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恶女当家_兰英-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郑成功已经误会极深的公主站在不远处的高楼上,嘴里咬着手绢,哭成了泪人。
直到最后,前朝皇帝唉声叹气、不断摇头的答应这门婚事,可是偏偏到了节骨眼上,郑功成突然整出了幺蛾子:“大婚之后,我和公主的孩子要姓郑!”
一时之间,朝廷上下一片口诛笔伐,大骂郑成功得寸进尺,不知好歹,要杀头,要杀头,不,为了皇家尊严,要诛九族。
但是听闻此事的诗仙李太白却仰头哈哈大笑,觉得郑成功极为有趣,登门拜访,两人为此还成了莫逆之交,李太白在他人面前曾经极为快意的说过:“在他人面前称一声诗仙,我李太白坦然受之,但是在郑公子面前称诗仙,实在愧不敢当。”
郑家一家上下提心吊胆,郑父对郑成功也是严加苛责,前朝公主哭着来到郑府,郑母忙着劝慰公主,说是郑小子已经被关了禁闭,公主要打要杀悉听尊便。
公主哭着来到郑成功的房间,看到一脸满不在乎的郑成功,哭得更狠,说道:“为了我,难道你就不能受点委屈?”
郑成功大男子主义膨胀,瞪眼说道:“这不是委屈不委屈的问题,更不是爱不爱你的问题,这是男人尊严的大事情。而且我要和你过一家三口的日子,不是沾染了什么皇家贵气,以后在家里我是当家的,白天忙活着如何过日子,晚上拿着玩具回家,坐下要有可口的饭菜。”
公主不哭了,瞪大眼睛望着郑成功:“你怎么知道我想过什么样子的生活?我可和谁都没有提起过啊。”她生在帝王家,却不喜衣食无忧的日子,整日幻想平凡的日子,可是公主要有公主的身份,想想也就罢了,不可深想。
平日里十句话九句是假的郑功成微微一愣,挠挠头,诚实的说道:“我不知道啊,这只是我心中所想的日子。”
公主破涕为笑,主动挽起郑成功的手,羞羞答答的说道:“我等你!”
郑成功混不吝的性格涌了上来,挑着眉毛,轻佻的说道:“等什么等,今天天气晴朗,就很好啊!”
于是。这位作风豪爽硬朗的前朝公主在郑家上下目瞪口呆之中,潇潇洒洒、光明正大、干净利索的过夜了。
一直天不怕、地不怕、做尽荒唐事情的的郑成功郑大公子却百感交集,忧心忡忡,提心吊胆,坐不下,站不稳,被凳子绊倒。摔了一个狗吃屎。被茶水烫到,跺着脚骂娘,出尽洋相。丑态百出。
正在皇宫里翻看民间搜集上来德行兼备后生的皇帝陛下一时间震怒,一拳头砸在御书桌上,那盏心爱的琉璃灯碎了一地,进而更加震怒。可是对于生米煮成熟饭、木已成舟的事情也是无可奈何。思来想去,一连下了三道圣旨。杀郑成功。
郑家一家上下再次癫狂混乱,郑父唉声叹气,郑母泣不成声。
公主殿下坐镇郑家大厅:“夫君若有三长两短,我绝不苟活。”
前朝陛下一点办法都没有。但是怎么想怎么觉得不甘心,口头上答应婚事,却要郑成功去做两件事。
公主心知其中阴谋。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不让。要和陛下死扛到底。
但是郑成功却跳了出来,说道:“是时候为你受委屈了!”干净利索答应了陛下的要求。
第一件事情就是起身去嘉峪关锻炼两年,皇帝心中所想是让郑成功去边关吃吃苦头,两封手谕送往嘉峪关,嘉峪关守将有苦说不出的接下圣旨,得了,那就刁难这位驸马爷吧,只希望这位驸马爷心宽一些,别回了京城之后,给自己穿小鞋。
在嘉峪关,郑成功确实是受尽了刁难,但是也都忍受下来了,每天回营,先是在营帐里唉声叹气的一番,脱下鞋袜,揉肩按脚,自言自语一些稀奇古怪的话,吓得嘉峪关守将私下忙让人大厅驸马是不是在叨念一些:“等我回上京之后,有你好看”的狠话,但是传回来的话让嘉峪关守将呆立当场,静立了好长时间,摇头不是,叹息也不是,只是默默的说了一句:“皇亲国戚真会玩儿。”
郑成功叨念得是:“一个西瓜,切成两半,一半给你,一半给他,我没有了,气死我了。”
公主期间来了两次,第二次回去之后,传来喜讯,公主有喜了。郑成功高兴的一蹦三尺高,连忙书信,一口气写了一千余个孩子的名字,五百个男孩名字,五百个女孩名字,其中男孩名字就有一个是“郑拓”,意思是开疆拓土之意。
皇帝陛下又不高兴了,这小子还得意上了,明着一封圣旨,暗着一封手谕,去了嘉峪关,省去大篇幅的华丽辞藻,字里行间的大致意思是“让驸马爷去关外逛逛,领略一下关外大好河山”。
郑功成私下骂了一句脏话,还不得不去关外吃风沙,到了关外之后,郑成功极为幸运的赶上了一个大好天气,长河落日,满目苍凉,驸马爷诗兴大发,先是做了一首狗屁不通、乱七八糟的诗词——“我来到此处,看到了雄伟壮阔,一低头,又看到了一只蚂蚁,小小的,忙碌的,爬着,远在天边的人儿,多希望你也在我身边啊!”
听罢,嘉峪关守将心里说道牙疼,屁股也有点疼,什么狗屁玩意。
驸马爷毫无在意,张开双臂,闭上眼睛,说出了那句让李太白称为千古第一句的诗词——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然后,驸马爷用不到一万的散兵游勇真得收取了关山之外具有“匈奴南朝廷”之称“河南北五十州”,举世震惊,方才知道那位驸马爷竟有如此胆识和魄力。
匈奴大汉震怒,急忙前调三万骑兵,前往支援。
嘉峪关守将忙着向朝廷上书,请求支援,同时要求郑成功快些回退,免得匈奴大军一到被包围,退无可退。
郑成功洒然一笑,不但不退,反而命令军队前行,正在急速前进的匈奴骑兵,心中一惊,以为南面朝廷有诈,放慢了脚步,又从其他部落抽调两万骑兵,汇集成五万人马。
而此时前朝三万余人的军队已经赶来,双方屯兵在草原之上,大战一触即发。
如果说夺取关山五十州表现了驸马兵圣的胆识和魄力,那么这一场中原和草原的大战充分展现了郑成功的兵法和谋略,佣兵调度随心所欲,仿若活动手脚。再经过已经心悦诚服的嘉峪关守将的夸大其词,郑成功成了神奇的人物:“当时匈奴人数在五万人之上,兵强马壮,我军三万人马,人困体乏,立足未稳,被匈奴骑兵一冲,已经四分五散,乱成一锅粥,你们猜驸马爷怎么着?你们猜驸马爷怎么着?”众人极有兴趣的问道:“怎么着?怎么着?”嘉峪关守将吧唧吧唧嘴巴,说道:“驸马爷风轻云淡的说道,且容我婶婶腿脚,将兵马调到一块,打穿匈奴骑兵。”
实际情况是,当时郑成功没有说“且容我伸伸腿脚,将兵马调到一块”,更没有说“打穿匈奴骑兵”,当时情况是驸马爷拿着扇子,坦露的胸脯说:“那个,我冰镇的西瓜好了没,这都快死了,还不允许人吃口凉的?”
当大战真正打起来的时候,郑成功完全变了一个人,虽然军队人数少,但是处处压制匈奴骑兵,围点打援的战法用到了极致,而且自创蜡烛阵,在草原上耍起了中原攻城略地的战法,让匈奴人做出了极为错误的判断——南边的军队不下十万余人。
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水道渠成,驸马爷名震天下,为了巩固战果,郑成功还写了三万余字的《嘉峪关防御书韬》,详细介绍了嘉峪关防御体系,还配有配图描述了关卡的样子,嘉峪关防御体系自此延续下来,成为了大魏国二皇子“烽燧体系”的雏形和基础。
离开嘉峪关的时候,郑成功还做过一件让前朝上下极为解气的举动,他褪下了裤子,冲着关外撒了一泡尿。
(就喜欢写这种桥段,欢快,乐呵,随意,然后悲苦、深情,情到深处,眼泪横流。大家有没有觉得郑成功和公主的故事就能成一本书,前期欢喜和误会,中期的波澜壮阔,最后的悲壮、虐心?还有,大家去查一查吴清源,厉害!怪不得老公崇拜有佳!)
☆、第116章 两字歌
驸马爷郑成功以浩浩荡荡的无敌状态收取了关山五十州,临行离开嘉峪关的时候,还极为不雅但是格外豪迈的冲着关外撒了一泡尿。
京城的官老爷们得意了,文人墨客顿时觉得扬眉吐气,和匈奴的正面较量中,终于有那么一次在正面战场上酣畅淋漓、无可争议的大胜,以后奏折之上再也不用写一些含糊其辞、转弯抹角的话语来掩盖战败的丑态了,终于可以挥毫泼墨的写上一句“我朝大获全胜,追击匈奴百余里,歼敌万余人”,更是将郑成功的那一泡尿形容为“银河落九天,气贯生长虹”,让脸皮不薄的驸马爷都有些脸红赧然。
从嘉峪关到京城,驸马爷每到一处总会受到万人空巷的热烈欢迎,不少大家小姐为了一睹驸马爷的风采成群结队,如同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浩浩荡荡杀了过来,看着坐在高头大马之上的驸马爷真是越看越欢喜,越看越心动,瞧驸马爷那双迷人的小眼睛,真是有精神啊。
终于有人忍不住掏出了怀中的香罗手帕飘飘洒洒丢了出去,那香罗手帕像是长了眼睛一般,轻轻飘飘就落在驸马爷的脑袋上,入鼻一阵浓郁香气,驸马爷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伸手撤下脑袋上的香罗手帕,还没来及反应,一抬头豁然发现,迎面砸来无数家伙事儿。
驸马爷躲都来不及躲开,便被砸了一个晕头转向,细细一看,呵,那是一个波澜壮阔、巍然成观,什么手绢手帕、绣花鞋、长命锁。其中竟然还有一件花肚兜……真是让驸马爷叹为观止、啧啧称奇。
这刚刚一走神,守卫便被小姐们冲开,上去就是一阵乱摸,驸马爷赶忙护住胸部,左闪右躲,但是不幸之中还是被摸了几下,其中最让驸马爷心惊肉跳的是。他明显赶到有一只手拍了自己屁股一下。而且是拍中有捏,力度恰到好处。
驸马爷忍不住哆嗦了一下,在莺莺燕燕之中大喊一声:“非礼啦!”但是声音淹没在花红柳绿之中。没人听到。
一场游行下来,驸马爷筋疲力尽,自己给自己揉了揉屁股,看着大大小小挂满一身的小姐们贴身事物。咂摸着其中滋味,总感觉怪怪。和身边人说道:“嘿,这会儿我明白过来了,感情我这得不是荣归故里,反而像是马上就要被推到菜市口砍头的游街示众。这大大小小的玩意就是百姓手中的臭鸡蛋和烂菜叶子。”
身边人忙拍马屁道:“爷,话可不是这个说法,小的想遭受这等游街示众。不是没这个雄浑资格和英俊相貌嘛!”
驸马爷听到“英俊相貌”四个字,心里得意了。抬脚踹了一脚身边人:“挺是实事求是。”
但是回京的途中,郑成功还是免不了受到受到泼墨香雨的亲切伺候,诗仙李太白还曾经因为此事写诗揶揄过驸马爷——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自认为写的应情应景,妙趣横生。
驸马爷跋山涉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了京城,听传言说,驸马爷第一眼看到京城城墙的时候,眼睛是湿润的,眼泪是真诚的,情感是实事求是的。人们终于明白了,驸马爷对这片故土有着深沉而且真挚的依恋,驸马爷不但是击溃匈奴的英雄,而且是一位感情丰富的男人。
终于不再遭受游街示众的驸马爷抹抹眼泪,听到“故土依恋”这种说法,私下瘪嘴说道:“依恋?我依恋你一脸。”
谁曾想,刚刚回到京城,民族英雄郑成功又闯了大祸,兴冲冲前脚进门,却发现自家老婆不在家,进宫安胎去了。驸马爷眼睛一转,准备给公主一个惊喜,翻墙进了隔壁岳王爷家中,偷偷从岳王爷后花园中摘了鲜艳欲滴的花朵,又冒着被狗追的风险回到家中。
做完这一切,驸马爷坐在座位上,心急火燎,茶水喝了一杯又一杯,犯嘀咕道:“怎么还不回来?”
小丫鬟回答道:“公主进宫,经常是早上去,晚上归,不曾想驸马爷提前了几天回来,若是知道了,也就不进宫了,要不奴婢给您催一催去?”
驸马爷连连摆手,表示不用,正百无聊赖过程中,府上小厮提着一盒糕点进了大厅,见到驸马爷也是微微一愣,忙将糕点放下,解释道:“这是大学士苏家三公子给公主送来的糕点。”
驸马爷脸色不悦,苏家可是朝廷内名门望族,一家祖孙三代都是大学士,而且行为端正品德高尚,写出的文章各个妙笔生花,而苏家三公子,年纪轻轻,却是在庙堂之上步步为营,越走越高,越走越稳,不少人都将他看作朝廷未来不久的储相。苏家也愿意为这位苏三公子搭桥铺路,一家上下明言“三公子已然青出于蓝胜于蓝”。
不过,最让驸马爷觉得恼火的是,这苏家三公子和公主是从小玩到大,两小无猜的青梅竹马,关系亲近的狠,东瀛德川秀城德川“俏将军”顶着两颗黑通通的门牙回去东瀛之后,这苏三公子便成了驸马爷首屈一指的选择。
郑成功对此颇有怨言,私下给苏家三公子起了一个不雅的称呼“三孙子”。
和公主还没有喜结连理之前,两人曾经因为苏三公子的问题相互之间闹过矛盾,郑成功觉得这三孙子忒碍眼,要揍一顿,以泄心头之恨,公主殿下却以姐姐的身份护着自己的苏三弟弟,两人为此吵得不可开交。
自从公主嫁给郑成功,苏三公子便发乎于情,止乎于礼,将心中情感埋藏极深,今日送来糕点也是朋友之间的体贴慰问。
驸马爷却生气了,还是暴跳如雷的恼火,一张脸已经红的如同猴子屁股一般,看到身前食盒内排放整齐,样式别致的糕点。火气腾一声升起来了,一把抓起三块,狼吞虎咽,这一吃不要紧,太他娘的好吃了!
这糕点不但好看,而且好吃,驸马爷更加恼火。吃着吃着便看到食盒之下有一张纸条。顾不得洗手,在身上胡乱一擦,拿起纸张一看。顿时眼毛火光,纸条之上写的不是露骨言语,反而十分平淡,都是一些日常保养注意事项。极尽详细和条理。
驸马爷终于坐不住了,腾地一声从座位上跳起来。二话不说,翻身上马,去了苏府,下马之后一脚踹开苏府大门。见人就打,平日里看着文文弱弱的驸马爷武力值爆棚,掀翻了苏家守卫。举着棍子便进了苏家大厅。
郑成功气势汹汹搜索了一遍苏家上下,没有找到苏三公子。于是便“狗急跳墙”将正在会客的苏家老太爷也打了,说是什么苏家一家大小没一个好东西。恰巧不巧当天拜访苏家的正是皇帝奶娘的儿子,年轻时候和皇帝称兄道弟、勾肩搭背,后来破格册封王爷的淮安侯也在。
打红眼的驸马爷哪里听得进这位老侯爷苦口婆心的劝慰,二话不说将身子骨本就不硬朗的老侯爷也掀翻了。老侯爷哎呦一声,刚刚哀嚎了一声,便看到驸马爷气急败坏的又补上了一脚。
事情闹大了,郑成功如同没事人一般回到府上,端坐大厅,还自以为理直气壮的准备向公主兴师问罪。
公主听闻驸马爷回府,也推了和父皇母后一同用膳的计划,上马驾车,兴冲冲回到了府上,一进门就看到郑成功铁青着一张脸,如同吃了炮仗一般。
这误会还有解除,皇宫内锦衣卫齐刷刷来到驸马府,二话不说押解着驸马爷进了大牢。
此时皇宫内的陛下再次被郑成功气得龙颜大怒,看着御书房内被打得鼻青脸肿的苏大学士和淮南王,举手放下一连三次,下旨让在牢里的驸马爷写忏悔录,并且当面向苏大学士和淮南王道歉。
深陷牢狱之内的郑成功潇潇洒洒写了一封忏悔录,忏悔录送到皇宫,皇帝脸色稍微缓和,但是打开书卷一读,一口气血涌上来,差点没背过气去,上面什么都没写,只写着一行大字——所谓读书人都是狗东西!
前朝崇文抑武,对读书人格外重视,虽然寒门士子的等天子庙堂的途径被封锁的极其严苛,但是对于朝堂之上读书人敬重有佳,当时礼部尚书从一品,兵部尚书只是从二品,前后足足相差了一品,远不是大魏国那般,兵部尚书正二品,其余尚书从二品。
驸马爷的一句话又得罪了全天下的读书人,虽然有不少武将私下偷乐,竖起大母手指赞叹一声:“驸马爷这话说的极为有理”,但是也只是心里说说,断然不会在朝堂之上拿出来和那群口舌如同鞭炮一般的文官“讲讲道理的”。
刚刚对郑成功感官改善的读书人们再次暴跳如雷,完全不能忍受郑成功的张狂,旧事重提,先前还被大肆赞扬的那一泡尿,如今成了“有辱国风”、“斯文扫地”的罪证。
挺着大肚子的公主前来探监,郑成功依旧黑着脸,前前后后知晓了事情始末的公主没有因为驸马爷的荒唐举动动怒,心里反而有些甜蜜,嫁人不是就应该嫁给在乎自己、自己还在乎的人嘛!
看着公主艰难的挪动脚步,堪堪迈过牢狱的门槛,郑成功的那颗小心肝一下子融化了,忙着伸手搀扶,小心翼翼引了进来,两人又是甜甜蜜蜜腻歪了一阵,又是讨论了一阵孩子名字问题。
可是九五之尊生气了,后果很严重,第二天朝堂之上,先是一封圣旨赞扬驸马爷收取关山五十州的丰功伟绩,又一封圣旨责备驸马爷猖狂傲娇,无辜殴打朝廷命官,发配琉球盗三年,三年后才准入京。
郑成功不服,要求等到公主生下孩子再启程,陛下叹息一声,也就答应了。
孩子降生,是个女孩,郑成功一蹦三尺高,忙着在那五百个女孩名字中挑选一个温柔、可亲、朗朗上口的名字,可是一道圣旨下来,陛下赐名郑拓,册封昌平公主。宣旨的老太监低声解释道:“驸马爷收取了关山五十州,陛下赐名郑拓,”
郑成功依旧一蹦三尺高,不过这次是气得,一个女娃娃竟然起了一个男孩子的名字,让劳累一晚上勾画出“郑飘雪”、“郑天姿”、“郑柔”的驸马爷一下子泄气不少,可是还不得不磕头谢恩,大呼万岁,真是让人憋屈。
孩子生了,郑成功不得不起身去琉球岛,一步三回头,走了多半个月还没有到江南道,看到落花流水就想起家里的老婆孩子,倍感纠结,还写了一首乱七八糟的《两字歌》:“本是枝头两鸟儿,偏偏落得两地相隔儿,一个在北面儿,一个在南面儿,相思两眼泪汪汪儿,看筷子是两根儿,望红烛是一对儿,低头看小溪,一对鱼儿相濡沫,抬头望蓝天,比翼鸟双双飞,吃饭时却是独自一个人儿,端起碗来满脸都是泪儿。”
陛下听闻此事,读了《两字歌》,心里竟然有一种得意的痛快感,下旨催促,十五日之内到达琉球岛,没晚一日便在琉球岛上多待一年。
驸马爷那是一个诚惶诚恐,顾不得悲怀伤秋,快把加鞭,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来到了琉球岛,到了岛上之后,又开始忧愁起来,经常出现幻听幻视,时不时会看到老婆抱着女儿冲着自己招手,自己跑啊跑,跑了好远还是追不上,最后醒过神来,才豁然一惊,人已经来到了悬崖边上,再向前一步,便要嗝屁了。
一天,郑成功沿着海岸线像是一个孤魂野鬼一般飘荡啊飘荡,一抬头再次看到老婆抱着女儿站在不远处,他苦笑着摇摇头,从老婆和女儿身边走过,嘀嘀咕咕:“哈,我是不会再上当了。”
走过之后,他更加疑惑,好像想起了某些事情,猛然回头,他发现老婆在笑。
公主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海风吹散了她的黑发,有几根调皮得还进了她的嘴中,她捋了捋头发,一手扶着腰,一手抱着郑拓,笑着说道:“读了你的《两字歌》,我觉得挺诗情画意的,所以就逃了过来。”
☆、第117章 两高手
自从公主来了以后,被驸马爷称为怪石嶙峋、穷山恶水的琉球岛,竟然变成了风景旖旎、山川秀丽的世外桃源。
驸马爷的心情好了,顺带着道德情操也高尚起来,身体力行帮助琉球岛的原住居民们开疆扩土,修建堤坝,种植农桑,兴建学堂,将中原文化引入到琉球群岛上,偶尔也会扶起摔倒的老太太什么的。
总之,驸马爷成了琉球岛上的红人,红到还会偶尔掀起香风花雨,岛上豪爽的女子比中原女子还要露骨一些,害得驸马爷不得不乔装打扮一番,才敢出门,即使这样,也会被人识破。
一天,驸马爷听说小岛上有一个部落都是女子当家,若想繁衍后代,女子在大街上随便拉一个男人回家过夜,第二日便形同陌路。
听罢,驸马爷唏嘘感慨了很久,回家告诉公主,公主一边跟小郑拓换着尿布,一边语气轻飘飘的说道:“你是不是很神往?”郑成功一蹦三尺高,一边手舞足蹈,一边大声喊道:“哪有?!我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人。”换好尿布的公主轻轻拍了拍小郑拓的屁股:“没有就没有,你这么大声音干什么?都吵到孩子睡觉了。”驸马爷连忙咳嗽了一声,掩盖自己的尴尬。
从某个角度来讲,驸马爷是个极好的父亲,对待小郑拓真的是放在手心怕冻到,含在嘴里怕化了,小郑拓还不会走路,木马、风车、风筝等玩具早就亲手做好,堆放在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