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夫-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醒还欲再开口,却听冯霁雯讲道:“我英廉府的下人做派如何,还论不到二位来指手画脚。这里是英廉府,我的丫鬟想说什么便说什么,二位不乐意听,那就请吧——”

    “你……”汪黎珠被她这嚣张的态度气的不轻,刚要还口,却又听冯霁雯讲道:“二位方才在我府上的一言一行,我也会一字不漏地命人禀给汪大人,也好让他瞧瞧汪家的家训之风严谨到了何种地步。二位若还想添上几句让我一同转告的话,那便尽管讲吧,我听着呢。”

    大清早地恶心了她一把,还想舒舒服服的离开这儿?

    真当她冯霁雯是吃屎长大的啊。

    汪黎隽与汪黎珠闻言当即变了脸色。

    他们的父亲汪士英虽也是个京官,但同冯英廉堂堂二品大员如何比得?方才的话若真传到父亲耳中,只怕他不管对错,势必都要重重教训他们一番了。

    这没脑子的东西,什么时候也学会玩儿阴的了!

    “告状算什么本领!”汪黎隽满面不齿,却还是暴露了自己的心虚。

    冯霁雯是个一旦目的达到,就不愿多费口舌的人,闻言只是依旧坐在那里,淡淡地对小醒说了一句:“送客吧。”

    兄妹二人羞恼难当,然鉴于有冯霁雯那句威胁性十足的话在先,根本不敢再说什么难听话,又见小醒真的面无表情地出来做出送客的姿态,汪黎珠觉得面子上实在挂不住,只得狠狠瞪了冯霁雯一眼过后,转了身道:“大哥,我们走!”

    “你若真敢让人到我父亲面前去告状……我不介意陪你玩玩儿!只是到时你可别后悔才好!”汪黎隽丢下了一句狠话。

    “……”冯霁雯满头黑线。

    这货是大清版叶良辰吧?

    小醒将兄妹三人送出了冯霁雯的视线之外,便折了回来。

    “汪大少爷走到一半,看清自己衣裳的颜色,才反应过来咱们府里没有大花狗。”她说道,还是那副没有太多表情的模样。

    冯霁雯却忍不住笑出了声音来,又道:“可你方才的反应也太大了些,不管怎么说,他们到底也是客人。”

    “奴婢知错了。”小醒配合地道。

    她知道冯霁雯并不是在真的指责她,而是在提醒。

    可不需冯霁雯来提醒,她心中也是自有分寸的。

    但她真没想到,自家姑娘的脑子还真是一日日的变得好使了。

    往前总爱去逞不该逞的强,到头来闹笑话不说,还常常吃别人的暗亏,可如今……却能反过来提醒她做事说话要注意分寸了。

    看来除了福三爷之外,她还要再谢谢静云庵里的那位况太妃。

    谁说的榆木就不可雕了?

    看看她家姑娘,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成功案例吗?

    小醒正暗自在心底膜拜况太妃之际,却见小茶风风火火地走了过来。

    她带来的才真是一个让人深觉‘榆木不可雕也’的消息。

    “小少爷把姑娘今早让人送去的骑射行头,都一口气儿给丢到他院子门外去了……”小茶是个实心眼,说出来的话基本都不带过滤美化的:“还让人传了话来,说要让姑娘派人将东西捡回来,别放那儿碍他的眼,挡他的路。”

    冯霁雯听罢皱了皱眉。

    这熊孩子的性子还真挺倔的。

    ====

    PS:以后的更新会稳定下来,新书期一更,大家说个习惯的点儿吧?什么时候更新比较好?我从后天调整过来~

 038 无妄之灾

    “姑娘,派谁去捡?”小茶询问道。

    “谁都不许去捡,就搁那儿。”

    “啊?”小茶一脸心疼地道:“三十两银子啊,就搁那儿任由风吹日晒吗?”

    “晒不了几日。”冯霁雯道:“他指不定比你更心疼呢。”

    小茶不解地抿了抿嘴。

    小少爷要真心疼,哪儿还舍得扔啊?

    可冯霁雯的话她不敢反驳。

    唯有问道:“那要如何给小少爷回话?”

    冯霁雯想了想,道:“就同他说,送出去的东西我不会收回来,他若嫌丢在院门前碍眼,便干脆让人丢远些吧。”

    小茶瞠目结舌。

    她怀着极为忐忑的心情,去了冯舒志所在的竹院回话。

    冯舒志虽然熊,但非常自立,早在七岁那年便从芜姨娘那里搬了出来自己住,除却一日三餐在芜姨娘那里用之外,其余的闲暇时间多数是待在自己的院子里。

    故小茶来回话之时,冯霁雯交待的这番话便由小茶原原本本地亲自传达到了他的耳朵里。

    冯舒志听罢,脸都气白了。

    “就给她丢府外头去!”小小的孩子满脸赌气。

    “少爷,这……还真扔啊?”贴身小厮阿团面露犹豫。

    那可都是好东西。

    “都是大小姐亲自给您买回来的……奴才方才还听说,大小姐求了老太爷给您请了教骑射的师傅呢,到时师傅上了门,您连套行头都没有可怎么上课?”阿团劝说道。

    冯舒志闻言神色一动,但片刻后又被羞恼淹没,他暗暗咬了咬牙,道:“你连这话也信?她是什么人,我岂会不知道!”

    “万一是真的呢……少爷,那些东西要不咱们还是暂时先留着吧?”

    “哪里来的万一,谁知道她又耍的什么把戏!”

    往前被她耍弄嘲笑的还少吗?

    嘴上这么说,却扭头回了次间抱了几本书出来,对阿团说道:“到上课的时辰了,此事回头再说。”话罢又十分别扭地补了一句:“但也不许让人捡回来……就搁那儿。”

    再有一会儿,教习他的先生就该来了。

    阿团闻言略松了一口气,跟在他后头去了外书房。

    路上见冯舒志一直闷闷不乐的,便转开了话题说道:“少爷,新来的先生学问怎么样啊?比不比得之前的曲先生?奴才瞧着他也就二十出头左右,比奴才的大哥都长不了几岁,能有那么深的学问吗?”阿团也才比冯舒志长一岁,今年刚满十岁,却生了副很机灵的脑瓜子。

    “你懂什么。”冯舒志的脸色还是不大好看,但提到这位新来的先生,口气中还是充满了敬佩:“丁先生博学多识,且为人清正,十八岁便中了举人,只等着明年会试一举拔得头筹呢。袁先生亲自举荐的,如何会差?”

    他原先的先生曲之林在京中文人圈中名气尤甚,是因同冯英廉有着私交才愿意教冯舒志启蒙,但前些日子因为赶上了起复,被朝廷重新任用,得了个外任。冯英廉正愁着找不到合适的先生接手冯舒志的学业之时,与之交好的袁枚便向他推荐了丁子昱。

    对这个名不经传且年纪过轻的年轻人能不能用,冯英廉起初有些犹豫,可经袁枚从中引荐丁子昱上门见了一面之后,却是意料之外地十分满意。

    名声大不大,也没那么要紧,曲之林名声挺大的,可也耐不过自己的孙子是块扶不上墙的烂泥。

    有学问有见地,人品又周正,便不挑拣了。

    而这位年轻人此时却在英廉府门外遇到了麻烦。

    丁子昱来到英廉府前,正礼貌地同门丁问候着,却被迎面从府中大步行出,气势汹汹的汪黎隽狠撞了一把,怀中捧着的书卷砸了一地。

    “哪里来的穷酸秀才挡本少爷的路!”草草打量了一遍丁子昱的汪黎隽恶人先告状地训斥道。

    丁子昱微微一皱眉,往一侧退了两步,拱手作了个揖,道:“是在下避让不及,惊扰了公子。”

    他此般退让,却更助长了汪黎隽的气焰,方才在冯霁雯那里压了一肚子的怒火正愁着没处撒,眼下得见有个现成的可以欺负,当即竟是一脚狠狠地踹了过去:“不长眼的东西!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也是你能凑过来的?”

    这是将丁子昱当成了上门自荐幕僚的穷酸文人了。

    丁子昱没有丝毫准备,又被他这一脚踹在了膝盖处,身形当即不稳,幸得门丁及时伸出了手搀扶住,才避免了摔倒在地。

    丁子昱白了脸色,想要开口,却只是抿紧了唇。

    汪黎隽锦衣华服,一看定是英廉府中的贵客,他若得罪了他,只怕要将这极不容易才谋到手的教习先生一职给丢了。

    “丁先生没事吧?”门丁纵看不过,却也不敢得罪汪黎隽,唯有看向丁子昱紧张地问道。

    丁子昱勉强一笑,微一摇头。

    见他全然不敢发作的模样,汪黎隽心中优越感顿生,怒气总算是消散了些,仰起下巴冷笑一声便跨下了门前台阶而去。

    跟在后面的汪黎珠也只是在擦肩而过之时不屑地看了一眼丁子昱。

    最后面的汪黎芸却停下了脚步。

    “家兄无礼,深以为歉,勿怪。”她低声而简要地说道。

    或是处境相同,极能理解自尊遭人践踏却不得不忍的心境纠折之感,才有此一言。

    她身上还穿着冯霁雯那件桃红色撒花缎料儿旗服,富贵之气外露。而丁子昱万万没料想到这样一位富家小姐会低头与他致歉,一时愣在原处,竟是忘了回应。

    直到汪黎芸走的远了,他才回过神来。

    “这是哪家的少爷小姐?”他向门丁问道。

    “钦天监处灵台郎汪大人家的公子小姐……”门丁微微叹了一口气,道:“现如今的八旗子弟多数骄横……令先生无端受委屈了。”

    “无妨,京城现状罢了。”丁子昱扯了扯嘴角,弯下身去捡书。

    门丁连忙帮他去捡。

    丁子昱在府门前遭到汪黎隽无礼羞辱一事,很快在冯府里传开了。

    冯舒志得知后,一阵气结。

    读书人多数心气高,受不得辱,这种举动实在太过分了。

    “待祖父下朝回来,我必将此事告知祖父为先生讨还一个公道!”

    丁子昱望着他小小的脸上满是气愤之色,不由摇头笑了道:“小事罢了,英廉大人公事繁忙,不可给他添麻烦。”

    “可是先生……”

    丁子昱笑着打断他:“此事不必再提。昨日留给你的生字,可抄写过了?”

    冯舒志将头别向一侧:“未来得及抄。”

    丁子昱这才皱起了眉头,正欲询问之时,却听得有人虚叩了两下房门。

    是一名年约八九岁脸蛋儿胖乎乎的小厮。

    “小虎?你来这里做什么?”冯舒志问道。

    小虎边走进来边笑嘻嘻地同冯舒志说道:“大小姐听说先生遭了汪少爷为难,特地让我送了这个过来给先生——”

    说到这里才看向丁子昱,将手里的东西递了过去。

    是一小瓶跌打酒。

    丁子昱一怔之后,从容地接过,感激道:“还请代在下谢过冯小姐。”

    他与冯霁雯素未谋面,但冯霁雯差人送来药酒,全的乃是一份主家的心意,和基于对他的尊重,他理所当然要受下来。

    冯舒志却一直拧着眉头。

    ……她最近该不会是真是闲出毛病来了吧?

    ====

    PS:明天起早早更新,定在早上九点~明天除夕了,一年又过去啦。大年初一会拉和大人出来给大家拜年么么哒!

 039 讨厌她

    冯霁雯说要让人将汪黎隽在冯家的一言一行禀于汪士英,果真就让人去了。

    其中包括了丁子昱无端受辱之事。

    冯英廉下朝得知此事之后,惊讶过后,顿觉舒心。

    此事是汪黎隽有错在先,可到底是别人家的孩子,他若不管不问,难免对丁先生不公,可若亲自过问,又多少会显得他一个长辈太爱同孩子斤斤计较。

    但由冯霁雯出面就不一样了,明面上瞧着还是孩子间的事情,但汪士英总归又没有办法不去理会。

    他这孙女,如今是越来越懂得为他分忧了。

    冯英廉欣慰之余,又确实觉得让丁子昱受了委屈,于是中午不顾丁子昱婉拒,留了他在府上用饭,二人还小酌了两杯。

    冯霁雯不好去凑热闹,中饭便在自己的院子里用了。

    用罢饭在院子里小转了一圈儿,正听小仙说着府里近来发生的一些大小事,却听丫鬟前来通禀,说是冯婆子来了。

    想到之前交给她的拖鞋任务,冯霁雯忙让人将她请了进来。

    宽敞的主间堂屋内,冯霁雯手里拿着冯婆子带来的一双鹅黄色的拖鞋,惊喜的不得了。

    松软的夹棉层,柔软的棉布里子,鹅黄色的绸缎面儿上还绣了梅花,鞋底儿是手工纳的千层底——

    现代的概念,结合着古代的纯手工工艺,做工精细不谈,样式更是没得说。

    冯霁雯得着了宝贝似得,满心欢喜地去了次间换上,冯婆子按照她在图纸上的标注,将尺寸放大了些,穿上去果然刚刚好。

    冯霁雯趿拉着这双新拖鞋出来,越瞧越满意,毫不吝啬地对冯婆子一阵夸赞。

    “是姑娘想出来的点子好,我不过照着葫芦画瓢罢了。”冯婆子见她满意,便觉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但她的重点却始终不在这双拖鞋上,因为她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古人,根本没有穿拖鞋的概念,只当冯霁雯孩子心性,闹着玩儿而已。

    她真正高兴的是:“棉花细细地纺上两遍,夹进鞋子里的法子当真使得……我连夜赶做了一双出来,让我家那口子试着穿了一天,说是暖和的不得了呢,还不磨脚!”

    只是要多加一层里子,再将阵脚放细些。

    “真的做成了?”冯霁雯低头望着自己脚上的拖鞋,一面笑着问道。

    “只是他跑里跑外的忙活,穿着反倒有些捂脚了,但等过些日子天儿还要变冷,穿着应当就刚刚好了——往前冻脚只想着多加两层布,用翻毛的里子,挡风的皮子,可怎么没想到夹棉花进去呢?”冯婆子越说越高兴:“今年咱们铺子里刚开始赶制冬鞋,我问过管家的意思,便让长工们把一半的量制成了棉鞋,先试试好买不好买。”

    又自说自答着:“定是好卖的,好东西可不怕没人买。”

    冯霁雯笑着点点头。

    冯婆子一心系在督促工人们赶制棉鞋上,将东西送到见冯霁雯真的满意,便就没有再多留,匆匆告辞了。

    “姑娘这鞋好看是好看,可露着半截脚后跟,穿出去怕是不妥吧?”小仙说道。

    “不穿出去,就在家里穿穿。”

    冯霁雯坐在椅子上,打从心眼儿里觉得还是拖鞋穿着舒服。

    于是对几个丫鬟说道:“待会儿我再画份图纸出来,你们参考着冯婆子做出来的这双,试试能不能给祖父也做一双出来。”

    丫鬟们没事的时候也是做些针线活儿,手艺应当也都差不到哪里去。

    只是小醒严重地怀疑这奇奇怪怪的东西就是真做了出来,老太爷只怕也不会穿……

    可结果远远出乎了她的意料。

    两日后鞋子做出来之后,冯英廉不仅穿了,还表示很喜欢,大大夸奖了孙女一场,并将自己贴身佩戴的那块羊脂白玉雕如意图纹的玉佩当成嘉奖,给了冯霁雯。

    小醒有些瞠目结舌。

    这穿起来一点儿也不利索的鞋子,真有那么好?

    另一边自家姑娘又兴致勃勃地让她们再做几双,一双给小少爷,另外两双给况太妃和玉嬷嬷。

    冯舒志一听是冯霁雯让人送来的,看都不看就要让人丢出去。

    阿团眼珠子转了转,机智地道:“少爷,奴才听说这是咱家铺子里的新样式,大小姐有了,老太爷也有了,少爷不留一双吗?奴才还听说,明个儿铺子里还会往府里送几双新制的、棉花做的鞋过来呢,也是主子们都有的。”

    冯舒志一听跟冯霁雯没太大关系,脸色这才稍有缓和。

    “那就先放那儿吧——”

    阿团赶忙应下来。

    冯舒志却因此而想到了其它的事情。

    不是说给他请了骑射先生的吗,怎么好几日过去连个影子也没瞧见?

    就知道定是骗他的。

    还好他从一开始就没有尽信……

    说是这样说,但心里还是既失望又难过。

    他真讨厌她。

    ……

    况太妃和玉嬷嬷的两双拖鞋也很快做好了。

    冯霁雯对几个丫鬟的手艺相当满意。

    晚上吃饭的时候同冯英廉打过了招呼,得了他的准许之后,次日早饭罢,冯霁雯便带着小仙和小茶出了门,打算去一趟静云庵。

    主仆三人行到前院之时,忽见迎面走来了一位眼生的年轻男子。

    他身上穿着颜色发旧的柳黄色长袍,眉眼清秀,一派文质彬彬的模样。

    小茶忙地就对冯霁雯说道:“姑娘,这是小少爷的教习先生丁举人。”

    她因熟悉府里的情况,经常会被小醒指派传话送东西,故而偶然在前院见到过几次丁子昱。

    冯霁雯点头这才了然,不由又想到了那日他无辜受到汪黎隽怒气殃及的事情。

    好在她前日里便听着了汪黎隽被罚之事,以及汪士英亲自跟英廉表达过了歉意。

    丁子昱也看见了冯霁雯,避让到甬道一侧,微微垂首施了一礼。

    见冯霁雯在自己面前停下了脚步,丁子昱这才开口道:“想必便是冯小姐了吧?在下这厢有礼了。”

    话罢又长揖了一礼。

    “先生客气了。”冯霁雯微微侧过身去还了一礼。

    丁子昱余光中将她的动作尽收眼底,只觉得十分得体,又想到那日这位冯家小姐在得知他在府门前的遭遇之后,立即遣人送了伤药,便借机表了谢意。

    ====

    PS:祝大家除夕快乐!大过年的不知道还有没有人在看书?晚上是宅在家里看春晚还是出去玩?明个儿大年初一了,月牙儿和和大人要上演跨世纪碰面;请大家早九点准时收看哦(づ ̄3 ̄)づ

    另外,谢谢尘落和kickkick的好多打赏,么么哒!

 040 长这么好看干什么

    冯霁雯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没有再提此事,只是道了句:“舒志的学业,日后还望先生多多费心了。”

    “冯小姐言重了,这是在下分内之事。”

    冯霁雯微微一笑,道:“便不耽搁先生赶去授课了。”

    “在下告辞。”丁子昱又施一礼,待冯霁雯先走了几步,他复才离去。

    “丁先生真是知书守礼呢。”小仙低声称赞了一句。

    冯霁雯点头。

    虽贫却无穷酸气,确实是个足以为人师表的君子模样。

    小仙:“今个儿的太阳出的不如昨日好,也不知晚些会不会转阴。”

    冯霁雯微微仰脸看了一眼晴的确实不大好的天空,讲道:“不是备着伞呢,且瞧这天色,纵是有雨应也下不大。”

    可她估算错了。

    马车刚出城不过半里远,天上便开始往地上砸起了雨滴子,颗颗都有黄豆大小,落在马车顶上,竟是“嘭嘭”的响。

    马车里,冯霁雯因估测失误而略有些尴尬。

    好在有小茶出言打破了这种尴尬:“说下大就下大了,不过好在咱们出来的早,若不然这么大的雨,城外的路可不好走呢,上回奴婢们去城外庄子上送东西的时候,冒着大雨出来,马车竟坏在了半路上,那才真叫受罪呢——”

    冯霁雯勉强地点了点头。

    只是她很快就发现小茶身上除了守财奴之外,竟还有着另外一个特质。

    那就是,乌鸦嘴。

    “咯噔——”

    随着马车下底传来的一道刺耳的响声,车内忽然一阵剧烈的晃动。

    “怎么了?”小茶连忙撩开车帘问车夫。

    车夫冒着雨下去查看后,方才说道:“车轮子陷进泥沟子去了——”

    小茶很是松了一口气,对着冯霁雯安慰道:“姑娘别怕,只是轮子陷进去了,推出来就是了。”

    “都是你成日说话没个忌讳,出个门也净是说这些不吉利的傻话……”小仙对着小茶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撩开一侧的马车窗帘儿往外看了看,复才对冯霁雯说道:“好在不远处有座能避雨的茶铺,奴婢先扶着姑娘下去吧?”

    车陷进去,一时只怕还推不出来,人自然是不能还坐在马车里增加负担。

    见冯霁雯点了头,小仙和小茶便先行下了马车去,小茶撑着伞,小仙则小心地将冯霁雯扶了下来。

    “奴婢力气大,帮着一起推马车,姑娘先去茶铺里坐一会儿吃碗热茶!”小茶话罢挽起袖子来,又将钱袋摘下来给小仙暂时保管。

    “那你小心着些,当心不要磕碰到。”冯霁雯交待她一句。

    小茶咧嘴一笑应下来,又从马车里取了一把伞出来,撑开打在头顶便跟着车夫一同查看情况,商量怎么个推法儿去了。

    小仙则陪着冯霁雯去了不远处的茶铺避雨。

    茶铺不算大,不过是设在城外供行人歇脚解渴的简陋之处,外头是高高的茅草顶子下面五六张四方桌,长条高脚凳儿,坐了不少避雨的行人。倒也有里堂,只是此刻垂了竹帘子下来,不像是待客的情形,也不知是个什么情况。

    小仙看了一眼,便道:“奴婢去给姑娘问问里堂还有没有空位儿了——”

    冯霁雯制止道:“罢了,想必也等不了多大会儿,就在外头坐一坐吧。”

    小仙闻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