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氏怕两个儿子被咬坏了,点了点头,道了谢,带着两个儿子随肖氏去了西厢房。
  西厢房里,三郎已经呼呼睡得像头小猪。吴氏忙夸三郎长的好,雨雪可爱。
  肖氏请赵家母子三人坐下,先开口,“赵太太,不知令郎年纪多大?”
  吴氏心想,莫不是看上了二郎?忙道:“大郎已经14了,定了亲,二郎12了,还没定呢。”
  肖氏心说,我又没问定亲的事情,你忙什么。
  一时又尴尬起来,赵世简忙起来鞠躬道,“李婶子,都是我的错,我冲撞了妹妹。”
  肖氏仔细分析赵二郎说的话,他今儿既没有真的冒犯姝娘,为甚就认了姝娘定给他的罪名?难道真是梦里见过的?
  肖氏盯着他,一字一句地问,“先前你在别处也唐突过姝娘?”
  赵世简倏地抬头看了肖氏一眼,他不知道肖氏是不是在试探他,他再次鞠躬,“都是我的错,请婶子责罚,世简任打任罚。”
  吴氏在一边发急,傻儿子,就为了个梦,你担下这莫须有的罪名,以后可怎么做人哟?
  双方正在打机锋的当口,赵书良兄弟来了,赵家母子三人忙从西厢房出来相迎接。
  进门后,赵书良兄弟先给李泗新夫妇行礼问好。李泗新在听说赵家家主品级比儿子高之后,就一直留在正堂,有他在,他年纪大,好歹赵家不能拿官位压人。虽说对方也只是个八品芝麻官,但比儿子高啊。
  李穆川未开口,赵书良向李穆川拱手道,“犬子无知,唐突令嫒,都是我们夫妇的错,教导无妨,不敢求李大人原谅。”
  说罢,赵书良转身看向妻儿,“二郎过来!”
  赵世简走到他爹面前,赵书良劈手给了他一个嘴巴子,“你吃了屎了,干这样没王法的事情。”
  赵书良原是看城门的兵丁,从小兵蛋子、队长、从九品一步步爬到了正八品,虽说不用站岗了,但身手还好着呢。
  赵世简被他爹一巴掌打的差点坐到地上,吴氏哭着过来拉住丈夫,“官人,官人,二郎还小呢,他不懂事,都是妾没教好,官人要打就打我吧。”赵世崇也过来拉他爹,“爹、爹,您莫生气,二郎一时糊涂,他已经知道错了。”
  赵世简跪了下来,给他爹磕了个头,“阿爹息怒,都是儿子的错。”
  赵书良作势还要来打他,李穆川突然开口了,“赵大人。”
  赵书良回头,李穆川说道:“教训孩子先不急,赵大人回家也可以教训。不知赵大人预备如何处置这事?”
  赵书良看向李家诸人,“赵某是个粗人,若说错了,还请李家阿叔阿婶并赵大人谅解。”
  李泗新再次磕了磕烟袋,“请赵大人说。”
  赵书良拱了拱手,“赵某现任正八品城门吏,老母在堂,家有四兄弟,在下行三,妻吴氏,有二子一女,家虽不富,尚能过活。倘阿叔阿婶和李大人不嫌弃,某请贵府将三娘赐予我家二郎为妻,我赵家定真珍爱如亲女。”
  李泗新道:“赵二郎犯错,我家三娘就要稀里糊涂嫁过去?”
  赵书良鞠躬到底,“都是赵某的错,教子无方。赵某真心求娶,贵府若愿意许亲,两家从此结秦晋之好。若贵府有他意,我赵家收三娘为义女,待三娘出阁,赵家愿比照小女的份例,给三娘添妆。”
  李泗新点点头,“赵大人,我李家并非为钱财。”
  赵书林在一边帮腔,“听闻李家家风清正,自不是为了钱财,这不过是我赵家的一片心意,还请阿叔阿婶并李大人能原谅二郎的一时过错,给这孩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李家也不想闹得人尽皆知,张氏道:“二娘尚未许亲,三娘暂且不提。收义女的事,非一朝一夕。”
  李泗新又道:“赵大人,我家三娘今日受了惊吓,此事容后再提吧。”
  赵书良知道,即便李家想答应亲事,现在也不会松口的。他遂再次向李家人道歉,带着兄弟和妻儿回去了。
  赵世简一步三回头地走了,赵书良看到他这个样子差点又给了他一个嘴巴子。


第19章 理思绪吴氏赔礼
  赵家人走后,李家人也都歇下了。
  第二日,李家人假装什么都没发生。李姝照常吃早饭,逗三郎。
  张氏和肖氏看她这样,也放下心。
  吃罢早饭,该上衙门的上衙门,上学的上学。李泗新嫌家里闷热,带着烟斗,出门溜达去了。郑氏昨儿听见家里闹哄哄的,还来了一群陌生男子,她没敢出来。后来听儿子说了事情缘由,顿时觉得姝娘可怜,小小年纪被人轻薄。
  肖氏犹豫了许久,抽个没人的空档,把李姝的奇遇告诉了张氏。张氏年龄大,什么没听说过。她沉吟了片刻,吩咐肖氏,“这事儿谁都别说,除了姝娘,目前就咱娘儿两知道。这事儿说不好是凶是吉,且再看看。”
  肖氏又问:“阿娘,官人那里也不说吗?”
  张氏道,“先等等,看这两个孩子到底是什么缘分。姝娘那梦里,一个两个都没了,让人害怕。若再来一回,能逢凶化吉,两个孩子又有情意,自然是好的,若还是再受一遍罪,不如早点斩断孽缘。”
  肖氏点头应了。
  张氏又道:“你劝着些姝娘,梦里的事,都是泡影,不要太放在心上。她还小呢,不要太执着。”
  肖氏又应了。
  李姝吃过早饭,跟肖氏报备一声,就去纺线了。她需要平复心境。
  纺线车一圈一圈地转,李姝的思绪也一点一点的理清。
  重活一辈子,是老天的恩惠,她前几年散漫,现在用心融入生活也还来得及。可她不是真正的小女孩,她和老伴过了一辈子,彼此之间从最开始的男女之情变为彼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若她什么都不记得也就罢了,她带着上辈子几十年的记忆,如何能跟别人在一起生活呢。
  不嫁人是不可能的,她没有异能,没有金手指,只是个普通女子,注定要走普通的人生路子。
  李家和赵家之前从未有交集,她和老头子的重逢也闹得一地鸡毛。最关键的是,死老子完全把她忘了,偶尔做一两个梦有屁的用啊。不过李姝还是感谢老天,要不是老头子还能做两个梦梦见她,昨儿说不定根本就不会理她。
  想到这里,李姝也学着张氏的样子双手合十向天,心里念念有词:“感谢诸天神佛,保佑我二人重逢,以后信女定多积德行善,求老天让我二人能再续前缘。”
  李姝的祈祷赵世简听不见,他这会儿屁股正疼着呢。他爹回家后又打他了,用竹片狠狠抽了他屁股十几下,并且放狠话,“要是李家不把三娘嫁给你,你就打光棍去吧!”
  吴氏心疼的直掉泪,“儿呐,你这样值不值得啊!”
  赵世崇在一边说俏皮话,“是不值得,就摸了两把,遭这么大的罪,要是我,定要多摸两把!”
  吴氏破涕为笑,给了赵世崇一下子,“滚一边去!”
  赵世简挪了下屁股,“阿娘莫急,阿爹没有下重手,看着伤得重,过几天就好了。”见他哥出去了,他偷偷跟他娘咬耳朵,“儿子虽说是在梦里犯错,这也是儿子不自律,挨这顿打,也是儿子该得的。”
  吴氏摇摇头,“昨儿闹哄哄的,外头少不得有人知道了这事。若是李家愿意许亲,我儿自然得偿所愿。倘若李家不愿意许亲,我儿难道以后就打光棍不成。”
  赵世简屁股疼,咧了咧嘴,想想亲事的事儿,又红了脸,“若是李家长辈们不反对,定是能成的。”
  吴氏用手指点了点他的额头,“多大点,就知道想媳妇了,我还说要把你三姨母家的二娘说给你呢!”
  赵世简立刻叫道:“阿娘饶了我吧,三姨母家的琦妹妹,力气比我还大!”
  吴氏拍他一下,“胡说八道,你琦妹妹就是比寻常女孩儿壮实些,哪里叫力气大了。”
  说罢,吴氏出了西厢房,到厨房吩咐费婆子给小儿子炖碗鸡汤补补身子。
  因为身上有伤,赵世崇去学里给弟弟请了假,过后他自己去外城南门口看守城门去了。
  赵书良自己爬上了八品小官,多少有了些小权势,给大儿子安排了外城南门口看门的差事,还给他定了同僚家的女娘为妻,等他再大些,就可以成家了。小儿子年龄还小,暂时还在上学。
  赵世简不像他哥对经史子集一概不感兴趣,故此他一边读书一边跟着父亲习武。家里预备等他再大两岁,也寻个差事,一边当差一边读书,要是能考个武举什么的,迁升就快了。
  赵书良原想着小儿子长得俊,又会读书,说不定能说门好亲。现下他自己惹下祸事,少不得以后只能说李家三娘了。他着人打听过,李家家主虽职位不高,为人却很不错,家风清正,教养的儿女都很好。也罢,抬头嫁女低头娶妇,若是儿媳妇家世比自家好,儿子就算以后凭自己本事迁升,也会被人说成吃软饭的。
  赵书良早上走前,吩咐吴氏备些礼品,去李家看看李三娘。
  吴氏吩咐过费婆子一些家务事,就带着慧娘一起往李家去了。
  待到了李家,肖氏接待了她,“赵家嫂子来了。”
  吴氏忙行礼道:“昨儿初次上门,着急忙慌的,连个果子都未曾带,实在失礼。今儿再次上门叨扰,还请弟妹见谅。”
  肖氏也回礼,“嫂子客气了。”
  肖氏并未与吴氏过多客气,怕对方觉得自家女儿不值钱,被人轻薄了,当娘的还给人好脸色。她一路沉默着把吴氏往正堂带去。
  吴氏给张氏行过礼后,忙把慧娘拉倒前面来,“这是我的独女慧娘,给你李阿婆和李婶子见礼。”
  慧娘屈膝行礼,“见过李阿婆、李婶子。”
  张氏和肖氏见慧娘乖巧可爱,拉过来仔细看看,张氏忍不住夸奖,“这孩子长的真好,又乖巧。我家里有三个姐姐,让她们带你一起玩。”
  吴氏笑道:“她小孩子家家,哪里禁得住婶子夸赞。比起婶子家的三个姐姐,她还差一些呢。”
  肖氏摸了摸慧娘的头,“她还小呢,再长大些,定是不差的。”
  说罢,肖氏叫了豆娘来,让她带慧娘去玩,自己与婆母一道陪着吴氏。
  吴氏忙拿出她备的礼品,有给李姝的两匹尺头、两朵绢花、一对金耳坠、一只玉镯,还有一些小女娘们爱用的彩线、银铃铛,另有给李家其他人的果品点心。她一边从框里往外拿礼品一边说:“昨儿三娘受了惊吓,我带些小玩意给她压压惊,也是我赵家的一片心意,婶子和弟妹莫要嫌弃。”
  肖氏忙推辞:“嫂子多礼了,我们原不是为了这些。”
  张氏也道:“赵太太多礼了,赵太太能来看三娘,是赵大人和赵太太知礼,也是令公子改过自新的意思。只我们家若收了这些,外人知道了,如何谈论我李家。”
  正常来说,若自家孩子被人这样唐突,定是要给吴氏冷脸的。张氏婆媳知道这中间的隐情,也不好做的太难看,故一直不咸不淡地对吴氏。
  吴氏忙道:“婶子和弟妹听我说,我知道贵府定是不缺这个的。两个孩子之间的误会,原是我家二郎有错。我这当娘的,替他描补描补,不是我做娘的自夸,我家二郎一向老实,这回误打误撞的做下错事,还请婶子和弟妹给他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肖氏忖度她说的话,不知她到底知不知道实情,不敢说的太透。她看了婆母一眼,张氏冲她微微摇头,肖氏谨慎道:“我昨儿看二郎那孩子也不像个坏孩子,若真是以后能改过,我们也是喜欢他的。”
  吴氏忙在李家人面前替儿子争分,“婶子弟妹不知道,我家大郎自小调皮,惯会上房揭瓦的,他爹时常打他,打过了还是皮。二郎跟他完全不一样,因他妹妹年纪小,他时常替我干些烧火端茶的家务事,不知道的以为是个丫头。从小到大,因他懂事,我们夫妇二人,没弹过他几指头。现下在学里读书,写的字经常被先生夸,在家也跟着我家官人习武。”
  张氏也说道:“愿意读书习武,这样上进,也是个好孩子。”
  肖氏听罢,感觉自己好像在自吹自擂,又说道:“婶子和弟妹不要觉得我是夸自己孩子好,二郎这孩子确实贴心。我家官人说,待过两年他大些,给他谋个差事,一边读书一边当差,要是能在科举上有所进益,不论文武,以后日子就不愁了。”
  肖氏将心比心,当娘的说儿子,虽说有自夸嫌疑,但有个七八成总是真的。若以后赵家能给孩子谋个差事,姝娘嫁过去,日子倒是不用愁了。
  肖氏连忙打住思路,呸呸,姝娘的梦忒不吉利,万一要是重蹈覆辙可怎么是好,还是暂时不
  要提这个事情了。她得仔细问问姝娘,这赵二郎是为甚没的,多大没的。
  慧娘跟着豆娘一起去了正房西屋,屋里只有丽娘在。
  豆娘跟丽娘介绍,“这是赵家慧娘妹妹。”
  丽娘见慧娘年级小,忙拿些果子给她吃,不敢给她吃茶,上了杯热热的红糖水,豆娘还拿了李姝做的升官图陪她玩。慧娘往常在家里就一个人,没有姐妹,偶尔二哥陪她玩,但二哥毕竟是男孩子,还要读书习武。大娘二娘家的姐姐们都出阁了,小侄子小侄女太小了,还吃奶呢。四婶家的琼姐姐,还有几个月就要嫁人了,没空陪她玩。大多数时候,她都是一个人。
  忽然有两个姐姐这样细心陪她玩,慧娘很是开心。
  李姝在西耳房里一圈一圈的纺线,两耳不闻窗外事。
  肖氏并未叫李姝出来见吴氏,姝娘“被唐突”,总要做个委屈的样子。
  吴氏到现在还未见到李姝的金面呢,她也好奇,李家三娘到底长什么样,能与小儿子有这样奇特的缘分,让二郎这样念念不忘。
  她仔细问道:“不知三娘可好些?昨儿受了惊吓,吃饭睡觉可还正常?”
  肖氏偷偷看了婆母一眼,张氏接过话茬:“看起来倒是正常,照吃照睡,就是精神头不好,恹恹的,吃的也不如往日多。”
  吴氏心里称奇,二郎昨儿又没真唐突她,如何这李三娘就这样了?又小心试探,对张氏说道:“不知三娘在做何?侄媳妇还没见过她呢。”
  张氏沉吟了片刻道:“这孩子今儿没精神,正在耳房里纺线呢。昨儿哭了一场,眼睛肿的不好见人,再寻着合适的机会,我让她给赵太太见礼。”
  吴氏知道这是李家不想让她见李三娘,也未强求。待了一阵子后,她就带着慧娘回去了。
  路上,母女二人坐在雇来的骡车里,吴氏问慧娘:“乖乖,李家姐姐们带你玩什么了?”
  慧娘腻在她身上,掰着手指头数:“豆娘姐姐陪我玩升官图,丽娘姐姐带我编花绳,姝娘姐姐我没看到。还吃了几样果子,喝的红糖水。”
  吴氏听见后,知道李家人并未迁怒慧娘。
  一路摇晃着,母女二人回到了柿子树胡同。
  赵世简见她娘回来了,挪动着疼痛的屁股起来了,一瘸一拐地走到房门口,问吴氏,“阿娘,如何了?”
  吴氏斜眼看他,“什么如何了?”
  赵世简顿时大囧,“阿娘取笑儿子。”
  吴氏走到西厢房门口,摸了摸跟自已一样高的儿子,温柔道:“二郎放心,娘定会让你得偿所愿的。三娘已无大碍,今儿还纺线呢。娘送去的礼,李家也收了,可见李家长辈们是原谅你了。以后你得空多去李家转转,娘听说李家二郎也在读书,你们年纪相仿,全当交个好友。李家虽未明着许亲,你只要表现好,李家怎能放过你这样好的儿郎。”
  赵世简红着脸答应了,吴氏又嘱咐他回房歇着,并让慧娘跟哥哥一起玩,她要忙家务事。家里杂物多,费婆子一个人忙不过来,很多时候吴氏都要亲自动手。
  慧娘走的时候,豆娘往她的荷包里装了两把果子。她一边吃果子一边和二哥说话,“二哥,你身上疼的好些没?”
  赵世简摸摸她头上的小揪揪,“二哥不疼了,过两天就好了。你在李家玩的好不好?”
  慧娘眯眼笑,“李家姐姐们都很好,就是没看到姝娘姐姐。二哥,姝娘姐姐以后是不是要给我做嫂子。”
  赵世简脸红了一下,“还不知李家答应不答应呢,你小孩子家家,别问这个。”
  慧娘羞她二哥,“二哥想娶媳妇咯!”说完就跑了。
  赵世简拿了本书假装看起来,满脑子想的是什么时候能再做个美梦。
  李家人继续安稳地过着平常日子,然而,变故来的让人猝不及防。


第20章 惊雷起变故突生
  自七夕节过后,李姝就窝在家里不怎么出门。赵世简伤好了后,厚着脸皮上了门。
  他不找李姝,只找李承业。二人年纪相当,都是读书人,颇有共同话题。就是李承业嫌弃此人唐突过自己的妹妹,刚开始很是给了他一些冷脸。
  好在赵世简心大,毫不在意李家人的冷脸,不时与李承业谈论课业,还向李穆川请教学问,殷勤的给李家婶婶大娘们干些杂务。李家父子发现这小子肚里有二两墨水,不是个草包,也愿意与他交流。张氏等人也发现赵二郎是个贴心的好孩子,渐渐的,李家人也把他当平常亲朋家的子侄对待。至于之前他干的没王法的混账事,都选择性的忘了。
  赵世简来李家时,刚开始,李姝猫在耳房里纺线,后来也渐渐出来。
  每回遇见,赵世简都大大方方地给她作揖行礼,假模假式的问:“妹妹好!”
  李姝也假模假式的回礼:“赵二哥好!”再看赵世简,现在变成了少年郎,每次来李家都穿着得体的衣服,行止有度,看着颇为养眼。心里直骂,你个死老头子,倒是臭美的很!
  期间,吴氏也见到过李姝。吴氏原以为李姝是个天仙,没想到相貌倒没有两个姐姐出众,比起慧娘也不如。
  她悄声跟儿子说:“二郎,你没弄错罢?你那梦里,真是三娘?我看她没甚出众的地方。”
  赵世简回他娘:“阿娘,阿爹说了,娶妻娶贤,姝娘以后定是会像阿娘一样贤惠能干的。”
  吴氏笑骂他:“美得你,李家又没答应这门亲事。”
  平平常常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八月中秋那一天,李穆川照常去衙门,一家人高高兴兴准备了月饼、鱼肉一大桌好吃的,谁知他夜里一直没回来。李家人等了许久,等来了陈氏。
  陈氏带着两个孩子,惊慌问肖氏:“嫂子,李大哥回来没?我家官人一直没回来。”
  李泗新坐在那里没说话,忽然,众人听见外面街上闹哄哄的,似乎有短兵相接的声音。
  李泗新立刻站起身,吩咐李承祖和李承业,“大郎二郎,把大门堵死!亲家太太,今晚上不要回去了。”
  陈氏更加惊慌,“李大爷,外面这是怎么了?”
  李泗新在衙门干了几十年,听见外面这动静不同寻常,定是出了什么乱子。他在屋里左右踱步了一会,镇定下来,看一眼屋内的妇孺,安抚大家道:“都莫慌,我们是寻常百姓人家,就算有乱子,也牵扯不到我们身上。”
  张氏吩咐郑氏和肖氏,“今晚不要洗漱了,把孩子门都带去歇息。亲家太太,你带着芙娘跟老二家的睡,镇哥儿与二郎三郎挤一挤,都早些歇息,夜里都警醒些。”
  郑氏忙道“我屋里人少,可以再添两个。”
  张氏看了她一眼,“今晚先这样,看明儿再说。”
  两家人心里坠坠的,都去歇息了。
  这一个晚上,只听外面喊声震天响,刀枪撞击的响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中途还有人狠狠踹了李家的大门几下,好在李家兄弟把大门堵得死,外面人没有太多时间,踹了两下就走了。
  李家人都躺在床上,没有说话,却同时都失眠了。李姝知道,外面肯定是出兵祸了。
  天还没亮,两家人都起来了,除了三郎,个个眼窝青黑。外面的刀兵声没有了,但不时还能听见成群的队伍一起跑步的声音。
  张氏吩咐两个儿媳:“去做些简单的吃食来。”郑氏和肖氏领命去了。
  陈氏想回去,李泗新开口了:“亲家太太先莫急着回去,外面闹了一夜,现下还不知道为何起的乱子,保不齐还有恶人在外乱窜。你带着两个孩子不安全,还是再等一等。”
  事关两个孩子的安危,陈氏又停下了脚步。
  她问李泗新:“大爷,可是要打仗了?”
  李泗新不说话。
  李姝插嘴道:“我听阿爹说,京城守卫森严,外面的一时打不进来。这样的乱子,必定是内部出了问题。既是里面的问题,早晚官府会出面治乱。婶子且再等等,说不定一时就有官府张贴文书,安抚百姓。”
  李泗新看了小孙女一眼,点了点头,“三娘说的是。”
  陈氏焦急的等待下去,李家人同样心急。
  到了半晌午,街上传来鸣锣声,有差役一边走一边喊:“诸位街坊,街面已净,大家可以出门了。”
  李家仍旧守门不出。
  过了中饭时间,忽然传来敲门声。李大郎忙去开门,门一打开,异常欣喜:“阿叔你回来了!”
  来人正是李穆川,只见他衣衫散乱、头发胡须上面都是尘土,隐隐还能见到些血迹。
  李家人见他的样子,都下了一跳。
  肖氏见到丈夫身上有血迹,慌忙赶上去,摸摸他的肩膀:“官人,你哪里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