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摆在自己面前的路就成了三条。
  第一条路,继续发展,干掉暹罗和其他的那些小国,然后在大明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先行进攻,或者等着大明的进攻;
  第二条路,放弃发展,每日里醉生梦死,表现的昏庸一些,怎么败家怎么来,让自己变得不那么显眼;
  第三条路,主动上表,请求内附大明。
  在他隆看来,这三条路里面的第一条路根本就是条死路!
  就算是缅甸再强,就算是吞并了暹罗和其他的小国又能怎么样?难道还能强得过大明?
  远了不说,光是一个世代镇守云南的沐王府都能压的缅甸上上下下喘不过气来,更何况大明皇帝了!
  自己又不是傻子,不会对这一点都看不到!
  至于第二条路,撑死了也就是起到个拖延时间的作用,让大明皇帝注意到自己的时间晚上一些。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早死跟晚死有什么区别没有?反正都是个死!
  如果自己现在年纪大了,那倒也无所谓,抱着自己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的心态也就算了。
  可是自己现在还没到垂垂老矣的地步,离死更是有着一大段的距离,而大明皇帝手里那把明晃晃的屠刀可近在眼前了!
  第一条路和第二条路都等于是死路,也就只剩下第三条路可以选择了!
  提前赶在大明皇帝还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时候先上表请求内附,让大明皇帝对自己有个好印象,子孙后代的富贵也保住了,不比等死强的多?
  给缅甸在大明使节的消息已经送出去了,剩下的就等着看大明那边做何反应了。
  若是大明皇帝同意了自己朝觐内附的请求,那么一切都好说;如果不同意,那么自己也好早早的做出应对。
  大概会拒绝个两三次吧?听说大明的皇帝好歹还要点儿脸?
  至于其他的那些渣渣藩国国主们能不能看明白这其中的关窍,那就跟自己没关系了——自己又不是他们的爹,没义务教他们学乖!


第628章 上天太偏爱大明了!
  为了能让自己的想法早点儿实现,他隆做出了一个让暹罗等周边的国家目瞪口呆的举动——全面收缩兵力,甚至于将兰那泰地区让了回去。
  当然,他隆也不至于傻到直接就全面放弃了兰那泰,而是退出了一部分的地盘,保持着重兵威慑的态势,以保证随时可以卷土而来。
  至于暹罗朝堂上上下下,能见到他隆退兵的举动就已经烧高香了,哪里还敢再陈兵兰那泰?
  万一刺激到他隆,再一次大举兴兵来犯该怎么办?
  到时候是不是得找大明爸爸出手镇压?
  上一次主动寻找大明爸爸出手镇压的有两家,一家叫朝鲜,另一家叫琉球。
  现在一个成了朝鲜布政使司,另一个成了琉球布政使司,两家的国主都跑到了大明的京师,挂着个亲王的名头在颐养天年。
  这两家的百姓们倒是一步登天了,起码现在都挂着大明百姓的身份,平时走路都嚣张的不行,尤其是那些在暹罗行商的朝鲜人,一个个的就更不是东西了。
  嘴巴里动不动就是我大明天朝如何如何,除了同样身份的朝鲜人或者更高一些的大明百姓之外,这些人根本就是视暹罗的小吏如无物!
  彼其娘之!一些朝鲜的行商就这么嚣张,反而不如大明的商人来得谦逊!
  至于这两个“亲王”,目前看来倒是一切都正常,问题是,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就小楼昨夜又东风……
  毕竟,大明自己的亲王都玩了命的跑去海外谋求建国,自己傻了才会主动凑过去!
  就算是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就算是大明皇帝愿意这么养着几个闲散亲王,那又能怎么样?
  当个闲散亲王跟关起门来当土皇帝能一样?根本就是两个概念好不好!
  正是基于这种想法,整个大明的南边那些小国,都打定了主意装死或者先观望——看看他隆会得到什么样的待遇再说。
  他隆的心情也很忐忑。
  自己这回的操作绝对够骚,但是也绝对够险——如果大明的皇帝同意了还好说,不同意的话,那自己就得面临着周边这些小国,甚至于包括大明在内的压力。
  但是,汉人有句老话说的好,开弓没有回头箭,自己的表单已经到了路上,也没有什么反悔的余地了。
  而且这事儿要是成了,自己和整个缅甸能得到的好处,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前面的朝鲜和琉球确实内附了是没错,也确实是两个闲散的亲王没错,可是看看朝鲜和琉球的百姓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原先是个什么样子?
  而且这里面还涉及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琉球和朝鲜之所以内附,是因为当时的外部压力问题,而缅甸没有这个问题,所以缅甸要求内附,价值比这两家更高,得到的好处也就更多!
  毕竟,汉人还有一句话说的好,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真要是等着大明皇帝把眼光盯向这边,打又打不过,内附也没了价值和意义,还不如早早的请求内附,自己和缅甸百姓得到的好处也能最大化。
  ……
  崇祯皇帝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句,放眼整个大明乃至于整个世界,估计都找不出来比锦衣卫更牛逼的情报机构了!
  他隆王的表章通过正式官方渠道送到缅甸使节的手中时,崇祯皇帝已经带着温体仁和朱纯臣等文武大臣们讨论了好几回。
  因为崇祯皇帝本身也是想不明白。
  换成自己在他隆的位置上,根本就不可能上表内附,大不了就鱼死网破,内附什么的,不存在的。
  可是偏偏他隆王就选择了内附!
  难道说,他隆是真心仰幕大明天朝上国的生活,所以才想着内附?
  崇祯皇帝没想明白,哪怕是使节已经正式通过鸿胪寺递交了觐见的请求,崇祯皇帝依然有些懵逼。
  缅甸使臣锡真在刚刚进入御书房之后,就赶忙趴在地上行礼道:“下国小臣锡真,叩见大明皇帝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皇帝则是笑眯眯的道:“起来罢。”
  难得的,崇祯皇帝没有命人给锡真准备凳子——温体仁和朱纯臣这些大佬们求见崇祯皇帝,通常都是有凳子可以坐的。
  锡真从地上起身之后,又向着崇祯皇帝施了一礼,才躬身站好,拱手道:“启奏陛下,小臣这里有我国国主表章一封,要呈于陛下。”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吩咐道:“呈上来。”
  王承恩躬身应了,先是从锡真的手上接过来他隆王的表章,接着又仔细查验了一番后才呈给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却是连看都没有看,反而盯着锡真道:“他隆王表章里的内容,想必锡真爱卿也是知道的?”
  锡真躬身道:“启奏陛下,我国国主的表章,小臣不敢擅自拆开,但是我国国主另有一封给小臣的书信,大概的也说了一些。”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点头道:“那对于内附之事,爱卿是怎么看的?”
  锡真躬身道:“下邦小国,臣民无不盼着内附大明,得为圣天子治下百姓!”
  锡真一番话说的是斩钉截铁,甚至于连崇祯皇帝都相信了——现在的大明就是世界的明灯,大明的月亮也是世界上最圆的,想着成为大明百姓,不是很正常的事儿?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后,才打开他隆王的表章看了起来。
  略过了前面一大堆的问候和各种没用的屁话之后,崇祯皇帝直接就看向了重点。
  大意很简单,就是崇祯十一年的时候,自己已经把缅甸的所有数据都统计清楚了,只要崇祯皇帝陛下点点头,自己就屁颠屁颠的带着这些数据上京,让整个缅甸成为大明的内藩。
  自己一心为了皇帝陛下的宏图霸业等等,不敢奢求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只求能在京城,混吃等死就行了……
  对于这些屁话,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如果他隆王是真心内附,按着他的带头作用,大明就不可能亏待了他,不说最基本的袭罔替亲王待遇,最起码也得给人家点儿实权啥的。
  如果他隆王是玩什么其他的套路,想要搞出什么事情来,这份表章上面所有的话就全都是屁话,屁用都没有一点儿。
  现在一切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他隆王到底是真心内附,还是想要搞事情。
  点了点头之后,崇祯皇帝才接着道:“既然他隆王有这份忠心,朕便允了他入觐的请求。锡真爱卿回去之后,便回书给他隆王,告诉他,朕允了他入贡的请求,使团人数随他自己,一路之上,大明以亲王之礼相待。既然他有这份忠心,朕为他破一回例,倒也算不得什么。”
  锡真面色一喜,躬身道:“多谢陛下天恩,小臣回去后便修书给我国国主,请他尽快入京觐见。”
  等到锡真退出了宫外之后,崇祯皇帝又再一次的拿着厂卫送来的情报合计了起来。
  从眼前所有的情报综合起来判断,他隆王倒是真心想要内附。
  只要他隆王是真心的想要内附,现在不管是给出什么样儿的待遇,其实都不为过。
  毕竟,这是第一个不需要大明的帮助,而且跟大明有交易往来的藩国请求内附,跟之前的朝鲜和琉球比起来,意义上完全不同。
  他隆王在接到缅甸使臣的回复和崇祯皇帝正式的旨意之后,便打点起了一众使团,浩浩荡荡的往大明而来。
  刚刚到了孟定府,一队骑士就拦住了他隆王的使团。
  颇为羡慕的打量了一眼前方拦路的骑士,他隆王的侍卫首领便拍马前行,朗声道:“前方何人?”
  对面为首的骑士朗声道:“奉大明黔国公之命,特来护送他隆王前往应天府!”
  一路到了南京城之后,他隆王才算是真正的理解了什么叫做天朝上国——就算是翻遍整个缅甸也找不出来这么高大雄伟的坚城!
  可是,这么高大雄伟的坚城,不过是天朝上国已经废弃不用的旧都城,新的都城比这还要雄伟!
  这么雄壮的坚城,就算自己举国来攻,只怕也攻不下吧?这样儿的坚城,就不应该出现在人间!
  扭头看了看自己身旁的护卫,再看看一路护送自己前来南京,现在正在与南京军府骑兵进行交接的那些大明骑兵,他隆王心中顿时又感觉到一阵苦涩之意。
  自己也算是个英明有为的君主了,自从登上王位这些年,自己也算是励精图治,可是结果呢?
  整个缅甸都凑不起来这么一支精锐的骑兵出来!
  至于象兵什么的,那玩意在暹罗那几个扑街小国眼里是够厉害的,可是放在大明的眼里,估计就算不得什么了吧?
  毕竟,中原历史上跟象兵交手的次数也不算少,而象兵占上风的次数却寥寥无几——基本上都是趁着一开始中原军队不熟悉象兵的时候才能沾到一些便宜。
  当中原王朝的军队反应过来之后,基本上就轮到象兵被各种按在地上摩擦了……
  他隆对于这些事情看的很清楚,对于这个跟自己前后脚登基的崇祯皇帝更是深有了解。
  只不过,崇祯皇帝一登基就是皇帝,是天下共主,自己登基不过是一个小国的国主。
  自己从一开始就输了,输的很彻底。
  除非是崇祯皇帝作大死,把天下搞的大乱,自己或许有希望能混得比现在更好,甚至于更进一步。
  然而崇祯皇帝登基之后的一系列动作,却是将整个天下都死死的。
  远了不说,光是自己国内那个让人头疼的东印度分公司,自己就拿他们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而那个东印度公司却被大明按在地上各种摩擦,据说连东印度公司在爪哇和吕宋的人都快被杀光了,也没见东印度公司搞出来什么事情。
  而更加让人恶心的是,据最终传到自己的手里的情报表明,东印度公司正在扩大在缅甸的分公司,而他们的目标,是奴隶交易!
  他隆王自认摆不平东印度公司的人。
  靠着海却没有什么水师力量的缅甸对于东印度公司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哪怕是自己现在就大力的发展水面力量也没有什么鸟用!
  这么一来,全面的倒向大明还是等着跟东印度公司发生冲突,最后再请求大明爸爸出手之后被吞并,就成了一个很简单的选择了。
  其他的什么仰慕天朝啊一类的,这些话说说也就算了,是事实,但是绝对不是真正让自己内附的真正原因。
  只不过,这个原因只要自己就好了,任何人,包括自己的那些妃子都不能让她们知道。
  毕竟,在不说出这个原因之前,自己就能在崇祯皇帝那里得到最大的好处。
  如果这个原因说出去,整个缅甸也就变得不值钱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隆王甚至于对自己进行了深度催眠,让自己都相信了所谓内附是因为仰慕大明这个理由!
  只不过,当他隆王见到了南京城外靠北一些的车站,并且被南京鸿胪寺安排乘坐火车上京之后,他隆王再一次被震惊到了。
  缅甸国内不是没有关于大明蒸汽机车的传言,但是这种真正见到了实物,并且亲自乘坐火车之后的震撼,却远不是传言能比得上的!
  对比起高大坚固的南京城,火车才是真正不应该出现在人间的神器!
  他隆不傻,对于火车这种东西的作用自然能看的出来。
  哪怕是现在的火车再慢,这种东西的作用也是无法抹去的——不管是运送物资还是投送兵力,根本就不是靠人力能比得上的!
  老天爷太偏爱大明人了!
  ……
  远在京城的崇祯皇帝在接到了锦衣卫的回报之后,便再一次召集了几大龙腿子进宫,商议起了关于他隆王进京面圣的事宜。
  他隆王进京,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觐见,也不仅仅是他隆王请求内附那么简单。
  涉及到的事情,远不止这些。
  比如,他隆王内附之后,涉及到的周边国家,比如暹罗等等的小国,他们会怎么看?
  另外,还有缅甸原本的百姓该如何安排?


第629章 宣缅甸王他隆觐见!
  他隆一直以为南京城就是天下第一坚城,已经不属于人间该出现的奇迹了。
  然而通过南京到京城的一路之上,这样儿的坚城,他看到了足足有十余座!
  虽然很多都是远远的看到一角,或者是大概的一点儿轮廓,可是那种像是盘踞在大地上的远古巨兽一般,于无声中镇压天地一般直冲人心的威慑,还是让他隆一阵阵的心惊。
  当他隆好奇的询问陪同的鸿胪寺官员时,鸿胪寺的官员们也有些懵逼——不走近那些城池,谁知道那到底是哪座城!
  大明这么大,难道光凭一个远远的轮廓就能看出来究竟是哪座城池?
  开什么玩笑,这事儿问铁道部的那些家伙还差不多,铁路都是他们修的,线路是他们定的,有事儿问他们去!
  如果一定要问本官的话,也没问题,等着靠近城池了,让本官看清楚城门上写的啥字之后再问!
  很显然,南京鸿胪寺的官员们并不是有意隐瞒,而是他们自己都闹不清楚那些城池都具体叫什么名字——大明之雄,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靠近城池是不可能的事儿。
  除了京城与南京两地的火车站是直通城内之外,剩下所有的火车站都被修建在了城外,远远的绕开了城墙,最近的也有三四里地的距离。
  出于什么目的,没有人知道,连崇祯皇帝都没有关心过,这些决定都是洪承畴带着铁道部的马仔们干的。
  除了一路上不断出现又消逝在身后的巨大城池之外,剩下的就是一片片的农田,还有忙碌的百姓了。
  崇祯十三年,很让人蛋疼的一个年份,老天爷不赏脸,连自己儿子的面子都不给,就是不下雨。
  往上到崇祯皇帝,往下到平民百姓,再算上中间的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就没有一个不头疼的。
  不下雨能怎么办?祈雨这种事儿干了不是一回两回了,然而老天爷说不给面子就是不给面子,难道还想让皇帝陛下发罪己诏求雨?
  这种想法,想想就得了,谁要是真敢说出来,那就是作死——先问问大明上上下下的百姓还有卫所士卒们会同意不?
  既然不能让崇祯皇帝下罪己诏,老天爷又不给面子,那么就只剩下一个办法了——靠井水!
  反正早在崇祯六七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大面积的打井工程,为此而死掉的蛮子几乎达到了两万。
  井水再少,起码也能浇一些地不是?哪怕是取水困难了些,总是能浇地的!
  他隆看到的就是大明的百姓们在取水种地。
  取水很简单,从井里把水打上来,然后灌到平板车上面的大桶里,然后再盆子一点点儿的向地里扬着浇。
  没办法,现在水少,就只能这么省着浇地——虽然浇了也不过是聊胜于无,可是好歹也能让庄稼有些收成不是?
  他隆的嘴巴张的有些大,愣愣地问道:“大明的百姓,就是这么浇地的?”
  陪同他隆一起北上京城的,是南京鸿胪寺少卿廖锦中。
  他隆王看到的景象,廖锦中同样看在了眼中。
  听到他隆王的话,廖锦中的脸色不禁有些阴沉:“殿下一路北上,应该也注意到了,这许多天的时间都没有下过一滴雨,可是这田地却不能荒了吧?官府现在只能发动百姓,靠着从井里取水以灌溉,多少能保住一些收成。”
  他隆闻言,也不禁点了点头道:“难怪,之前上国一直从下国购买粮食,想必也有这个原因了?”
  廖锦中道:“有这个原因,却也不是绝对的。我大明各地的常平仓和预备仓,现在都装满了粮食。至于一直在买粮,也不过是陛下的吩咐罢了。”
  他隆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便不再开口话说。
  依着这位鸿胪寺少卿的说法,大明眼下并不算缺少粮食,然而购买粮食的举动却从来没有停下过,甚至于,缅甸和暹罗周边国家的粮食都被大明给买光。
  那些粮食哪儿去了?
  不用太过于耗费脑子去想,他隆都能猜得出来那些粮食的去向——要么拿去当军粮,要么一部分储备,一部分当军粮。
  总之,之事儿跟军粮肯定是脱不了关系!
  就大明皇帝登基之后这么不停的作战,消耗掉的粮食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通过缅甸自己出售给大明的粮食,还有大明这么多藩国的数量,暗自推算了一番。
  结论就是,这么多的粮食,别说是供大明的皇帝出征时祸害,就算是大明的百姓们啥都不干,都足够两三年的用度!
  然而一直没有停下购粮的行动,是为了什么?
  储备,故意消耗!
  他隆王的脑子里面瞬间就冒出来这两个词。
  储备很好理解,就是为了以后打仗和时不时的天灾而储备起来足够的粮食,以便于应对缺粮的局面。
  至于故意消耗,只怕就是大明的皇帝陛下有意而为之了。
  大明收购粮食的价格说不上低,却也算不上多高,能让这些卖粮食的国家有钱赚,却又绝对不会太多。
  想赚钱,就必须得多卖粮食才行!
  而通过卖粮食赚到的银子,除去从百姓手里收购粮食的成本之外,基本上又通过各种各样的交易渠道流回了大明。
  最后的结果,就是大明基本上没怎么花银子,通过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就解决了自己国内的问题,储备了足够多的粮食!
  而这些国家,以及这些国家的百姓们得到了卖粮就能赚钱的路子之后,会做出什么样儿的选择,用屁股想也能想到了!
  大量的种植粮食!不去考虑其他!
  从某些层面上来讲,他隆王认为自己必须得感谢大明的皇帝陛下——因为大量的收购粮食,让百姓们认为安稳种地就可以了,不会再想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缅甸的局面就很安稳。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崇祯皇帝的行为却又让他隆王有些不寒而栗——当所有人都忙着种植粮食,还会有心情想其他的吗?
  答案是肯定的,当兵的不会想着打仗,而是会想着种粮食,商人们不会想着经营别的,而是贩卖粮食。
  当一个国家上上下下都在为了粮食而活的时候,这个国家基本上也就废掉了!
  他隆王自认为对这些事情看的很清楚,越想就越佩服崇祯皇帝的高瞻远瞩,也更加认定了自己内附的决定是正确的!
  从南京到京城,一路上晃晃悠悠的大概花掉了十余天的时间,不比马快,却也没有慢到哪里去。
  尤其是特制的火车车厢,就像是一个小型的宫殿一样奢华。
  或者说宫殿有些夸张了,因为受到面积的限制,连正常百姓家里的房子都比不上。
  但是里面的设施却是绝对能够满足一切需求,而且足够奢华!
  整个车厢里面都铺着厚厚的羊毛毯子,几个隔出来放了大床,类似于卧室的空间之外,是一个类似于书房的大空间,甚至于有摆满了书籍的书架。
  至于吃食上面,就更没有问题了,会有一节专门的车厢,里面有着高明的厨师烹饪出各种各样儿的食物送过来,大可以吃个痛快。
  在这样儿的车厢里面,他隆王体验到了比自己缅甸王宫里还要更加奢华,更加安逸的生活。
  而且这种火车不像是马车一样,晚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