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老爷嗤笑道:“你请个先生教他们说人话不就行了?对了,忘了你舍不得花请先生的银子!可是就算你用那些隐户,虽说给的银子少了些,可是不一样要给工钱?我觉得还是不如用蛮子划算!”
  陈老爷哼哼了两声才道:“隐户们是大明人,用着自然放心,那些个蛮子一个个的浑然不似人形,谁知道都是些什么玩意!”
  说完之后,陈老爷才闷声道:“罢了罢了,不提这丧气事儿了,喝酒喝酒!”
  两人举杯对饮,崇祯皇帝却没有弄明白陈老爷到底为什么会说官府心黑,当下便有些好奇。
  看了看已经吃的差不多了的周皇后和宜妃,崇祯皇帝只得按下了心中的好奇,结账后便拉着周皇后和宜妃继续逛了起来。
  只是到了第二天,崇祯皇帝又换了身衣服,带着一群内厂和锦衣卫的家伙们悄悄溜出了宫。
  这回去官府看看,官府的心都黑了?那还了得!
  而且锦衣卫和东西厂都没有把消息报上来,难道是锦衣卫和东西厂跟顺天府勾结到了一起,利用这个机会发财?
  虽然说东厂、西厂、锦衣卫、顺天府这几个方面的人勾结到一起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心中起疑的崇祯皇帝依然命人暗中从京营调了三千精兵,暗伏于顺天府衙门的周围。
  刚刚到了顺天府的衙门口,就见一溜的桌子摆开,每张桌子后面都有一个小吏在忙着。
  第一张桌子那里的小吏一抬头,正好看见崇祯皇帝站在自己面前,便开口道:“那书生,你的户籍册子带来了么?”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道:“忘记带了!”
  小吏顿时大怒道:“没带户籍册子你跑这儿消遣大爷来了是不是?赶紧滚回去拿,小心变成隐户!下一个!”
  崇祯皇帝强按住心中的怒火道:“还望大人行个方便?”
  一边说着,一锭十足成色的雪花银就从崇祯皇帝的袖子中滑落。
  那小吏怒火更甚,喝道:“谁要你的银子?滚蛋!别妨碍大爷办公!”
  崇祯皇帝陪笑道:“不是听说拿银子?”
  那小吏突然间有些疑神疑鬼的道:“谁说的?看到那边没有,锦衣卫就在那儿,谁跟你说的,谁收了银子,上那儿举报去,有赏钱!”
  崇祯皇帝顿时一脸懵逼的陪笑道:“那是小人记错了,记错了。”
  说完,收起银子便走到了一旁,想了半天也没有想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他娘的,这次出来亏大了!
  没有弄明白官府到底哪儿黑心了不说,还他娘的被人骂了好几句,还没办法回嘴!
  要不然亮明自己的身份?
  亮明身份倒是没问题,好好的一个小吏废掉了不说,自己这口气也没办法说——谁让你闲的没事儿跑出来找骂的?
  想了想,崇祯皇帝干脆继续向着衙门里面走去,大了不了再随口胡扯个什么勋贵子弟的身份也就是了,这种事儿又不是没干过!
  直到崇祯皇帝快要走进大堂了,才听着一个商人摇头道:“这官府的心都黑透了!一个蛮子转手都赚十两银子!”
  崇祯皇帝的脸就更黑了——彼其娘之!这银子是朕赚的!你他娘的这不是骂朕心黑么?
  白白被人骂了的崇祯皇帝扭头就走。
  今天这亏吃大了,还没地方找补回来!
  让人暗中传令给京营的士卒们解除戒备后,崇祯皇帝干脆又骑马往乡下而去。
  朕在民间的声誉一向不错,这回应该不会被骂了吧?


第591章 皇帝有点儿蠢
  崇祯皇帝出行,没有什么千骑卷平冈的气势,只有一行几十骑的护卫跟在身后,挟弓带箭的往着乡下而去。
  至于这期间锦衣卫和内厂会付出多大的功夫确认安全,又会有不知道多人会因此而倒霉,崇祯皇帝向来都不关心。
  而且习惯了这样儿的出行方式之后,崇祯皇帝也渐渐的喜欢上了这种玩法,更是搞明白了老刘家的天子为什么都喜欢这么玩。
  原因很简单,爽啊!
  带着一群人出去浪,遇到个在自己跟前装逼的,转身亮出自己是某某彻侯家的公子,立即吊打对手,爽的一逼有没有?
  就算是对面的家伙不在乎彻侯,可是太子呢?天子呢?再说一次不在乎试试?
  但是崇祯皇帝有一件事始终就没有搞明白,哪怕是穿越过来十多年了都没有搞明白。
  为什么每个村庄的大路口那里,都会有一棵大树?
  或者是柳树,或许是槐树,或许是杨树什么的,反正别管庄子大小,村口都有这么一棵树,好像没了这棵树就不配称之为一个村庄一般。
  而且这些树还都特别巨大,往往需要一两个人合抱才行,存在的年头最短最短的,也是从爷爷的爷爷那辈就开始存在了。
  这个习惯不知道什么时候有的,反正到了后世好像还是一样,传袭了几千年的习惯,好像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一样。
  眼前这个不知道名字的村庄也是一样,而且庄子口的大树不是一棵,而是两棵几人抱过来的大柳树。
  崇祯皇帝在到达了村口之时,就放缓了马速,但是一点儿停留的意思都没有,而是带着几十骑直接穿村而过,直接往不远处的山坳奔去。
  小胡庄的村民们一脸懵逼的看着这几十骑过去,不时的可以听到几个狗腿子在吹捧为首的年轻人:“公子爷射术无双,此番出猎,一定会满载而归!”
  “据我估计,公子爷今儿个能猎到一头大虫!”
  “或许能猎到鹿呢?”
  “兔子无数!”
  听着这么不要脸的吹捧,小胡庄的村民们是崩溃的——俺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儿,这后边的山上什么时候有大虫了?什么时候有鹿了?
  要是有鹿还好说,要是真个有大虫,不赶紧的找官府过来杀掉,难道要等着这大虫下山吃人?
  吹牛逼捧人也得有个限度吧!
  但是那个年轻公子周围的骑士显然不在意村民们的看法,继续毫无底限的吹捧年轻公子,希望能被公子爷夸上两句。
  摇了摇头之后,小胡庄的村民们该干什么的还是干什么——眼看着都要入秋了,该收的粮食得收,该晒的粮食也得晒,哪儿来的功夫关心人家贵公子想要秋猎?
  人家贵公子投胎投的好,不用下地干活就有的是下人把饭食给准备好,哪怕是接近下午了,人家想要进山还是可以进山,庄稼汉可不成。
  敢糊弄粮食的庄稼汉,早晚得让粮食给糊弄死!
  村长胡六七却不敢跟其他的村民一样,拿着这些呼啸而过的骑士们不当回事儿。
  身为一个进过城,见识过世面的村长,同时担任着里正这么个高大上职业的庄稼汉,胡六七自觉得自己跟其他村民是不一样的。
  最起码,自己见识过的东西,这村子里的庄稼汉们,一辈子也见识不到!
  别的不说,那贵公子身上背着的弓箭,明显就是朝廷卫所制式的弓箭!
  大明律,士子可以佩带刀剑游学,其他人敢带?呵呵!
  但是问题在于,大明律同样也规定了,私藏弓箭甲胄者,死!
  哪怕是那些读书人,敢在家中藏这些东西也是一样儿的下场!
  虽然十多年前,这条禁令已经慢慢的变得松了起来,可是当今皇帝登基之后,这条禁令又在某些方面被严格的执行了起来!
  比如说,持有大明户籍册子的百姓们家里也可以拥有刀剑,这是官府明文规定的,无所谓。
  但是弓箭这种东西管却比以前管制的更加严格,市面上都已经见不到了。
  刚才呼啸而过的几十个骑士,个个身上都背着弓,带着箭壶,腰间悬着刀剑,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这伙儿人的身份不一般!
  最起码,也直接说明了为首的那个贵公子身份不一般,起码也得是哪个国公家里的!
  当然,大明这么大,国公的数量也不少,国公们娶妻纳妾又没有什么人管,生的娃也多,谁知道这个贵公子是哪家儿的。
  但是能带个几十个亲卫这么明目张胆的出来浪,家里的背景肯定小不了,而且这个公子也必然是在家中极为受宠的。
  败家仔!都快傍晚了还进山秋猎,脑袋让驴踢了吧?
  心中暗骂了几句之后,胡六七不敢跟其他的村民一样胡吹牛逼侃大山,而是不时的望一望这伙人消失的地方。
  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如果到了明天还不回来,自己要不要去官府报官?看看谁家的公子走丢了一个?
  走到太阳落山,在外凉快的村民们已经打算返回家中时,远处才传来一阵得得的马蹄声。
  为首的公子哥满面喜色,身后跟着的数十骑也皆是面有得色,不少人的马上都带着各种各样的猎物,什么山鸡兔子一类的东西多的是,甚至于还有一头小鹿。
  胡六七有些懵逼,后面那山上自己从小就熟悉,没见着过鹿啊?什么时候有的?
  心里正在胡思乱想,那贵公子的骏马已经到了自己跟前。
  回过神来的胡六七赶忙向着贵公子拱了拱手道:“小老儿胡六七,忝为小胡庄的里正,不知道公子爷?”
  那公子哥儿还没有说话,身后的一骑却开口道:“我家公子爷神仙一般的人物,也是你能打听的?”
  公子哥回头瞪了一眼随从,却翻身下马道:“老丈有礼,小子成国公府朱晓松,见过胡老丈。”
  胡六七的心里很舒坦——瞧瞧,成国公府的公子哥儿跟老汉这么客气的说话,比他身后的那些个随从可强的太多了!
  慌乱的回了一礼后,胡六七才开口道:“公子爷这是要赶回城中去?”
  朱晓松抬头看了看天色,神情有些抑郁的道:“看这样子是回不去了,只怕城门都已经关了,这时候入城,是给家中找麻烦,小子的日子也必然难过。”
  胡乱解释了一番后,朱晓松才接着道:“小子贪玩,一时间误了时辰难以回家,故而想要在村子中借宿一晚,不知老丈可否通容?”
  胡六七有些为难——小胡庄正像这个庄子的名子一样,突然了一个小字。
  整个村子里说破大天去也不过是百十户人家,想要安排眼前这个公子哥儿倒还好说,可是他身后这几十个骑士,可就为难的很了。
  朱晓松一看胡六七脸上露出难色,便赶忙道:“老丈放心,小子今儿个猎了不少好东西,都分与村中村民,小子什么都不要,另外,每个借宿的人家,小子愿意给二两银子,可好?”
  你早说啊,有银子,啥事儿不好办?别说只是几十个随便,你就是再多几个,老汉也能给你安排妥当!
  老脸上的褶子都笑的有如九月盛开的菊花,胡六七讪笑着道:“这怎么好意思呢!”
  崇祯皇帝一看胡六七这脸上,就知道今儿个借宿的事儿妥当了。
  果然,老祖宗说的对,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了银子好办事儿!
  胡六七确实如他所说的那样儿,几十个随从安排的妥妥当当,几乎每家都安排了一个骑士,至于这位贵不可言的成国公家小公子,自然也就住在了胡六七的家里。
  都是肥羊!
  这些骑士所带着的猎物确实如同这位成国公家的小公子所说的那般,都分给了村民,当晚就下了锅,再来点儿劣酒,这小日子就美美哒!
  至于最大的那一头鹿,进了胡六七的家里貌似也很合理?毕竟自己身为里正,又招待这位贵公子住下,落下一头鹿又算得了什么?
  至于别人,想要招待这位贵公子,你们有那个资格么?呸!
  甫一回到家中,胡六七就赶紧招呼着妻子和几个儿媳去整治饭菜,再打上几角酒,自己要招待贵客,贵不可言的贵客!
  酒过三巡,胡六七的脸色都因为几杯劣酒而变得通红,崇祯皇帝才笑眯眯地问道:“胡老丈,小子有一事不明,望老丈能给小子解惑?”
  已经有几分醉意的胡六七眯着眼睛问道:“公子请讲?”
  崇祯皇帝道:“小子出城之时,曾见许多人都在赶往官府去登记户籍册子,可是村子里却不见有人去?”
  胡六七一拍大腿,哈哈笑道:“嗨,我当公子说的是什么事儿!原来是这个啊。”
  美滋滋的饮了一口酒之后,胡六七才啧啧有声的道:“村子里的村民们,几天前就把户籍册子的事儿给办完了,当时还是顺天府的差爷们来村子里办的,自然也就不用跑到顺天府那么远了。”
  崇祯皇帝笑道:“说起来也奇怪了,前几年不是才登记过么?怎么又折腾上了?”
  有道是酒壮怂人胆,再加上化名为成国公府小公子朱晓松的崇祯皇帝又表现的极为好说话,胡六七的胆子也逐渐大了起来:“公子要是只以为官府是在瞎折腾,那老汉倒要说公子爷想的差了!”
  崇祯皇帝拱了拱手道:“请老丈指教?”
  胡六七嘿嘿笑道:“官府不是在瞎折腾,皇帝也不是傻子,这是想着多收人头税呢!”
  见崇祯皇帝一脸不信的样子,胡六七抿了抿嘴角的酒渍,笑道:“老汉跟公子爷投缘,也就有话直说了。”
  又美滋滋的吃了一口鹿肉,才笑眯眯的望着崇祯皇帝笑道:“官场上有句话,叫做瞒上不瞒下,公子爷想必是知道的吧?”
  见崇祯皇帝点头,胡六七才接着道:“这民间啊,也是一样!官府其实也知道,老百姓的家里多的是娃子,可是生的再多,却都被唤做小二,公子爷可知道这其中原因?”
  见崇祯皇帝摇头,胡六七便接着道:“都叫做小二,便只收两个娃子的人头税,后面的自然不用在交了,可是若小三小四那么排下去,这人头税得交多少?”
  见崇祯皇帝一脸不以为意的样子,胡六七顿时有些急了,开口道:“公子爷家大业大,国公府自然不缺了那么几两银子,也没有人敢把这个银子收到国公府上去。可是这普通的百姓家里,一两银子就足够一家人月余的花销,省着点儿都能花上三五个月了,能少省着点儿?孩子一多,可就要了命了!”
  崇祯皇帝撇嘴道:“那社学呢?本公子可是记得,当年天子曾经下诏,各地的社学都得重新整治起来的。”
  胡六七讥笑道:“社学是社学,人头银子是人头银子,这能是一回事儿?”
  崇祯皇帝道:“怎么就不是一回事儿了?有多少个上社学的娃子,就有多少个人头,不是很好算的账?”
  胡六七道:“社学是社学,该让娃子念书的还是得让娃子去,反正皇帝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那些先生们也知道怎么一回事儿,但是一只羊是赶,两只羊是放,都一样。但是官府统计户籍册子的时候,该报只有两个娃子的还是只报两个娃子,只要没有人出首,谁来管?官府也乐得轻松!”
  崇祯皇帝的脸色有些黑——彼其娘之!当着朕的面说着占朕家的便宜?
  行,朕忍了,反正让百姓占便宜跟让那些贪官占便宜可是大大的不一样,最起码这些老百姓还能念着朕的好儿。
  而一个皇帝有个好名声有多重要?看看老刘家的那几个皇帝就知道了!
  再说了,只要这回的人口普查搞下去,把百姓的具体数量搞清楚,就算是成功了,其他的不要再奢求太多了。
  只是胡六七接下来的话,让崇祯皇帝的脸色越发的黑了起来,甚至于还想抽刀子砍人:“皇帝是个好皇帝,可是就是有点儿蠢。”


第592章 朕让你们骂!
  崇祯皇帝咳了一声道:“胡老丈醉了!议论天子,这可是大罪!”
  胡六七醉熏熏的道:“公子爷议论天子是大罪,老汉大字不识一个的庄稼汉,便是天子当面议论,也不是罪。公子爷可不能因为老汉在地里刨食就瞧不上老汉,大明律和大诰,老汉可是清楚的。”
  崇祯皇帝被胡六七的话给噎的一愣——放牛娃规定出来的大明律确实很扯蛋,让朕这个皇帝被人当面骂蠢还得挺着……
  黑着脸向胡六七拱了拱手后,崇祯皇帝才问道:“刚才老丈说天子,咳。”
  胡六七道:“天子爱民如子,这一点全天下的百姓都知道,都认,老汉的家里还供着天子的长生牌位,只盼着他老人家能江山万年哩。”
  说完之后,胡六七也来了兴致,强烈要求崇祯皇帝跟着他去看一看供着的崇祯皇帝长生牌位。
  崇祯皇帝一脸懵逼的看着眼前的牌位——不大,跟供着的其他神位差不了多少,只是上面的字换成了大明崇祯皇帝长生神位,祈求大明江山万年永固。
  朕有一句麻卖批不知道当讲不当讲?朕还活着呢,牌位这种东西就先立上了?
  更操蛋的是,还让朕看到了!看到了自己的长生牌位!
  这种蛋疼的感觉,崇祯皇帝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才好。
  但是那句麻卖批,最终还是被崇祯皇帝给咽了回去。
  民间的百姓,给一个活着的皇帝立起了长生牌位,四时祭拜,这已经是这些百姓能想出来最好的表达自己对于这个皇帝的感恩方式了。
  有这样儿淳朴的百姓,赶紧念着百姓的好儿吧,还想要什么自行车啊,给朕玛莎拉蒂也不换啊!
  回到酒桌上之后,崇祯皇帝黑着的脸色也终于好看了一些,硬挤出了一丝笑意之后才问道:“老丈接着刚才的说,小子正好奇呢。”
  胡六七道:“天子只想着统计出来这些人头,然后想要把这些百姓迁到外面去,真当百姓们看不出来啊?百姓们没有傻子,对于天子的这点儿小心思,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一样儿。”
  见崇祯皇帝一脸乖宝宝的样子等着自己继续说下去,胡六七心中那股好为人师的感觉顿时爆棚,笑道:“百姓们都知道,可是百姓们也愿意,公子你道这是为何?”
  崇祯皇帝很适时的捧哏道:“为何?”
  胡六七道:“还不是大明的户籍册子金贵!老汉进城的次数不少,那些个红毛绿眼的蛮子见着老汉,都得绕着走,不敢有丝毫的冲撞,为啥?还不是因为老汉手里有大明的户籍册子,官府会向着老汉!可是陛下蠢也就蠢在这儿了——听说大明要给一些蛮子们上籍!这籍是这么好上的?”
  崇祯皇帝很懵逼——国际友人都无比向往大明的绿卡,这不是说明大明足够牛逼?
  就像是后世的鹰酱绿卡一样,多少人挖空了心思,削尖了脑袋都想要弄到一个?
  胡老汉讥笑道:“我大明的百姓,生于斯,长于斯,对大明自然也是忠心耿耿的。说句最现实的,倘若现在皇帝要征兵,我小胡庄的大小男儿没一个会找理由不去的,只怕人人都会踊跃向前!可是那些个蛮子们,谁会响应陛下的旨意?人家跟大明有啥关系?有好处就占,没好处自然也就不在乎,打仗这种玩命的事儿,蛮子们难道还会比我大明百姓更忠心不成?”
  崇祯皇帝一脸懵逼的望着胡六七——你说的好有道理,朕既然无言以对……
  胡六七的话匣子一打开,可就有些关不住的意思了:“再说了,皇帝陛下想要统计百姓口数,然后再移民实边,这事儿谁心里不知道?占了那么大的地盘肯定得有人去耕种才行!但是给了蛮子们户籍算怎么回事儿?好不容易从蛮子手里抢回来的,难道还要让这些蛮子们再这么容易住回去?”
  崇祯皇帝试探着问道:“老丈指的蛮子,是土默特部那些?还是察哈尔部那些?或者是那些西洋夷人?”
  胡六七一挥手道:“全算上!蛮子就是蛮子,比不得我大明百姓更忠心!”
  崇祯皇帝闻言,这才释然。
  原来不是胡六七有什么真知灼见,而是纯属于喝多了胡吹牛逼而已。
  如果说单纯是指那些西洋夷人,崇祯皇帝认为胡六七说的对,但是把土默特部和察哈尔部都算进去,就太扯蛋了一些。
  土默特部,蒙古万骑最早的雏形,现在已经扩编到了十万骑左右的规模。
  这十万骑兵除了崇祯皇帝的旨意和五军都督府的调令之外,根本就不听从任何人的命令——包括他们原来的大汗,卜失兔和卓里克图汗等,根本就指挥不动这十万骑。
  察哈尔部就更不用说了,夏额哲不光自我洗脑,还顺便把整个察哈尔部都给彻底的洗了——只要崇祯皇帝一声令下,让整个察哈尔部去死都没有问题。
  更何况,除了这两部之外,还有锡伯部呢——那可是婉妃完颜玉卓的娘家,而且也是最早彻底全面倒向大明的部族。
  这些部族的人,不给他们个大明的户籍,说的过去?
  但是胡六七说的也对啊,就像是现在在朵甘思的正蓝旗和镶蓝旗,到底该怎么处理?
  现在给了大明的户籍,以后长的都差不多,没有个民族的区分,到时候怎么分辨出来洒杀?
  难道承认他们也是大明的一份子?
  可是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些货在讨论如何干死多尔衮这件事儿上,比大明的文武官员们还要积极!
  头疼,想不通。
  但是崇祯皇帝对于想不通的事儿向来是先放到一边不管的,当下便对胡六七举杯道:“老丈说的在理,请。”
  胡六七笑眯眯的饮了一杯后,又笑着道:“除了这一点之外,倒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就是想要移民实边这事儿,不好说。”
  崇祯皇帝一愣,问道:“怎么说?”
  胡六七笑道:“陛下想要让百姓移到辽东那边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