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伍余年也有些震惊。

    之前来李家的商贩买松花皮蛋顶多几千个。

    燕王府曾经一次买了两万个,但那是堂堂的燕王府,燕王府的交际非常广,要送礼赏赐的人很多。

    这个操着浓郁南方口音的大商贩一开口就是三万个松花皮蛋,这是一笔几百两银子的大买卖。

    “我们家的松花皮蛋没有那么多,具体数量我得问问我家主子。”

    “那就劳烦伍管家。”

    伍余年体贴的道:“天气太冷,你上午再来,我给你话。”

    天蒙蒙亮,李家四少年坐着驴车去书院读书,他们的驴车混在十几个商贩的驴、骡、马车当中一点不显眼。

    已经成亲两个月的李健安在多了一个丈夫的身份之后,越发的内向沉稳。

    他跟书院成了亲的同龄学子一样,重心放在学业上面,大部分的时光都在读书,没有功夫跟新婚妻子花前月下。

    李福康、李英华、李敏寒在进入书院后,天天跟师长、学子在一起,回到家里有时跟江青云在一起,气质起了一定的变化,变得有儒雅有书卷气。

    书院午饭伙食好,李家的早饭、晚饭伙食更好,四个少年的个子又长高了,肩膀也渐渐宽厚起来。

    自从李家的买卖添了皮蛋收入增加之后,赵氏不再面色担忧,这让心思细腻的四个少年能够安心读书。

    不知不觉到了北山书院的大门,高高在上的红匾上面用金粉写着北山书院四个大字,庄重大气,这是燕王周冰亲笔题的字。

    这里是北地无数少年梦寐以求的学府,也是给北地培养一批批人才的地方。

    曾几何时,李家四少年根本不敢想象能成为北山书院的一分子。

    一天的学业从早晨开始,李家四少年与同窗一起走进了教室。

    第一堂课是由张夫子授课。

    张夫子是位老举人,由于身体老迈,几年前就放弃去国都参加会试,这样就把心思都放在授课上面。

    张夫子是出了名的认真严厉,课上课下很少露出笑容,整日板着脸,学子都很怕他。

    今日张夫子进教室,目光这么一扫,坐在底下的学子一个个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

    张夫子每次的课上来就要就上次讲的内容提问,如果解答不对,就会受到惩罚。

    惩罚最重的就是把家长找来,他要跟家长说道说道,这个会让学子很丢脸,会让家长特别生气,最轻的是抄写几百遍,不许别人代抄,能让学子把手抄肿。

    “李健安,你来解答: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摘自《大学》)

    张夫子的声音有些沙哑,但是吐词清晰,特别是叫人名字的时候都会用重意,让对方能够听到。

    李健安在众人庆幸没有叫到自己的喜悦目光当中站了起来,有些紧张的回答,刚开始声音低的甚至连坐在前面的学子都听不到,后面可能觉得都会,自信起来,声音不由得就大了,不但把这段话解答了,还背诵了后面一段文。

    李家四少年最初是从江青云那里学的《大学》。

    江青云对《大学》倒背如流,解释的非常通透,比张夫子讲的好,李家四少年印象深刻。

    李健安读书天赋不如三个弟弟,就特别刻苦,不懂的先背会,慢慢去感悟。

    张夫子提问的这段话正好是李健安懂的,答复的没有错。

    谁知,张夫子板着脸道:“你下学到我那里来一趟。”

    这下李健安心里慌乱了,一般张夫子让学子请家长才会这样说,这是要让他把李山请来谈话吗?

    李福康、李英华、李敏寒都是一脸的不解与担忧,别的学子也是觉得今日的情况不对,难道张夫子心情不好,学生答对了也要重重惩罚?

    张夫子可能是感受到众位学子的惶恐,干咳两声,面色变得温和,道:“我有一事交给你做。你接下来好好听课。”

    闻言,众人心道:原来张夫子要让李健安办一件事。真是吓死人了。

 334一片孝心

    冬日的太阳落得早,李家四少年从北山书院坐驴车回到家里天色已黑。

    李健安进了大厅就急匆匆的道:“爹、娘、叔、妹妹,我们书院的张夫子想要买十只风鸡、一百个松花皮蛋赶在年前送给老家的亲人,他已把三两银子的定金交给我,希望我们家明个就能交货。”

    “这件事好说,我一会儿就吩咐下去。”李如意坐在炕上吃红苹果,好奇的问道:“大哥,你们书院的这个张夫子真是有意思,这样的小事怎么不交给家里的奴仆办?”

    李健安笑道:“别提了,张夫子一开始是让奴仆来我们家买。没想到这个奴仆是个会过的,打听到我们家卖的贵,别人家卖的便宜,就买了便宜的,回去还不跟张夫子说,直接把省下的钱交给张夫子的夫人。昨晚,张夫子吃了一个皮蛋见没有松花,又吃风鸡味道不对劲,就问奴仆,这才知道奴仆贪便宜买错了,幸亏还未派人给老家送过去,不然礼送了还挨老家的人抱怨,以为张夫子小气。”

    李福康苦笑道:“张夫子为了买到我们家的松花皮蛋、风鸡,在课堂上点名让大哥回答问题,还要留大哥堂,害得我们担忧。”

    赵氏问道:“张夫子怎么知道我们家的松花皮蛋、风鸡好吃?”

    李山柔声道:“你忘了,我们家上次仲秋节给儿子的几位老师都送了礼物,其中就有松花皮蛋。风鸡不知道张夫子是家里买来吃还是别人家送的。”

    李如意跟家人道:“我们家松花皮蛋的松花别人家效仿不来,风鸡味道别人家也效仿不来,虽然卖的贵,但是口味好口碑佳,有地位有身份的人不在意那点钱,仍是吃我们家的。我们家只要这样保持下去,财源不断,也是极好。”

    众人觉得很有道理。

    赵氏本来还担心明年做不了风鸡买卖,现在放下心来。

    李石朝四少年憨笑道:“今日有个从南方来的瘦子送给我一个大弹弓,让我用来打鸟。我打给你们看?”

    “南方的瘦子是什么人?”

    “大冬天的,出去打鸟多冷。”

    “二叔,等明年春天你拿着大弹弓带着我们去山里打鸟。”

    赵氏道:“南方的一个大商贩从我们家买了三万个松花皮蛋。当时他跟你爹当买卖时,看到你二叔像他的一个亲戚,就把给那个亲戚买的弹弓送给你二叔,还邀你二叔去南方玩。”

    李如意却道:“我瞟了几眼,那个大商贩看我二叔的时候眼神闪烁,不知道安的什么心思,这些天我二叔就不要出门。”

    如今的李石厨艺在身,特别是会点豆腐、给皮蛋上松花、炼制糖盐等,哪一样都是李家的不传秘方,外面有人想把他弄走然后得到这些秘方。

    秋末就有两个妇人想用美人计把李石骗走拐到外地,前几天有个商人塞给李石几张银票,想用银票收买他。

    这次的南方大商贩说李石像他的亲戚,估计是编的谎话,为了跟李石套近乎。

    李英华道:“二叔,那个大瘦子送你弹弓,怕是回头要把你骗走,你可不要相信他。”

    李山嘱咐道:“石头,除了我们家的人,莫跟别人出去。”

    李石最听李山的话,小鸡啄米般点头。

    李家新宅比老宅大的多,活动范围大,天气这么冷,李石从半夜到上午干活很累,下午睡大觉,醒来跟两个小侄子玩,一起吃果子喝梨水,有时去药房找李如意、三狗子玩,一天过得很快,没想着迈出李家大门。

    现在李山特意嘱咐,李石听进去记在心里,以后没有家人带着不打算独自出去。

    次日,李家四少年把风鸡、松花皮蛋带给张夫子,后者爽快的付了银子,很难得的笑了。

    原来张夫子是个大孝子,什么好吃的都想着老家的双亲。

    张夫子的爹娘生的儿女多,对他并不怎么上心,但是他对双亲很上心,每每有好东西第一个想到双亲。

    今年仲秋节,张夫子给爹娘送去松花皮蛋,前不久得到老爹的一封信,信里夸赞了松花皮蛋美味,没牙也能吃。

    正好张夫子参加好友举办的酒宴吃到了李家风鸡,觉得味道极好,应该合爹娘的口味,就决定买几只送去。

    黄昏,张夫子刚回到家里,就把风鸡、松花皮蛋交给夫人,让她安排奴仆明天一早就送回老家。

    张夫人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问道:“老爷,我今天参加茶会听说李家风鸡很好吃,我们能不能留下一只尝尝?”

    张夫子道:“我们要是留一只,就只能送走九只,单数不好听。”

    “那送走八只,留下两只。”张夫人低头小声道:“爹娘吃八只风鸡也不少。”

    张夫子本来想拒绝,这时,五岁的小孙子仰着脑袋道:“小宝、小雄都吃过风鸡了,我还没有吃过,奶奶也没有吃过,我们要吃风鸡。”

    当晚,张家人吃到了李家风鸡。张夫人生怕张夫子后悔,一次把两只风鸡都上锅蒸了。

    “鸡的肉里有酒味。我喝酒了。哦。”

    “来啊,给我拿酒来。”

    “李家风鸡真好吃,比我们前些天吃过的风鸡好吃多了。”

    “听说李家风鸡连燕王吃了都说好,我还以为这是谣言,今日吃了才知李家风鸡当真是人间风味。”

    “好菜得有好酒。爹,儿子陪你喝几杯酒。”

    张家一共七口人,两只风鸡吃光,还意犹未尽。

    “爷爷,我以后还要吃风鸡。”

    “夫君,我想给我娘家送几只风鸡,还有松花皮蛋也要送些。”

    于是,次日张夫子一上课就提点让李福康回答问题,李福康回答出来仍要下学留下来谈话。

    “我们张夫子又要买风鸡,这回要买二十只,还要买二百个松花皮蛋,说是除去自家吃,还要给岳父家里送。”

    “这个张夫子挺有趣。”李如意笑道“我们家卖给商贩的价钱跟卖给张夫子的一样,张夫子是你们的老师,我看明日你们给张夫子送一坛蘑菇酱。”

    “妹妹,你真好。”

    “谢谢妹妹。”

    李英华坏笑道;“我看张夫子要是吃了蘑菇酱,只怕又要买蘑菇酱送给长辈。”

    李如意故意问道:“那到底送不送?”

    李家四少年异口同声的道:“送。”

    李家卖风鸡、冰糖葫芦、糖炒栗子等吃食非常忙碌充实的过完十一月,迎来了一年的最后一个月腊月。

    月初,鸡棚又热闹起来。

 335欢喜宰猪

    从鸡棚传出尖喊尖叫的猪叫声打破了宁静的黎明。

    几个人高马大的男佃农把一头头的猪从猪圈抓到单独准备偌大的屠宰房,然后陆续绑在门板上宰杀。

    这个屠宰房是后建的,比较简陋,就是茅草屋,专门用来杀鸡、杀猪。

    之前李、江两家的几千只公鸡就是在此处宰杀处理的。

    “好肥的猪,至少一百八十斤!”

    “腌过的公猪跟吹了气一样,长得好快。这才养了几个月就这么肥壮!”

    “我们养的猪比别人家的猪肥了一倍都不止。”

    “小姐吩咐,今日要把所有的公猪全部杀掉。”

    “小姐说了,水里要放盐,这样猪血能凝固起来。”

    “臭的要死,赶快把猪屎清扫了!”

    杀猪房里面有几口灶,灶里烧着大火,灶上的大锅烧着热水。

    这么冷的天,茅草屋只可以避风,温度仍是很低,好在灶里烧了火,渐渐暖和起来。

    大锅旁边有几个女佃农,她们是佃农的媳妇,曾经负责处理杀好的鸡,今日是处理杀好的猪。

    拔毛割皮切肉剔骨,一套流程,对于从未收拾过猪的她们来说,猪太大了,不知道怎么下手,一开始手忙脚乱,等收拾完两头猪,熟悉了就麻利起来。

    忙碌之中天亮了,老佃农、小佃农都来了,帮着收拾猪头、猪下水。

    李如意早就把洗猪下水的方子教给自家的佃农,他们一学就会,已经从金鸡镇张屠夫那里买过好多回,便宜的很,做出来好吃还解馋。

    对于佃农来说,猪下水经济实惠还好吃,收拾起来一点都不麻烦。

    “好肥的猪,肠子都带猪油。”

    “这块板油好大。”

    “小姐说猪肝吃了补血,是好东西。”

    “奶,我想吃猪肚子了。”

    “小馋猫,昨日不才吃过鸡蛋吗,你又想吃肉?”

    这么冷的天,呆在家里坐在炕上得烧柴,在屠宰房里干活暖和,人多很热闹,最重要的是李家放下话来,今日杀的猪,一半的猪下水归佃农,还给每家一个大猪头、十斤猪骨头、一张猪皮。

    上次佃农给李家杀鸡,得了好多的鸡杂、鸡血,还有赏钱。

    鸡杂、鸡血比猪下水猪血还要好吃,可与酒、蒜爆炒配上馒头、饼吃,可清炖了下面条吃,总之好吃的不得了。

    这次佃农给李家杀猪,又要得到很多的东西。几家人都欢喜得不行。

    要在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大周国的人力最不值钱,没听说哪家让佃农杀牲畜送东西,没见过哪家对佃农这么好的。

    “大家伙动作麻利些,早些干完,把肉给主家送过去!”

    “晓得。”

    “手里动作要快,心里不要急,心急容易出错,我们杀猪,手里可是拿着刀,别伤了自己。”

    “好咧。”

    佃农们互相催促鼓励。

    老佃农跟坐在身旁小手搓猪肠的小佃农问道:“你怕不怕杀猪?”

    五、六岁的小佃农低头道:“怕。”

    上次杀鸡,小佃农就害怕,这回杀猪,猪叫唤的动静比鸡大多了,惨叫声都要把屋顶掀起来。

    “你是男娃胆子要大些。”

    有个女佃农道:“这块骨头上还有肉,剔的不干净。”

    “主家要用猪肉做新鲜吃食,大家干活细点,猪骨头要剔干净。”

    “是呢。这么好的差事,可得好好干,干细了,一定要让主家满意。”说话的是个老婆子,为了让众人上心,特意道:“要是主家不满意,明年就不让我们干。这活不累,还能在屋里干,好处这么多,外面有的是人想干。”

    一个女佃农高声道:“婶子说的在理。我娘家村的胖大嫂上次杀鸡就想让我跟主家说,她家能不能干,这回不知从哪里听说要杀猪,前日又来我家让我帮她问问主家。”

    众人有些紧张的问道:“你跟主家说了吗?”

    “没说。这些活我们就干了,不用再加人。”

    处理过弄干净的猪肉、猪骨、猪皮、猪下水还冒着热气,分别放进大木盆,猪头直接放在铺了油纸的板车上。全部弄完送去李家。

    晴空万里,哪怕是有云彩也会被狂啸的北风吹跑,北地冬天的寒冷不是南地人能够想象的。

    特别是在融雪的时候,积雪吸走了阳光所有的温暖,天地冰寒一片,刺骨的冷,会让人对雪心生恐惧。

    特别是贫穷的人,吃不饱穿不暖,冬天会要人命。老人、孩子每到冬天就在鬼门关徘徊。

    冻死、饿死人的事情不会在李家的佃农身上出现。

    男女老少的佃农穿着七成新的棉袄棉裤,戴着帽子,手上包着棉布,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推着满载猪肉的四轮板车浩浩荡荡的走在前往李家官道。

    十层纱不如一层棉。李家给的工钱高,活干的好还有赏钱,佃农家里有了余钱,去长平县当铺用不多的钱买到旧的棉袄棉裤。

    虽是旧的,但是便宜,用一套新衣的钱可以买到三套旧衣。佃农就给大人小孩每人两套,余钱买了帽子、鞋子,当然也是旧的。

    贫穷人家有冬衣过冬不会被冻死就已经很知足,不会奢想新衣。

    “大兄弟,你们干啥去?”

    “主家让把猪杀了收拾干净,我们干完活去给主家送猪肉。”

    “这么多辆板车都装的是猪肉?”

    “是。还有猪骨、猪头什么的。”

    “那也够多的。你们的主家是哪家?”

    “长平李家。”

    “原来是李大人家,小神医家。你们是他们家的下人?”

    “不是。我们是他们家的佃农。”

    “哦。原来你们都是李家的佃农。李家好,只要跟李家沾上边的人家日子都好过。”

    这问话的中年男子中等身材,挑着一担玉米面准备要到长平县城卖,他是附近村子的村民,穿得一件破破烂烂的棉衣,都黑得看不出本色,最外面穿的裤子是那种麻布的,里面还有一条单裤,现在走着路出汗还行,只要停下来寒风刺骨,很快两条腿就会冻僵。

    “那是。十里八乡的人都这么说。”

    “你们能当李家的佃农可真是福气。”中年男子看着这些佃农穿的厚实,目光那个羡慕,李家的佃农比他们村里的条件好的人家穿的都好。

    “那是。这是我们前世修来的福气。”

    一会儿,佃农的车队来到了李家大门前,在那里已经有人在等候。

 336香肠

    刚才得了口信的伍余年戴着灰兔毛帽子,穿着八成新的长袄黑裤,带着伍大、伍二及四个奴仆在大门前,摆了两张桌子、四杆大称,开始收猪。

    时间倒退到两日前,李如意亲自去了一趟猪圈,挑了一头体型中等的公猪,让佃农杀死收拾干净。

    当日,李家就吃上了自家养的猪的猪肉。

    李如意跟家人道:“我们家的猪肉很香,没有一点臊味,做我们家的猪肉不用放蒜去除臊味。还有,猪肉红白分明,色泽好肉嫩,品质很高。”

    李石激动的道:“哥,猪好大,我没见过这么大的猪。”

    李山已经心服口服,夸赞道:“闺女养猪的方子好,猪长得快肉还好吃。”

    赵氏问道:“现在腊月,猪肉的价位应该涨了,你可是要卖猪肉?”

    到这时李如意终于给家人交底了,“卖猪肉赚不了几个钱。我是要卖猪肉加工做成的一种新鲜吃食,当然也是独一无二的吃食,这种吃食老少皆宜,很多人都爱吃。”

    原来她打算养猪时就压根没准备卖猪肉。

    哪怕是腊月,猪肉一斤十几个铜钱。

    一头毛猪近二百斤,去猪头、脚、皮、骨、下水等,净肉也就一百多斤。猪全身上下只有猪肉值钱,一头猪的猪肉也就能卖一两多银子。

    李家养的猪品质好,那猪肉也顶多能卖二十几个铜钱,一头猪二两多银子。

    李如意在养猪用到的人力、费力不小,怎么可能一头猪只赚这些银子?

    她要把猪肉加工做成香肠。

    对。就是前世风靡全球,全世界人民都喜欢吃的香肠。

    香肠的制作方法简单,用猪、羊的大小肠做肠衣,将腌制过的肉糜灌入肠衣内扎紧,放在通风口风干。(摘自网络)

    北地风大,天气干燥,香肠从腌制猪肉到香肠风干只需要七天。

    之前李如意已经做过香肠,不过用的是外面买的猪肉,这回要用到自家产的猪肉。

    李家猪比外面的猪肥,肉质鲜美,没有臊味,做香肠最好不过。

    肠衣是李如意通过张屠夫买到了几百头猪、羊的大小肠,再加上李、江、张三家养的猪的大小肠就够了。

    加工后的香肠味道非常好吃,且是天下独家,李如意准备跟风鸡一样高定价。

    李山激动的道:“闺女,你又想出新鲜吃食了,这回用猪肉做成什么卖?”

    李如意提醒道:“前些天你们吃过,我蒸了两盘,一盘咸味,一盘甜味,还用蒜瓣炒了一盘咸味的。”

    当时她没有告诉家人香肠的名字,就是让香肠保留神秘感。

    赵氏恍然大悟,笑道:“我知道了。原来你要用猪肉做成那种吃食。好。”

    “香肠。它叫香肠。有咸香肠,有甜香肠。”李如意心道:以后有了辣椒,还会有麻辣香肠。

    李山记得香肠的味道,那顿饭有香肠,家人都多吃了一碗,当时李如意还说什么这个不好做,没有了再也吃不着了。笑道:“原来你要卖香肠。香肠好吃。香肠蒸着吃、炒着吃都很下饭。闺女,你不是说没有了吗?”

    “是。我上次只是试着做了几斤香肠,看看你们喜欢咸的还是甜的。”

    赵氏道:“我喜欢吃咸的。你爹喜欢吃甜的。”

    “我们家的人除了爹和二叔喜欢甜香肠,其余的都喜欢咸香肠。我打算这次做香肠,大部分做成咸的,小部分做成甜的。”李如意心道:没想到我爹、二叔竟是爱吃甜味香肠,我娘却喜欢吃咸味香肠。

    甜味香肠就是前世的广式香肠。

    咸味香肠是前世北方人喜欢吃的,蒜香香肠、济南香肠、如皋香肠等。

    麻辣香肠是前世的川味香肠。大周国没有辣椒,做不出来。

    时间回到今日,伍余年等人把猪肉收完登记在册,却不让佃农离开。

    李山兄弟出来了。两个人身材一般高大魁梧,均是一脸的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