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你们的那些干儿子干孙子,谁来替他们操持?
  所以咱家今儿个把话撂这儿,你们以前贪的银子,都给咱家吐一半出来,用在皇爷吩咐的建庙这个事情上。”
  见刚才还显得有些激动的众人神色都有些变得恍惚,魏忠贤知道这些太监心中感激崇祯皇帝是真的,但是让他们拿出银子来可就不是那么开心了。
  早就打定主意做忠犬的魏忠贤又嘿嘿冷笑一声道:“咱家知道尔等不愿意拿出这笔银子。贪了一辈子,让谁拿,谁都不开心。但是咱家告诉你们,咱家会也出一半的积蓄,谁要是敢违了咱家的意思,东厂西厂还有内厂,可不是吃素的!再说了,人呐,目光要放的长远,这可是给自己死后买名声的事儿,区区的黄白之物算得什么?”
  见众人的神色都有些意动不已,魏忠贤干脆又加了一把火:“还有,尔等放心,咱们会把你们这笔银子如实的禀报给皇爷,也算是在皇爷那里把你们以前那些破事儿给翻个篇,省得你们也总是担心吊胆的。”
  在场的二十来个大太监更是意动。
  崇祯皇帝登基之后的作派,没有谁比这些大太监看的更清楚。
  动辄剥皮实草诛连九族,虽然对于宫中的这些太监们颇为重用,但是同样的,管制上也要严格的多——大名鼎鼎的九千岁,在崇祯皇爷登基的第二天就把九千岁的自称给去了。
  在场的都是有头有脸的大太监,平日里底下人的孝敬肯定是少不了,而且最为关键的,则是大家的屁股底下都不怎么干净。
  哪怕是崇祯皇爷登基之后,大家的手只是伸的少了,却不代表着完全不伸手了。
  如今魏忠贤的提议,相当于让各人都能借着这个机会在崇祯皇爷那里洗白,而且若是运气好,说不定还能在崇祯皇爷心里留下个忠敬王事的好印象。
  这个好处可就大了,便是多少两银子也换不来。
  别人不说,光是一个方正化,就堪称是最好的例子了。
  别管方正化是因为什么而入了崇祯皇帝眼,总之大明朝的内内外外,哪怕是当朝首辅温体仁私下里见到了方正化,也得拱手称呼一声方公公。
  打定了主意,众多大太监便一起躬身应道:“愿唯魏公公马首是瞻。”
  魏忠贤呵呵一笑,接着道:“各位这是干什么,客气了,客气了。咱家应了你们的事儿,咱们自然会去向皇爷求个恩典,但是你们也要记住了,千万不能拉稀摆带啊。”
  又是一番敲打,等到众多太监都离开后,魏忠贤才匆匆忙忙的向着宫里而去。
  崇祯皇帝也很好奇魏忠贤这个死太监怎么又回来了。
  只是听完魏忠贤关于请求自己以后还是要继续招收太监,千万不能就收不许民间再行阉割之事的讲述后,崇祯皇帝也感觉有些哭笑不得。
  通过周皇后的一番话,崇祯皇帝倒也算是想明白了。
  宫中,或者说自己,或者再进一步说是大明,离了这些死太监还真不行。
  光以宫中为例子,若是没了这些死太监,宫中的守卫换谁来?锦衣卫?还是宫女?
  宫女肯定是不成的,再怎么训练,再怎么说女人能顶半边天,先天让的优势就已经注定了男人在战斗力上的优势——除了床上的战斗之外。
  但是用锦衣卫来守卫皇宫是可以的,但是妃子们的寝宫呢?
  光是有着封号的可就是有周皇后,袁贵妃,田贵妃,还有后加入进来的完颜玉卓,还有原本的王选侍,两位姓王的妃子,还有刘妃,方妃,沈妃。
  十个。崇祯皇帝哪怕是一人一天,一个月里,每个人才能分到三天。
  更别说为了讨崇祯皇帝的欢心,周皇后的爹,那个能把自己亲外孙都给卖了的周国丈还在想方设法的往崇祯皇帝的后宫里塞些美女以帮助周皇后固宠。
  什么是狼多肉少?
  这才是真正的狼多肉少,尤其是传说中三十如狼……
  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头上不顶着呼伦贝尔大草原,崇祯皇帝都不可能让锦衣卫代替太监们守卫宫中。
  而为了安全,宫女们这唯一剩下的可以选择的选项也被划掉了。
  所以崇祯皇帝觉得不许民间私自阉割是一回事儿,但是招不招太监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但是崇祯皇帝皇帝不得不承认,魏忠贤这家伙揣摩人心确实是把好手。
  尤其是在自己彻底的把他给拉拢住之后,这家伙替主子分忧的力度,绝对不亚于原本历史上的某些东林君子们在建奴入关后替他们的建奴主子分忧的力度。
  倍感好笑的崇祯皇帝干脆笑道:“罢了罢了,朕知晓了。朕原本也只是有意让民间不许再自行阉割,至于太监么,肯定还是要招收的。只是以后再招收太监,不能随随便便的从民间招募进来就算,要有针对性的招募。比如说会些武艺的和不会武艺的,识字的和不识字的,这些都要区分开来,把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位置上,朕相信你魏忠贤不会让朕失望就是了。”
  魏忠贤闻言,干脆咬咬牙,把心一横,躬身道:“启奏陛下,奴婢还有一事,想向陛下求个恩典。”
  崇祯皇帝笑了笑,开口道:“你是皇兄留给朕的老人了,朕向来也是只得过你的。只要不是向朕求甚么爵位一类的国之重器,剩下的只要是朕能答应的,你尽管求便是了。”
  崇祯皇帝想的很明白,如果魏忠贤求其他的事儿倒也算了,若是敢求涉及朝政或者爵位一类的事儿,今天晚上就让他暴毙算了。
  只是而瘫装的久了,毕竟也有几分真正的帝王气象,魏忠贤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崇祯皇帝眼中一闪而逝的杀机,反而开心的拜道:“启奏皇爷,奴婢知道皇爷心善,心疼奴婢这些阉人。但是奴婢说句诛心的话,如今国事艰难,用银子的地方很多。所以这替奴婢等阉人修的庙,还有用来买埋骨地,赎回命根子的银子,奴婢等也当出一份力,不能光让皇爷出钱。奴婢昨儿个跟其他的十一监还有四司八局的大太监都商量过了,奴婢等愿意拿出一半的身家,用在这件事情上,求皇爷恩准。”
  嘿,还有抢着出钱的!
  崇祯皇帝心中开心不已,面上却是拉下了脸,开口道:“胡闹!这原本就是朕给你们的恩典,再让你们出钱,这成了什么了?此事休要再提!”
  魏忠贤干脆跪地拜道:“皇爷,奴婢还好些,好歹有个儿子,但是其他的公公们多数都是没有儿子的,这些银子死了也带不走,倒不如用在正事之上。而且这些钱,很多是他们收受的孝敬,原本也不是他们自己应得的。奴婢斗胆,跟他们商议说让他们把银子拿出来办正事儿,便替他们在皇爷面前求个恩典。奴婢行事鲁莽,求皇爷恕罪。”
  崇祯皇帝心中暗笑,却仰天长叹一声道:“忠贤呐,你让朕说你什么好!罢了罢了,就依你所言罢,你回去后告诉他们,以前的事儿,朕不再追究,以后要好生用心的当差。等你们这一批老人走了之后,就先去朕的寝陵之中伺候着,等朕龙驭宾天之后,还是要用你们这些老人的。”
  等到了第二天的大朝会之上,例行的扯皮之后,崇祯皇帝便开口道:“苏爱卿何在?”
  刑部尚书苏茂相躬身道:“臣在。”
  崇祯皇帝道:“依大明律,民间擅自净身者何罪?”
  苏茂相躬身道:“启奏陛下,依大明律规定,凡官民之家、不得乞养他人之子、阉割火者、违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其子给亲。先年净身人、曾经发回、若不候朝廷收取、官司明文起送、私自来京、图谋进用者、问发边卫充军。弘治五年十月二十四日孝宗皇帝圣旨,今后敢有私自净身的,本身并下手之人处斩,全家发边远充军。两邻及歇家不举首的问罪。有司里老人等、仍要时常访察。但有此等之徒、即便捉拏送官、如或容隐、一体治罪不饶。至万历十一年时,神宗诏喻天下,民间有四五子以上,愿以一子报官阉割者,许之。有司造册送部、候收补之日选用。如有私割的、照例重治。邻佑不举的、一并治罪不饶。”
  崇祯皇帝心道这才对嘛,没事儿总他娘的想着割什么玩意儿,谁敢自己割就重罚谁。
  当然,割了那二两肉倒是没什么,关键是这给后世开了个很坏的头——后世就有些人在精神上把自己给割了。
  最重要的是,原本应该是壮劳力的汉子被割了之后,这不仅仅是少了二两肉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的劳动能力就直线下降了。
  如果是自小就割了的,倒也能混个长寿,但是成年之后,尤其是中间之后再割了的,那可就坑了——老的比正常人要快的多。
  只是大明朝这种私自净身的情况还是管的轻了,要不然怎么这么多人会选择自己阉割了以求入宫?
  崇祯皇帝干脆道:“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毁也。此后再有私自净身者,本身并下手之人处斩,全家远窜三千里。两邻及歇家不举首的问罪。强迫他人净身者,与杀人者同罪。父母强逼儿童净身者,杖一百,远窜三千里充死囚营,遇赦不赦。两邻及歇家不举首的问罪。”
  民间有四五子以上,愿以一子报官阉割者,许之。有司造册送部、候收补之日选用。如有私割的、照例重治。邻佑不举的、一并治罪不饶。


第290章 殃及池鱼
  苏茂相其实对于崇祯皇帝提出来的这点儿刑罚力度根本就看不上眼。
  就算是崇祯皇帝提出来的这些刑罚加在一起,民间该割的还是割,该切的还是切,只要有混进宫来当太监的一丝希望,就绝无可能杜绝的可能。
  但是崇祯皇帝既然提出了这么高的刑罚,在开始被严格执行的一段时间内,肯定是有点儿作用的。
  至于以后,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罢。
  其实说起来,像崇祯皇帝这样喜欢看小说的程序猿是非常痛恨太监的。
  虽然说后世的中关村已经成了挨踢人员的聚集地,新中国也没有了太监这一伟大的职业。
  但是!
  在著名的穿越者培训基地,某点中文网,一代代的太监简直是层出不穷。
  最可恨的是被称为五青五白五黄五太监之中的五大太监。
  除此之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太监一大堆横行其中,每每挖坑不填,甚至于有一些屌大的家伙,上架精品的时候就切了!
  可以说,某点简直就是新世纪的中官村,让人恨的牙根痒痒。
  但是在大明来说,又离不了太监这种人。
  毕竟大明的太监再怎么坏,再怎么的嚣张跋扈,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忠于皇帝。
  这些太监之中,比较著名的例如郑和,王振,刘谨,汪直,魏忠贤,哪个都是如此。
  好点儿的郑和算是名垂千古,坏点儿的比如刘谨汪直魏忠贤之辈,哪一个不是一张纸条就给宰了。
  对比老刘家搞出来的十常侍还有老李家那些动不动就废立皇帝的太监们来说,老朱家的太监简直就是乖的像猫儿一样。
  但是再牛逼的猫儿遇到了哈士奇一般的文官也得跪。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社会我哈哥,狗怂话还多,打架没赢过,吵加没输过。
  在崇祯皇帝看来,太监就像猫儿一般仗着主人的宠爱可能横行一时,但是唯有二哈才能纵横生生世世。
  反正太监的事儿也就只能先这么着了,至于说提升一下太监的待遇什么的,崇祯皇帝表示目前不考虑这事儿。
  放出宫外一批宫女的事儿,也是由皇后看着办就行了,也用不着拿到朝堂上来讨论。
  至于说官配给卫所士卒什么的,这事后边再找英国公他们商议下就好。
  但是在崇祯皇帝看来,满朝堂的大臣们既然已经拿了自己家的工资,那努力干活就是应该的,否则就是怠工。
  见不得自己家员工偷懒的崇祯皇帝干脆问道:“之前朕让户部和太医院、锦衣卫联手去查实京城及周边的女子婚育情况,如今可有结果?”
  户部尚书郭允厚听到崇祯皇帝问话,便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臣已经派人核查了京城及下辖辖大兴、宛平二县,周边昌平、良乡等二十余个州县。”
  崇祯皇帝一听郭允厚已经把事情给查完了,便饶有兴致地问道:“结果呢?”
  郭允厚躬身道:“启奏陛下,情况比臣想象之中的还要糟糕一些。天启七年,京城及周边诸州县共出嫁女子二千三百余,崇祯元年即生育者一千七百余。其中一千二百余人为十四岁出嫁,二百余人为十六岁出嫁,二百余人为十七岁出嫁,余者大部分为十三岁,极少一部分年满十八。”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开口道:“那就是说,大部分都是十五岁便生儿育女了?”
  郭允厚的身子连直都没敢直,只是接着躬身道:“回陛下,正是如此。其中因难产而死者多达百余人,多为十三岁出嫁者。奶水不足者千余人,产后落病者亦有千余之数。后来臣去请教了太医院院正与太医院中的阴科、哑科的御医,发现情况确实如陛下所言,凡年不足十八岁者,其骨骼未定,气血不盈,生儿育女,实有莫大之风险。”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开口道:“每出嫁九人,便有一不足十八岁的女子因难产而死,那就是说,满十八岁才出嫁的,难产而死的很少?”
  郭允厚躬身应道:“是。”
  崇祯皇帝道:“朕有意更改大明律,凡女子未满十八岁者不得出嫁,诸位爱卿怎么看?”
  温体仁早就知道崇祯皇帝想说些什么,当下便出班道:“陛下圣明,臣附议。”
  原本崇祯皇帝以为这事儿也就这样了,毕竟这是好事儿不是?
  只是二哈毕竟是二哈,谁也想不到他们的在想些什么。但是二哈的智商有些时候也是会解除封印的,比如在天气比较冷的时候。
  比如御史郑焕闻就不认为这是好事儿,出班后躬身道:“启奏陛下,臣反对。”
  见崇祯皇帝等着自己继续说下去,郑焕闻便接着说道:“陛下,大明律乃太祖高皇帝所定,不可轻动,此其一也。民间向来便认为女子十三天葵至后可以嫁娶,若陛下强行规定不满十八岁者不得出嫁,此扰民之政也。其三,民间女子嫁娶较早,实在是有不得已之苦衷。”
  见崇祯皇帝依然没有话说,郑焕闻便接着道:“若是百姓家中生育四五个子女,抚养上未免为难了些。若是早早的将女儿嫁了出去,便可以减轻一份负担,故而早些嫁女,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前边两条,崇祯皇帝只当这御史言官脑袋又抽抽了,想要搏个清名什么的。
  都已经准备好杀人的崇祯皇帝却不防这家伙居然说出了第三条理由,而且自己还反驳不得。
  别说是大明了,哪怕是后世,一家生几个的情况也很常见,尤其是生不出儿子的那些家庭,更是卯足了劲的生。
  若说是后世的建国初其,禀着太祖的人多力量大思想,尤其是防备着在世界核平之后还有足够的人口来恢复国力,那么可劲生,生的多了有奖这个想法是正确的。
  但是在世界没有核平反而相对的和平了之后,还是有人想着多生一些。
  尤其是那些生不出儿子的,更是卯足了劲的生,生一个不是儿子就再生一个。
  生的越多,抚养孩子带来的压力就越大,也就有了越生越穷这么个说法。
  后世尚且如此,更别提此时的大明了——尤其是崇祯皇帝还下过旨意,生的多的有赏赐,官府还给出一部分的抚养费。
  有这种好事儿,再加上晚上本身就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那还不可劲的造小人儿?
  但是越生越穷这个定律不只是后世有,大明也一样存在。
  等到最小的娃子生出来之后一瞅,坏了,养活不起了。官府给的钱也不够了。
  本来正在头疼的时候发现比较大的儿子已经可以下地干活了,女儿可以出嫁了——这解决方法不就有了么。
  大点的儿子下地干活去,至于女儿,嫁出去之后就是婆家的人了,不会再吃自己家的粮食了,而且还能换一笔彩礼缓解一下压力。
  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大家伙儿便一股脑的选择了早点儿把女儿嫁出去。
  崇祯皇帝觉得这事儿不能这么办。
  早早的嫁出去没问题,而且还都是合法的萝莉,若是放在后世,那些找不到老婆的单身狗们一定会高兴的吐舌头。
  但是在医疗条件不发达的古代社会,生孩子就像是去鬼门关上走遭的情况下,早早嫁出去的女孩子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就是一种损失。
  如果她们十八岁之后再嫁人,那么生孩子难产的机率就会小的多,这一点从郭允厚统计的数据上就能看出来。
  难产的机率小,人口增加的速度就快。
  人口增多了之后,崇祯皇帝的赋税就能收的更多,也会有更多的男丁去替崇祯皇帝打仗。
  打仗的人多了,在现在这种人多力量大的时代就意味着更多的地盘和更多的税收。
  这简直就是一种良性的循环,直到占领了全天下,再没有土地能跟得上大明的人口增加速度为止,到时候就该是崩盘了。
  但是崇祯皇帝现在需要考虑这种崩盘的问题吗?
  远了不用说,光是辽东的建奴,北边草原上的鞑子,南边的猴子,西边的三哥,这些渣渣们清理掉之后空出来的地盘,就足以让大明在崇祯皇帝驾崩之前不用考虑这些问题。
  至于郑焕闻提出来的前两点,连照送的王安石都喊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话,穿越者程序猿皇帝更不会在乎什么天变祖宗人言一类的玩意。
  更何况这祖宗还是朱由检的祖宗,未必就是他朱晓松的祖宗。
  大明现在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御史郑焕闻所提出来的第三点,百姓们因为生的多而压力力,结果养不起了,所以才早早的嫁女儿这一点。
  崇祯皇帝还是打算强制性的制定不满十八岁不得出嫁这一点的律法,但是又不能这么简单粗暴的来,总得有个解决方法才是。
  虽然后世总有些人说阅片无数还是简单粗暴来得刺激,但是政治这事儿却不是这么来的。
  杀个人头滚滚的也不怕的是针对于二哈们来说的,但是对于百姓,这种事儿还是谨慎点的好——真正能做到改朝换代的,就是这些百姓。
  见崇祯皇帝的目光又投向了自己,温体仁明显感觉到压力山大。
  刚才就是自己跳出来先赞成崇祯皇帝的,结果转眼间就被一个御史给打脸了。
  而且看样子,崇祯皇帝也觉得这位御史打的好,打的漂亮——现在不就把锅扔给自己,让自己提出个解决方法来了么。
  温体仁沉吟了半晌后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此事应当赏罚并重。若是女子年满十八岁出嫁,可以给予一定的赏赐,不满十八岁者,却是需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另外,民间舆论尚需引导,使之认识到女子不满十八岁出嫁的危害之处。”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
  温体仁提出的确实是个解决办法。
  但是罚好办,赏怎么赏?赏个虚名的话屁用没有,赏钱倒是实在了。可是这钱谁出?
  是国库出,还是内帑出?国库的钱是大明的,内帑的钱可就是自己的了。
  想了想,基于大明也是自己的这么个想法,崇祯皇帝便开口道:“既然如此,凡是年满十八岁出嫁者,由各地官府给予一定的赏赐,具体赏赐多少,内阁与户部好生商议一番后再报给朕知晓便可。至于处罚么,凡是女子不满十八岁出嫁者,其赋两算。另外,各地官府也需要做好引导,使百姓们知道过早的婚育的害处。总归是为人父母的,想必也都会心疼自己的女儿。”
  想了想,崇祯皇帝又加了一句:“王承恩,拟诏,凡宗室女子,未满十八岁者,不得出嫁,违者夺其女子封号,罚万金。有爵位在身者,女子不满十八岁出嫁,罚千金,降爵一等。”
  崇祯皇帝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
  说是有人想要推广什么庄稼来着,但是百姓们都不愿意种。
  聪明的县令就把那片庄稼给派衙役保护起来,宣扬说是谁偷就重罚,但是派去保护庄稼的衙役们却不尽责,让百姓们总是找到机会去偷种子。
  最后的结果达到了县令想要的结果,向百姓推广没有用,让百姓去偷的效果却是好的出乎意料。
  崇祯的这种玩法基本上就是把这个县令的做法给改头换面玩了一遍。
  民间一旦发现上层的宗室们开始制定这么一条女子必须十八岁才能出嫁的规则,好奇之下,往往会有人自发的跟随。
  崇祯皇帝的旨意一出,满朝的勋贵们都是感觉胯下一疼。
  这才是真正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崇祯皇帝想要更改民间嫁娶的年龄,结果自己这些人也跟着倒了霉,许多原本已经写好了婚期的,这下子就得改一改了。
  好在有崇祯皇帝的旨意在前,就算是更改了婚期,想必也不会闹出什么问题来。
  崇祯皇帝装完逼就跑的性子再一次的展露无遗——等到问题大部的解决完之后,崇祯皇帝又跑到了皇家学院去了。


第291章 还不如骡子
  在崇祯皇帝的印象里,自己可是有一段时间没有来过皇家学院了——虽然距离上一次来皇家学院的时间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