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蔬香世家-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姑娘到底长大了,都知道过日子了,这可是好事。
  她之前还真怕姑娘放不下大家姑娘的架子,那日子可就难过了。
  姜耘昭自是不知道齐婶心里的想法,她已经开始兴致勃勃的规划起来,这边种一垄茄子,那边种一垄豆角,还有葱、韭菜一定要种,白菜也不能没有,萝卜什么的也都种一些,还有小白菜也不能遗漏了,种上这么多也就足够自己家里吃了。
  齐伯听姜耘昭说话,手底下更卖力了。
  倒是齐婶走出来笑着说道:“姑娘要是种这么多的话,咱们一家子人可吃不了。”
  “吃不了不怕,咱们送到镇上去,多少还能换几个钱呢。”姜耘昭对此已经想的很通透,可能去买菜很没脸面,可连饭都吃不上了,要脸面做什么?
  她这辈子注定了只能自力更生,要是不想法子赚钱的话,总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所以她这辈子不光要好好活着,还要多多赚钱,靠自己的本事过上好日子。
  “我看,要是姑娘有这样的想法,咱们不如买上几亩地种起来,以后的粮食啥的也就够了。”齐伯略微沉思之后开口道。


第014章 买地换身份
  今日他与村子里的人闲聊了不少,知道村子里的地根本不值钱,一亩中等地不过三四两银子,就是最好的良田也不过是六七两银子罢了。
  现下手中的银子也够买几亩地了,也不知道太太是什么想法,若是她真打算让姑娘留在这里自生自灭的话,没有生活来路可不成。
  姜耘昭却没想过齐伯的想法居然与自己一致,当下笑道:“齐伯,我这两天还想着这事儿呢,咱们生活在这里,可是没有一点地可不成。只是不知道村子里有没有买的地,若是有的话,咱们买些地种也不错。”
  齐婶显然是不赞同这件事,当下白了齐伯一眼道:“老头子你这是打算让姑娘在这里生活一辈子不成?”
  这死老头子,咋还有买田置地的想法了?家里头统共才几两银子?要是买地的话,吃啥?他们两口子也就算了,姑娘身子弱,总不能一直委屈着吧。
  “齐婶,我觉得齐伯这话很有道理。”
  “姑娘,您可别听这死老头子胡咧咧。”
  “咋就是胡咧咧了?姑娘要在这里生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怎么能不早些算计着过?再说了,就是将来姑娘回京城了,有这些地在,将来也是个收成不是?”齐伯一本正经的说道。
  齐婶见两个人劝不会来了,索性也就不管了,只管道:“由着你们便是了,只是少买几亩就成,要是多了,咱们也顾不过来。”
  种地这回事,齐婶还真是不精通,不过齐伯早年倒是种过地的,听说还是个好把式呢。对此,姜耘昭清楚的很,也就是因为这个才敢买地。
  齐伯与姜耘昭二人都是急性子的人,既然定了这件事,第二天就上门找村长商量买地。
  说起来也是姜耘昭的运气好,村子里正好就有一家人去年的时候因为儿子在镇子上开了一间杂货铺赚钱了,一家子都搬道城里过好日子去了,有五亩地托付给村长打算卖出去。
  两亩上等地,三亩中等地,最后双方议定的价格是纹银二十一两半,姜耘昭这边先给了十两银子的定钱,剩下的商量好了三日之后去县上办地契的时候再给。
  姜耘昭想一想又问道:“阿德叔,村子里可还有山林要买的?”
  “这个倒是没有,不过北面那边有些山坡地是荒地,一直也没人要。”
  北边那些山坡地贫瘠的很,又没办法浇水,村子里的人都不肯要,这才一直都闲着。
  “不知道那边的地价格是多少?一共有多少亩?”姜耘昭略微想了一下,就想起来北边的山坡地是在什么地方了。
  记忆中,北边那些土地虽然很贫瘠又没办法灌溉,可阳光充足,要是好好利用起来,说不一定也能有些产出,就算不能种庄稼,难道就不能种些别的东西吗?
  “那一面山坡都是,一共五十亩,一亩地一贯钱就成。只是,耘昭啊,你才来,阿德叔可要跟你说清楚,那些地,基本上没啥用处,太贫瘠了,村子里的人才都不要的。”虽然五十贯钱的收入对村子里来说很要紧,能办不少事儿,可阿德叔还是很实诚的劝一句。
  他可不会因为这小姑娘是才从京城里来的就忽悠人上当,那些地就算是买下来,不养个七八年时间怕是也养不好。
  “阿德叔,那些地我要是买下来了,不知道几年不用交税?”姜耘昭再问道。
  按照大周的律法,开垦荒地应该是有优惠的,若是当真在税收上有优惠的话,那些地买下来就更划算了。
  “朝廷有规定,荒地新开垦免税五年,之后五年交一半的税。”阿德叔看看姜耘昭认真的解释道。
  “那成,只是阿德叔,您也知道,我一个小姑娘,买下这些田地也未必就能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我还想请您帮一个忙才成。”姜耘昭思前想后,觉得这件事还是请阿德叔帮忙才好,要不然就算自己买田置地,将来还是姜家的,与她姜耘昭没什么关系。
  “啥事儿?”阿德叔对这个虽然出身高贵,可是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的姜耘昭很喜欢,若是能帮忙的事儿,他也不介意多帮帮。
  姜耘昭让齐伯去外头看着,毕竟,她现在要说的这些话可不能被人听见。
  齐伯也不觉得姑娘这是要瞒着自己,只管去了外头看着。
  而姜耘昭则低声对阿德叔说道:“不敢瞒着阿德叔您,我自小就没了母亲,这才到了这里,虽然是大户人家的姑娘,身上统共也没多少钱财。买这些地,也是打算当了身边仅有的那些首饰。”
  阿德叔早就猜到了,这个小姑娘只怕是被后母不喜才会到村里来,不过难得这小姑娘是个有计较的。
  “您也知道,按照律法,我是没有出门的姑娘,不能有自己的财产,所以我想请您帮我托人办个户籍。”看阿德叔脸上没有明显的不喜,姜耘昭接着说道。
  阿德叔怎么也没想到,姜耘昭居然是要办这个东西,假户籍办起来并不难,可是姜耘昭是什么人?若是姜家追究起来,可不是要连累自己了?
  阿德叔迟疑了,不是他不愿意帮姜耘昭,只是这件事牵扯太多,弄不好,连自己都要搭进去。
  “这个不好办啊,娃儿,要不然你就别买地了。我就不信,你爹是朝廷的大官,还能不给你一口饭吃不成?”阿德叔大声说道。
  只是才说完话,看着姜耘昭身上半旧的衣衫,就不吭声了,这样的穿着打扮,也就是比村子里的姑娘稍微好一点点,只差没有补丁罢了,虽然他没见过大户人家该穿什么,但绝对不会穿这样的衣裳就是了。
  阿德叔忽然就觉得自己之前想的说不得就真的错了,那位姜老爷能这么对待自己的姑娘,还真说不好就没打算要将这姑娘给接回去的,若是如此的话,自己可要更谨慎些才行。
  姜耘昭露出一个苦笑道:“阿德叔,我也不是要办假户籍,只是换个身份活下来,你看成不。”


第015章 村子里的人
  “换个身份?咋换?”阿德叔有些意外的问道。
  大户人家出来的姑娘就是不一样,这样大胆的想法,就是他一个男人也不敢有。
  “我之前听说柳风镇上有一家子四口人都病死了,哪家有个姑娘今年十二岁,与我同年。”姜耘昭试探的问道。
  这个消息也是之前闲聊的时候知道的,正好用一用。
  阿德叔听了这话,倒开始认真考虑了,这事儿说不定还就真成,哪家的是从别的地方逃难来的这里,也没什么亲戚故人的,用他家的户籍倒是安全的很。
  何况,一家子也没人了,要是花一点钱财,说不定就真能办成这事呢。这姑娘倒真是个有算计的。
  当下,阿德叔看姜耘昭的眼神中多了几分赞许。
  “成,我就去试试。不过我把丑话说在前头,这事不一定能成,就是能成,可能也要花些银子。”阿德叔思考了良久终于开口道。
  姜耘昭眉开眼笑的说道:“这事儿就拜托阿德叔您了,花银子咱不怕,只要不是很多我就能拿出来。”
  花一点小钱给自己换个身份,这可是个顶顶好的事儿呢,将来说不一定,那户籍还有大用处呢。
  不是姜耘昭小人之心,而是上辈子的惨痛经历让她不得不长心眼儿,姜家虽然还有个亲爹,可是那爹有与没有的差别也不是很大。而继母更是根本容不下她,她必须要防备。
  将来有一天,万一姜家对自己不仁不义,自己便是换了身份重新来过也一样过日子,到时候自己名下的产业还是自己的,谁都抢不走。
  阿德叔看着姜耘昭如此,倒是心疼她,这娃娃看起来在家里头过的不好,要不然咋就连这样的想法都有了?
  难怪人说情愿要个讨饭的娘也不要个当官的爹,瞧瞧这爹都是啥样儿的。
  这姑娘要真是这样的遭遇,还真换个身份过日子更好,要不然,就算是她置办了产业,也是属于家里头的,与她自己没啥关系。
  齐婶知道这事儿之后,心疼的嘴都开始抽抽了,统共家里头才多少银子?这一下就拿出这么多,以后的日子可咋过?
  “齐婶,您就别担心了,这些银子咱们凑一凑也就够了。”姜耘昭一面将手中的衣衫重新收拾一番,一面说道。
  “我这不是怕咱们这里没有办法过日子?钱都花出去了,以后可咋办?”齐婶十分担忧的说道。
  姑娘到底是没有受过罪的,并不知道钱的用处,虽然只有三口人,可一年下来那开销也不少,可不像是在京城府里的时候,吃的喝的都不花钱,现在三个人所有的开销就指望着这点儿钱呢。
  “齐婶,手里有了产业,咱们还有两只手,还能饿死不成?”姜耘昭笑着说道:“三天之后,咱们就把这些东西都带到县城里去,总能换回来不少钱吧。”
  齐婶见姜耘昭定了心思,也就不多劝了,只是叹息一声。姑娘啥身份,居然要连这最后的家当都全当了。要是前头太太活着,姑娘何至于如此?
  要是太太知道姑娘居然过这样的日子,九泉之下怕是也不能安稳。
  第二日一早,姜耘昭与齐婶二人用糙米做了些米糕备着,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今天应当有人会来自家走动,总要招呼客人。
  果然,到了中午的时候,就来了几个女人,带着几个十来岁的女孩子。
  这些人虽然看起来没什么心思,可也不是完全没有想法,大概也想过了,她们这样的年纪与姜耘昭这种小姑娘没什么话说,所以才带了自家的姑娘来。
  姜耘昭端出米糕,落落大方的她们说话,不光是与小姑娘们能说道一处去,就是那些三十来岁的女人,姜耘昭也能游刃有余的应对。不时的姜耘昭还能说上几句风趣的笑话儿让这些女人们开怀一笑。
  其实,对于姜耘昭来说,乡下的姑娘都是淳朴的,并没有多少算计,左不过是说些家长里短琐碎的事儿,最多有大胆的红着脸偷偷说一句隔壁村上谁家的少年长的好等等,她们说到这些的时候,姜耘昭就静静的听着,虽然前世也是在七家村生活了好些年,但因为自视甚高,根本没留心过她们口中所说的这些优秀的小伙子。
  姜耘昭一点架子都没有,让村子里的女人很是意外,之前她们还担心姜耘昭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姑娘,看不起她们这些粗人,可没想到,姜耘昭对人如此客气可亲,也不嫌弃她们,不光与他们说话,还给她们指点做针线。
  尤其是那些十三四岁的小姑娘,看着姜耘昭,心里头羡慕嫉妒有,可更多的是觉得她聪明美丽待人和气。有些甚至就拿姜耘昭当自己的楷模了。
  原本打算只留一会儿就离开的人们一直留到了太阳西斜才依依不舍的告辞回家。
  一天相处下来,姜耘昭与村子里的人相处的十分不错,村子里的女人们对姜家这一老一少两个女人都十分友好。
  毕竟,姜耘昭也好,齐婶也好,在他们眼中都是高高在上有身份的人,就算和她们一样穿了粗布衣裳,也不妨碍她们骨子里流露出来的人上人的气息。
  就算他们都知道,齐婶只是姜耘昭家里的下人,也不妨碍她们看齐婶的时候带着羡慕和仰视的目光。
  有了这些人的宣传,原本心中有疑虑的人也少了几分胆怯,到姜耘昭家里的人越发的多了,有些是为了让孩子能吃一块糙米糕,有些是为了见见大户人家的姑娘长什么样,有些是为了来看看姜耘昭做的针线活,总之这些人的理由都不一样,但是都来了姜家。
  不过两三天的时间,姜耘昭的名声在村子里就传开了,都是说姜耘昭好的,人和气,针线活做的好,绣出来的花儿活了一样等等的。
  整个村子里的人虽然说不上都喜欢姜耘昭,可总有九成以上的人是乐意与姜耘昭打交道,虽然王氏总说姜耘昭这个娃娃如何如何不好,却没什么效果。


第016章 真的要当东西
  王氏将这些话听在耳中,气恼的直哼哼,她处心积虑的在村子里说姜耘昭的坏话,就是想她没路走,可这才几天时间,这些人咋就都夸姜耘昭好了?难道是姜耘昭给他们什么好处了?
  她也不是没有心思的人,当然要去打听一番。
  只是没打听的时候也就算了,这一打听,让她更是生气,她几乎可以说是生气到咬牙切齿的地步了。
  可不是给好处了?听说这死丫头家里头最近天天都做米糕点心给那些人吃呢。
  这死丫头,真是不懂事,她可是她尕奶,正经的一家子人呢,咋没见给她送些米糕过来?
  还有那花卷儿,村子里好几家的人都夸赞的不成,说是味道比城里买回来的还好。
  这么多的好东西,居然都白白给了别人了,就为了能让别人说她一句好话?这可不成,长久下去,自己这里的日子可咋办?这个败家玩意儿,她可不能容许。
  尤其是想起来自己家里现在吃的粮食都是儿媳妇舔着脸从娘家借来的,为此,儿媳妇已经发作了好几回了。
  还有娘家侄儿那边,听说最近更是没有米下锅了,要是再不想法子弄些粮食来,难道都等着去山头上喝西北风不成?
  王氏想着,也是实在坐不住了。
  既然一样是给人,为什么不能把这些都给自己家?
  她一定要去看看,最好是能将她家里的米啊面啊什么的都拿回自家去。
  她飞快的朝着姜耘昭家快步跑去,肥硕的身躯此时倒是十分灵活,就如同一个滚动的球一般。
  而王氏这一趟,注定了是要白去,天不亮的时候,姜耘昭与齐伯二人并阿德叔一同去了县城,齐婶这边早就得了姜耘昭的吩咐,如果是王氏来,不要让进门。
  王氏那样的人,姜耘昭算是非常了解,能有好事,他绝对不会不来掺和,这几天,她给村子里的人吃了米糕的事儿,王氏应该知道了,也是时候该上门了。
  七家村距离县城比较远,赶着毛驴车也要用半天时间,所以三个人出门的很早,等太阳出来的时候,三人已经走了小一半的路。
  “倒是没看出来,耘昭这娃是个能吃苦的。”阿德叔喝了一口水囊里的水说道。
  京城里出来的姑娘,还是大户人家娇生惯养的,做了这么那么长时间的车,连自己这个大老爷们都觉得受不住了,她居然能不叫苦不叫累的,还真是不容易。
  坐车看起来比走路要轻松,可只有坐过的人才知道,要是路程短也就罢了,坐车时间长了,腰腿疼也就算了,最可怕的是屁股疼。
  姜耘昭这时候也觉得腰酸腿疼,尤其是屁股更是疼的厉害,可是她知道,连这点儿苦都受不了的话,以后的日子根本没有办法过。
  她自从离开了京城,就已经不是那个可以靠着家里人衣食无忧过日子的姜耘昭了,而是一个无父无母无亲人的孤女,她只有靠自己才能过上好日子。
  “阿德叔您说笑了,您帮我的人都没说苦的,哪有我叫苦叫累的?这是齐婶早上准备的吃食,您先吃一个垫垫。”姜耘昭温婉的笑着,从随身带着的包袱里摸出齐婶准备的小花卷给阿德叔道。
  “你家这小花卷就是好吃。你阿德婶也做花卷,可咋都不如你这个好吃。”阿德叔憨厚的笑着说道。
  原本想着,是因为花卷放了油,所以比馒头好吃,可自家也一样做了,却还是没有那种味道,看起来人的手艺还是有差别。
  “阿德叔要是喜欢,就让阿德婶跟着齐婶学,齐婶做饭的手艺可是一等一的好,跟着学几天保管有用。”姜耘昭笑眼弯弯的夸赞齐婶,完全就是一个十来岁小姑娘的嘚瑟样儿。
  不说阿德叔,就是齐伯都被她这个样儿给逗笑了。
  齐伯颇有些感慨,姑娘自从到了七家村,看起来倒是比以前更好了些,除了偶尔目光中会有一闪而过的阴郁之外,其他都好。
  虽然姑娘不说,可他能看出来,这次被撵出京城,姑娘心里多少有些不畅快,对老爷和太太应当也是怨恨的。
  可不是么,孩子有不犯错的么?何况姑娘那也根本算不得犯错,怎么就容不下了?
  “耘昭,你带着这一大包的东西做啥?”阿德叔笑完了,就着水吃小花卷,顺嘴问了一句。
  姜耘昭看看自己手边放着的包裹笑道:“这些东西是我来的时候带的所有东西了,现在我手边银子不够,打算把这些都当了。”
  之前阿德叔还以为姜耘昭也就是这样随便一说,毕竟,官宦家里出来的姑娘,哪里可能真的就什么都没有?听说那些官宦人家的姑娘不光是吃的喝的有人管着,就是每个月的零用钱比自己一大家子人的开销还多哩。
  可现在看起来,耘昭这话倒不假,而是真的呢。
  这么大的一包东西,不算少了,记得之前他们来的时候,他也远远看了,也就这么大的一个包袱吧?
  若是如此,这可就是她所有的身家了。要是都当了,这娃娃以后日子咋过?可是不当的话,这娃娃要办的这些事可一件都办不成呢。
  “去了县城,可别去刘记当铺,那里头心黑得很,要去就去万和当铺,虽然也黑,但比起刘记要好多了。”阿德叔想着姜耘昭是个小姑娘,怕她上当多提点一句。
  姜耘昭上辈子在肃宁县生活了好些年,自是知道阿德叔说的这些话都是真的。肃宁县不大,当铺一共有三家,最黑的是刘记当铺,最好的是万和当铺。
  倒不是万和当铺都是善人,就是万和当铺比起其他两家来说,给的价格稍微合适一点点而已。
  她顺着这话题,又与阿德叔问了许多肃宁县的事儿,路上无聊,难得姜耘昭这么好奇,阿德叔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姜耘昭留心听着,与上辈子记忆中的肃宁县一点点的对应着。
  虽然她上辈子在肃宁县生活了好多年,可重新回到十几年前,很多事儿还是记不清楚了,多问问总是好的,十几年的时间,就是县城里的变化也不小呢。


第017章 死当
  不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听阿德叔说这么多之后,以后她表现出对县城熟悉,别人也就不怀疑了。
  “耘昭,你可是京城里来的大户人家的姑娘,咋就对这小县城有兴趣了?难道京城还比不了县城?”阿德叔笑着问道。
  “您是不知道才会这么说,以前我虽然是在京城里,可京城里不比别的地方,规矩大着呢,我在京城里能看的就是院子里四四方方的天空,还不如在村子里自在呢。”姜耘昭笑着说道。
  她这也是实话,在京城里,虽然可以出门上香什么的,可是每次出门的时候,继母邱氏都会想法子让她没办法出门,所以,长了十二岁,她基本上连出门上香的机会都没有,就更不要说出远门。
  不想第一次出远门,就是她被送到了千里之外的七家村,这个靠近西北的小村庄。
  现在想起来,生活在小村子自有在小村子的乐趣,她可以每天在村子里来来回回的自由走动,绝对不会有人说她没规矩,她可以下地干活,别人只会说她勤劳,不会说她失了礼仪。
  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好?
  几个人有说有笑的很快就到了县城里,因姜耘昭的钱不够,索性就先去当铺里头。
  为了尽快办完这些事,赶在天黑之前回家,姜耘昭在到了当铺门口之后,只说自己一个人去当东西就好,让齐伯与阿德叔二人直接去找人办户籍和地契。
  阿德叔与齐伯二人不放心姜耘昭一个小姑娘自己去当铺,可姜耘昭却十分肯定的打包票说自己没问题,阿德叔想着东西到底是姑娘自己的,他也就是个下人,服侍姑娘是本分,但不能过多的干涉姑娘的自由,因此只能同意了,但还是没有忘记再三嘱托。
  前世嫁到王家之后,最开始的日子,她还是有些自由,能出门的,因此,对县城也算熟悉,只是后来王家一步步的发达起来,她就再也没有机会走出院门了。
  依照前世的记忆,姜耘昭很快就找到了要找的地方。万和当铺高高的柜台上坐了一个老朝奉,头发已经花白,看样子最少要有五十多岁了。
  “这些东西死当还是活当?”那朝奉接过一包东西打量一番之后,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