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山下人家-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冬至也不傻,他可记得自个和绿竹发过的誓,媳妇就在家门口看着呢,他哪有这个胆子碰她,于是一本正经地说道,“男女授受不亲的,不太好,这样吧,我叫绿竹来扶你。”
  说完,丢下她就跑。
  看着冬至丢下苗丫噔噔噔地跑过了,绿竹挑了下眉头,心底却有些高兴,人到了跟前却关切地问起了苗丫,“她怎么了?”
  冬至装傻,“不知道啊,走得好好的,突然就摔了,说是脚崴了,起不来,媳妇,要不你去看看?”
  绿竹给他送去一个赞赏的目光,“那走吧。”
  三两步到了苗丫跟前,她还坐在地上,绿竹也不管她是真摔还是假摔,上前就说,“哎呀,苗丫你走路怎么这么不小心,咱们嫁了人的女人啊,走路都得注意着,这万一怀了身子却不知道,无端端摔了,岂不坏事了?”
  绿竹的嘴皮子是越发利索了,这话说的,一方面提醒她已经嫁人了,另一方面却是拿刀子往她心口上插,她可听说了,苗丫因为怀不上孩子的事,在婆家遭了不少罪。其实,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可她既然不识相,愣是要膈应她,那就别怪绿竹反过来往她痛处上踩。
  苗丫听了,脸上一白,咬着嘴唇不吭声。
  敌人不反抗,绿竹觉得没趣,也不想在大太阳底下继续晒着,开口道,“苗丫起不来是吗,来,我扶你。”说着朝她伸出了手。
  苗丫这时候可不敢作妖,拉着她的手,借力起来,装模作样地走了两步,歉意地道,“方才疼了一下,我以为脚崴了,看来不是,让冬至哥和绿竹姐姐担心了。”
  绿竹皮笑肉不笑地回道,“没事就好。”说完看向冬至,“苗丫这是要到咱家去?”
  冬至站在绿竹身边,老实回道,“嗯,洪寡妇那崽子的血能和钟大朗的融起来,黄婶子不想办喜酒,让她收拾下东西就搬过去。钟家地方不够,苗丫回来没地住,就想说在咱家借住一晚。”
  绿竹听了,点点头,对苗丫说道,“冬至常说你是他妹妹,苗丫肯来,我这做嫂子的,自然是欢迎的。”
  苗丫低着头闷闷地应了句“谢谢嫂子。”
  声音虽小,可绿竹还是听见了,非常贤惠地道一句“谢什么,邻里之间互相帮忙,应该的。”
  冬至非常识相地赞了一句,“媳妇,你真好。”
  绿竹瞄了苗丫一眼,而后娇嗔地撒娇,“你现在才知道。”
  “呵呵,一直都知道。”
  秀完恩爱,三人才往家走,徐婆子见了人,知道了情况,倒是欢迎苗丫,邀她晚上和她睡一屋。
  苗丫对着徐婆子嘘寒问暖的,显得很是关心,绿竹见了,只是笑盈盈地逗着春生,什么都没说,冬至察觉到媳妇兴许有点不高兴,便也不往苗丫和阿奶身边凑,只围着媳妇和儿子转。
  苗丫看着胖乎乎的春生很是羡慕,又见冬至在绿竹跟前温柔小意,心中黯然。李杉不是对她不好,只是太听婆婆的话了,总是劝她顺着点他娘,多忍着点,但凡她和婆婆有一点不对付,他也总是站在婆婆那边,即便多数时候错不在她。如今看冬至对绿竹这样,她心塞之余也恼了她娘,要是当初她娘肯将她嫁给冬至哥,那该多好?
  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她再不甘心,也只能耍点小手段,让绿竹膈应一下,实际上却改变不了什么。何况,她想要膈应赵绿竹,也得冬至哥肯配合才行。
  周师傅在一旁喝茶,把这一幕看在眼底,顿时摇头失笑,看不出来冬至这黑大个还挺受欢迎。
  夜里,东屋,绿竹将春生哄着睡着以后,主动搂上了冬至,“相公,要我。”
  她不会在冬至跟前说苗丫的坏话,谁都不是傻瓜,她不相信冬至没看出来苗丫那点小心思,说多了反而让他反感,还不如用另外一种方式去抓住他。
  事毕,冬至搂着乏力的媳妇,喘了会气以后,忍不住在她耳边感叹,“媳妇,你今天真热情,都把我榨干了。”
  绿竹今儿个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她也累得一根手指头都动不了,闻言,掀了掀眼皮子,淡淡地说道,“你今儿个表现好,奖励你的。”
  冬至听了,马上意会过来,忍不住在她绯红的颊上狠狠亲了一口,“你个小醋精。”
  绿竹不认,“你才是醋精,连儿子的醋也吃!”
  “谁叫你只看他不看我!”
  “那是你儿子!”
  “儿子也是男的。”
  绿竹顿时翻了个白眼,不理他。
  他们这边郎情妾意,那边的苗丫却是睡不好上,她方才去了一趟茅房,听到东屋的一点声响,忍不住把耳朵贴在墙上偷听,然后恨不得耳朵聋了,朝地上呸了一句,“狐狸精!”
  自此,没再来过徐家。                        
作者有话要说:  日子过好了,总是有人会忍不住眼红,不过嘛,冬至是立得住的,绿竹也不是好欺负的

  ☆、拜祭

  过了两日,钟家和洪寡妇的事热度退减,家里男人服役回来的欢喜心情也平复下来的时候,周师傅向徐婆子和冬至提出了去拜祭母亲的事。
  周师傅和徐婆子的母亲,也就是冬至的曾外祖母,当初遇难被周师傅埋在了他爹的衣冠冢旁,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周师傅一家都在京城,却没迁坟,那毕竟是他父母生长的地方。
  以往每过几年,周师傅总会回去拜祭,一来想看看能不能找到失散的姐姐,二来也想看看故土。
  这次皇上建行宫,他听到了消息,了解到位置以后便打点了关系,主动过来了,为的便是顺道拜祭父母。如今找到了姐姐,也就是徐婆子,自然想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爹娘。
  徐婆子虽然记不起来以前的事了,但她作为周梅的身份却是真的,且冬至又是周师傅的徒弟,周师傅在京城,回来一趟不容易,他们也合该在他爹娘坟前帮他尽孝,清明重阳去扫个墓拜祭一下总是要的。因而,对走这一趟没有异议。
  徐婆子和周师傅已经上了年纪,而贵县虽然与清潭县同属南水郡,相距却不近,虽然麻子叔会帮忙照顾着,但总没有冬至亲自去来得尽心。
  春生还小,需要人照顾,绿竹于是主动留了下来看门户。
  冬至想了想,还是将她和春生送回了赵家,有岳父岳母他们照看着,他出远门也放心一些。
  送走了冬至他们,绿竹便关起门来专心带孩子和做绣活,对于上门来问冬至他们去向的,一律说是徐婆子身子不好,周师傅认得一个好大夫,冬至带她去看看。
  这理由也说得过去,大家伙虽然还是好奇,却也没再多问。
  宋氏也不知道徐婆子和周师傅的关系,不过,女儿这么说了,她便这么听着,还帮她打掩护。
  在娘家的几天里,绿竹倒是了解到了大伯那边,已经将向东和黄芳芳的亲事定下来了,两家交换了庚帖,合过八字,下了文定,将日子定在了来年三月。
  芳芳是个性子爽快的,撑得起门户,绿竹也为他们高兴,相较于向东,她更关心的是青荷的亲事。不过,问起大伯母,她还是那句话,等大伯父养好了身子,出去挑豆腐卖,再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绿竹有些着急,以为娘没和她说起将青荷嫁到村子里来的事,便又提点了一句,谁知大伯母听了颇为郁闷地叹气,说是村子里差不多年纪的都成亲了,没成亲的都是些歪瓜裂枣。
  绿竹想了想,似乎的确是这样,顿时有些懊恼,为今之计,只能尽量躲过周柏青那人,不叫青荷再次羊入虎口。
  那边厢,马车走了三日,一行三人才到了贵县县城,让麻子叔在县城等待,周师傅则领着冬至和徐婆子坐牛车去了牛头村。
  周师傅每过个几年就会去牛头村拜祭一回,说的是祖上在这里,具体哪个祖先却是没说,但村里人都认得他,这回见他不单单自个来,还领了另外两人,不禁问起了冬至和徐婆子的身份。
  周师傅只说是远房亲戚,倒没多言。算是将冬至他们的身份过了明路,以后他们再来也不会有人多问。
  进了山,因着山路崎岖,周师傅是木匠,年轻那会也常进山伐木,走得倒是平稳,徐婆子却不行,冬至于是背着她,周师傅则在前头带路。
  七拐八拐地,终于在一个小山包前停了下来。
  周师傅回头看了眼徐婆子,见她神色凝重,却没有伤感,不禁长叹一口气,大概大姐这辈子也记不起来以前的事了。
  看他情绪不高,徐婆子和冬至的心情也变得有些沉重。
  “师傅,您放心,以后我一定常来,多烧点纸钱给曾外婆和曾外公。”这是冬至的承诺。
  周师傅点了点头,叹气,“唉,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京城离得又远,这恐怕是我最后一回来看爹娘了,至于死后,为了不连累子孙,怕也不能葬回故土,你们……若是可以,就多尽点心。”
  说起这个话题,谁的心里都不好过,冬至除了答应下来,也说不出其他话来。
  认了路,上了坟,三人又坐牛车回了县城,至于周家原来的宅子,多年过去,等周师傅寻回来的时候已经破败,之后未免惹来祸端,他也不敢修葺,这回来,周师傅也只是指了一处破落的土胚房告诉他们地方,倒没有仔细去看。
  回到县城落脚的客栈,休息一晚过后,周师傅便从失落的状态中恢复过来,吃早饭时,问起了冬至以后的打算。
  “我的手艺你如今也学去了五六成,可有想过以后做什么营生?”他问。
  冬至顿时想起前几日,夜深人静之时,绿竹跟他说起的主意,说实在话,他有些心动,只是,到底经验不足,有些没有底气。
  “师傅,您觉得,我去县城开一家木匠铺如何?”
  周师傅听了却没有马上回答如何,却是问他,“怎么会有这个主意?”
  冬至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笑道,“其实,这事还是绿竹提起的,她说,榕树村太小了,怕埋没了我的手艺,她在县城里也认识些人,可以帮一点忙。”
  周师傅捋着胡须点了点头,“嗯,你们有这想法也挺好,只是,开铺子和做匠人有很大的不同,远的不说,怎么经营一家铺子,你们可懂?如何与人打交道,你可有这样的本事?我看你在外人面前话不多,怕是做不来生意吧。”
  闻言,冬至的脸红了红,讪讪地开口,“绿竹也说我不是做生意的料,说是到时候可以请个掌柜看铺子,我只管做木工就好,在榕树村做好了再送去县里,这样也能就近取材,同时照顾阿奶。”
  周师傅听了再次感叹,“冬至你娶了个好媳妇!”而徐婆子晓得绿竹把她也考虑进来,心里也感触,当初的决定做对了。
  冬至闻言顿时眉眼一弯,嘿嘿笑了,是啊,他媳妇是挺好。
  周师傅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冬至立马收敛了脸上挂着的笑,正襟危坐,“师傅,您说,我都听着。”
  “你媳妇还说了些什么,你一并说来我听听,我再给你出主意。”周师傅还是要了解清楚他们具体的想法,才好给建议,一旁的徐婆子也看向他。
  冬至挠了挠脑袋,在周师傅鼓励的目光下开了口,“嗯,绿竹原来的想法是做嫁妆家具的生意,可是后来去县城的木匠铺子了解过,发现不同的木匠擅长的活计不同,有的擅长用具,像犁和水车,有的擅长盖房,如梁柱和门窗,而有的则擅长细活,像家具。她不晓得我擅长哪个,所以让我自个拿主意。”
  周师傅再次感叹,“看来你媳妇对你这事是用心了,那你自己又是个什么想法?你觉得你自己擅长哪个?”周师傅循循善诱,试着让冬至自个去思考。
  冬至认真想了想,组织了一会语言以后才慎重地开口道,“自家人知道自己事,我晓得我的手艺还不到家,远达不到师傅的水平,也不像师傅那样可以触类旁通,不管是细活还是用具盖房都擅长,我也没有很大的志向,就想凭着双手养活家里老小。
  师傅说过,我手比较巧,性子也耐得住,适合做慢工细活,可是如此一来,做出来的东西要价就高,清潭县县城的富人虽多,家具却不是粮食,需要经常买的,所以我想着,除了做细活,还要做些生活用具,和一些简单的普通老百姓也买得起的家具来卖。至于盖房用得到的梁柱和门窗,我一个人也做不来,这部分就不涉及了。”
  周师傅听了还是没有发表意见,倒是问起了冬至,那个嫁妆家具的主意。
  “按着绿竹的说法,嫁妆代表着女方的脸面,要求精细,一般人家在这上头也舍得用钱,这是其一。其二,家具和妆匣不同,送妆的时候顶多系条红布,从新娘家送到新郎家时,能让许多人看见,做得好了,能攒口碑。其三,送去新郎家后,成亲那日闹洞房,旁的人也能看见这些家伙什,这是打响名头的好机会。”绿竹和他说过自己的想法,因而冬至不用想太多便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
  周师傅呵呵一笑,一脸赞许,“你媳妇是做刺绣的,想来这主意是从这上头想到的吧。”
  冬至不好意思地点头,周师傅于是和徐婆子开玩笑道,“阿姐,我可真是羡慕你有这样的孙媳妇。”
  徐婆子也笑得合不拢嘴,“呵呵,绿竹这丫头就是鬼主意多,让她好好坐月子就是不听,整天想这些有的没的。”话语埋汰,脸上的骄傲却是掩饰不住。
  言归正传,周师傅还是给冬至提了意见,“你媳妇关于嫁妆的主意不错,只是得有门道,你不妨先从普通的家伙什做起。另外,你们请的掌柜要信得过,且最好能懂些木工活,要不然生意上门,一问三不知,你又不在铺面,恐怕会流失许多机会。虽然有掌柜,可你自己也得当点心,隔三差五就去一趟坐镇。机会成熟了,也可以招个学徒,如果想要将这门手艺传下去,也可以等春生大一些再说。”
  顿了顿,又道,“我在这逗留的时间有点长了,过不久就要回去,你那铺子我是等不及开张了,不过,我的名头可以借你用,你的人品我是信得过的。只一样,我知道你没有大志向,也不想进宫廷造办处,但你不能因此而懈怠,不思进取,埋没了我徒弟的名号,可晓得?”
  冬至抿着嘴,眼眶红了红,用力地点头,“知道了,师傅!”
  “好好孝顺你阿奶,有机会就到京城来看我,有事没事也给我写封信,告诉我你们的近况,别让我惦记着。”周师傅继续叮嘱道。
  冬至仍旧点头,周师傅于是看向徐婆子,徐婆子此时感触良多,“我这做姐姐的,还让你操心,实在不该!”说着拿袖子擦了擦眼睛,那里湿润润的,像兔子眼睛一样。
  周师傅叹气,“说什么该不该的,当初要不是阿姐……我也不会有今日。何况,男子汉大丈夫,我这做弟弟的本来就该为出嫁的姐妹撑腰。阿姐这些年过得苦,我不过是教冬至一些手艺,算不得什么,只要阿姐能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眼看徐婆子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冬至只好给周师傅保证“师傅,您放心,我会照顾好阿奶的,也会给你写信,有机会也会去看您的。”
  “嗯,记住你的承诺。”
  此后无话,一行人用过早饭以后,退了房,又赶路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  大姨妈来访,你们的作者君已经倒在血泊中起不来,谁来捞我一把

  ☆、全家福

  从贵县拜祭回来,绿竹明显感觉到了离愁别绪的浸染,周师傅离开的脚步在靠近,徐婆子乃至冬至都有些郁郁寡欢。
  绿竹使着法子,让春生逗他们开心,却也改变不了周师傅即将离去的事实。
  这几日,周师傅和冬至聊了许多开铺子的事,将许多经验传授给了他,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坐下来,和徐婆子说过去的事。
  在绿竹遥远的记忆里,上辈子的周师傅走得很是潇洒,远没有今日的婆妈,想来是放心不下徐婆子和冬至。
  于是,当在锦绣阁碰见李贞之时,她便有了一个想法,或许可以请他帮忙画一幅像?
  当下这么想的,她便这么做了,有巧娘帮忙说项,她最终说服了这位画技不俗的李秀才帮忙。
  今日陪绿竹来锦绣阁交绣活的是冬至,见她从后堂出来,身旁还跟了个白面书生,顿时有些奇怪。
  “冬至,我请了李秀才帮忙画一幅咱家的像,让周师傅回京后也能有个念想,你觉得这样可好?”绿竹碰上的疑惑的眼神,主动上前把事情交代了。
  冬至听了眼前一亮,顾忌着店堂里的客人,没有把她抱住狠狠亲一口,脸上的神色却是激动的,“好,都听你的。”
  说罢,上前两步,学着那些书生给李贞一个拱手礼,“多谢这位先生了!”
  李贞微红了脸笑了笑,摆摆手表示无须多礼,不过是得人钱财,与人消灾罢了。
  没有高人一等的清高,甚至有点腼腆的李贞瞬间获得了冬至的好感,相比于好钻营的张荀,自力更生,不以出卖字画为耻的李贞显然更能让人尊重。
  想起他为锦绣阁画的绣样,冬至灵机一动,有了个主意,碍于时间地点不对,便打算明日他登门时再与他提一提,看是否可行。
  出了锦绣阁,两人又去了一趟牙行,看有没有合适的铺子出租。因着木工活占地方,需要的铺面不小,暂时没有合适的,绿竹便托了信让牙侩留意着,有消息了再通知他们。
  回去的路上,冬至便和绿竹说了自个的主意,“我看李秀才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也实诚,值得相交,便琢磨着,请他帮忙画几组图,用在家具的花样上。”
  绿竹听了,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这绣了花的衣裳价格比普通布衣要贵上许多,雕了花的家具自然也是一样,我去县里的那两家木匠铺子看过,他们也不是没有在家具上做花样,只是花样少了点,有些千篇一律了,你如果能在这方面胜过他们,兴许就能在这县城里立足了。”
  冬至点了点头,“其实师傅也教了我不少好看的纹样,只是有些过于华丽了,在咱们这小县城里不一定合适。”
  绿竹略微一想便明白过来了,“宫里的东西自然是最华美的。”
  “那你说李秀才能答应吗?”冬至有些踟蹰。
  绿竹轻笑,没有说准,“再有一年,李秀才就要参加乡试了,怕是不一定得空,你回头想想,如何让他功夫轻省一点,再把诚意表足了,到时候,不管成与不成,总归能交个朋友。”
  冬至于是又陷入了思考,绿竹于是和黄大叔说起了芳芳的事,两家的亲事定下来,可以说的事情更多了。
  回到家中,冬至便把请人画像的事说了,徐婆子和周师傅顿时心情激动,说了好几回“好孩子有心了。”
  当晚,用过晚饭过后,绿竹捧了几身做好的新衣裳出来,递给周师傅,“擅自给周师傅做了几身衣裳,也不知道合不合师傅的意。”
  周师傅自然是再合意不过的,上辈子张婧为了讨好周师傅,也打听过他的喜好,孝敬不好给,便央她做了几身衣服和鞋子,这样不仅体现了心意,又不会太巴结,这辈子绿竹再做一会,便得心应手了许多。
  衣服的颜色和式样都合心意,尺寸也合适,周师傅乐呵呵地看着冬至,将之归功于冬至的孝心上。绿竹看得明白,却没有说破,让他这样以为也好。
  翌日辰时初,李贞便登门来了,因着张荀的关系,他以前来过榕树村一会,徐家也不算难找,因而很容易就找到门了。
  绿竹给他上了茶水,让他稍等片刻,待他们更衣过后再来画像。
  李贞还是头一回给人画全家福,有些许紧张,徐婆子见了,正想开口和他说不用紧张呢,便见他拿起了画笔,而后神情一变,专注起来,倒叫人不忍打扰了。
  青荷来时,看到的便是姐姐家四口外加周师傅端坐堂上,一个白面书生在侧面八仙桌上低头认真作画的场景。
  给他开门的麻子叔说了这是要画全家福呢,她自然不敢打扰,看着姐姐姐夫他们动也不敢动,小外甥不知“疾苦”地睡得口水直流,她便想笑,被绿竹没好气地瞪了一眼,这个小动作却正好被抬头的李贞看见了,顺着视线看过去,却见一个娇俏的少女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那粉嫩的小舌叫李贞心中一慌,忙低下头不敢再看,脸颊却是热了。
  察觉到他的视线,青荷不禁多看了他一眼,却见李贞的耳朵渐渐红了,不禁嗔怪,这书生也忒害羞了点,看一眼就脸红耳赤的,不知道以后怎么当官呢?
  李贞被她看得心神晃了晃,手上的画笔也下不去,只好暂时搁下,对冬至他们道,“我看两位老人家也有些累了,不若歇一会再继续?”
  冬至看了看徐婆子和周师傅脸上的疲色,点头说了好。徐婆子神情一松,而后对那还未完成的全家福有些好奇,得了李贞的准,便凑过去看了起来。只见那画纸上已有了几人的大轮廓,与他们方才的姿势一般无二,叫徐婆子啧啧称奇。
  青荷也凑过去看了,眼睛亮了亮,而后咕噜转了一下,瞄了眼李贞,也不知道有什么鬼主意。
  那边,趁着歇息,冬至和李贞说起了用于家具的组图的事。冬至的想法是,一般家具雕的是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