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蔬香世家-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尤其是连前世都忽略了的那些细节问题,这样才能为自己将来做好打算。
  再就是才来府中,总要想办法培植起来自己的势力,免得时时处处被人掣肘,连一点自由都没有。
  她不得不庆幸,姜家的下人都是从外面买来的,只要自己用心挑选调教的话,被人安插人的可能不大,要培养忠心应该不太难。
  自然,这事儿姜耘昭还是与钱嬷嬷商量了。
  钱嬷嬷也没有藏着掖着的,而是将自己所知道的都给姜耘昭做了认真的讲解。
  姜耘昭自己不是很懂驾驭下人这一套,所以听的很认真,还会不时问一两句。
  钱嬷嬷看姜耘昭如此肯听,当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席话说下来,姜耘昭才知道,原来驾驭下人也是有这么多的门道,看其里以前她确实糊涂。
  钱嬷嬷心里感叹良久,到底是没有亲娘的孩子,就算是大户人家的也一样少了阅历,如不然马上就要十三的姑娘了,都应该跟着料理庶务了,怎么还能什么都不懂?
  也就是因为这件事,姜耘昭觉得自己需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不光是学问上的,种植上的,还有许许多多为人处世的都要学起来。
  也不知道现在开始学是不是已经迟了,但不管怎么说,学了总比没学强吧?至于没有人教她这件事,她也想过了,没人教就慢慢的学,好歹身边还有个钱嬷嬷,比上辈子可强多了。
  买丫鬟这事儿是三天之后了,人牙子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人称秦婆子,穿着肥肥大大的衣裳,脸上涂了厚厚的粉,头上戴了不少的花儿,身后跟着一串串鲜嫩的花儿样的小姑娘们。
  姜耘昭看着这样的人觉得很不舒服,但不得不说,她手里的人都不错,那些小姑娘们看起来都是很规矩懂事。
  用最近这段时间恶补的知识,姜耘昭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之后,从中选了四个丫头,十岁到十四岁的年纪,与她的年纪都相仿。
  按说,年龄更小的丫鬟更容易培养出来忠心,但是年纪太小也偷年纪小的缺点,那就是一时半刻不能上手,倒是不如年纪稍微大一点调教起来快。
  她可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养成一批丫鬟,既然买过来了,就要能派上用场。
  好在这几个丫头看起来都是本分出身,手上更是有茧子,可见是受过苦没享过福的,要收拢起来应该不难。
  人牙子有些意外姜耘昭选的人都不是很漂亮机灵的,而是看着有些木讷,平日里都不怎么说话的。
  她一直都有些担心这几个丫头将来不好出手,为此不知道调教了几回,可没想到这几个反而是最快出手的。
  姜家小姐年纪也不小了,现在选的人将来可是要做陪嫁的,就这几个的样貌能顶什么事儿?这姜家小姐的想法与别家还真是不一样。
  “小姐,您要是选定了,剩下的人我可带走了。”秦婆子走之前还是开口问了一句,给了姜耘昭后悔的机会。
  姜家虽然底蕴不深,但姜家老爷会做官,这几年下来在周围这一片也算是有些名望,秦婆子也没打算糊弄姜耘昭。
  姜耘昭摇头,表示自己不后悔,秦婆子这才欢欢喜喜的走了,那几个丫头就这样卖出去说起来也是她赚了,当然值得高兴。至于身后那些花儿一样的小姑娘,更是不怕卖不出去。
  上房里,姜老太太正在与平嬷嬷说话。
  “我听说耘昭那丫头不怎么会选人?”姜老太太喝了一口牛乳茶说道。
  说这话的时候分明还是有些后悔,早知道就不该让姜耘昭自己选。最起码安排人去帮着掌掌眼也好,现在买回来几个不得用的,真是白瞎了银子。
  “大小姐选的几个丫头是不怎么水灵,但也不差,瞧着倒是老实本分。”平嬷嬷缓缓的说着:“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秋霜这丫头给闹的。”
  姜老太太想起之前的秋霜,那倒是个水灵漂亮让人看着就喜欢的,可偏偏心气太高不守本分。
  “罢了,回头找秦婆子再过来一趟,把秋霜那丫头买了,那样的丫头留着总是个祸患。”姜老太太若有所思的片刻之后开口。
  她之前只是想着府中培养出来一个丫头不容易,总比新近的丫头要得用一些,所以只让人打了秋霜,但现在回过味来,那丫头只怕是个骨子里不安分的,谁知道会不会在以后在闹出些事儿来。
  平嬷嬷听了姜老太太这话,笑着说道:“谁说不是呢,做下人的,要守着本分才好。”
  那丫头今天挨打之后,听说是很不服气,要是继续留在这府中,怕是要寻机会生是非,能打发走最好。
  “到底是伺候过姐儿的人,要是真让她寻机会爬上了爷们的床,咱们姜家的脸面可就真没了。”有些遗憾,但这也是没办法的选择。
  姜老太太可以接受儿子纳妾,也可以给儿子塞女人,但是伺候过孙女的丫鬟要是跟儿子有了首尾,她是绝对不能接受。尤其是自家几个孙女的年纪都不小了,很快都要嫁出去,要是传出不好的名声,可会耽误一辈子。
  自然,女孩子的一辈子耽误了也算不得什么,可这几个女孩子都是将来有用的,姜家势单力孤,要是能结几门不错的亲事,那以后两个儿子的仕途之路也会顺畅很多。
  说起来刘氏倒是个有眼光的,怎么就能在那么早知道就想到宋家会有今天的荣耀,连亲事都订了?
  不过,宋家现下的意思倒是很明白,他们家更中意的是明玉这丫头,而不是名声差一些的姜耘昭,这问题还真是很难办。


第120章 从自己改变
  老太太的心思平嬷嬷大概能猜测到一些,但有些话即便是她也不能说。
  这些年在太太的运作之下,大小姐的名声确实没有三小姐好,甚至大小姐还有飞扬跋扈不敬长辈之类的负面名声,这些流言于大小姐来说真不是什么好事。
  但太太想事情也简单了些,虽然三小姐现在的名声不错,但那是与大小姐相比而言。太太怎么不想想,两位小姐到底都是姜家的小姐,是一个父亲的女儿,若是大小姐的名声一路坏下来,难道就不会连累三小姐?
  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倒是精明,这几年竟也是越来越糊涂了,这样的事也不曾给太太指点,反而由着太太胡闹。
  姜老太太何尝是由着邱氏胡闹,她年轻的时候为了拉扯三个孩子,吃了不知道多少的苦,现在老了,身体更是一日日的不成了,偏偏还要管着家里的一大摊子事儿,更是力不从心的很。
  邱氏也就是看准了这一点,知道婆母没有精力顾及姜耘昭,所以才会出手对付姜耘昭。
  姜老太太在发生这么多的事儿之后,也明白了一些,也想着要好好的改变下这种情况,无奈心有余力不足,加之姜耘昭也素来不与她亲近,倒是缓了心思。
  姜耘昭知道秋霜被卖已经是两天之后。
  这两天时间,姜耘昭一直都在自己院子里待着,除非是去给老太太请安,否则根本不出门。
  至于邱氏那边,姜耘昭每天去完上房之后,也会过去给她请安。
  她的名声在京城里算不得好,这一点她清楚,要改变自己的名声,只有从自身改变,别人都帮不了她。
  左右他父亲就是个大理寺卿,在京城这样的地方,虽然排的上号,但绝对不会有很多人关注,所以京城里对她关注的人相应也不会很多,要消除负面影响就容易了。
  重活一辈子的姜耘昭深刻的知道,作为一个女子,一个好名声是多么重要,虽然那东西不能吃不能喝,但绝对会影响一辈子。
  邱氏善于做表面文章,就算心里恨姜耘昭,但嘴巴却甜,还一再说自己识人不清让姜耘昭受苦之类的话,姜耘昭从她的眼眸中看到的并不是她的悔意,更多却是愤恨。
  姜耘昭不急不慢的与邱氏就这样打太极,态度不消极也不积极,倒是让邱氏有些看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了。
  如果说,姜耘昭怀疑她,难道不应该歇斯底里的针对她?若是没有怀疑她,为什么对她不像以前那样亲近言听计从呢?
  对姜耘昭的转变,邱氏觉得不安心的很,总觉得,这半年多时间,姜耘昭变的有些诡异,让人看不透了。
  原本粗苯的什么都不懂的人,怎么会在半年时间就有了这样大的变化?就算是在乡下地方吃苦受罪了些,但也不至于让人人翻天覆地的变化吧?
  可姜耘昭的变化,确实就是翻天覆地,现在府中的下人们都说大小姐性子好,对人恭敬有礼和蔼可亲。
  甚至就连她将秋霜这件事引导到姜耘昭的头上也没什么效果,姜耘昭这几日面子上的事做的太好了,根本让人拿不住把柄。何况,秋霜是老太太开口处理的,与姜耘昭无干。
  姜耘昭闷头不出门,这几日时间也没闲着,她将自己屋子的东次间回禀过姜老太太之后,稍微做了一些改动布置一番,改成了书房。
  虽然里头没有什么书房的气息,但姜耘昭还是很满意,能有这样一间敞亮的房间坐着读书,已经足够了,至于那些摆设之类,其实是最不重要的。
  坐在临窗的桌子前头,姜耘昭正津津有味的看书。
  这是一本讲述种植的书,还是当初辛三娘给她淘换来的,来京城的时候,她也带上了。
  其实讲述种植的书多多少少有些乏味无趣,甚至是晦涩难懂,但姜耘昭就是觉得自己喜欢。
  她身旁服侍的丫鬟叫绿菊,其实说是服侍,也就是在旁边坐着做针线,姜耘昭看书的时候,一般都没什么需求。
  绿菊原本叫做小丫,是姜耘昭新挑选的丫头之一,因小丫这个名字实在不怎么好听,姜耘昭便给换了名字叫绿菊。
  绿菊是这几个丫鬟里面年纪最大的,今年十四岁了,调教了几日时间,倒是个得用的,而且,最要紧的是,绿菊家里原本是种地的,绿菊知道很多关于种地的知识,姜耘昭便让跟着丹朱丹云两个人在内室服侍,尤其是看书的时候,一般都是绿菊服侍在旁边,这样也方便姜耘昭时不时的问一两个小问题。
  至于同时选来的其他三个小一些的,姜耘昭分别取名叫绿桃、绿萼、绿蕊,暂时就放在外面做些粗使的活计。刘老太太那边借过来的两个丫头在这边院子里的丫头到位之后就回去了。
  姜耘昭这院子现在就是钱嬷嬷并六个大小丫鬟,因都是本分的人,倒是彼此相安无事,姜耘昭觉得自己身边现在这种氛围是空前的好,比起之前秋霜那些丫头在的时候,简直是天上与地下的差别。
  “小姐,您总是看这些种地的书有啥意思。”绿菊有些不明所以的问道。
  姜耘昭笑笑说道:“我以前不知道,现在却知道了,会种地的好处真不少,最起码关键时候能保证不会饿死。”
  她是打算要种地,就算不是自己亲自去种,也要有很多的土地佃给别人种。尤其是手中还有一个神农空间和玉泉灵水的情况下,就更是要大力发展才对,要不然岂不是暴殄天物?
  而她也不能对种植一无所知,最起码要做到不能被人哄骗还帮人数钱吧?
  绿菊实际上有些不明白姜耘昭的意思,她家里就是种地的,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虽然没有饿死人,但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最后自己还不是被卖了?
  但这些话绿菊却没说,在她看来小姐有钱有闲,虽然说在府中比不上三小姐得宠,但吃喝不愁,要找个事儿打发时间也在理。


第121章 赵氏来了
  “绿菊,有些事你不明白,或许这一辈子也不能明白,但你要知道,人要过好日子,就要自己努力,靠别人是求不来的,我没别的本事,但我可以学!”姜耘昭看到绿菊一脸茫然,微笑着说道。
  “是,小姐,我知道了。”绿菊憨憨的说道。
  小姐说的这话她还是不怎么明白,但就是觉得有道理,小姐都知道要自己努力,她是个伺候人的,就更应该要努力。
  姜耘昭正在与绿菊说话,并不知道她这一番话已经改变了一个小丫鬟的一生命运。
  姜耘昭低头正打算继续看书,丹朱轻轻掀开帘子说道:“小姐,刘家来人了,是刘大奶奶。”
  “大表嫂来了?还不快把人请进来。”姜耘昭忙就笑着站起来,人已经朝着门口迎了过来。
  算时间,她回到姜家接近十天时间,也该是刘家来人的时候了。
  刘家大奶奶赵氏在丫鬟的服侍下走进门来,她今日穿的光鲜亮丽,一袭银红色的大衣裳上头缀着浑圆的珍珠,看的人眼花缭乱,头上一套赤金镶宝石头面在阳光下褶褶生辉,端得富贵体面。
  姜家的下人们比不得刘家的见过好东西多,这样富丽堂皇的装扮更是少见,这一路走过来,赵氏自己都听见那些下人们一个个都在背后议论着,刘家果然是有钱的,随便穿一身衣裳,都够自家府中大半年的花销等等的话。
  姜耘昭瞧着,知道这是个自己做面子呢,之前在刘家的时候,大表嫂的打扮从来都是简单舒适为主,这样的装扮她是轻易不肯穿戴的,今天这么巴巴儿穿着来,就是给这府中的人看的。
  刘家是没有官职,但是刘家有钱就有底气!可不要以为姜耘昭是个没娘的孩子,就能被人欺凌,她的身后可是堆满了银子!
  “你这一走十来天时间了,祖母不放心,让我来瞧瞧你。这天儿越来越冷了,想着你才回来,只怕身边也是缺这少那的,顺便给你送些过冬的物件。”赵氏爽朗的说着,声音不大,但足够其他的人听见。
  一面携了姜耘昭的手笑眯眯的往屋里走,一面安排丫鬟将带来的东西搬进去,赵氏就好像根本没有发现一只都遮遮掩掩躲在她身后暗中观察她的人一样。
  她不怕人看,就怕人不看不听,她今日来,就是要让姜家这些人都知道,刘家是什么底蕴。
  到了屋里,外面的视线看不见了,赵氏也不用拿腔拿调了,她自顾自在临窗的炕上寻了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来,倒好像是主人一般。
  姜耘昭与她接触的虽然少,可也知道她就是这样随意的性格,因此并不以为意,反而连声让丫鬟端茶来。
  赵氏坐稳当之后,四下打量一番颇有些不满的说道:“妹妹这屋子怎么这样简单?竟连一张像样的书桌都没有。”
  姜耘昭的书房是临时安置出来的,确实简单,书桌也不是正经的书桌,就是随意的一张桌子凑合用,上面摆了简单的笔墨纸砚,虽然都不是太差的东西,但绝对不是好东西,赵氏如何能看在眼中。
  对于这样的布置,姜耘昭自己不在意,但看惯了好东西的赵氏就有些不满意,觉得这明显就是在欺负姜耘昭。
  “这还是大表嫂第一次到我这里来吧。以前倒是有些好东西,只是一走半年,都不知道哪里去了。好在我去肃宁县那样的乡下地方待过,现在也不大在意这些,能用就成了。”姜耘昭将桌子上的书随手翻一翻说道。
  这桌子比起七家村时候用的不知道好多少呢,最起码平平整整的,上头连个小坑都没有,写字看书都好。
  “既然你这么说,那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了。”赵氏恨铁不成钢的道。
  到底这是姜家自己的是事儿,她是个外人,没有置喙的权利。若是耘昭自己要争也就罢了,刘家的人还能有立场说话,可这丫头自己都不争,她就更不能开口了。
  “大表嫂,您也别为我委屈,好歹也就是两三年的时间,怎么的这日子还不能过?要是闹起来,还不知道又要传出我什么难听的名声呢。”姜耘昭怎么能看不出来赵氏心里不顺畅?但是,她才来真的不能争,要是争了,只怕邱氏那边又有话说了。说不一定,邱氏就是等着她闹呢。
  “可这样也过分了些,不管怎么说,你也是正三品大员家里的嫡出小姐。”赵氏打量着周围说道。
  赵氏不相信,邱氏亲生女儿院子里也是这种摆设,就更不要说,她都知道,姜家能有今天的家底,靠的可是姑姑的嫁妆,凭什么花着刘家姑奶奶的陪嫁,还要薄待刘家的外甥女?
  “大表嫂,您好不容易来一回,可别被这些事儿坏了心情,咱们坐着好好说会话才是正经。”绿菊端着差点上来姜耘昭亲自接了放在赵氏手边,又拉着赵氏的手亲亲热热的说话。
  赵氏理解姜耘昭一个没了亲娘孩子的为难,也不多说了。只管问姜耘昭来了之后是否适应等等的话,算是方方面面都顾及到了。
  姜耘昭一一作答之后,赵氏放心了许多,用具简单些不要紧,别的方面可不能再受委屈了。
  随后赵氏才问起来,要用什么理由,什么时候将岳娘子送过来的话。
  “过几日就送来吧,到时候就说是我年纪大了,有很多事儿还不懂,给寻的教养嬷嬷便是。”姜耘昭一面扭着手中的帕子一面说道。
  她年纪确实不小了,可很多事情都不懂,需要让指点,便是刘家送给教养嬷嬷来,料想祖母这边也说不出什么。
  赵氏点头应了,又说道:“我瞧着你屋里这几个丫鬟倒都是本本分分的,可有时候也不能光看表象,有些人看起来本分,骨子里可未必就真的本分。”
  赵氏怕姜耘昭识人不清吃亏,又多说一句。
  姜耘昭笑道:“大表嫂您且别担心,有钱嬷嬷在,我院子里这些人现在都服服帖帖的,若是有那不存正心的,到时候只管打发出去就好。再者,我身边得用的丹朱丹云都是外祖母赏的,倒是不用我担心。”
  赵氏听姜耘昭这么说,方才放心一些,又说了两句话,这才告辞离开。


第122章 各怀鬼胎
  “大表嫂来的消息,老太太可知道?”送走了赵氏,姜耘昭问道。
  “自是知道,刘大奶奶先去的老太太院子里,只是老太太说身上不舒服没见人,就直接让领到小姐这里来了。”钱嬷嬷回到。
  姜耘昭冷哼一声,并没有多说话,姜家的人自命清高,看不起商人出身的刘家,又岂知刘家就能看得起姜家?
  祖母从来都自认姜家是书香门第,清贵无比,哪里能看得上商户人家出身的大表嫂?即便严格说起来,刘家才是最正规的姻亲,但祖母还是更喜欢邱家这门亲戚。
  祖母也真是糊涂了,要是这些年与刘家处好关系,只怕姜家的家产在十年时间翻两倍不成问题,何至于如今这般捉襟见肘?
  以前的姜耘昭不知道,可这才回来之后,她仔细留心,不过是来日时间就发现,姜家要维持现在的生活已经很艰难了,若是那一个月走的人情往来多一些,就会寅吃卯粮。
  她甚至想着,若是等到她出嫁的那一日,提出要母亲留下嫁妆的时候姜家诸人会是什么表情?只怕是恨不能当场掐死自己吧?姜耘昭心里确实有那么一点不舒服,但很快就放下了,左右母亲都不在了,刘家也不会等着依靠姜家过日子,是否走动的亲近又有什么差别呢?
  倒是她今日在不经意中瞧见,自从表嫂来了,一直就有人在外头看着,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形。
  祖母大体是不会做那样的事,那唯一能做这事的就是邱氏了,邱氏这是没死心想要继续打探自己院子里的事,还是根本就是在觊觎刘家送过来的东西?
  应该是两者皆有,继母那边钱财上不宽裕,又不想委屈自己的儿女,只能从她这边盘算了,毕竟,说刘家是个银库也不过分。
  但是,这可能吗?
  姜耘昭失笑了,却没多说什么,只管低头去读书。
  “太太,刘家大奶奶走了。”丫鬟给邱氏回禀。
  今日刘家来人,只去了老太太院子里,老太太未见,就直接去见了姜耘昭,倒是将她这个当家主母给搁在一边不闻不问的。
  对此邱氏很不乐意,刘家有钱她知道,以前与姜耘昭的关系不好,就算送东西过来,也是面儿情,好东西并不多。但这一次刘家与姜耘昭明显是冰释前嫌了,也不知道刘家那一大车的东西都有什么,若是真有好的,给明玉弄几样多好。
  她虽然已经为女儿攒了好几年的嫁妆,但无奈姜家本来就没什么好东西,就算她想尽办法,还是不够看。
  将来明玉可是要嫁到宋家去了,嫁妆简薄只会被人看不起吧?
  “你可看见送到大小姐屋里的都是什么东西?”邱氏问道。
  “奴婢没有看见,只听到刘家大奶奶说,天冷了,给大小姐送些用的过来,具体是什么倒是没说。”那丫鬟并未敢十分靠近,因此只听了大概,而哪些东西很快就被送到大小姐的小库房里去了,她更是无缘得见。
  邱氏恼火,呵斥一句:“真是不知道养着你们有什么用,连这点子事情都办不好。”
  以前的时候,姜耘昭的身边都是她的人,姜耘昭那边凡是有什么风吹草动,她都能早早知晓,但现在,姜耘昭的身边的人全都换了,她也想收买一个给自己打听消息的,可那丫头的几个人居然被管的服服帖帖,竟然没有人敢收她的银子,这怎么能不让她气闷?
  丫鬟吓得战战兢兢的,根本不敢说话,邱氏砸了一个茶碗在丫鬟脚下,那一口邪火泄了出去,才让丫鬟离开。
  邱氏这边闹了一场,到底没瞒住姜老太太,姜老太太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只是闭着眼睛说道:“真是年纪越大越沉不住气了!”
  这个儿媳妇进门十几年,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