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红楼之淡定宝钗-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钗听后心里一酸,近日贾府几次宴席都不见王熙凤,又听说她身子到如今还未好,必是家里的仆妇们见凤姐儿失势了,连照看巧姐儿也不仔细,如今正是夏日,外头日头又毒,巧姐儿已经来了园子里半日,却仍然不见婆子们来寻,宝钗拿出手帕给她擦了擦汗,又蹲□来拉着巧姐儿的手笑着说道:“不想竟是我错怪你了,你如此孝顺,你妈妈必定能早些好起来,我昨日来时也想着去瞧瞧你妈,竟在这里遇上你了,既如此,我与你摘几支芙蓉,跟你一道回去瞧瞧你妈妈就是了。”

    巧姐儿自然称好,又向宝钗道了谢,宝钗寻着临岸的芙蓉花,摘了几支含苞待放的给巧姐儿拿着,便牵着巧姐儿出了园子往王熙凤的院子里去了,此时那院子里静悄悄的,看门的小丫头也不知到哪里去顽了,宝钗进了内室,闻到满室药味,那巧姐儿松了宝钗的手跑进去喊道:“妈妈,宝姑姑来了。”

    那王熙凤病了好些日子,原本便未睡着,平日便巴望着有人能过来说说话,听说宝钗来了,连忙想要起身却被进来的宝钗一把按在炕上,宝钗又劝道:“你病歪歪的身子,起来做甚么。”王熙凤连说失礼了

    薛宝钗细细看了王熙凤的半晌,觉着她较上回看着越发憔悴了,宝钗心里难受,连眼圈儿也红了,只不想凤姐儿瞧见,便装作四下一望问道:“怎么不见平儿。”

    那平儿被王熙凤打发出去当首饰去了,只是此话王熙凤自然不会跟宝钗说,便轻声道:“我早上打发她出去寻人去了,想必等一会子才能回来。”说着又对宝钗说:“昨日便听见丫头们说你过府来了,想去跟你说说话,只是病着身子,不好去寻你,不想你今日倒过来了,真是难为你如此有心。”

    宝钗便道:“我妈在家一直惦记着你,只是一向不得闲儿,这回我来妈妈嘱咐我一定要代她来瞧瞧你。”说着又问道:“怎么吃了这些日子的药还不见一丝起色,若是不好,瞧着换个方子也罢,别白白耽误了。”

    王熙凤听后眼里含了眼泪说:“替我回去谢姨妈,姨妈荐的郎中是极好的,只是我自己身子不争气罢了。”宝钗连忙说道:“你一味的如此想着,身子自然好不起来,只管把心放宽,比那药还有效呢。”说着又指着巧姐儿道:“你不知道,今儿我遇到巧姐儿,她想着园子里芙蓉花开得好,你又不得出去看,便摘了几支回来给你瞧,有这样贴心的女儿,你这病也该去一半了。”

    凤姐儿瞧着巧姐儿手里拿的芙蓉花,便对巧姐儿道:“难为巧儿一片心意了,谁跟你一起去的,外头日头正大,可晒着没有?”巧姐儿红着脸对凤姐儿笑着说:“不晒,我专捡花荫处走的,妈妈闻闻芙蓉花香病也该好了。”凤姐儿听了,果然心中十分熨帖,又对着外面喊道:“丰儿,进来寻个花瓶,把姐儿摘回来的芙蓉花插起来我瞧瞧。”只是连喊了几声也不见外头有人应答,那凤姐儿便恨声骂道:“这群作死的小蹄子,瞧着我病了便躲懒,明儿身子好了定要治治她们。”宝钗便道:“是不是?我才说要你放宽心,你又动起气来。”说着接过巧姐儿手里的芙蓉花插到案上一个美人耸肩瓶里,又倒了一盏茶给凤姐儿,凤姐儿接了过来吃了两口放在炕桌上对宝钗说:“你是来作客的,竟让你动手,真是失礼了。”

    宝钗回道:“我并不是那等斤斤计较之人,何必说这些生分话。”凤姐儿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说道:“可见老话说的墙倒众人推是极对的,如今我还没死呢,一个个倒都猖狂起来。”宝钗回道:“你如今病着身子还去再意外头人?只管养好自己的身子是正理。”

    宝钗又与凤姐儿说了一会子话,见她精神已有些不济便领着巧姐儿出去,只是此时院子里没有丫头在,宝钗不好将巧姐儿一个人丢在此处,便在廊子底下陪着巧姐儿说话,过了半日,平儿回来了,见宝钗在廊子底下坐着顿时一惊,问道:“宝姑娘怎么坐在这里,如何不进去与奶奶说说话。”说着又朝耳房里喊道:“丰儿,小红,怎么放宝姑娘一人坐在这里?”

    那耳房里自然无人应她,宝钗摆摆手示意凤姐儿已经睡下了,她说道:“我已与凤姐姐说了半日话,此刻她已睡下了,只是院里又没有小丫头,也不见姐儿的奶嬷嬷,我不敢丢下巧姐儿一人,便跟她在此处说话专等着你们回来呢。”

    那平儿听了便气道:“这群小蹄子又躲出去了?如今真是越发懒了,好不好明儿全打发出去。”宝钗见平儿一向温和的人也动起气来,便心知这并非头一次,平儿转头又问巧姐儿:“姑娘,你的奶嬷嬷跟小丫头们呢。”

    巧姐儿轻声回答:“奶嬷嬷在跟张婆子她们斗牌,丫头们也不知哪里去了。”平儿一听,脸都气青了,只因此时王熙凤还睡在屋里不好声张,薛宝钗对平儿道:“这话因你奶奶身子病了,我不好对她说,只说起来这奶嬷嬷也太不像样儿了,跑去与人斗牌连姐儿也不管了,姐儿独自跑到园子里去摘芙蓉花,那紫菱洲四周皆是水,池子又深,跌进去可怎生是好?如今已过了半日,也未见人来寻姐儿,可见这嬷嬷不是个过细的人。”

    平儿听了越发气得火冒三丈,嘴里说道:“了不得了,奴才竟是欺起主来了,这哪里还能留得,必要打发出去。”

    宝钗便道:“此事不必对你奶奶提起,瞧着时机跟琏二哥或是太太们说说就罢了。”平儿感激的对宝钗说道:“往常我便疑心这奶嬷嬷当差不仔细,只是因近日家里忙乱,一时未抓住她的错,今日倒要多谢宝姑娘将姐儿带回来了。”

    那宝钗笑了笑,又与平儿说了一会子话便出了凤姐儿的院子,此时她已出了园子半日,又怕等会子众人找不到她,便急急忙忙的往园子里去了,走到峰腰桥处迎面见一女子缓缓走来,只见她中等身材,生得面容皎好,气质高洁,将头发束了起来,穿着一身尼姑的素衣,宝钗心道;这女子束着发,又穿着素衣,莫不是那带发修行的妙玉,便出口询问道:“前面的可是妙姑?”

    那女子停下来,望着宝钗问道:“正是,只是我素日在庵里修行,不知姑娘是哪个院子里的?”宝钗笑道:“我是府里来做客的,姓薛,早前儿听姊妹们提起妙姑,只是一向不得见面,不想今日竟见着了,真是意外之喜。”

    妙玉越发疑惑了,问道:“我一个修行人,薛姑娘见我做甚么?”

    宝钗暗道自己失仪,只因意外看了妙玉便热情起来,岂知妙玉为人孤癖,不合时宜,满园子的人只怕少有能入她的眼,便笑了笑又说道:“听林妹妹赞妙姑是园子里有名的诗仙,紫菱州那处姊妹们今日起了诗社,何不去瞧瞧。”

    哪知妙玉听了,却冷笑一声说道:“我一个出家人,向来不问俗事,去凑这热闹做甚么?”说罢便抽身离去了,宝钗站了半日,又自嘲一笑,是了,原著里她的判词是世难容,林黛玉如此有才情的女子在妙玉面前也谦逊的尊她为诗仙,只黛玉又心知她性情冷淡,因此此次起社才未下帖子请她,如今初次与她见面便邀她同去也难怪会讨自没趣。

    宝钗在桥边立了一时,便往缀锦楼去了,众人见了宝钗皆道:“你这监场职今日有失职之罪,快来领罚。”说罢,探春与湘云拉了她来强灌了三杯酒,薛宝钗脸上吃得红红的,便转头问李纨:“今日谁夺了魁?”

    李纨笑着对宝钗说道:”论风骨林妹妹的最好,论灵巧云儿也是最好的。“宝钗便道:”未必是两人今日并列第一?“宝玉一旁回道:“原先咱们也为难,后因林妹妹今日比云儿多做一首,便判了林妹妹第一!”宝钗听后拿起杯上的酒杯向着黛玉一举,说道:“祝贺妹妹!”林黛玉也执起酒杯吃了一口酒回道:”多谢。“

    宝钗故意笑着又问;“今日谁落了第?”

    贾宝玉一旁讨饶;“好姐姐,快别打趣我,自起诗社以来,我没有哪一回未落第。”宝钗笑了笑,问探春等人;“你们的规矩,落第要罚什么?”探春笑着回道:“原先便说好,落第要罚二哥哥到咱们姊妹们屋里去扫地,今日正好轮到我屋子里了。“

    众人自是大笑不止,薛宝琴又拿了黛玉湘云的诗给宝钗瞧,宝钗一一看了,又还给黛玉收好,一时,姊妹们围着桌子吃酒行令不提,宝钗与宝琴在大观园里顽了一日,午后外头打发人说薛蟠来接了,宝钗便收拾了东西与姊妹们告辞家去。

 61第62章

    八月十五日;薛家正在过中秋;这日户部里下了行文;于十七日八宫参选;薛家接了行文,喜一时忧一时,喜的是等这回撂了牌子;宝钗的婚事之后便由他薛家自行作主;忧的是入宫参选,又有与她分离几日,家里哪里舍得下,只是再不舍得;此时行文已经下了;薛家只得着手准备。

    前几日教宝钗规矩的杨嬷嬷已家去了,十七日便是宝钗入宫备选的日子,卯时刚过,莺儿便喊宝钗起来,宝钗迷茫了一会子,想起今日便是选秀的日子,立时心里便万般不情愿,莺儿又来催了两道,宝钗这才勉强起来,又问莺儿:“几时了?”莺儿说道:“卯时一刻了,太太那边已打发来问了。”

    宝钗听后便坐到梳妆台前由着莺儿给她梳头,梳完头宝钗一旁盥洗,宝钗怔怔得任她们给自己打扮,心里其实已经有些发憷,虽王氏反复告诉她只薛谦已打点好了,心里却仍然有些打鼓,且她并不是真心想参选,又听说初选时要检看女子身子,只要一想到会受此羞辱便满心的不愿意。

    待衣裳首饰都穿戴好,宝钗站在穿衣镜前望着镜里的人,里面的人内里穿着一件水红描金花淡色衫子,外罩一件玉色翠叶云纹锦绣衣袍,底下是茶色潞绸螺纹裙子,头梳着百花随云发髻,上面插着一对珠花,并一支缠丝镶珠金簪,又戴了一对明珠耳铛,平日带的项圈儿也取下,只用一根金链子将随身的护命金锁放在衣内,今日的扮扮相较平日已低调了许多,莺儿见了犹自嫌她插戴得少了,便对宝钗说道:“姑娘何曾打扮得如此素净过,这么多好看的头面不能戴,真是为姑娘抱屈。”

    一旁的香菱对她道:“那也是没法子的事,太太说了,各家秀女,身份尊贵者比比皆是,不可太过引人耳目,况且咱们又不去争那些,只管过了此茬家来就是了。”薛宝钗亦说道:“你还说我打扮素净,只看我一身的又是金又是银,哪里素净了?”

    莺儿却摇头说道:“天下女子除了咱们家姑娘,没有一个不想着进宫享受荣华富贵的,那参选的女子为了能成为秀女里最夺目的,必定要费尽心思打扮,以求能脱颖而出。”香菱却不赞同的说道:“进了宫里一世便不得与骨肉相聚,有甚么好的?想来多数女子都是不愿进的罢,宫里都是些贵人,甚么东西没见过?只怕插戴错了首饰反而要贻笑大方了,到那时倒真的引人注目了。”

    主仆三个正说着时,外头文杏来回话说王氏的丫鬟同喜来了,同喜进了内室,看着宝钗等人笑道:“姑娘收拾好了没有,太太那里见姑娘久不来,打发我过来瞧瞧呢,太太已吩咐了厨房备下早饭,老爷和大爷说陪着你一起用呢。”宝钗回头对同喜说道:“我这里都已收拾好了,正在与莺儿她们说话,不想太太那里还等着。”

    说罢,便叫婆子拎了行礼等物,又有人前后打了灯笼送宝钗往王氏的院子去了,此时天色还未亮,薛谦与王氏并薛蟠早已起了,宝钗进去先给薛谦与王氏请安,王氏哪里还舍得叫她跪下,一把抱住她;“我的儿,还跪甚么,我瞧着心都要碎了。”

    自有丫头将饭菜上桌,几人默默吃了早饭,薛谦与薛蟠便要送宝钗出门,那王氏心里不舍宝钗离去,便红着眼圈拉着宝钗说道:“宫里万事要小心。”话刚开口,便哽咽住了,薛谦说道:“好了,甚么话昨日都已说尽了,再有话只管等钗儿回来了再叙。”宝钗亦握着王氏的说说道:“妈妈不必担心,等大选过了我便日日回来陪着你。”

    此时天已经亮了,宫里规矩,各家秀女只得带一个丫鬟进去,王氏见香菱太过老实,只莺儿还算机灵,想指了莺儿陪着宝钗一道进宫,出了二门,院子里早停了一辆八宝马车,那车前头悬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江政五品同知薛谦之女薛氏”几个墨字,宝钗和莺儿一同坐上车去,薛谦与薛蟠两人便骑马送宝钗出门。

    一行人走了半日,只见大街上随处可各府备选的马车,过了神武门直入皇宫后街,此时那街上按身分尊贵不同,马车排列亦有先后之分,至此时,宝钗便要下了自家的马车,等会子由宫里的骡车载进去,因前头还未唱到薛家的名号,薛谦在家里虽已对宝钗反复叮嘱过,只是此时也忍不住再重复道:“钗儿,你进宫切记要谨慎小心,宫里的事不要轻随打听,也不可随意传言,每日能不出门便不要出门,你那荣府的表妹此次亦在参选之列,宫里的贾妃又是她亲姊姊,除非必要应酬之外,轻易最好不要与她走得太近。”

    薛宝钗一一点头答应下来,这些事杨嬷嬷早已经教给她,薛谦望着宝钗的脸,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不过白嘱咐你一句,你一向是是稳妥孩子,我还有什么不放心你的。”宝钗红了眼圈,低声对将心里话说出;“爹爹,我不想进宫里去跟那些不认得的人相处,爹爹记得过了初选日,要早些接我家去。”薛谦一听,眼圈跟着红了,摸了摸宝钗的头在她耳边低语;“钗儿放心,爹爹哪里舍得送我进宫里去,你且忍耐一时罢,后日我必定来接你家去。”

    父女俩个一共说了一会子体已话,到前头打听的薛蟠回来了,只是身旁还跟着一人,薛谦一看,竟是安国公顾耘,宝钗避之不及,只得向他行了一礼,顾耘跟着还了一礼便与薛谦说话去了,宝钗独自立在一旁心内暗道,怎么竟在此处又见着他了,这已是他们第四回见面了,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与自己头回相见的情景,想来他必不记得,听说他是圣上跟前的大红人,不过偶然借了一回伞,想来早已忘了。

    莺儿每回见了顾耘便被他身上的彪悍之气唬得要死,早拉着宝钗躲到一旁,这边薛谦问顾耘:“国公爷是早朝么,怎么走到后街来了?”

    顾耘失笑回道:“今日是我休沐的日子,原想着进宫给太后娘娘请字,不想我后街被堵得水泄不通,连我的马也出不来,也是我糊涂了,竟记不得今日是秀女入宫的日子。”说罢顾耘望了宝钗一眼,对薛谦说道:“顾大人也是来送小姐进宫备选的?”

    宝钗一旁竖耳听了,心中冷哼一声,这人真是明知故问,不是来选秀的,谁家会将女儿拉来大街上白白供人参观。

    薛谦含笑说道:“因是户部挂了名的,又得了户部下的行书,便将小女送了过来。”那顾耘便拱手说道:“如此便祝贺薛姑娘能入圣上中宫的青眼。”薛宝钗一听,心里顿时大怒,原本低着的头抬了起来暗暗瞪了顾耘一眼,顾耘本来正在与薛谦说话,接收到这薛小姐投来不善意的眼神顿时一愣,她这是何意,可是哪里说话冲撞了她?

    顾耘犹自纳闷不止,薛谦却已对他说道:“我等微末身份,但求无过,不敢奢望能入天家青眼。”那顾耘与薛谦不过随意寒暄了几句,因这里还有宝钗在,他不便久留,便告辞去了。

    又一会子,前头有个太监高声唱道:“五品江政同知薛谦之女何在?”

    薛蟠立马应了一声,又交上户部下发的行文,那太监验收了,自有一辆骡车拉着宝钗与莺儿往内宫去了,宝钗回头看着薛谦与薛蟠的身影,终是落下泪来,至渐渐见不着人影,才转过头来,莺儿拿帕子给宝钗试了泪,也不知过了几时,骡车转到一个院门里,赶车的小太监引着宝钗进去,那薛宝钗见院里也站了十几个女子,皆是不认得的,一个小太监拿着一个花名册,喊一声名字便有一个女子进了屋里,宝钗心知这便是杨嬷嬷说的要验看女子的身子了。

    宝钗看了半日,见出来的女子个个皆是含着泪,心里越发紧张了,莺儿握着她的手冰凉,便搓着她的手,又在她耳旁小声说道:“姑娘不必担心,只要咱们给那嬷嬷一份厚厚的赏,想来她必定不会为难姑娘的。”

    莺儿又见院里的姑娘三五成群的聚在一处打听,便问道:“要不然我去问问别的姑娘,里面是个甚么情形。”宝钗时刻谨记着原著里林黛玉初进荣府时的主张,切不可多走一步路,不可多说一句话,便拉住莺儿的手说道:“不必去打听,等会子自会见分晓。”

    过了半日,一个穿着紫衣的姑娘出来后,小太监便高声喊道:“五品江政同知薛谦之女薛氏!”薛宝钗走上前,小太监看了她一眼,指着身后的屋子说道:“进去罢。”

    宝钗道了谢,跨进屋里,只见屋里坐着一个四五十岁的嬷嬷,面容生得十分严肃,宝钗又看她衣饰,见是一个五官女官,便向她行了一个万福礼,那嬷嬷抬头看了她一眼说道:“报上姓名。”宝钗惴惴不安的低声说道:“五品江政同知薛谦之女薛氏。”

    那嬷嬷便在一本册子上勾了一下,却仍是坐在座上,只对宝钗说道:“姑娘走两步我看看。”宝钗被她看得浑身不自在,又不得不做,便走了两步,再转身时那嬷嬷仍是一脸的严肃,嬷嬷又道:“姑娘说两句吉祥话来听听。”宝钗便随意说了两句吉祥话,那嬷嬷便对宝钗说道:“等会子多有得罪姑娘,只是历代进宫的女人都是打这么过来的,还请姑娘担待。”

    宝钗红了脸,从手腕上褪下一个一对绞丝金镯悄悄给她,那嬷嬷不动声色的收下了,便令宝钗解了衣衫,内中细节自不必一一细提,只说验完后,宝钗眼角含着泪出了屋子,莺儿迎了上来扶住宝钗,低声问道:“姑娘觉着如何了?”宝钗活了两世也不曾受过此等委屈,只是也无法辩白,况且这里的女子都被如此对待,便只摇摇头不语,一时又有太监引着她们坐了骡车往一个院子里去了。

    只说那院里站了十几位女子,薛宝钗意外还见着了探春,那探春跟平日一般的打扮,见了宝钗两人随意说了几句话,只因人多口杂便未多说,如此过了三日,宝钗跟一十二位女子都歇在此院,院里有几个嬷嬷照护,中途也有女子被送进来,也被女子被喊出去的,如此到第三日,有一位总管模样的太监带了几个太监进来集合了众位秀女,这些便是来唱花名册的公公,若是落了初选的女子便可离宫,宝钗见了心道薛父说已早是打点好了的,想来唱完名册,便可家去了,因此连日来阴郁的心便欢快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宝姐姐进宫啦~~这一章宝姐夫也出场啦,不过怎么觉得好像有点呆啊。

 62第63章

    那走进院内的太监总管扫视了众位参选秀女一眼;便慢悠悠的翻开花名册说道:“念到名字的秀女们请出列,第一个,河北指挥使向之安之女,第二个礼部正六品侍郎郭怀梅之女;第三个安州宣抚使司同知张竣之女……”

    陆续念了七八人之后,薛宝钗渐渐安心下来,在家时那教导的杨嬷嬷便早已说过,三年一次的选秀女,初选时不过择取十人左右,就算偶有意外,也不会超出十五人;这十位秀女家世排在第一位,余下才是品行相貌;薛家不过是皇商的身份,在这群秀女当中微不足道,如今已经报出大半名额,那机率自然也便越发小了。

    这时,只听那总管又念道:“工部正六品员外郎贾政之女!”宝钗抬头向贾探春看去,只见她已经低头走了出来,宝钗心内有些苦涩,原著当中探春远嫁海外,这世她已猜不出探春的结局,过了初选的女子们,不是入宫被封为后妃,便是指婚宗室。

    这时,那总管又道:“最后一位,五品江政同知薛谦之女。”正看着探春的薛宝钗一时好比当头棒喝,原以为是自己幻听,便立在原地未动,总管向着秀女们扫视一眼高声又道:“薛谦之女何在?”听清之后,宝钗如同遭了一个惊雷,一时口不能言,两腿犹如灌铅一般,总管见还未有人出列,便加重声音喊道:“薛谦之女何在?”

    这时一旁的贾探春已向宝钗看了数眼,宝钗茫然失措的走出来,总管看了她一眼说道:“你便是薛氏?”宝钗福了福身,满面苍白的答道:“臣女正是薛氏。”

    总管问道:“咱家连喊数声,为何不答?”宝钗低声答道:“还请总管赎罪,臣女一时未曾听清。”

    按照宫规,如今已过初选的女子便不再唤秀女,而称呼其为贵女,那总管便又说道:“薛贵女一时未听清咱家的话也无碍,只是日后见了圣上中宫,可千万要仔细一些。”

    宝钗又行了一礼,红着眼眶回道:“多谢总管指教,臣女省得了。”

    那总管也不曾再为难她,只叫两个小太监领着十位贵女们上了马车,马车便向着内宫驶去,不提一路上宝钗是如何的六神无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