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娇女:神秘夫君有点萌-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就看同知大人府的下人给不给长史府面子,能不能尽快派人来接,好歹人先进去,老堵在车里也不是个事儿。

正文 第821章

    次日起来送易生去上衙后,赵彩央也不急着去安享堂,带着吴二媳妇先去了外院议事厅。

    易生没有特别的交待,她却有事要交待给吴德周和刘崖。

    等吴德周和刘崖得了信,带着刘却和刘善进了议事厅,赵彩央便对吴二媳妇微微颔首,笑道,“玉玲姐说是这两天把家里一切都安顿好,就动身启程。你们也别等刘家送口信过来了,今天直接去刘家,看看达壮哥那里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一道忙好了直接就回青灵村去。”

    吴二媳妇将准备好的小包裹交给吴德周,里头是银票和碎银子。

    吴德周伸手接过,请示道,“给赵家、村里还有几户人家的手信已经备好了。夫人有没有什么话要带给家里?”

    “就说我一切都好。”赵彩央想了想,多交待一句,“要是铺子的事梅箐一时拿不定主意,你让她别急,等她和刘能哥的亲事办完,到时候他们要是想亲自来西市看看都可以。另外刘家木工店做得如何,你们也留心帮我看看。”

    吴德周几人自然应下。

    赵彩央起身和他们一起往外走,“包裹里还有张长史府的名帖,你们路上要是打尖不方便,就去住驿站。只是最近府衙防汛来往的人不少,要是在驿站遇到官衙的人,不可拿大,宁可自己委屈些,也不耽搁官爷办差。”

    吴德周几人领命而去。赵彩央看了眼天色,便让吴二媳妇先回雅源阁做准备,自己仍是拐上夹道,往安享堂而去。同知大人府的春日宴放下下晌,赵彩央和易生爹用过中饭,稍作休息,等吴二媳妇带着秋兰、冬梅过来,便略作收拾,一行人出门赴宴。

    府衙位于城内中轴线正中偏东,近邻闹市却静据一偶,后衙的大片院落早已空置,只空留各官家的下人充当门房,看顾门户打扫庭院,留作日常接待外来官员落脚所用。

    平时这一带最是清静,今日午后却是车来人往好不热闹。

    眼见同知大人府所在的中正胡同口已经有几辆马车滞留不动,跟车的孙大郎冲随行的家丁打了个手势,便上前敲了敲车窗,低声禀报道,“看前头的样子,恐怕车马都得排队等一会儿,才能被引进中正胡同。前头还停着两三辆马车。”

    说着回头看了一眼,接着道,“看来有不少人家和我们一样,都是掐着点过来的。府里马车只能先停到一旁,好把道儿让出来。已经让人去前头通传了,等同知大人府来人接,想来也不用等太久。”

    同知大人府所在中正胡同是城内的老街,也不知当年是不是出于特殊考虑,同知大人府四周并不接城内河道,后来另外新建的同知大人府专用临河小院,虽离中正胡同的大岸头近,离同知大人府却还有半刻钟的路程。

    今天也是怕赴宴的人多,走河道怕拥塞还得换马车,才特意该走陆路,没想到还是遇到了交通堵塞。

    现在就看同知大人府的下人给不给长史府面子,能不能尽快派人来接,好歹人先进去,老堵在车里也不是个事儿。

正文 第822章

    梨怜心脸色更是丝毫未变,甚至略带羞涩的低下头去,往张四夫人身后藏了藏,反倒又引来错身蹙足的几乎相互人家的打趣,开口果然都是夸赞梨怜心的好话。

    赵彩央颇有兴味的挑了挑眉。

    梨怜心绷得住,红梅却是有些慌张,视线落在赵彩央身后孙大郎的脸上,目光一凛,忙上前递上帷帽,竟是连规矩都不顾了,直接就要往梨怜心头上罩。

    梨怜心眉头微蹙,偏头看向红梅,却是不等她使眼色,红梅已经附耳急声低低说了几句话。

    孙大郎顿时感觉有一道清冷视线落在自己身上,不自觉得又往吴二媳妇身后躲了躲。

    孙大郎是不知内情,否则这会儿心虚躲藏的,该是梨怜心主仆才是。

    赵彩央忙压了压止不住上翘的嘴角,那边张四夫人已经拉着易生爹抬脚就走,一行人便由同知大人府管事领路往长史府走去。

    有别家主子在,吴二媳妇和秋兰、冬梅便和红梅落在了主子们的侧后方。

    孙大郎得了空,忙脱身而出,喊了个家丁出来交待几句话,自己抬脚就往张家车走去,想着打探打探梨怜心的来历。

    各家马车一空,就有同知大人府小厮上来领车改道,孙大郎设法和张家跟车的家丁搭上话,才要跟着张家家丁去一旁说话,就听胡同外传来一阵踢踏马蹄声。

    来赴宴的女眷多是做马车或是小船,会骑马而来的必是男眷。

    还未走远的各家女眷免不得回身探看,这一看,彼此交头接耳的议论声就比刚才更大了——各家已婚的夫人、少奶奶还好些,那些云英未嫁的小女儿却都不约而同面上飞霞。

    孙大郎察觉各人异样,定睛一看便释然——来人他也接触过一次,真是淮南卫所督指挥使司督指挥使苏凤九,和他并肩而驰的人看着年貌,应是另一位和府里有交情的新官,漕运督史当今的二皇子无疑。

    赵彩央一行自然不能免俗,也跟着众人回头望去,易生爹见是二皇子和苏凤九,便拉着赵彩央停在原地,笑看向张四夫人,“请您先走一步。难得见到相熟的小辈,我少不得要打声招呼。”

    不等张四夫人开口,梨怜心已经拉着张四夫人,有些急切的小声道,“舅母,耽搁了这一会儿,梨落想去更衣……”一听梨怜心要上净房,张四夫人无法,只得顺着易生爹的话笑应几句,带着梨怜心和一众下人先行离开。其他人就是再好奇来人,却也不好真就原地围观,也三三两两的渐行渐远,方才还人声喧阗的中正胡同,一时清静下来,只余越来越近的踢踏马蹄声。

    春日晓风,轻柔而和煦,中正胡同高墙上探出的花树被暖风一带,粉白花瓣打着旋儿簌簌落下。

    高头大马踏风而来,马蹄夹带着花瓣渐行渐慢,单调而规律的蹄声渐渐止住,停驻于赵彩央一行人跟前,马上二人背着光,唯独身上浅绯色和浅绿色官袍相映成章,给这春日映照的胡同添了一笔别样的浓墨重彩。

    这样的私下宴席,二皇子和苏凤九竟正儿八经的穿着官服赴宴。

    赵彩央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视线在苏凤九身上掠过,仰起下巴眯着眼打量经年未见的二皇子。

    昔日意气张扬的少年似乎沉稳了不少,形貌已经褪去当年不经意间流露的浮躁和不耐,此刻居高临下端坐在马背上,一身浅绿色官袍衬得人身姿挺拔而端严,显出以往初见时没有的气势。

    那张曾经在她面前露出过狠厉、压迫感的京城皇家公子的俊脸,此刻沉静的如同一潭冰封的春水,看不出明确的喜怒。

    当年在京城,她和易生经历过的事,二皇子也以他的身份地位经历过,而这些年改变的何止是易生一个人,二皇子能以皇帝之子、皇帝最中意的儿子的身份外派到广州道、云南道为漕运督史,其中艰难险恶又岂是常人能想象的。

    二皇子要还是当年那个三两句话就能被她算计的二皇子,他也坐不到这漕运督史的位置。

    何况他这一身浅绿色官袍,官阶品级虽及不上易生和苏凤九,但在其他人眼中却是要比绯色官袍“值钱”的多。

    即便此时背光,也叫人觉得那春日暖阳罩在他身上,似度出一层刺眼的金色光芒。

    赵彩央眯着眼微微笑起来,一旁领路的同知大人府管事却是笑得见牙不见眼,一面摸着额上热汗,一面热切招呼道,“小的见过二皇子、卢大人,您二位来得巧,这会儿车马刚清出道儿,两位可直接前行,前头自有小厮为二位牵马领路,少爷已经在前头花厅恭迎大驾。”

    说着略顿了顿,抬眼看向马上二人,似别有深意的说道,“只是方才有贵客上门,少爷这才耽搁住脚步,没能出来亲迎。”

    同知大人和易生今日因公事不能赴宴,今日除了二皇子和苏凤九,男客怕是没有比他们更“贵”的贵客了。

    赵彩央闻言有些意外。

    苏凤九却是挑着浓眉几不可闻的嗤笑一声,丢开缰绳翻身下马。

    他一动,二皇子才跟着一道下马,两人只对同知大人府管事点头为礼,便双双冲易生爹抱拳行礼,“易伯伯,别来无恙。”

    易风在牢房里后,易生爹带着易生在苏章易府仍逗留了一段时日,也是在那时,二皇子和苏凤九才和易生爹、易生走动亲近起来,当初两人南下船只还是由二皇子着人安排的。

    苏凤九先头见过一面倒也罢了,此刻见到许久未见的二皇子,易生爹面上笑容愈加温和,忙虚托着让二人免礼,温声道,“我都好,都好。二皇子来了云南道可还习惯?听易生说你衙里公事繁忙,我也不敢厚脸端着长辈的架子上门叨唠,今天看你精神都好我也就放心了。往后要是得了闲,尽管来长史府走动走动。”

    当日喜宴,长史府虽没分尊卑,男女却是分了席,二皇子和苏凤九又忙着灌易生这个新郎官的酒,倒是没能和易生爹正经说上话。

正文 第823章

    二皇子闻言恭顺的点头,笑道,“就是大伯不说,我和凤九也想着去府上叨唠。您做的一手好点心,我和凤九私下时常念叨。”

    他这一笑一说话,才有了些往昔京城贵公子的惫懒模样。

    再听话里话外的意思,对易生爹的敬重竟是不比当初易风的少。

    易生爹亦是如待当初待易风一般,一副将二人当自家晚辈亲近的模样。

    二皇子言行的转变,此刻才让赵彩央真正有些意外。

    按照当年的状况来看,二皇子和苏凤九虽知易家,关注程度却不如易风,怎么如今看来,易风对易家的看护倒是尽数转到了二皇子身上,二皇子是因易风坐牢才转而看重易家,还是那之后他们之间还发生了别的事?

    赵彩央有些疑惑的挑了挑眉。

    一旁的同知大人府管家却是满心讶然,似是没料到二皇子和苏凤九对长史府比传闻的更加熟稔,脸上笑容一顿,本就弯着的圆腰更弯了几分。

    二皇子和苏凤九却是无心留意同知大人府管家如何,转而问候赵彩央。

    赵彩央笑着回礼,收起心中疑惑,顺着苏凤九的话茬回了几句话。

    二皇子目光在赵彩央脸上略作停顿,视线便掠过她身后的吴二媳妇几人,待看清吴二媳妇、秋兰和冬梅衣襟口别着的锦帕时目光微凝,沉着面色似带上几分不虞,随即鼻翼微动,面上不虞就更重了几分。

    吴二媳妇三人自然察觉到他的异样,心中又是惊讶又是莫名其妙,情不自禁就往后退了几步。

    苏凤九却上前几步,抬头拍了拍赵彩央的肩头,从怀中掏出个红纸包丢给赵彩央,低声道,“彩央,你大姐的喜酒我是去不了,这份薄礼你记得替我转交给她,省得哪天再见她又得对着我红脸。就说我祝她早得贵子,当了娘也好收收她那暴脾气。”

    说着便哈哈大笑起来。

    这人回回和梅箐碰面都少不得斗嘴动手,看这样子倒是斗出趣味来了。

    这话说得,倒像是把梅箐当成个不懂事的小妹妹。

    赵彩央心中暗叹,皱着鼻子冲苏凤九做了个鬼脸,将薄薄的红纸包收进袖袋,转头问二皇子,“二皇子到时候可抽的出空来?”

    这一声二皇子叫的二皇子面色古怪,收回看向赵彩央身后的视线,目光在赵彩央梳的妇人头上一顿,又恢复了先前在马上的淡然神色,点头道,“凤九不好轻易离开淮江卫所,我这头却不必我在漕运督史衙门坐镇,我是必然要去的。”

    去就去,解释这么多是做什么?

    还“必然”要去?

    赵彩央对二皇子莫名的态度愈加疑惑。

    苏凤九闻言却是眼神微暗,似有些不赞同的看了二皇子一眼,伸手揽着二皇子的肩膀,打了个哈哈将话题带过,便告了声罪,拉着二皇子翻身上马,由同知大人府小厮领路,往专供男客出入的偏门而去。

    这头同知大人府管事忙忙做了个请的手势,态度恭谨的领着赵彩央一行继续走向角门。

    中正胡同重新恢复宁静,孙大郎目送一行人身影消失在同知大人府角门内,转头就拉着张家的小厮一道,一边往下人歇脚的门房走去,一边不动声色的打听起梨怜心的事。

    有了先前那一幕,张家小厮哪里敢慢待长史府的下人,端起笑脸有问必答,恨不得能立时和长史府的二管事攀上交情。

    随着张家小厮口中漏出的话语,孙大郎面上神情五味杂陈,变换得好不精彩。

    而换了软轿被抬进同知大人府二门摆宴花园的赵彩央,一路看着同知大人府更甚于胡商安家奢华贵气的景致楼宇,心中惊叹的同时不由打叠起精神,和并肩而行的易生爹交换了个眼色,面上俱都换了副不冷不热的浅笑。

    她们似乎是最后一批入席的女客,眼前摆宴临湖亭内已经坐满锦衣华服的各家女眷,言笑晏晏不断传入耳中。

    才下了软轿,同知大人如玉公主如玉公主便带着左拥右簇的丫环婆子迎了出来,领头的老麽麽冲身旁丫环打了个手势,就有大丫环模样的丫环上前安置吴二媳妇和秋兰、冬梅。

    如玉公主笑着寒暄几句,就拉起赵彩央的手,上下仔细打量一番,看向易生爹笑道,“易老太爷和易长史都是会疼人的,我看着彩央比先前见过的几次气色都要好,定是这新婚的日子过得十分顺心顺意了。”

    即便是如玉公主做保山拜访青灵村赵家、或是喜宴当晚闹洞/房,如玉公主都没对赵彩央这般亲热过,更别说这样熟稔的喊她闺名。

    两家虽有礼节来往,私下交往却实在是泛泛。

    如玉公主这一迎,倒迎得两家似乎十分亲近似的。

    易生爹脸上笑容愈加温和,笑着谦逊几句,边应和着如玉公主的话语,边拍了拍赵彩央的手,顺势拉开二人距离,转口赞起同知大人府的偌大花园来。

    如玉公主似对她们行动间的疏离毫无所觉,侧身领先半步带路,轻声细语的笑着介绍起花园景致来。

    以纱幔为墙的凉亭内,摆放着精致酒菜的七八张方桌已经坐满了各家女眷,唯独上首方桌空着三个主位。

    这主位除了主人如玉公主外,便是留给官阶最高的易生爹和赵彩央这两位女眷的。

    见赵彩央一行渐行渐近,分散主桌两旁的女客均渐渐停止说笑,不约而同看过来,面上笑容恰到好处,就是各人眼中流露出的好奇探究都透着十足的分寸。

    人生如戏,这摆好阵仗坐满人客的凉亭犹如等待主角的戏台。只是不知片刻之后,这些或是看戏或是预备参与其中的诸位女客,面上神情是否还能如此刻般不露一丝破绽。赵彩央视线在凉亭内一扫,在主桌左侧张家女眷的桌上略作停顿,嘴角微扬,浅笑愈深。

    摆宴的凉亭四面开阔,三丈宽四丈长的宴席平台方方正正,随风轻舞的纱幔掩着着彩绘庭柱,除去摆放客座席面的东向大半面平台,剩余三面或有仆妇侍立,或有乐人弹唱,整座宴客凉亭丝毫不显逼仄拥挤。

正文 第824章

    等客人到齐坐定,就有主事的婆子领着小丫环鱼贯而入,端着托盘拎着茶吊,依次往各桌上香茶茗点。

    要真论所用器物摆设,甚至是吃**致,倒还差上豪富的胡商阿巴甘几分。

    只常氏百年官宦世家,下人训练有素行止有度,来来往往间竟没有发出一点多余的声响,凉亭内氛围虽不如安家那样张扬热闹,却独有一股大家的风雅清远。

    身侧有侍女压着袖口一一摆放上精细器皿装碟的吃食,赵彩央越过服色统一的侍女小臂,和并肩而坐的易生爹交换了个眼色,便偏过头端坐着不妄动。

    如同知大人府这样的人家设宴,就是人客再多,也断没有让人挤人挨着坐的道理,各方小桌上虽也坐了六七人,但彼此间距足够三两个仆妇并肩而立仍绰绰有余。

    只说这主桌上,上首坐着女主人如玉公主,左侧坐着赵彩央和易生爹,右侧则坐着府衙司马夫人并两位少奶奶——云南府府衙同知大人以下,应有一位别驾官阶在长史之上,别驾大人乃是常氏旁支未出三服的一位子弟,只是去年水患前感染风寒,拖到流民都散了没能好直接一命呜呼,这官职即不世袭又不能由同知大人独断,上报朝廷的折子是一早递上去的,只是没赶上两道官员调任的趟儿,一等就等到开春,仍没个确切消息下来,是以别驾一职仍空置着。

    司马一职还落后于长史,若不是别驾一职空置,这主桌也轮不到司马家的女眷顶上来占个座。

    方才同知大人府管事在二皇子和苏凤九面前,特意点了有贵客到,也不知这贵客是否和这别驾一职相关。

    赵彩央正径自出神,上首如玉公主不经意打量间,不由暗暗点头。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易长史这位年幼的新夫人都是一副不卑不亢的模样。

    以前在水临镇那种乡下地方,还能说这位新夫人不知者无畏,即使面见她也不见慌乱敬畏,但如今身份不同,她倒是没料到眼前这小姑娘定力这般好,面对着满亭子的贵妇人也丝毫不露怯。

    更何况方才她那样降身亲迎,也没能从这二位云南府新进贵人面上看出一丝不适。

    要么是易生爹这个长辈教导的好,绷得住场面。

    要么……就是易长史私下另有提点。

    她可不信一个未及笄的新媳妇能有多少胆色和见识。

    如玉公主想到这里,不由转眼去看右下首望族张家女眷那一席。

    如今比较起来,张家那位表小姐沉稳大方,这位长史府新夫人竟也不差。

    只是这梨怜心也不知是没她所想的那样“机灵”,还是张家扒着常氏不愿放,她原以为梨怜心在儿子那里屡次碰壁不得接近,有易长史这个新贵出现,张家只要不是傻的,也晓得骨头捡软得啃,却没想到,听儿子前几天带回来的话,梨怜心又开始往府衙跑了。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她虽知儿子心性必然看不上这位张家表小姐,却也难保梨怜心隔三差五的往府衙跑,不会真跑出事儿来。

    如玉公主心头莫名有些烦躁,面上却丝毫不显露,耳中听着老麽麽的小声提醒,便掩袖举杯,笑着说了几句应春景的话,举杯环示一圈,当先饮了清酒,算是正式开席。

    亭内就响起一阵莺莺燕燕的祝酒附和声。

    直到此刻开宴,各桌上才响起碗碟轻触的碰瓷声。

    总算是有了一丝活气——赵彩央暗暗吁了一口气,也跟着众人动作起来,心中只觉得拘束无趣的很,不时和易生爹交换个会心的眼色。

    比起先前去的几家春日宴,同知大人府的规矩就大多了,酒席未过半前,众人只是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静静用酒菜,只偶尔偏头小声评点几句吃食。

    若是赞美的话语,倒是不介意抬高声调。

    这样的宴席,倒颇有几分赵彩央后世所知开大会的“死气沉沉”和装模做样的意思。

    赵彩央冷眼旁观,倒觉得这些贵妇人小姐们有些好笑,想着一早和易生爹商定过的“做派”,干脆也就不再随大流的做规矩,偏头和易生爹说小话,“爹和二皇子似乎很熟稔?听着以前二皇子和苏章大人也尝过爹做点心的手艺?”

    易生爹笑着点头,因着此处不是详谈的地方,话说得隐晦,“当年的事想来你也是听说过的。那之后我和易生也没有立马离京,在苏府又多住了一段时日。二皇子和凤九是重情义的,去苏府时时常顺道来看我和易生。一来二去就比原先更亲近了许多。也是他们二人厚道,仍对我们多有照拂。我和易生南下,二皇子没有少帮忙。”

    这重情义和厚道,大概是说二皇子和苏凤九爱屋及乌,易风生前看重易家,他死后他们便替易风看重易家。

    这也难怪二皇子这次见易生爹,态度那样恭敬。

    赵彩央微微颔首,心念却是转到了别处。

    她莫名就想起苏凤九上次在水临镇偶遇他们游船的事。

    苏凤九一听她和易生定了亲,神情就有些怪异,之后回了云南府,就有二皇子和苏凤九分别派人探问林烟烟的事。

    再想到今天二皇子说起参加梅箐婚礼的话,二皇子的行事态度怎么看都有些古怪。

    她本以为二皇子、苏凤九和易家之间还发生过其他她不知道的事,听易生爹这样说却只是寻常来往。

    至于易生公事上的各种举措,也不知易生爹到底清楚多少……

    赵彩央歪头想了想,斟酌道,“听爹这么说,二皇子私下也是颇看顾易生的了?这次他才来云南道,就碰上我和易生大婚,虽有些突然,他和苏凤九应该也能放心了吧?”

    苏章将易生当亲弟弟疼爱,易生如今能成家立业,他在牢房里应颇感欣慰。

    同理,二皇子和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