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查能查询,现在什么玩意儿都不懂,只能寄希望于老徐这个大佬给力一些了。
  更操蛋的,还是自己把大明的情况想的太简单了。前世看过的小说基本上都是告诉自己,要解决的就是朝堂上的这些大佬,把不听话的统统干掉,换上一茬听话的就行了。
  同样是现实这小娘们儿,啪地一巴掌又呼了过来。现实告诉自己,光在朝堂杀上一茬并没有什么卵用,还需要把东南那边儿的混账们大杀特杀一遍,还得干掉那个传承了两千年的世家卖国大族才行。
  就在崇祯想着那个千年大族的时候,大殿外传来的,却是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殿中的大臣们听到马蹄声后,尽皆脸色大变。紫禁城中骑马,倒是有先皇赏赐过大臣一类的,可是现在可是上朝时间,而且听声音正在向着太和殿奔来,这种情况下,要么是边关急报,要么是有地方叛乱,而且地方上已经镇压不住,要向京师求援,除此之外,谁敢在紫禁城中奔马,那就是等同于找死。
  没有让崇祯和朝堂的大佬们等候太长时间,不一会儿,殿外的马蹄声戛然而止,马上的锦衣卫校尉翻身下马后就奔往殿内。
  等殿内的大汉将军搜完身,放了这校尉入内后,这校尉赶忙快步奔入殿中,跪地喊道:“陛下!山东急报!”
  崇祯心中早有准备,只是仍然做出了一副震惊的样子,看起来面色大变,吩咐王承恩道:“将急报呈上来。”
  接着又转向那校尉道:“什么事儿?有天灾?还是有反叛?说罢。”
  那校尉叩首道:“陛下,衍圣公孔公爷奉皇命回去袭爵,然而,一夜之间就去了!”
  崇祯向前走了两步,怒喝道:“你说甚么?再说一遍!”
  那校尉道:“陛下,衍圣公,孔公爷,去了!”
  崇祯一脸难以置信的样子,跌跌撞撞地倒走了两走,接过王承恩呈上的急报,打开看了一眼后,突然掷于地上,怒道:“混账!”
  接着来回走了两步后,一甩龙袍衣袖,对王承恩道:“将这急报送下去,让众位爱卿看看,商议一下,该怎么处理。混账!国朝的脸面都让这些混账给丢尽了!朕恨不得将这些混账一个个的全部送去见皇兄!”
  施凤来等朝堂大臣都被吓了一跳。皇帝口中的这些混账,明显指的是孔家的那些人,而且刚刚袭爵的孔贞运就这么没了?这也太快了,出京前还好好的,人逢喜事精神爽,大家可是一起去过清风馆的,怎么这突然之间说没就没了?
  等到施凤来接过王承恩递过来的急报,翻看完之后,脸色也是青一阵红一阵,干脆一言不发地又递给了旁边的内阁辅臣。
  等到内阁和六部的所有大佬以及一众勋贵看过了之后,便没有再往下传,而是收了回去。施凤来开口道:“陛下,事情已经至此,南宗已经凋零,还是要另想办法才是。”
  崇祯怒道:“想甚么办法?让朕想么?要你们是干什么的?”
  被训了个狗血淋头的施凤来早就怀疑这事儿有崇祯掺合,根本就不恼,只是躬身道:“陛下,臣以为,以北宗的行事来看,不足以守圣人家庙。虽然说这南宗北宗都是孔家之事,然后圣人之后,兄弟阋墙,互下杀手,不足以为万世师!”
  礼部尚书孟绍虞却是躬身道:“臣启奏陛下,臣以为,此事毕竟事关国朝脸面,却是不宜声张。莫如悄悄地处理,另择一人袭爵便是。”
  施凤来却是直接反对道:“择谁?南宗已然凋零,全宗上下能够符合袭爵条件的五十七口尽数被杀,难道择其旁枝袭爵?那还是圣人之后么?”
  孟绍虞道:“施阁老所言差矣。若是不另外择其贤者袭爵,难道衍圣公便自此而绝?国朝脸面何在?”
  崇祯听孟绍虞这么一说,却是说道:“那依孟爱卿之见呢?难道还要北宗之人袭爵么?”
  听崇祯这么一听,张惟贤先跳了出来:“陛下万万不可!”
  崇祯看着张惟贤,心中暗赞一声神队友,便问道:“英国公有何高见?”
  张惟贤躬身道:“陛下,此例万不可开!若是旁枝杀尽嫡系之人,便要让旁枝之人袭爵?此例一开,天下藩王,勋贵,只怕这些人的家中就此永无宁日!”
  崇祯嗯了一声,对孟绍虞道:“朕以为英国公所言有理。孟爱卿身为礼部尚书,当也要考虑到这一节才是。”
  说完孟绍虞之后,崇祯接着道:“众位爱卿还有什么看法?都大胆地说出来议一议。这事儿总归是要解决的。”
  见群臣都闭口装傻,没有人愿意捅这个马蜂窝,崇祯半是威胁半是诱惑道:“众位爱卿放心大胆地说,不然,这中午饭,朕可不管。”


第134章 朝臣奋迅如霹雳
  听闻崇祯这般不要脸地说法,群臣一时之间也是大感无奈。当今这位皇帝太不要脸了。什么仁义什么名声,好似全然不在乎一般,只顾着顺着自己的心意来。
  颇感头疼的群臣,甚至已经开始怀念大行的天启皇帝了,起码人家还要点儿脸面——大臣们风传天启与客氏有染,客氏不就出宫了?
  至于现在坐在龙椅上的这位爷,干脆堂而皇之的再次招了客氏进宫伺俸皇后,将有了身孕的皇后保护的密不透风。以至于某些正人群子们哀叹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众正盈朝的盛况,只怕是再也没有希望看到了——真不知道当初那个好学、重视东林的皇帝哪儿去了。
  不管这些朝堂大佬们怎么想,问题始终还是要解决的,要不然,这位皇帝说要让大家饿肚子,那大家肯定要饿肚子。
  在温体仁被下了诏狱之后,施凤来就是当之无愧地大佬。本着领导先说话的指导思想,施凤来先躬身道:“臣启奏陛下,左右事已至此,不如干脆除爵罢了!”
  此言一出,崇祯还没有来得及开心,朝堂上却是炸开了锅。礼部尚书孟绍虞当先反对:“施阁老此言差矣。孔府南北宗之间的事儿,毕竟是他们的家事,而衍圣公却是圣人之后,事关国朝脸面,如何能轻易除爵?施阁老也是名教子弟,怎么能说出除爵的话来?”
  一番话,却是丝毫不再顾及施凤来身为首辅的权威,直接就要开始硬怼。
  吏部尚书房壮丽也是支持孟绍虞:“下官也以为施阁老所言有误。毕竟是圣人之后,倘若就此除爵,衍圣公就此断于我朝,后世又该如何看?倘若再依大明律处置了北宗,那圣人血脉,可不真就断绝了?后世不得说我大明保护不力,致使圣人之后绝嗣?”
  崇祯原本已经坐回了龙椅上不再出声,静看大臣们开始撕逼大战。只是如今看来,怼施凤来的人比想象中的要多啊,这事儿就不太好办了。
  身为裁判的崇祯不太方便亲自下场,毕竟又当裁判又要下场,这脸上不太好看是不是?不过,秉承着不要脸的黑哨精神,崇祯干脆看向了兵部尚书崔呈秀。
  恰好,崔呈秀也正好望向崇祯,转瞬间,崔呈秀就明白了崇祯的意思,开始下场支持施凤来:“本官以为施阁老所言有理。毕竟圣人之后,兄弟阋墙倒也罢了,可是这互下杀手,先不说是不是触犯了大明律,便是这等行为,足够让天下人看不起了,又如何能再袭衍圣公的爵位,又如何为万世师表?”
  孟绍虞哂道:“那依着崔部堂的意思,且将这衍圣公之爵除了去,那世人又如何看待我大明?如何看待陛下?是不是会说我大明教化不到,以至于圣人之嗣都绝了继?若轻易除爵,徒为天下人笑柄!”
  崔呈秀也冷笑道:“孟大人好口才,本官自愧不如。不过,此等行为若是放到了战场上,便是不异于哗变,资敌,此端一开,影响之恶劣,只怕还在除爵之上!”
  张惟贤看着文员们撕的热闹,也跟着跳出来凑热闹:“不错,这等事的影响太过恶劣!若是你孟大人家的旁枝把你给砍了,是不是也要挑旁枝来继你的官位?”
  位高权重靠前的大佬们撕的厉害,靠后的一些御史郎中甚么的小官们也开启了无敌嘴炮模式,自执一词吵的不可开交,直将一个好好的朝堂搞成了菜市场一般。
  大明的文官向来是浪惯了的,如果在道理上讲不赢,或者是说不过了,那该怎么办?没什么好说的,挥拳头上就是了!
  别看大明的文官们外战外行,可是这内战就内行的很了。眼看着道理讲不过,加之崇祯登基之后的高压之下,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了,干脆,今儿个就以用拳头跟你讲道理!
  孟绍虞一方的拥趸者之中,不知道是谁喝了一声:“彼其娘之!某忍你这狗阉党很久了!”一声骂完,一个御史郎中已经挥拳抡向了对面的另一个御史言官。
  猝不及防之下,脸上被人狠揍了一拳的御史大人也怒了——彼其娘之!老子心惊胆颤地当个御史容易么!今天好不容易有个这么劲暴的话题能过过嘴瘾,你他娘的敢动手?
  这御史也不是甚么好相与的,一声不吭,直接脱了靴子就向对面的家伙抡了过去——老子手里可是有家伙事儿的!
  底层的小官们一动手,慢慢地就波及到了朝堂上的大佬们。
  身为大佬上官,便有如后世活力团体的红棍或者扛把子一般,小弟们已经开片了,你总不可能再端着茶水再喝茶看戏吧?
  崔呈秀一看底下已经乱了,干脆向支持自己的张惟贤一使眼色,也不管张惟贤是不是看见了,便直接抡着王八拳打下了孟绍虞,一边打一边骂:“老子今天打死你个奸臣!”
  崇祯今天可算是涨了见识了。后世论坛上贴吧里不时有人说大明朝的朝堂上动手打架是常事儿,可是自从自己登基之后还没有看见过,今儿个可算是见到活的了——从一品大员到五品小官,整个朝堂上已经乱成了一团。
  没有崇祯发话,锦衣卫指挥使魏良卿、田尔耕和许显纯都乐得装傻看戏,三个人干脆极有默契地退到一旁看着文官们大打出手——只要别迸自己一身血,人脑子打成狗脑子才好呢。
  随着时间一点点儿的流逝,打出了真火的朝臣们,可就真的开始下了狠手,什么抓头发,挖眼睛,抠鼻孔,甚至于有人使出了猴子偷桃和撩阴腿这样的绝技。
  慢慢地,就开始有朝臣倒在地上呻吟不止,不少都是被打的头破血流,官服也破破烂烂的。
  龙椅之上,崇祯开始时还是面无表情,慢慢地就开始沉了下来,到最后,几乎已经成了黑了,几乎可以拧出水来,这大明朝的文官们还真他娘的够奇葩的,对外的时候没见他们这么硬气过,朝堂上自己人打自己人倒一个个的是好手,怒喝一声:“够了!魏良卿,让人将他们给朕分开!”


第135章 除爵衍圣公
  魏良卿立即躬身道:“臣遵旨!”说完,便一挥手,对殿中值殿武士——也就是那些膀大腰圆的大汉将军们道:“把众位大人们都分开。”
  崇祯也是一脸黑线地瞪了魏良卿一眼,这家伙装模作样儿的,绝对是领会了自己的意思,多拖延一会儿的时间!
  等着群臣都被分开之后,崇祯看着大大小小官员们的惨样儿,差点儿气笑——施凤来的帽子找不到了,崔呈秀的袖子被人撕开了,孟绍虞的脸上一个通红的手掌印,不用问也知道是崔呈秀打的。至于被锦衣卫大汉将军扶起来的几个御史言官等官职较低的,则更是凄惨,有的人脸上还挂着靴子底的印记。
  众多官员和勋贵之中,卖相最好的,要数张惟贤等一众将门了——再烂的将门,总是有点儿功夫底子,战斗力那可是比文官们高出一大截的。
  被气的够呛的崇祯黑着脸道:“朕今儿个可算是长了见识了啊!众位爱卿是不是打算重现景泰年间的盛况?若是朕的兵部尚书不够,再加上锦衣卫指挥使和司礼监太监来凑数,再不够,就把朕也算上!?”
  这话说的,可就是诛心了。众多朝臣便在施凤来的带领下全体跪倒在地,叩首道:“臣等该死,望陛下息怒。”
  崇祯却是不开口让朝臣们起来,冷笑道:“好啊,一个个都是好样儿的。前番建奴叩城,不见你等上阵杀敌,今天却是敢于在朝堂之上大打出手,一个个的真是好样儿的!怯外战而勇于内斗,我大明朝的文武百官们可真给朕长脸呐!”
  一番话说的众多朝臣又叩首道:“臣等万死!陛下息怒。”
  崇祯见众多朝臣跪的差不多了,这才冷哼一声,开口道:“都起来罢。”
  待朝臣们都起来之后,崇祯才开口道:“刚才是谁带头动手的?站出来!”
  率先动手的御史郎中许成文闻言,心中打突,硬着头皮站出来后,躬身道:“启奏陛下,刚才是微臣先动的手,臣罪该万死!”
  崇祯看着这个叫许成文的御史郎中冷笑道:“前番建奴来时,你怎么不上城杀敌?今天就有匹夫之勇了?”
  说完,也不待许成文辩解,直接开口道:“御史郎中许成文,引发朝堂殴斗,廷杖三十。罢官革职,永不叙用!”
  魏良卿一听,当即便对殿中的大汉将军一挥手,当即便有两个大汉将军将许成文给带出了殿中。
  也不管许成文求饶呼喊声,崇祯接着问御史台大夫曹思诚道:“君前失仪,该当何罪?”
  刚才也参与了斗殴的阉党大佬曹思诚虽然心中忐忑,依旧躬身道:“启奏陛下,君前失仪,当罚俸。今日群臣朝堂斗殴,已经不止于君前失仪,实乃大不敬之过。”
  崇祯却对王承恩道:“拟旨,群臣君前失仪斗殴,原属大不敬之过,朕悯其情,各罚俸一年,以观后效。再有犯者,依大不敬论处。”
  其实在崇祯的心中,恨不得干脆借着这个机会好好清洗一番,可是在双花红棍级别里边儿,先动手的却是崔呈秀和张惟贤——总不能把这两个家伙先给砍了吧。
  蛋疼不已的崇祯接着对朝臣道:“现在都打累了罢?如果都累了,就好好议一议,这衍圣公一事到底该是个什么章程,如果你们觉得动手能解决问题,你们可以去午门外打一声,哪一方赢了,哪一方便有理,如何?”
  朝臣们心中也是暗骂,这他娘的是胡虏蛮夷的玩法,就算你皇帝不要脸,俺们可是堂堂诸夏的斯文人,可还得要脸呢,怎么能学草原上那些野蛮人这么干?成何体统!
  还是施凤来先出班奏道:“陛下息怒,臣等一时失仪,罪该万死,只是陛下还需保重龙体。”
  崇祯这才气咻咻地道:“行了行了,朕不是要听你们请罪。这些都是虚的,现在说说,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施凤来道:“启奏陛下,臣还是坚持刚才的看法儿,南宗既然已经就此绝了,北宗又不足以奉圣人祖庙,莫若就此除爵,改由国家祭祀供奉圣人。”
  崇祯干脆问孟绍虞道:“孟爱卿是礼部尚书,你的意见究竟是什么?”
  孟绍虞很想坚持刚才的想法,可是隐隐作痛的脸颊却是提醒自己,刚才已经吃了一次亏了,若是再引发一次斗殴,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儿呢。反正左右吃亏的不是自己,他孔家倒霉就倒霉吧,只要不是动了名教便好,干脆,把这事儿彻底推给施凤来这个死阉党好了,若是真的引发了什么麻烦,也是他自己的事儿。
  心中既然有了计较,孟绍虞便也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臣愚昧,心中无甚好的计策,不如便按施阁老所言。”
  见两个大佬都是这种意见,下面的人也不再持反对意见,纷纷出班附议。
  如此一来,崇祯算是基本上满意了,这才接着道:“下面再议一议,北宗之人该如何处理?刑部尚书何在?”
  向来自诩为清流君子的刑部尚书苏茂相出班道:“臣启奏陛下,若依大明律,北宗之人乃是蓄意谋杀当朝国公,属蓄意谋反,按律当诛九族。”
  崇祯闻言,却是冷笑道:“若?看起来,苏爱卿还有话没说完?”
  苏茂相心中打了个突,奏道:“陛下圣明。这北宗之人虽然该死,毕竟是圣人之后,不宜杀戮过甚,臣以为,当从轻发落。”
  不待崇祯开口,朝堂上又是一番附议之声,反正不管怎么说,让你把这爵位给除了,已经是俺们最大的让步了,若是你小皇帝再把圣人血脉杀个精光,这儒家的根可不就断了?此事却是万万不行的!
  崇祯思虑一番,最终还是开口道:“朕曾读史书,见《史记·商君列传》有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圣人之后,毕竟不是圣人,做出这般下作之事,徒给圣人抹黑。”
  沉吟一番,崇祯这才对王承恩道:“拟旨,孔氏北宗,不仁不义,形同禽兽,为国朝体面计,凡九族之内,赐自尽。凡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者,不在此例。”
  为了以绝后患,咬了咬牙,崇祯接着道:“然则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余者发配东江充军。”


第136章 杀人放火受招安
  省躬殿之中,崇祯看着散朝后被留下来的施凤来和崔呈秀,手指不停地敲着向前的桌面。一直半坐在凳子上的二人心中也是打鼓,不知道皇帝又在想些什么。太过于天马行空的皇帝,心思太过于深沉难猜,让这两个老油条也不知道该从何猜起。
  直到过了半晌,崇祯才像是突然发现二人正在跟前一样,一副恍然的样子,吩咐王承恩道:“让人去御膳房传几个菜来,朕今日请施爱卿和崔爱卿吃饭。”
  待侍伺的小太监去传膳后,崇祯止住了想要行礼谢恩的施凤来和崔呈秀,从桌子上抽了本奏折,示意旁边的王承恩递给施凤来。
  待施凤来将奏折看完递给崔呈秀后,崇祯才开口道:“施爱卿怎么看?”
  施凤来其实不想发表任何意见。福建巡抚熊文灿的折子中所说的事儿,太过于尴尬。以至于施凤来根本不知道从何说起,听到崇祯的问话,施凤来干脆拱手答道:“启奏陛下,此事事关重大,不如等崔兵部看过之后,先听听他兵部的意见?”
  崇祯唔了一声,说道:“也好。”
  听到施凤来打太极的时候,崔呈秀也刚好看完奏折。崔呈秀将奏折递回给王承恩,对着崇祯拱手施礼道:“启奏陛下,此事有好也有坏,臣也难以决断。”
  崇祯闻言,手指敲了敲桌子,开口道:“有甚么难以决断的。要么投降接受整编,要么去死。朕不会给他第三条路走。”
  崔呈秀苦笑道:“陛下,臣的想法是直接打掉他郑一官。居然还跟朝廷讨价还价,此例断不可开。只是如今国朝的水师情况不太好啊。陛下,莫若先招安了他,然后再驱狼吞虎,让他打了盘踞在小琉球的夷人?”
  崇祯也知道现在的大明水师不再是永乐年间那个纵横四海无敌,放眼全球独尊的大明水师了。现在不管是训练,还是装备,只怕都比不过这些海盗了。尤其是宝船制造技术,据说都被刘大夏那个混账给一把火点了。
  不过,就算是知道,崇祯还是郁闷万分地道:“这宝船如何制造,只怕当世再也无人知晓了。否则只要制造出宝船,再加以训练水师,小小的郑一官又算什么东西。”
  崔呈秀却诧异地同施凤来对视一眼,诧异道:“陛下,这宝船虽然不太好造,可是花上几年的功夫就能造出许多了,只是糜费许多罢了,又怎么说没有人会造了?”
  卧槽尼玛!
  这就是此时崇祯心里最真实的想法。不是说宝船图纸都被刘大夏那老东西给烧了?听崔呈秀这说法,还有图纸存留于世?
  本着不懂就问的精神,崇祯问道:“不是说成化年间,这些图纸就已经被刘大夏毁去了?”
  施凤来道:“启奏陛下,东山先生虽然大胆,却绝无可能擅自烧毁宝船图纸,否则,他又有什么面目去见成祖皇帝?这宝船图纸,便一直藏在兵部。只是国库无力支撑罢了,否则,想要造宝船又是甚么难事儿了?”
  崔呈秀也道:“启奏陛下,自臣接掌兵部之时,便已经看过这宝船图纸,自成化年间,图纸已渐老化,臣早就命小吏誊抄了一份,单独存了起来。不知道陛下听何人所说的图纸被烧了?”
  即便是后世的老司机,长久混迹于知乎等地,自诩脸皮堪比城墙的崇祯,听到施凤来和崔呈秀的话,也不免老脸一红。崇祯心里明白,估计自己又让后世的论坛水贴一类的货色给骗了。
  想想也知道,宝船何等重要,刘大夏便是有几个脑袋,也绝不敢轻易烧毁。看起来,更大的可能,是毁灭在了螨清的历次文字狱中了。
  崇祯想通了其中的关节,但是却不打算认错,死硬道:“哦?那就是朕记错了。既然这样儿,着工部派人去造。这水师一定要有。这郑一官欺到朕的头上,朕要他的脑袋!”
  施凤来以手抚须,微笑道:“陛下,何必与这小小的海盗头子计较一时之短长?此时正是用得着这些人的时候,不如先行招降,再行分化,不管是小琉球,还是辽东,或者澳门,总之让他死得其所也就是了。”
  崇祯闻言,心下打了个寒颤,暗道这些读书人可真不是东西,一个个的简直坑死人不偿命!想想前朝的宋江也是这么被玩死的?不过,反正死的是他郑一官,自己操那个心干什么。至于后来的国姓爷,自己想个借口弄到京师来,然后再送郑一官去死不就好了?
  想通了的崇祯开口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