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山兄弟出来了。两个人身材一般高大魁梧,均是一脸的憨厚,接受所有佃农敬畏的目光仰视。

    众目睽睽之下,李山给了伍余年一个眼神。

    伍余年上前一步,高声道:“我们家要用猪肉做一样新鲜吃食,需要把猪肉剁成肉馅,家里人家不够,需要雇短工,只要成年的手劲大刀功好的,一日三十个铜钱,包三顿饭,还管住,期限十至十五天。”

    县城打杂工的成年男子干一天活才六个铜钱,还不包吃住。

    燕城修城墙的成年男子累死累活,还有生命危险,一天二十个铜钱,管住但是只包两顿饭,吃的特别差,有时还吃不饱。

    佃农们又不是傻子,李家的条件给的这么好,活也没有危险,十天就能赚到三百个铜钱,个个两眼放光。

    “小的刀功好,小的能做这活。”

    “伍管家,小的以前在酒楼做过活,你就让小的干这活。”

    “小的虽是妇人,可是手劲不比大老爷们差,刀功比大老爷们还好,小的想做这活。”

    佃农一个个激动万分上前毛遂自荐,有几个少年少女看着顶多十二、三岁,为了能赚到这笔钱,也跟着上前自我推销。

    伍余年被佃农们团团围住,双手举起来,大声道:“咱们丑话说到前面,这个活不是一般人能干的,还有用谁不用谁的我说了不算,得去厨房考核,通过的才能留下。”

    “考核是个啥?”

    “考啥?”

    佃农大眼瞪小眼都不知道考核是什么。其实别说他们,就连伍余年也是今日一早才从李如意嘴里听到的。

    伍余年耐心的道:“考核就是考试。这个活想要干,就得通过厨房考试。”

    “余年,你这就带他们去厨房参加考核。”李山看着这群人一脸期盼的样子,就想起了多年前第一次去燕城修城墙要通过工头的面试才能干活的自己。

    那时的李家非常的贫穷,穷到赵氏生怕再怀孕生下孩子养不活,夜里都不让李山碰她。

    对于穷人来说,钱真的是太重要。

    “大家跟我来。”伍余年招呼着佃农们进了大门。

    李山微笑道:“石头,你去吧。”

 337不一样的考核

    十个案板上各摆着一块三斤左右的五花猪肉、一刀明晃晃的菜刀。

    伍余年请李石与九个佃农一字排开站在是案板前,一声令下,十人同时拿起菜刀剁五花猪肉。

    砰砰砰,菜刀的剁肉的声音在厨房回荡,动静大的房梁都仿佛掉下了木屑。

    李石难得板着脸,十分深沉,右手挥舞着菜刀,动作非常的熟练干脆,好像干了几千次,沉浸在剁肉的世界。

    他的认真影响到旁边的佃农,这是一位中年妇人,身材矮小干瘦,却有着惊人的力气,菜刀剁肉的刀速竟然只比李石慢一点。

    中年妇人非常想留下来,十分专注的剁肉,都没有功夫观察李石。

    “好了。小的剁好了。”一个青年佃农语气很激动,手里还握着刀,双眼望向伍余年,兴奋的道:“小的可以留下干活吗?”

    李石暴喝一声,“好!”第二个剁好,然后放下刀,站到一旁。

    又有一个男佃农高声道:“小的剁好了。”

    中年妇人急了,盯着案板上的猪肉,已经碎了,但是没有达到伍掌柜所说的糜烂程度,还得再剁十几刀,不行,还得剁。

    一个念头就让她得到了这次赚钱的机会。

    十个人陆续剁好了。

    伍余年却是请出李石,让他来检查众人剁的肉馅。

    李石把自己剁的肉馅连着案板拿起来,陆续与九个人剁的肉馅对比,相差不多的就道:“过。”反之就说:“不过。”

    伍余年大声宣布,“刚才二老爷说过的人通过考核。”

    众人方知这次考核的考官是李石,不是伍余年。

    青年佃农一头雾水,问道:“小的第一个剁好,怎么不用小的?”

    伍余年解释道:“你剁的肉不够烂。”为了让青年佃农心服口服,特意指着李石剁的肉,“你对比一下。二老爷剁的比你朵的细得多。”

    青年佃农看了好几眼,还真如伍余年如说,唉,谁知道这次剁肉考核不是比谁动作快,而是比谁剁的细。

    中年妇人没想到考核通过,喜得嘴都合不拢,激动的差点跳起来。

    一共留下了五人,这些人在众人无比羡慕的目光中留了下来。他们的衣物将会由家人送过来。

    伍余年对着没被选中垂头丧气的佃农们高声道:“过两天我们家还要请短工,工钱没有剁肉高,也不低,到时会给你们口信。”

    “原来主家还要请短工。这可太好了。”

    “不知道下次我能不能被主家选上。”

    “主家每次请短工给的工钱都高。”

    “伍管家,那我们就在家里等着你的口信。”

    佃农们再一次有了期待,有说有笑,气氛一下子又热闹起来。

    李山兄弟被热烈的氛围感染,脸上露出憨笑。

    伍余年得到李山的允许,开口道:“各位,刚才只给你们算工钱,还没给你们发东西。我这就发,你们趁着天还亮着赶紧回家去。”

    一会儿,佃农们怀里装着铜钱,推着装有猪骨、猪头、猪下水的板车离开李家兴冲冲回家。

    他们当佃农的四处漂泊给富贵人家种地,从未遇到李家这样好的主家。

    回到家里先把猪骨头汤熬好,再把猪肝炒了,烙两张黑面饼,一口骨头汤、一口猪肝、一口大饼,简直太好吃太香了。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以前连吃饱都成问题,现在能吃饱还能吃上荤腥,太知足了。

    当初生产后胎盘取不出来差点死了被李如意救活命的佃农妇人,此时坐在炕上啃着猪大捧骨,满嘴是油,眼睛望着桌上的一大盘子炒猪肝,面无表情的低声道:“我的身子好了,过了年就去给李家当奴婢。”

    这年头人们把恩情看得很重。

    李如意救了佃农妇人的命,李家花了银子还用了参,这份恩情佃农家得还。

    可是家里十分贫穷,怎么还呢?

    佃农夫妻早就商量好了,等最小的孩子断了奶,佃农妇人身子养好了,佃农妇人就自卖到李家当奴婢。

    佃农是个闷葫芦,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到现在还没跟佃农爹说此事。

    今日佃农被李家留下干短工,佃农媳妇想着他回来要十天后,怕耽误事,就自己告诉佃农爹。

    佃农爹坐在旁边,双手捧着大碗喝汤,听到这话,停了下来,淡淡道:“李家不见得要你。”

    李家的几个奴婢个个有手艺。

    佃农媳妇啥都不会,去了只能干杂活。李家的奴仆那么多,哪时用得着她干。

    再说,佃农媳妇有一堆的孩子,李家要是收她当奴婢,还怕被误会逼百姓为奴毁了名声。

    “那我也得去。不然我一辈子不安心。”

    “攒钱还钱。”

    “爹,那可是人参,一根参须比我的命都贵。”

    佃农爹道:“照这样的日子,不时的挣些钱,慢慢攒,总能还上。”

    佃农媳妇想到这一年在李家赚到的钱,光是养鸡、养猪前后就赚了四两多银子,还得了这么多的吃食,卖山货得了一两多银子。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竟是六两多银子,除去买衣物、油盐等生活用品,应该还有五两银子。

    她一时激动,问道:“爹,我们挣了多少银子?”

    佃农爹当着孙子孙女的面,怕他们听了传出去引来贼,低声道:“你问我孙子的爹去。”

    这话说的那个绕,把佃农媳妇绕糊涂了。

    月上梢头,几里外的李家的大厨房传来砰砰砰的声音,这是李家奴仆及佃农在剁肉馅。

    剁肉馅看着简单,但是要剁久,手腕、腰、腿会又酸又累。

    李如意从众人身后走过,看着地上几个大木盆里放的满满一盆冒尖的肉馅,心里十分怀念前世的绞肉机。

    要是有绞肉机,几万斤猪肉一天就能绞成肉馅。

    现在用人工剁馅,十几个人剁了几个时辰才剁出千斤肉馅。

    不行,人不够还要招短工。

    众人发现李如意,连忙停下手里的活,齐声恭敬的道:“小姐。”

    李如意嘱咐道:“你们干完活,用热手烫烫手。”

    “是。”

    “小的右手剁累了,就换左手,来回换着剁肉馅。”

    “小姐,这么多的肉馅放在厨房会引来老鼠,要不要放进缸里用石头盖上?”

 338高价收购猪肉

    李如意看了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是李家的军奴,道:“你提醒的对。伍掌柜已经准备好了。”而后当场赏赐这人五个铜钱。

    这人大喜,“多谢小姐。”

    李如意又嘱咐道:“你们困了就歇一会儿,别打盹时不小心把手给切了。”

    “我不困。”

    “每天拿那么高的工钱,吃的好的很,干活的时候再歇息,良心都过不去。”

    “困了就拿蒜汁辣眼睛,一下子就精神了。”

    “快,剁些蒜泥,用水泡了,谁困了就用蒜水抹眼睛。”

    众人在李如意走后想出用提神的妙方,继续干活。

    说起来,蒜是燕城的特产之一,农村家家户户都会种,蒜苗能当青菜吃,蒜也能吃。

    蒜产量高但不是粮食,以前被人忽略了。这不从今年起,李如意献出蒜杀菌有效预防牲口患生病的方子,李家又做出了糖蒜大卖特卖,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个冬季,蒜的价钱略涨,估计明年每家每户会在菜地里多种蒜。

    李如意巡视一番带着伍余年返回院子。

    “江家明天杀猪。你带着几个佃农去趟江家帮把手。”

    “是。”

    “后天张家杀猪,你就不用去了。张爷爷、张伯伯是行家,你就等着他们把收拾好的猪肉送过来称过后付钱。”

    “是。”

    “这些天家里的活很多,越忙越不能放松,特别是夜里的巡逻不能少。”

    “是。小姐,狗比人灵敏反应快,您看要不要再养几条狗?”

    李家现在还是那两只狗,这么大的院子,数量少了。

    “这事你没问我娘?”李如意只管生意上的事,家里的事是赵氏在管,目前还没有交给新媳妇王燕。

    伍余年低声道:“问了,那天正好老爷在场……老爷不同意。”

    李如意笑道:“我爹是不是说,多一张嘴多一个吃饭的,那得吃掉多少粮食?”

    伍余年倒是不敢笑话李山,低头道:“是。小姐真是了解老爷。”

    李如意道:“你明天去江家,回来顺便带几只狗,就说江家送的。”

    “是。”伍余年心里琢磨明日是向周伯要几只狗还是派人去集市买?

    李如意嘱咐道:“亲兄弟明算账。明、后日收购猪肉的账本做好了。”

    张家跟李家是姻亲。江家跟李家关系很好。

    不过,李如意跟两家做买卖,无论是什么,都要把账本弄的清清楚楚,这样买卖才能长久。

    伍余年特意问道:“小姐,礼村的猪什么时候收?”

    “再等几天,不着急。他们要是问,你就说肯定会收。”

    “要是收的晚,价钱就会高。”

    李如意缓缓道:“哦。对了,还没跟你说收猪肉的价钱,我想了想不能跟市面价钱一样。”

    之前定的猪肉价钱是一斤十四个铜钱。这是净猪肉的价钱。腊月长平县的肉铺就是卖的这个价钱,金鸡镇张屠夫的肉铺才卖十三个铜钱。

    对于批发价来说,十四个铜钱已经很高了。

    伍余年心里有些不解,问道:“您想多给还是少给?”

    “当然是多给。江家、张家、礼村的猪肉要是跟我们家的猪肉品质一样好,一斤二十四个铜钱。”

    伍余年吓了一跳,惊呼问道:“这么高?”

    江家、张家、礼村合起来养了一百多头猪,每斤猪能出一百多斤猪肉,一斤多给十个铜钱,就是十万个铜钱,整整一百两银子。

    每年冬天燕城都会谣传狼国军队打进来了,地价会下跌,按照现在的田价,一百两银子能买近四十亩良田。

    这么多的银子就这么被李如意舍了出去。

    伍余年对于李家已有归属感,心里替李家那个心疼。

    “对。你就这么办。这是银票,你去江家之前去县城银庄换成散钱。”李如意给了伍余年三百两银票。

    “是。”伍余年恭敬的双手接过,看清上面的数字,心脏狠狠的扑腾跳了几下,这已不是第一回从李如意手里接过银票,这么大的数额,包含着李如意对他深深的自信。

    今晚上他又得把银票贴身放着睡觉了。

    曲三春待伍余年走后,连忙提醒道:“小姐,天色已晚,您快歇息吧。”

    谁家的小姐像她的小姐这样,才十岁就能挣钱让一大家子人过上富贵日子,带着一群穷人过上好日子,给人看病救人性命,还把她这个低贱的奴婢当人看?

    李如意柔声道:“好。你也早点睡,别熬夜干绣活,那会把身子骨毁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的身子骨好好的,就能活到老绣到老,做出很多的绣活。”

    自从王燕进门之后,家里多了一个做绣活的人,赵氏就让曲三春专心侍候李如意。

    曲三春成了李如意正经的贴身奴婢,白天要跟着李如意,只有晚上李如意睡了,才有时间做绣活。

    “小姐……奴婢晓得了。”曲三春一脸的感激,长这么大,直到跟了李如意才知道被人关心的感觉,心里暖烘烘。

    她今年三十六岁,却被十岁的李如意关怀,还不觉得怪异。当局者迷。

    李如意躺在床上,疲倦潮水般涌至全身,这具身体太小,需要大量睡眠才会有精神,熬不了夜,午休也不免。

    一夜好眠,醒来便已是天亮。

    曲三春把热水提来倒进木盆,柔声道:“小姐,外面下雪了,半夜下的,还好不是很大,这会已经停了。”

    “什么时辰了?”李如意来到大周国一年多了,还是不知道时辰,每回都得问人。

    “辰时末。(八点四十分左右)”

    “这么晚了,你也不把我叫醒?”李如意洗了脸,神清气爽,这具身体有个好处,睡觉梦少,睡眠质量高,昨晚又没做梦,睡得可真香。

    “这些天您那么累,奴婢不想把您叫醒。”

    李如意让曲三春梳头,仍是简单的双丫鬟,不过戴了镶有红宝石的黄金短钗,外面有白雪会衬托红宝石很亮。

    红宝石黄金短钗是燕王府送的,最适合未及笄的女孩戴,选礼物的人有心了。

    打扮漂亮的李如意得到了曲三春一通夸赞,以前没发现曲三春这么能说话,不知从哪天开始曲三春性格就变得爱说话了。

 339提醒

    推开门,新鲜而又冰寒的空气扑面而来,所望之处一片雪白,四合院早已被早起勤快曲三春打扫干净,墙角堆着一个雪人。

    高五尺直径三尺的雪人,胡萝卜当鼻子,石子当眼睛,枯树枝做了嘴巴。

    这个雪人是曲三春给李如意的礼物,她发现李如意还是跟别的小女孩一样喜欢雪人这样有趣可爱的东西。

    果然,李如意看到雪人时,一脸笑容。

    她想到的前世边防在哨所苦中求乐的战士在冬天进行雪人大赛,最大的大雪人竟有近两丈高,雪巨人。

    边防在冬天时,温度最高才零下十几度,雪巨人融化不了,一直在天地之间屹立到开春。

    曲三春堆的雪人跟雪巨人比起来就是一个婴孩,不过,很可爱,在阳光照耀有淡淡的光芒。

    李如意早饭前打了几遍军体拳,曲三春站在一旁,生怕她发间的黄金短钗飞出去。

    几天前,李如意就给三狗子放假了,这个假要一直放到明年元宵节过后。

    五狗子开的茶铺卖放有蜂蜜的热姜汤,生意兴隆,每天要忙到天黑才回家。

    二狗子的媳妇邓银花,上次小产后养到现在身体才好些,马氏不是坏婆婆,没让邓银花下冷水干活,让她干力所能及的事。

    三狗子心疼马氏,正好李如意给她放假,她可以在家里帮马氏干活,洗衣服做饭什么的她都包了。

    早饭后,李如意走出院子,还好不是那种走路都费劲很厚的大雪,只是半尺厚的雪,青石路的雪已被奴仆打扫干净,走在上面不会把鞋底弄湿。

    她先去大厨房看了看从昨天到今天十几个人剁肉的成果,再去豆腐房转了一圈,李山兄弟跟平素一样忙得脚不沾地,都顾不得跟她打招呼,最后去看望赵氏及小弟弟。

    赵氏与王燕坐在炕上,两个一岁多牙牙学语的小婴孩在她们身边抱着玩耍。

    养过小婴孩的人都知道,养娃娃最怕的是就是娃娃生病,若是生病了,家里的大人无不担心害怕。

    赵氏婆媳只要把小婴孩带好,不让他们生病就是帮了家里人的大忙。

    三岁以下的小婴孩抵抗力差,娇气的很,一到冬天就出不了门。

    赵氏婆媳天天都得陪着两个小婴孩在家呆着。

    小婴孩是赵氏的儿子,赵氏当然有耐心,难得王燕这个长嫂,也他们也有耐心的很。

    这一点从小婴孩喜欢让王燕抱,就能看出来。

    两个小婴孩已经会认人了,看到李如意,立刻奶声奶气的道:“爵。”

    爵就是姐的意思。

    现在他们话话音不准,小嘴能冒出字来就不错了。

    “弟弟!”李如意担心身上的冷气让小婴孩感冒,特意坐在离炕边不远的椅子上,“爬来爬去,看着精神头挺好。”

    王燕道:“早上每人吃了一个鸡蛋,半碗肉粥。”

    一句话就说明她很早就过来帮赵氏带娃。

    王燕穿着梅红色衣,梳着斜髻,戴着梅花金钗,脸上还抹了脂粉,还是少妇的她,为了吸引小夫君,每天穿颜色艳丽的衣服,变换着不同的发型还化妆,赏心悦目,让李如意再一次体会女为悦己者容。

    李如意笑道:“能吃是福。嗯,吃饱了爬一爬消食。”

    赵氏问道:“伍管家去江家收猪,也不知收得怎么样?”显然还不知道李如意把猪肉价钱每斤提高了十个铜钱。

    李如意答道:“周伯亲自陪着,说不定福伯也跟着。没事。您就放心了。”

    王燕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容,问道:“妹妹,我听娘说,你要用猪肉做香肠?”

    李如意答道:“对。现在厨房的人在剁馅,已经开始做了。”

    王燕接着问道:“做香肠很容易吗?”

    “对我来说容易不难。”

    王燕低声道:“那么多人都来做,会不会被他们学会自己做然后到外面去卖?”

    赵氏望着新媳妇,道:“这话我也问过她。她这个心大的,说不怕。”

    “我做出的香肠从肠衣、猪肉到调料都是用最好的,特别是调料,是我亲自调出来的,只要掌握着调料,别人做的香肠就没我们家做的好吃。”

    “原来妹妹心里有数。那就好。”

    赵氏问道:“你打算香肠怎么卖法?”

    李如意云淡风轻的道:“按斤卖,三百个铜钱一斤。”

    这个价钱是经过考虑的,之前的李家风鸡一两银子,一上市就被疯抢,求大于供,那还是上个月的事,现在腊月要过年了,李家香肠肯定能大卖。

    王燕直接瞪眼惊呼:“这么贵?!”

    香肠是美味,可是怎能卖那么贵,要知道李如意收购礼村王族的猪肉一斤才十四个铜钱。

    三百个铜钱是十四个铜钱的二十几倍。

    王燕牢记自己是李家媳妇的身份,李如意赚的这么多,就

    是李家赚的多,可是这样王族的人知道了会不会生气?

    王燕差点张口就问。

    赵氏想不到香肠能卖这么高的价,看来自家在香肠上面还能赚个钵满盆满,她就说这两天喜鹊在叫,原来又要赚大钱了。满脸喜气,微笑道:“我们在买卖上面都不懂,你说了算就是。”

    李如意道:“到时赚了钱,过年我们全家去燕城玩两天。”

    赵氏掩饰不住的喜气,问道:“我倒是想去,你弟弟太小能跟着去吗?”

    “怎么不能,这不是有我吗。弟弟的肉瓷实,长得结实,哪里都能去玩。”李如意走到炕边,一把抱起李飞跃,“小胖墩,昨晚有没有尿床?”

    李腾高一看,不干了,张开手臂也让李如意抱。

    赵氏把李腾高搂到怀里,笑道:“你姐姐力气没有你哥哥大,可抱不住你们俩。”

    王燕正在思索着怎么提醒李如意,听到耳边传来,“嫂子是想我哥了吧?”

    “妹妹,你竟然打趣你大嫂我啊!”

    “瞧瞧,你脸红了,被我就中了。”

    “那是我抹了胭脂。”王燕握住李如意的小手,热呼呼的,可见身子骨不差,当着赵氏的面问道:“妹妹,你把香肠卖的这么贵,那江家、张家还有我娘家的人会不会觉得你收猪肉的价钱太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