知道了,我可不想再遇到强盗,以后宁走弯路,也要保证安全。”
  朱瞻基说道:“我派人送你回京城,出了这么大事,胡尚宫和干爹一定很担心,你得先回家,让他们亲眼见你无事。”
  阿雷忙道:“不用了,我此去浏家港,想看看各种使团,买一些书籍钟表,听说浏家港有大明水师保护,是安全的地方。”
  朱瞻基怕横生枝节,说道:“不行,你必须先回家。”
  阿雷把脸一横,“我为什么妃要听你的?比起云间县,这里离浏家港更近。到了浏家港,我就不走水路了,走陆路慢慢返回京城。”
  “因为——”朱瞻基一顿,的确,阿雷没有必要听他安排,况且浏家港也确实安全。
  眼瞅着两人又要吵起来,旁观者朱瞻壑来了一句,“阿雷姐姐,我们兄弟二人带着幼军平倭寇前夜,你还请我们喝过茶,你是知情的。论理,你应该知道岛上战事是我们二人指挥,为何对我们避而不见,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和商队一起走了?”
  阿雷恨不得把朱瞻壑的嘴巴缝起来: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朱瞻基犹如醍醐灌顶,关心则乱,他只顾着阿雷是否受伤受惊,却忽略了这个最重要的问题。
  没有道理啊,青梅竹马的朋友,生死一线,难道不该打个招呼,见个面,看看对方是否受伤,关心对方吗?
  怎么像个陌路人似的,说走就走了呢?
  朱瞻基的目光渐渐犀利,阿雷越发心虚,“我……我就是……看到那么多尸首,害怕了,脑子一片空白,只想快点离开这里。”
  朱瞻基定定的看着她,没有接话,也不再安慰。
  很明显这个回答没有说服他。
  阿雷接着编,“还有就是,觉得……你们肯定很忙,毕竟这是你们的处女之征——”
  “不是我的,是他的处女之征。”朱瞻基指着朱瞻壑,“他第一次出征,我九岁就跟着皇上北伐亲征——你连这个都记错了。”
  阿雷硬着头皮说道:“是啊,我到现在都失魂落魄的,时而清醒,时而迷糊。我昨晚一夜没睡,偶尔眨眼闭上眼睛,脑子里就是那个人参商人夺刀劈砍,将倭寇斩首的画面,太可怕了,原来被砍了脑袋的尸首还能保持站立的姿态,足足停顿了十秒才倒下。吸取教训,以后再也不坐商船出海了。”
  朱瞻基见她唇色发白,双手交叉,紧紧放在胸口,手指头还不安的搅动着,一副被吓坏(心虚说谎)的样子,便不再逼问了,说道:
  “你先在这里休息,不要看窗外,我和朱瞻壑还有事情急需处理,你身边的女镖师会过来陪你。”
  阿雷不肯留啊,说道:“不行,这个倭寇巢穴我一刻都不能待了,我害怕啊,我还是跟着大商船去浏家港码头。”
  她对朱瞻基心怀“不轨”,偏偏朱瞻基又救了她,百般保护,阿雷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正是冲动的时候,如果继续留在这里,万一她把持不住怎么办?
  必须走。
  孤岛上,时不时闻得零星的响声和爆炸声,这是幼军打扫战场,清缴藏在山洞或者地道的倭寇闹出的动静。
  先用火攻,烟熏火燎,把倭寇逼出来,然后开枪。
  如果倭寇宁可熏死烧死也不出来,就把洞口或者地道炸塌,杜绝隐患。
  这里的确不如浏家港安全。
  恰好又传来爆炸之声,阿雷故意瑟缩成一团,看起来弱小可怜又无助,“我要离开这里,这里不得清净,没法休息。”
  朱瞻基心软了,想了想,“好,你先去浏家港,到了之后那里不要去,你就等——”
  等我先去死一死。
  朱瞻基说道:“等胡尚宫派人来接,你再回京,你身边那些保镖毕竟来自民间,自学成才,不如军队靠谱,我不放心他们护送。”
  只要能离开这里,说什么都行。
  阿雷点头,“好,我听你的,在浏家港就不出来去了。”
  这时外头军报不断,朱瞻基和朱瞻壑匆匆离去,扮作奶娘的女镖师来接阿雷重新回到船上。
  刚刚登船,阿雷松了一口气。
  水手正欲撤掉登船的船板,蓦地不远处的山头炸出一朵红色的烟花,有人大吼:“有刺客!护驾!”
  糟糕!谁遇刺了?是朱瞻基和朱瞻壑?他们伤的如何?会不会伤及性命?
  阿雷心中大乱,“且慢!”
  阿雷踏着船板,跑到码头上,翻身上马,往烟花出现的山头奔去。


第273章 在粉身碎骨的边缘疯狂试探
  一听两人遇刺,阿雷顾不得那么多,骑马朝山头狂奔而去。
  大海船里,其余四个商人顿时傻了眼:什么情况,反反复复的,都折返两次了!
  绸缎商人大声叫道:“这位少东家,你到底走不走?我们还要赶去交货,错过商机,我们赔不起啊!”
  阿雷心里全是朱家兄弟伤的如何,那是从小陪伴、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啊!怎能见死不管?
  阿雷回头说道:“你们先走,不用管我。”
  绸缎商人把阿雷的“货物”都搬到港口,扬帆。
  阿雷骑马冲上山头,隐约可见前方有一群人簇拥着撤退,最前方还有拼杀之声,应是护驾的人正在与残余倭寇战斗。
  阿雷不晓得人群里的是朱瞻基还是朱瞻壑,是受伤还是已经遇刺,但这两人对她而言非比寻常,绝对不会放任不管,自己先跑。
  阿雷拍马接应。
  她并不知道,有人举着望远镜看到了她,顿时脸色大变:“计划有变!把地雷撤掉!”
  正是纪纲。
  亲信问道:“为什么?撤退路上埋的地雷才是真正送朱瞻基升天的阎罗王,目前都在大人计划之中,倘若错过这次绝好的机会,再下手就难了,恐怕会引起朱瞻基的怀疑,请大人三思!”
  纪纲顿时天人交战,左右为难。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猎人更是在最后,举着□□狙击黄雀。
  自从汉王就藩青州,皇室纷争不如以前激烈了,虽然皇太孙和太子也是竞争关系,但是太孙和太子都太聪明了,父子两个简直是天生的政客,纪纲没有能力控制他们,也无法挑拨。
  还是汉王比较方便操控。
  所以,乘着这次朱瞻基带幼军出征倭寇,纪纲要借着汉王的力量,先除掉朱瞻基这个储君,挑拨皇室内斗,让老朱家互相猜疑,互相残杀。
  朱瞻基武艺不错,心眼多,且护卫众多,要汉王死士扮成倭寇,成功刺杀是很难的。
  不过早就不是傻白咸的纪纲也没有指望一击即中,他计划中给予朱瞻基致命一击的是他撤退的路上埋有地雷!
  地雷是建文帝执政时期,火药厂最新研发出来的火器。靖难之役时首次投入使用,当时还是燕王的永乐帝差点葬身雷区。
  汉王府在青州暗中秣马厉兵,纪纲在京城搞起了监守自盗,暗中偷了火药厂仓库的库存,送给汉王一份“大礼”。
  如今兜兜转转,地雷用在了这里,对付皇太孙。
  爷爷能侥幸逃脱,孙子必死无疑!老朱家的人不可能一直都是好运气吧。
  朱瞻基没有料到,他计划的死遁还没开始,纪纲就已经给他安排上了死亡之路。
  但是猎人纪纲更没有料到,阿雷会出现在倭寇巢穴啊!
  更要命的是,阿雷还浑然不觉的朝着雷区策马奔腾,在粉身碎骨的边缘疯狂试探!
  纪纲看着山下骑马的阿雷、山上俯冲逃命的朱瞻基,预估了一下他们的速度,然后在脑子里默默做了一道算术题:
  朱瞻基和阿雷两人相距约四千米,雷区位置距离阿雷两千五百米。朱瞻基跑步,阿雷骑马,两人相对而行。朱瞻基大长腿且是下坡路所以跑的很快,平均速度约每分钟两百五十米。
  阿雷骑马平均速度约每分钟三百米,请问,朱瞻基和阿雷谁先踏入雷区?
  如果朱瞻基先踩雷炸了,那么阿雷就无性命之忧,顶多受点伤。虽然有意外,但一切按照计划进行。
  如果阿雷先踩雷……胡善围只有这一个女儿,近四十高龄冒险生了她,视若珍宝,倘若阿雷出事,胡善围会痛不欲生。
  胡善围在纪纲心中分量,勉强可以和毛骧打成平手。
  纪纲宁可自伤,也不会伤了她。
  纪纲以前是个花瓶,毛骧被凌迟的血泪教训逼着他成长蜕变,成为玩弄权术的高手,但数学这种东西是他无论也补不上的短板。
  纪纲是个学渣,他心算不出来谁先踩雷……
  目测好像朱瞻基会先一步踩雷,但是纪纲不敢确定。
  纪纲眉一皱,这个学渣放弃了计算,时间来不及了(是你不会算),看在胡善围的份上,这个雷区陷阱要放弃,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阿雷炸死。
  哪怕只有一半的可能。
  地雷不需要引线,踩上去就炸,时间紧急,纪纲又不能暴露己方、去把地雷刨出来,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前引爆。
  纪纲拿起一杆燧发枪,朝着雷区瞄准。
  手下大惊:“大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您真的要放弃这个绝佳机会?万一汉王那边——”
  “闭嘴,老子做事,什么时候要看别人眼色?”纪纲开枪射击。
  枪声和爆炸声几乎同时响起,火药和砂石碎片混在一起,迷了阿雷坐骑的眼睛,骏马受惊了,扬嘶刨蹄,将阿雷甩下去,跑了。
  阿雷失控,被甩到山坡,一路翻滚,最后撞在一颗树上,晕了过去……
  约五十来个倭寇突然从暗道里钻出来,刺杀巡视打扫战场的朱瞻基,未遂。
  因不知前方还有何埋伏,朱瞻基在护卫的保护下下山撤退,蓦地,前方山路出现一人一骑,骑马那人一副土豪暴发户公子打扮,头戴金镶宝石冠,身穿锦缎,简直要把“有钱”两字写在脸上,整个人散发着金钱的光辉,隔着老远都能看见她。
  正是“少东家”打扮的阿雷。
  是她!
  她为我折返了!
  她果然是喜欢我的!
  撤退中的朱瞻基狂喜万分,恨不得顺水推舟提前死遁,向阿雷表白心意。
  她值得他抛弃一切。
  可是乐极生悲,就在朱瞻基要和阿雷会师山半腰,突然一阵巨响,地动山摇,前方火光灰土碎石飞溅,犹如一条土龙腾空而起,瞬间遮蔽了他的视线。
  等灰尘散去时,眼前的山路出现一个大坑,只见一匹受惊的马狂奔,那里还有阿雷的身影?
  朱瞻基心下一沉,以为阿雷栽倒在大坑里,当即跳进坑里徒手刨坑,碎石锋利,才刨了十几下十个手指头就血肉模糊。
  十指连心,朱瞻基忘记了疼痛,一心只想把阿雷刨出来。
  还是闻讯赶来的朱瞻壑发现了道路树下昏迷的阿雷,挽救了朱瞻基的手指头。
  朱瞻壑:明明是他们两个人的爱情,为何我总是有姓名?
  不晓得是脑袋撞树还是一夜未睡,阿雷到了下午还没醒,额头裹着一层白纱。
  朱瞻基守在她身边,朱瞻壑进来了,顾不得皇室子弟的体面,抱着茶壶,对着壶嘴咕噜噜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