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眼下,却不是最好的时机。最好的时候,是让他回去之后再聚起大军之时。
  整个鞑靼如果真的四分五裂了,固然是便于各个击破,可是这些蛮子们跑起来没个方向,到时候我大明该怎么办?四处分兵?
  别看我大明此次出去了五十余万大军,可是真分散到这片草原上,还当真显不出什么来。
  万一那些蛮子里面出个有脑子的,不时的袭扰一番,头疼的可就是我大明了。”
  张之极拱手道:“臣受教。”
  崇祯皇帝拍了拍旁边的草地,吩咐道:“来,坐下,一起吃点儿东西,然后咱们就准备回去,等着他莫思巴图尔汗整军再来!”
  张之极坐下后,颇为疑惑的道:“陛下就这么肯定那莫思巴图尔汗会再来?”
  崇祯皇帝点头道:“通过锦衣卫的情报,还有今天这一次的交手过程来看,莫思巴图尔汗此人野心不小,颇有些枭雄之姿。今日他大败回去,肯定不会甘心,说不定明天就会再一次点齐大军来找我们。当然,朕怀疑此人最后也不会跟我大明硬拼,反而会走上鞑子们西征的老路。”
  张之极闻言,便是一愣。
  之前在五军都督府推演的时候,对于莫思巴图尔此人确实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也确实如同崇祯皇帝所说,此人颇有些枭雄之姿。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五军都督府的判断是此人带兵死战的可能性比较大,西征的可能性反而很小。
  如今崇祯皇帝却说此人会带兵西征而不是死战?
  走上西征的老路意味着什么,其实很简单。
  当初的匈奴人和突厥人都走过这条路,蒙元就更不用提了,还没有败家的时候就已经先走了一趟了,对于西征路上的麻烦,这些鞑靼人应该也是一清二楚。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会西征?
  崇祯皇帝望张之极一脸不解的样子,笑道:“想不明白?”
  张之极向着崇祯皇帝拱了拱手道:“请陛下赐教?”


第582章 朕对他真是太好了!
  崇祯皇帝笑道:“枭雄有好几种,但是草原上的枭雄和我中原的枭雄可大大的不同。
  我中原枭雄,败后即死的不在少数,只是枭雄行事不择手断,只问本心,在世人看来难免有些乖张,所以才被称之为枭雄而不是英雄。
  但是这些草原的枭雄可不一样,他们失败了之后可不会顾忌什么面子,而是想着如何东山再起,把一切的一切都报复回来。
  这些人,不会在乎什么颜面,更不在乎什么妻儿家小,只在乎自己的性命和地位、权势。
  为了自己的地位和权势,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杀掉自己的父亲,兄弟。
  而为了自己的性命,他们又能随时舍弃一切,包括亲人和财富,这些都是可以舍弃的一部分。”
  见周围坐着的将领挺多,崇祯皇帝也没有玩什么文绉绉的套路,而是直接用大白话在向周围的这些将领们阐述着自己的看法。
  跟这些不喜欢读书反而喜欢以大老粗自居的家伙们讲什么子曰诗云纯属于给自己找不痛快,就算他们各个都点头示意自己听懂了,实际上真听懂的也没几个。
  倒不如用大白话来得简单粗暴,能让这些家伙好好的理解透彻。
  沉吟了半晌后,张之极道:“陛下的意思是说,莫思巴图尔汗会跑回去,然后整兵再来?但是当再一次失败之后,此人便极有可能放弃鞑靼这么大的地盘,转而西征?”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不是极有可能,而是肯定会。那莫思巴图尔汗经此大败,甚至于不会再带着他手下的牧民们一起出征,而是把牧民们远远的放到其他地方,省得一次败家所有家底。”
  张之极道:“即便如此,那莫思巴图尔汗此次也要大伤元气了吧?还会再有余力来送死?”
  崇祯皇帝摇头道:“鞑靼这块地方太大了,而且因为他们喜欢游牧,以至于锦衣卫都没能弄清楚这些鞑子到底有多少牧民。但是经此一役,莫思巴图汗的实力也是必然大损,一旦我大明步步推进,是不是西征也由不得他了。朕之前看过地图,他放弃了鞑靼这里之后,要么西征,要么向北。但是向北会有毛奴还有多尔衮的残余建奴,以鞑靼人的实力都打不过,也就只剩下西征一条路比较好走了。”
  一边瞎扯一边吃着简单的干粮,远处已经再也看不见鞑靼人跑路所带起的烟尘,估计已经跑的差不多了。
  吃完后,崇祯皇帝干脆起身道:“都活动活动,两刻钟后回去找成国公他们。”
  追击莫思巴图汗的一路跑的比较快,追出来的路程远了一些,回去的时候因为不着急,速度自然也就慢了一些。
  等崇祯皇帝回到大军所在之处时,天色已经渐渐的暗了下来,整个营地之中已经点起了无数的篝火,巡逻的士卒不时穿梭其间,一道道影子被拉的长长的。
  刚刚回到营地的崇祯皇帝还没有来得及回到御辇上休息,成国公朱纯臣就匆匆忙忙的跑来求见了。
  已经有些累的崇祯皇帝止住了想要行大礼的朱纯臣,笑眯眯地问道:“成国公此来,所为何事?”
  朱纯臣躬身道:“启奏陛下,此役俘虏鞑靼人四十万,牛羊无算!臣已经先通过五军都督府向辽东和国内调了二十万士卒来此,未经请示陛下,望陛下恕罪。”
  崇祯皇帝一听,就知道朱纯臣跑来的目的了——别说是俘虏四十万人,哪怕是四十万头猪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更别提牛羊无算了!
  牛羊无算代表了什么?代表着哪怕是清点到现在,都还没有大概的清点清楚到底有多少牛羊!
  羊还好一些,这东西除了吃肉之外的意义不是很大,羊毛衫这种东西还没有被弄出来。
  但是牛这东西可就大大的不一样了,别说是此时的大明,就算是到了后世的种花家建国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牛都能称得上是战略性物资!
  因为牛除了吃肉之外,还可以用来耕种,不光是节省人力,耕种的速度也比人力要快得多。
  在大明,牛这种东西别说是像兔子家里一样随便吃了,就算是死了一头都得到官府报备,说明这头牛是怎么死的!
  而随着崇祯皇帝迁民实边政策的进行,牛这东西就更加的不够用了,以至于京城之中的酒楼,除了厂卫下属的那几家之外,剩下的都没有人敢再像以前一样跌死牛。
  至于朱纯臣所说的什么擅自调动了二十万士卒来鞑靼,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先不说五军都督府本身就有战时调动兵马的权力,就算是为了这四十万被俘虏的鞑靼牧民,调二十万人过来都是极有必要的,甚至于还不够用!
  朱纯臣所谓的请罪,也不是过在向自己表达他有多么开心而已!
  想了想,崇祯皇帝干脆吩咐道:“再从奴尔干都司刘兴祚部调十万人,让他们星夜兼程赶到这里,等人齐全了之后,把这些蛮子都弄回到关内去修路!”
  突然之间来了兴致的崇祯皇帝也不回御辇了,反而带着朱纯臣一起来到了被俘虏的牧民之前。
  被俘虏的牧民不是傻子,光看崇祯皇帝这身打扮,还有身边那些护卫就知道是明国的皇帝到了,自己的命运在这里也应该有个说法了,当下便有些骚动。
  没有跟着崇祯皇帝一起追击莫思巴图尔汗的士卒们手里握着明晃晃的刀枪,很快就连踢带打的将骚动给镇压了下去。
  崇祯皇帝望着一眼看不到边际的人群,心中也是暗暗吃惊。
  四十万被俘虏的牧民挤在一起,倒不像是四十万士卒那样能带让人从心底产生一种压迫感,但是无边无沿这句话用在眼前这四十万牧民的身上,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清了清嗓子,崇祯皇帝才朗声道:“男人站左边!女人站右边!娘娘腔和喜欢男人的男人站中间!”
  崇祯皇帝可以恶搞,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情胡闹,但是卫所的士卒们可不认为自己家的皇帝在胡闹,而是直接执行了崇祯皇帝的命令。
  整整四十万牧民被明军士卒强行分隔成两部分,没有什么娘娘腔的出现,也没有什么喜欢男人的男人出现——毕竟士卒们也没办法分辨。
  一阵骚动过后,崇祯皇帝满意的看着眼前分作两堆的人群,朗声道:“朕不喜欢杀人!更不想下旨杀掉你们!”
  崇祯皇帝的话再怎么大声,也只能传遍自己眼前这一点儿人,但是众人口口相传再加上有锦衣卫大汉将军的齐声高喝,整个俘虏的阵营却是安静了下来。
  崇祯皇帝接下来的话,又让众多的俘虏们心里安定了一些:“你们跟着莫思巴图汗对抗天朝,原本罪无可恕!但是朕念尔等无知,便不加怪罪,只要尔等到了大明之后好生劳作,便可早日洗清自身的罪孽!安心的在这里待上几天,会有人一路护送你们去大明!而且,朕向你们保证,你们每个人都能吃饱!穿暖!”
  崇祯皇帝的话很快就再一次的传到了所有俘虏的耳朵里。
  明国皇帝所说的吃饱,穿暖,一众俘虏们谁都没有放在心上——自己家的大汗说这种屁话也说了无数回了,谁信谁是傻子!
  但是明国皇帝前面据说的好好劳作,早点儿洗清自身的罪孽,这个可就很重要了!
  在草原上劳作也是劳作,在大明劳作也是劳作,但是只要大明还需要自己这些人干活,哪怕是干苦力活,那就不用担心会在下一刻死去。
  只要能吃得上饭,只要能活下去,被大汗剥削和被大明皇帝剥削又有什么区别?
  在草原上,除了要放牧,替大汗打仗,每年的冬天还要面对着白灾的威胁,哪一年不死掉一批人,简直就过不去这个冬天!
  但是大明却是不一样的,大明的百姓会造房子,再大的白灾也不用担心,而且他们会种出粮食,不用担心饿肚子。
  这么看来,替大明的皇帝陛下干活可能比跟着大汗一条路走到死要好的多!
  趋利避害的本能让人群渐渐的安定了下来,崇祯皇帝则是轻笑一声后吩咐道:“命人好生看管,不要出了乱子,另外给他们安排吃食,不许饿死人!”
  等到离开了俘虏群后,朱纯臣才试探着问道:“陛下,可是想要将这些俘虏发配去修铁路?”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不错。铁路对于我大明的意义,成国公应该是知道的。只是目前铁路修建的进度实在是太慢了一些,蛮子们死的太快,总是不够用,现在有这么多人塞进去,进度总是能再快上一些。”
  朱纯臣点头躬身道:“是,只要铁路修建好,既方便官府运送物资和兵员,也能方便民间转运货物,我大明江山自然也就万年永固。”
  崇祯皇帝点头道:“不错,还有桥梁山路等等都需要人手,不弄好这些,就是给子孙后代留麻烦!”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脸上的笑意直接宣告不见,对着王承恩吩咐道:“命人传信给洪承畴,就说有二十万苦力马上会发配到铁道部,让他加快铁路的修建进度。另外二十万,十万给工部,十万给交通部,让他们把已经因为缺人而搁置的计划重新捡起来!”
  等王承恩躬身应了后,朱纯臣才接着道:“陛下,那莫思巴图尔汗?”
  崇祯皇帝笑道:“且不去管他,这几日咱们不去寻他的晦气,就在这里等着调过来的将士们接收这些俘虏。至于莫思巴图尔汗,他肯定会重整旗鼓,卷土再来的,到时候再好好教训他便是。另外,就算是他来,也不能一次性直接把他灭掉,最好能逼着他西征,这一点在出征之前就已经商议过了,不要出了岔子。”
  朱纯臣知道崇祯皇帝为什么这么说。
  早在崇祯皇帝从朵甘思回到京城的时候,就已经跟五军都督府通过气了,要求尽量逼迫莫思巴图汗西征。
  只是在今天白天的战场之上,还是出了岔子。
  杀红了眼的将士们早就把什么放水的概念扔到了一边,包括朱纯臣和张之极在内的人,都在想着怎么彻底弄死莫思巴图汗。
  其实连崇祯皇帝自己也是一样,在莫思巴图汗跑路的时候,就数他最积极的要操刀子去砍人。
  但是这样不行啊,不逼迫鞑靼人西进,大明拿什么当借口西进?
  当然,打着收复西域的旗号也不是不行,但是有鞑靼人在前面一路祸害,大明在后面一路收拾,这样儿不是更好?
  既省心,还省力,形象还好,一举数得!
  朱纯臣点了点头后道:“陛下放心,微臣会去找英国公商议此事。”
  崇祯皇帝这才点了点头。
  后世的鹰酱就是负责在全球破坏强拆,然后种花家的兔子们就跟在鹰酱的屁股后面满世界搞建设赚小钱钱,多么完美的配合!
  如今让莫思巴图尔汗也能体验到当鹰酱的感觉,朕对他真是太好了!
  想了想,崇祯皇帝又接着道:“五军都督府记得要传令给广宁至肃州一带的边军,加强边关的防守,小心莫思巴图尔汗狗急跳墙,袭扰我大明边疆。另外,让阿敏和莽古尔泰加快进度,早日拿下叶尔羌、塔里木等地,要跟土默特部和肃州卫一起,对土鲁番形成包围之势。”
  朱纯臣斟酌着道:“可是这么一来,会不会太着急了些?倘若土鲁番跟莫思巴图尔汗合兵一处?”
  崇祯皇帝呵呵笑道:“合兵一处又能如何?分兵两处又如何?难道我大明还怕了他不成?”
  朱纯臣闻言,也是笑道:“陛下说笑了,我大明怎么可能怕了这区区的莫思巴图尔汗和土鲁番的蛮子?”
  崇祯皇帝道:“这就是了,让他们合兵一处,一起西征的兵力也能充足一些,还能提前帮我大明把土鲁番那里给清理一遍,岂不是一举两得?”


第583章 包羞忍耻是男儿
  刘兴祚现在的官衔挺长——加太子少傅,定北侯,提督奴尔干都司并北山道行军大总管。
  在接到五军都督府八百里加急传过来的军令之后,当时就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了:“快,那个兴贤啊,为兄带兵去鞑靼的这段时间,奴尔干都司可就交给你了啊。快,命人去请夏额哲还有王豪杰、孟繁星、刘航他们来见本督!”
  刘兴贤头一次对自家大哥的意见提出了反对:“大哥,五军都督府说是调兵没错,可是您是奴尔干都司提督北山道行军大总管,亲自带兵去鞑靼不太合适吧?要不然,还是由我这个当弟弟的代劳好了!”
  刘兴祚眯着眼睛笑道:“军令上说的是命奴尔干都司遣十万精骑速往鞑靼,别的可没说!还有,你别打着带兵去鞑靼的主意,我还想去呢!”
  刘兴贤一众兄弟们也不开口说话,就静静的看着刘兴祚自己在那里狂喜不已。
  过了半天见没有人应声,刘兴祚才像是刚回过神来一般,好奇地问道:“你们都还在这里干什么?”
  刘兴贤呵呵冷笑道:“你这不要脸的样子,让我深感佩服!”
  刘兴祚黑着脸道:“甚么叫做不要脸的样子?本督有感于五军都督府军令如山,亲自带兵过去,有什么问题么?”
  刘兴贤道:“没问题,这个跟不要脸本来也没什么关系,我只是说你太不要脸了而已。”
  刘兴祚语气中满是威胁的道:“别以为你是我亲弟弟我就不会用军法揍你,蔑视上官是个什么罪过,你也是知道的!”
  刘兴贤根本就没把刘兴祚的威胁放在心上,反而冷笑道:“呵呵!”
  几人正互相嘲讽间,离着刘兴祚的奴尔干指挥使司不远的夏额哲等人也赶了过来。
  人还没有进来,夏额哲那爽朗的笑声就先传了过来:“哎呀呀,刘大总督传唤我等过来,不知道有什么吩咐?”
  刘兴祚嗤笑道:“没好处的事儿,你夏侯爷能来?”
  已经走进了大堂的夏额哲向着刘兴祚拱了拱手,笑道:“我就知道你刘大总督讲究,仗义,肯定是有什么好事儿才喊我来的吧?”
  刘兴祚嗯了一声,笑道:“五军都督府调令,命你部出两万人跟着一起去鞑靼,至于这两万人,可以是懂得骑马射箭的强健牧民,剩下的没有什么规定了。”
  夏额哲好奇地问道:“鞑靼?什么事儿?莫不是要杀光那些鞑靼蛮子?子曰:蛮夷者,禽兽也!今日雌伏而明日反叛,尽皆人面兽心之徒,故难以德怀而易以威服也。像这种蛮子,死光了才好!刘大总督放心,这次我老夏亲自带两万精骑过去,一定把那些鞑靼蛮子都抓来修铁路!”
  刘兴祚一脸懵逼的望着夏额哲,心里想着这些话到底是哪个子说过的?老子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好像都没有说过吧?
  难道是陛下总说的那个鲁子还是周子的?还是你这个夏子胡编的?
  愣了半晌之后,刘兴祚才道:“不是,这次去鞑靼不是去打仗着,那些鞑靼蛮子们都降了!”
  夏额哲也愣了:“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莫非那些蛮子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改邪归正了?既然如此,我们还是要给他们机会的,子曰:有教无类。那些蛮子们既然悔过投降,倒是可以让他们去修铁路赎罪。不过,五军都督府把咱们弄过去干什么?”
  刘兴祚忍不住以手抚额,陷入了沉思的状态——好好一个蛮子,是怎么变成这德性的?
  想不明白的刘兴祚干脆没有再想,而是直接道:“五军都督府的军报上面说的,蛮子一次投降了足有四十万,弄得北征大军人手有些不足。现在不光是咱们这里,三海关和关内各地也要抽调卫所过去,以便于押解这些蛮子们进关去修铁路。”
  夏额哲点头道:“正该如此,这些蛮子好好劳作,也好早日洗清自己身上的罪孽,堂堂正正的做人多好。”
  一直充当背景的孟繁星则是忍不住有些激动的道:“总督大人传唤我等来此,是打算调我等去鞑靼么?”
  刘兴祚点头道:“你们是自愿去或者不去。毕竟鞑靼那边的情况与奴尔干都司和辽东不同,你们跑到那里去,风险比现在要大的多。”
  孟繁星与王豪杰和刘航对视了一眼后笑道:“干咱们这行的,哪个不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贪生怕死还不如趁早回去种地看娃算了!”
  刘兴祚道:“那就这么定了,你们回去后都准备准备,今天晚上就出发,轻骑出行,带着武器和必要的吃食还有水,剩下的东西可以暂时扔在这里。”
  夏额哲和孟繁星等人也不再跟刘兴祚客套,各自行礼之后便告辞回去收拾装备去了。
  ……
  莫思巴图尔终于慢慢的勒住了马缰,望向了身后。
  这一次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自己这些头目的妻儿老小倒是安排在了杭爱山那里,离着战场有着足够的距离能保证安全。
  可是士卒之中就有相当一部分的家人折损在了迤都那里,估计是没什么希望回来了。
  定了定神后,莫思巴图尔才望向巴尔思博罗特,问道:“眼下已经这般局势了,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没有?”
  巴尔思博罗特道:“大汗,我记得汉人书里有一句话,叫做包羞忍耻是男儿。一时的失败算不得什么大事儿,咱们回去后重整兵马,不与明军正面交战,只是不停的袭扰他们,也足以重创他们了!”
  莫思巴图尔点了点头,也算是认可了巴尔思博罗特的说法。
  自己手下最为倚重的两个人,一个是巴尔思博罗特,另一个就是巴图孟克。
  之前跟明军一场大战,就是巴图孟克提出来的两翼分出重兵以游击明军的策略。
  可是结果呢?
  分左右两翼以游击明军的策略失败了也就算了,可是统领左路大军的巴图孟克已经跑路了!
  这是对自己赤裸裸的背叛!
  倒是巴尔思博罗特,之前就是他提出的两翼不宜分兵过多,而后来事情的发展也确实如同巴尔思博罗特所料,两翼的下场实在是有点儿惨。
  到了眼下这般局面,也确实如同巴尔思博罗特所说的那样儿,再聚起大军跟明军硬对硬的刚正面,纯属于自己找死。
  通过右路大军的情况可以判断出,明军的骑兵战力不弱,而后来明国皇帝亲自带兵追击的这一路也证实了这一点。
  虽然不知道那狗皇帝到底是因为憋着什么坏而放弃了追击,但是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事儿。
  至于中路大军,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光是那铺天盖地而来的炮火,就已经足够让人心生绝望了。
  倒不如聚起大军,分散开来跟明军游斗。
  明军如果分散兵力,火炮这种东西的威胁就会被降到最小的程度,甚至于可以忽略不计。
  明军如果不分散分力,那么自己就可以死死的咬着他们,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在他们身上撕一块肉下来。
  明军实力再强,还能比自己更熟悉这片草原?光拖都能拖死他们!
  而且明军不像是自己,自己身后有部落,有牛羊,有马奶,总之想要生存下去是很简单的事情。
  但是明军呢?
  明军的一切都得靠后勤补给!不光是弹药,还包括食物!
  从大明境内到草原,这一路上要消耗掉多少粮草?他们拖的起?
  赞赏的看了巴尔思博罗特一眼,莫思巴图尔笑道:“那就这么办吧,回头咱们研究一下分兵的事儿,不停的袭扰明军,不跟他们硬碰硬!”
  巴尔思博罗特躬身道:“大汗英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