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妙味-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撤走吧,我不吃鸭血。”她说话时带着一种还没发育完全的娃娃音,听起来有些尖厉沙哑。让人觉得很怪异,下意识就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此话一出,满座哗然,就是连正要品尝的评审们亦愣住了。
  一般来说,作为评审坐在这里的人们,即使在比赛过程中有选手做出了他们不爱吃的,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吃进去并给出最公正的评判,这是身为一个评审的职业操守,同时也是对每一位参赛者的尊重。所以即使遇到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即使有时候会因为这种不喜欢导致在评分里加入少许的个人情绪。但在比赛中,几乎没有评审会连吃都不吃一口就让人连碗撤走,这样的做法并不符合身为一个评审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
  可沈二娘不一样,沈二娘只是特别评审,特别评审说白了就是一个友情参与的临时评审,尤其她还不是现场打分的那种评审,所以评审会对她这样的做法还真就是无权干涉,即使她说不想吃,也无法用大赛上的评审准则来约束她,谁让她是被请来的。谁让她是特别评审,和普通的评审不一样。
  “真是一个矫情的大娘!”坐在角落里的回甘摇了摇头,吸了一口粉丝,咂了咂嘴。弯起眉梢。
  小六子作为苏妙这组的上菜伙计头子,即使日常相处中觉得苏妙再不靠谱,他也知道胳膊肘不能往外拐,所以在关键时刻他还是很向着苏妙的,所以当沈二娘那样子吩咐他之后,他的一张脸刷地绿了。有些生气,心中对像个小孩似的沈二娘更是堆起了许多不满。让他撤回去是不可能的,但顶撞评审以他的身份又很难实现,好在他反应快,在沈二娘话音刚刚落下的两秒钟后,他将手中的托盘往身前一竖,做出一个服务者已经完成了一项工作的姿态,直接忽略了沈二娘的要求,恭敬有礼地说:
  “汤已经上了,沈夫人请慢用。”说罢,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沈二娘在他的背影上看了一眼,知道他并不是没听清她的话,而是压根就没搭理她,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眸子在桌上的鸭血粉丝汤上扫了一眼,只是撇了撇唇,却没有动,看样子她是真的不吃鸭血,也不知道只是因为讨厌还是有什么特别的忌讳。
  “什么特别评审啊,是评审哪有参赛人送上去的菜连吃都不吃就能给评分的,那个女人到底是怎么回事!”苏烟一看沈二娘对自家二姐作品的态度肺子都要气炸了,涨红着一张脸,气冲冲地说。
  “沈二娘虽然号称‘梁都第一汤’,煲出来的汤也的确是梁都一绝,可她的性情确实古怪了些,对同行常常恶语相向,费尽心机去打压,所以在业内的名声并不好。”回味双手抱臂,眼盯着赛台下的评审席,淡淡地说。
  “既然她是那样的人,为什么还要让她来当评审?”苏烟气鼓鼓地瞪着他,质问。
  回味看了他一眼,语气依旧淡如止水,却一语道破了天机:
  “能得到她那种人的认可,那才是真正的赢家。”
  “你这话说的也太……”虽然他的说法并不是不对,可这句话听起来也忒不顺耳了,赵河都不知道该说什么,郁闷地看着他。
  回味没有说话,他淡淡地瞟了一眼沉默地望向赛台的苏妙,她一言不发,表情平和,不见焦躁,也没有慌乱,她静静地望着台下,淡然从容。
  他看了她一眼,又一次将目光转移到赛台下。
  此时已经接近子时了,在上汤之前。评审们包括台下的观赛者们都很是困倦了,栅栏门内坐着的人们还好,栅栏门外站着的观赛者早已经换过好几拨,打哈欠的人数多的让人目不暇接。可当香醇鲜美的鸭血粉丝汤甫一端下去时,整个人群都沸腾起来,观赛者们争先恐后地抢夺着稀少的品尝名额,差一点打破头。
  评审桌前,虽然特别评审已经明确地表示了她对鸭血没兴趣。但这并不妨碍其他评审对鸭血粉丝汤的好奇。
  鸭血粉丝汤,由鸭血、鸭肠、鸭肝、鸭胗等加入鸭汤后与粉丝制作而成,其味道平和自然,鲜香爽滑,南北咸宜,风味独特。
  小小的一碗粉丝汤,却把鸭的美味包含在其中。鸭脂黄亮,鸭肉酥烂,鸭肠香脆,鸭胗爽口。粉丝细嫩,清汤醇美,这小小的一碗汤将美食养生传统滋补完美地结合到一起。清澄浓厚,肥美鲜滑,皮糯肉耙,**美味的粉丝汤中除了香辣咸烫之外还有一点轻浅、不易被察觉、但是仔细品尝却颇具存在感的微酸,这一抹微酸是掩藏在鸭汤的最深处的,正是这一抹微酸去除了鸭子的腥涩异味,在软化肉质使肉质变得酥嫩可口的同时,令鸭汤本来的鲜味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芳香四溢,回味无穷。
  喝一口汤汁,吸一口粉丝,咬一块鸭血。让人不由得感叹这些不起眼的东西竟然也能烧制出如此的人间美味。
  姑苏赛台多饮食,紫砂万两煮银丝。玉带千条绕翠落,汤白中秋月见媸。布衣书生饕餮客,浮生为食不为诗。欲赞烹者神仙手,春江水暖鸭先知。
  仿佛在印证这句诗似的,赛台下的评审席上。许多书生打扮的评审一改往日的端庄儒雅,好似在享用饕餮盛宴一般,抓着勺子一口接一口地吃着鸭血粉丝汤,完全不顾及形象,一边吃还一边因为粉丝汤太过滚烫,嘴里发出咝咝声或者呼呼声,还有那稍微斯文一点的,也都是舀起一勺拼命地吹拼命地吹,一直到吹到半凉了才一口吃下去,紧接着发出一声极是畅意的感叹:
  “还是第一次吃这么有滋味的鸭汤,以往吃的鸭汤要不就是油腻腻的,要不就是汤还不错只是那鸭肉老的嚼不动,这汤不仅味道够鲜,连鸭肉也这样嫩滑可口,还有这汤里隐隐的酸味,好像放了醋,但又不是香醋那么寡淡单调,就像是融在了汤里似的,虽然风味独特但是一点也不古怪,反而十分美味,实在难得!”
  “最难得的是这鸭血,小生过去在家乡时吃过血豆腐,是用猪血做的,没想到鸭血竟然也能这么做,而且做出来的血豆腐竟然比猪血做出来的还要香,这滋味,可真是绝了!”另一个读书人模样的评审随声附和,大声称赞道,一双因为充满了之乎者也素来呆板的眼睛此时竟然冒出了比烛火还要明亮的光芒。
  “鸭血豆腐搭配鲁州的红薯细粉丝也不算糟蹋,台上面的粉丝不下十种,她竟能选出鲁州产的红薯细粉与鸭血搭配,倒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回甘单手托腮,弯着眉眼,笑嘻嘻地说,这汤咸鲜润口,醇厚美味,酸辣鲜香,的确是汤中一绝。
  “这一回路过苏州,倒是有了不少收获。”梁敞一面吃,一面轻声感叹道,“特别是在这吃食上,这一回本王也算是领教了。”
  “怎么说?”回甘长眉一扬,笑眯眯地问。
  梁敞将最后一口鸭血粉丝咽尽,才开口说:
  “这一次来苏州主要是为了那玉蜀黍的事,没想到在东平侯府却意外被你那小弟妹教导了许多烹制玉蜀黍的方法,我那一次回去后吩咐府里的厨子做了,做出来的成品虽然不如精细的米面,吃起来却别有一番滋味。之后吃的那些我就不提了,今儿这汤却让我有了启发,原来普普通通的一碗汤竟然也能做出如此有滋味的美味。我想着之后再行军至北方的苦寒之地,之前只以为喝个汤汤水水费水费柴还不禁饿,今日看她这碗汤突然想起来,北方冰川最不缺的就是水,何不学她这样,寻几样当地能吃的东西和粉条子一起煮成汤,粉条子可比粮食好运多了,或者像她上次炸出来的那个面条,合在一起像她这么简简单单地煮出来,煮出来的味儿必然十分美味,这样子长途跋涉行军打仗的将士们既能满足一下口腹之欲,又能填饱肚子,还能驱除寒冷,一举三得,行军的时候也就不至于再像从前那么苦了。”
  回甘看了他一会儿,似笑非笑地说:“殿下在这种时候还不忘操心军中之事,爱兵如子,在下佩服。”
  梁敞愣了愣,紧接着面上露出几分尴尬,讪讪一笑:
  “本王也只是看到这汤,内心触动,随口一说。”
  回甘依旧笑眯眯的。
  就在这时,另外一队伙计已经上前来,将另外一只白瓷汤碗放在众评审手旁,与此同时,每一盅汤都配了一个芝麻烧饼被放在小小的圆盘之中,手掌大小,香酥可口:
  “这一道是佟四公子的姑苏羊肉汤。”
  苏烟一看见那芝麻烧饼登时就炸毛了:“佟染他们那边真狡猾,明明说让煮汤的,他怎么还做烧饼!”
  “规矩上只是说煮汤,并没有说不让做烧饼,现在他汤已经煮完了,连同烧饼上桌并不算违了规矩,而且这羊肉汤必须要配了烧饼才能吃出味道。”回味眉一挑,淡淡地说,又向苏妙身上看了一眼。
  苏妙依旧表情淡淡的,静静地注视着赛台下的动静,也不知道是在沉思还是在心不在焉神游太虚。
  关于羊肉汤,除了梁都来的评审,秦安省本土的评审由于饮食习惯的差异对这道汤的好感度并不多。
  在姑苏羊肉汤上桌的一刻,众评审放下让他们意犹未尽的鸭血粉丝汤,端起桌上的茶碗,漱了一口冰茶,将味觉重新平复下来。
  佟染这一组的上菜伙计头子亦亲自将汤品端到特别评审席前,对着沈二娘客客气气地报了句:
  “沈夫人,这是佟四公子的姑苏羊肉汤。”
  沈二娘抬起眼皮子看了他一眼,静了一会儿,淡淡地点了点头。
  伙计便将那碗姑苏羊肉汤放在了圆桌上。
  小六子远远地看见了,登时咬牙切齿起来。(未完待续。)
  。。。
  ☆、第三百十九章 输赢
  姑苏羊肉,滚烫雪白的羊汤上漂浮着翠绿的葱花,香气四溢,白烟升腾。羊肉的香气肆飘洒,配上鲜辣的红油、辛麻的花椒,含在嘴里,那浓浓的香味仿佛融进了整个身体。
  一口下去,酸、辣、膻俱陈,这里的膻味并非是味道不好的贬义词,它是一种特殊的味道,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腥膻,其实这并不是腥膻味,而是只属于羊肉中最精华的一部分所散发出来的味道。
  由于这股味道比较特别,若是运用不好,这道汤必是失的,也许喜欢喝羊汤的人可以接受,但不喜欢羊汤的人绝对接受不了这种味道;然而若是运用得好,这一丝轻浅却醇厚的味道自然会将整道汤作为一个升华,将原本的鲜美提升到另外一个层次,不管之前喜不喜欢,都会让人深深地陶醉其中。
  这特殊的味道虽然不深,很是浅淡,但这一抹浅淡的味道却在沉默地展现着自己的存在感,深邃,幽然,将羊肉本身的鲜美烘托到了一个极致,醇得香浓。
  羊汤色泽光亮,呈乳白色,汤汁幽美,营养自是不必说的,单单是看着这样一碗洁白喜人的浓汤,就知道这道汤必是大补的。
  不膻不腥,味道鲜美,汤浓,味醇,香厚,不腻,用料考究,技法精湛,由最清澈的山泉水熬煮,原汁原汤,汤色醇厚,热热地喝上一口,那味道竟是一种说不出的鲜醇畅然,让人在咂摸着其中的滋味时,忘却了一切烦忧,全身心地沉浸在这诱人的美味之中。
  软烂多汁的羊肉片漂浮在飞滚的沸汤里,汤浓肉香。汤,雪白中略有淡黄,一看就是沁出了羊肉的全部精华。鲜而不膻,肥而不腻,嫩而不绵,纯而不淡。羊肉香嫩,汤汁油滑,风味十足。
  特别是在对羊油的运用上,可以说这亦是一个新颖的创意。人们在煲荤汤的时候因为肉质本身会出油所以极少会有人在煮荤汤时加入动物油,一个掌握不好,荤油就会让整锅汤油腻腻的,让人无法下口,然而佟染却大胆地在其中加入了荤油。浓浓的羊油覆盖在羊肉片的上层,不仅锁住了羊肉表面的水分,同时也在随着高温逐渐融化的过程中于羊肉外面形成了一层薄薄的保护膜,将羊肉片始终锁定在一种恒温的状态慢慢地成熟,同时也锁住了羊肉本身的鲜美味道。
  这汤里面的羊肉片简直嫩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嫩的软糯,嫩的撩人,只是吃上一口,竟会让人产生出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即使现在是炎热的,喝上一口醇热的羊肉汤。也是一种令人舒畅至极的体验。
  尤其是在现在这种的场合,一桌桌都在喝羊肉汤,气氛一下子愉快热烈起来,大家都在笑语攀谈,喝上一口羊肉汤,不仅暖胃,更是暖心,在那一瞬间,仿佛整个人都豁然开朗起来,那种情不自禁发于内心的愉快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在喝羊汤的时候。最适合搭配食用的就是那种边缘宽厚中间薄脆的烧饼,这烧饼在烤制之前刷了糖色,还撒了许多芝麻,金黄咸香。
  烧饼。再喝一口羊汤,忽然觉得在这世间别无他求。
  还有那些会吃的,将香喷喷的烧饼掰成小块,泡进滚烫的羊肉汤中去,过一会儿之后再吃,那烧饼已经染了羊肉味、葱花味和辣油味。并且尚带着还没有被汤汁浸泡透彻的酥脆口感。
  姑苏羊肉汤,制作精细,投料讲究,香料丰富,滋味香浓,汤汁乳白,不腥不膻,配以外酥里嫩的芝麻烧饼,味道醇美,回韵悠长。
  不知不觉,评审们面前的羊汤和烧饼都被吃光了,就连沈二娘也吃了大半碗,用帕子擦拭过通红的嘴唇之后,满意地点了点头,眼里掠过一抹亮芒。
  “没想到这羊肉的滋味竟然是这么美,那一年我上甘州那边去,吃他们的羊汤,那个味儿啊,我当时就发誓再也不吃第二回 ,今儿本来是硬着头皮吃进去,没想到这汤竟然不输给咱们这边的鲜鱼汤,果然还是咱们南边的人更擅厨,比甘州那帮粗野的蛮子讲究多了”苏州府衙里的捕头李达嚷嚷着大嗓门,高声说。
  “依我看,这羊肉汤比咱们这边的鱼汤还要好喝”李达话音刚落,立刻引来随声附和。
  “说的是呢,我是第一次喝羊肉汤,也不像他们说的难喝得不得了,可见流言蜚语信不得。”
  “这么鲜灵,难怪梁都人都爱喝这个,确实好喝”
  称赞声不绝于耳,便是连赛台上也能感觉到台下观众们对佟染的这一碗姑苏羊肉汤的热情。赛台上,佟染见自己的作品端下去之后反响热烈,长身玉立于赛台之上,手中的折扇刷地展开,轻轻地摇着,唇角勾起,漾开一抹轻浅的笑意。
  他用余光向立在对面的苏妙看了一眼。
  苏妙静静地立在赛台之上,淡淡地望着台下的热闹,从那张比大理石地面还平的脸上实在看不出什么表情。
  他墨黑的眉微扬,顿了顿,浅浅一笑。
  姜大人立在一旁,一直笑眯眯地观察着评审席,见评审席很快便跟着栅栏门后面的观赛者变得热闹起来,上前一步,笑眯眯地用金槌敲了一下金锣,高声道:
  “下面请诸位评审为苏和佟四公子评分”
  话音刚落,现场就出现了两秒钟的停顿,众评审面面相觑,就连栅栏门后面的观赛者们亦面面相觑起来。
  鸭血粉丝汤,姑苏羊肉汤,这两道汤在他们的认知里都是很特别的作品,这样特别的作品究竟该怎么评分,究竟应该判谁输判谁赢,一时之间,所有评审都犯了难。
  “把这两道汤放在一起比较还真不容易,老夫觉得两道汤都是汤里面的极品”老态龙钟的黄大人瓮声瓮气地说。
  话才出口就引来了沈二娘的嗤笑:“黄大人这话说的也太过头了,汤里面的极品这种东西也算是汤里面的极品想必黄大人也没喝过什么极品的汤。我承认,这姑苏羊肉汤从滋味上来说确实绝妙,可不管是这鸭血粉丝还是这姑苏羊肉汤,最多也不过是路边的小摊子上摆出来的吃食。难登大雅之堂。”
  黄大人已经年过七旬,被一个孩子模样却盛气凌人的后辈尖酸地批评了品味,一张老脸瓦绿,恨恨地瞪了她一眼。却知道这女人是京中某个王爷的奶妹子,得罪不得,只得忍气吞声。
  一旁的夏长连忙笑着打圆场,转移了话题:
  “不管是街边小吃也好,还是能不能登上大雅之堂。这些都不重要,咱们这厨王赛只品色香味意形养不问其他,从这六项来看,两道汤单独拿出来,哪一道都是够格的,只是我个人比较偏好鸭血粉丝汤,尤其这鸭血,能把鸭血烹制得如此嫩滑,还不散,滋味上也是恰到好处。对一个小姑娘来说着实难得,嫩滑的鸭血搭配鲁州出产的红薯细粉,心思也用得巧妙,相反佟四少的姑苏羊肉汤煮得过于醇熟,醇熟得有些过头了。”
  “我看夏大人是偏心吧,从一开始比赛夏大人就一直在偏向那个姓苏的小姑娘,我听说那个苏姑娘是夏大人的老友净明法师推荐来的,知道的能明白夏大人这是对那个小丫头情有独钟,不知道的,还以为夏大人是碍着那小姑娘将来是瑞王府小媳妇的身份。委曲求全呢。”沈二娘乜着夏长的脸,从鼻子里笑了一声,有些阴阳怪气,她虽然长了一张孩子般的脸。那张脸上却染了五颜六色的脂粉,看上去竟比花楼的姑娘还要妖气。
  夏长脸一僵,看着沈二娘,心中虽然有些不悦,却只能勉强一笑:
  “沈夫人说笑了,苏姑娘确实是我推荐来的。正因为我喜欢苏姑娘煮菜的风格,所以才推荐她来参加大赛。可就算如此,我也不会颠倒黑白,把不好的说成好的,我在这个行当里也有大半辈子了,就算我欣赏苏姑娘的手艺,也断不会徇私,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说身为大赛评审公平公正最重要,对苏姑娘的从业生涯来说,挑出她的错处指出她的不足比浮夸的称赞更重要,我欣赏那个孩子,所以绝不会毁了她的前程。正因为如此我才想说,咱们这些老骨头来这个大赛上除了凑热闹,也是为了发掘和提携小辈,这样才能让咱们这个行当长长久久地发展下去。咱们这个行当过去许多年一直被人看不起,自从有了这个大赛,自从咱们这些同业开始抱成团,咱们这些人的身份地位才逐渐被升起来,正因为这样,咱们才更应该放平心态,坦荡地看待每一个孩子, 不存在偏见,也没有个人的厌憎情绪,只看手艺,只有这个样子咱们这个行当才能长长地维持下去。”
  此话一出,得到了不少同行的赞同和附和,只有沈二娘的脸色不太好看,她觉得这个老东西分明是指桑骂槐说她对苏妙心存偏见。
  “夏老此话不错,都是为了小辈好,所以老夫也说一句,夏老若是觉得不中听也别放在心上。”上上上届秦安厨王郭溪捋着胡须开口说。
  “不会,郭老请讲。”夏长连忙笑着说。
  “苏姑娘的鸭血粉丝汤确实味美,老头子我吃了许多年的鸭子汤,这汤确实让老夫眼前一亮,鸭血、粉丝、鸭汤,没有一处不妙,老夫也承认,若是和别的汤一齐拿出来,老夫定会将优胜给苏姑娘。可惜这道汤碰见的却是佟四公子的姑苏羊肉汤,跟羊肉汤比起来,苏姑娘的手段到底是嫩了一些。鸭血汤本身没什么毛病,真要说到毛病,估计就是选材了,太单薄。”
  夏长只是笑,笑而不语。
  姜大人见评审席上的讨论也差不多了,清了清喉咙,再次高声宣布了句:
  “各位评审,时辰到了,该评分了”
  本来还在嗡嗡嗡的评审席又一次沉寂了半秒钟,在一阵面面相觑之后,伴随着报菜名的响亮声音,评分牌一个接一个地举起
  鸭血粉丝汤,四分,五分,五分,四分,三分
  姑苏羊肉汤,五分,四分,五分,五分,四分
  总分,七十三分对七十三分,让人无力的结局恍若诅咒一般再次出现,刷光了人们的惊诧,在人们惊呼“怎么又这样”之后,情绪习惯性地平静下来,百无聊赖地盯着记分牌。
  评审们亦面面相对,互相敌视。很显然,因为两道汤评审们也分成了两派,没有评审会喜欢平局的决赛,无力的平局只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存在没有必要,所以当比赛又一次出现平局时,众评审都对敌方阵营的同僚产生了恼恨,两方都没有想到对方的势力居然跟自己方的势力一样多。
  不仅仅是赛局又一次出现了胶着状态,就连评审中亦呈现出两派的胶着局势。
  佟染凝着记分牌上的分数,唇角的笑容早已经凝固,雪白的手指在扇柄上用力地捏着,更显苍白。
  苏妙也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她现在已经开始厌烦平局了,尽管平局意味着没输没赢,但这种无力感让她从骨子里觉得焦躁,每一根骨头都因为这烦躁开始无声地叫嚣,她抿紧了嘴唇。
  “这我该怎么说,我连寄了三封信都说她肯定会赢,奶奶都已经开始做鲤鱼锦了。”苏娴嗑着瓜子,说。鲤鱼锦是一种红色的鲤鱼形面果子,风俗里每逢家中有那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孩子回乡,家中的长辈都会做很多很多的鲤鱼锦送给亲戚朋友左邻右舍甚至是陌生的路人,让大家共同分享喜悦。
  苏婵咔擦咔擦地嗑瓜子,过了一会儿,长长地叹了口气。
  入夜,星星仿佛灯光,灯光仿佛星星。
  吉春斋的小厨房里,鲜美浓厚的羊肉汤在锅中泛着腾腾的热气,苏妙立在锅台前,舀起一勺,吹了吹,美美地喝上一口,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声戏谑的轻笑:
  “苏姑娘这是打算开始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