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乐芳菲-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厮摸了一把脸上的汗,把手里的东西放到桌上:“阿晚公子说他知道了,他说让众位主子放心不会有事,他这会儿有公事走不开,等晚上回来再详说,至于大理寺那边不用着急。对了,这包松子糖,是阿晚公子让我买的,说是给宁儿小姐压压惊。”
  乐芳菲问小厮:“阿晚公子听了事情后脸色如何?”
  小厮想了想道:“阿晚公子笑了,小的说完事情后,他就笑了而且看上去很轻松。”
  乐芳菲对王瑞儿道:“听到了吧,阿晚没有生气,他是个心里有数的,你就别担心了,交给他处理就行。”
  王瑞儿脸色比之前好了一些,拿着松子糖上楼去哄王宁儿了。
  晚上,阿晚回来了,手里还提了一壶酒,路上买的,跟童玺和丁卯一起喝到夜里。一家人就留宿在了四贤斋。
  吃饭的时候,阿晚很随意地聊起白天的事情,似乎一点儿都没把自己的娘被关在大理寺放在心上。
  “你们知道我爹是怎么死的吗?他死得特别窝囊,在我六岁的时候,他被我娘给气死了。。。”
  这是第一次,阿晚详细地谈起他家里的事情。
  以前阿晚只是大略说了一点,乐芳菲等人只知道他父亲早亡,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着母亲改嫁,但因她母亲想让他继承继父的家产,阿晚不愿意就离开了家。阿晚并非离家出走,而是住在了读书的书院里。即使后来阿晚成了代行走,他也不愿意跟家里联系。
  直到今天,乐芳菲等人才理解阿晚为什么对自己的生母如此无情,原来其中还有这么一段狗血的隐情。
  话说阿晚生母是个表里相当不一致的女人,跟她不熟悉的人只当她是个官太太,只有熟悉的人才知道她有多么心狠手辣。
  阿晚家原本也住在伏龙巷,他生父也是个读书人,只是天分不佳。家里有富裕水田几百亩,所以一家人日子过得比伏龙巷的普通人家要好不少。只是阿晚的娘太不安分,总想着给他爹买个功名,竟然偷偷瞒着家里把水田给卖了。这事儿出了,阿晚的爷爷奶奶都被气病了,他爷爷直接一病不起没多久就去世了。
  但因为阿晚爷爷去世,他爹必须守孝,原本捐的官职就没用了,而官方却不会把钱退回来。结果就是阿晚的爹没当成官,反而家里的日子不好过了。然后没多久,阿晚的爹发现自己的妻子做了坏事,她竟然偷着虐待病重的奶奶。事发后,阿晚的爹只恨自己没本事,又恨自己娶了个毒婆娘,可是苦于此事太过没脸面也不敢跟别人说。之后没多久,阿晚的奶奶就去世了,阿晚的爹也病倒了。
  一个家眼看着就要散了,阿晚的娘仍然不收敛,阿晚爹还没死,她就勾搭上了别人。像之前一样,阿晚娘的事情又被阿晚爹发现了,这次估摸着是阿晚娘故意的,结果阿晚的爹就被气死了。随后守完孝,阿晚娘就改嫁了,对方仍然是伏龙巷人家。
  阿晚那时候还小,懵懵懂懂不明白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看着自己爹每天唉声叹气,直到他爹被气死的那天他目睹了现场。
  阿晚的继父其实挺好的,人很老实,以为自己跟阿晚娘是真爱。因为愧对阿晚父亲,阿晚继父对阿晚娘和阿晚都非常好,而阿晚娘却在私下里虐待继父原配留下的孩子。阿晚娘背着人的时候总是教育阿晚一些手段,撺掇阿晚继承继父的家业。
  后来,阿晚进了学堂,慢慢懂了道理,心里对家里的情况就懂了很多。再后来大了一些,阿晚便托学堂的先生说话,离家住进了学堂。离开家后,阿晚渐渐地自己养活自己,不再问家里要钱。一开始阿晚娘还惦记着阿晚,后来她又生了一个儿子,渐渐就把心思都放在了小儿子身上。
  对于自己的母亲,阿晚一开始感到很痛苦,但是他身为人子不能言母是非,可父亲和祖父祖母皆因母亲而死,却也是他一生都无法原谅的。所以,他只能选择默默离开,就当自己没有这个母亲。
  至于那位继父,他毕竟也是气死阿晚父亲的祸首之一,而且他娶了阿晚的母亲,与引狼入室无异,他们那个家最后会有什么结局,那是他们的因果,与阿晚无关。
  然而,也许上天真的是不公的,阿晚的母亲做了那么多坏事,却依然活得好好的。她最厉害的一点就是,虽然她做了许多恶事,外人对她的评价却很好。阿晚继父的那几个孩子,被阿晚的母亲各种陷害,末了似乎还不知道事情是这位继母做的,甚至还对继母怀有感激之情。
  总之,阿晚跟母亲和继父已经没有了联系。只是因着他有代行走的身份,阿晚的母亲在人前却常提起他,是以之前遇到司徒嫣然才会那样说。
  这次阿晚娘突然出现,大约是听说他成亲了。阿晚娘肯定是看不上王瑞儿的,尤其是王瑞儿还带了个不明不白的女儿,这大概就是她像王宁儿出手的原因,她很可能想敢王瑞儿母女离开。
  阿晚娘事先没打听清楚,不知道乐芳菲跟王瑞儿是好友,也不知道乐芳菲才是四贤斋的拥有者。只是她反应奇快,一听说了乐芳菲的身份,心思立刻就转变了。
  阿晚庆幸乐芳菲反应快,没有给一点面子让官差送阿晚娘去了大理寺。否则,一旦被阿晚娘贴上来,之后的麻烦事怕是撕都撕不掉。
  阿晚打算过几天再去大理寺看望他娘,总要让她明白一件事,他这个儿子是永远都不会原谅她的。以前没有跟母亲摊牌,只是还没走到那一步,但现在他有了自己的家,为了自己的家必须跟母亲切割干净。
  阿晚已经想好了,他们在帝都最多再待一年,离开了帝都,母亲更是鞭长莫及,待得将来母亲百年后,他会去为她扫墓尽孝。人死了,便也就没什么可恨了,母子之情可再谈。
  乐芳菲等人都没想到阿晚的娘亲是个这么过分的人,对阿晚都是同情,也没觉得他这样绝情有什么不对。
  只有王瑞儿还有些担心:“你这样做传出去会不会对你名声有损?别人不知道真相,只当你是不孝。”
  阿晚苦笑:“你当她没拿这个孝字压过我,我可没那么傻,我早早就放出话去,母亲已经再嫁为人妇便该以新夫家为主,我自愿放弃继父家的产业。她既然已经再嫁,就不该老是惦记我,这也原是她的本分。还有,继父和几位继兄,我也早递了话过去,我要继承的是我生父的遗志,他们自会为我分说。她能利用他们,我也一样可以利用。”
  阿晚确实还是有些手段的,不然也不会被选为代行走,还差一点就成了御弟。
  阿晚又道:“只要她不来招惹我们,我也不会去针对她。她要做什么,将来会怎样,我也一概不会管。过几日我去大理寺,会把这些道理与她分说清楚。若是她还要打我们的主意,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气。”
  这些年,阿晚其实也搜集了一些阿晚娘作恶的证据,一直留着作为后手。
  童玺感叹道:“阿晚,你摊上这样一个母亲,居然没有跟她一样学坏,真是太难得了。”
  阿晚叹道:“我父亲是读书人,我从小受父亲教育良多,若不是后来家里出了那些事,父亲说不定终会科举高中。。。小时候,看到父亲总是拿着书却黯然神伤,我现在每每想起来都替父亲不值。当初,父亲若是肯放得下面子,早早与母亲合离,祖父祖母还有父亲自己都不会这么早就去了。”
  丁卯道:“你父亲没有合离,也不光是为了自己的面子,也还为了你吧。。。”
  阿晚道:“是的,因此我更恨母亲。。。为什么老天爷没让她尝到报应,为什么她现在还敢来找我?”
  童玺:“因为她会伪装,这个世界上最后的胜利者大多是那些伪善者。”
  丁卯却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她的小儿子年纪尚小,她还需要你的继父和继兄支撑门楣。再过几年那孩子大了,家里的矛盾才会爆发出来。”
  阿晚点头:“没错,就是这个理儿,我只等着瞧她会有什么下场。。。”
  到最后,阿晚有些喝醉了,王瑞儿便扶着他去休息了。
  乐芳菲觉得,像阿晚与他娘亲的事情就该留给阿晚来解决,外人包括王瑞儿在内插手都不对。
  第二天,阿晚虽然没有去大理寺,却叫人送了信给继父家里,以免继父和继兄不明就理又惹出事来。过了几天后,他去了大理寺,回来后又喝了一顿酒。不过他的神情要比上一次放松多了。
  之后,阿晚的娘亲再也没来过四贤斋。乐芳菲也再也没见过她。
  几年后,听说伏龙巷发生了一桩惨案,某户人家的儿子发了疯砍死了继母。后来查出来是继母暗中陷害那人家的儿子,弄死了那儿子的好几个孩子,又搞得那儿子不能再育,那儿子就疯了一样捅死了继母。再后来,这一家人搬出了伏龙巷,听说还离开了帝都不知去了哪里,之后就再无音信了。
  日子过得很快,翻过年来,距离阿治及冠还有不到半年时间了。帝都和皇室已经开始为仪式做准备,而在另一边,乐芳菲也在为一件事情做准备。
  就在过完年不久,内廷和天子已经下旨册封乐芳菲为天后,册封仪式将在天子及冠之后三个月举行。这封旨意还未昭告天下,主要是为了让内务府把仪式需要的东西准备起来,乐芳菲也要做一些准备。正式公告天下的旨意将在阿治及冠后下发。

  ☆、第194章 夜宴

  天子及冠,各地诸侯国均派使臣前来观礼。
  以往天下十三诸侯国,如今多了北梁和南梁,变成了十五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中,有些与皇室交好,有些与皇室交恶。平日里这些人大多没机会表露,只是在这种重要的时候,那些自恃国力强盛之辈便会出来捣乱了。
  那些与皇室交好的一般都会提前一个多月就到了帝都,各种走关系送礼。而想给皇室找麻烦,则会来得特别晚。不来倒是不敢的,只是想让皇朝的人着急上火一下。
  御弟元念也因此事提前回到天子属地,他负责接待诸侯国使臣的事情。
  乐芳菲身为平阳翁主,没有资格参加典礼,但有资格参加典礼之后的夜宴。夜宴将在皇宫的清露台举行,届时帝都中所有权贵都会参加。
  栾国来的使臣是乐无忧,南梁来的人中有孙兵、闫飞和张莱三人。乐无忧本不用亲自来,但他还是来了。闫飞三人在使团中,他们也是为了来看看乐芳菲。使团来了还要回去,当然不会留下来。他们便是提前一个月就到了帝都。
  于是,这些日子,四贤斋里常常欢声笑语,一众朋友聚在一起。
  乐无忧这次来,给了乐芳菲一堆田产地契。乐芳菲发现这些田产和地契并不是帝都里的,而是散落在帝都周边的城镇。虽说这些田产和地契不是帝都的,但数量可观,兼职又都距离帝都不远,其价格估摸着差不多有几十万两银子了。
  乐芳菲手里拿着这些票据,感觉有些烫手。
  乐无忧摆手道:“你乃一国翁主,手里连这点钱财都没有,说出去那是丢我们栾国的脸。话说,你还在梁国做过太子和梁王,虽然时间短了点,按照道理,南梁和北梁也有该给你进供才对。”
  乐芳菲嘴角一抽:“不用了,我就收栾国的。梁国都没了,他们不来找我才好,来了才是丢人。”
  乐无忧道:“本来我想弄一些帝都本地的给你,但后来觉得那样太过扎眼,你和天子都是低调的人,想来不会愿意太过出风头。而且帝都局势复杂,帝都的产业背后水分太多,我猜你不愿意把太多精力放在这些事情,这才选了不在帝都但距离又不太远的。”
  乐芳菲想了想还是道:“你想得周到,但我受之有愧。”
  乐无忧道:“其实也是有事想请托,我这次带队来帝都,一为观礼,二则是想购入一批粮种。栾国多年征战,如今天下太平,百姓要把荒废的土地重新耕种起来,耕地只需人力,但播种却需要有粮种。。。”
  乐无忧跟乐芳菲说了一些栾国农业的事情,乐芳菲听得很认真。这些事情,小时候父亲跟她说过一些,只是那时候她还太小没有细说,但乐芳菲结合自己长大后的所知所见也可把事情了解个七七八八。
  乐芳菲略作思索后对乐无忧道:“此事我需要先打听一下,过几日才好给你答复。”
  乐无忧点点头:“不急,我总要观完礼才会返回栾国。”
  当天晚饭的时候,乐芳菲询问了阿晚关于粮种的事情。阿晚还是代行走,这些事情也很清楚。
  经过阿晚的分析,乐芳菲明白了不少内里门道。
  栾国需要粮种是事实,但是栾国的环境和天子属地有比较大的差异,栾国要购买粮种首先是邻国而不是天子属地。不过,天子属地也有一些农作物适宜在栾国种植,所以栾国要购买天子属地的粮种也不是单纯浪费钱。
  栾国现在跟天子属地关系好,这份关系要维系下去需要从很多方面下手。乐芳菲在帝都生活,这是其一,不管她的立场如何,她是栾国翁主的事实都不会改变。乐芳菲与天子若是成婚,便是联姻或者叫和亲关系了。
  再者便是一些正事上的融合。就军事而言,栾国和天子属地不接壤,便谈不上军事合作。那么便只剩了民生方面。粮种自然是民生之一。
  阿晚认为,栾国购买天子属地的粮种,这件事情不难办。经过乐芳菲的手,这是给乐芳菲的面子,也代表对乐芳菲的支持,同时也是乐芳菲表达的态度。
  总结下来,这件事看上去够分量,却又是乐芳菲可以轻易就能办到的。
  说白了,乐无忧对乐芳菲提出这件事,还是为乐芳菲考虑。毕竟乐芳菲要嫁给天子,娘家也要给点力才好。
  这件事,乐芳菲还无法拒绝,因为这不是她一个人的事,也不是她和乐无忧之间的事,这便又是乐无忧高明之处。
  乐芳菲本也不是矫情之人,确认这件事对栾国和天子属地无害之后,便打算应承下来。
  阿晚道:“这件事你交给我去办便可,不需要找天子处理。”
  乐芳菲道:“也好,不过我得写信跟他说一声,好教他心里有数。”
  除了给乐芳菲送钱,乐无忧还送了许多栾国的东西,都被乐芳菲放到了翁主府那边。
  闫飞三人过来,倒是没有给乐芳菲带太多东西,就是带了些杭城的土特产,还有那边小食铺子新出的淹水鸭子和腌肉腌火腿。
  三人聊得大多是些旧事,还有一些南梁的事情,以及他们在天子属地的见闻。
  乐芳菲总是笑道:“天子属地比南梁还繁华,若是你们腻烦了南梁的生活,随意欢迎你们来天子属地定居。”
  世事变化,谁能料到如今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恩怨情仇化到最后都是空。
  日子过得似乎更加快了,转眼便到了天子及冠典礼的日子。
  前两天,阿治偷偷跑出了宫,与乐芳菲见面。乐芳菲送了他一支玉簪子作为生辰贺礼。这支玉簪是她亲手做的,买了一块还算可以的玉料,一点点自己动手打磨。手艺是不够精致啦,但心意足而且够圆润。
  本来考虑送礼物的时候,王瑞儿建议乐芳菲送些女红之类的,毕竟女孩子送出去的东西嘛。只是乐芳菲就是喜欢阿治带玉簪,就像第一次见阿治的时候,阿治那副书生的样子,君子如玉嘛。
  童玺当时在旁边听了很是无语,一个劲对乐芳菲感叹:“你是不是对君子如玉的玉有什么误会,阿治那个样子哪里是君子如玉了?”
  乐芳菲才不管,只回了一句:“我喜欢。”
  典礼当日,乐芳菲上了四贤斋的房顶,远远望着皇宫的方向。帝都中飘荡着皇宫传来的声音,那是大典进行的鼓乐。很多老百姓走在街道上,互相庆贺,好像是今天是他们加冠之礼一般。
  典礼结束后,街道上更加热闹起来。许多店铺和权贵的大门都打开,他们在街道上派发红包和食物,庆祝天子成年。
  晚上清露台夜宴,乐芳菲早早就回了翁主府做准备,这是她第一次身着翁主礼服入皇宫。陪她一起入宫的有四个人,丁卯、童玺、赵嬷嬷和揽月。丁卯负责驾车,童玺再次恢复太监身份跟在乐芳菲身边,跟在她身边的还有揽月,赵嬷嬷则跟丁卯一起守着马车。
  进了宫门,下了马车,有宫里的太监宫女迎接。清露台距离远,还特意准备了轿辇。大家都是按着事先安排好的时辰入宫,时辰有先后,进宫后走的路线也是事先安排好的,避免了中途碰车,省去了很多意外。
  有揽月在,乐芳菲不必担心被人带到沟里。今天这样的日子,想来也没人会找她麻烦,因为那跟找死差不多。
  清露台始建于三百年前,其后经过历代天子修缮,是整个皇宫最豪华宽阔的露天华楼。但是,清露台平时都是封闭的,近百年里只有天子及冠那一天在这里举行夜宴,其他日子都是不使用的。
  尤其是近五十年,由于天子权柄衰落,皇宫用度被消减,清露台基本处于弃置的状态。据说清露台的装饰物平时都是收在皇宫宝库里,为了今晚的宴会才被重新摆出来。
  乐芳菲到了传说中的清露台,前方有宫里的太监宫女引路,身后跟着童玺和揽月。
  这样的场合,比当年她登基梁王更加奢华隆重,即使是她也不敢四处乱看,只能处处端着翁主的架子,不能被人小看了去。不过即使如此,乐芳菲心里也被看到的景象震撼了。
  沿途的城墙边缘,放置着无数白色贝壳做成的托盘,托盘中放着成人拳头大小的夜明珠,每一颗夜明珠的个头都相差不大,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清露台。
  沿途可见玉雕的各种样子的走兽飞禽,这些禽兽身上点缀着各色的宝石,它们的眼睛似乎都是镶嵌的猫眼石,大小不一,在夜光下散发着猫瞳的光芒,仿佛都是活物一般。
  踩着脚下的地毯,乐芳菲心里倒吸冷气,为清露台的奢华感到震惊。太过令人心惊的奢靡,这份震惊中夹杂着不安与了然。
  这样的奢华是无法长久的,若想长久便要有抛开这份奢华的勇气和毅力。
  乐芳菲定下神,问带路的太监:“请问公公,南亲王可曾到了?”
  那太监答道:“南亲王已经入宫,不过这会儿还没往清露台过来,翁主若想跟南亲王请安,还得稍待一会儿了。”
  乐芳菲点了点头,跟着太监先入了席,安静等待。
  这会儿来的人已经不少,大部分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也有一些相熟的人凑在一起小声说话。那些人说话的声音非常低,就连乐芳菲竖起耳朵来也听不到。果然,在宫里就要小心再小心。
  席间众人,乐芳菲是一个都不认识。说起来,她认识的皇亲也就只一个南亲王,至于司徒嫣然她们却是没有资格参加这样的宴会的。司徒家的家主可能会来,但乐芳菲就不认识了。
  虽然宴席还没开始,已经有珍馐佳果端了起来,只是没有上酒水。乐芳菲每一份都尝了些,确实味道不错,尤其是那玛瑙葡萄,应是从外地进贡来的,在宫外根本买不到。于是,乐芳菲便吃得多了一些,但也只是一些,毕竟不能太过了让人笑话。
  乐芳菲不经意间朝身后看了一眼,瞧见童玺和揽月都低眉顺眼地站在后面,尤其是童玺板着一张麻木的脸,好像回到了当年在梁宫的样子。
  乐芳菲不由心生感慨,当年谁能想到今日?不过是过了四五年的时间,每一个人都变了。好在,大家都在往好了变。
  约么过了半个多时辰的样子,终于有太监高声唱和,天子来了,几位摄政王也来了。
  宴会准时举行。
  乐芳菲的位子在在中后的位置,距离阿治非常远,只能隐约看到他的笑容。他看上去很开心。
  几位摄政王坐在一边,他们对面是朝中重臣。两边遥遥相对,就像他们在朝堂上一样。
  他们后面是各诸侯国的使臣。他们同样分了左右对坐,就像他们的正治立场一样。
  阿治坐在最上方,笑得有些没心没肺。他的目光在下方人群中掠过,终于找到了他想看到的那个人,虽然同样看不清楚,但他还是感觉到乐芳菲望过来的视线,两人遥遥对视一笑。
  夜宴总比白天的宴会要多一些节目。吃肉喝酒,赏歌舞。没有人会在这样的宴会上玩琴棋书画那一套,这种时候,若是有人吟诗那也是有关风月。
  舞姬们排着队轮番上场,酒肉添了一席又一席。那些跳完舞的舞姬,有的会留在席间,坐在某位客人身边劝酒。她们不止负责表演,还要负责活络场间的气氛。
  宴到中间,下方的客人们也轮番上前向天子祝酒。肯定不是一个个上去敬酒,因为天子没那么多时间。上去的人是一群一群的,这是事先安排好的,会有太监在一旁指挥。虽说是敬酒,却只有客人必须满饮自己杯中的酒,天子却只需一杯酒沾沾唇就够了。
  敬酒与歌舞是轮番进行的,不然间歇的时间就要冷场了。
  又一番歌舞停歇,旁边侍立的太监示意该乐芳菲出场了。与她一起的是皇室的公主,郡主,等等。大家各自拿了自己的酒杯,按照太监的指示排队站好,一步步向天子御座走去。

  ☆、    清露台旁边的避雨殿里。

    乐芳菲和阿治在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