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妙拾回春-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雁竹便给她松松的挽了个侧髻,簪了朵碗口大的墨紫色镶水晶珠的堆纱花儿,这么一打扮,立时减了几分稚气,白嫩的肌肤带着几分慵懒的红,越发显得明艳动人。
  
  温华就这样抱着一张薄褥子偎在炕椅里看书,不一会儿竟又困了,打了个哈欠,头一点一点的,伺候的人问她要不要躺下再睡,她睡眼朦胧的摇摇头,“眯一会儿就好了。”
  
  颜恕从外书房回来,换了家常衣裳,手里拿着本书就过来了,正瞧见温华困得磕头打盹儿抬不起头来,轻轻一笑,静静地看了她一会儿,捅捅她,“醒醒!醒醒!”
  
  温华皱起眉,粉脸蛋儿嘟着,手指一抖,眼睛仍紧紧闭着,小声哼哼,“睡觉呢……”
  
  颜恕看得直乐,上前捏捏她的小脸蛋儿,“要睡就躺下好好睡——你要的书我可给你找来了!”
  
  过了一会儿,温华两眼勉勉强强略挣开一条小缝,又阖上了,“唔……放下吧……”
  
  “怎么就困成这样了?”颜恕自言自语,忍不住伸手捏住她两边儿脸蛋儿抖了抖。
  
  温华哼哼了两声,就没反应了。
  
  看看屋里伺候的雁竹和千冬,他问道,“她今儿怎么那么困?”
  
  两人对视一眼,千冬摇摇头,“许是累了。”
  
  雁竹心里一动,掐了掐日子,明白了,却又不好直言,便也道,“还真是,许是累着了,今天庄子上又来了人,吃了饭才打发回去。先前还打了几个喷嚏,喝了姜汤才好些,又不肯久躺。”
  
  “就这么睡了,万一再给冻着!你们给她铺床。”说着,他直接掀了温华身上搭的褥子,一手扶着她的肩膀,一手托在她膝下,把她横抱起来。
  
  雁竹和千冬手脚伶俐的在炕上铺好被褥,颜恕轻轻的放下她,看着丫鬟们给她盖严实了,伸手给她掖了掖被角,才道,“给我冲碗茶来,我在这儿看会儿书。”他也不要人帮忙,自个儿搬了炕桌,往炕椅里一坐,把手里的新书打开,从炕桌的扁形抽屉里找出一把线刻草虫的竹制书拨,拿在手里一页页翻看。
  
  




209

209、各种的肉疼 。。。 
 
 
  
  一气儿睡到吃晚饭的时候,温华才勉强被颜恕叫醒。
  
  头晕脑胀的不愿起身,听得是他的声音,温华心里交战了半天,微微抬起头眼睛睁开一条缝,见屋里没有别人,歪着脑袋懒洋洋的往他腿上拱了拱,“嗯……我再睡会儿……”
  
  颜恕看看守在门口背对着他们的两个丫鬟,笑着捏捏她的耳朵,“时辰到了,再不起就晚了。”
  
  想到一会儿还要去大太太那边,温华再不情愿也只好睁开了眼睛,慢吞吞的坐起身,“雁竹,打水来。”
  
  洗漱之后坐在梳妆台前涂了莲花膏,又匀上妆粉,一点点细细的涂抹着,颜恕凑着洗了把脸,坐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镜子里的她。
  
  温华嗔了他一眼,从瓷盒里挑出一块莲花膏抹在他手背上,“这个味道不重,涂上也不是那种油腻腻的,你试试。”
  
  颜恕抬手闻了闻,很自觉地把脸上手上都涂匀了,“不错,挺舒服的,还有么?”
  
  温华就叫人开了柜子给他拿了一盒,嘱咐他,“早晚都要用啊!”
  
  南瓜型的瓷盒里面乳白色的膏子散发着淡到极致的清香,似有若无,他笑眯眯的,“用完再找你。”
  
  温华想起他有把他觉得用得好的东西赏人或送人的习惯,不由加重了语气,“这贴身用的可不许给别人!”
  
  他乐了,晃晃盒子,“小气,给了又怎样?”
  
  一把抓回来,“不、给、了,我自己留着用!”
  
  颜恕哈哈笑了起来,握着她的手,趴在她耳边脸贴着脸,小声央求,“媳妇还我吧……媳妇给的哪能给别人呢!”
  
  身后给她梳头的雁竹抿嘴忍着笑低下头去,手上加快了动作。
  
  耳朵热呼呼的,温华对着镜子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见他一双妙目只是对着自己笑,就有些不好意思了,不由松了手。
  
  发髻梳好了,温华拿起一对宝树流苏簪子和蜜蜡珍珠发箍在头上比了比,转过来征求他意见,“哪个好看?”
  
  颜恕道,“都戴上就是了。”
  
  “是不是太华丽了?”说着把蜜蜡珍珠发箍放了回去。
  
  颜恕就帮她把宝树流苏簪子错落着别在发髻上,翻翻抽屉,找出来一对红蓝宝石的金坠子,恰好和簪子的颜色相合,“再怎么样也有三嫂在前面撑着呢。”
  
  三奶奶方氏插戴的饰品数量从来都是以两位数来计算的,远看近看总是金碧辉煌,不管走到哪里,必有丫鬟婆子捧着镜奁和首饰盒子伺候着。
  
  温华笑嗔道,“哪能跟她比?你没见大嫂和二嫂请安时头上向来都只插戴两三件么,我哪好太过打扮?”跟三奶奶方氏的出身不能比呀,人家就是把脑袋上插满了金银宝石变成摇钱树一般,顶多得一句“富贵气象”,而她,戴得多了就要被人说她铜臭张狂喽。
  
  晨昏定省是大太太新近提出来的,原先大房长辈们不在京城,这规矩有也等于没有,众人逢年过节才会到平日里没人住的正房里略坐一坐。大太太是不爱热闹的,她回来以后,除了开始的几天,若是没有事,很少有人能够得到她的接见。
  
  把老规矩重新提上来,大太太究竟是个什么意思,众人私下里议论纷纷,不过倒也没人敢直接问出来。
  
  温华成亲以来跟着大奶奶和二奶奶学了不少,至少知道大太太看上去性情古怪,不爱搭理儿媳们,实际上很看重规矩。大奶奶和二奶奶每次去见大太太,都把自己打扮得端正庄重,大太太有时候就会和二奶奶多聊两句。三奶奶是个傲气的,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四奶奶或者是身体抱恙,或者是有别的事情,至今为止只去了两次,大太太心情好时便随便嘱咐两句,心情不好时索□答不理的。至于五奶奶阚氏和温华,可能是因为她们年龄小又是新嫁娘的缘故,或者还由于两人娘家都不太显贵,大太太并不怎么搭理她们。
  
  阚氏怎么想的不知道,但对于温华来说,这样也不错,至少能得个清净。她不是那种愿意生事的性子,也不愿意在小事上被人拿捏,为表郑重,每日里去请安之前都要重新整理一番仪容,去了以后也是跟着嫂子们把礼数做足,所以对她来说这样的日子并不太难过。
  
  颜恕拿着描眉的螺子黛,心里跃跃欲试,面上却正经得很,“要不要添两笔?你这眉毛颜色有些淡了。”
  
  温华暗笑,对着镜子照了照,“确实有些淡,你再帮我描描?”
  
  螺子黛沾了水在自己手背上试试颜色,颜恕一手托着她的下颌,一手拿着螺子黛,认认真真的沿着她蛾眉的形状轻轻描画。
  
  温华能感觉到他托着自己下颌的手指在轻颤。
  
  过了约有半盏茶的工夫,“好了,你看看。”
  
  温华转过脸去对着镜子看,左看右看,“挺好!”不愧是能画上两笔的人。
  
  眼角瞥见他拭汗的动作,忍不住偷乐,转过来对着他眨眨眼,“好看么?”
  
  她一双美目好似一泓清泉,睫毛娇娇俏俏的,颜恕喉结动了动,故意道,“眼睛怎么了?进沙子了?”
  
  呃?
  
  瞧着他努力淡定的模样,温华突然之间就很想很想……做点小坏事,爱娇地瞪了他一眼,扭过身子不理他了。
  
  颜恕一愣,这才打趣了一句就生气了?再仔细一看,嘿——镜子里那厢正偷着乐呢!
  
  也不知怎的,他突然福至心灵,“真好看……”
  
  温华身形一颤,却是被他搂住了腰,“美人灼灼芙蓉姿,由来共妒青蛾眉。”
  
  她脸一下子就红了,眼中秋波潋滟,“念什么酸诗,听不懂!”
  
  “真听不懂?”
  
  她挣了挣,小声道,“别这样……”看看周围,见屋里没了别人,悄悄松了口气。
  
  他也小声促狭道,“媳妇别害羞,她们早出去了……”看着她耳垂圆圆润润粉红粉红的,他忍不住上去咬了咬。
  
  温华一囧,这家伙!于是手上一点也不客气,揪着他手背上的肉一拧——
  
  “嘶!”他倒抽了一口凉气。
  
  摸摸被她掐到的地方,揉一揉,“疼么?”
  
  “……不疼!”
  
  “哦……不疼啊?”她作势又要掐他。
  
  他绷紧了手臂。
  
  却听她俏皮地一笑,声音银铃似的,他仿佛听到了自己心跳的声音,那声音如同擂鼓,咚,咚,咚,眼见着她越靠越近,耳侧一热,正要拉住她,她却飞快的跑开了。
  
  手一抹,指端沾着的少许胭脂就这样进入了眼帘。
  
  ……
  
  从城里带回来的东西摆了一炕。
  
  香鸾听了绵儿娘带回来的话,面无表情的摆摆手,示意她出去。这般目中无人,绵儿娘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撇撇嘴角,转身就走,香鸾的嫂子赶紧起身跟着她一起出来了,赔着笑,“大嫂子跑这一趟着实辛苦了,才儿我特意让厨下备了酒菜,喝两盅?”
  
  绵儿娘没好气的堵了她一句,“不了!我累了,还是先回屋歇会儿吧!”
  
  香鸾的嫂子忙揽住她,把自己戴的一个银镯子撸下来,不动声色的套到对方手腕上,“好嫂子,那丫头不懂事,我给你赔不是了!”
  
  那银镯子沉甸甸的,绵儿娘看了一眼香鸾的嫂子,“就她这么个脾气,等将来三奶奶进了门,能有她的好果子吃?大妹子你好歹也劝劝她,三爷是什么人物?就离不得她了?咱们这些伺候人的皮糙肉厚不怕她甩脸子,可除了咱们,谁又会看她的脸子?”
  
  “是是是,”香鸾的嫂子脸上又尴尬又羞愧,“也是她哥哥和我这些年把她惯坏了,大嫂子你多担待……”说着,还是拉着绵儿娘去吃酒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绵儿娘觉得火候也差不多了,才道,“刚才在屋里,怕你妹子再闹,有一句话我就没直接说。”
  
  香鸾的嫂子连忙给她把酒满上,“大嫂子有话不妨直言。”
  
  绵儿娘眯着眼睛看着桌上的酒菜。
  
  香鸾嫂子连忙把另一只银镯子也撸了下来塞进绵儿娘的袖子里。
  
  “仔细养好姑娘才是正经!主子既然说了三奶奶进门前她不能回去,你们再花多少心思也没用,须知将来的前途还是在这孩子身上,不论是抱回去还是留下来,对孩子好才是真心好。主子跟邓家是什么情分?万事只盼着邓家好,只盼着三爷好!依我看,这一次不是儿子才更好些,你说呢?”
  
  香鸾的嫂子一脸的愁容,“大嫂子你说的我明白,规规矩矩的人家,哪有正妻还没娶进门,庶长子就生出来的?香鸾她这是犯了忌讳了,可是……”她叹了口气,往绵儿娘身边靠了靠,压低声音,“我到底只是嫂子,若是亲娘……说句让人笑话的,那做后娘的都比我强些!她再怎么样,看在我家那口子的份上,我不还得忍着?”
  
  绵儿娘跟着叹了口气,心里也有些怜悯她,“儿女都是债,何况你这又当嫂子又当娘的?”顿了顿,“回屋好好劝劝她,咱主子不是那狠心的,当初把她打发出来,一来是因为生气,二来也是不想让人嚼闲话,三爷的功名和婚事摆在那里,真正闹起来,丢了大家的脸面,主子只会更生气。”
  
  香鸾嫂子想了一会儿,“就怕主子看见那孩子,就想起我家那不懂事的妹子。”
  
  “你可真是……笨!”绵儿娘是真的在叹气了,“情分都是日子长了处出来的,便是一开始不待见这孩子,日久天长的,又是在邓家老太太那边教养着,主子无论如何都得给几分面子,说起邓家,你也别撇嘴,当年主子落魄的时候邓家尚且不嫌弃,收留了她一个外姓的,何况如今这个是三爷的亲闺女?告诉你吧,如今邓家一家子都住在永宁坊呢,你想想,这又是什么情分?好好思量思量吧!”
  
  

210

210、娘家二三事 。。。 
 
 
  
  当天晚上,香鸾的屋子里灯火亮了大半夜,绵儿娘起夜时听见动静,打开窗户听了一会儿,摇摇头,自睡下了。
  
  且不说香鸾和她嫂子怎样打算,温华原本以为自己把信儿送到永宁坊,宋氏总要再等个两三日才会派人上门,不想第二天上午平羽就带着礼物来了。
  
  这个时辰颜恕的大哥二哥都还在衙门里办差,接待的是颜家老三和颜恕,颜家老三虽然考取了功名,却志不在此,一心研究学问,好在人情世故上也不是糊涂的。
  
  恰好三太太也在,给两位太太请了安,平羽道明了来意——宋氏想女儿了,想接温华回去吃顿饭。
  
  三太太笑道,“可怜天下父母心,说起来,恕哥儿家的三朝回门时也是匆匆忙忙的呢。”
  
  温华嫁来两月有余,娘家派人来请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又有三太太说项,大太太很痛快就同意了。
  
  自从出嫁后,温华这还是头一回正式回娘家——没办法,刚成亲就赶上国丧,到处都不太平,她虽然时常派人回永宁坊问安,可是娘家没提起,婆家也不吭声,她也不好意思老给颜恕添乱,便一直忍着。
  
  见着宋氏,原先想好的话只开了个头,便说不下去了,眼泪止不住的往外涌,温华掏出帕子来擦了又擦,才带着重重的鼻音问道,“娘您怎么瘦了这么多?”
  
  宋氏眼睛也红了,攥着温华的手,捏捏她的胳膊,“我哪儿瘦了,冬天衣裳厚显得人单薄罢了,你怎么穿这么少?外边儿冷,快进屋来。”
  
  元元一见自家老娘掉眼泪,上前抱住宋氏的腰,“娘,姐姐回来了该高兴,哭什么呀!”
  
  温华赶紧擦擦眼泪,扶着宋氏进了屋,和颜恕一起端端正正的给宋氏磕了头,又和嫂嫂们行了礼,一边和孩子们打趣两句,一边悄悄打量了一番屋里的摆设,见一切都整整齐齐的,更没有缺什么,心下稍安,“您别哭了,我在那边儿挺好的,这不,一听说您想我了,立马就让我来看您,您女婿还备了礼呢。”说着,就让伺候的人去把准备好的礼品拿过来。
  
  给宋氏的是一柄银鎏金嵌玳瑁的如意,给温华哥哥们的是书局新出的书,卢氏和梁氏的是燕窝,温华又给女孩子们一人一盒上等绣线一盒各色珠子,男孩子们则是文房四宝。
  
  除了老大邓知信外,一家老老小小都聚集在了这屋子里,女人们说话,邓知仁和平羽坐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因为有娇客在,孩子们也表现得乖巧懂事。颜恕危襟正坐,看着温华和宋氏之间的互动,难掩笑意。
  
  宋氏受了礼物,看着女儿女婿彼此和睦,心里舒坦了许多,忙道,“瞧我,只顾着欢喜了,春泽啊,家里可好?”
  
  颜恕这个新女婿仍有些拘谨,“劳您挂怀,家里一切安好。”
  
  宋氏心里又添了几分满意,女婿虽然话不多,到底是个实在人,看看女儿,道,“我家的闺女我是知道的,别的不说什么,最大的好处就是没什么坏心眼儿,人也还算勤快,要是她有什么不经心的地方,你多担待啦。”
  
  颜恕愣了一下,忙道,“她虽然年纪小,却是知礼的,您别担心,有什么事儿我们都是商量着来的。”
  
  宋氏笑了,“好,年轻小夫妻乍一过日子,难免磕磕碰碰的,有商有量的,日子才长久。”又道,“她要是任性,你就来找我,我打她。”
  
  “哎呀,娘——”温华娇嗔着,抱着宋氏的胳膊直摇,“人家的娘家都是给闺女撑腰的,您怎么还偏着他呀——”
  
  宋氏乐了,作势掐掐她的小脸儿,“春泽是个老实的,老实人招人待见,咱自然得向着他。”
  
  梁氏扑哧一笑,“我们都给你撑腰,娘不忍心,只好给妹夫撑腰了。”众人皆笑。
  
  温华嘟起嘴,哼哼着,“罢了,我大人大量,不和你们计较!”转眼看见颜恕正笑眯眯地瞧着自己,脸一红,转头对雁竹道,“把那个蓝缎子的包袱拿来。”
  
  蓝缎子包得整整齐齐,里面是一双玳瑁色的女鞋,“娘,这是我做的,填了棉花,暖和着呢。”
  
  宋氏摸着棉鞋上用丝线绣着的凸出的福字和云蝠图案,喜欢的不得了,“过年的时候再穿!”
  
  温华笑着,“您喜欢就成。”瞧着大嫂卢氏心情还不错的样子,就问道,“大哥有消息了没?”
  
  说起这个,宋氏的眼圈又红了,倒把温华吓了一跳,“大哥怎么了!”
  
  卢氏忙说,“没事,妹妹别怕,娘这是高兴的。”
  
  宋氏擦擦眼泪,笑道,“你大哥前天叫人送信来了,说过一阵子才能回来。元元,把你大哥的信拿来!”
  
  说是信,只是一张纸上写了两行字,温华看了,心里也松了一口气,笑道,“这下可算让人放心了。”
  
  梁氏和温华处的时间久,感情也不错,言语间没那么多隔阂,“妹妹,你是不知道,这一阵子娘想大哥想得吃不下饭,再好的饭菜摆在那儿就是吃不了多少,要不是有孩子们在,咱们都不知怎么办好了。”
  
  果然,温华一听就不乐意了,“娘,刚一进来我就觉得您瘦了不少,还想呢,哥嫂都是孝顺的,向来有什么好东西都紧着您先用,您看看您,瘦得脸上都没肉了,嫂子们在家里操持容易么,您这样可不对。”
  
  儿女孝顺,宋氏心里一阵熨帖,“那不是愁的么,明知道他离得不远,偏偏一丁点儿消息都没有,外头整天介这儿死人,那儿死人的,我这心里……”
  
  温华挨近了她,“现在有了消息,以后可得好好吃饭,您要是不安宁,这一大家子都得跟着受累,您是愿意我们好呢,还是愿意看着我们整天介愁眉苦脸的?”
  
  说了会儿话,平羽便和颜恕去了书房,卢氏和梁氏两人去查看宴席要用的东西——今天姑爷来了,凡事就得精细些。
  
  把孩子们都打发出去,宋氏跟温华说,“我想回柳庄去。”
  
  温华微微一怔,忙问,“怎么了?是哪里伺候的不好?我让他们改。”
  
  “不是……”宋氏叹了口气,“老在你这儿,一大家子折腾得上上下下不安宁……”
  
  温华就急了,“这怎么说的?是哪个不懂事?您告诉我,我打发了他!来人——”
  
  宋氏拉住她,“你这孩子,这上上下下对我们好着呢,你回来——”见温华仍要叫人,急道,“你还听不听我的话了!”
  
  温华这才坐了回去。
  
  宋氏看着女儿,“你怎么还是这幅急脾气?……我这一辈子苦惯了,哪里用得这么多人伺候,要弄点儿什么总有人抢着就干了,我还不到那么不中用的时候呢。”
  
  温华无奈,“您真是……有福都不会享。”
  
  “有胳膊有腿的,自然能不使唤人就不使唤人,咱家一共才几口人,住这么大的院子,使唤这么些人……”宋氏压低了声音,“我瞧着你大嫂不痛快呢。”
  
  温华一琢磨,明白了,卢氏是长媳,非常时期也就罢了,没道理如今太平了还巴在小姑子家住着不回自己家。
  
  她嘟起嘴,扭腰抱着宋氏的肩膀,“不是说柳庄那边得好好修整修整?咱家孩子多,万一给磕着碰着怎么办?先留这儿住着,等那边儿弄好了再搬呗,再说了,这阵子三哥得专心读书,明年开春会试不一定怎么样呢,书院那边还没有消息,他心里一定是急的,您要是把他一个人留在这边儿,也没个人照顾他。”
  
  关系到平羽将来的前程,宋氏不免犹豫了,想了想,道,“……要不,让他也跟我们回柳庄?”
  
  “那哪儿成!”温华倒了杯水,“考试之前这段日子忙着呢,得到处走走看看,跟人家文章写得好的多交流交流,在城里才方便呢,要是回了柳庄,天天进城出城路上就得二三个时辰,哪还有精神读书?”其实温华也不怎么懂,只是听颜恕偶尔说起,说每到大考前的几个月开始,京城各个寺庙通常人满为患,多是各地考试的举子,提前进京想要来探探消息通通门路。
  
  宋氏想了一会儿,“那就再等等,等那边儿收拾好了,让你哥嫂先过去,元元和红儿也都大了,该跟着学些本事了,老这么娇惯着也不是个事儿。”
  
  “娘!我要跟着你——”元元站在门口只露出半个小脑袋。
  
  温华朝她招招手,她立即颠儿颠儿的跑了进来,“姐姐——”
  
  宋氏板起脸,“站好了!”
  
  元元立即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