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妻福星高照-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宋师竹这两年在交际场上就像木头桩子一般,极为恪守原则,但凡有人托她在御前说些什么,她都是装听不懂。
  螺狮素来知道宋师竹的心思,这点上还把得住。
  宋师竹心里大概是知道是什么事情,她觉得现在整个营帐里头略有些门路的人家,也应该心中有数才是。
  这届威远伯真的是池鱼之灾。
  威远伯夫人哄睡了自己的一双儿女,看到嬷嬷无功而返之后,脸上便冒着涔涔冷汗。
  她怀里的一双儿女约莫四岁上下,但却十分懂事,一直没有动弹。
  她想,难怪这一回宁大夫人不愿跟着出来,许是她已经预料到了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嬷嬷看着她这般,心都快揪起来了,她道:“太后娘娘一向明察秋毫,不会中那些人的奸计。”
  威远伯夫人自嘲笑了笑:“就算如此,也是我的不是,待那婆子太好了,让她有机会酿出祸事。”
  一想到那个宁大夫人,威远伯夫人就恨不得把她敲髓吸骨。
  别人不知道,她是有感觉的。这任威远伯本来该降等成为子爵才是,只是大驸马和章太后积怨甚深,太后想要恶心宁氏主枝,也想用她相公,所以才会让伯府平等袭爵。
  这一年来,日子就跟做梦一样,其他勋贵家的女眷在太后面前都讨不着好,就只有她每回进宫都能受到接见。她不在乎什么伯府实权,先前他们也从来没有,只要能借上一点光,把日子过得好点就够了。
  就是怀抱着这样小小的愿望,他们尽力不跟宁大夫人起冲突。宁大夫人毕竟是族里长辈,也是曾经的威远伯府主人,威远伯夫人甚至把伯府里最大的院子都让给她,就连宁大夫人想要用公库给在公主陵前的大驸马打点,相公也一直劝她忍让。
  可她忍了这么久,却没想到会认出这样的结果。太后会不会觉得这是威远伯府指使的,就算不是,那俩个侍卫是先前大驸马身边的心腹,同是姓宁,威远伯府的爵位也会不保了吧。
  威远伯夫人抑制不住的胡思乱想,满腹都是惨淡的心事。
  ………………
  林场那边发生了大事,御帐周围一时间都是风声鹤唳。随行护军脸上的神色异常警惕,几乎在营帐内部走动的人身上都要被人用眼神上上下下刮一回。
  新任太监总乔大福匆匆进了帐篷,拜倒在章太后和高玉珩,低声说了几句话。高玉珩拿着茶碗的手顿时一顿,问道:“连发弩箭查出是哪一家的吗?”
  连发弩造价甚高,且手艺稀罕,满天下只有工部记录在案的几个匠人才有能力制造,这些年每一把出现时都有备案。但凡事都有例外。
  几家当年跟着太祖开国的勋贵,家里便有不少私藏。
  乔大福:“李将军说还在审查当中,待会一有口供便会呈上。”
  “封修撰,闻学士和两位尚书没受伤吧?”
  “李将军去得及时,只兵部池尚书被铁箭刮伤掌背,其他人都是安好。”
  高玉珩想了想,吩咐乔太监让太医过去看看,又让他把随行的朝中大员都叫过来,心里则是叹了一声天意不可违。
  李腾最近的安排他看在眼里,臣帐周围所有勋贵家族出身的侍卫全都调走了,那边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无论明面暗里都有布置,就差在顶上盖一口锅。但还是出现意外了。
  这就说明注定这一回要有一场大动静。
  高玉珩的心里准备已然不少,这会儿也没有丝毫惊慌。
  章太后看着他的模样,就知道他已经下定决心了。为娘的总是护犊的,可要是崽子太刁顿,专门往险处跑,任是神仙这气也免不了。
  高玉珩给章太后道了一杯茶,道:“幸得母后特地过来传递消息,那四人都得过来给母后磕头才是。”
  章太后瞟他一眼,把一碗茶全都喝下去,才道:“臣帐那边发生的事如你所想。你那个计划该提上日程了吧?”
  高玉珩琢磨了一下亲娘话里的阴郁,道:“……那些人终于行动了,朕总不能束手就擒。”
  “你这胆子还真大!”章太后忍不住道。要是皇帝还小,她早就把他的耳朵揪一回。
  儿子身边的封修撰上一回便说中了旱灾之事,这回封恒刚说围猎自个会有险事发生,章太后立刻就想劝皇帝取消这回秋狝。
  那些人想对皇帝的心腹臣子动手,没有道理会放过正主才是。
  可孩子翅膀硬了,有别的想法,章太后为此半个多月都气得心脏生疼,还是不放心跟着过来了清河林场。
  高玉珩摊手道,“那些人选中了这个时机,朕也是将计就计罢了。”他登基至今还是第一回出京,那些人生怕他以后就龟缩在皇宫中,这才迫不及待地想要下手了。
  见太后脸上还是不虞,他又低声叹气道:“卧榻之外岂容他人鼾睡,朕也是没办法。”
  大庆朝的军权集中在五军都督府手上,天子亲军二十六卫隶属京营编制,每三年由各地驻军调度轮换,多数武官都是世袭。
  前几年内阁势大时,勋贵被压了一筹,他当时满心渴望着满朝勋贵会与他联手抗击内阁。但之前发生的事情及其打脸,他这个皇帝,文臣不爱武将不疼,勋贵就这么放着大好机会袖手旁观。
  之前不知道原因,上回审问了几个阁老之后,他才知道其中水深。吴王当年准备齐全,这群人基本上都有把柄在他手上,有些人家,就连虎符也被吴王算计在手。
  而这样的家族,在亲卫军里为数不少。所以这一回封恒一说围猎时会有事故,他便觉得少不了那些勋贵家族为虎作伥。再加上李腾探到来回路上有不少异常动静,他若不做准备,早晚得被人一锅端了。
  章太后见着儿子这般的神色也是心疼,她呼出一口气道:“威远伯真是没用,哀家给了他两年时间探查谁跟叛王世子有联系,他还能被人当成弃子抛出来。”
  “咱们谁都没想到宁大驸马爷都去给皇姐守陵了,宁氏内部还有那么多人对他忠心。”他想了一回方才的事,也觉得封夫人真是神了。
  新威远伯是他母后一手捧起来的,要不是宋师竹提醒,谁都没想到会是宁家出现变故。
  被儿子看笑话,章太后虽然也恼,但也终于下定决心。
  围猎遇到这种事肯定进行不下去,明日一早皇帝便会返京。从清河猎场回京有五日的路程,过来林场时的路线是按照先帝时的常例;但回京时,却是一条机密路线。
  章太后一直恼的就是这一点。
  叛王余孽藏得太深,锦衣卫那边几年都没查出点什么,想让对方上钩,就得设下圈套让他们去钻。高玉珩想要玩一出真假皇帝的戏码,真皇帝穿过林场直接回京,假皇帝则按照先前的路线迂回前进。
  他不仅想看看有多少武勋会在路上动手,而且还想假死把几年前逃跑的吴王幼子骗出来。只要确定皇帝驾崩,那些人肯定会抓紧时机进京登基。
  假死什么的,实在太挑战章太后的心里承受能力了,都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皇帝却如此冒失,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开玩笑,章太后一想到这里,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
  御帐里头母子气氛冷凝,臣帐这边也没好上多少。文臣素来讲究一个气节风骨,李腾唯恐场上还有危险藏匿,下令搜身,立刻就捅了马蜂窝,场上不少人对着他都是怒目而视。
  总归众人都知道一些轻重缓急,才没有闹出来。
  封恒倒是十分配合,被搜完身之后就出来了,李腾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皇上那边应该知道消息了,还有点时间,你要不要先回帐换身衣裳?”
  皇帝对封恒看重日甚,李腾也是给他卖个方便。
  想到皇上由此那个消息展开的种种谋划和心眼,李腾心里也是压力甚大。
  封恒看了一下身上的猎装,先前的那套宋师竹先前觉得不吉利烧掉了,现在的这套是新作的,上头的绣纹颜色完全大变样,可惜方才为了躲闪冷箭,身上蹭到木栅栏上,染上了点点污迹。想着宋师竹在帐篷里许是担心,也应下了。
  回帐篷时,他一眼就看到宋师竹惊喜的目光,脸上不禁露出一抹笑容,刚才在外头不觉得,一进来他才有种劫后余生之感。
  陪着封恒回来的侍卫看着他们的模样,将心比心也能明白两人的心情,便和气道:“李将军吩咐了,说是皇上若是找封大人,他会让人过来通知的。”
  宋师竹谢了他一回,让螺狮给他拿了点赏钱,才忙不迭地陪在封恒前后。
  封恒换完一身衣裳之后便握住她的手,温柔道:“没事了。”这几日越临近林场,宋师竹越睡不安稳,封恒看在眼里,可多少安慰都不管用,到现在终于看到妻子恢复过来了。
  宋师竹确实直到这会儿看到封恒手脚齐全,没伤没痛的,满心的忐忑才全都消散。
  封恒亲了她一口,见外头还没有动静,便把妻子搂在怀里,跟她说了一下方才发生的事。
  宋师竹虽然已经在封印那里听过一回,可听封恒的讲述,还是觉得惊险不已。
  封恒则是想着当时的场景,当时封印叫他防患姓宁的侍卫,他久违的又有一种毛发直竖之感,杀招就在那么一瞬间,他多次经历,也算是经验丰富。
  宋师竹抿唇道:“什么经验丰富!”这种经验谁都不想要好不好。
  封恒被她一瞪,心头一阵逗乐。
  宋师竹想了想,又道:“你不是说会一直把封平带在身边吗?”
  封恒无奈道:“臣帐这边守卫过于森严,小厮也不能随便走动,只得待在圈好的地方。”就算处处谨慎,也难说没有意外。这件事便是他没有想到的。
  宋师竹也想到这里,紧紧抱住他的腰,感受着从封恒身上传来的阵阵体温,才叹了一声。
  两人搂了一会儿,封恒想了想,便把皇帝的谋划在她耳边说了一遍。
  先前宋师竹状态不好,他说了她也是左耳进右耳出,现在则不然,后头的计划才是重点。
  按照规划,明日应该就要拔营归京了,虽然他会留下来保护太后和皇后,可让宋师竹有个心理准备也是好的。
  时间卡得极准,他说完之后,侍卫也在外头喊话,封恒亲了妻子一口,脚步格外痛快就出去了。
  半响,螺狮在外头听着里头没动静,便悄声进来了,却发现宋师竹居然没把压惊茶给封恒喝了。宋师竹被她一提醒,才想起来这件事。
  螺狮摸了一下药碗,看到药已经不烫了,便把舀好的中药又倒回去。
  才把瓷盖合上,听到宋师竹突然长长叹出了一声气。她好奇道:“不是没事了吗?”
  宋师竹默默不语,觉得心情沉甸甸的。
  皇上胃口还真大,一口气就想把武勋和叛王都收拾了。
  宋师竹想着方才封恒言辞间的顺畅,心里隐隐怀疑皇帝的这个想法里也有自家相公的推波助澜。
  要真是这样,章太后知道了,肯定没有他的好果子吃。
  ………………
  说曹操,曹操到。才想到章太后,章太后那边便有人找过来了。
  一个穿着枣红宫装略眼熟的宫女站在面前,举止极为客气:“傍晚时外头发生了些事情,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怕待会还有危险发生,让奴婢过来接夫人到大帐里去。大帐那边守卫森严,众人彼此也有个照应。”
  宋师竹正想说话,眼前的宫女就一幅有秘密的模样,在她耳边说了几句话。宋师竹听完之后,脸上真是一阵古怪。
  宫女见此,还安慰她:“封夫人不要有压力,太后娘娘一时心急,就想让多些人帮忙观察一下有没有不对劲的人。”
  宋师竹立刻点了点头,看得宫女突然觉得自己的话是不是让封夫人误解了。
  此时已经是一更天。
  宋师竹所在的帐篷离得最远,做了一刻钟的路,宋师竹才看到前头的灯笼。她每看见一个灯笼,便在心里数了一个数,想知道章太后究竟找了多少人过去。
  数到第二十三的时候,半路上居然遇到威远伯夫人。
  这位夫人脸白似雪,带着一双眼带惺忪神色惊恐的儿女,身边却还簇拥着四个孔武有力的宫嬷嬷,在两侧虎视眈眈地看着。
  从帐篷里出来的女眷一看到她,就跟见了鬼一般不敢上前。
  宋师竹看着这等阵仗,心情想着威远伯一家是被连累的,章太后不至于看不出来。不过她也没出声。
  章太后的内帐中,已经聚集了不少女眷,都是三品以上的夫人太太。
  见到宋师竹行礼时,也只是眉眼抬了抬,镇定得都让宋师竹怀疑宫女说的话会不会是她自作主张。
  李家的樊氏和韩氏一见到她,就露出一个笑容。只是宋师竹看了一眼,场上众人都是按品级分坐两边,她便自觉地站在末尾。
  其实按封恒的品级,她是不应该出现在这种场合的。但也没人出声纠正。
  过了一会儿,有个宫女从内帐出来,说皇后被吓倒了,请她到内帐说话。
  太后便出声道:“皇后也是年轻,一听到今日见了血,就被吓住了。”又温声对宋师竹道,“你和皇后要好,进去看看她吧。”
  这两年来,宋师竹身上都盖着“红人”的戳子,在众人的视线中面色淡定地过去了。
  但李随玉一看到她就把她拉到身边坐着,以她的位置,视线正对着外帐,外面的人却看不见她。宋师竹才知道她的用意。
  李随玉让人上了茶,接着便低声道:“母后也是紧张皇上,才想着把你找过来看看谁人不妥。”也没有解释章太后究竟想看出什么不妥。
  宋师竹在许多事情上表现出来的洞察力都让人心惊,事到临头,章太后为了保险,也想倚赖一下她的本领才华。
  不只是章太后,李随玉也是打心底赞同这个做法。高玉珩的计划她也是知道一些的,就是没想到这么快就要进行了。
  李随玉心情纷杂,也没有心思继续说话。
  宋师竹常年都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突然被这般重视,心情真是诡异地无以复加。
  她抬眼看着外帐。威远伯夫人是在她之后进帐的,一进来就跪在地上,太后安抚了她几句,又让人把她扶起来,接着又让宫女上茶。
  好些勋贵家女眷对着那碗茶都是踌躇不定,宋师竹总觉得她们就像怕太后在里头下毒。章太后原本还在跟身旁几个女眷说话,见此,脸上的表情突然有些冷淡。一瞬之后,永昌侯夫人突然端起茶碗,轻轻地啜了一口,这就像个信号一般,又接二连三有人用茶。
  李家是外戚,樊氏喝起茶来也没有半分犹豫。她就是有些羡慕宋师竹罢了,皇后跟她这般要好,不用在外头枯坐无聊。
  她叹了一声,只觉得今夜的事真是古怪得不得了。臣帐出事,原本便已人心惶惶,太后怕有危险把众人召集在一块,但她看那些勋贵太太的表情,却让人觉得今夜是一场鸿门宴。
  不是只是威远伯府出问题吗?
  这些人担心个什么劲?
  樊氏心中一动,突然出现一个猜测。
  屋外一堆人头,硬是出现一幅寂然无声的场面。
  直到月上当空,御帐那边来了人,气氛才被打破了。
  过来传话的太监心理素质极好,沐浴在众人的目光,三言两语便把皇上的决定说了。
  威远伯夫人听到那三人身后有叛王的身影,威远伯被皇帝夺了爵位、又被看守起来之后,终于忍不住了,泣泪横流,在太后面前高呼冤枉。
  章太后叹了一声,挥了一下手,片刻之后便有两个宫嬷嬷上来,把她和两个受惊过度的孩子押了下去。
  她的目光在众人身上巡视了一圈,道:“今日之事实在破坏出行的心情……要是对皇家不满之处,明说便好,总不至于弄成这样。”
  章太后的语气不轻不重,“……皇上这几年的作风,你们也都看到了,哀家敢说一句,他所作所为都是为天下着想唯,唯才是举,做事也是公正宽厚。身为臣属,有这样的皇帝在上,是一件幸事。有爵之家更是如此,爵位代代相传,若顶上之人不够公正,谁都说不清将来会如何。不要等到事不可为之时再后悔,也要想想身后的儿女才是。”
  这段话像是训示,也像警告,众人的动作极为一致,都是起身领训,宋师竹见李随玉没跪,想了想没有动弹。
  帐中噤若寒蝉,樊氏心里有所猜测,在几家掌兵的勋贵女眷脸上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但这些年都是一脸温和的表情,她一所无获。
  太后看着这般,也没有再训话的意思,便让人回了自家帐篷。
  樊氏走在最后,有心想找小姑子打听发生了什么事,但里头宋师竹还没出来,她想了想便也跟着离开。
  永昌侯夫人心里从没有这般不自在过,尤其是太后提及儿女之事,她总觉得是不是某种示意。
  回到叶家的帐篷之后,永昌侯已经回来了。他叹了一口气,道:“威远伯已经被收押起来了。大驸马还真是有决断。”
  叶夫人咬了咬牙,宁大驸马那是被逼到绝路,只要皇上太后在世一日,他便不能从公主陵回来,所以才会孤掷一注。
  可他们叶家不一样。她道:“……侯爷做出决定了?”
  永昌侯苦笑一声:“那边催得太紧了。皇上几年才出京一回,那些人不想赌下一回的时机。刚才在场上就有人趁乱往我手上塞了张纸。我看别的几家也是差不多。”
  他把纸递到叶夫人面前,叶夫人瞪着那信纸,半响才接过来,上头毫不意外写了许多叶家以往的脏污事。
  当年永昌侯年轻时贪污了一大笔军费,当时造成了西北那边卫所哗变,要不是吴王帮忙把那些想要越级举报的兵士都杀了,一家子即时便要不保。
  永昌侯道:“皇上确实是个锐意进取的明君,可咱们家却不能跟在他身后。”这也是永昌侯不得不听人命令的原因,就算他想要投靠皇帝,这种事情皇帝不可能既往不咎。京里如永昌侯这般被人拿住把柄的武勋有好几个,永昌侯也是直到到了围场,才终于下定决心。
  若是没有把柄在人手上,他不会这般被动。
  叶夫人听着他的语气,显然是已经做出决定了,心里突然浮现一阵不甘的绝望。章太后是有前科的人,先前为了让恩科能够顺利改革,章太后把反对派家里中的女眷都叫进宫长谈了两个日夜,这一回焉知不会这么办。
  要是章太后真的找借口把她留下来,那无论吴王世子那边事或不成,她都说不能活命的。
  想着威远伯夫人还有她那一双儿女,永昌侯夫人只庆幸这回没把自己的孩子都带出来。她喃喃道:“阿怡和阿平不知道出京没有?”
  永昌侯道:“你放心,我放在他们身边放的都是积年的心腹,会好好照顾他们的。我以后会让阿平袭爵,也会給阿怡备一份京城无人能比的好嫁妆。”
  永昌侯许诺了一堆,可叶夫人的心就跟夜色一般,充满黑色的苦涩。
  封恒从御前回来后,便看到宋师竹正守着茶炉在思考些什么。他这一日夜极度疲累,看到宋师竹见到他之后脸上乍然出现的梨涡,也放松下来。
  宋师竹看自家相公累成这样,便让人把准备好的热水抬上来。
  两人洗漱后躺下,宋师竹才把今夜的事情说了一遍。
  章太后今夜这般的大阵仗,居然都是围绕她展开的。宋师竹一想起来就觉得压力山大,不过她今夜也不是完全没有作为,极为慎重地说了两个名字出来,都是她觉得有些问题的。
  宋师竹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太后是人精中的人精,她也没有卖弄智商的意思,只是从微表情的角度说了几句分析。
  章太后听完之后,也没有说些什么,只是赏了她一些东西便让她回去了。
  那些赏赐宋师竹还没来得及去看,但那小箱子抱在怀里极重,感觉像是金饰。
  听着宋师竹事无巨细地说了一遍,封恒笑道:“太后娘娘原本一直不赞同皇上的计划,可临到头来,也是一直在帮忙。。”
  宋师竹道:“太后是当娘的,当然疼儿子。”
  今日真是心力交瘁。从早上的担心,到傍晚的提心吊胆,还有夜里的考验……幸好封恒能够化险为夷,也算是最大的好事。
  想着这一日的经历,宋师竹闭上眼睛就想睡觉。
  封恒还以为妻子会继续发表意见,没想到宋师竹就像放下了重担一般,搞得他忍不住好奇问道:“你就不担心会出事吗?”
  毕竟皇帝是明日就要开始冒险了。
  宋师竹想了想,道:“说惊险应该也是惊险的,但确实没感觉出来有危险。”
  封恒突然能理解皇帝最近为什么一直问他有没有别的感觉,他听完妻子的这句话,突然有冰雪融化之感。
  在紧要关头能有一个心理安慰,确实挺好的。
  ——
  翌日,一大早的动静便极大,外头侍卫们全都披挂着盔甲,不停巡逻。
  皇帝决定拔营回京,无论是心怀鬼胎的,还是真的为皇帝着想的,都松了一口气。
  可后头章太后借口请众女眷泡温泉,硬是把行程中的夫人太太都请出来时,营帐内部的气氛便不怎么好了。
  不知何时起,营帐内还飘起点点细雨,宋师竹突然想到一句诗词,“凝云压晚阳,入户劲风凉。”
  许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