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妻福星高照-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老太太见着面无表情的儿子就心中别扭,差点把自己的任务给忘了。
  看着大孙女的笑容,她也不好意思言而无信,轻咳一声道:“让人上茶吧,给老二上一盅普洱,给老二媳妇上红茶。”
  宋文朔:“……”
  冯氏:“……”
  两人都忍不住看了一眼宋老太太,只觉得今日这天打西边出来了。在家时,就算非得见面,宋老太太与他们也是经常相对无言,日常晨昏定省能免则免。有好几回还自个带着人到周边寺院住了大半个月。
  宋文朔和冯氏都习惯了与宋老太太这样的相处状态,她突然换了个风格,两人都有些不习惯。
  且比起宋文朔,冯氏心中更是惊疑不定,她抿了抿嘴,心中十分不愿接受婆婆的这份好意。
  窥一斑而见全豹,李氏站在老太太身边,看着婆婆逐渐淡下来的面色,对老太太和二房的关系差到何种程度,心里也有数了。老太太每回写信回来,纸上无一句不好,都在夸儿子儿媳孝顺。他们还以为就算说得夸张了些,也必有几分是真的,没想到却是这样,差些就成陌路人了。
  只是该装的还是要装,她笑道:“娘一直念着你们,前日夜里娘突然发病,幸好老爷回来碰见了。这几日家里探病的人不少。娘极少见客,一直喝着药,这不听说了你们快到县上的消息,就催着我们出去接人。”
  李氏撒起谎来面色不改,唬得对面的宋大郎忍不住担心道:“祖母没事吧?”
  宋老太太与儿子有心结,对着三个孙子态度还是不错的,何况宋大郎言出真心,面上一派亲厚,她温和道:“你大伯娘说得太夸张。人老了就免不了这些事,祖母身子骨还是不错的。”
  “娘是不是不适应县里的天气?”宋文朔想了想,问道。他上任的地方较为靠南,一到冬天虽也有雪,却不像丰华县这样千里冰封,冷入骨髓。
  宋老太太点点头:“是有些不习惯了。”她顿了顿,又道,“你们这一路过来还好吗,我记得老二几年前从马上摔了下来,腿脚一到冬日就犯疼,这几日可还好?”
  宋文朔:“……”
  看着儿子面上迟疑,似是不知道如何应答,老太太苦笑道:“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你身上伤了哪,娘都是心疼的。”
  宋文朔这时却是真相信是老太太想他,他哥才派人去接他了。
  他看着亲娘布满皱纹的老脸,一双眸子老迈沧桑,却满是真心关怀,突然间心潮涌动,喉间生出一股酸涩。
  只是宋文朔毕竟不是垂髫小儿,他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性子又一向谨慎沉稳,这点激动只在他心间过了一下便化为乌有。
  他面色微霁,斟酌道:“应当是我关心娘才是。娘这几日生着病,我也没在娘身边。多亏了大哥大嫂在,我才能放心。”
  这对母子间相处时的僵硬生涩,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见。
  尤其是宋文朔说起关心的话干巴巴的,还得扯上大哥大嫂作为由头。
  宋师竹看着对面几个堂兄怪异的面色,心中肯定下来,老太太和二婶的关系一定是不好到别人都难以想象的地步了。
  只是老太太却是满意了,她扯唇笑了笑,也没有多说什么。这样就够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宋祯祯出嫁前,她和老二夫妇间还得有场仗要打。
  要是太过温情,冯氏强要把那个孩子送进宫受罪时,宋文朔心中的为难会更多。宋老太太也不愿意儿子在媳妇和老娘间硬要做个选择。
  到如今,老太太也不想去思考留下那个孩子的好坏利弊了。
  好肯定是没有的,坏处却是一大堆。
  当时,宋祯祯不是死,就是活,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她以冯氏亲生女儿的身份出现过太多场合,宋文朔还要当官,那场和庶小姨子的闺阁丑闻就是他在官场上的软肋,他是绝不会允许宋祯祯养在冯氏娘家的。
  冯氏也不会允许,她有三个儿子要科举读书,宋祯祯的身世一被察觉,宋家二房的声名便会受损。
  她当时摸着良心问自己,是不是能眼睁睁看着养了六年的小孙女隔日便猝死,然后她就知道自己的决定了。这些年,她知道自己的决定对不起儿媳,可她除了心中抱歉外,嘴上也说不出示弱的话来。
  从千禧堂出来后,二房一家子都有些心不在焉。
  宋师竹代替老太太出来送他们,一路上竭力克制自己别把目光一直落在二婶身上,她想了想,决定把视线落在冯氏身边三个下人身上。她有些好奇,不知道这三个人说话是不是也是梦中那样的语气态度。
  冯氏对大侄女印象还不错,见她一直看她身边的三个嬷嬷,便温和道:“竹姐儿看什么呢?”
  “二婶和嬷嬷们头上的发饰,都跟县里的不太一样。”宋师竹眉眼弯弯道。
  冯氏看了一眼郝嬷嬷头上的拉丝虫草金簪,虫子配了草叶,生动娇颤,格外精巧细致,确实会是小姑娘喜欢的发饰。
  她不禁笑了笑,道:“这都是南边的手艺,那边的匠人经常会有些巧思出现。我那边还有一套十二根虫草花簪,待会让人送过去给你,算是二婶送给你的见面礼。”
  冯氏没有女儿,平时收到小姑娘用的礼物,都是随手就送给了身边人。此时见宋师竹生得甜美可人,不禁生出了打扮小姑娘的念头。
  宋师竹顿了一下,赶紧补救道:“二婶别见怪。我就是随口说的,我屋里还有很多簪子没戴呢。”她就是随便找个话题,没想到冯氏会那么慷慨。
  宋三郎大咧咧地靠过来道:“竹姐姐,你就收下吧。我娘都出口了,你让她把话收回去是不可能的。你要是觉得不好,就从你嫁妆里匀一套头面回送不就得了。”
  “胡闹!”冯氏立时皱眉道。
  宋师竹倒是觉得挺好的,她道:“二婶别小看我啊,我手里有很多好东西呢,北边的匠人手艺也不比南边的差。二婶送簪子给我,我送头面给二婶,这样互相交流,才知道哪边的东西比较好。”
  冯氏见她表情生动得跟只小鸟一样,心中越发喜欢:“别听三郎胡说。长辈送给你的,你就安心收下吧。”
  宋师竹不好再推辞,却是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记得回送礼物,把人情给还了。
  宋二郎看着前头和冯氏说话的堂妹,摸了摸下巴,对着大哥道:“你说竹姐儿知不知道咱们家的事?”不然为什么一直不要他娘的礼物,感觉是急着想要和他们家划清界限啊。
  要是宋师竹知道宋二郎心中在想什么,一定会觉得十分激动。她确实是这么想的。
  现在对照着真人,品起李氏对她说的那些话,宋师竹心中就止不住地生出酸涩的感觉。
  只不过……要是她没有先入为主与宋祯祯处了这半个月,要是宋祯祯真是那种心肠歹毒的姑娘,许是如今她也能完全站在冯氏这一边。但这些设想都不成立。
  她摇了摇头,觉得自己要是真拿了冯氏的礼物,拿人手短,以后就会更偏向二婶了。
  宋师竹说不准这样好不好,只是她一直有种冥冥中的直觉,要是无人做到中立,真把祯姐儿逼到绝境,后果不是宋家能够承受的。
  除此之外,站在她的立场,李氏如今身上还有老太太的托付,要是二婶知道她娘还肩负着在选秀前为宋祯祯选婿的重责,许是对着她也没有好脸色了。
  宋师竹打算尽力劝李氏与冯氏好好说说,最好不要起矛盾。要是真的不行……她一想到这个可能性就十分头疼。
  毕竟李氏与她才是母女,她不可能胳膊肘往外拐帮着别人。
  人有亲疏之分,她想了想,还是在心中对着冯氏默默说了一句对不起,为了以后见面不尴尬,如今保持距离好些。
  待会收到礼物后,一定要记得把回礼赶紧送过去。
  宋大郎摇头道:“大伯娘那么疼爱闺女,不会拿这些事去脏了她的耳朵。”
  宋二郎却有不同的看法。要是他是大伯娘,就一定会说出来。
  姑娘毕竟要嫁人,让她提前了解这些事情,不是比被迫亲身体会更好的方式吗。
  想到自己家的事情会被人当成教女实践,宋二郎的心情还是很复杂的。
  只是大伯派出去的人救了他们家一家子的命……宋二郎想了想,也只能叹一声,把心里那点不舒坦嚼巴嚼巴吞下去了。
  宋文朔一路都在听着大侄女和妻子的对话,心中倒是觉得,冯氏不尖酸刻薄的时候,又有了些当年的风采。
  他忍不住笑了一下,觉得妻子要是能一直如此就好了。只是想到如今同样住在府里的宋祯祯,宋文朔脸上的笑容又渐渐收了起来。


第15章 小姨妈的信
  宋师竹把二叔一家送到住处后,就离开了。
  宋家大房和二房早在多年前就分家了,可老太太在上,两家人只是分产不分居,府里这些年一直留着他们的院子。
  想着二叔一行人舟车劳顿,今夜她爹回来后还要为他们接风洗尘,宋师竹一到地方就体贴告辞了,能抓紧时间休息比什么都重要。
  临走前,宋师竹总觉得二叔欲言又止的,似乎想问她些什么,只是终究没问出口。下人们搬运行装,收拾院子,一派热闹,她想了想,也就先离开了。
  二叔想知道的,无非就是哪几个话题,不是祖母的病情,就是她爹的近况,嗯……应该还有一个桢姐儿也算在内。反正总不会像上辈子家庭闲聊一样大咧咧问她即将出嫁的感受。
  不知道为何,一想到端庄肃穆的二叔与她拉家常的模样,宋师竹心中就止不住地黑线。
  她刚回到自己房里,就见着她弟那张八卦兮兮的胖脸。宋师柏今日一整日先是被李氏抓壮丁,仔细盘问了县里许多年轻后生的情况,后头二叔一家又突然回来了。他就没个时间仔细问问早上的事。
  天知道,他都好奇得不行了。
  宋师竹顿了下,总觉得说出来有些羞耻。不过宋师柏生性精明,她在他面前早就掉过马了,便言简意赅把事情说了一遍。
  宋师柏也不在乎他姐说得太扼要,反正重要的信息他都知道了。他啧啧道:“这么说,你的功劳都被爹和祖母给顶了?”
  祖母想念儿子,爹孝顺母亲,才派人去接。
  这种说法完全把他姐姐在其中的作用给抹杀掉了。宋师柏掂量了一下,觉得可真是不厚道。
  黑爹和亲姐,他当然是站在姐姐这边的。
  宋师柏一拍桌子,煽风点火道:“爹真不是好人!大姐姐,你可不能这么算了!”
  宋师竹默默看他一眼,这小子也就敢在她面前说一说坏话,到她爹面前,就跟个锯嘴葫芦一样。不过是嘴巴上发泄几句罢了,宋师竹听过就算了,微笑地看着他,也不反驳。
  宋师柏看明白了他姐的眼神,生生一噎,道:“我那是不想气着他,再给自己找麻烦。”他顿了一下,又很有经验道,“不过虽然吃了亏,爹以后肯定会更信任你的。”
  这就是最大的好处。
  作为一个随时要被爹娘盘问生活细节和读书成绩的小儿子,宋师柏向来只羡慕他姐这一点。
  以前他还暗搓搓想过,他要是跟宋师竹一样有这个能力要怎么让世人皆知光宗耀祖,叫他爹再不敢在他面前耀武扬威。如今这种念头虽然没了七七八八,但有时候被他爹训得跟狗一样时,又会止不住冒上心头了。
  宋师竹只觉得她弟越来越会拍马屁,那嫉妒艳羡的小眼神,看得她忍不住心中一阵舒畅,又拍回去道:“你也不差,这回你一直知道家里有事就赶紧回来了,你是以后要做家中顶梁柱的人,只要你继续靠谱,爹也会信任你的。”
  小孩子是要多鼓励的。尤其是宋文胜和李氏对着儿子都是秉承爱在心頭口难开的教育方式,宋师竹只好努力承担起家里发糖的角色。
  宋师柏想到早上他爹的训斥,忍不住嘟了嘟嘴唇,两颊上鼓得胖胖的。宋师竹看得手痒,伸出手捏了一捏。
  宋师柏无奈地看着他姐一脸幸福地伸出左手又伸右手,再一次决定明年一定要瘦下来。他过了年都十二了,他姐还这么对他,太羞耻了。不过想是这么想,宋师柏对亲姐姐还是抱以最高的耐心。
  等到宋师竹终于满足了手感后,他才伸手揉了揉发烫的脸。
  宋师竹却有些意犹未尽,很想像先前一样把弟弟抱起来举高高。宋师柏小时候就是个小胖墩,贼胖,可生得却十分可爱,眼睛黑亮,嘴巴嫩得跟花苞一样,乖乖巧巧地坐在炕上,就跟个娃娃一样,宋师竹经常逗他做出各种表情,有时候玩弟弟能玩一整个下午!
  不过这一两年,小胖子也有了些少年的模样……再玩一年半载就没得玩了。
  她笑眯眯地看着宋师柏,弟弟被她看得倒是淡定起来了,又好奇道:“今日二叔二婶到家,怎么都没个人去叫桢堂姐?”
  刚才在千禧堂里轮不到他说话,可是众人的表情他都看在眼里了。莫名的,宋师柏总觉得这其中有猫腻。
  宋师竹抿抿唇,不太想二房的事从她嘴里说出去,可是她又怕弟弟不明真相会撞上二叔二婶的枪口,在心中权衡了一下,才斟酌着说出来了。
  人是容易先入为主的动物,想法也会经常随着感情因素发生偏离。
  在不知道宋桢桢的身世时,宋师竹只觉得桢姐儿过的是小透明的日子,祖母不疼父母不爱,宋师竹一瞧见就倍感不平。可是当她知道真相后,所有的情绪都化为纠结了。
  先前受害者还没在跟前,这种感觉许还没这么深,可是今日见着冯氏对她的友好后,她觉得自己心中开始有一咪咪的偏离。
  母亲被气死,娘家家业又被仇人霸占,家里还被人设计养着一个仇人的女儿,二婶这些年的感受,肯定时时刻刻就跟剜心一样吧。
  她叹了一声,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小堂妹能赶紧出嫁,结束祖母的煎熬,也顺便扭转一下她时常能在小堂妹身上感受到的危机感。
  她相信,没了一个戳心窝子的人在眼前,冯氏也会好受很多的。
  宋师柏听完后只点点头道:“原来是这样。”抬头,看着他姐似乎期待他多说些什么,他无奈道:“我不喜欢二婶,我也不喜欢桢堂姐,反正咱们家都不是当事人,就别管了。”
  宋师柏跟宋祯祯见的面次数有限,他对那个胆小怯弱的堂姐也没什么特别的印象。他相信宋师竹也是如此。她姐姐一向喜欢的都是那些坚韧爱笑的姑娘,比如县里内那个爹死弟小还能撑起家业的慕姐姐,对桢堂姐除了可怜外,应该就没有别的了。
  就是二婶,他顿了下,二婶还真是他姐会喜欢的类型,宋师柏怕他姐脑子一抽真的被二婶笼络了过去,又继续道:“二婶她再惨她也是个大人了。就跟爹说要揍我就能揍我一样,屠夫和猪崽,我还是觉得无力反抗的肉猪可怜一点。”
  宋师竹:“……”
  宋师柏继续道,“不过你也别误会,我也不可怜桢堂姐。我要是她,既然都这样了,我就把家里弄得天翻地覆,横竖大家都不喜欢我,不然忍来忍去还是得被人欺负,我图什么了。”
  宋师柏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磨磨唧唧的人了。要是宋祯祯能有血性一点,真的跟人怼起来,他反而会更欣赏她。
  总之这个堂姐从头到尾就跟他的喜好靠不上边。
  他最后总结道:“反正娘不是要帮她相看吗,我下把力气帮忙,只要她订亲了,跟咱们家就没关系了。”
  跟着冯氏一块为难宋祯祯,或者是在二婶面前维护没有血缘的堂姐?
  切,他疯了才会这么干。反正都跟他家无关。
  宋师竹觉得小弟的想法比她更冷漠,不过还挺别具一格的。
  她想了想,道:“那你可得抓紧一点。”
  两姐弟终于达成统一意见,要一块努力找个好人家把宋祯祯嫁出去,可此时话题中的人物却心神不属,一直听着外头的动静。
  宋祯祯手里捏着一份信,是小姨妈找人递给她的,说是想要约她在庆缘寺见面,让她想法子出去。
  大堂姐新送过来的小丫鬟出出入入的,每一回都会一眼又一眼地瞅她,似在好奇为什么她不出去见爹娘。只是这个丫鬟总算比原来的梧桐靠谱,她不主动解释,她也不会随便发问。
  宋祯祯坐在窗前,心不在焉地想着这些问题,又看一下手上捏得皱巴巴的信。
  她一直知道小姨妈可怜她。见过她的人都是可怜她的。
  可怜她在家里不得父母喜欢。
  可怜祖母养着她却又对她熟视无睹。
  就连不过相处了大半月的大堂姐,也可怜她要被一个贴身丫鬟欺负。
  宋祯祯眼眶红红,吸了吸鼻子。她从小就是靠着别人的这些可怜撑起来的。父亲母亲不知道为何那么恨她,三个哥哥碍着父母,跟她关系也跟外人一般,还有祖母——
  宋祯祯咬着唇,她总觉得祖母不是真的厌恶她娘。
  母亲在家里对她那般熟视无睹,可在外头,就算有人问起,祖母也从未说过母亲的坏话,反而时时为她描补。
  打那时,宋祯祯就知道,她在家里除了把脑袋深深埋在地上,对所有伤害都充耳不闻,就没有别的好做的了。她苦笑了一下,家里两代主母关系水火不容,可却从无他人能挑拨的余地。
  虽然她从未想过要让祖母和母亲不和,可家里所有人这种看似分裂实则团结的关系,却让她一直有种深深的被排除在外的恐惧。
  宋祯祯手里拿着信,左右摇摆不定。
  环境使然,她对每一分好意都要掰开揉碎了仔细分辨,她知道小姨妈一定有所图谋。
  从小到大只有她一个人孜孜不倦地跟她示好。母亲把家里的门户管得那般紧密,可小姨妈还是能够偷偷送信送礼物进来给她。
  宋祯祯不是那种真的天真的姑娘。她一直就知道,要是自己想要知道父亲母亲为什么这么恨她,线索一定落在小姨妈身上。
  只是她先前从未下定过决心,母亲对娘家的仇恨溢于言表,她害怕自己接触小姨妈后,就真的在家里没有任何立足之地了。


第16章 投桃报李
  宋文胜一整日都是无心办公,直等到随身小厮匆匆过来,说是二老爷的车马到家时,他皱了许久的眉头才终于松开。
  他深深呼出一口气,总觉得这两日感受到的后怕,比他先前大半辈子还要多。
  等到回到家后,他又听李氏说起今日二房到来的情况,不禁露出笑容。
  当听妻子说起冯氏十分喜欢宋师竹时,甚至回去后还送了她一套簪子时,他还道:“让竹姐儿安心拿着。”
  比起那几十条人命,不过一套簪子罢了。
  二房这血出得还真不多。
  李氏笑道:“你那闺女,还回了礼呢。”
  两夫妇说笑了一番,李氏又把二房一家和老太太的疏离说了一遍,叹气道:“咱们离得太远,也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竟然坏成这样了。”
  同为女人,李氏也能理解妯娌的感受。可是她嫁给宋文胜后,老太太对她着实不错,否则李氏也不会投桃报李,接下帮宋祯祯相看的麻烦事。
  宋文胜皱着眉头:“老二也太不像样了。”
  李氏:“到底老太太也不全然有底气。”否则婆婆这些年为何不对他们诉苦,就是对那个孩子,她心中也一直摇摆不定吧。
  宋文胜轻轻摇了摇头,也不多解释,换了衣裳后就直奔千禧堂。他过来时,屋里只有宋文朔和老太太母子两人。
  宋文胜狐疑地看着亲娘和弟弟的表情,总觉得这两人在他进来前,应是起矛盾了,否则气氛不会如此僵硬。
  他不动声色道:“娘要为祯姐儿选婿的事想来二弟也知道了。你大嫂今儿一早跟我说了,她手上暂时有三个人选,其中一个刚好在咱们县里的丰华书院念书,我想着,这件事也需要娘和二弟一块拿主意。”
  老太太无有作声,宋文朔却是语气平静地看着大哥:“我以为我先前写信给大哥时,已经在信里说了我的态度。这是他们冯家自己的决定,我们这些年,亏得也够多了。”
  冯家自己想把孩子推入火坑,难不成宋家还要拦着?
  宋文胜用茶盖拨动碗里的茶叶,平静道:“你查了这件事这么多年,那孩子的亲生父亲是谁,你查出来了没有?”
  这件事是宋文朔半辈子最大的耻辱,哥哥当面提及,他的面色立刻就黑下来了。
  宋文胜摊着双手道:“你就愿意这样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吗,他们冯家想送人进宫,说送就送?”冯家哪来那么大的威风?
  他哼了一声,“我倒想看看,我要是把那孩子嫁在县里,他们还能怎么办?”
  他弟在岳家丧礼上被抓个罪证确凿,当时正好冯氏受了刺激流产,冯家那个外室子,拿着证据硬逼着宋文朔给交代。
  族规四十无子方能纳妾。冯氏为宋家生养了三个孩子,宋文朔要是把孩子记作庶女,宋家祖祖辈辈的脸就丢尽了。
  整件事一环扣着一环,就跟算计好了一样。
  宋文胜都觉得他弟摊上这些祸事真是倒霉。
  宋文胜这句话说得十分意气用事,宋文朔却一向谨慎,他道:“你让我再想想。”
  晚间的宴席,席上只有几个孩子一直说说笑笑,宋文胜看着他弟一声不吭,就知道他还没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