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情不成?
    “唐师爷,‘请教’二字澜心可不敢当,有什么问题您请说!”秦澜心莞尔一笑地看着唐之彬说道。
    ------题外话------
    百思不得其解的收藏~(>_<)~,唯有跪求各位小伙伴们收藏、好评呀,拜托拜托……此文走得远还要靠大家继续支持啊!—

☆、第四十二章追疑解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些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句子可是出自姑娘所教的《三字经》?”唐之彬现在依旧无法相信这《三字经》会出自一个贫家女之手,或许这秦澜心的背后还有高人存在。
    “正是!”秦澜心点点头回道。
    “唐某还听说姑娘给自己的学生亲自写了书册,可是有此事?”唐之彬又追问道。
    “确有此事!”秦澜心照实答道。
    “可否让唐某一观?”此时,唐之彬的心中是微微激动的,没想到这样经典的句子出自外渔巷,这小小贫家女竟然也能书写文章,要说她背后没有高人,打死唐之彬也不信。
    “唐师爷稍等!”
    秦澜心走去西屋拿了那本写有秦澜悦名字的书册,然后双手递给了唐之彬,而唐之彬一接过书册,就有些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
    首先入眼的那一手端秀清新的字体就令人悦目娱心,一看便知是出自女子之手。他也算看过不少女子写的字,其中不乏闺秀名媛、才女佳人,可鲜少有人能与这书册之上的字体相提并论的。
    单看这一手字,唐之彬心中对秦澜心就已经是大加推崇,油然而生敬佩之意,这贫家女果然是了不得。
    从《三字经》翻到《千字文》,再到秦澜心最近才写上去的《百家姓》,唐之彬是越看越欣喜,虽然都是一些顺口、易记、浅显易懂的东西,可这些作为孩童的启蒙书册却是比其他书册都要好。
    “唐某冒昧问一句,这《三字经》、《千字文》和《百家姓》都是秦姑娘你自己想出来的吗?”若这些都是出自眼前一个十二岁少女之手,唐之彬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心情去面对她,如此仙人之姿、才学满腹的少女在大魏朝可是闻所未闻的。
    秦澜心羞涩一笑,款款说道:“唐师爷,澜心不敢妄言,这些都是澜心搜集、整理编撰而成的,只是为了熟记方便,所以《三字经》才编成了三字歌诀的形式,至于《千字文》和《百家姓》也是绞尽脑汁才写出来,这世间的字何止千个、姓氏又何止百家。”
    秦澜心对于自己所写出的书册和拥有的知识学问是不可能对任何人说真话的,现在不会说,以后就更不会了,除非也来一个穿越人士当面揭穿她,否则这个谎言她是要说一辈子的。
    “秦姑娘如此已是大才,唐某自愧不如,不知姑娘的先生是哪位?”唐之彬没有说谦虚的话,他是真的觉得自己在学问研究上还不如一个孩子。
    “唐师爷谬赞了,家师名讳请恕澜心不便告知,只知他是一位博学多才、满腹经纶又不喜理凡尘俗世的老学士,如今已是云游四海不知所踪了。”
    猜到唐之彬是一定会问自己“师从何处”的,但她的知识是外公、爷爷两位老人倾心教导,又上了那么多年的学,好多老师教的,这些人肚子里都有墨水,也都是她的“先生”。
    唐之彬一听顿觉遗憾、可惜,能把一个贫家女教成神童一般的人物,想必那位老学士的学问更是无人企及,这样的大学问家,自己怕是一生无缘得见,如此抱憾终生,他这“心病”也就此落下了。
    又与秦澜心聊了几句书册上的问题,唐之彬就带着一丝失落离开了秦家,好在那位老学士还教出了一位出色的女弟子,也算些许安慰吧。
    “大丫头,我怎么觉得这唐师爷像是有些不高兴啊?”秦澜心与唐之彬说话的时候,秦向争是一句话也插不上嘴,他也不知道怎么说,好在这会儿唐之彬走了,他才觉得身心松快一些。
    “爹,没事,这位唐师爷看起来像是一心学问的人,怕是因为见不到教我的先生,心有遗憾罢了。”唐之彬的“失落”秦澜心还是能够理解的,但凡“痴而不得”总会心有郁结难抒,只望这唐之彬不要太过,她也是不得不撒谎应对,有着迫不得已的苦衷。
    “哦,原来是这样,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秦向争也不再多说,有缘自会相见,无缘那就是走遍千山万水也是见不到的。
    刚才秦向争、唐之彬和秦澜心他们几个在主屋厅里说话的时候,邓氏、余氏还有余磊、六子他们都来了。
    韩氏在他们一进门的时候,就赶紧对他们说屋里来了客人,是县太爷身边的师爷,让大家说话做事轻一些,莫要打扰了他们。
    几人一听也都瞬间机警、谨慎起来,邓氏、余氏更是把韩氏拉到了院外询问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是秦家又惹了什么人要打官司不成?
    好在,秦澜心回屋拿书册的时候,韩氏趁机问了她唐之彬的来意,当听秦澜心说唐之彬只是来询问书册的事情,也就放下心来。
    等到唐之彬一走,邓氏几人又围上了秦澜心,关心地询问:“澜心,没什么事情吧?”
    “大娘,婶子,没事,唐师爷就是好奇《三字经》的事情来问问,你们还都没吃午饭吧,晌午饭都在我家吃吧。”秦澜心笑着说道。
    “不用,不用,我们都是吃过饭才来的。明天又要开始卖包子了,咱们早点做准备。”
    一早上几千个包子可不是闹着玩的,而且白面包子和粗面包子皮、馅都要分开弄,白面包子至少还要调三种馅料,这可都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弄好的,所以邓氏他们匆匆吃完饭就来秦家了。
    于是,秦家小院又开始忙碌起来,不一会儿在家收拾好的张苗儿、邓梅花、柳氏和薛氏也来了,落下了两天功课的几个孩子也已经到了余家坐好,拿出书册自己先读了起来。
    再说唐之彬从秦家小院离开之后,因心中一直记挂着秦澜心的“先生”,胸口好似有一块石头堵着,恨不得现在就收拾起包袱去寻此人。
    可又想茫茫人海去何处寻,这大海里捞针穷其一生也未必做得到,只得长叹一声,此生恐是无缘,只愿来生能得见这位老学士一面。
    但究竟是心里存着希望的,又想秦澜心总归是那位老学士的弟子,说不得何时老学士让人带了消息给秦澜心,自己只要和秦澜心打好关系,那时候说不得也是能见上一见的。
    心情忽高忽低,以至于走进县衙后堂之时,还是一脸纠结哭笑不得的样子,连孙铭淳站到他面前都不知道,两个人差点就撞到一起。
    “唐师爷,你怎么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发生何事了?”孙铭淳紧抿的嘴角难得添上一丝调笑之意。
    ------题外话------
    百思不得其解的收藏~(>_<)~,唯有跪求各位小伙伴们收藏、好评呀,拜托拜托……此文走得远还要靠大家继续支持啊!—

☆、第四十三章再收两徒

唐之彬苦笑一声,看着孙铭淳说道:“大人,还不是因为那外渔巷的秦家小娘子,她可是给唐某出了一个难题呀!”
    “外渔巷”和“秦家小娘子”两个信息已是让孙铭淳猜出唐之彬所说的是何人,他不解地问道:“唐师爷怎么会去外渔巷还和那秦澜心有些揪扯?”
    唐之彬又是轻轻一叹,就将自己这几天听闻外渔巷秦澜心亲自撰写启蒙书册开办小私塾,并今日自己去登门探访的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当说到秦澜心口中那位不知所踪的老学士时,更是一脸的遗憾之意。
    孙铭淳每日公事繁忙,外渔巷这只有七八个孩童的小私塾和《三字经》之事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现在听唐之彬一说,再见他言语之间对秦澜心的称赞,心下大奇。
    “唐师爷,这秦澜心的学问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你也说那《三字经》《千字文》和《百家姓》不过是适合四五岁孩童读的书,想必她在学问上是有几分能耐的,但神童仙才倒是说得有些过了。”
    孙铭淳是一个非常理性和客观的人,秦澜心那日在县衙大堂上的表现的确令他赏识,他也吃过秦家包子的确是美味,可要说她一个贫家女在学问上怎样地出类拔萃,单凭一些三字歌诀是看不出什么的。
    唐之彬知孙铭淳是不相信他对秦澜心的赞誉,为官方面他是远远不如孙铭淳,但在学问研究和识人学问方面,他却是有自己的“敏感”和“直觉”的,这秦澜心确是能称得上是才学过人。
    看出唐之彬的不赞同,孙铭淳也没有计较,他与唐之彬虽是上下级关系,但亦是朋友关系,早就知道他在学问上是个“痴人”,一切也都由着他。
    “大人,倪捕头还没有把公子接回来吗?”未免尴尬,唐之彬说起了别的事情,别人信不信秦澜心的学问,他不能勉强,反正他是信的,也打定主意以后要多多往秦家跑。
    孙铭淳微笑说道:“没有,估计快了!”
    “公子这次能从京都来到福江口暂住,实在是公子之福,大人之福呀。”转而,唐之彬又感叹起孙铭淳的事情来。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孙铭淳虽然是信远侯府的庶长子,可生母毕竟是妾室出身,这些年要不是有信远侯明里暗里地护着,当年殿试高中之后又请求外放,为了那劳什子的世子之位和现在的侯爷之位,他怕是早成了一抔黄土。
    可即便如此,京都侯府里那位坐镇的当家老夫人,还是以“孝”之名扣下了孙铭淳的妻儿作为“人质”,好在孙铭淳的妻子阮氏心里是有主意的,两个女儿和幼子这才没被府里请来的那些西席先生给教歪了。
    “唉,希望如此吧。成儿来后,还望师爷你多多用心教他。”此时的孙铭淳只是一个为儿子前途担忧的普通父亲。
    他立志要做一名为君分忧的忠臣,本就无心争权夺利,可嫡母偏不信他,倒是苦了爱妻和三个儿女。
    只是两个人谁都没有想到,孙铭淳之子年仅九岁的孙文成从船上被倪大河接下来之后,因百味食肆飘散出的酱骨头香气的吸引,本来是想买一些酱骨头孝敬自己父亲的孙文成,意外听到了百味食肆隔壁传来的朗朗读书声。
    好奇心驱使之下,他凑近那家紧闭的房门细听,读书声已经停了,接着他听到一个少女绘声绘色的讲解。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这些大概意思是说,做父亲的要慈爱,做儿子的要孝顺,夫妻要懂得和顺,哥哥要对弟弟友爱,弟弟要对哥哥恭敬,长幼尊卑的次序不能乱,朋友之间要讲究信义。做君王的如果敬重他的臣子,那么臣子对他也会忠心耿耿。这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十义,是人人都应该遵守的,千万不要违背。”
    “先生,如果弟不恭,兄还要友吗?”秦澜心的课堂上是鼓励大家踊跃提问发言的,只要心里有疑问都可以立即提出来,秦澜兵想到以前秦向争两个兄弟对自家的“不恭敬”,心里很矛盾。
    秦澜心没想到先提出这个问题的会是自己的大弟,其实就算他不马上提出来,她也是要接着讲这一个问题的。
    于是,她看着同样迷茫的几个学生笑着说道:“所有的事物都是有正反两面的,而且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是人就都会犯错误,但我们在指正别人错误的时候,还要给别人改正的机会,比如作为哥哥,你对弟弟友爱,但是弟弟并不恭敬你,这时候你就要指出他的错误让他改正,如果第二次他还在犯同样的错误,那么你可以帮助他一起改正,但到了第三次,他还是不改,那么这时候你再纵容原谅他便是在害他,就可以采用你认为正确的方法来对待他了。”
    “先生,那我第三次可以打他吗?我弟弟一哭闹总是打我这个哥哥,他一点儿也不对我恭敬!”贺小兴带着点儿疑问问道。
    “小兴,你弟弟才两岁半,什么都不懂,说不定他打你就是对你恭敬,哈哈哈!”周鱼取笑地看着贺小兴说道。
    “呵呵呵!”其他孩子也笑起来,因为连他们都懂,一个话还说不利索的幼儿才不知道什么是“恭敬”呢!
    “先生,弟子错了!”贺小兴被大家这样一取笑,脸都红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门外偷听的孙文成和倪大河也笑了,而且一大一小看见有人朝他们瞅过来,都觉得不好意思起来,赶紧买了快被抢完的两块酱骨头就回县衙了。
    也不知道孙文成见到孙铭淳之后对他说了什么,第二天早上唐之彬就拿着一封孙铭淳写给秦澜心的亲笔信,带着孙文成去了秦家小院“拜先生”。
    巧的是,缁衣捕头倪大河也带了自己的儿子倪小武早早来了秦家小院,死活也要让自己顽劣调皮最喜惹事的儿子拜秦澜心为女先生。
    看过孙铭淳写的信,再看小小年纪有些少年老成的孙文成一双期盼自信的双眸,还有倪大河父子眼中毫不退缩的坚持,她也只有微微一叹,收下了这两个新徒弟。
    县太爷刚从京都来到白石码头的公子拜了外渔巷贫家女为先生的消息,一下子炸锅似得在福江口传了开来,秦澜心心中哀叹,她以后是想低调都低调不起来了!
    ------题外话------
    百思不得其解的收藏~(>_<)~,唯有跪求各位小伙伴们收藏、好评呀,拜托拜托……此文走得远还要靠大家继续支持啊!—

☆、第四十四章拒之有因

祭月佳节刚刚过去三天,面对一波又一波想把孩子塞进自己小私塾的各路“神仙”,打定主意要“得罪人”的秦澜心除了孙文成和倪小武没有再收下别的人。
    “这些大户人家的当家人是怎么了,一个个都把孩子往咱们外渔巷送,澜心哪里忙得过来。”这天早上卖完包子,邓氏见又有内渔巷的几家人领着自己的孩子来秦家小院拜先生,但是都被秦澜心以“能力不足”拒绝了。
    那些人虽然心有不甘,可秦澜心不愿意再收弟子他们也没办法,倒不是真的要让秦澜心当自家孩子的先生,只是听说县太爷的公子也在这里,想要以此搭上官家,讨好孙铭淳罢了。
    “唉,大丫头这几天因为这件事心情也是不好,说起来,她也不过十二岁,这好心教孩子们几个字,反倒像是惹上麻烦了。”韩氏也是跟着担忧。
    自从那天秦澜心收下了孙铭淳的公子和倪大河的儿子为弟子,很快外渔巷、内渔巷就有不少人领着自家的孩子过来要拜先生,这样的境况任谁看都是太过反常了些,秦澜心更是当机立断拒绝再收徒。
    这三天来,韩氏心里很忐忑,也很忧虑,因为秦澜心态度强硬地谁的帐也不再买,所以把外渔巷、内渔巷不少的人家都给得罪了,关于她的风言风语也传遍了白石码头,申婆子更是逮着机会没少暗地里败坏秦家的名声。
    秦澜心倒是对此并不在乎,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她教书育人不是一时兴起,更不会敷衍了事,如果不是心知这些人“别有用心”地把孩子送到自己这里来,她也不会心狠地全部都拒之门外。
    “先生,是不是弟子为您招惹麻烦了?”这天上完课,孙文成脸带愧疚地走到秦澜心面前问道。
    别看他只有九岁,但是这些年在信远侯府并不顺遂的日子教会了他很多东西,本就聪明的孙文成已经懂得那些大人世界的勾心斗角和不怀好意。
    此次拜师,他是自荐为徒的,一是想以此来麻痹京都的那位祖母,让她认为自己父亲孙铭淳办事糊涂,竟让他拜一个贫贱出身的女子为先生,这样自毁前程的事情那位祖母一定是乐见其成的。
    二是早熟的他真的认为秦澜心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女先生,甚至比起他在京都见过的那些西席先生都要好,这两天在小私塾听秦澜心讲课也更加证实他自己的选择是多么正确。
    秦澜心并不了解孙文成的家世以及成长经历,只知他看起来是个心思很重的小大人,却不知小小年纪的他已经极会谋算,甚至连自己也被他算计在内。
    “文成莫要想多了,这是先生自己的选择,选择了拒绝,自然要承担拒绝的后果,明白吗?”秦澜心本想像长者一样伸手揉揉孙文成的脑袋,但手到半空又放了下来。
    她是知道自己的实际年龄的,但是别人可不知道,如今在白石码头她的名声是毁誉参半,往后的日子还长,她不能让自己陷进流言的漩涡中,现在四周可是有不少眼睛盯着她呢。
    孙文成觉得秦澜心话里有话,自己一时参详不透,不过他还是恭顺地点点头,回去再细想自家先生话里的意思。
    孩子们离开余氏家之后,秦澜心也回了自家,短短的几步路她已是察觉到很多异样的眼光,轻扬嘴角微微笑,坦然地走进了自己家,挣钱糊口才是她现在最担心的问题。
    “大丫头,你……没事吧?”晌午一家人坐在院里吃饭的时候,韩氏有些担心地看着秦澜心问道。
    “娘,我能有什么事情,您别担心了。爹,娘,我看前两天的酱骨头卖的挺好的,这两天也一直有人来问,我打算从今往后百味食肆做酱香骨头来卖,待会儿我就去内渔巷肉摊找孙大叔。”现在想办法多挣钱才是硬道理,只要自己有了足够多的银子,很多事情办起来也就比现在容易了。
    “好,就依你说的办,那爹能帮你做些什么?”秦向争心里同样担忧,但面上并没有显现出来,他要更加努力为大女儿分忧才是。
    “等我从内渔巷回来,爹陪我去卖瓷坛的地方看看吧,另外,我还想找铁匠打两个结实的铁炉架,冬天的时候炉膛里放上柴火,上面放上坛子,这样坛子里的肉就不容易凉了。”秦澜心将自己的设想说给秦向争和韩氏听。
    “行,爹和你一起去看看!”
    到了下半晌,秦澜心就拿着银子去了外渔巷菜市场找孙屠户,确定下来以后百味食肆的骨头都由他家供应之后,她又顺道去卖干货调料的地方买了很多山楂、八角、陈皮、香叶、酱油、黄酒等,最后用背篓背回了家。
    接着,她又和秦向争去陈木匠那里专门订做了一块用来剁骨头的厚案板,去了陶瓷匠那里买坛子,还去了铁匠铺订做带炉膛的圆形铁炉架。
    九月一开头,就有人发现百味食肆门前变得有些不一样,竟然在厚实的铁炉架上摆放着两个百斤重的深棕色陶瓷大肚坛,炉膛里还啪啦地响着烧柴的声音,微红的火光伴着不散的炊烟给人一种暖暖的感觉。
    坛盖因太过光滑和有些重,秦澜心先拿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用透明的粗麻布和竹篾做了一个正好盖住坛口的防尘罩,恰好浓浓的肉香可以散发出来,并随着一阵阵江风吹到很远的地方。
    “小二哥儿,这坛子里是什么肉呀,怎么这么香,我离着大老远都闻到了!”一位刚从渡船上下来的船客跑到百味食肆门前问道,他可是无肉不欢的人呀。
    “客官,这是咱们食肆新推出的酱香骨头,因为是独家秘制,所以三十文钱两大块,您要不要尝尝?”六子卖力地推荐道。
    “价格倒还算公道,就是不知道吃着有没有闻着香?呵呵,那你先给我来两块!”这酱香骨头的价格还能接受,于是询问的这位客人就让六子先给他拿两块。
    ------题外话------
    百思不得其解的收藏~(>_<)~,唯有跪求各位小伙伴们收藏、好评呀,拜托拜托……此文走得远还要靠大家继续支持啊!—

☆、第四十五章董家来人

六子拿出特制的夹子夹出两块用猪脊骨做成的酱香骨头,放进裁剪好的油纸包中,本来要包好再递给客人,但是客人已经等不及,付了钱站在坛子边就吃了起来。
    “好吃,真是好吃,我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酱骨头。小二哥儿,再给我来二十块!”吃的满嘴流油的客人又惊又喜,似是找到知己般,赶紧让六子给他再包好二十块酱骨头。
    “好嘞,您稍等!”六子大喜地应道。
    他刚还心里担心,这酱骨头在外渔巷卖这么贵会不太好卖呢,现在看来是自己瞎操心了,秦姑娘说“肉香不怕巷子深”这话真是一点儿也不假。
    “小二,给我也来两块尝尝!”不一会儿,闻着酱骨头肉香而来的客人越来越多了。
    短短半个时辰,两个大肚坛里的酱骨头全都卖完了,闻着肉香奔来的食客都快把百味食肆的门板给挤掉了。
    “秦姑娘,这酱骨头什么时候还有?我可是咱们百味食肆的熟客了,半月才来一趟福江口,你可要照顾照顾呀!”平常在各个码头之间做小本生意的郑大昌有些着急地对秦澜心说道。
    他是个好吃之人,自打外渔巷有了百味食肆,他每次路径白石码头总要下船到这里吃碗面,今天赶上了卖酱骨头,可终究晚了一步,坛子里就剩下一点儿馋死人的肉汤了。
    “大家都别急!”询问酱骨头的不在少数,秦澜心忙解释说道,“我已经让人去买骨头了,估计两个时辰左右大家就能吃上了,以后百味食肆天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