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何当故人踏月来-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您也别着急,这事儿啊,没个一两年办不成。听说您明年成亲,您就该怎么过还怎么过。这枕头风会吹吧?会吹就行。”周妈妈说。
忽然,起了一阵大风,打着旋儿地刮过来,吹落了几片树叶,也吹掉了几片花瓣,周妈妈抬头看了看,说:“这宫里,也该起风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快乐
第三十一章
九月初一傍晚,京城大风。
付锦绣从秦宏瑾家回来; 吃过晚饭; 就回到屋里,坐在书案前,仔细地回想着下午的事情。虽然; 她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周妈妈说的事情是真的; 可是; 这也没有什么意义; 换做别人,是没有人会相信的。狸猫换太子,这是戏文,假的。唯一想过做这种事情的,只有一个汉宫赵飞燕,还因为宫廷守备森严,没能成事。付锦绣纤长的手指一下一下的敲着书案,好看的眉毛皱了起来。她仔细地回忆着前世; 想从里面找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
同样是今年; 泰安三十二年,太子大婚; 三皇子和她定亲。泰安三十三年,三皇子大婚,年末,皇帝崩。付锦绣忽然想起来哪里不对劲了,泰安三十三年皇帝三十九岁; 正是壮年,当年,她跟三皇子成婚前,她爹专门跟她说过,今上正是年轻力壮之时,而太子已经大婚,渐渐成人。历朝历代的太子但凡遇到这种情况都没什么好下场。付家是保皇派,不会站任何皇子的队,她家是文臣,不贪那从龙之功。所以,她爹让她劝着点三皇子,做事情要低调点,未来情况比较复杂,别急着露头,也别急着站队。只是没想到,年末皇帝就驾崩了。
现在想来,皇帝壮年而亡,确实有些蹊跷。付锦绣又想了一下,当年,皇帝于睡梦中仙去,连太医都说不出个所以然,为此,新帝差点把整个太医院的太医都贬了。那晚,那晚皇帝是在飞香殿。她猛然间站了起来,因为激动,书案被她猛地撞了一下,放在最边上的笔架哗啦一下就掉在了地上。正在边上就着灯光绣花的问春赶忙走过来,说:“姑娘小心。”
付锦绣摆摆手,说:“没关系,就是忽然想到一些事情。”
“天大的事情也不用这样啊。”蹲在地下捡东西的问春说。
“没什么。”付锦绣又坐了回去。
这就对上了,飞香殿正是贤妃娘娘的宫殿。可是,贤妃用的是什么方法呢?付锦绣又换了一个姿势,左手托着下巴,右手在书案上画圈圈。
要说贤妃收买太医,这有可能,但是说贤妃把太医院所有的太医收买了,这就不太现实了。前些日子付锦绣去父亲书房找书看,翻出一本古旧的医术,写了个害人的方子,下毒,症状跟风寒一样,她起了疑心,想了想婚后三皇子家的后院,圈出几个可疑的人出来,又去套母亲跟嫂子的话,这才托秦宏瑾去找一个姓严的妈妈。结果这位没找到,到找到了周妈妈这尊大神回来。
这时,望夏打门外进来,手里还端着茶盏,放到付锦绣手边,说:“姑娘,小厨房送来的红枣茶,您趁热喝了。”付锦绣点头表示知道了。
付锦绣觉得自己可能还得去趟父亲书房,继续翻翻,看看有没有什么奇奇怪怪的书能解答她的疑惑。说去就去,反正时辰还早,付锦绣噌的一下就站起来,碰洒了红枣茶,茶盏在书案上转了几圈,吧嗒掉在地上碎了。
“姑娘您烫着没有?”问春走过来看着付锦绣的手问道。见她没事儿,招呼小丫鬟过来把书案擦干净再把地上的碎瓷片收了。她拿着书案上一摞宣纸,甩了甩上面的水,说:“可惜了这些宣纸,三皇子今天刚派人送上来的。不愧是贡品,浸了水都没破。就是不能用了。”
付锦绣忽然抓着问春的手,说:“你再说一遍!”
问春一头雾水地看着付锦绣,说:“这是三皇子派人送来的宣纸,您忘了?说是今年新得的贡品。”
“哦,我想事情想入迷了。现在记起来了。”付锦绣说,“平时让你画花样子也没少糟蹋东西,怎么今天就心疼起来了?”
“姑娘,婢子说实话您别介意,平时画花样子的纸多普通啊,婢子有时候稍微用点力都能戳破了。这皇家用的能一样吗?摸着跟布似的,湿成这样都还好好的。不怕您生气,前些日子婢子也弄洒了水,您给的那沓子画花样子的纸被水都泡烂了,收拾起来麻烦极了。”
付锦绣用手指了指问春的额头,说:“我说你怎么忽然心疼起东西来了。”
问春不好意思地笑了。
付锦绣忽然想起来小时候的一个事情。那时,付锦绣六岁,付家老太太还在,有一年去庄子上避暑。晚上,她跟母亲还有祖母正在院子里乘凉,忽然听见外面人声鼎沸,很多人举着火把跑来跑去。家里人还以为村子里遭了贼,赶忙派人出去看看。一会儿,庄上管事的回来,说是村子里有个寡妇与人通奸被抓到了。
付老太太听了这话,就让乳娘抱着付锦绣进屋去了,这种事情,小孩子是不可以听的。可是,这是夏天,门窗都是敞着的,管事嗓门又大,付锦绣闭着眼躺在床上,听得清清楚楚的。
村里年轻的小寡妇跟外面来的货郎被抓了个正着。虽说这年头寡妇可以再嫁,但是也得婆家娘家都同意才行。这小寡妇家里穷,娘家不想再备一份嫁妆给她,就让她安心守着。婆家呢,也就这么一根独苗苗,惦着从族里过继一个到儿子名下,让儿媳带大。小寡妇不甘心,就偷着跟了外面来的货郎。
付锦绣对这事儿记得清楚,是因为她清清楚楚地记得小寡妇的死法。
那是发生这事儿的转过天来下午,奶娘在屋里哄她午睡。扇子一阵阵地送来凉风,听着外面树上的禅叫,付锦绣一会儿就闭上了眼睛。似睡非睡的时候,她听见管事妈妈走了进来,还特意看了她一眼,小声地问奶娘:“姑娘睡了?”
奶娘扒头儿看了一眼,说:“睡了。”
管事妈妈这才坐在一边,两个人小声地聊了起来。
付锦绣本来迷迷糊糊的,被这俩人弄得有些清醒,知道她们要说一些小孩子不能听的话,强打着精神,把睡意忍了过去。
原来,管事妈妈刚看了热闹回来,村里的组长,按照族规,把小寡妇弄死了。为了不让官府的人看出来,族里找人把小寡妇四肢都用丝绸绑上,用浸湿了的黄表纸,一张一张地盖在她脸上。起初,还能看见人在挣扎,十几张纸以后,就不见动弹了。这样的死法,连仵作都验不出什么来。
小时候的付锦绣听完以后特别害怕,连续做了好几天噩梦,还病了一场。她也不敢说是偷听了奶娘说的话吓的,硬生生的喝了好几天药汤子,苦得痛彻心扉。
可是,付锦绣想不明白一点,宫里守备森严,前朝后宫的任何东西都要记录在册。如果说因为那场时疫,赵贤妃还有空子可钻,毕竟当年时疫严重,京城十室九空,不是全家都没了,就是去乡下避灾去了。她打听过,当时如果不是秦家军在西北奋力死守,估计西戎就趁着这个时机南下灭了大梁了,可见当时有多惨烈。
可是泰安三十三年风调雨顺,宫里不可能松散成这个样子。唯一的可能,就是赵贤妃早就预谋。如果她真的用这个方法害了老皇帝,那她至少要提前五年动手,把宣纸一张一张地存出来。
前世秦宏瑾泰安三十七年打败了西戎,周妈妈应该就是那个时候回的京城,然后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惊动了赵贤妃,才有了后面她们的死,付锦绣觉得,周妈妈最后应该也没落得什么好下场,毕竟就靠她自己,这事儿不好做。
付锦绣把这事儿理清楚了以后,觉得瞬间轻松了很多。又想起来马上就是重阳节了。三皇子早早的就下了帖子说那天要一起登高。付大人虽然看了帖子以后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但是大梁风气就是如此,他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嘱咐付锦绣多带丫鬟婆子。
付锦绣觉得,她不想做皇后,天天端着,多累得慌。而且,虽说文臣武将都管不了皇帝的后宫,可是朝廷有规矩啊,五年一选秀。一次两次行,她自认为拦得住,可架不住时间长了,也许比她漂亮的姑娘少,可比她年轻的姑娘可多了去了。后宫,最不缺的就是年轻姑娘,花朵似的鲜嫩,多招人喜欢啊。
想到这儿,付锦绣自己又笑了,这还没哪儿了,她怎么就想起这些来了。这事儿还不见得能成呢。
万一不能成,付锦绣心头一动,又泄了气,现在对周妈妈动手已经晚了。秦宏瑾把那个帕子都送进宫去了,早晚会被发现的。她忽然好想暴打秦宏瑾一顿。这会打仗的人都应该对兵书了如指掌,她秦宏瑾怎么就不多想想呢,先谋而后动,她就不能先跟她们商量商量再行动吗?怪不得她父亲付尚书说秦家军满门忠烈,这话一点都没错。现在她们算是被架在这儿了,是管也得管,不管也得管。果然人老成精,这话没错。
问春在旁边绣好了一个香囊,揉了揉脖子,看了眼滴漏,说:“姑娘,睡吧,亥时了。有什么事情明天再想也不迟啊?”
付锦绣揉揉太阳穴,觉得问春说的对,睡好了才有精力想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 秦宏瑾:想打我,来吧。
付锦绣:好像打不过。。。
第三十二章
福安街益祥绣坊,秦宏瑾坐在后院看着付锦绣不紧不慢地烹茶; 说:“付姑娘着急忙慌的请我过来; 是有什么急事吗?”
小火炉里炉火正旺,付锦绣用方巾惦着手把水壶小心翼翼地拿了下来,将水冲入茶壶中; 片刻; 香气四溢。付锦绣又拿起茶壶; 把茶水倒掉; 再注满水,拿出茶杯,倒了一杯递给秦宏瑾。
秦宏瑾接过来,拇指和食指拿着杯子,说:“用这么个小玩意喝茶,估计能累疯了我。”
付锦绣没说话,自己端起杯子,闻了闻; 又喝了一口; 说:“秦姑娘,前些日子我在这儿; 同样的位置,请了三皇子喝茶。这茶端上来,旁边的小太监拿起银针先试了试,见没有问题才递给他。”
“皇家就这规矩,没办法。”秦宏瑾说。
“所以; 秦姑娘,周妈妈这事儿能有多少人相信?”付锦绣说,“你现在出去,跟外面的人说宫里换了个孩子,有谁会信。”
“付姑娘这话是什么意思?”秦宏瑾问道。
“就是觉得这事儿你莽撞了。”付锦绣说,“如果我是你,绝对不会轻举妄动,这么听周妈妈的话。说句难听点的,知道这事儿是真的,杀了周妈妈,更能保全咱四个。”
付锦绣做了好几年皇子妃,气度自是不用说,卸掉了以前的伪装,气场之强大,让秦宏瑾都一愣。
秦宏瑾沉默了一会儿,说:“付姑娘,话不能这么说。”
付锦绣冷笑了一声,说:“那这话应该怎么说。秦姑娘,你信吗,我前脚给萧建成吹枕头风当皇帝,后脚他就能找人把我全家查个底儿掉。他是谁,他是大梁的三皇子,后宫的腥风血雨他见的多了。野心,是谁都有的,这野心,也是谁都不能说的。再说了,拿了块香云纱,说是贤妃娘娘换了孩子,但凡脑子正常一点的都得说这是诬陷贤妃娘娘,然后再顺藤摸瓜查到咱们,发现我是三皇子妃。得,这下证据确凿,主谋加从犯都有了。我说秦姑娘,那周妈妈确定不是贤妃派来的奸细?”
秦宏瑾被付锦绣这一串儿话砸下来,有点懵,眨巴眨巴眼看着她,不知道该说什么。付锦绣见她这样子,说:“怎么样,觉得我说的挺对,是不是?”
秦宏瑾咽了下口水,说:“如果没有之前的经历,你是不是绝对不相信这种事?”
“那是自然。”付锦绣说。
秦宏瑾坐在那儿,拿着杯子看来看去,琢磨了很久,说:“付姑娘,就算没有之前的经历,周妈妈的话,我也是信的。”
付锦绣惊讶地看着秦宏瑾,一句话都没说,但是秦宏瑾已经从她的眼神里看出来她想表达的意思了,就是她觉得秦宏瑾疯了。
“付姑娘,事情是这样的。”
“别跟我说,我不想听。知道得越多,死的越快。”付锦绣打断了秦宏瑾的话,“我现在想尽快了解这个麻烦事儿,或者,你想干什么你自己去干,行不行?别拉上我了,好不好。”
“付姑娘,这事儿真由不得你了。”秦宏瑾说。
付锦绣听完这话柳眉倒竖,生气地说:“干什么,还想威胁我不成?”
“你别生气,这真不是威胁。”秦宏瑾说,“你听我慢慢地告诉你,成不?”
付锦绣哼了一声,说:“秦姑娘,我再说一遍,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付姑娘,您祖上,也算是开国的功臣之一吧?”秦宏瑾说。
“这还用你说,这全大梁的人都知道。”付锦绣说。
“如果我没错的话,您家祠堂除了先祖的牌位之外,应该还供着一道圣祖御赐的圣旨。”秦宏瑾说。
付锦绣瞪大了眼睛看着秦宏瑾,说:“是啊,不过,以秦家的身份,秦姑娘你知道这个也是很正常的。”
“可是付姑娘,你知道这圣旨的内容是什么吗?”秦宏瑾问道。
这个问题倒是难住了付锦绣,她摇摇头,说:“不知道。我虽然问过,不过父亲没说,我也没那么大好奇心偷偷摸摸地去看。这圣旨有什么不对吗?”
“我家也有。”秦宏瑾说,“其实,除了圣旨,还有一道密诏。”
付锦绣瞪着大眼睛看着秦宏瑾,觉得跟编故事似的,事情的走向越来越往神奇里发展,这时候,连密诏都出来了。
“圣祖是前朝的辅国将军,因前朝皇帝荒淫无道起兵造反,建了大梁之后,前朝李氏一脉被悉数绞杀。但是,你知道吗,李氏还有两位皇子逃了出去,出了家的大皇子的母妃,就是其中一位的后人送进宫的。”
“你是说宜妃?”付锦绣问道。
秦宏瑾点点头,说:“对,就是那个在感业寺落发出家的宜妃。她啊,本名叫李樱。前朝哀帝死前,曾咒骂圣祖,说他李氏一脉终有一天会夺回江山。那道密诏,就是关于这事儿的。我家,你家,应该还王太师,都是知道的。秦家一直都在暗地里追查此事,本来我是不知道的,可是后来父亲觉得我哥智谋不够,弟弟又太小,就在我从西北回京城之前,把这事儿告诉我了。不然,我能信周妈妈的话吗?就凭一方帕子一块丝缎,我又不傻。”
“话本子说的果然没错。”付锦绣说。
“什么意思?”秦宏瑾好奇的问。
“如果前朝那位没说出来,圣祖至多也就知道逃了两位小皇子。他这一说出来,不就都知道了吗?所以啊,这人,话不能多。”后面有一句话付锦绣没说,就是这人,知道的也不能太多。
“这事儿,要不是你今天说了这么一堆话,我本来说不打算说的,至少不是现在。”
“其实我挺不想知道的。”付锦绣说,“你就不能嘴严点么,别说多好。”
“不说不行啊。这事儿还就得你帮忙。估计过些日子我父亲回来,进宫面圣以后就得去你家跟你父亲商量。周妈妈,她只是一个助力而已。”秦宏瑾说。
“这事情前世你不知道对吗?”付锦绣忽然问道。
秦宏瑾点点头,说:“前世父亲还没来得及跟我们兄妹三个人其中任何一个人说,就已经殒命白玉谷了。等等,你是说,这道密诏李家人其实是知道的,所以我秦家军里暗藏着李家人?”
“我就是这么一猜,你别太当真,我又不看兵书什么的。”付锦绣说,“咱们现在,无非就是仗着之前的那段经历,能跳出来看现在发生的事情。所以,很多事情对照着看,就能发现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不愧是三皇子妃,想的挺对。”秦宏瑾说。
听了她的话,付锦绣嘟嘟嘴,说:“既然这事儿秦将军早晚都会知道,咱们商量商量吧,换个人做太子吧,我不想当太子妃,我也不想当皇后。我不想我的夫君有三宫六院,我还得装着贤良大度,看着他跟别的女人左一个右一个的生孩子。”
“这?我试试吧。”秦宏瑾无奈地说,“周妈妈的事情,我会跟我父亲说,同样,咱们的事情,我会选能说的也一道说了。想想就有些激动。”
“激动什么?”付锦绣问道。
“能参与到这么隐秘的事情你不激动吗?感觉比上阵杀敌还有意思。”
“好吧,你觉得开心就好。”付锦绣无奈地说,“我啊,两辈子加一起都没有什么大志向。出嫁前呢,是我父母的好女儿,出嫁后,是夫君的好妻子,生了孩子,就是我孩子的好娘亲。别人评价我呢,也都是瑞王妃是个好人。不信你问问夏姑娘,她肯定也是这么个想法。也别说我们眼界小,我们生下来就被局限在这后宅里,能有多大的眼界。现成有个眼界大的女人,就在紫微宫里安安稳稳地活得美极了。”
秦宏瑾被付锦绣的话逗笑了,说:“所以这女人眼界大是好还是不好呢?”
“不知道。”付锦绣说,“明年是泰安三十三年,年末,皇帝驾崩。”
“我记得。皇帝死因莫名其妙,太医都说不清楚。”秦宏瑾说。
“这个我那天晚上倒是想出来理由了。”付锦绣给自己和秦宏瑾一人倒了一杯茶,把黄表纸能杀人这事儿仔仔细细地讲了一遍,听到秦宏瑾连水都忘了喝了。
“还有这等神奇的事情?”秦宏瑾惊讶地问。
付锦绣点点头,说:“可惜不能找人来试试。”
秦宏瑾一口茶水就喷了出来,付锦绣嫌弃的把帕子递给她,说:“擦擦吧。”
接着,付锦绣又问道:“过几天重阳节,三皇子早早的就往我家下帖子,说那天一起去万寿山。你有事情吗?没事情的话跟着我娘她们还有林姑娘也一起去吧,反正那天你在家也没事做。”
秦宏瑾擦干净了衣服,说:“去不了。估计我父亲要回来了。那天从紫微宫出来,我就给父亲去信了,没说什么事情,但是写了秦家暗语,标明十万火急。”
“果然我父亲说的没错,秦家军满门忠烈。”付锦绣有些佩服的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本来打算大修来着,可是不知道怎么下手,觉得自己的文越来越雷,忽然很没有信心了。存了点稿,忽然都不想发了,没评论没收藏,忽然间好丧啊
第三十三章
九月初九重阳日,大梁的习俗是登高望远秋游、喝酒吃蟹赏菊; 文人墨客还要吟诗作对; 抒发一下情怀。闺阁女儿们也会结伴出行,或者登高,或者商量好去一家做客; 赏赏菊花; 写几首诗词; 抒发一下所谓的闺怨; 其实,也不过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
大梁都城平京,真是应了平这个字,一马平川的地貌,最高的地方,也就是京郊的万寿山跟西灵山了。所以,重阳日那天,挤满了人; 熙熙攘攘的; 好一派繁华秋景。
夏秀清原本是邀请付锦绣她们来自家做客,夏老夫人喜欢菊花; 专门请了工匠来养,每年秋天,开得摇曳生姿。可惜三皇子早就给付家下了帖子,只有林柔儿跟秦宏瑾赴约。付锦绣虽然是书香门第出来的闺女,却是不爱诗词; 推了夏秀清的约不说,还特特地让问春去传话,“趁着年轻去外面走走多好,这菊花有什么好看的,留到七老八十的走不动了再看都不晚。”弄得夏秀清哭笑不得,对着问春说:“你家姑娘这张嘴啊,说起话来真是不饶人,又爱又恨的。”
夏秀清知道付锦绣的脾气,喜动不喜静,也没真生气,还问春带了一坛子家里去年酿的菊花酒回去,喜得付锦绣在屋里转了个圈,夏家的菊花酒,京城闻名。
重阳日,三皇子萧建成早早地就起床了,大宫女如意捧着衣服过来,他看了一眼,说:“去换一套回来,我昨天晚上想了想,这紫檀色的衣服颜色有些暗淡,衬得我没有精神。去找一套能陈得我比较精神的来。”
如意一愣,说:“是。”
一会儿,如意走了回来,说:“您看这黛蓝色的可以吗?”
萧建成看了一眼说:“不好。再换。”
片刻,如意又回来了,说:“这黛绿的呢?”
“不行,”萧建成说,“这颜色显得我不够沉稳。换了。”
如意只好又捧着衣服出去,临出门时候,萧建成说:“换一套能够显得我稳重的来。”
如意转过身,说:“是。”然后走出去,望着天空,叹了口气,怪不得四皇子的宫女经常凑一起小声抱怨呢,这主子不好伺候是真让人心情不好。
当萧建成看到如意捧了墨灰色的衣服来的时候,忍不住叹了口气,说:“如意姑娘,这套衣服你觉得很好看。”
如意眨巴眨巴着大眼睛,说:“您不是说要一套显得稳重的吗?”
萧建成笑了,说:“这颜色也太稳重了,穿出去跟付姑娘走在一起,别人会误会我是她爹。”
“那个,三皇子,婢子觉得这颜色还可以,衬得您肤色很白净。”如意说。
“快回去再换一套过来。”萧建成挥挥手,说:“我就不信你以后会让严培轩穿这种衣服。不过这严培轩长得忒老气,也倒适合。”
严培轩是淑妃宫里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