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女神进化史-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有了兵权; 谢婉也不急了; 每到一州都是缓慢行事,誓要把那群贪官折腾的精神崩溃才让人送他们去都城。
以前她为了防止有人通风报信,都是采取以快打慢的作风; 锁定那些人就直接抓; 然后绑上路。
现在倒是好了; 谢婉一点儿都不着急,甚至还希望那些人闹腾的再厉害些,她还可以以抓捕潜逃罪犯的名义顺便搜捕反贼余孽。
不过也因此,昭和公主的名声到底还是传了出去。
朝野震动; 纷纷上书请求召回昭和公主。
本朝对女子礼教甚严; 即使是皇家; 出了个离经叛道的公主也是不容姑息的。
其实主要原因并非这么简单,谢婉命人送到刑部大牢的官员太多了; 且还在增加; 几乎要把整个江南官场清算了一遍,官场之中牵扯甚广,即使是一名七品小官说不定也能和阁老扯上关系。
就说谢婉自己; 每天不受个一两次刺杀都是不正常的。
好在谢婉手里下能人不少; 又有宣平帝帮忙。
宣平帝压着朝堂上的反对声; 就是不肯松口; 终于在谢婉又送了一船官员到都城的时候; 朝堂上越来越多的人坐不住了。
以吏部尚书为首; 大小官员近百人; 在大朝会上联名上书,不知道是哪位御史出手写的好折子,其中历数昭和公主的十大罪状。
其一便是“不敬祖先”,公主乃是后宫女眷,后宫不得干政是祖训,公主干涉朝政是为不敬祖先,此为不孝。
其二为“无视法纪”,公主肆意跋扈,折辱官员,官员有朝廷任命在身,就是公主也不得随意打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其三为“跋扈放肆”,公主在江南每到一处便大开杀戒,当地官员如何劝阻也无法,其中详细记载了一次官员利用百姓来阻止昭和公主进城的事情,当时谢婉眼都没抬,直接命令护卫接管了当地城门,吓退百姓,折子中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御史并不清楚真实情况,还是故意为之,总之掺杂了强烈的个人感官,把谢婉描述的几乎是无恶不作。
第四到第九也都差不多,什么奢靡无度,纨绔张扬,总之什么词不好就用什么词,这些还不是最关键的,御史最后写的一点才是压轴戏。
倒行逆施,动摇国本。
八个字犹如一顶沉甸甸的帽子,扣在了谢婉头上,若是宣平帝对谢婉有一丁点的怀疑,谢婉这条命可能就危险了。
且这人文采斐然,读来口齿留香,就连谢婉看到折子内容也叫了声好,若不是他针对的是谢婉本人,她倒是想要见一见这人。
其实真论起来谢婉还真担得上最后一条,江南官场几乎被谢婉清理大半,新提拔上的人需要一定的时间接手,这还是好的,有的职位一时半会好找不到合适的人,可以想见,江南定然要有一段动乱日子。
因此动摇国本这点还真不是瞎说。
书竹端着托盘,一进门就看见自家公主慢条斯理修剪着下面的人进献上来的一盆盆栽,没有一点被外面的腥风血雨打扰的样子。
瓷白的脸映着阳光,长长的睫毛卷翘,像两把小扇子一样颤动,朱唇轻抿,整个人像是被打上一层柔光,娴静文雅,又有一种不动如泰山的淡定,让书竹担忧的情绪都消减不少。
她走进放下托盘,端出一盘糕点,“这是在当地的一种特色糕点,殿下不妨尝尝。”
按理说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是不该送到殿下面前的,但他们这些人和殿下相处良久,还是知道殿下不在意这些,所以斗胆去寻了来。
谢婉点了点头,放下剪刀,净手之后拈了一块,就在谢婉动了的刹那,书竹才发现盆栽右手边放着的正是宣平帝从都城送来的弹劾折子。
顿时书竹心头就是一个咯噔响。
原来殿下也不是不担心的,谢婉尝了一个糕点,酸甜适宜,又入口即化,她还是挺喜欢的,结果一抬头就看到自己的丫鬟用一种心疼掺杂担忧的目光看着她。
“……怎么了?”
书竹连忙道,“殿下您放心,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会追随您。”
谢婉:“……”
“……你在说什么?”问完谢婉就反应了过来,她回头看了一眼,折子就放在她不远处,伸手够了过来。
“你说这个啊,放心吧,父皇会处理好的,我就拿过来看看,这人文才极佳,写的一手好文章。”她顺便还叹了口气,可惜不能为她所用。
“……”
书竹好悬才收敛好震惊的表情,她家殿下是为了欣赏弹劾她的人的文笔?逗她吧?
“额……那陛下还给您千里迢迢送过来干嘛?”书竹发现了一个问题,既然陛下能解决干嘛还送给殿下添堵?暗卫什么的也是人力啊!
谢婉没回答,冷淡一笑,把折子扔到了一边。
还能是是为什么,无非是为了警告她。
他是帝王,天下之主,掌人生死权柄,九天之上还是万丈深渊皆在他一念之间。
谢婉一点都不意外,帝王是个什么生物她早在第一世和楚寒相处中就明白了。
他不想给儿子们权力,因此选择了她,因为她是公主,不当有实权,到时候她功成回来臣子们一上谏,他就可以顺势收回权力,再随便赏赐给她点东西就可以,还没有人会觉得不对。
多好的打算啊。
可惜谢婉从来不是一个慷慨的人,可以任人算计。
书竹脑子不笨,她又帮着谢婉处理大量事宜,在谢婉面前是没长大的半大孩子一样,但在下属面前早已可以独当一面,她只是习惯在谢婉面前不用对思考,因为在她眼里殿下是无所不能的。
眼下把问题在脑子里只转了一圈,就明了,当下一拍桌子,气愤道,“太……过分了!”
其实她更想说无耻的。
谢婉轻笑着摇了摇头,上位者有时是不惮于使用这些手段的,尽管不怎么光彩。
站在宣平帝的角度,他这一手帝王心术玩得极妙。
谢婉又取了一块糕点,扔进嘴里享受的闭上眼,她在现代点亮了吃货技能点,这一世身份尊贵,不趁机享受一把更待何时。
为了不被过河拆桥,日后不能随心随欲享受美食,谢婉决定教一教宣平帝什么叫偷鸡不成蚀把米。
……
不出谢婉所料,弹劾之时很快就被宣平帝摆平了。
用的正是当年了因大师的批命。
为了增加可信度,宣平帝把了因大师请到了朝会上。
作为皇家寺庙的前任主持,了因大师还是很有名气的,大人们即使自己不认得,也听母亲夫人女儿等女眷说起过了因大师的名声。
了因大师说完后,朝堂顿时寂静无声。
要说他们信了没,肯定是没有的,越位高权重越疑心,虽有出家人不打诳语之说在前,百官们不敢当面质疑,但心底也没法子不怀疑是陛下收买的了因大师。
十成话最多信了三成。
但也从此中看出陛下对整顿江南毒瘤的决心,而且现在制止也晚了,就算是成功处置了昭和公主也没用,整个江南已经快被谢婉带兵走了一遍。
这时站在最前排的一人出声了,他道,“若了因大师所言为真,昭和公主当是我朝之幸,公主此处又有赈灾治瘟,以及整治贪官污吏之功,实为我朝之大功臣,老臣建议陛下加封昭和公主殿下为护国长公主。”
护国长公主?
不说宣平帝黑下去的脸,百官也被这人的开口给震惊了。
本朝虽说女子地位不高,但也有例外,例外就例外在这护国长公主上,宣朝建国之时女子地位其实不低,当时有一人是太、祖亲姊,为太、祖建国立下汗马功劳,太、祖当时甚至想破例封她为当世第一位女王爷,最后在文武百官的冒死相逼的情况下才放弃。
就算放弃了,太、祖也封了亲姊为护国长公主,可参政,可上朝,可掌兵权,地位与储君平等,但可面见帝王不拜,甚至若天子不慈,护国长公主有贬斥权。
尤其是护国长公主有一护国金鞭,可打帝王。
宣平帝赐给谢婉的金鞭还是护国金鞭的仿品。
就连后世女子地位下降也是后一任皇帝为了压制这位姑姑。
而护国长公主一称号也是百多年没人提过了。
因为它所享受的待遇还明明白白的写在祖训上,且特意注上后代不得更改!就怕委屈了亲姊。
宣平帝咬着牙不敢开口,他怕自己一开口就要骂出声来。
哪个帝王希望头上悬着把剑?
偏偏金銮殿文武百官他人人皆可骂,唯独这一人不行,因为这人是帝师,天子之师。
天子也是人,不敬师长,言官的笔杆子正盯着呢,他又不是闲的,整天去和言官们掰扯。
“……太傅,此事事关重大,容后再议。”
太傅立刻皱起了眉,“就因为此事事关重大,不可拖延,昭和公主行事无忌,民间早晚引起非议,正需要陛下为公主正名。”
宣平帝几乎要喷出一口老血,太傅是他的老师,虽是虚职,但在读书人心中地位极高,可以想见,太傅的意见传到民间将会引起怎样的轰动。
第51章 道姑公主(十三)
太傅为人严谨认真; 认定的事少有改变; 便是当初面对宣平帝时,虽是恪守君臣之别,但也不曾有一点放松要求。
这一点; 却是让当时的先帝十分满意; 还曾多次要求年幼的宣平帝对太傅恭敬; 听从太傅教诲。
宣平帝对太傅是敬重有加,若是别人敢提出这等建议,宣平帝定然大怒,想也不想就会拒绝; 并对此人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换了太傅; 宣平帝却不得不考虑再三; 哪怕这建议是他一丁点都不想听的。
尊师重道,连帝王也无法避免。
早朝在让人窒息沉默的氛围中散了; 太傅年事已高; 他的小儿扶着他离开,不禁低声道,“父亲; 您这是在做什么?明知陛下不喜。”
他声音里带着懊恼; 又有不解。
太傅对着来往行礼的官员们轻轻颔首; 一边才慢慢回道; “我只是觉得她担得起那个位置而已。”
具体为什么; 他却是不再说了。
另一处; 宣平帝回到御书房; 这一路已经将他心头的愤怒消退,身为帝王,喜怒不形于色已是本能,但他眼角却带着厉色,锋锐刺人,“去查查,昭和何时与太傅有了交集。”
显然并不相信太傅今日早朝的理由,虽然也说得过去,但两人若是不相识,太傅也定然不会注意到昭和。
太傅得他敬重,却是最知分寸之人。
“是,”邓总管心头骇然,恭敬应下,他今日就站在宣平帝身侧,再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太傅开口之时那十二冕旒下难看的脸色。
太傅和昭和公主都身份尊贵,出行也有仆从环绕,行踪好查又不好查,从明面上的行踪来看,两人并没有什么接触的机会。
可若是隐瞒身份,轻车简行,那就难办了。
结果还未查到,朝堂之上却是僵住了。
太傅是天下读书人楷模,为官者也都是读书人,哪怕只有十分之一尚未被官场侵染,拥护太傅,所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何况远不止十分之一。
而剩余的十分之九之中,至少还有一半的人袖手旁观。
再有的,心思难辨。
宣平帝最是了解太傅的性子,他三番两次召太傅进宫,明示暗示,太傅依旧固持己见。
而拖的越久,对宣平帝越不利。
那日早朝,太傅明确指出了昭和公主的功劳,前朝余孽的事情显于众人面前,不提她清扫江南官场,只这一件事众人也不好对她诋毁。
更不要讲昭和公主在江南被百姓奉若神明,民间甚至将她抓捕犯官的故事编成话本,在茶楼酒肆传扬。
这自然不是谢婉干的。
事实上她还是被手下拉去了茶楼才知道的。
江南与都城不同,处处透着精致婉约,像是梳妆打扮好的仕女,连普通一间茶楼也不例外。
书竹带她去的正是这样一间茶楼,是读书人最爱去的雅致去处,二楼还偶有贵人至。
谢婉她们来此是图个热闹,书竹知道她也不在意这些,一行人就在一楼落座。
今日谢婉打扮走心些,扮了男装,落落大方,让人瞧不出破绽,就连书竹也是如此,时下道学与佛家并行,她举止之处偶有道家的影子,外表看起来像是沉迷道学的贵公子,旁人也顶多好奇投去一瞥。
再多的也没了,因为那堂上说书人口才伶俐,说得十分精彩。
她听见在他们后面新来的一桌客人惊喜的言语,“今日竟是张老先生坐堂!三弟,你可真幸运!也不知道老先生会讲些什么新鲜的,这些都听腻了。”
除此之外谢婉又听到一人接着说话,语气娇纵,虽刻意掩饰,但明显是为女儿身。
“哥哥要是想听他说书,改天把他请进府里不就好了。”
书竹借着斟茶的功夫回头看了一眼,一男一女为主,另有几个仆人,俱是年轻人,面容稚嫩,想来是偷跑出来玩耍的女儿家,央了自家兄弟。
她没放在心上,轻轻将茶壶搁在桌子上。
说书人早已开讲,讲的是一段王爷与爱妾的风雅故事,好奇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底层人对皇家秘事。
谢婉端起茶在鼻尖嗅了嗅,香如幽兰,这是什么茶她还真不知道,应当是江南特有的茶叶。
比起她平日喝的茶不及,但也差不到哪里去,她突然想起曾经听过的一则小道传言,道是最好的东西不会送入皇宫。
不由得轻笑一声,如今瞧来倒是有几分真,看来天高皇帝远还真不是说说而已。
不过江南经她这一闹,世家豪族受创实力大损,未来三十年内江南都在帝王的掌控之中。
再过三十年,那就不是该她管的事了。
说书人一拍惊堂木,底下一片喝彩声,谢婉虽来得晚,只听了后半段,也不得不承认他讲得不错。
书竹目光看过来时,谢婉轻轻点头,她便拿了锭银子放在了小二的托盘里,小二看了眼锭银,又看了眼书竹,睁大了眼睛,弯着腰连声道谢。
这引起一楼不少人瞩目,四周商的都是铜钱最多碎银,只有二楼的贵人才会那么大方赏下整锭银子。
不过谢婉带了几个护卫来,见有些人的目光渐渐灼热透着贪婪,几个护卫都不动声色的把手放到桌子上的剑柄上。
这下不仅是起了心思的混人,连一些普通书生都连忙背了过去,看样子若非这茶楼一坐难寻,早就换了个位置。
后面的那两兄妹,其中妹妹轻咦了一声,目光灼灼,谢婉想忽视都难,书竹显然也察觉到了,倏然看过去,其中冷意吓了少女一跳,少年护着她,对书竹施了一礼。
书竹点点头,又转了过去,专心致志听说书人讲书。
“小老儿这番讲的便是当今帝姬昭和公主殿下,殿下奉旨下江南,平洪水,治瘟疫,抓贪官,捕反贼,端得上女中豪杰……”
书竹面上就带了点骄傲之色,带来的护卫也是如此,恭敬自豪的看着谢婉。
谢婉继续听着,面上没什么变化,依旧是一派温和,眼神却渐渐冷了下来。
这些虽算不上什么机密之事,但宣平帝不可能让它们流入民间,可现在仅仅是一个茶楼说书人就知道的一清二楚。
这是谁的手笔?
宣平帝会不会认为是她做的?
肯定会的,谢婉放下茶杯,脸色渐渐凝重,其实是谁做的很好猜,不是这江南恨她入骨的世家豪族,便是官场上的官员。
想让她被宣平帝忌惮,甚至,愤怒。
可惜做这事的人不知道,谢婉从不怕宣平帝忌惮怪罪,甚至他这样做对谢婉还有好处。
太傅建议之事是她的手笔,别人不知,宣平帝不敢猜测,可谢婉清楚的知道,这一步是她自己走的棋。
她正想着,身后传来一声娇娇的冷哼声,还有低低的喃喃,“什么人啊,不是好人!”
谢婉摇摇头,她走到这一步,不知坏了多少人的利益,也实在没必要再去追究到底是谁。
起身离开,堂上说书人说到正精彩处,引人入胜。
又是一日早朝,这日气氛不同,更加凝重。
因为一份折子。
昭和公主的。
公主言她这些时日因事徘徊深山之中,不知朝堂议论,她愧不敢当,能为父皇分忧是她的福气,请求太傅勿要再拿她的事烦忧父皇,她愧对太傅期望,不敢担护国称号。
本来这折子没什么,言辞恳切,像是真情流露,连宣平帝初看之时都松了口气。
可偏偏接下来话语一转,说起自己是因何事徘徊深山。
原来公主发现一处疑似金矿,不敢确认,先是派了亲信去查探,后来觉得兹事体大,又自己亲身前往确认,现在确认了,又将地点告知父皇,请父皇派驻军前去看守,再派人开采。
满满的都是为宣朝为父皇考虑。
这番话再对比先前宣平帝的百般阻挠,不肯为其加封奖赏就很是怪异了。
这还不止,到最后,昭和公主又道她自幼痴迷道学,期望能寻访追随道家前辈脚步,请求父皇准许她在外游历。
让人难以置信,都不由自主想到昭和公主是为了不让陛下为难,主动退步,连都城都不回了。
至于所谓痴迷道学,皇家公主建个道观,或者在公主府做个女冠不更好,皇家富贵,不可能养不起一个女冠,哪里是在外能比的。
又联想到昭和公主不满五岁就把公主送往道观养病,众大臣看宣平帝的眼神都变了。
开始想,莫不是陛下不喜公主,才迟迟不肯同意太傅的建议?
“此乃以退为进,”千里之外,谢婉含笑在宣纸上写下这四个字。
她能有此机缘,生死的界限对她而言已经模糊,既然如此,她何必忍气吞声?
先前宣平帝算计她,她将计就计是因为需要,如今她已无所求,宣平帝依旧算计于她,她自问并不欠他什么了,如此一来,何必再忍?
她的算计光明正大,在宣平帝眼里如同挑衅。
宣平帝不知道她哪来的胆子,正如他不知道为什么太傅要帮他一样,他所查到的两人的交集只有了因大师。
可到底是什么让太傅不惜和他做对也要捧起昭和,他依旧不得而知。
可如今已由不得他。
以太傅为首,殿内几乎跪下一半官员,“请陛下册封护国长公主──”
今日昭和公主的一本奏折,算是彻底打破本还犹豫之人的底线。
越来越多的官员跪下。
“请陛下册封护国长公主──”
大势所趋之下,连帝王都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本愿。
金銮殿上,帝王脸色难看,一阵青一阵白,手掌紧握成拳,忽而松开。
“众卿请起。”
时年七月二十日,圣旨昭告天下,加封昭和公主为护国长公主。
江南一小镇,一道士打扮的少年人,慢悠悠的走着,耳畔传来众人的喜悦的声音。
天子册封护国长公主,大赦天下,免赋税一年。
第52章 道姑公主(十四)
绮波的父亲是宣化帝; 母亲是后宫之主; 她是宣朝最尊贵的公主,金尊玉贵,一出生便拥有别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身份地位。
可绮波最近却也有烦心事。
窗外雨潺潺; 绮波觉得她的心情就好像那天上的乌云一样暗沉。
侍候她的宫女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过来; 嘴角含着温柔的笑意; “殿下,娘娘吩咐让人给您做的糕点,您尝尝看。”
“哦,”绮波冷冷淡淡应了一声; 只是她还小; 生得玉雪可爱; 平时皇后也是把她往小巧可爱上面打扮,这样说话倒没什么威慑力; 反而让宫女觉得殿下这样真是可爱。
她当然知道绮波这样是为什么; 见她明明严词拒绝了,眼睛却还不自主的偷偷往这瞄,忍着笑把糕点往那边推了推; “殿下就尝尝吧; 这可是娘娘的一片心意。”
宫女这样说; 绮波反而恼了; 轻哼一声; 头扭到一边; “才不要; 母后她凶绮波,不要吃她的糕点。”
女童清甜的声音透着委屈。
宫女轻叹一声,继续柔柔安慰她,“殿下说什么呢,娘娘怎么舍得凶殿下。”
小公主的细眉都拧到了一起,“可她就是凶绮波了,绮波都听到了,”瘪瘪嘴,“还看到了。”
宫女有些头疼,她并不知道皇后娘娘为什么凶殿下,只知道是殿下拿了本书去问皇后娘娘,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差错,殿下后来红着眼睛跑了出来。
张了张嘴,忽然听到外面内侍尖细的声音,“皇后娘娘到──”
她松了口气,跪下迎接娘娘,不一会儿,明黄的身影便出现在她面前,略带威严的声音响起,“退下。”
她起身低头弯腰离开,顺便关上了门,这一回头,明黄尊贵的皇后娘娘正低下身子半抱着公主,她瞥见皇后娘娘的裙摆颜色比上面深些。
皇后娘娘当真宠爱公主,下雨天也赶来看公主。
绮波却是根本不领情,她躺在皇后怀里,还不忘小小的挣扎一下──虽然挣不开,更不忘指责她,“母后您凶我。”
皇后顿了顿,叹了口气,“你这丫头。”对她很无奈的样子,“是母后不对,不该凶绮波。”
她干脆利落的认错,绮波反而不知道该说什么,过了一会,皇后也不说话,只温柔慈爱的看她,绮波绞了绞衣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