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家媳妇日常-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宏武帝的皇孙中,排行五。这不,又有个小名叫朱五郎。
  “世子爷,刚刚大皇孙殿下来寻您了。”
  曹勤禀明这话时,朱高熙是浑身颤抖了一下,问道:“大哥知道我去看望李选侍了?”
  曹勤点点头,回道:“大皇孙殿下讲,说此回由他做主隐瞒过去。往后,世子切不可再去冷宫探望李选侍。”
  听得曹勤这话后,朱高熙抿紧了嘴唇,不再多语。
  “侍候本世子更衣。”
  “我要去东宫,寻大哥一起去书房念书。”
  朱高熙直接吩咐了两句话道。
  曹勤应了诺。
  午末,朱高熙从南三所的庆元殿,领着贴身的伴当曹勤出发前往东宫。
  东宫,大周朝太子的寝宫。
  这一座宫殿集群,自然不可能只住下太子。除了一国储君外,太子的子嗣和妻妾,同样是居住在这一座宫殿内。
  朱高熙到时,发现了他的太子大伯和大伯母皆不在。
  于是,自来熟的朱高熙直接去了大堂兄朱高锦的寝院。
  “你来了。”
  由小太监引路,进了堂兄的书房时。
  朱高熙就听得大堂兄平淡的三个字。
  “嗯,今天谢谢大哥的帮忙。”朱高熙挺狗腿的上前,说了道谢。
  朱高锦望了堂弟一眼,然后,搁了正练字的毛笔。至于写好的大字,用镇纸压好后,朱高锦才是离开了书案。
  朱高锦摆摆手,道:“不废话了,我正等你来,一起去书房进学。”
  “幸好你还记得时辰,没在冷宫多停留。若是担误了进学的时辰,我就是想为你隐瞒两句。怕皇祖父那边也会清楚情况的。”
  朱高锦说了这话后,又道:“最近,你最好别在去看望李选侍。皇祖母重病,皇祖父的心情不太好。这个节骨眼,省心些为好。”
  朱高熙听得堂兄的话后,问道:“皇祖母的病情一直返复,太医是干什么吃的?”
  “一点儿用都没有。”
  朱高熙迁怒了。
  他想起了之前,张少侠说他根骨好,能练武的事情。
  这时候,堂兄的话,又勾起来朱高熙对庸医的讨厌啊。
  “太医院那边岂是咱们能质疑的?”朱高锦挑一挑眉,道:“我们小辈做好份内事,不给长辈们添堵就是孝顺的好儿孙。”
  “所以,五弟,你最好老实些。”
  朱高锦特意瞄了一眼朱高熙。
  朱高熙瞬间老实了,不再说话,只是点头,表示他一定做一个听话的好皇孙。
  “大哥,我明白。”
  朱高熙回了这么一句话。
  宏武十二年,五月十九日,午正。
  福娘在用完禁卫军的差评午饭后,去了敏安宫。然后,她准备一边睡个午觉,顺带等一等想学武的朱五郎。
  结果,朱五郎失约了。
  福娘小憩醒来后,倒也没什么失落。
  只是为小太监可惜,毕竟,她这等好人难寻。
  这一回,朱五郎没来,说明什么?
  说明那个叫朱五郎的少年没学武的运气嘛。
  五月二十日,午正。
  朱五郎依然没有出现。
  福娘觉得正常啊。
  想来朱五郎应该没学武的兴趣了。
  对于朱五郎这个萍水相逢的人,福娘搁在了脑后。
  未时末,福娘正在宫中巡罗。
  钟声在皇城响起,一声连一声……
  “出事了。”三个字在福娘的脑海中想起。
  申时初,福娘已经知道,究竟出了什么大事。
  大周朝,宏武帝的元后,母仪天下的马皇后薨逝了。
  不过,这样的大事,与朝廷相关的问题。貌似是大人物应该考虑的。就福娘而言,她还得继续巡罗。
  当天,下差时。
  福娘在禁卫军的校营内,听到了一些小道消息。
  比如说,冷宫中的一位李选侍上吊自尽了。听说,还留什么遗书,要去地下继续侍候仁慈的皇后娘娘。
  然后,在福娘将离开皇宫,回了张家时。
  一个确切的消息,从同僚的嘴里得知了。福娘才晓得,之前的小道消息有添加版。当今的宏武帝下旨,把李选侍的品级提升为嫔,另赐封号为“贞”。
  这位新出炉的贞嫔,嗯,一个死去的后宫嫔妃,就这般带着许多人眼中的荣誉死得其所了。
  大周朝的后宫,有九级八品。
  后宫的女主人,自然是与帝王同尊的皇后,一国之母嘛。
  其下,有正一品的贵妃,名额两人。正二品的妃,名额四人。正三品的贵嫔,名额六人。
  这十二个名额,就是后宫的东六宫、西六宫的主位娘娘。
  余下的后宫品级,并不限制嫔妃数量,是不定额。
  正四品的嫔,正五品的美人,正六品的才人,正七品的选侍,正八品的采女。
  皇城,皇宫。
  戌时,南三所的庆元殿中。
  一对身穿素服的青年男女,一起坐在殿中的上首位置。
  朱高熙则是立于下首,在听着青年男人说话。那态度甚是恭敬着。
  “本王听说,五月十八日,你去见过李选侍?”
  宏武帝的第四个儿子,四王爷朱定历对嫡长子问话道。
  “回父王,儿子去见过。”朱高熙回话时,声音有些轻微的颤抖。不晓得为何?在父王面前,朱高熙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拘束。他的父王让他觉得总有一种锋芒在背的感觉。
  父王的眼神,在朱高熙眼中非常的锐利,似天空的雄鹰。
  父王的态度,在朱高熙的感知中是异常的严厉,跟冰山一样孤寂。
  从灵魂的深处,朱高熙害怕他的父王。那一种害怕像是一种本能刻在了心底。于是,朱高熙在他父王的跟前,就似乎成了老鼠见到猫一般的战战兢兢。
  “在同一个坑里倒下无数回,还要去试一试。”
  “呵呵……”
  “本王果然不应该对你抱有太大的幻想。”四王爷朱定历很失望,相比起聪慧的次子来。长子的蠢笨,让他有一种不忍直视的感觉。
  朱高熙听着父王的喝斥,他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不晓得为何?
  他居然安心些了。
  在心中,朱高熙忍不住想,在父王眼里,他就是如此无用,比小他五岁的二弟还不如。
  “王爷,高熙是心地善良。”
  “他不过被人蒙蔽罢了。”四王妃徐惠容在旁边开口说道。
  比起朱定历不喜嫡长子。徐惠容这个生母对待嫡长子,是一种亏欠的心理。所以,哪怕朱高熙一身的缺点,当然,这个比较的对象是次子朱高晸。徐惠容对待长子时,依然是母爱浓浓,关心切切。
  “再说,贞嫔娘娘已经得到父皇的圣旨册封。往事不可追,我们何必再以过去责怪了高熙。”徐惠容劝了话,道:“高熙年岁越发大了,再过上几年。待高熙指婚后回到燕地。王爷多多教导一翻,高熙必然就是成熟起来。”
  “成家立业。”
  “有家有业后,高熙自然不会是如今的面貌。”
  徐惠容轻声温柔,一翻话下来后,四王爷朱定历不再多语什么责难的话。
  他摆摆手,道:“今日便如此,你早些去歇息,明天继续哭灵事宜。”
  “儿子明白。”
  朱高熙回一话后,就是拱手一礼,退出了庆元殿的正屋。
  见嫡长子离开后,四王爷朱定历是一声叹息。徐惠容见状,便是拿了帕子,轻轻擦起了自己的眼角。她一边拭了眼泪,一边说道:“是我无用,让高熙在娘胎里受了苦。若不然,哪会因为他体弱,就降低了对他的要求……”
  朱定历对于嫡妻的眼泪攻势,貌似投降了。
  “惠容,高熙年纪还小。哪处不好,咱们为人父母的多多纠正便是。”
  朱定历对于前程往事,是不再多提了。毕竟,那些年,那些事,他觉得他有愧疚。


第26章 
  宏武十二年,五月二十日,晚。
  福娘回家后,张家人一起用了晚饭。
  在饭后消食时,一家人聊起来今天的大事。
  “皇后薨逝,朝廷里的格局要不平静了。福娘,你在禁卫军中要多加小心谨慎。”张启对小女儿说道。
  “爹放心,我省得。”
  福娘表示,以她维持二哥的高冷人设,倒不存在大麻烦。总之,随大流便是。
  “你们不懂。”张启感叹一句。
  “莫不成爹知道什么内情?”张春福在旁边插嘴一句话。
  张启瞪了次子一眼,道:“关于拱卫司里面的事情,全是机密哪能说出来。”
  “哦,原来如此。”
  张春福装了一回傻,哈哈干笑两声,自己把自己的尴尬给转移了。
  “启儿,既然不能说,你就别谈了公事。”张李氏这位张家的最高长辈开口了,道:“时辰不早了,散了吧。”
  由得这位长辈发话,张家自然就结束了消食的谈话时间。
  当晚,福娘睡得挺香甜。
  京城,因为马皇后的薨逝,要守了国孝。所以,繁华依旧,热闹却是少了。
  大户们都在闭门谢客,小户平民百姓们依然是继续着平凡的生活。
  皇后的梓宫,七七四十九天后,停灵在了帝王寝陵的行宫中。依着宏武帝的意思,自然是百年之后,帝后二人合葬一处。
  张家,张春福的手头伤势已经好得七七八八。
  唯有疤痕暂时没消除,还在治疗中。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
  这一日,一场暴雨时。
  午正,福娘正在敏安宫后院的偏殿里小憩,有脚步声传来。
  福娘睁开眼睛,从吊床上轻跃而下。她转身看向了屋门时,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张少侠,你果然在……”
  一身小太监服饰的朱五郎是满面的欣喜。
  福娘却是微皱起眉头,随后,又是舒展开。对于这样一个失诺之人,福娘是不削的。
  哪怕是一个小太监,那也应该一口唾沫一个钉。
  说话不算话,真让人失望啊。
  “嗯。”
  “我习惯在这里午睡。”福娘倒底不会真赶人。毕竟,这敏安宫不是她家的,她没那权利。
  再说,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话说,野史里,太监们可都是特小心眼的。
  “你找我有事?”见小太监朱五郎尽在那兴奋,半天不说话来着。福娘决定她先开口,于是,她问了一话。
  “对不起。”
  “我前面人没来,也没捎个消息给张少侠。”
  朱五郎态度不错,忙是低头认错。
  对此,福娘表示她宽宏大度,完全不在意。毕竟,他俩不熟,呵呵,对于陌生人,福娘习惯性的不加以指责。
  “没关系。”
  福娘回了三个字。
  “有关系,是我做得不对,肯定让张少侠你对我失望了……”朱五郎,嗯,也就是朱高熙说这句话时,神情非常的低落。
  他道:“我当时不敢来,是因为……”
  因为什么?
  朱高熙突然不知道应该如何讲了。
  毕竟,他穿着小太监的服饰跟张少侠来往,原由嘛,是他的身份没暴露。他非常喜欢这种与人平等对话。又或者,他向往了张少侠这种侠义满满的人物。
  所以,朱高熙不想张少侠知道他的身份后,变成了他的那些伴当、侍卫,或者讲学先生一样,以种一隔离与疏远的姿态跟他谈话。
  朱高熙讲不出来,因为皇祖母重病,他去长辈面前敬孝,不可能来敏安宫。因为皇祖母薨逝,他在哭灵……
  一直到今天才能来敏安宫,给张少侠一个迟到的答复。
  貌似若他被人这般对待的话,定然会愤怒……
  而张少侠却是平淡的态度。平淡到了,朱高熙发现他们原来不是熟人、朋友,只是陌生人。
  朱高熙又一想,不对,张少侠还是他的救命恩人。
  “没事,我了解。”
  福娘摆摆手,表示了她的理解。
  在皇宫中,小太监们都是跑腿的。主子有吩咐,马仔敢不听从吗?
  “你有你的苦衷,我都明白。”福娘补充了一句道:“其实,你不用多解释,我俩同样是听上面的吩咐办差,有难处是一定的。”
  “张少侠,那我还能跟你学武功吗?”朱高熙用一种期期艾艾的态度问道。
  “今日不行,我得去上差了。”
  “往后,还是可以的。”福娘没拒绝多个徒弟。
  对于当师傅什么的,她还是有点兴趣。毕竟,颜值即正义,谁让朱五郎长得不错呢。
  看着这张正太脸,福娘想一想,觉得还是可以指导一下。不说教会一个武林高手,教导出来一个厂花公公……
  貌似会挺有成就啊。
  福娘离开前,还是这般想到。
  “张少侠真是好人。”
  在福娘离开后,她不知道的情况下,又被朱高熙少年给颁发了一张好人卡。
  当天,福娘下差后。
  归家时,她发现前院的书房中,传来了一道熟悉的声音。
  于是,福娘去敲响了兄长们的书房门。
  “进来。”
  屋内,传来了二哥的声音。
  福娘推门而入后,果然,见到了她挺想念的某人。
  “阿德,你回来了。”
  “今天什么时辰到家的?”
  福娘连问了两句话。
  “申时一刻到的。”叫纪德的少年,在福娘进屋后,站起身回话道。
  他是一个给人一种干净感觉的少年。他的容貌清秀,让福娘觉得最美的地方是一双眼睛。那一双深邃的眸子望着人时,会给人一种错觉,你就是世界上的唯一。
  “福娘,我通过拱卫司的考核。”
  纪德补充了一句,道:“我能进入拱卫司任职。”
  “太好了。”福娘说道。
  “是师傅教导的好。”纪德脸微红的说了这么一句话道。
  “唉哟,就咱们俩家的关系,我爹肯定对纪德你用心啊。”张春福在旁边插嘴一句后,又道:“纪德,你瞧瞧福娘的模样,是不是比我更像一个男人?”
  “不会。”纪德摇头,对张春福肯定的回了两个字。
  张春福嘴角抽了抽,他觉得纪德眼缺。
  就他小妹的那个样,张春福真不觉得福娘哪一点儿像了一个温柔似水的女子?
  左看看,右看看,张春福就发现不了,他家小妹哪一处有一丁点的娇羞少女模样。
  “福娘挺好的。”
  “哪处都好。”纪德连说了两句话道。
  张春福瞅瞅师弟纪德,再瞅瞅妹妹福娘,他忍不住想,这两人有□□?
  不对啊,貌似小妹对纪德没这种感觉吧?
  没瞧出来啊。
  在张春福瞎猜想时,福娘笑道:“阿德,恭喜你。”
  “拱卫司是一个让人能大展拳脚的地方。”
  福娘是知道的,拱卫司是宏武帝的眼睛、耳朵还有爪牙,总之,待遇不错。养家什么的,绰绰有余。
  要有真本事,便是升官发财、大殿鸿图也能肖想一二的。
  嗯,至于福娘她爹嘛,福娘不多做评语。不过,可以借介一下她祖母的原话。就是她爹是一个谨慎的人,宁可不立功,也绝对不犯错。
  所以,这些年下来,他爹就在从七品的小旗官位置上,本本份份的待着。
  想当年,跟他爹同年的同品级官员们,只要没完蛋的,全部早高升了。
  呵呵……
  这个就是能力的问题了。
  当然,就福娘看来,她爹这样也挺不错。
  比起升官发财,一家人平平安安挺好的。
  “福娘,奶奶让我谢谢你天贶节时送的蒸饺子,她非常喜欢吃。”纪德回了这么一句话,颇是有些牛头不对马嘴来着。
  “纪家奶奶喜欢就好。”
  福娘笑得挺开心,道:“我前面在学习厨艺,所以,天贶节的蒸饺子是我亲手包的。”
  对于提升的厨艺,福娘有点小得意。
  纪德这般一讲,挠到了她的痒痒处。
  “奶奶非常喜欢你。”
  纪德又这般说了一句。当然,在心底,纪德得补充一句,他也心悦师姐福娘。
  福娘回道:“我知道。”
  “纪家奶奶非常喜欢我。”
  福娘表示,她就是这般可爱,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旁边的张春福有些嘴角抽抽了。
  他觉得他的蠢妹,好蠢。
  还有师弟纪德,也够蠢的。
  张春福想,他一个旁观者都看出来了,纪德对小妹有妄想之举。
  张春福在琢磨,他要不要跟他娘讲一讲?
  他是撮合这一对?
  还是棒打鸳鸯呢?
  晚上,纪德留在张家用了晚饭。
  待晚饭后,纪德又聆听了师傅张启的教诲,然后,才从师傅家告辞。
  张家在甜水巷头,纪德家在甜水巷尾。
  纪德的亲爹是拱卫司里的一员力士,曾经和张启是一个小旗里当差的伙伴。不过,纪德的爹运气不太好,宏武元年的一场任务中牺牲了。
  纪家目前就三口人,纪家奶奶、纪德,以及纪德的弟弟纪义。
  “奶奶。”
  纪德归家时,发现院门开着,他的奶奶正坐在小凳子上,守于院门口处等他回来。
  这一处小四合院中住着四户人家。纪德家就是西厢房的两间屋子。
  在纪德的爹过逝前,纪家是有一处十六间屋子的三进院子。
  宏武元年,纪德的爹在任务中死了的消息,让他娘受到刺激后,导致难产。弟弟纪义早产,从小体弱多病。
  给爹娘治丧,给常年吃药的体弱弟弟治疗,纪德家的家底是掏空了。
  纪家最终无奈时,卖掉祖产的三进房屋,实是落魄至极。
  最终,张启这个故人看不下去了,是穿针引线多处帮忙。在拱卫司里,为纪德的爹争取下来一笔烧埋银子,用那一笔钱为纪家买下来甜水巷尾的两间屋子为新家。
  于是,纪德家是有一处京城的落脚点。
  说起来,也是巧合。
  这小小四合院的东厢房靠院门的一间,卖给的便是胡妮儿一家三口。


第27章 
  “奶奶,你等了许久吧?”
  纪德问道。
  “奶奶在外面纳凉比屋里舒服。这刚坐下,没等多少时候。”纪家奶奶乐呵呵回道。
  祖孙二人刚说两句话,纪德就看见了弟弟纪义跑出来。纪义满面的欢喜神色,道:“大哥,你回来了。”
  “回来了。”纪德回了三字。顺手中,他是把小四合院的院门锁上了。
  “走,咱们祖孙三人进屋中说说话。”纪家奶奶这时发言了。
  纪德、纪义兄弟自然应了。
  次日,清晨。
  纪德早早起来,打熬身体。
  他刚是结束了晨练时,瞧见胡家做早饭的胡妮儿。
  “阿德哥哥。”
  胡妮儿唤了话。
  “妮儿妹子,你起得挺早啊。”
  纪德回了一句话。然后,才是转身回屋中。
  望着纪德离开的背影,胡妮儿抿嘴沉默了一下,接着,才是继续手中的活计。
  纪家奶奶在从窗户里,瞧着长孙和胡妮儿打个招呼。当然,纪家奶奶也以过来人的眼光,是瞧出来胡家小妹的一些暗藏神情。所以,待长孙进屋后,纪家奶奶问道:“阿德,你跟胡家小妹聊得来?”
  纪德摇摇头,回道:“不熟悉,只是邻里之间的打招呼。”
  瞧着长孙似乎无意,纪家奶奶不在多语。
  从心底来说,纪家奶奶觉得胡家两姐妹挺不错。特别是胡家小妹比长孙小三岁,这一对小儿女之间的年纪挺合适啊。
  奈何胡家大妹没出嫁,怕是轮不着小妹。毕竟,这谈婚论嫁的事情,得长幼有序。胡家大妹婚事难着落,纪家奶奶自然搁下为长孙求娶胡家小妹的心思。
  可惜了。
  这三个字在纪家奶奶的心底升起。
  纪德这时候,心底却是想着在拱卫司中努力办差,争取一个好前程。毕竟,若不能给师姐福娘美满的生活,他这个弟子哪能对师傅开口求娶了师姐?
  纪德比福娘大三岁,不过,他入门晚。所以,福娘在辈分上成为了纪德的师姐。
  “奶奶高兴,阿德长大了。”
  “说起来,到娶媳妇的年纪了。”纪家奶奶望着一表人才的长孙,心中是欣喜的。毕竟,长孙凭着真本事进入拱卫司,这前程是可以期望的。
  次孙多多少少啊,将来还得盼着长孙的帮衬。
  “奶奶,我暂时不想谈婚论嫁。差事要紧,一切以公务为主。”
  纪德表明了态度。
  “男大当婚,女在当嫁。”
  “你年纪不小了,这事情得备上了。”
  纪家奶奶想着长孙今年都过十五岁生辰,这婚事拖不得啊。要不然,她一个老婆子何时能抱上曾孙?
  “奶奶,等过些日子再谈吧。孙儿目前也没什么成绩。”
  纪德再次表明了态度。
  纪家奶奶看着长孙确实不想谈婚事,也就转移了话题,不想惹来长孙的烦闷。不过,在心底纪家奶奶还是有些怀疑,这少年人哪个不爱慕闺秀佳丽?
  长孙不想谈婚事,莫不成有了心上人?
  作为过来人,纪家奶奶想不多猜测些,也难着。
  午时。
  福娘在跟冷宫没两样的敏安宫中,见到了来学武的朱五郎。
  对于这个小太监拜师的意思,福娘拒绝了,她道:“就是教导一翻,你无需拜师。毕竟,我教授你的武功,不是独门绝学。”
  一些大路货色的武学,福娘觉得,还是不收徒弟的好。
  若是他年,小太监朱五郎没学得真本事,这不是打了福娘的金字招牌吗?
  “这,可以吗?
  朱高熙表示,不拜师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