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巴尔思博罗特躬身道:“大汗英明!”
英明的莫思巴图尔带着手下仅剩的九万马仔跑路了,现在还得赶紧跑回去想办法补充粮草和兵马。
还留在迤都附近的崇祯皇帝就很蛋疼了。
在等着刘兴祚等人带兵过来的这二十多天里,崇祯皇帝先是经历了大风,然后是暴雨,如果不是临来之前带了足够多的姜,只怕这几场雨下来都会折扣不少的士卒进去。
但是当刘兴祚带着十三万多的马仔从奴尔干都司赶到迤都之后,崇祯皇帝突然之间又不着急了。
命人烤上了全羊之后,崇祯皇帝才笑眯眯地问道:“爱卿在奴尔干都司这许多年,可还习惯?”
刘兴祚向着崇祯皇帝拱了拱手道:“启奏陛下,臣在奴尔干都司,一切都还好,只是那里的冬天会比较冷一些,其他的倒也没什么。不过,那里的地力当真是肥沃,几乎都能攥出油来!”
崇祯皇帝笑着点头道:“辽东和奴尔干都司向来人少,对于地力方面几乎没有什么消耗,日积月累,地力自然肥沃,远不是关中的土地能比。那些去了辽东和奴尔干都司的百姓呢?他们可还都习惯?”
刘兴祚道:“回陛下,百姓们都还习惯,春夏秋三季与我大明没什么区别,唯有冬季之时,百姓们便回到家中窝冬,天天将火炕烧的热热的。总的来说,只要是冬天的时候多备些吃食在家中,不出门的话就没有什么问题。”
崇祯皇帝笑道:“倒也是,有了火炕,谁还愿意出屋子里面挨冻?对了,更比边呢?还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儿,跟朕说说。”
刘兴祚斟酌着道:“启奏陛下,新鲜事儿什么的倒是不多,只是陛下的行宫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预计今年入秋以前便可以完工了。”
崇祯皇帝这下子来了兴致。
自己的行宫啊,完全归自己的啊,终于要完工了?
按照后世什么晾晒去甲醛的说法来看,自己这行宫到了明年夏天的时候就能入住了?
这个可以有!
但是转念一起,这满天下都是自己的,区区一座行宫又算了是什么?无非就是到夏天的时候可以带着大小老婆还有孩子们过去避暑而已。
这么一想,崇祯皇帝又失了继续问行宫的兴致,反而将话题转到了多尔衮和布木布泰的身上:“多尔衮和布木布泰两人怎么样儿了?或者说,那些建奴现在怎么样了?”
刘兴祚斟酌着道:“启奏陛下,多尔衮已经被推举为新的大汗,如今又称了伪帝,正带着残余的建奴向北猛攻。只是北边的毛奴也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两方互有胜负,损伤都不轻。”
崇祯皇帝呵呵笑道:“谁伤的重谁伤的轻都无所谓,反正都是些蛮子,死光了才好,管他们呢。”
刘兴祚道:“陛下所言极是,如今多尔衮所部残余建奴已经龟缩回了乌第河附近。据微臣估计,多尔衮此人很可能会在秋末之前再对北边的毛奴发动一番攻势。”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回头让人去跟多尔衮接触一下,我大明现在刀剑一类的装备挺多的,可以考虑卖一些给他们。当然,白给是不可能的,朕以为一个毛奴换一把刀剑是一个很合理的价格。”
刘兴祚疑道:“陛下,现在这些建奴手里连会打造刀剑的工匠都没有,尚能靠着缴获与那些毛奴互有胜负,若是让这些建奴得了我大明的刀剑?”
崇祯皇帝哈哈笑道:“让他们得,让他们赢,无所谓的事儿。
爱卿久在奴尔干都司,很多新的装备还没有配发到位,不知道这些事情倒也正常。
这么说吧,我大明现在的士卒们虽然还装备着刀剑,可是更多的还是火铳和火炮,刀剑的用处已经不是很大。
至于让建奴得了刀剑之后,爱卿就更不用担心了。
刀剑的有效距离才多远?三尺的距离就顶天了,可是火铳和火炮,可不仅仅是三尺的问题,便是三丈也不是什么问题。”
刘兴祚这才讪笑道:“是微臣糊涂了,请陛下见谅。”
崇祯皇帝则是笑道:“等回头有时间了,朕便会吩咐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共同配合你把这事儿给办了。”
烤的金黄的全羊端了上来,崇祯皇帝笑呵呵的道:“不聊了,先尝尝这里的烤全羊,当真不错。”
只是匆匆而来的锦衣卫打破了崇祯皇帝的好心情。
第584章 这不科学!
崇祯皇帝死死的盯着朱刚,冷声道:“把情况给朕说清楚!”
朱刚感觉自己的后背有些难受,本来就热出了汗,现在又有些冷汗也出来了,这下子就更不舒服了。
定了定神后,朱刚才接着道:“启奏陛下,鞑靼人现在化整为零,不时的对我军进行袭扰,从来不正面进行作战。”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有些烦闷的命朱刚退下,接着又吩咐道:“传英国公张之极,成国公朱纯臣,平北侯巴特尔过来见朕。”
他娘的,这些蛮子们长进啊,领先几百年就先玩起麻雀战游击战了这是?
这不科学!
等到张之极和朱纯臣等人都齐了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刚才的情报你们可能听说了,也可能没听说。朕简单的总结了一下,就是蛮子们化整为零,不断袭扰我各路兵马。”
朱纯臣和张之极等人自然也知道崇祯皇帝话里的意思——如果不是这种玩法实在是太恶心人,崇祯皇帝不可能这么大张旗鼓的把自己这些人喊到一起来。
定了定神后,张之极才拱手道:“启奏陛下,蛮子们这种搞法,无非就是打着不停袭扰我各路大军,甚至打着袭扰我军粮道的主义,以达到逼迫我大明退兵的目的。但是这种袭扰的方法确实有其作用,最起码我各种兵马再不能撒出小股的探子去打探情报,更不能放任小股士卒在外了。由此看来,蛮子中也不全是蠢货,还是有些聪明人的。”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道:“自然是这个目的,假设说断掉我军粮道,我大明便不得不退兵,蛮子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但是现在的问题关键在于,蛮子既然已经出招了,那我们便不得不应对。”
朱纯臣拱手道:“依陛下前番所言,只要我大明在此有足够的士卒和卫所,倒也不惧那些蛮子们来袭扰?”
崇祯皇帝呵呵笑了一声,却没有立即说话。
理论上来说,只要大明的人够多,士卒够多的还,蛮子们玩这种袭扰战术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儿。
但是实际上呢?
后世险些成为第五十七个民族的倭奴已经用他们的实际经验证明了这种战法的无解之处。
扫荡,围剿,三光,各种政策全都完了一遍也没能彻底解决掉土八路,反而让其一天天的发展壮大,就足以证明这种战术的成功之处了。
甚至于,这种战术已经不仅仅是战术了,甚至于可以称之为战略性战术。
而眼下的大明甚至于还不如后世的倭奴呢,连汽车都没有,想要扫荡?围剿?
做梦去吧!
唯一能实现的就是坞堡战术或者炮楼战术,步步推进才能解决掉这些蛮子。
但是,等到炮楼修满草原,草原还是那个草原吗?
更关键的是,得哪年才能修完?
等崇祯皇帝埋坑里之前倒是很有可能!
当然,大明的实力不是后世的倭奴能比的,真要这么玩也能搞出来一定的成果。
但是最终的问题就只有一个,人。
没有足够的人,什么足够的浓度理论都是扯蛋——因为大明的百姓就不愿意往这边儿移民!
过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罢了,命人在这里准备筑城,移民,迁卫所来此!”
朱纯臣拱手道:“陛下,倒不如让铁道部先修建铁路过来?我大明可以在此多建城池,城池之间可以用铁路连接?”
崇祯皇帝却又摇了摇头道:“看情况吧。先从万全都司修建一条铁路来此,至于以后是不是用铁路连接各城,只能到时候再看了,一时半会儿的也没办法决定。”
但是崇祯皇帝接下来的话又让人一阵蛋疼:“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这些该死的蛮子既然敢分投袭扰我各路大军,朕怎么可能视而不见?”
张之极的神色顿时就兴奋起来,向着崇祯皇帝拱手道:“陛下,要不然由微臣和夏侯,还有巴特尔一起率兵前往杭爱山,去找蛮子们决战?”
崇祯皇帝摇头道:“去,肯定是要去的,不过不是你们去,而是你们跟朕一起去!”
朱纯臣闻言,顿时就感觉到一股蛋蛋的忧伤。
您老人家哪儿是想着什么来而不往非礼也啊,您老人家纯粹就是想着操刀子砍人,顺便报复这些鞑靼蛮子们打您脸的事儿啊!
但是真要让崇祯皇帝就这么去了杭爱山,那剩下的麻烦事儿可就多了——皇帝要去,得带多少兵马?
最关键的是,如果皇帝在路上出了点儿什么意外,到时候怎么办?那可是天塌下来的大事儿!
沉吟了一会儿后,朱纯臣便向崇祯皇帝拱手道:“启奏陛下,倒不如由微臣与英国公带着夏侯还有巴特尔一起前往?陛下万金之体,何必轻涉险地?微臣向陛下保证,一定击溃那些鞑靼蛮子,让他们不敢南望我大明!”
崇祯皇帝摇头道:“成国公不必再劝了,朕意已决!朕带着英国公,刘爱卿,夏爱卿,还有巴特尔一起率十万轻骑去就行了。至于这里的事儿,还有安排这些蛮子们去修建铁路的事儿,就托付给爱卿了。”
想了想,崇祯皇帝又扭头对王承恩吩咐道:“派人告诉洪承畴,先修一条从万全都司到迤都的铁路,要双线,两列蒸汽机车对开来回。另外,告诉工部薛凤翔,让他安排人过来听从成国公的吩咐,在迤都这里建城!告诉少府那边,朕不管他们用什么办法,一定要保证迤都这里的水泥供应。告诉礼部和宗人府,唐王他们进京之后先安顿他们住下,等朕回京了再让他们觐见。”
一连串的命令吩咐完了之后,崇祯皇帝便扭过头来,呵呵笑道:“朕这一次去杭爱山,可不只是打算给他们个教训就算完的!”
张之极心中一动,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崇祯皇帝脸上的笑容显得有些狰狞:“霍去病当年是怎么干的,朕就怎么干!朕要让这些鞑靼人知道,惹怒了朕的后果是什么!”
崇祯皇帝冷冰冰的话里满是杀意,在场的朱纯臣等带兵久了的人也不禁打了个寒颤——真替这些鞑靼人伤心,惹了这么个皇帝!
……
连续好几天的行军下来,让崇祯皇帝也觉得有点儿吃不消了。
但是看看身边这些个精神饱满的杀才,崇祯皇帝还是振奋了一番精神,随着大军快速的往杭爱山而去。
这一路行来,夏额哲也终于知道当初自己跟着死鬼父汗南下宣府的时候,那些留守的部落遭遇了什么。
只要见到一个部落,崇祯皇帝的第一选择就是围起来,然后逼迫部落里的男丁站出来,一旦发现人数不对劲,可能有男丁跟着莫思巴图尔汗打仗,那么这个部落就可以宣告被抹平了。
是的,彻底的抹平,无论人畜,能杀的一概杀光,砍人头筑京观然后立木碑,带不走的那些畜牲都随地乱扔。
张之极手下的五万京营,还有巴特尔手下重新抽调出来的万骑,再加上刘兴祚手下的两个万骑,个个都是筑京观的好人。
砍头,把尸体堆成山,填土,再堆尸体,再填土,然后把人头放在最上层,再填上一层土,一座高高大大的京观就算是齐活了。
周而复始,一路上只要发现一个部落,就会来上这么一遍。
虽然说崇祯皇帝的命令是屠光那些派出了男丁跟着莫思巴图尔汗打仗的部落,可是在草原上,哪个部落敢不派出男丁?
如果哪个部落真的已经沦落到了连打仗的男丁都没有,估计这个部落早就已经消失了,还用等到崇祯皇帝去?
总之,崇祯皇帝在赶到杭爱山之前,一路上发现的一共十二个部落,统统被筑成了京观,无一例外。
很快,夏额哲就爱了上筑京观这门伟大的艺术——京,谓高丘也;观,阙型也。凡斩敌杀酋,战捷陈尸,必筑京观,以慑不臣也。
夏额哲觉得这门艺术实在是太伟大了,在无视了自己家的部落也曾经被筑了十几座京观的事实之后,夏额哲甚至于还找到了刘兴祚一起研究京观该怎么筑才能更美观大气。
眼看着近在眼前的杭爱山,夏额哲伸出马鞭指了指:“当初家父失智,妄图与圣天子为敌,以致察哈尔部被筑京观十余。如今夏某弃暗投明,归顺圣天子,得沐圣人教化,实在是三生有幸也!鞑靼蛮子不识天数,妄自兴兵,以致生灵涂炭,我等天子鹰犬有幸而从天子伐之,当筑一京观也!”
刘兴祚再一次伸手揉了揉额头。
大哥,你是我亲哥行不?你他娘的原来也是鞑靼蛮子一家的啊混蛋!你家也被筑过京观啊混蛋!
你他娘的现在一口一个鞑靼蛮子,怎么听着就那么顺耳呢?
摇了摇头,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出脑海后,刘兴祚道:“夏侯说的不错,正该把这些蛮子们筑成京观,以宣示武力,以震慑不臣!”
崇祯皇帝也伸出马鞭指了指杭爱山,然后笑道:“行了,先别研究京观的事儿了,都下马休息,下午咱们直接越过杭爱山,杀鞑子!”
……
微风徐徐,已经近了六月的天虽然有些炎热,但是对比起大明来说,还是比较凉快的。
留在杭爱山的大部分鞑靼牧民们显得有闲悠闲,适意。
对于这些牧民来说,一年之中最好的时节大概也就是这时候了。
早了,会冷,早晚冷,中午热,早上还得穿上羊皮袍子,中午就恨不得脱个精光。
再晚一些,等到了秋天的时候,就得忙活着割草晒草,挤奶制奶酪,总之闲一些的时光不多。
等到了冬天,呼啸的寒风伴着白灾,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夺人性命。
唯有在这六月份左右的时候,才可以放下一切的事情,只要安心的牧羊放牛,不用考虑割草,不用考虑白灾也不用考虑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除了放牧牛羊之外,就是考虑一下隔壁哈斯棋棋格,剩下的都不用想。
至于大汗带着大军去打仗,牧民们没有多少人在意。
大汗要打仗,部落里派出人跟着去就是了,战死的勇士们会回到长生天的怀抱,活着回来的勇士会分到应得的战利品,让一家老小的生活更好一些。
至于失败,其实也没什么,打仗这种事儿听说过百战百胜,但是没听说过万胜不败的。
一次的失利,算不得什么,大汗早晚会赢回来的,到时候南方那些明国的好东西,自己家是不是也能分到一些?
想象的很美好,但是现实很残酷,而且不只是今天残酷,是从今天以后就没有了明天。
崇祯皇帝带着吃饱喝足休息好的大军越过杭爱山之后,就发现了眼前这样一个巨大的部落。
跟以往万把人左右的部落不同,眼前的部落看上去得有数……算了,根本就看不出来多少,只能看到铺天盖地的帐篷和牛羊,还有穿梭其间的牧民。
缓缓的拉下面甲,又抽出了悬挂在腰间的马刀,崇祯皇帝喝呼一声后便策马向前驰去。
崇祯皇帝的动作仿佛打开了某种开关,跟在崇祯皇帝身后的十万精骑也跟着动了起来,一起放下面甲,然后抽出了马刀,向着眼前的这个部落围去。
地面的震动,让部落里的人也发现了这支突然之间出现的大军。
通过马蹄奔跑而让地面产生的震动来判断,这支大军起码有十万之众——自己家大汗在这次大败之后,搜索了好多部落才又凑够二十万大军。
这也就意味着,不可能是自家大汗回来了,因为大汗不可能分兵十万跑回来。
很快,这支军队的身份就显露无遗——虽然很多人都不认得那个飘扬的大旗上面硕大的明字,可是这明显就是南蛮子才用的汉字!
明军!
来不及想为什么明军会出现在这里,更来不及去想自己家的大汗是不是已经凉凉,整个部落现在最应该关心的是能不能在这些明军的手下活下来!
没有谁,会天真的认为这些明军只是路过,或者单纯的是来做客的。
第585章 一座京观引发的血案
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岗,这幅苏老坡描述的画卷之中,崇祯皇帝左无黄,右无苍,总是少了些什么。
但是崇祯皇帝身后的十万精骑,让这幅少了些郊猎乐趣的画卷多了几分肃杀,还有无数的血腥。
冲杀在最前面的,就是夏额哲所部的两万精骑,口中喊着“为圣天子而战!”的口号,让这些杀才们越过了巴特尔手下的蒙古万骑,也越过了刘兴祚和张之极两人手下的精骑。
就连崇祯皇帝都感觉有些懵逼——难道这种口号连战马也能影响到?要不然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快?
战马冲刺的速度确实很快,原本还是远远的距离几乎是眨眼之间就到,让眼前的部落几乎没有多少反应的时间。
或者也不能说是没有反应的时间,毕竟距离在那儿摆着——但是在部落里面的精壮男丁都被莫思巴图尔汗抽调去打仗的情况下,整个部落里面的军事防护力量几乎为零。
尤其是莫思巴图尔汗等人根本没有预料到明军会突然间分出大股骑兵一路急袭杭爱山的情况下。
赤裸裸的屠杀,一方是几乎手无寸铁的牧民,另一方是武装到了牙齿的十万精骑,这场战斗在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是一面倒的屠杀。
夏额哲不会在乎太多,无论对面是什么人,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怀中抱着奶娃子的少妇,夏额哲的选择都是一刀劈下,然后狞笑着寻找下一个目标。
被夏额哲带跑偏了画风的察哈尔部两万精骑几乎跟夏额哲一模一样,其残忍嗜杀的行为让其他八万精骑都为之侧目。
但是夏额哲不在乎,两万察哈尔部精骑也不在乎,更是视低于车轮不杀的草原传统如无物。
自己这些人是什么?
天子鹰犬,发誓要成为圣天子手中最锋利屠刀的自己这些人,本就应该替圣天子扫除一切挡在面前的肖小敌人,哪怕是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一边砍人一边暗中注意着战场形势的崇祯皇帝也忍不住暗自点头。
夏额哲这种被自我洗脑成狂信徒的家伙很可怕,但是也很可用。
这种人会成为自己手下最忠实的走狗鹰犬,只要用的好,他们就是最锋利的刀。
只不过,这一切的前提建立在自己的不败神话上面,更是建立在自己还活着的情况下——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死了之后,这些杀才们会变成什么样子。
尤其是新帝登基之后,是否会有足够的威望压制住这些家伙。
就像是倭奴一般,对待大宋的态度简直就是把大宋当成了神一样的亲爸爸,但是后来反咬中原最起劲的也是这些疯狗。
眼前的夏额哲及其所部也早一样。
如果说自己活着,在所有归降大明的外族之中,夏额哲是最能让自己放心的,也是能混的最好的一个。
当到了自己要龙驭宾天的时候,这种疯狗就要好好考虑考虑是不是一起带走了——但凡有一点儿不对劲,就绝对不能留下他。
摇了摇头,崇祯皇帝把这些可笑的想法甩出了脑海。
夏额哲的年龄比自己要大,就算是死,估计也是死在自己的前面,他手下的两万精骑只要打散之后编入各卫所,估计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现在就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身后事,实在是太扯蛋了一些。
受到夏额哲所部疯狂杀戮的刺激,剩下的八万精骑也跟疯了一样开始砍杀了起来——原本是很正常的一场围杀,在夏额哲这条疯狗带偏了画风之后就彻底演变成了屠杀。
崇祯皇帝想骂人。
眼前的部落是挺大,通过那铺天盖地的帐篷和牛羊看上去怎么着也得有个七八万人。
问题是,这么多的鞑子在这里,自己一共砍死了不到十个!
算了,具体数量其实就只有两个,剩下的都被那些杀红了眼的杀才们抢了人头。
以后的史书上会怎么记载自己?
“帝领精骑十万亲征鞑靼,斩敌两人,鞑靼遂平。”
然后呢?
自己砍死了两个人的行为就会被歪曲成整个大军一共杀了两个鞑靼人,所以是劳民伤财?
一如当初的正德皇帝亲征,阵斩蒙古兵两人一样的春秋笔法。
……
巴图孟克心里很忐忑。
自己干了些什么事儿,自己心里还是有些逼数的——战场上抛弃了右路军的两万骑兵,抛弃了往常最信任自己的莫思巴图尔汗,带着三万骑兵跑路了。
虽然说后来得到了莫思巴图尔汗同样跑路的消息,巴图孟克心里也没有再去找莫思巴图尔汗的想法。
自己这种行为跟逃兵根本就没有任何区别,如果一定要说有区别,那就是自己带着三万骑兵一起当逃兵,罪过更大。
自己现在回去找莫思巴图尔汗,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被战马拖死在这茫茫草原上,成为这片草原的养料。
就算是莫思巴图汗尔碍于形势,或者说顾忌到这三万跟着自己一起当了逃兵的精骑而暂时放过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