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弓记-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是时机未到,待时机一到;首辅袁氏一系必定被连根拨除;她在这个时候请袁氏一系的女眷怕也不妥;颇有最后请了侯家和另外几家官声不错与自家又颇有些关联的女孩子来,再由叶氏给各家的主母下帖子,小小的冬日海鲜宴这才算预备妥当。
  没想到厨房那里犯了难,帝都的厨子山珍海味皆会烹制,可这些不是干货的海鲜就让人为难了,厨子琢磨了许久;熬不住求郭女史问云雀该如何烹制。
  “你且告诉他们,这等鲜物,不必多加调味,只需清蒸或是油焖既可,若是贻贝,用香菜、鲜辣椒小炒亦可,盐要少放,勿要用别的味夺了鲜味。”
  “是。”郭女史领命欲走。
  “等等。”云雀叫住了她,“你让他们晚上把要做的菜先作一份给自家人尝尝,若是不成再改便是。这次辛苦他们了,事后必定重重有赏。”
  “是。”
  到了晚餐时,厨子果然上来了一桌海鲜宴,他们原觉得海鲜河鲜相差许多,晓得清蒸油焖即可后,倒也没费什么力气,做出来的菜尚能入口,云雀挑捡了几样毛病,让他们改了,又吩咐他们做得再清淡一点,花样再鲜活些,又赏了一吊钱下去。
  叶氏瞧着女儿做事这般妥当,点了点头,“我原觉得你还是个孩子样,现在瞧着做事竟也有模有样了,同福,你说是不是?”
  “是。二姑娘是个有福气的。”同福笑道,“宫里的厨子,都未必如二姑娘一般晓得该怎么做海鲜呢。”
  “我也是胡乱说的,海鲜河鲜都是鲜,只不过是个子大些模样怪些罢了,厨子说不会做,多半是谨慎怕担责。”云雀笑道。
  “若说怕担责,宫里的厨子八成更畏惧,这些海鲜送进宫,御膳房的几位大师傅,怕是上吊的心都有了。”云凤笑道,御膳房的人向来如此,凡事稳妥为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哈哈哈……”叶氏笑了起来,“孟娘娘也曾说过他们,无论做什么菜都是一个味儿,陛下恼得不行,训斥了几次都不见效,几次说早晚全撵了。”
  云凤和云雀互视了一眼笑了起来,雷小虎对女人们的言论毫不在意,一桌子全是肉,吃得满嘴是油沟满壕平方才罢休。
  叶氏把他搂过来,拿帕子给他擦嘴,“雀儿啊,这次不请袁家的人,好么?”岂止是没请袁家的人,内阁一半的人都没请和袁家有些牵连的更没有。
  “瓜田李下,总要避嫌。”云雀笑道。
  “你别唬我,是不是与太子的事有关?”叶氏说道。
  “太子?”云雀挑了挑眉。
  “你们都当我是傻子吗?太子年纪轻轻的,怎么会说病就病了?就是真病了,皇后娘娘是他亲娘,出殡他怎会不露面?陛下素来爱子女,他若是病伤毁容,陛下定会满天下的张榜寻名医,实在治不成了也会给他安排个好去处,怎会让他不明不白连封邑都没有,当上了个安逸王?再说了,你孟干娘什么都没瞒着我,都告诉我了。”
  “我听你前半段,还以为母亲长近许多了呢,原来是孟干娘告诉你的。”云雀笑道。
  “你别打马虎眼,陛下真的要……”
  “与咱们无关,只管看着就好了。”
  “史家呢?”
  “各人作梦各人圆,史家自有史家的结果。”云凤笑道。
  “唉……琳琅做太子妃的时候,她娘多高兴啊,好似做了国母的人是她一般,现在……听说病了,躺床上起不来了。我还想着去看看她呢……”
  “母亲,旁人能去看她,您可别去,她必定以为你是去炫耀的,更堵心……”云凤劝道。
  “去,为什么不去?不去岂非更着痕迹,她乐意怎么想怎么想。”云雀说道。
  “你们俩个……”叶氏摇了摇头,“你们放心,我早打定主意不去了。”
  他们叙谈着闲话,外面进来一个婆子,见他们还在用晚膳,站在廊下缩着头等着。
  同福得了信儿,掀了帘子出去瞧她,“你有何事?”
  “那日来过咱们家自称是侯爷亲戚的一家子,又来了……还抬着个躺在床上不能动瘫的老太太。”
  “你在这儿呆着,我进去问问。”同福掀了帘子回屋,在叶氏耳边轻声将事情说了。
  叶氏啪地一声摔了筷子,“真没见过如此鲜廉寡耻的,我以为他们早就回乡了,怎么又来了!”
  “母亲,是谁来了?”云凤问道。
  “还不是那一家子自称是你父亲本家的。”叶氏说道,“好好一顿饭,吃到最后吃着个苍蝇。”
  “母亲何必为那些人忧心?给几个钱打发回乡就是了。”云凤道。
  “我有钱去打赏外面的乞丐,也不与那几个小人。”
  “母亲,咱家如今不同以往,多少人等着捉咱家的错处,此事若是闹开了,与咱们家不好,与妹妹更不好,还是先稳住他们,再做打算。”云凤心知这些人原是太子养着的,太子养着他们必有所图,只是这个时候太子已经失了势,他们自然就没人养了,就跑来继续闹自家,她也恨这些人,只是暂时只能先稳住他们,再做打算。
  云雀脸板了起来,“那些人可是霸了祖父母家产,卖了两个姑姑,又扔了父亲的?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应让府里的侍卫将他们押出城去!”
  “云雀说得对,押出城去!”叶氏说道。
  “母亲,我亲自押他们出城!”雷小虎道!
  “押出去之后,再给几个钱。”
  “知道了。”
  良弓县主有请,接到请帖的自然是都来了,没接到的自有思量按下不提,且说鲁氏带着顾文锦和顾文喻一大早便收拾妥当,按照帖子上的时辰租了辆马车到了侯府。
  门上人的见是顾家的车马,立时放了行,守在二门边上的同福迎了鲁氏和顾家姐妹见去正房去见过叶氏。
  鲁氏原就听说雷家是京中第一家,气派不同凡俗,如今一看果然如此,雷家的丫鬟内着白衫蓝裙外罩月白比甲,脚穿青色软底鞋,头都梳着一式的发髻,戴着一式的珠花和绢花,管事娘子同福则是穿着黛青上襦,胸下系酱紫罗裙外罩宝蓝披风,头梳得光光的,也只插戴了一两样不起眼的首饰。人都说这些个从龙勋贵是暴发户,她瞧着却颇有些世家气象,相比之下,江南望族丫鬟穿得像别家小姐,婆子穿得像富家太太的夸富斗富之态,反显得轻浮。
  到了正房见了过叶氏之后,见叶氏穿了件孔雀绿襦衣胸下系大红织金凤尾裙,外罩暗红织金凤羽紫貂披风,头发梳成今年最时兴的高髻,头戴点翠丹凤朝阳五凤冠,粉光脂艳脸上一丝皱纹也无,通身的富贵气派全不似外人说的一般村气,心中也暗暗叹服。
  “给侯夫人请安。”鲁氏曲膝行礼。
  “请起。”叶氏略一抬手,“同福,看座。”
  叶氏瞧着鲁氏微微一笑,鲁氏虽说只是四品官家的夫人,却是出身江南世家,通身气派不凡,身上的衣裳看似平常,细看起来料子却是极好,绣工更是精美异常,寻常一品大员夫人也就是如此,首饰不过几件,瞧着宝石和玉石的水头却是顶尖的,作工也是江南工,再看她带来的两个姑娘,一个穿着浅粉团花襦胸下系衣妃色百褶裙外披白狐披风的必定是鲁氏次女文喻,穿着藕荷色襦衣大红齐胸罗裙外罩羊羔皮里子藕荷色苏绣披风的必定是江淮的未婚妻文锦。
  “这两位哪一位是贵府的二姑娘,哪一位是文锦姑娘?”叶氏故作不知。
  “这个是我家不成器的女儿文喻,这位是江状元的未婚妻文锦。”鲁氏说道,她看见文锦的裙子,嘴角又本能地抽了一下,京里从去年开始就不时兴齐胸裙了,时兴的是能显得更窈窕的胸下高腰裙,文锦却这么大剌剌地穿出来了……
  “哦,原来如此。”叶氏笑道,“咱们虽同处京中,因我不太爱出门少与人交际,这次还是头一次见,也不知您共有几子几女?”
  “妾身共有三子二女,长女前年已经嫁回江南,这次带来的是次女。”鲁氏当然没提庶子庶女,京里不同江南,也不知是谁起的头,除了皇子皇女之外,勋贵人家的庶子庶女的地位极低,没有人带出来交际,朝廷也假装这些人不存在,除了少数家中无嫡子,将庶子寄在嫡母名下,又得了陛下准许的之外,平常赏赐、宴请,一概假装无有这些人,皇后娘娘在时,宫里办桃花宴也是只请嫡出子女。
  “哦。”叶氏点了点头,“我不似你有福气,只有两女一子。”
  两人又说了几句,同福禀报又有客来,叶氏便请鲁氏到花厅落座,又让大丫鬟琉璃带两位姑娘到后面花园饮宴。
  鲁氏随着同福到了花厅,见已经有几位夫人在一处说话了,便谢过了同福,与几位夫人坐到了一起,这几位夫人看了鲁氏一眼,晓得她怕是今日的主客,尽管不熟识,一样与她攀谈了起来,京里圈子小,大家又都是文人士子出身,聊几句就晓得彼此之间有互相都熟识的人,自是越聊越亲热。
  侯之焕夫人李氏瞧着这些人若有所思,看来传言是真的,陛下厌恶袁首辅一系和原太子一系,连带着雷侯府宴请都避开那些人……自家老爷也算是原太子的老师,不知可会受牵连。

☆、第142章 海鲜宴(二)

  相比于“大人”们的各怀心事,小女子们的聚会从来都是欢欣的;就算是彼此不熟;聊上几句也就熟了。
  京里的姑娘们好奇的瞧着穿着料子平常样式不时兴的裙子的顾文锦;想要与她攀谈上几句,又唯恐得罪了她;给自家长辈惹事。
  只得先与顾文喻谈,从京里的天气倒时兴的妆容;再说一说江南风物;聊着聊着,其中最胆大的兵部刘侍郎家的千金刘珠玉,笑着问顾文锦;“姐姐刚从江南来;江南这个时节时兴什么?”
  顾文锦落落大方的一笑;“我走时江南刚刚时兴用整块的帛布满绣花朵做披帛,我来时也带来了一块,可惜帝都冷些;只能压箱子底了。”
  “是用整块的帛布?不裁不剪吗?”刘珠玉瞪大了眼睛道;“来年春天估么着就能传到京里了;京里的绣娘怎么样也比不上江南的,我瞧着你和文喻妹妹的衣裳绣得就好,那花怎么绣得那么鲜活啊,跟真的似的。”
  “我也不太会做绣活,我母亲活着的时候手艺是极好的。”顾文锦道。
  “是啊,我也曾听说过,家里老祖母现下还留着婶婶绣得帕子呢。”顾文喻不甘寂寞的说道。
  “你们俩个是堂亲?怎么论的?”刘珠玉道,北地经过多年的战乱,过去那种聚族而居的形态,很多已经被打乱了,名门望族对北地千金来讲是另一个世界。
  “我母亲跟我说我的曾曾祖父顾禄祥与文锦姐姐的曾曾祖父顾禄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应该是这样吧?”
  “嗯,曾曾祖父的母亲是继室。”文锦补充道。
  “哦。原来如此……”刘珠玉点了点头,“你们家里共有几姐妹?”
  “我是独生女,文喻妹妹家里姐妹就多了,本家那边就有十二个姐妹,京里又有四姐妹。”文锦道。
  “京里不与庶出的姐妹论齿序,按京里的说法我家有两姐妹,江南又有五姐妹。”
  “哦。”刘珠玉点了点头,“文锦姐姐几时成亲?”
  “还有几日。”顾文锦道。
  “为何不到京里就成亲呢?”
  “总要预备些东西,我与表兄订亲多年,也不差这几日。”
  云雀见她们说得开心,略点了点头,侧头看了眼有些魂不守舍的姐姐,“姐姐?”
  “我总觉得那一家子无耻之徒要惹是非。”云凤有些后悔自己没有当机立断把那一家子彻底解决掉。
  “该惹是非的总会出来惹是非的。”云雀道,“姐姐这些年太辛苦了,所有事都揽在自己身上,是要累垮的。”
  “也许吧。”闻皇后死了,太子变成了安逸王,云凤开心几日之后,剩下的是满满的疲累和失落,荣华富贵权谋政治她经历过太多太多,上辈子死之前就发誓下辈子再也不要揽那些烂事儿,可真的不用再想了再谋了,她这才察觉别的她竟都不会。
  侯苑儿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按理她与雷家最亲近,唐务庸虽说与不是叶伯爷亲生,也占着个继子的名份,她是唐务庸的未婚妻,父亲侯之焕又与县主有半师之谊,理当亲近,可她瞧着高高在上坐在主位的雷家姐妹,总觉得相隔甚远,无话可说,坐席上那些欢欣女孩更与她毫无关联。
  这些人知道些什么呢?都是富贵锦绣堆里长大的,她们可经历过战乱?可曾半夜奔逃?可曾食不果腹?可曾以为自己会变成残疾?身边可曾连一个倒水的人都没有?可曾亲眼见到自己的表兄死在自己面前?
  她常觉得自己是在作梦,一个永远不会醒的梦,一闭眼就会看到当时的情形,或者现在的花团锦簇是梦,醒时她还在自己的那间小屋里等死。
  看见当时也在场的云雀谈笑风声的样子,她更觉得自己是在作梦了,为什么有些人经历了那些,会毫无芥蒂?
  云雀自是觉察到了她的目光,对着她笑了笑,“侯姐姐未何还未动筷?可是不合口味?”
  “昨夜睡迟了,白日里有些瞌睡。”
  “说起来,姐姐婚期近了吧?”
  “还有月余。”
  “婚后是住伯爵府还是……”
  “婆婆说成婚后就是大人了,应当顶立门户,要我们回唐家。”
  “你觉得呢?”
  “自然是回唐家。”
  云雀笑了起来,“依我说舅母太过外道了,她嫁到了伯府,唐哥哥自然也是伯府的人,你又是她头一个儿媳妇,在她身边伺候些时日也是应当的。”唐务庸现在连举人的功名都没有,唐家剩下的产业也不多了,直接把小夫妻推出去单过……日子必定艰难。
  “我们总归是外人。”再说她极不喜欢伯爵府,连边都不愿沾。
  “说起来也巧,顾家姐姐也快要嫁人了对吧?听说陛下放了江大人半个月的婚假。”云雀没有理会表情诡异的侯苑儿,直接将话题引到了顾文锦身上。
  “还有几日就到婚期了。”顾文喻抢先说道。
  “还有三日。”顾文锦道。
  “哦。”云雀点了点头,“说起来,我实是在些莽撞了,未曾问过婚期就将您请过来,可曾误了您的事?”
  “嫁妆早就预备妥了,外面的事也不是我们这些个小女子当管的,县主有请正好解了我的烦闷。”顾文锦笑道。
  “说来好笑,我回京时,京里正时兴一个话本子,说是前朝状元的事,可人人都说是文锦姐姐与江大人的事,不知文锦姐姐家里可否真有个姐姐?”
  “小女子未曾有幸有过姐妹。”
  “哦。”云雀点了点头,“看来小说家言不能尽信。”
  在场众位姑娘都笑了起来,刘珠玉快人快语道,“我方才也想问顾家姐姐呢,只是不敢,没想到县主您先问了。”
  “我上京时也曾找船娘偷偷要过那个话本子,看完直念佛,幸亏我没姐妹,若是有岂非要被冤屈死了?”顾文锦笑道。
  在坐众人又笑了起来。
  京郊
  雷大柱掰开紧紧攥成拳头的手,拿出里面的银票,五百两银子……够在乡下买上几十亩好田,一家人好好渡日了。
  他一抬头,围在他身边的兄弟和妹妹脸上却露出嫌弃之色,“五百两……不够在京里南城买个小宅的。”雷晓云道。
  “你还要留在京里?”雷大柱吃惊地看着妹妹。
  “能留在京里,谁愿意回乡种田啊!”雷小妹道,雷家人被太子接到一处小宅子里居住,每月都有专人送钱粮供养,早就没了一开始的狼狈村气,说起来也是京城里中等人家的模样了。
  “是啊,五百两……发送母亲都不够。”雷六傻道,他眼泪汪汪的看着躺在床板上已经没了声息的母亲。
  他们在京里的日子过得多好啊,不用起早贪黑的伺候壮稼就有吃有喝的,他出去游游逛逛的认得了好几个好哥们,还有人要把自家的妹子嫁给他,晓云也有了相好,眼看就要成亲了。
  谁知太子爷竟病了,原先给他们家送东西钱粮的再也不来了,一家人坐吃山空,等着太子爷病好,太子病没好,皇后娘娘倒死了,太子也成了安逸王,他们也曾去东宫找过,被人打了出来,还是当日送过他们的钱侍卫告诉他们,让他们再去雷侯府。
  大哥原不同意,母亲却眼睛一亮,一家子人浩浩荡荡的到了雷侯府,却被几个侍卫和一个少年人押上马车赶在城门关闭之前送出了京城。
  母亲上了一股火……没两天就去了……
  “五百两?发送母亲?”晓云瞪大了眼睛,“顶好的棺材不过三两银子,母亲好好装裹一番埋在南城墓地里也不过是五两银子,这也算是极体面了,难不成你要买城西的墓地?”
  “母亲最喜欢城西姑子庙……我有个朋友的娘……寄在那里……”
  “六哥,你疯了还是傻了?你那些个酒肉朋友,哪一个嘴里有实话?”晓云道,“大哥,我不管,别听六哥的,我要回京。”
  “是啊,还是京里好。”雷大柱的儿子雷小柱道,“我要回京里念书。
  雷大柱瞧着手里的五百两银子,这钱看着很多,可在京里一大家子人赁间房子再加上吃喝,不到半年就能造害光,“不行!我们回乡。”
  “不!不回去!”晓云道,“让我回去当村姑,我还不如死了呢!哥,眼前只有咱们三个,不如把银票分了吧,你要回乡就带着你那一家人回乡,六哥要发送娘就让他发送娘,把我的那份给我,我要回京。”
  “你回京做什么?呵,嫁给王屠夫当二房,哪里用得着嫁妆!卷个包儿去就成了。”雷大柱的媳妇可不是雷大柱那样八杆子打不出一个屁的老实人,她精得很,只是过去有婆婆在,不敢与受宠的小姑子争嘴罢了。
  “王屠夫的痨病鬼老婆就要死了!我嫁过去是当正房的!”晓云道。
  “不是还没死吗?”
  “行了!你们别争了!”雷大柱大吼了一声,“我是大哥,我做主,咱们回乡。”
  “咱们回乡干嘛?”雷大柱媳妇道。
  “你个婆娘……”
  “娘是被雷家人气死打死逼死的,这么大岁数的老太太了,被几个侍卫拖来拽去又打又骂的,哪里扛得住?老太太精明一世,总不能这样白白的去了……”
  “你这婆娘要干嘛!”
  “咱们回京城!抬着娘告状去!就告雷侯府侯世子逼死人命,要他杀人偿命!”
  “对啊……娘不能白死!”雷六傻道。
  “对!娘绝对不能白死!”晓云道,她看了眼嫂子,没想到不显山不露水的嫂子也是精的,雷家为了平息此事,必定要大把的花钱,到时候她拿着大笔的嫁妆风风光光嫁人,看谁还敢瞧不起她是个乡下来的老姑娘。
  “对!给奶奶报仇!”几个孙辈也大声嚷嚷了起来,他们在京里住了许久,别的没学会,市井无赖泼皮那一套是学得极好的,哪有当初村里人初进城畏首畏尾的样子。
  雷大柱瞧着兴奋起来的一家人和躺在那里已经气绝多时的母亲,长长地叹了口气……

☆、第143章 小人大案

  顺天府尹本姓寇,后因家道中落时逢战乱;父母无力抚养;送给了父亲的同窗詹姓人家为养子;詹家无子,对他宠爱异常;也为了让他不忘本,给他取名詹寇;詹寇二十岁那年中了大康朝的举人;此后连考十二年都未曾中第,直到大齐朝开国恩科,这才中了二甲进士;当时的主考官是现任首辅袁宏谅;詹寇也就成了根正苗红的袁家门生;再加上大齐朝初创,正缺人材,詹寇又颇有几分机灵跟才干;没几年的功夫;就坐上了顺天府尹的宝座;他的原配妻子本是养母的外甥女,成亲不到六年就去世了,留下两子一女,未免儿女受气,他一直没讨正房,只是有两个妾室服侍,他做了顺天府尹之后,袁宏谅为了拉拢他,将自家一个远房的堂侄女嫁给他为妻,他也因此成了袁党中一颗闪亮的巨星。
  这一日他晨起用早膳时,听妻子埋怨良弓县主目中无人,家中请客半个首辅一系的人都未请,害得京里议论纷纷,都说皇上要办袁氏一堂,因此良弓县主才趋利避害,躲开袁氏,连带着许多人都赶紧与袁氏撇清关系。
  他表面上八风不动,偶尔点点头,最后又说妻子是大惊小怪,良弓县主本是桃源一系勋贵一脉,请客不请文臣一脉是平常小事,心里却明白,妻子说的是真的。
  良弓县主此举非常危险,她等于是明着放出了风声,皇上已经厌弃袁党,手里有袁党把柄与袁党有仇的尽管出手,所谓当家三年狗都嫌,老师做了这么多年首辅,难免得罪人,也难免做错一两件事,这些事若是被翻出来……
  他一阵心惊胆跳……
  刚刚坐定,还未曾处理几件公务,就听外面早就无人敲响的鸣冤鼓响……
  大齐朝政法分开,打官司去法院,要告状去检察院,报案去六扇门,重案去锦衣卫衙门,鸣冤鼓早成了摆设,今个儿这是怎么了?
  “将击鼓人赶开,问问是有什么事,若是真有冤屈,送去检察院。”他挥了挥手道。
  “是。”坐在他旁边的文书吏应了一声,整了整衣裳出了正堂。
  过了一会儿文书吏神色诡秘的走了进来,“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