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扬明(下官)-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我变卦了,不想跟杨大人一起玩了。”
  汪公公呵呵笑道:“现在三军都听我的,没了杨明,不敢阻拦我,上上下下的人也畏我如虎。我才是这里朝最有权势的人,为何还要受杨明的摆布?”
  “呜呜!”马文升又呜呜起来,汪公公这回不知道他什么意思,只好把那团破布扯下来,马文升大口喘息道:“汪直,你擅自动兵,软禁本官,若是功成也罢,若是失败了不仅三军被你葬送,杨大人,项大人也要被你牵连,届时本官就是拼了乌纱帽不保……”
  “哼……”汪公公冷笑一声,将破布塞回了马文升嘴里。
  这几日,杨明与王洪明枪暗箭,唇枪舌剑,总之刀刀枪枪,棍棒交加的谈判了数日,两人竟然谈判出了情谊,杨明浑然不知道汪直出兵的事情,但是王洪却知道,朝廷大军一出襄阳城的时候,王洪就知道了,襄阳城一度被太平军攻克,里面是留下了太平军的眼线的,于是乎,王洪神不知鬼不觉的再度在展丹谷布下了伏兵。
  几乎是与项忠如出一辙,汪直大军惨败,十八万大军最后只剩下一半逃了回去。
  杨明在城中,自然是不知道的这些的,可急坏了在城外的鲁青峰二人,汪直悍然出兵不说,关键的是被打得大败,万一太平军大怒,杀了杨明可如何是好?
  这边暂且不提,杨明依旧在和王洪坐在谈判桌之上,杨明笑了片刻,脸上的笑纹渐渐敛去,低声道:“有句话也许我不该说,不过我还是要劝你一句,为你自己也好,为你的部下也罢,早些想一条退路!”
  王洪不以为然地道:“退路?你觉得我们会输?”
  杨明认真地道:“不是我觉得你们会输,是你们一定会输!”
  王洪刚要张嘴,杨明举手制止了他:“打仗,打得是钱,是粮,是兵员的补充。没错。你们暂时打了几个胜仗,可这几场胜仗,保不了你们永远胜利。你们直到现在,甚至没有自己的一块根基之地,这房县也不过是暂时居之而已。火烧得最旺的时候,也是柴快烧光的时候了!”
  王洪欲言又止,终于愤愤地拾起一块木头,那是山洪爆发时冲上崖石的一块朽木,王洪用力一折,将那块木头“啪”地一折两断,大声道:“我们不会输的!不会输!”
  这里的外围布有几层防线,所以在这里没人随身监视杨明,因为王洪对他的友好,这里的太平军把他当成自己人一样看待,在这里,他是完全自由的。
  王洪即便在大败汪直之后,也没有动杨明,或许是为了自己兄长的安危,或许真的是为了给太平军留下一条退路,所以王洪压下了众将领处死杨明的决定,甚至都没有提汪直出兵的事情,这就使得杨明奇迹般的在这龙潭虎穴之中捡回了一条性命。
  “这样,你带着你们的项大帅走吧,三日之后将我兄长放回来!”
  “你不怕我逃了之后不放王彪?”
  王洪笑吟吟地道:“你若是想让朝廷背上不好的名声就这样作罢,不过这几日相处以来,我相信一个敢单刀赴宴,还敢踩绊脚之人的你是不会这样做的,我不用派人送你出城了,过两天,咱们一起走,出了城,我就放你离开!”
  杨明愕然道:“你要出城?出城做什么,又去攻城掠地?”
  王洪洋洋得意地道:“错!我们去建立你说的那种根基之地!”
  杨明眉头一皱,隐隐浮起一种不祥的感觉:“出了什么事,难道……难道朝廷又吃了败仗?”
  王洪哈哈大笑,叉腰腆肚地道:“不错!我们又打了一个大胜仗,你们朝廷派出的十八万大军,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就连你们的副元帅,也在这一战中送了性命!”
  杨明脸色陡变,失声叫道:“怎么可能?怎会如此!”
  “这有什么不可能?”王洪见杨明吃惊,更是得意不已,便把刚刚传回来的捷报向杨明说了一遍。
  原来,汪直率领十八万大军进入,王洪得讯后情知明军人多势众,而且很难像第一战时那样利用他们的骄狂引他们中计,于是马上收缩兵力,且战且退,引诱官兵军一路追击。

  ☆、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身而退

  官兵们得到胜利的甜头之后,紧追不舍,追到了一个大凶之地,这个地方叫做展丹谷,等他们追到山谷附近时,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里的空气几乎还残留这上次大战的血腥气。
  太平军再退就只能退回房县,可是王洪不甘心就此退却。再过几日再想隐瞒太平王李原的死讯已不可能,而他现在的威望还不足以获得全部太平军的拥戴,所以他决心再打一仗。
  展丹谷于是乎又爆发了一场大战,汪直大惊失色,只道真的中了太平军的埋伏,尤其是两万太平铁骑撒着欢儿向这里冲杀,一眼望去扑天盖地,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马,汪直畏惧之下,生恐步了项忠的后尘,竟然率领还未入谷的一半官军逃之夭夭。
  太平援军吓走了汪直,立即自官军背后猛攻,同时继续鼓噪,大呼明军中了埋伏,谷中明军不明所以,只知道前后皆有太平人进攻,登时军心大乱,可怜管乐也是知兵的,在混乱之中,竟被自己的人马一挤,连人带马摔下悬崖。
  管乐一死,明军更是无心恋战,乱糟糟的根形不成战力,被太平人两面夹击,屠杀殆尽,随即太平军又挥军追赶汪直,吓得汪直一路逃亡,溃不成军,根无法展开反击,这一战,明军第而路讨逆大军终告失败。
  整个湖广地区,至此已再没有一支足以威胁到他们的明军,在这种情况下,王洪才决定开始建造自己的根基之地,而太平王李原的死讯这时也可以公布了。胜利的喜悦果然冲淡了太平王李原之死带来的影响,而他的权威也因这一战而树立。
  杨明听罢,心中充满了悲怆的感觉:“从什么时候起,我大明变得这么弱了?太祖朱元璋就不说了,成祖朱棣同样是武功赫赫啊!”
  王洪带着他的部下,刻意拖拖拉拉地走在后面,等到全部人马走出城的时候,王洪勒住马,转身看向杨明。
  王洪点头对部下道:“让他们不要来了,以免造成误会。”
  “那好,事不宜迟,我这就走了。”杨明笑道:“您留步。”
  “送送吧。”王洪随口客气道。
  “那好,就送送吧。”杨明说着挽起他的胳膊道:“您真是太客气了。”他的动作之快,让几个护卫都没反应过来!当然,这也跟那人以貌取人,以为他只是个文弱书生而已,所以异变徒生,猝不!没有金网钻,不揽瓷器活,这句话永远不会过时,因为艺高、人才可以胆大。
  王洪只感觉两只手被铁钳箍住一般。
  抽也抽不出来,只好任由他攥着。
  两人状作亲密的打开城门,惊了外面手持利刃的刀斧手一大跳,杨明笑容如夏花般绚烂道:“真是太客气了,难道都要送送吗?”说着便抬脚往外走去。
  那些刀斧手投鼠忌器,只好往两边散开,让出中间的道路。
  在远处的一直关注着城门状况的鲁青峰和唐四这个时候也现身了,押着王彪赶到了杨明身边,紧紧跟在他们后面。
  将他身后的空当堵上,让想要找机会杀死他的刀斧手,一直未能如愿。
  全不在意自己目前的处境,杨明在王洪耳边轻声细语道:“我是来释放善意,想化解一场刀兵的,您怎么好这样对我?”
  王洪但意识到杨明不会伤害自己后,摇摇头,艰难道:“这不是我的意思。”
  从远处看起来,就像一对老友,在林荫道上散步闲聊一样。
  “这么说,您的部下有许多并不是您的人。”
  杨明道:“醒醒吧,将军,趁着还没铸成大错,早点回头吧。”
  “我……会考虑的!”王洪点点头道。
  王洪看着杨明,大声道:“你我便在此处别过吧!”
  杨明没有急着溜走,他相信王洪的承诺。王洪没有任何理由骗他。
  现在,杨明对他们的武力和智力,已不敢有丝毫轻视。
  “王兄,保重!”
  杨明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向王洪拱了拱手,尽管彼此还是敌人,但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
  王洪道:“今天放了你,你放了吾兄的人情,我就还上了。你是大明的将,我是太平军的人。这一别,咱们两个难保不会沙场重逢,如果有那一天,我却不会再放过你了。”
  杨明微微一笑,说道:“我和项大人在你们的掌握之中,我不觉得你欠我情,如果你我来日沙场重逢。你落在我的手里,我会放你一次,还你今日之情。”
  王洪把浓眉一挑,傲然道:“你觉得,你们还能赢?”
  杨明道:“两人相斗,最后胜出的常常是能挨打的那一个,两军也是如此。我们的确吃了几次败仗,被你们狠狠地撕下几块肉来,疼!可要说败,还早得很,我们禁得起这种消耗,而你们连一次都禁不起,你们只要败上一次,就再也没有翻身之力!我们输得起。你们是输不起的!”
  王洪放声大笑道:“好,那咱们就走着瞧!咱们疆场再见!”王洪大笑着扬鞭而去。
  太平王李原之死,现在太平的将领们已经都知道了,王洪需要借大胜之威,抵消这个消息对他的冲击。但是这个消息并未对外公布,因为明军一败再败,死伤无数,而太平人的伤亡却极小。
  在高级将领的伤亡方面,明军阵亡的大将极多,最高级别已经达到侍郎,而太平军方面,不但兵士的伤亡率极低,高级将领更是一个也没有损失,除了秘而不宣的太平王李原之死。
  项忠在表达了杨明的谢意之后,一行四人急急向襄阳行去,那里还有一场烂摊子等着收拾,襄阳城楼上,胡一刀从城楼里走出来,手搭凉蓬向远处眺望一阵,对身边一名士卒道:“这三天都没有散落的兵丁找回来,估摸着不会再有人散落在外了,咱们现在一共收拢了多少人马了?”
  那个兵丁答道:“陆续寻到城来的兵丁一共八万余人。”
  胡一刀神色黯然,吁然道:“十八万大军呐,就剩下这么点人,还大多身上带伤,唉!败得真是比上一次还惨。”
  他叹息着转过身,道:“我看,不可能再有人来了,且回去禀报大将军一声。”
  那名士兵突然道:“有人来了,骑着四匹马!”
  胡一刀霍然转身,眯着眼睛向天际看去,看了两眼,只见到四个人影子看不到样貌,胡一刀随意地道:“应该是普通百姓。”
  那士兵也手搭凉篷看着,赞叹道:“嗯!我也觉得是百姓!不对啊,百姓在这个地儿上还敢骑马?”
  胡一刀眯着眼看着,心中有些疑惑,最近不要说是走亲访友的百姓,就算是那些商旅也轻易不敢在外行走了,这四人竟敢这样大模大样地走在外面,真的会是普通百姓么?
  胡一刀想了想,吩咐道:“告诉城下,拦住他们,问问他们究竟是……”
  胡一刀说到这里,身子突然僵住了。不但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就连身子都没了动作,那士兵奇道:“大人?你怎么了?”
  胡一刀突然“哇”地一声怪叫,一蹦老高,狂笑道:“是杨钦差!哈哈哈,是杨钦差!他还活着,活着回来了,还有项大帅!”
  那士兵吓了一跳,道:“大人,你说什么呢?谁还活着?”
  胡一刀没理他,一个箭步窜过去,扶着碟墙探头向外狂喊:“杨大人,我在这里,我是胡一刀!”
  他喊了两声,见杨明并未注意,胡一刀急了,纵身一跃上了城墙,伸手扯过一面大旗,迎风挥舞起来,大旗猎猎,胡一刀又笑又叫,喜悦的泪水顺着他削瘦黎黑的脸颊流下来,挂在他久未修剪、蓬松糟乱的胡须上。
  “杨大人!”
  “胡兄!”
  劫后余生的二人紧紧地抱在了一起,热泪横流,项忠站在他们旁边,捋着胡须微笑着看着这对真情流露的兄弟,轻轻拭了拭布满皱纹的眼角。
  马文升的帅帐内,马文升已经被释放了,如今该换汪直讨好他了,汪直独断专行,导致大败,若是被朝廷得知,就是十个汪直也不够砍的,所以马文升又恢复了往日的权力,看罢士卒刚刚送来的一份公函,将公往案上重重地一拍,一抹悲愤和怒气无法遏制地涌现在他的眉宇之间,他真想骂人,如果不是因为汪直代表的是皇帝的身份,他已经破口大骂了。
  十八万啊,自己还没有下一道军令,就被汪直给败光了一半,接连歼灭了明军的骑兵军团和步卒军团,损失实在是惨重。
  另一个军帐,有着一张死人脸的太监,出现在汪直面前,小心翼翼的问道:“公公,您怎么改主意了?”作为汪直的左膀右臂,御马监的实际负责人,他对汪直的事情一清二楚。
  “怎么?你还舍不得交出啊炙手可热的军权?”汪直看他一眼道:“难道你还看不出,原先的计划是个要人命的火坑吗?”
  “这次出兵胜了还好,但是却是大败,咱们就得低头,炙手可热的军权如今已经变成了烫手山芋,不把他抛出去,谁肯替咱们担下这天大的干系?这段日子,给杂家夹起尾巴做人吧……”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夜半星语

  杨明和项忠回到大营之后,汪直立刻上门拜访,这一次他贸然出兵极为不妥当,况且那时候正值杨明和王洪谈判,若是太平军一个把握不住,项忠和杨明都得为这个极为不理智的行为付出生命的代价。
  如今汪直兵败,担上了莫大的干系,这场子还得杨明和项忠以及第二路元帅马文升来收拾。
  马文升在官场之上是后起之秀,虽然他与项忠同为兵部侍郎,一左一右,并无太大的高低之分,且同为领兵之帅,但是项忠的资历在那里摆着,官场之上讲的就是一个资历,马文升得听项忠的,否则就得被整个大明官场所排斥。
  所以汪直得向项忠服软,并请项忠为此担下这天大的干系,项忠和马文升都是士大夫之辈,大明国策是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自古以来就有刑不上大夫的规矩,所以即便此次打不过太平军,项忠和马文升大不了就是一个罢官回乡的结局,而杨明也被成化帝御赐同进士出身,也算是半个士大夫了,所以他们都没有事,只有汪直……
  行事素来嚣张跋扈的汪直公公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好没身份……
  汪直上门拜访,却吃了一个闭门羹,项忠的回复是,此事容后再议,最后只得作罢,悻悻而归。
  项忠和杨明好生洗浴了一番,邀请马文升一起用了夜宴,饭后的三人便在院落里歇凉饮茶,又坐了一会儿,不知是怎么回事,终于放松下来的三人都陷入了沉思当中。渐渐回过神来了,讪讪地觉得好没意思,只是一个劲儿的喝着浓茶,坐在那里发怔。杨明也不催他们,陪着喝茶望星空,感到难得的放松。
  时间已经到了三更,一旁的下人已然困得不行了,马文升便让他们先去休息,这里自己伺候便可,谁知他也撑不住,靠着椅子便睡过去,院子里只剩下项忠与杨明两个,一位两眼发直,一位仰望星空。
  就这么一直坐到天快亮,项忠终于开口道:“堂堂大明,怎么到了这个地步?”
  杨明轻声道:“项老不必忧虑,胜败乃兵家常事,展丹谷小挫,不值一提,只要我等再接再厉,必然能够翻盘,以前倭寇嚣张的时候,项老曾经向陛下提出改革大明军伍的奏折,那封奏折我一直带在身边,哪怕公务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阅读,对先生的才具佩服的五体投地,早就想前来拜见了。”
  项忠笑笑道:“都是瞎写瞎画的,杨小后生看着消遣便是。”
  “可不是消遣。”杨明正色道:“我是认真拜读的,光笔记就做了十多万字了。”
  “哦?”项忠稍稍动容道。
  “为什么?”项忠笑笑道:“现在倭寇已定,对大明来说,这本书的用处,可远远不如那时候的作用大。”
  “如果大明只为解燃眉之急”杨明自信的笑道:“只靠承袭祖宗之制就可以了,又何必偏劳大家呢?”虽然满不是这么回事儿,但这时候合理的自吹自擂,是很有必要的。
  “那你为了什么?”项忠定定望着杨明道。
  “我为了……”杨明的目光投向东方,仿佛要透过夜色,看到百里之外的大海一般,悠悠道:“我不是为了自己的高官厚禄,也不是为了哪一个人,我是为了……”他有些说不下去,定定神,话头一转道:“项老去过苏州么?”
  “嗯。”项忠点点头道:“以前去南京的时候,我便去那里看过。”
  “感觉怎样?”杨明问道。
  “很震惊。”项忠道:“那么多遮天蔽日的大海船,漂洋过海而来,还有那些红毛碧眼的夷人,缠着头的大食商人,黑乎乎的奴隶……就像回到永乐年间一样。”
  “不一样啊……”杨明摇摇头。有些酸涩道:“几十年前,是我们的船队去探索世界,番邦搭我们的船来大明朝贡;而现在,是人家从更远的地方,自己坐船过来,要跟我们做生意,这能一样吗?”
  “想不到番邦的进步这么快啊……”项忠感慨道:“我观佛朗机人的战船,他们的枪炮,都比我们的要先进,如果抛开地主的优势,在海洋上相遇,我们要三艘才能敌得住一艘……当然海战不是简单的加减法,但不如人家是一定的。”
  “是!”杨明发现跟知兵的行家沟通起来,确实如马杀鸡般舒坦,重重点头道:“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变化,随着欧罗巴人航海技术博大发展,他们已经可以从海上,到达世界的各个角落!海洋,已经从阻碍人们脚步的拦路虎,变成了可以送你去大洋彼岸的通道!佛朗机人已经从这种进步中,获得了切实的好处,他们发现了新大陆「获得了取之不尽的黄金白银,并变得越来越强大一一在大航海之前,他们于欧罗巴的地位,使如安南于大明一般,但现在,他们却是世界上疆域最广,最富有、海军最强大的国家。”
  项忠默默点头,他一直认为,大明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但在苏州,一个佛朗机人指着一副世界地图,骄傲的对他说:“太阳照耀之地,便是我们的国土。”这深深刺伤了他那颗天朝上国的自尊心,现在又听说那佛朗机原先像安南那么弱小,自然是惊骇无比。
  “而欧罗巴的传统强国,怎会让佛胡机人专美于前?富于冒险精神的尼德兰人,欧陆第一强国法兰西,得天独厚的不列颠,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加入到这场盛宴之中!”杨明的演讲,从来富于感染力……当然只是对听得懂的人来说:“海洋,作为世界各国贸易的通道,将成为未来战争的焦点所在,哪个国家的造船发达,拥有船只的数量和吨位最多,火炮和航海技术最强大,它就击败对手,控制东西方贸易,称霸海洋,继而称霸世界!”
  “未来的五百年,海军的地位将空前提高,海上力量将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杨明铿锵有声的话语,让项忠听得两眼发直,他虽然提出了制海权,但与杨明所说的并不是一回事儿一一他的制海权,只是一种主动防御,而杨明所说的,却是整个国家思维的转变,从一个传统保守的陆上国,变成寻求海上霸权的海洋国,这个命题有点大,甚至有点二……
  当然,如果杨明只是个空谈的儒生的话,他会为他的奇思妙想击节叫好,可身为朝廷高官、主持苏州开阜的领头人,却有这番“幻想”,项忠却替他捏一把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项忠对杨明道:“我对海洋的认识,可谓是天翻地覆。”杨明怎会听不出这话中的疏离,潜台词便是,我是不会像你那么激进的,年轻人就是这样。
  杨明轻吁口气,平复下激动的心情,知道自己的言论过于冒进,哪怕是这个时代最有眼光的战略家,也只会把它当成是不靠实际的臆想,而不是充满理性的预言。
  杨明本想用自己超越时代的海权思想,与这个超越时代的海洋战略家,取得思想上的共鸣,继而高山流水遇知音,从此再也不分开。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自己最终还是把人家吓到了……这让他禁涌起橄斯人,吾谁与归的失落,但杨明知道对方仍然是难得的战略天才,且富有经验和知识储备,观念可以慢慢沟通,将来一定会成为自己的好帮手的。
  于是振作起来道:“不说那么远,固海疆、强海军应该是大人的报复吧?”
  “嗯。”项忠道:“如果听我的,建设一支强大的水师,以岛屿为基地,相互呼应,便可击敌于大海之上!”说着笑笑道:“能做到这点,我就心满意足了。”
  “那让咱们一道”杨明一脸恳切道:“打造出世上最强的海军,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不,不,那只是我原先的想法。”项忠连连摇头道:“我现在老了,累了,只想在家享受桑榆之乐。”
  谈话进入了死角,杨明倍感无力,说着轻叹一声道:“平时我是很靠谮的人,今天却脑子一热,请你相信我,这不是常态。”
  “这不是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