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腹黑权爷调教小娇妃-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倒是陆贵妃进宫以后有明肃太后一路扶持不见得就比闻氏皇后差,当时的陆家有两种打算,豫王的下一任继承人,不是赵曦就是陆贵妃之子,赵曦是第一个首选,也是名正言顺的,就怕豫王反悔不肯相让,所以才备上了陆贵妃。
    一切想的都很顺利,只可惜先帝只是借机摆了她们一道,临到最后根本就不想过继豫王世子,反而过继了齐王世子,让闻氏一族和陆家都措手不及。
    削弱了闻氏一族的兵权,贬了陆家,亲手把一半的兵权交给了明丰帝,两个家族损失惨重。
    “母亲,那妹妹……”
    虞大爷欲言又止,他记忆里和临裳郡主关系很亲近,兄妹感情不错,虞大爷还记得当初临裳郡主出事以后,虞大爷气得不轻,直接找上门狠狠的痛打了宋韫一顿。
    也是他亲自背着临裳郡主上了花轿,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了。
    华阳大长公主深吸口气,眼眸中泛着泪光闪烁,这件事从头到尾,华阳大长公主在临裳郡主面前扮演的都是弱者姿态,以退为进,完全是拿捏住了临裳郡主的性格,临裳郡主才点头答应要争豫王世子妃的位置。
    而临裳郡主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自己的母亲早已经变了心思,为了保全家族,低下头颅。
    宋婧说的并没有错,临裳郡主根本就瞧不上豫王世子软弱的性子。
    “所以,妹妹当初心仪之人根本就不是豫王?”
    虞大爷心里很不是滋味,原本对华阳大长公主略有一些埋怨,此刻已经什么怨都没有,更多的是对临裳郡主的愧疚。
    在这件事中,他没有资格去评判任何一个人的对错,每一个人的角度都不同,只怪命运捉弄人。
    当年人人都以为临裳郡主心仪豫王世子,结果和宋韫纠缠不清,惹怒了豫王世子,豫王世子立即娶了闻氏,临裳郡主赌气和宋韫成了好事,一对欢喜冤家就各自分道扬镳了。
    豫王世子倒好说了,临裳郡主是个女子,当年的流言蜚语说的都很难听,临裳郡主差点崩溃自杀,整日魂不守舍以泪洗面。
    临裳郡主连豫王世子都没看上,又怎么会看上了宋韫呢?
    虞大爷只觉得心里闷闷的,有些发堵,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临裳郡主才是最无辜的受害者。
    “依她当年的性子如何瞧得上性子绵软的豫王,你妹妹从小聪慧又倔强,当年离了京去中山寺宁可一辈子修行也不会委屈了自己,只不过……”
    华阳大长公主欲言又止,虞大爷点点头,他是知道临裳郡主的性子,肯定是为了宋婧才肯回来的,当年离开也是迫不得已,为了华阳大长公主这个母亲才舍弃了孩子。
    虞大爷忽然亮光一闪,似乎哪里不对劲……
    “当年妹妹嫁入宋家八个月就生了婧姐儿,可是儿子记得妹妹当初生产时,孩子是足月的……”
    “婧姐儿的确是早产的,你当初不在京都城了解的不多,此事不要再提了,省的污蔑了你妹妹的名声。”
    华阳大长公主忽然打断了虞大爷的话,虞大爷没多想,点了点头并未再说什么,只当自己是多想了。
    “兜兜转转绕了一圈还是回来了,母亲愧歉你妹妹太多了,而你妹妹心心念念的只有婧姐儿,觉得自己没有做到一个做母亲的职责,心中一直愧疚,婧姐儿却又是赵曦明媒正娶的妻子,所以为了补偿和赎罪,大长公主都会支持九王府,上一代的事,母亲不想再追究了。”
    虞大爷闻言点头,纵使心里对先帝有些不悦,但人已经死了再说这些也没用了,搭进去临裳郡主一辈子的幸福,冤冤相报何时了。
    “母亲说的是,儿子明白。”
    华阳大长公主长长地叹息,“如今临裳已经知道了当年往事,心里一定在埋怨我……”
    “母亲心里愧疚了这么多年,事事要赎罪,妹妹不是个心狠的,或许一时半会接受不了,早晚有一日会明白母亲当年的苦心。”
    虞大爷低声劝,“倒是母亲一定要保重好身子,九王妃那么聪慧,并非不明事理有她在,临裳不会有事的。”
    “但愿如此吧。”华阳大长公主点点头,“回去让柳氏管住嘴,以往如何母亲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今非昔比,稍有差池都会成了有心人的把柄,还有子玉……。”
    “母亲放心吧,儿子知道该怎么做。”虞大爷点头保证。
    ------题外话------
    二更在16号的17点之前
正文 第290章,二更
    虞大爷见华阳大长公主一脸疲惫,不知说些什么,放轻了脚步离开了屋子。
    “夫君,母亲怎么样了?”
    柳氏远远的看着虞大爷走来,赶紧迎了过去,柳氏站在冷风中吹了一个多时辰,后知后觉的发现了自己今儿做了些什么,被惊的浑身都是冷汗。
    虞大爷强忍着怒火,厌恶的瞥了眼柳氏,那一眼让柳氏浑身不自在,仿佛被针扎了一样难受。
    “夫君……”
    “从今儿起别来打搅母亲休养,管好自己的嘴,别给长公主府雪上加霜,不替自己想想,也该替两个孩子想想。”
    柳氏一听这话,心里就不悦了,“夫君,我不过是一时气话,哪知道九王妃会说那些话,更何况当年的事咱们本就是无辜的……”
    虞大爷停住了脚步,冷眼看着柳氏,“无辜?你这种人为何只能同甘不可共苦,今日若是九王府得势,你又该如何,想不到这么多年夫妻……”
    虞大爷欲言又止的看着柳氏,嘴角挑起一丝冷笑,抬脚就离开了。
    柳氏怔住了,忽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一阵羞愧。
    这头宋婧离开了华阳大长公主府时天色渐黑,天上开始飘零雪花,落在鼻尖,微微凉。
    “王妃……”
    宋婧长长地叹息,一步步往九王府方向而去,这个时候的临裳郡主最需要的就是冷静,宋婧便回了九王府。
    和来时不同,九王府已经被侍卫包围了,看守的人正是闵旻。
    “近日京都城来了一批身份复杂的人,九王妃闲来无事还是不要再出去了,省的出了什么事,微臣也无法和上头交代。”闵旻沉声说。
    宋婧回眸瞥了眼闵旻,眼眸是不动神色的漠然,“有劳陆大人费心了,这话本妃记住了。”
    九王府的大门嘎吱一声巨响紧闭,宋婧回了房,屋子里还没来得及收拾干净,被翻的乱七八糟,丢了不少珍贵的首饰。
    “这些人分明就是强盗,什么都不肯放过,能带走的一件也不留,带不走的全都给毁掉了……。”
    芍药气的眼眶通红,不停的抹眼泪,手里还拿着一件被撕碎的衣裳,是宋婧的王妃诰命服。
    宋婧环视一圈,“爷呢?”
    正说着赵曦走进门,身后跟着两个侍卫,就站在了门口巍然不动,手里还提着配剑。
    宋婧见状眼眸微暗,隐带着讥讽,但很快就恢复了常色。
    “这呢。”赵曦掩轻咳,走到宋婧身旁,“你回来了。”
    宋婧点头搀扶着赵曦坐下,递给赵曦一杯水,担忧道,“爷这几日身子越来越重了,叶先生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叶凛前几日就离开了九王府,今儿宣王和瑾王翻箱倒柜就是为了寻找叶凛,可惜让他们失望了。
    “无碍,我还能撑的住。”赵曦笑了笑。
    天色渐黑,画眉捧着两碟子青菜进门,宋婧和赵曦是一脸的平静,仿佛不是身处困境,一如既往地用了膳,洗漱后两人下了盘棋打发时间,门口的两个人又重新换了一波站岗,宋婧和赵曦就当作没瞧见。
    连续两日,赵曦和宋婧半步都没踏出房门,第三日才出了房门,他们在府上并没有被限制自由,只不过身后多跟了几个人罢了。
    宋婧偶尔会弹琴做诗,赵曦就在一旁作画,不受外界干扰,两个人过的倒是十分惬意。
    “种子已经种下了,若是顺利,再过半个月就该发芽。”
    赵曦摈弃了一身华服,换上了简单的衣裳,亲自站在一片土地上瞧着地上的花圃,全部都是赵曦亲手种植。
    宋婧手里提着只小巧的水壶,在替这些种子浇水,闻言弯唇一笑,“这些全都是爷亲手种的,等将来绽放,一定很漂亮。”
    “王爷,宣王来了。”
    赵曦闻言顺着视线看去,果然是宣王,宣王有些惊讶两个人在捣鼓花草,脸上带着笑意。
    “看来九王爷很适应这种日子,这多好,不必日日烦忧,想做什么便做什么,真是叫人羡慕。”
    宋婧嘴角翘起一抹微笑,擦干净两只手,桌子上还摆放着一只茶壶,倒了杯茶递入嘴边润了润嗓子,又将另一杯清茶递给了赵曦。
    “没什么可招待的,粗茶淡水想必宣王也瞧不上,宣王请随意。”赵曦接过茶杯抿了一口。
    “怎么会,吃惯了山珍海味,偶尔换换口味也未尝不可,本以为九王爷会有诸多不适应,如今看来是本王想多了。”
    宣王双手靠在背后,眼眸中的讥讽嘲笑毫不遮掩,目光一挑看向了宋婧,“倒是苦了九王妃了,一下子从天堂掉到了地狱,才几日的功夫,娇嫩细腻的肌肤就变成这样了……”
    宋婧蹙眉,“宣王倒是心细如发,这点苦头算不了什么,比起我小时候已经很好了,起码不必遭受风吹日晒,还有一口热乎饭吃就足够了。”
    “哈哈,九王妃倒是豁达,如此心性当真叫人佩服!”宣王笑的灿烂,“九王爷真是好福气,娶了这么一位好王妃,只可惜了……”
    宣王收敛脸上的笑意,摇了摇头,十分惋惜的模样。
    “宣王今日来此总不会是来叙叙旧的吧?”赵曦冷声问,并不理会宣王的讥讽,面色始终如常。
    宣王自讨没趣,伸手摸了摸鼻子,而后从怀里掏出一封请帖,宋婧不自觉眼皮跳了跳。
    “今日儿来,本王是来送喜帖的,三日后豫王要纳你母亲临裳郡主为妾,知道你们母女情深,本王特意来告知一声。”
    宋婧脸色微变。
    宣王将请帖放在了桌子上,继续笑,“也难为豫王还有这份心,对你母亲念念不忘,豫王妃也是个大度的,要亲自做主抬你母亲入府,这也是件好事,你母亲总不能一个人孤寡一辈子吧,好歹有个人能照顾着,只可惜你这个做女儿的不能亲自去看看,不过,九王妃若是想出去,本王倒是可以想想办法。”
    宋婧紧紧抿着唇,眼眸中乍然闪烁过一抹凌厉之色,胸口微微起伏,这帮人居然这般欺负母亲,岂有此理!
    “多谢宣王好意,宣王有份心倒不如多替自己着想着想,岳母另嫁,罪不及出嫁女,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赵曦低着头柔声安慰宋婧,宋婧才将心底的怒火压住了,点点头,“爷说的没错,比起担心受怕一辈子,我自然希望母亲能够安安稳稳,多谢宣王特意来告知这个消息。”
    宣王越是想看这两个人窘迫的表情,赵曦和宋婧越是淡定从容,宣王有些失望了。
    “本王有什么可担心的,倒是九王爷应该在家里祈福才是……”
    “那可未必,有的时候祸从天降,而本王如今的处境焉知非福?”赵曦说的十分淡然,半点都没有被宣王激怒,反而几句话就让宣王有些不自在。
    “嘴硬!”宣王冷哼,瞥了眼宋婧,“如今九王府还有一点价值,你是个聪明人,想必也不用本王多提醒,错过了这个村可就没了这个店了,好自为之!”
    人一走,宋婧的背脊就软了下来,紧倚靠在赵曦怀里,烦忧道,“母亲那边该怎么办?”
    豫王妃一定是故意的,明知道临裳郡主性子骄傲,偏要用这种手段侮辱临裳郡主,这就是等于把临裳郡主往死里逼!
    赵曦敛眉,“放心吧,岳母一定会没事的。”
    天色渐黑,宋婧浑浑噩噩地醒来,浑身都是冷汗,大口大口地粗喘着气息。
    赵曦搂着她在怀里轻哄,“别怕,有我在呢,一切都会安然度过的。”
    宋婧迷迷糊糊的又睡着了,赵曦安抚了好一会才松开,穿上衣裳下地,廊下那两个侍卫已经消失了。
    “属下见过主子。”一名黑色身影单膝跪地,声音嘶哑刺耳,露出的一双眼睛看起来阴森森的吓人。
    赵曦摆手,黑色身影站起来了。
    “林大将军已经入京了,只要你一声令下,随时都可以出现。”陆斐沉声开口,“下一步……”
    “下一步让淮安伯府的赵绥以及淮安伯府的庶子,个个都不能健全!”赵曦斜睨了眼黑色身影,吩咐着。
    “是!”黑衣人很快离开,廊下只剩下两个人。
    陆斐不解,“淮安伯府并没有牵涉其中,早已经被孤立了,于咱们并没有任何的阻碍。”
    “你可知当年父皇留下了两封遗旨,其一是本王双十年纪登上那个位置,还有一封,极少有人知道。”
    话落,陆斐蹙眉,“还有一封是什么?”
    “还有一封是另一半兵权拥立另一位继承人登基,这件事陆赋只知一半,六个王府中唯有瑾王世子不是嫡子,陆赋私下里和颜侧妃之子赵岐来往密切……。”
    赵岐,两岁的时候被算出命运不详,克父克母,被游方和尚带走了至今才落不明,也极少有人知道这赵岐的下落和存在,久而久之大家都当如今的瑾王世子才是颜侧妃的亲生儿子。
    “可如今陆赋已经疯了,整日沉醉药丸不可自拔,能问出什么?”陆斐有些惊讶,对这件事一无所知甚至很惊讶,略显想了一会才反应过来,“你的意思是将这个消息散播出去?”
    赵曦点头。
    “那另一个继承人是谁?”陆斐忽然被先帝的手段惊住了,“这个人对咱们来说才是最大的威胁,那个人是赵岐吗?”
    “不是他,另有其人,时机到了就知道了,暂时对咱们构不成什么威胁,林大将军许久未曾露面,众人都以为兵权在林大将军手中,一时不会轻举妄动,林大将军若和其中一个走得近,依皇上那么敏感的性子,宁可错杀一千不会放过一个。”
    赵曦看向了陆斐,“还有当初解药的事若是被皇上知道,一定不会放过宣,瑾两位王爷。”
    陆斐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对慕夙离不可小觑,一时半会慕夙离还抽不开身,一定要抓紧时间。”
    陆斐点头。
    次日一早京都城就炸开了锅,消失了已久的林大将军忽然出现在朝堂,神不知鬼不觉,文武百官无不惊讶。
    明丰帝眼皮跳了跳,这个时候林大将军突然归来,一定是为了赵曦,早朝只用了那么时辰就结束了,四个王爷齐聚书房,商议对策。
    “去查,林大将军身边到底有多少个人!”明丰帝有些坐不住了,感觉了一股威胁,他不知林大将军手中究竟有多少兵权,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回来了。
    四个王爷面面相觑,一句话也没说。
    “皇上,陆大人在门外说是有要紧的事求见。”元公公忽然赶来,脸色急迫。
    宣王和瑾王两个人对视一眼,不自觉眼皮跟着跳起来,明丰帝颌首,元公公立即让陆斐进门。
    “陆大人这是怎么了,一脸着急的样子,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宣王忍不住开口,不知陆斐又在闹什么幺蛾子。
    “皇上,微臣有急事要单独禀告皇上。”陆斐一脸凝重并不理会宣王,恳求的看着明丰帝。
    明丰帝犹豫了一会,“你们都下去吧。”
    “是。”
    等人散尽,陆斐才开口,“皇上,林大将军此次前来并不是为了九王爷,皇上一定要严加防备啊。”
    明丰帝蹙眉。
    “皇上,微臣和父亲有一个独特的联系方式,刚才半路上得了封书信,是父亲神志清醒时所写……”
    “都写了什么?”明丰帝耐着性子问。
    “当年先帝并非只留下一封遗旨,还有第二封。”陆斐话落,明丰帝猛然脸色发紧。
    “第二封遗旨所记载的人选并非九王爷,而是另有其人,倘若九王爷并未继位,林大将军即刻拥护另一位继承人登基为帝,且皇上中毒一事也会昭告天下。”
    陆斐话落,明丰帝直接抄起桌子上的奏折冲着陆斐砸去,勃然大怒的呵斥,“放肆,来人呐……”
    “皇上,微臣所言句句属实,微臣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来找皇上,此事也绝无第三个人知晓,皇上,微臣对皇上忠心耿耿,此事是当年微臣的祖父告知父亲,父亲一直谨记于心不敢忘,微臣愿意为皇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陆斐冲着明丰帝说的十分坚定,明丰帝怔了下,紧紧盯着陆斐。
    “皇上,当初微臣曾在北冥二皇子夏侯辰身上找到了三枚解药,交给了宣王和瑾王二人。”
    “那解药是你找到的?”明丰帝的声音阴冷可怕,“这么说,宣王和瑾王欺瞒了朕!”
    陆斐毫不犹豫的点头。
    明丰帝冷笑,“让朕如何能相信你?”
    陆斐从怀中掏出一枚小瓶子,“这是第三粒解药,微臣一直保留在身边,时时刻刻等着向皇上尽献。”
    明丰帝攥着那一瓶解药,一闻就知道是解药无疑了,脸色越发的阴沉了。
    “两位王爷有愧于微臣,所以将这个给了微臣。”
    陆斐掏出了当初明丰帝给宣王和瑾王的两枚令牌,都是从赵曦的手中夺来的,如今却给了陆斐,多么讽刺。
    明丰帝紧抿着唇,从牙缝里迸出几个字,“那为何你父亲不来找朕?”
    “父亲三个月前就染上了不知名的毒,每日依靠大量药丸,意识模糊,常常认错了人,有时候连以前的事也都不记得了,而这封信是父亲三个月之前所写,微臣猜一定是有了什么暗号,等适合的时机交给微臣,今日林大将军入京惹来不少非议,倘若第二封遗旨的事被人知晓,恐怕会对皇上不利。”
    陆斐脸不红心不跳的编着,其中真假参半,解药、令牌,以及第二封遗旨,足够让明丰帝相信了。
正文 第291章,妾
    明丰帝怔了下,而后目光阴毒的的盯着陆斐,“你可知今日你说的这些话,足够让你死很多次了!”
    陆斐脸色异常的认真,不慌不忙的回答,“能替皇上效劳,是微臣的福气,微臣甘愿替皇上分忧解难,万死不辞!”
    明丰帝打量着陆斐许久,缓缓一笑,“朕听说当初忠义侯夫人的死另有蹊跷,以及两位陆姑娘的死也是有原因的……”
    “的确是因为九王府,微臣从小就背负着重振陆家的重任,是九王府一而再的将陆家拒之门外,处处提防陆家,陆家别无选择。”
    明丰帝站起身亲自将陆斐扶了起来,阴暗的表情一闪而逝,欣慰的笑了笑,“今日你说的这些事还有没有旁人知道?”
    “皇上尽管放心,微臣绝对不会将此事透露出去,此事只有微臣一人知晓,父亲给微臣的信件只有微臣一个人能看得明白,乃是陆家祖传的秘方,涂抹了药水好后字迹就会立即显示一刻钟,时间一过立即就会变成一张废纸。”
    说着陆斐从怀里掏出一张纸,上面空空如也,依稀还能闻得见淡淡药香味。
    “那依照陆爱卿所言,这件事应该怎么办呢?第二封遗旨的那个人可有什么眉目?”明丰帝问。
    “回皇上话,微臣并不知道此人是谁,微臣的父亲并没有透露,微臣以为不管传言是真是假,九王爷已经是一颗弃子,没有了翻身的可能,唯独只剩下几位王爷,宁可错杀一千也绝对不放过一个,赶在林大将军之前,将五个王府中有可能的子嗣全部掌控,如此一来,再也没有人可以威胁皇上的地位,至于林大将军即便是有兵权在手,那又何放,林家还敢造反不成!”陆斐说着露出一抹狠色。
    明丰帝闻言笑了笑,对陆斐的话信了一大半,“陆爱卿能这般为了朕着想,朕倍感欣慰,陆爱卿若能一直为朕所用,朕绝不亏待!”
    明丰帝将两枚令牌重新给了陆斐,略有深意的看了眼陆斐,陆斐会意,“微臣效忠的只有皇上一个,请皇上放心。”
    出了门,宣王和瑾王立即追了上前,宣王神色晦暗的看着陆斐,“陆大人,咱们都是一条船上的人,有什么话不妨明说,眼下正是关键的时刻,陆大人可别被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
    瑾王点点头。
    陆斐嘴角翘起了一抹微笑,“二位王爷请放心吧,陆某今日所说和两位王爷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些私事,陆某也从没有忘记咱们之间的合作。”
    宣王和瑾王对视一眼,半信半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陆斐已经渐渐脱离了掌控,这可不是件好事。
    “那就好……”
    林大将军进京都城就像一块巨石投入水中,溅起了惊涛骇浪,众人摸不透林大将军究竟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九王爷又要翻身?
    可九王爷中了醉生梦死,既没有子嗣又活不长久,那又争夺什么呢?
    豫王府
    “母妃,真的要替父王纳了临裳郡主做妾吗?”赵宁絮睁着无辜的大眼睛盯着豫王妃,红唇微翘起,不解的又问,“母妃不是一向都很讨厌临裳郡主的么,为何还要这么做?”
    赵宁絮知道豫王妃的心结,也知道豫王妃表面上看起来什么都无所谓,可实际却是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还记得赵宁絮小时候无意念过临裳郡主的诗句,豫王妃罚了赵宁絮跪在佛堂两个时辰不许起来。
    豫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