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皇书II-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烨没有出声,安静地立在窗下,听帝梓元说。一旁的吉利早已一阵手脚冰凉,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两王临朝,说出来是桩美谈,但又何尝不是当时韩帝两家各不相让实力半匀的结果,这两方势力甚至都不是韩烨和帝梓元能完全不顾及的。帝梓元选择两王临朝,是因为对现在的她而言,整合国力发兵西北为当年一战比做皇帝更为重要迫切,对韩烨而言亦然。但一个强盛的王朝没有能一言定天下的君主本身就是荒唐的,两王临朝虽然暂时缓和了朝廷争斗,但势必不能长久。恰如这次,莫霜的请求虽然突然,但其实对旁人来说无关痛痒,不过是一个摆在明面上的侧妃罢了,既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还能让人赞一声大靖皇室的仁德,左右将来的大靖国君绝不会出自北秦血脉。若不是顾忌帝梓元的威势,韩氏一派的朝官早就上奏韩烨接受这封对大靖百利而无一害的国书了,但就是因为帝家权势滔天,才让整个朝堂嫣儿吧唧的噤了声。
最早发现不妥的必定是处在朝堂中心的韩烨,所以他才会快速下决定欲颁下罪己诏。明面上是为了解决莫霜的请求,实际上却是为了更长远做打算。
毕竟,一个冉冉上升的王朝,已经迫切要有一个英明睿智,将整个朝堂能握于手中的帝王。
“梓元。”韩烨叹了口气,近到帝梓元身前来,在她头上拍了拍,“老师把你教得太好了。我想做的事,半点都瞒不过你。”
帝梓元一身火气在韩烨的顺毛下瞬间就消散得没边儿了。她舒服地哼了哼,“跟你说过了上次云景山上你做的那些蠢事是最后一次,以后出了事我们一起解决,我又不是哪家贵府里养出来的小白花儿,经不得一点折腾,怎么,在你眼里我就这么不经事?”
“不是。”韩烨哭笑不得,只好笨拙地在帝梓元头上又顺了顺毛。
“况且……”帝梓元眼一眯,露出明晃晃的狡黠,“你以为那道要嫁给你为侧妃的国书真的是给你看的?”她扬了扬眉,迎上韩烨略显疑惑的眼,“北秦的摄政公主可是聪明得紧,她知道如今的大靖不是你一个人能做主,她这封国书明面上是送到你跟前来讨还救命之恩的不假,实际上是要告诉本王……”
帝梓元拖长了腔调,看向韩烨那张俊俊俏俏的脸,“本王看得跟眼珠子一般的夫君是被她和净善所救,本王欠她和净善一份天大的人情。如果想还这份人情,又想兵不血刃地拿下北秦,就让本王拿出该有的诚意来。”
韩烨神情一怔,头一回觉着自己怕是不太了解这些姑娘们突破天际的诡异思路,但看梓元这幅理所当然的模样,又实在不能说她猜得不对。
“那莫霜到底想做什么?”
“她不信大靖的朝臣,也不信我。”帝梓元在一旁的桌上轻叩手,木桌发出沉顿的声音,她长长吐出一口浊气,“那我就必须做些什么,让她全然相信北秦归顺大靖后能子民得保,北秦皇室能平安而延绵的留下血脉。”帝梓元抬眼,眼底满是睿智和清澈,“这才是北秦摄政公主真真正正想要的。”
韩烨听见她这一论定音的话,才算明白过来。想来也是,若不是根本不信任如今的大靖朝堂和帝梓元,以莫霜的性情,又怎么会在国书里呈上这条根本不可能做到又伤情面的请求。
当年的救命之恩,与其说净善是为了向韩烨而要,还不如说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忽略梓元的存在。当年净善的占星之术,竟也不是无的放矢,他确实成了梓元这颗帝星的唯一掣肘。
韩烨心底默默叹了一声。想着他和梓元这些年因缘纠葛,竟在天命上也殊途同归,又各自约束。
“她无非是想保住北秦百姓和皇室的活路,她想要诚意,我给她诚意不就是了。”
韩烨挑眉,听梓元这说法显然已经有了决定。
“只要北秦降我大靖,交出最后五城和王城的统辖权,北秦境内的所有士兵和百姓我一个都不会坑杀。”
韩烨神情一怔,有些意外。当年北秦三十万铁骑入境,大破军献城,又攻破潼关,被坑杀的大靖百姓和将士上十万计,施家上下和安宁一起战死,这是一笔根本抹杀不了的血仇。这次施诤言发兵北秦,虽没有坑杀北秦的百姓,但对北秦的士兵却没有手软,颁下军令不招降,一路杀到了漠北以南。这几乎是整个大靖的复仇,所以韩烨和帝梓元亦保持了沉默。更何况他们比常人更清楚,一个国家只要还有军队和皇族在,便有着复朝的隐患。将北秦铁骑尽数诛杀,才是真真正正的灭亡北秦。
如今北秦百姓尚有数十万,将士亦有五万之众,莫霜想保住的,就是这些人的命。
“至于北秦皇族,我会给他们王侯的封号和一道丹书铁券,爵位是世袭罔替,只要大靖不亡,他们也没有犯下叛国谋逆的死罪,以后的帝君便不可随意诛杀他们。”
韩烨皱眉,这对求降的北秦而言太优渥了,同时留下皇族和士兵,难保数年之后北秦遗族不会揭竿而起,重新立朝。莫霜都不敢在国书里提出这些条件,便是知道大靖朝堂众臣不会答应这么荒谬的恳求。
“梓元,朝臣不会答应的。”韩烨摇头。
“我当然知道他们不会答应,下午我去了右相和老明王府上,几位握着兵权的勋贵那也走了一遭,你听我说完。”帝梓元施施然抿了口温茶,眸中乾坤在握,“北秦的百姓我不会诛杀,但是所有北秦子民从此以后必须去国姓,融入我大靖的百姓中,他们不能再留在故土。我会让户部清点北秦氏族和人口,严令他们在一年之内举族分散搬迁至大靖的三十六郡。至于北秦的将士,兵部会拟出章程,将他们调入和东骞相邻的边塞军和晋南的守军里,这些将士必须分散于军中,不能结众驻扎,有生之年他们都不能再调回西北驻守。至于北秦皇室,必须全部留在京城或者靠近京城的四城中,年年贺岁都必须来帝都对我大靖帝君觐见,以示臣服。”
韩烨听见帝梓元格外轻的声音,“当年安宁和施家的战亡我可以放下,枉死的大靖百姓和将士我用覆灭北秦来安息。我给了莫霜足够的诚意来保住她的子民、将士和皇室数十万的命,她也必须让我和整个大靖朝堂来看看……”帝梓元声音一重,杀伐之气立显,“她北秦是不是真的愿意永去国号,归降大靖。”
韩烨听完帝梓元的话,许久没有出声,半晌,他抚上帝梓元的头,声音有些艰涩,“梓元,这条路会很漫长,也会很难走。”
帝梓元说的轻巧,但其实是拿下北秦最漫长也最艰难的方法。只要将北秦士兵和皇族诛杀,最多不过十年,失了主心骨和精神寄托的北秦子民便会慢慢融入大靖之中,成为真正的大靖人。但是一旦留下这五万军队和北秦皇室,这种融合就会变得无比的漫长。况且将整个北秦的子民和将士迁入大靖国土和军队中,必然要动用到整个王朝的力量,这是一件旷日持久、而且一不小心就会引火而焚的事。
“没关系,我做得到。”帝梓元的声音和神情都认真无比,“韩烨,这些年我明白一些道理,世间的任何事都是要还的。当年帝家和帝家军冤枉赴死,十几年后我从你祖母和父皇那讨回了公道。北秦入侵时坑杀咱们大靖的子民和将士,现在他们用亡国来还。当初净善和莫霜救了你的性命……”帝梓元起身,握住韩烨的手,和他十指交缠,安静而笃定的开口:“即便是要用上我一生时间来还这个恩情,我都甘之如饴。”
帝梓元霸道而温柔、深情而清澈的声音在上书房里响起。
“对我来说,你活着回来,重于一切。”
这是韩烨活了三十来年听过的最动听也是最直白的情话。他想,这个人,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不舍得再放弃。
第二日朝会,摄政王和诏王正式召见北秦使臣,郑重表示愿接受北秦来降国书,但诏王和摄政王早有婚约,两人完婚时间尚未定下,未免耽误莫霜公主婚嫁,不便迎莫霜公主入宫。但大靖为表招降诚意,承诺将不伤北秦子民和将士一民一卒,除迎北秦皇室入大靖帝都外,更以亲王之位封赏,可赐丹书铁券,世代罔袭。
这对投降的北秦而言实在过于宽厚了,几乎是韩烨的诏书一宣布,金銮殿上便乱成了一团。好在帝梓元随之公布了北秦子民和将士必须迁入大靖三十六郡和边疆守军的谕令,而内阁宰辅、兵部户部尚书,以及手握边境军权的几位侯爷都没有反对,众臣便知招降北秦的条件恐怕只能这样定下了。
大靖的诚意已经足够优渥,剩下的便是等万里之外的北秦皇室的消息。
十日之后,北秦正式投降的国书和玉玺一齐被送到了大靖帝都,莫霜让西鸿退回王城,北秦开城投降。施诤言的军队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最后六座城池,而北秦皇室在莫霜的带领下亦徐徐朝大靖帝都的方向而来。
至此,北秦灭亡,其二十五座城池被大靖收入国中,成为其远辖的另外十二郡。
北秦国书和玉玺被送到京城这一日,韩烨正在靖安侯府里的秋千下哄安乐睡觉。他忽而想起一事,朝回廊下躺着晒太阳的帝梓元看去,突然开口问:“梓元,让北秦几十万百姓和将士入三十六郡的事,你是怎么说服右相和那些手握兵权的勋贵的?”
韩烨后知后觉地察觉出了不妥,右相还好,但那几个手握军权的老勋爵是太、、祖当年一手带出来,一直是坚定拥皇党,这次怎么会这么简单的被梓元说服?
帝梓元眨眨眼,一副没听懂的模样,打了个哈欠,朝他摆摆手,回的忒不诚心。
“你都不知道,如今你媳妇简直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走在街上那都是王霸之气立显,我亲自上门讲事实摆道理,他们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帝梓元朝他扬了扬下巴,把手上的书埋在脸上无赖地打起瞌睡来,留下满脸沉思的韩烨和一个呼呼大睡的胖娃娃。
这一日,不知怎么,帝梓元脸上的惬意温和伴着暖暖的初阳让韩烨记得格外长久。

第九十九章

转眼正月十六,这一日帝府上下从清早喜鹊叫便喜气洋洋。苑琴起了个大早,亲自去帝梓元的房里服侍她起床。自从她嫁给帝烬言为妻,做了名正言顺的侯府夫人后帝梓元便严令禁止她来服侍她的生活起居。
但这一日却没人阻了苑琴,帝梓元被苑琴温温和和叫起,拖到早膳的桌上睡眼朦胧看着眼巴巴等她的帝安乐抱着肉肉的小爪给她鞠躬含糊地嚷着“姑、姑、姑生辰快乐”的时候,才恍惚想起来她的生辰又到了。
这些年经的事多,年幼时最期待的日子长大后反而自己却记不起来。帝梓元感慨之余啼笑皆非地从袖里掏出一大沓金叶子放在帝安乐胖乎乎的小手上,笑得格外慈眉善目,“来,大侄女,拿着,姑给你的糖钱,等会让管家爷爷带你出去买糖吃!”
安乐人小,却格外听得懂话,顿时呼啦啦抱着金叶子笑得眯湾了眼,跌跌撞撞跑出厅堂去找管家爷爷了。
“安乐的性子皮得很,小姐您还惯着她!”苑琴端着碗长寿面进来,正好碰见这一幕,笑道。
“她还小嘛,再说安乐性子淳朴,不必拘着她的性子来,养成京城里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娇娇弱弱无病呻吟的闺女做什么!”帝梓元满不在乎摆摆手。
“好,小姐,都听你的,咱可说好了,她若是长大了我和她爹管不住她,您可得亲自来。”苑琴本就跟着帝梓元在安乐寨长大,自是不愿意安乐的性子小家,本也就是这么一说,听见帝梓元的话也跟着笑了。
“嗯啦,我管就我管,当年姑祖母可是给我留了不少好功课,等她再长几岁,我要好好教她。”
苑琴看着帝梓元笑眯眯的样子,一阵冷意自后背袭来,突然给自己憨憨肉肉的小闺女暗中叫了声“菩萨保佑”,自此看着帝安乐都是一副“你好造孽千万别长大”的慈母模样。
“小姐,昭王殿下早上就让吉利来传话了,说是今日北秦皇室入京,他会在昭仁殿召见,怕是要晚一些才能来侯府给您庆生。”
苑琴小心翼翼扫了扫帝梓元的脸色,哪知她满不在乎摆摆手,优哉游哉吃着长寿面,“给他传个话,就说北秦皇室初次入京,想必惶恐的很,让他安抚好了再来侯府,别事没办完就火烧火燎跑来了,生辰年年都过,又不是今年才有,不必大动干戈。”
苑琴应了声,见帝梓元神情和缓,放下了心底的担忧,笑着让人去给诏王传话,才走了几步,帝梓元的吩咐传来。
“去请个善理仪容的嬷嬷过来。”
苑琴听着眉眼一弯,想着自家小姐总算开了窍,知道在昭王面前拾掇自个儿了,连跌声地应着好出去了。
以帝梓元如今的地位,她的生辰算是京城的一件大事,虽然她早早传话各府这日她不会操办,但整日送进府里的贺礼还是络绎不绝,直到夜幕降临才少了些,然而韩烨却一直没有出现。
一府的人翘首以盼了半日,俱都不敢在帝梓元面前露了失望,唯有帝梓元一清早唤了仪容嬷嬷入归元阁后便窝在里头看书,许是早上吃得太饱,连午膳都在酣睡中度过了。
在老管家和苑琴第七次遣人去门口张望后,昭王府上的马车终于停在了靖安侯府门口,两人正准备起身去迎,哪知来传话的侍卫却恭谨地禀告他只是来接摄政王出府,昭王殿下未一同前来。
看来昭王是要单独给小姐过生辰了,苑琴和老管家对视了一眼,笑着准备去唤帝梓元,门口清冷的声音已经传来。
“昭王让你来接本王?”
厅中众人抬首朝门口望去,俱是一怔。
帝梓元披着一件雪白的斗篷,遮住了大半容貌,只能隐隐瞧见她清丽的容颜,但只这么惊鸿一瞥,今日的她便带了平时不轻易显露的出尘贵雅。
帝梓元以女土匪和摄政王的身份斡旋朝堂沙场舔血,便也让人忘记了她原本长于大靖最古老的世族,是整个王朝曾经最尊贵的贵女。
“小姐?”苑琴怔怔看着帝梓元,忍不住唤了一声,这才惊醒了一旁发愣的侍卫。
“见过殿下,昭王殿下让属下来接殿下出府。”
帝梓元朝苑琴笑着颔首,朝厅中传话的侍卫扬扬下巴,“走吧,带路。”
帝梓元跟着侍卫出府,府门外韩烨的马车不远不近停着。她有些讶异,走了几步正欲上马车,却被马车旁立着的人一把抓住手腕,帝梓元还未回过神,已被这人抓着飞快地隐入了人群里。
“你做什么呢?”人群里,帝梓元无奈地看着顶着鹿皮帽藏着样子的韩烨,仰头问。
“你府上那一老一小紧张你得很,若是知道我一个人把你带出来,少不得要聒噪我几日。”韩烨脸上神采奕奕,没有半分接待了一整日使臣的疲倦。待瞧清帝梓元的脸,他微微一怔,眼底露出毫不掩饰的惊艳。见帝梓元欲解下斗篷,他想也不想就拦了下来,帝梓元挑眉,眼底露出一抹疑惑。
“街上人多,免得有朝臣出来闲逛瞧着了,还是披着吧。”韩烨把鹿皮帽揭下,露出俊美的脸,朝帝梓元眨眨眼,“走,梓元,我带你逛逛咱们的皇城。”
帝梓元有些晃神,记忆中少年青涩的脸庞和刚才眨着眼的青年重叠,有多少年没有看到韩烨这么孩子气的一面了。帝梓元心底感慨,待她回过神,已经被韩烨拉着手挤入了拥挤的人群中。十指交握的手心传来格外熨帖的暖意,她勾勾嘴角,眼底带着淡淡的笑意。
尚是正月,兼又招降北秦,这个年大靖的百姓们过得吐气扬眉,格外热闹,皇城脚下更是如此。街上人群熙熙攘攘,吆喝叫卖声不断,韩烨拉着帝梓元的手一路闲逛,路上遇到一个少年举着纸灯叫卖,韩烨停了脚步给帝梓元挑了两只玉兔灯笼不动声色放到她手里,然后继续带着她在京城街头闲逛。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生辰你也给我买过两只兔子纸灯笼。”帝梓元抓着纸灯笼一晃一晃,头微弯,眼底罕见地带着一抹俏皮,“那一次你也是悄悄甩了东宫和侯府的侍卫,把父亲吓得差点带着府兵出来找我们。”
帝梓元八岁时以东宫太子妃的身份入京,那一年,她的生辰也是韩烨带着她在灯火鼎盛的皇城街头过完的,一晃十七年过去了。
韩烨眼底露出一抹笑意,却佯装动怒,脸一板,“当年在临西城也不知道是谁说不记得了?”
“我记得呀。”帝梓元用纸灯笼戳了戳韩烨的腰,眨眨眼,“但那时候我天天恨不得踩你几脚才舒坦,怎么会承认。”见韩烨不为所动,帝梓元脸一垮,干脆直接用手戳韩烨的腰,“哎,哎,你好歹也是一朝亲王,别这么小气。”
帝梓元漫长的生命里几乎没有哄过人,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是以被哄的青年一转瞬便破了功,韩烨好笑地抓住帝梓元胡乱在他腰上乱戳的手,无奈道:“知道了知道了,今天你是寿星,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说着不由分说重新抓过她的手,带着她继续朝热闹的街头走去。
韩烨倒是真的说到做到,一句“带你看看咱们的皇城”,他便牵着帝梓元的手走过了大半个京城。两人从显月台走到五柳街,东门走到北门,最后绕过摘星阁,停在了南门的城墙下。
“上去吧。”
帝梓元跟着韩烨,立在了南门城头,偌大的京城夜景在两人面前展现。
“这就是我们大靖的帝都。”帝梓元许久没有这样俯览过整座城池,她靠在城墙边,遥望城中盛景,眉眼都柔和下来。她转头看向韩烨,晃了晃手里的兔子灯笼,又朝京城里扬了扬下巴,道:“韩烨,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生辰礼。”
歌舞升平、繁盛和乐的大靖帝都,就是韩烨为帝梓元准备的生辰礼。
这是他亲手为她奉上的大靖天下。
韩烨笑着拿过两只兔灯笼在手上把玩,耳朵罕见的红了红,他低低咳嗽一声,含糊道:“你喜欢就好。过些时日烬言就回来了,明年你生辰的时候朝堂想必更稳定些了,到时候我带你去鹿山别宫看雪景。”
韩烨眼底带着暖暖的希冀和愉悦的愿景,说这些话的时候,他嘴角弯成了新月的弧度。
“嗯,好啊。韩烨,你还记得那一年我们去江南赈灾吗?”帝梓元望着城墙下的皇城,突然开口。
“当然记得,安乐债主大显神威,聪慧睿智,把整个江南河道的贪官污吏全都砍了脑袋,从此江南水患得解,去年我去江南巡查,还有百姓的家里摆着你的长生位,日日为你祈福呢!”
帝梓元听得高兴,却道:“那你可还记得你曾经允诺过我将来会为我做一件事?”
韩烨一怔,想起来是有这么个事儿。当年在江南赈灾,多亏帝梓元拿出了账簿和名册,才找到涉案的官员,肃清了江南河道。这么些年过去,在两人惊心动魄的生离死别里,这件事微小得几乎化成了尘埃,若不是帝梓元今天提起,韩烨都不记得当年曾经给帝梓元许下过这个承诺。
“你想让我做什么?”韩烨笑着问。这两年两人私下相处时她的性子越发和幼时刚入京城的张扬霸道相似,也不知道她留了这么个愿景这些年,今年生辰要怎么用?
帝梓元却没有马上回答她,她以一种格外温和的目光在皇城顶端逡巡而过,而后转头看向韩烨,缓缓地解开了一直披在身上的雪白斗篷。
“韩烨,你为帝吧。”
不长,帝梓元的请求,只有六个字。
可韩烨却在这句话落耳的瞬间猛地怔住,然后不可思议地抬首朝帝梓元看去。只这么一眼,他眼底却拂过难以掩饰的震撼。
雪白的斗篷落在地上,帝梓元一身大红晋衣,眉眼瑰丽,她就这么柔软地望着他,一头半白的及腰长发,肩以下,已尽数断去。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她居然将一头长发就这么剪断了。
微风在帝梓元身上拂过,卷起乌黑而柔软的短发,挑起了这些年他在她身上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朝气和希望。
“为什么?”韩烨伸手,似乎想触一触她的头发,却又停在半空,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动容。
他在问她为何剪去一头长发,这在云夏大陆,几乎是悖逆父母大逆不道的事。
“我还是个年轻的大姑娘呢,成日里活的滋滋润润的,没事顶头白发做什么,往后吓着我们家小安乐了可怎么办。放心,我父亲和母亲惯来疼我,将来去见他们了,顶多骂我两句,不妨事儿。”
“我若为帝,你会被圈在那个小小的皇宫里,你也愿意?”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后宫不得干政的旨意是太、、祖定下的,如今他老人家都驾崩这么些年了,你继位后改一改不就是了。难道还真有朝臣敢拿这些芝麻大点的事不要脑袋了来为难咱们?”
“为什么?”韩烨再开口,却发现自己的声音干涩得惊人。
他在问她为什么让他为帝。其实两个人心底明白,所有的这些都不过是些冠冕堂皇的托词,韩烨这些年一直沉在心间不敢去问的其实是这一句。
梓元,你还想让帝家称帝吗?若是有一日天下和我必须做出抉择,你会选择我吗?
“梓元,你在晋南蛰伏努力了十年,这七年以整个帝家之力打造了一个乾坤盛世,没有你,没有帝家,就没有现在的大靖。让帝家称帝是你所有的梦想和期许,为什么要放弃?”他的声音很轻,“你知道的,帝位和你,我选择的是你。”
帝梓元沉默下来,在韩烨的相问下,她的眼神依旧清澈而坚定。许久,她转眼望向璀璨的城中灯火,静静开口。
“曾经是。”她的神情像是陷入了一种极其遥远的追忆中。“我八岁之前不知世事,是大靖最尊贵的世族小姐,所有人都说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东宫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