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山下人家-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婆子不信,却是无可奈何。
  冬至之所以藏着,却是不敢叫他奶看见他手上的伤,一来是不想害她担心,二来是怕事情让她知道了以后,会落下埋怨。他可是记得,他奶先前和吴舅妈念叨过绿竹命硬克夫的事,怕出了这事,会惹他奶不高兴。
  他好不容易才攒够了银子,今儿个看宋婶子的态度也有了松动,可不希望再生波折。
  奈何,这事并非他藏着掖着就能捂住的,第二日待他躲出门去时,听来了闲话的黄婶子就找上门来和徐婆子念叨了。
  黄婶子自然是主张徐婆子找媒婆上门去提亲的,毕竟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家店,要知道绿竹除了被退过一次亲以外,可是挑不出一点不好来的,就是在县里被富家公子调戏了一回,不也没成嘛,像她那样的能干姑娘可是不多得的!
  听着黄婶子恭喜的话,徐婆子却不见得多高兴,难怪孙子昨日回来就躲着她,原来是英雄救美还受了伤!她几乎瞬间就想到了那命硬克夫的传言,先前不如何相信,如今却信了个七八分。原先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今事关家里独苗苗的命,她可不能就这么听之任之,先前想着如了他的愿去求了绿竹回来的心思竟是动摇了。
  等冬至逃家一天,趁着天黑回家的时候,却被堂屋里摸黑坐着的徐婆子吓了一跳,“舍得回来了?!你学人家英雄救美,你能啊你!你这么能,干脆死在外头得了,你眼里哪还有你奶我啊!”说着竟哭了起来,“老头子啊,这就是我辛辛苦苦养大的孙子啊,为了个女人,连命都不要了!”
  冬至暗道不好,点上了油灯,跪在她跟前,低头认错,“奶,我有分寸不会有事的,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吗?也没缺胳膊少腿的。奶,别哭了,我可舍不得你啊!”
  徐婆子拿起拐杖打了他两下,冬至借机装疼搏同情,这招万试万灵,徐婆子其实是舍不得打他的,平日里让她打两下出了气也就好了。
  果然,徐婆子拿他没办法,让他把手摊开来让她瞧瞧。
  冬至犹豫了下,最终还是没拗得过她,且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早死早超生,最终还是伸出了手,手心向上让她看。
  眼看他奶眼红红的,他忙分辨道,“阿奶你别看它糊了一层药膏好像很严重的样子,其实也就是扎了些木刺进去,皮外伤,没啥大不了的,奶你别担心,过两日就能好了。”
  说着瞄了一眼桌上的竹篮子,忍不住问,“奶,这是什么,难不成宋婶子她们来过了?他们,有没有说什么?”
  说到这个,徐婆子就来气,“哼,要是过两日好不了,看我不打断你的腿,看你还能不能了!赵家人今儿个是来过一回,拿了些东西来谢你,见你没在,我便没多留他们。
  我晓得你喜欢那赵家姑娘,可我眼瞧着,她可不见得是个好的。你看,这亲事还没定呢,就惹了麻烦,还害你出事,我看那命硬克夫的说法说不准是真的。我们徐家可就你一根苗了,你奶我可不能冒一丁点险,依我看,你还是歇了那份心,再找个别的姑娘才是正理。至于赵家那边,今日我收了这份礼,便两清了吧,你也别再掺和到他们赵家的事情里头去了。”
  该来的还是要来,冬至虽然理解他奶的心情,却不能认同和答应她的话,“奶,可我欢喜她,只想要她。我不相信她命硬,要论命硬,我难道不是?可当初阿奶你是如何跟我说的?说那都是无稽之谈,说人的生老病死自有天定,不是人为就能克没的,让我好生过日子才是正道。奶,我不信绿竹命硬,我只信我自己,我相信我能和她把日子过好!”
  看着孙儿倔强的眼睛,徐婆子顿时语塞,想当年,老头子去世的时候,冬至刚出生没多久,为了给他猎个满月礼进了山,却是一去不回,人都说冬至他命硬,她不信。后来,儿子没了,媳妇没了,他们还是说冬至命硬,可她还是不信,她想,只要她活得好好的,那些命硬的话就没人再说。
  只是,尽管她活得好好的,可其他人却只道她也是个命硬的,要不然怎么能在深山里活下来直到获救?当他们说,她和孙子两个命硬的把她的丈夫、儿子、媳妇克没了的时候,她却是再也不信这些了,只想把自家日子过好。
  当冬至在外头听了这些闲言碎语,哭着回来问她的时候,她告诉他,日子是自己过的,话是别人说的,咱管不了别人的嘴巴,却管得了自己的日子。人的命,还是要自己来挣的。
  今日冬至把她说过的话还给了她,让她一阵感触,她闭起了眼,良久长叹一口气,“罢了,这是你自己的命,我是管不了你了,希望你以后不要后悔才好。”
  得了徐婆子的首肯,冬至既喜又忧,喜的是她的松口,忧的是她似乎有些泄气,怕她日后不待见绿竹,便道,“奶,相信我,绿竹是个好女孩,她以后会和我一起孝敬阿奶你的!”
  见孙子忐忑的样子,徐婆子如何猜不到他所想?只是,心结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解开的,不能看到孙儿生活和美,生儿育女,成家立业,她终究不能放下心来。
  只不过,这些心思他现在不必知道,“这事还没定呢,你怎知道赵家愿不愿意?现在说这个还太早,你要是有心,明日就去请你黄婶子上赵家去探探口风,至于成不成,那得看赵家那边还有天意了。”
  天意?冬至是信它帮顾自己的,要不然怎会让他有那机缘得了一支人参?还有不早不晚地和绿竹她们一同去县里,而后帮了她?至于赵家人那边,他倒是不那么确定了,毕竟,他虽看出来宋婶子的态度有所松动,可人心却是最不容易捉摸和猜透的。
  于是打定主意明日一早就去找黄婶子帮忙说合,趁热打铁。
  赵家那头,今日在徐婆子那吃了一回冷脸的宋氏此刻正蹙着眉头,拿不准她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莫不是徐婆子不肯?
  她倒不至于怀疑自己看错了,冬至对自家闺女有意,这是毋庸置疑的,可今日观徐婆子的态度却似乎对绿竹有些不待见?莫不是因为先前被退了一次亲,还是说因为那命硬克夫的流言?
  如此一想,宋氏的眉头紧锁,她以为再如何,也是她家闺女挑别人的份,而不是被人挑拣,即便有了那些不好的传言,她也认为绿竹是极好的姑娘,虽不至于人人爱,但就冬至家而言,原就是她家低就了,徐婆子没道理会不愿意才对。
  可事实摆在眼前,不得不令宋氏反思自己的想法。
  绿竹是她闺女,她自然是想要给她最好的,不希望她出嫁以后受委屈,因而不管是秀才公也好,地主家的儿子也罢,都是看起来极好的对象。现如今张家和刘家两边的亲事掰了,绿竹的亲事有了阻滞,她还是很坚定自己的想法,想给她找个好的,起码要衣食无忧,不让她受苦。
  可怜天下父母心,宋氏这么想本没有错,可却忽视了这世道对女子的苛刻,不管什么原因,被退亲了,总归女子要吃亏一点,而被传成是命硬克夫的,不管是好的孬的人家,对这个总会避忌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刘家退亲以后绿竹会无人问津的原因。即便有上门来求的,也是好吃懒做,想着靠女儿的手艺活过日子的,太埋汰了,别说宋氏,换了别个都不会乐意。
  想到这,宋氏不禁长叹一口气,这么看来,冬至竟还算不错,起码是个吃苦肯干的老实孩子。只是,依他家的情况,就怕女儿嫁过去要跟着吃苦。且,现在看来,便是冬至家也在犹豫,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从门帘缝里看女儿认真描画绣样,仿佛对徐婆子的态度毫不知情的样子,宋氏不禁为她惋惜,老天爷这是做的什么孽,为什么要这么对她好好的闺女。
  绿竹真的没有瞧见徐婆子的不待见吗?不是。她瞧见了,虽然有些失落,却不敢也不愿表露出来,一来不希望爹娘担心,二来她对自己的亲事看得还算比较开,成与不成,全看天意,勉强不来。
  冬至昨日里救了她,她是感激的,若说没有一点动心是骗人的。当他挡在自个面前,把自个护在身后时,她心中盈满了安全感,当他为了她而受伤时,虽然只是小伤,可对她的触动还是蛮大的,除了家人以外,从没有人能为她这样毫无保留地付出。那时候,她想,如果他愿意娶她的话,她会答应的,如果不愿,她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报答他。
  从徐家致谢回来以后,她的心还有些躁动,可当她打开柜子,拿起那个失而复得的荷包,再看那拆了一半的鞋子时,心底却平静了。没有希望便不会失望,这是她从刘安退亲的事情当中学来的,虽然消极,却并非毫无道理,她还是活在当下,抓住自己能抓住的东西的好,比如刺绣。

  ☆、提亲

  宋氏因了徐婆子不冷不热的态度,对和徐家结亲的事没有底,便想着另谋出路。
  她想开了些,既然在榕树村里因为退亲的事还有命硬克夫的流言,绿竹找不到好的,便换个地方去找,不吝多好,只要踏实肯干的就行,这回她可不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心放低要求。
  看闺女认真做事,宋氏便打算趁着她这回为县令千金做事,露露脸,到时候求她师傅巧娘子帮忙介绍撮合,便是在县里离得远一些,她也不介意了。
  这主意和赵铁柱一说,也得了他的应承,只不过他倒是对冬至做不成他女婿挺惋惜的。赵铁柱没有宋氏那么多心思,觉得冬至这个后生还不错,女儿要是能嫁给他也挺好,就算徐家现在的情况不算好,可都在一个村里,有他帮衬着,相信以后会好的,且有他看着,谅冬至也不敢欺负他女儿。
  只是可惜,听他媳妇意思,徐婆子兴许不乐意,于是乎赵铁柱也只能摇头叹息。
  夫妻俩定了主意,看女儿不甚在意的样子倒是松了一口气,要是女儿因为冬至救了她的事对他有意,这事反倒不好办了,可当宋氏看着她欲言又止的时候,绿竹还是那句话“娘,我觉得现在的日子就挺好,以后的日子也会更好。”
  绿竹不动如山,却不知有人为了能和她在一起费了不少心思,说服了徐婆子以后,便思忖着怎么请黄婶子帮忙说合,更是忐忑赵家或者更确切地说,绿竹会不会不同意。
  忐忑了一夜的冬至,第二日一早便提上了一只兔子上隔壁钟家,和黄婶子说了要和赵家结亲的想法,拜托她帮忙去探个口风。
  黄婶子自然是满口答应的,问了他打算出几两银子的聘金以后便出门去了。
  宋氏原先已经对和徐家的亲事不报太大希望了,谁知黄氏一早就上她家来,给她带了这么个消息。
  宋氏沉吟了一会,倒不是不愿意,只是徐婆子昨儿个不冷不热的态度她是看在眼里的,如今改了主意,也不知是因了什么缘故,且当家的此时下地去了,这事她一个妇道人家也决定不下来。
  于是叫了向北去田里喊当家的回来,赵铁柱回来以后晓得怎么一回事,顿时乐了,他先头还可惜呢,谁知情况又峰回路转了,只是吧,孩子她娘在他后腰掐得他老疼了,赵铁柱只好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想了想,没应下来,却对黄氏道,“我想和冬至说两句,聊一聊,不知道钟家的可能帮忙安排?”
  黄婶子明白对方有想法,左右她只是个中间人,便答应帮他传话,“是要相看相看,看中了才能决定下来的,我晓得赵二哥你的意思,回头我就让冬至他亲自来一趟。”
  黄婶子走后,躲在门帘后的绿竹掀起帘子走了出来,抿了抿嘴,宋氏拿不准她的意思,便直接问了,“女儿啊,你觉得冬至他怎样?”
  绿竹没说好还是不好,只道,“全凭爹娘决定。”
  这下宋氏和赵铁柱没奈何了,面面相觑,只能待明日仔细看过了人,探探对方的想法和情况,再行决定。
  冬至收到黄婶子的传话,心中的忐忑更甚,相看,这是还没有决定好的意思,本来有八九分确定的事,此时在他看来也变得只有五六分把握了。
  徐婆子看他转来转去的,扰得她心都烦了,只好支使他出去猎两只野鸡或是野兔回来,明儿个登门可不能空着手去,那样太失礼了,至于她,则要把冬至的庚帖翻出来,有备无患,说到底,她还是挺在乎绿竹命硬克夫的传言的,八字合得上最好,合不上的话,饶是冬至再喜欢,她也不会同意的。
  第二日,除了手好全了回去镇上铺子上工的向南以外,赵家二房的人都候在家里,没出门,当然,绿竹仍旧是躲在帘子后头的,这是规矩。
  徐婆子和冬至登门,宋氏客气推让一番以后收了礼,笑盈盈地上了茶水招呼他们,说了一会有的没的以后,收到媳妇眼色的赵铁柱于是开门见山,“冬至啊,别怪你铁柱叔唠叨,可你叔我就竹丫头这么个闺女,自然是紧张一点,特地叫了你来,就是想问问你情况,也好叫你婶子和我安心。徐婆婆也是,如果有想问想知道的,尽管问,大家把话说开了,总好过藏着掖着,以后闹矛盾,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徐婆子晓得赵家是厚道人家,对于他这场面话自然没有异议,点头附和,“是这个理,冬至你实话实说就好,咱家的情况你赵二叔他也了解,不用说那些虚的。”
  得了徐婆子的话,冬至安心了一点,开口道,“铁柱叔您问吧,我一定不说谎言和大话。”
  赵铁柱点头,给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好孩子,别紧张,我就是想问问你看中了咱闺女哪一点,以后成家了有什么打算。”
  未来岳丈问话,便是他再和颜悦色,冬至还是觉得有压力,闻言结巴了一下,但也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我,我就是欢喜她,她胆子小、看着弱弱的又笨笨的,我看着就想多护着她一点,要是,要是能把她娶回家,我会对她好的。至于以后,我打算用家里的积蓄置几亩田,也好叫家里人不再担惊受怕,就是家里的土坯房要等些时候才能修,要委屈绿竹妹子了。”
  冬至说得实诚,在场的听了也能感到他的真心和实意,就是徐婆子听了他以后的打算也动容。以前她不是没和冬至提过不要再进山的事,危险,可他总是不听,如今要成家了,为了心上人他倒是愿意安定下来了,这让她既欣慰又觉得心里酸酸的。
  至于屋里头的绿竹,此时正拽紧了当初那个失而复得的荷包,贝齿咬着下唇,微微颤抖着,像是她不平静的内心一样。
  不论表现得再如何不在乎,对感情事又是多么的不动如山,对未来的事似乎是随遇而安,可她其实也不过是个十九岁的女子而已,没人知道,午夜梦回的时候她曾经多么的害怕这辈子会重蹈覆辙,被诽谤被退亲时,她也曾怀疑自己,是不是连天都不待见……于是她用笨拙自残的方式去毁了人人艳羡的亲事,于是她戴上了一层冷清清不在乎的保护壳。
  冬至说得没错,她胆子小,有些笨也很弱小,她其实也希望有人能让她依、让她靠,免她风吹雨打,与她白首无牙。她曾寄希望于刘安,可惜他让她失望,于是她只能紧紧抓住刺绣这门手艺,唯有它,不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都不会背叛她。如今,有个人出现在她面前,说想要保护她,对她好,而且已经付诸了行动,这让她如何不为之心颤?
  无需再问了,她并不在乎他的家境是好还是坏,以后有何打算,因为她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于是乎摇了摇手中的铃铛,这是她与爹娘说好了的,表示答应的信号。
  给出了答案,绿竹的心终于真正地平静下来了,不是借助于外物来压抑,而是真正的疏解,心无杂念。
  外头的宋氏和赵铁柱听了冬至的话本就意动,虽不知冬至哪来的银子去置办田产,也不好问,但只要他有心对闺女好,有心安定下来,赵铁柱是不介意多帮衬着的,宋氏虽然心思多,在这件事上晓得孩子他爹不会叫孩子吃亏,便不会反对。此时夫妻俩收到女儿的信号,和绿竹一样,心里定了,面对冬至和徐婆子倒是更热情了一些。
  冬至对宋婶子和铁柱叔突然的热情有些无措,看向徐婆子,见她点头让自个放心,这才没表现得那么慌乱。徐婆子虽没嫁过女儿,可不代表她不清楚男女双方相看时的门道,方才那铃铛声她可是听见了,想来那赵家闺女是同意了,也就只有冬至这傻小子才会懵懂懂的,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再后来,双方确定了结亲的意向以后,徐婆子和宋氏说定了找媒人上门提亲的日子,婉拒了她留他们一起用饭的邀请,这才带着一脸傻笑的冬至离开。
  宋氏捧着一碗番薯糖水进来,见女儿娴静地画着图,仿佛回到了张家提亲以前的时光,心里感触,短短五个月时间,竟发生了这许多事,希望这次能是女儿最后的归宿吧。
  “歇歇吧,来喝碗糖水润润嗓子,去去燥。”她慈爱地捋了捋绿竹垂下来的鬓发。
  绿竹把笔搁下,温婉地朝她笑了笑,“谢谢娘。”
  绿竹吃东西很是文静,勺子轻易不会碰撞出声,喝东西也不会发出唏嘘的声响,便是咀嚼东西也是细嚼慢咽的,一点都不似农家女孩,宋氏常感叹她师傅巧娘子把她教养得很好,却也担心她日后嫁入农家受不了苦,却不曾想老天爷会给了她那么多的考验,催她成长。
  “老天爷真是苦了我的竹丫头。”宋氏忍不住感叹一句。
  没来由的一句,绿竹不解其意,以为她对冬至不满意,怕她日后受苦,便道,“娘,我以后的日子会更好的。”
  “冬至他,你决定好了?”宋氏迟疑了一下,还是问了出来。
  绿竹点头,“嗯,我相信他说的不是大话。”
  宋氏沉默一瞬,喃喃道,“也挺好,挺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  喜大普奔,撒花
不收藏一下吗?

  ☆、揭发

  接下来的事顺理成章,徐婆子请了黄媒婆上门来提亲,宋氏把绿竹的庚帖给了她,徐家那边请了算命先生来,拿着两人的生辰八字合婚,得了个“百年好合,大吉大利”的好兆头,徐婆子才真正点了头,请媒人和钟家那边帮忙操办了定亲的事。
  因为怕夜长梦多,这回徐婆子那边早早就带着媒人和冬至到赵家下了聘,聘礼除了聘金五两,还置办了一对鹅,两匹大红的细棉布,一对银镯子和银丁香。
  在这乡下地方,这聘礼和一般人家一样,不多也不少,原先瞧着徐家得了个能干的美娇娘,少不得说些风凉话的人,此时也议论起来了。
  倒不是看轻徐家,只是村里大多数人都不认为,以徐家的家底能够出得起像样的聘礼。像赵桂花之流私底下更是幸灾乐祸赵家人挑来拣去的,最终只能捡一个烂西瓜,也是,谁让她赵绿竹是个命硬克夫没人要的呢,也只能找个同样命硬的徐冬至来镇压,可别最后没压住,连命都给丢了才好!
  赵桂花作妖,赵家人权当她发羊癫疯,在这大喜日子里可不能让她一颗老鼠屎坏了大好的心情,莫说这日子是自家人自己过的,和她赵桂花没干系,就是等徐家的聘礼亮出来,也够打她赵桂花的脸的了。他们赵家人是有气度的,真的,不急。
  徐家给的聘礼虽然叫村里人议论了一番,可也在正常范围内,且冬至前些时候猎了一只大野猪,出得起这聘礼也不奇怪,因而也只是念叨几句便说起好话来,毕竟又不是要和赵家徐家过不去,没道理好好的喜事说些不吉利的讨人嫌,村里人大多数还是和气不爱结仇的。
  只是,之后,当冬至家要买地的消息传出来时,村里人的八卦之心就再也按捺不住了。一方面好奇他这银子哪来的,难道是有什么发财的门路?另一方面则思疑着莫不是赵家人爱面子帮衬的?毕竟徐家有没有银子他们不知道,可赵家二房是肯定有银子的。谁都知道绿竹能干能挣钱,这难道还没嫁过去就已经开始倒贴了?
  大多数人还是更倾向于第二种猜测的,毕竟冬至要有发财的门路,他家也不会一直穷到现在,可如此一来,有说冬至吃软饭看不起他的,也有羡慕他走狗屎运娶了个香饽饽的,当然也有看轻了绿竹,说她只能靠这个来讨好夫家的。当然,看轻绿竹的还在少数,不过是赵桂花还有嫉妒绿竹的小娘子说的风凉话,谁都没在意。可落在冬至身上的吃软饭、狗屎运标签却是不那么容易揭去,即便赵家人出面澄清也不能叫那些人停止臆想,因为冬至家一直没有说明白他这银子哪来的。
  冬至和徐婆子不是不知道外面的人说话难听,可徐婆子一方面有自己的私心,她想着冬至既然能在山里找到过一回野人参,兴许还能找到第二回,毕竟这才三十年的参就换回来二十五两银子,相当于五头野猪呢!倒不是她见钱眼开,好逸恶劳,只是,她私心里就是不愿意叫人知道冬至寻到了一根参的事,怕他们都来问他具体的地方,大家伙都去寻,以后哪还有他家的份?
  另一方面,徐婆子早就明白,他们徐家的家境的确不好,娶了绿竹这个媳妇,不管冬至日后如何踏踏实实地干活养家,除非绿竹从此不再做绣活,要不然大家伙都会认为他吃软饭。虽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