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次日,不止江青云,李山也跟着李如意来了,三人一起去了燕城邹府。

    王氏眼睛红肿,精神恹恹,状态不是很好。

    邹七公子也是哭过的,眼睛微肿,嗓子微哑,跟李如意讲述整件事情的经过。

    原来,年前一位朋友送给邹七公子一个美妾。

    这个美妾本是官家嫡女,还跟邹七公子认识,只因家里长辈犯事,全家受到牵连,女眷被冲了官奴。

    朋友知道邹七公子曾经对这个女子有意,就疏通关系把女子改了奴籍救了出来,然后送给邹七公子。

    邹七公子得了美妾,一时高兴,冷落了王氏,他为了安慰王氏,特意花了重金买了墨兔、墨镯。

    谁知,看着那么完美的墨石竟是有毒的放射性物质,令王氏如花般的容颜在短短的几个月变成老妪。

    他特意派去查卖墨兔、墨镯的商人,得到的结果是商人在卖出墨兔、墨镯没几日,还没来得及把赚到的银子花出去就一夜暴毙。

    商人的家人称不知道墨兔、墨镯从哪里进得货。

    他为了查找墨兔、墨镯的出处,找在刑部任职的好友帮忙,这般查了半个月,才找到蛛丝马迹。

    然后顺着线索又查了几天,查到距离国都二百里有一片山脉,在其中的一座山的山洞里面有就有类似墨兔、墨镯的黑色石头。

    当地的村民把那个山洞叫“鬼洞”,说是进去的人会死。

    刑部的人花了银子雇了村民,在那座山洞里面找到十三块大小各异的墨石,还找到十几具骸骨。

    所有的墨石全部封存被刑部的人带回国都,这次,邹七公子把墨石也带过来交由李如意处置。

    “事情的经过就是如此。”

    李如意对这个好美色无意害了正妻的邹七公子没有好感,冷冰冰道:“先处理放射性物质,这就把墨兔、黑石都抬到郊外去。”

    她来时就带了工具,只是不能在邹府处理放射性物质,必须到空旷无人的野地。

    邹七公子让两个儿子陪着王氏,他自己带着国都刑部的一个八品官员跟着李如意去处置害人命的石头。

    李如意上次已经有经验了,这次处置起来挺快。

    能害死人的放射性物质墨兔、黑石就这么在燕城郊外野地全部被处理干净。

    在此过程中,国都刑部的官员态度很客气的向李如意请教了包括放射性黑石在内的许多古怪现象的问题。

    国都刑部是大周国刑部最高衙门,各地所有办不了的大案案卷都会送交至此。

    这名八品官员办案经验非常丰富,也非常的努力,可惜不是进士出身,一直没有升上七品。

    他是想从李如意的嘴里获知古怪现象的原因,这样回去就可以把办不了的大案破了,说不定就能被刑部破格提为七品。

    李如意挺欣赏八品官员不耻下问的精神,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681遣散妾室和家丑

    众人来得时候,都害怕处置墨石的过程中出事故会死人,一个个阴沉着脸,没想到这么简单,屁事没有,骑马返回时一个个笑容满面。

    快到邹府时,邹七公子问道:“小神医,我打算带我夫人回国都,你看我夫人的身体能否远行?”

    “她在燕城养了些日子,身体恢复的不错,倒是可以远行,不过,我怕她回了国都之后,看到不想见的人,受到不应受的气。”李如意冷声道:“女子最不能生气,一生气,本来好好的人,身体也不好了。”

    江青云道:“邹七公子,只因令夫人时日不多,你想让她回国都过的安生,就尽早将你那位朋友送来的妾室处置。”

    “朋友,我看是小人!”李如意骂道:“只有小人才见不得别人夫妻和睦,才会想方设法使坏拆散别人夫妻。”

    邹七公子得了这几句话,不敢再吭声。

    国都来的八品官员对李如意佩服的很,生怕邹七公子对李如意心生不满,等到了邹府下马,特意跟邹七公子道:“小神医真是性情中人。她怜悯七夫人红颜薄命。”

    邹七公子心里自是不好受,听到红颜薄命四个字,忍不住落泪。

    李如意见到王氏,便道:“你夫君急着让你回国都去看小妾的脸色。你答应他了吗?”

    王氏瞟了邹七公子一眼,道:“他还没跟我提起。”

    李如意轻哼一声,“哦,他还知道没脸跟你提。”

    王氏的两个儿子,大的九岁,小的才七岁,都不到十岁,容貌生得十分好看,似两个金童,要跪下给李如意磕头,求她救王氏的性命。

    “唉,大家都叫我小神医,其实我只是普通的郎中,不是什么神医。我给你娘开药方,你娘按药方付药,只要不生气不受累,能够看到你们成亲。”李如意不但可怜王氏,还可怜王氏的两个儿子。

    就看邹七公子这般风流,还交着那么恶心的朋友,估计不等王氏过世,就会相看继室。

    到时王氏没了,邹七公子娶了新妇,有后娘就有后爹。王氏的两个儿子怎会有好日子。

    如今,李如意只能想办法让王氏多活几年,亲眼看到两个儿子成亲了却心愿。

    闻言,王氏热泪盈眶,她的两个贴身奴婢扑通跪下磕头,“求小神医让我家夫人多活几年。”

    “我只是牵挂两个儿子。”王氏哭着拉住李如意的双手,跪下恳求道:“我求求你帮帮我,让我看着他们长大娶媳妇,这样我才能去的踏实。”

    李山特别理解王氏的心情,唉,这要是换成他,哪怕把头磕破了,也要求神医开药方延续几年生命。啊,呸,他也不会纳妾,他才不会花重银买稀奇古怪的破石头!

    李如意出邹府时,丝毫不理会亲自出来相送的邹七公子,还瞪眼霸道的不让江青云、李山跟邹七公子说话。

    江青云便只是朝邹七公子摆摆手。

    邹七公子望着少年少女骑马远去的背影发呆。曾几何时,他跟王氏也这般情意浓浓,就是王氏怀长子时,他耐不得寂寞,收了妾室,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如今王氏因他变成这样,活不了几年,是他负了王氏。

    管家唤道:“七老爷,人已经走了。”又忍不住道:“小神医刀子嘴豆腐心。您可别往心里去。”这位也是怕邹七公子会对李如意的直言不讳心生恨意。

    当晚,邹七公子写了一封信,让管家拿着回去交给他娘。信里的内容便是把没有生育子嗣的妾室全部遣散。

    王氏得知此事,心情不好,同意跟邹七公子回国都。

    一家人在燕城小住几日,临走之前去长平李家谢过李如意,便回国都。

    这时,从国都慕容家传来噩耗,那位不肯相信李如意的何氏,也就是慕容仪的堂婶去世了。(何氏的病见652653章)

    慕容仪在写给江青云的信里隐晦的讲述何氏死于血崩,还说李如意诊断正确,可惜何氏不信不肯医治丢掉性命。

    何氏生前曾经骂过李如意,江青云一直让督查司的人留意着何氏的动静。

    督查司的人打听到的消息,可是要劲爆的多。

    原来,何氏在返回国都的路上就曾经在驿站里血崩过一次,还产出一个很怪异的死胎,幸亏带有百年参片救了何氏一命,不然就死在驿站。

    当时,连晋国夫人都劝何氏返回燕城找李如意救命,偏偏何氏拉不下脸,再者认为死胎已经产出,应该没事了。

    谁知,何氏回到国都之后,她的夫君道听途说得知她产下死胎,竟是怀疑她不检点,酒后打了她。

    何氏怎么能受这样的委屈,气火攻心,再次血崩,这次百年参片也救不了她的命,就这样病逝。

    这件事慕容家族知道的人不少,何氏的妯娌一直妒忌她能生儿子命好,在何氏死后,还在谈论她,就被有心人听到传开。

    江青云把慕容仪的信交给李如意,又将督查司查到的情况告之,道:“家丑不可外扬。要不是此事在国都传的沸沸扬扬,慕容仪岂会写信专门告知何氏死因。”

    “一切与我无关。”李如意把信还给江青云。前世这样的病人多的是,总之,不听医嘱后果自负。

    江青云有过目不忘之能,也是谨慎惯了,直接就把信烧了,微笑道:“楚王府献俘的队伍已经从南地出发,不日便到国都,此次你义兄楚王没有亲自去,他派周勇代之面圣。”

    “太好了,楚王府献俘,场面肯定盛大!”

    “对。”江青云想到李如意将要被封县主,还是多知道政事的好,低声道:“新帝为了掩盖北地科考的风头,跟你义兄商量好,让他在北地科考时献俘于国都。”

    李如意面色微变,喃喃道:“原来新帝还是忌惮咱们王爷。”

    江青云端了杯温热的茶水放在李如意面前,柔声道:“你不是一直想知道洪小姐的情况吗?”

    “对。”李如意想到洪郡公府的焦氏及周琼蕊母子提前结束避暑在几天前急匆匆离开燕城,难道是洪府出事了,有些担忧的问道:“你知道星华现在如何?”

 682大吵和毒杀

    江青云倒是没卖关子,直接笑答:“洪小姐将成为你的义兄的王妃,也就是你的义嫂。”

    “真的!我义兄娶星华!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李如意激动的声音不由自主的大起来,“我义兄终于得到幸福,星华嫁给我义兄,我也恭喜星华。这可是特别好的消息,你应该一见到我就说。”

    江青云柔声道:“如意,你这个小马虎,我刚才说的是将成为,并不是成为,你如此激动做甚?”

    李如意急道:“为何是将成为,怎么回事?你快说。”

    江青云目光望向南方,用极低的声音道:“朝中有人上奏折,洪家有女,容貌姣好,出身名门,可入宫伴君左右。”

    “啊,是哪位官员如此恶毒,要让星华入宫?”李如意一生气,语气不由得提高,“星华姐姐曾经不止一次给我说过,洪家有祖训,洪家女不为妾不入宫。新帝已经有了皇后,还有妃嫔,星华姐姐入宫最多是妃子。”

    “莫激动,听我把话讲完。此奏折在早朝上一出,竟是有十几个官员附议,新帝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只说再议。”

    “然后呢?”

    “洪家不愿意洪小姐入宫。洪二爷直接上早朝面圣,口称在南地时已经跟楚王说好,把洪小姐许配给楚王当王妃,还请新帝赐婚。”江青云干咳两声,用极低的声音道:“你义兄已无再娶之心。这件事是洪二爷一厢情愿罢了。”

    李如意面色复杂。心道:我义兄一直未续弦再娶,我那四个不曾谋面的侄子侄女,又是去年夏季被人暗害落河而亡……

    我说怎么我义兄突然间想开了要成亲,原来是洪二爷为了保住星华姐姐不入宫,不得已说星华姐姐跟我义兄定了亲事。

    整个大周国手握重权不惧怕新帝的除了燕王就是我义兄。

    燕王妻妾成群,洪二爷不可能说燕王,那就只有我义兄了。

    星华姐姐是个极好的女子,性格开朗乐观,正好与我义兄性子互补,说不定这是良缘。

    “朝员官员以洪家军与楚军联姻会给江山带来严重威胁为由,请新帝下圣旨召洪小姐入宫或是把洪小姐许配他人。”江青云右手食指轻敲桌面,“如今各地弹劾洪家、你义兄的奏折如雪片般飞往皇宫,只怕除了北地,别的地方官员都不同意这门亲事。”

    李如意问道:“现在洪二爷骑虎而下,星华姐姐身在国都就如同火里烤油里煎了,是吗?”

    江青云微微点头,“不错。”

    国都的那些大家族、官员各自为营,趁着洪家军战后士气大跌,抓住洪家的把柄,要把洪家往死里整,说白了就是想蚕食洪家的军权。

    洪家的实际情况比想象中的更要艰难。

    “我去给我义兄写信,让他忘记过去,重新开始新生活,娶星华姐姐为妻!”李如意语气带着两分倔强。

    “我也给你义兄写封信。”江青云正色道:“洪二爷为洪家军、楚军舍身变成俘虏,又千里追随楚王至南地边防杀敌军立下军功。洪二爷是英雄,楚王能当他的女婿应当自豪!”

    当即,二人各写了一封信。李如意派出四名南地来的护卫带着信件立即出发。

    远在国都的洪府。人工湖边上的一座六角红顶凉亭。

    洪二爷满脸络腮胡子,不修边幅,独自坐在里面借酒消愁。

    夫人慕容锦怒气冲冲而至,指着洪二爷的鼻子大骂,“洪家军与楚军大战,死在洛城山里的军士几万人,包括你的堂哥、儿子。我们洪家与楚王府势不两立。

    你竟然在金銮殿上说已经把女儿许配给楚王。你非要把女儿推进火坑,非要让女儿被楚王糟蹋!你怎么如此冲动、愚蠢!”

    洪二爷自从那日早朝回来,已经被慕容锦骂了无数回,还被洪郡公写信骂了。只是他不认为做错了。

    “洪家军与楚军大战,那是各为其主。大战结束,洪家军与楚军都是大周国的军队,就得和睦。血仇就得靠姻缘化解。那楚王是千古民族英雄,别说星华,就是天上的仙女也娶的。星华嫁给楚王,怎么就是糟蹋,怎么就是进了火坑?我没有做错!”

    慕容锦也是气急了,再加上独自过来,没有带着奴婢,咬牙切齿的骂道:“老楚王谋反,新楚王是新帝的大忌,新帝登基时日尚短,等时日长了,江山稳固,头一个就收拾新楚王。到时新帝能放过我们家吗?你这个脑袋长得全是草的草包,我当年怎么就瞎了眼看上你?”

    洪二爷反问道:“星华不入宫,新帝就能放过我们家?”

    “我自有办法让星华入不了宫。你压根不跟我商量,就冲上金銮殿……”

    “你有什么办法?”

    “星华若是患疾,自然就入不了宫。到时等风头过了,我再给星华寻门亲事,低调嫁了。”

    “头发长,见识短!星华武功高强,战场上一个抵十,这么厉害的女子,又正值风华,怎么可能会患疾病。你当新帝是傻子是聋子?”洪二爷一拳打在石桌上,目放凶光,冷声道:“朝中无人不知我们洪家祖训,女不为妾不入宫,哪怕是太上皇在位时,也无人敢提议洪家女入宫一事。”

    慕容锦见夫君牛眼放射凶光,失声问道:“你要干什么?”

    “干什么,干死他们,谁让我们洪家不好过,我就让谁死!”

    慕容锦只见人影一闪,洪二爷就消失不见。不由得大急,赶紧去找管家,让管家带着家奴去拦住洪二爷,别让他杀人惹出大祸。

    洪二爷出身战场,武功高强,又跟周景晨在南地杀敌军,缴获敌军大祭司亲手制的兽毒,打算用毒神不知鬼不觉的杀人。

    岂料,他刚准备调查那些官员每日的行踪路线,燕城就传出骇人听闻的毒杀案。

    第一日,三名官员在青楼、酒楼被杀死,死时七窍流血,面目狰狞,十分恐怖。

    这三名官员是第一批上奏折奏请新帝将洪星华接入宫里的人,官职最高的从三品,最低的也有正五品上。

    刑部的仵作验尸,称三名官员是被一种剧毒毒死。刑部特意请出太医院的几名太医验毒,得出的结论是敌国的兽毒。

    此案一出,朝野震动。

 683赐婚和过县试

    “何人如此大胆,公然杀死朝廷官员!”

    “太医院院长亲口说三名官员中的是兽毒。听说兽毒是敌国大祭司的独门毒药,曾经在我国边防毒杀几千楚军几万百姓。”

    “听说敌国大祭司即将被楚王献俘进入国都,难道敌国的刺客为了救他,混入国都杀我朝官员制造混乱?”

    第二日,又是三名官员被杀,他们是在自己的家中被兽毒毒死。

    一名官员是在小妾的房里,一名官员在书房,最后一名是在茅厕。

    这三名官员是第二批上奏请新帝将洪星华接入宫里的人。虽然官职没有第一日的三名官员高,但是任职年头长,在朝中有一定的人脉。

    这下满朝官员人心惶惶,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敌国刺客武功极为厉害,神出鬼没,他们用的毒连太医院的人都解不了。”

    “楚军对付的可是整个敌国。我们以前都小看了楚军。”

    “一日不抓住刺客,国都一日不稳!”

    “敌国刺客在暗,我们在明。我们无处可躲。”

    “在外面被杀,躲在家里也被杀。如何才能活下来?”

    第三日,早朝时,楚王府的使者也就是大总管许海生求见。

    文武百官心中纳闷:献俘大队还在途中,楚王为何派许海生提前面圣?

    许海生磕头行礼之后,众目睽睽之下,朗声道:“去年夏,燕城燕王府,楚王与洪府的洪小姐一见钟情,经过洪将军同意,请了燕王夫妻当了媒人,定下亲事。这是婚书,请陛下过目。”

    太监出列,从许海生手里接过婚书,快步走上龙椅前,低头双手呈给皇帝。

    满朝文武皆是震惊,特别是那些怀疑洪家与楚王联姻目的是要把新帝从龙椅上拉下的官员,简直是目瞪口呆。

    “原来去年夏天楚王与洪小姐在燕王府时就已定亲。”

    “保媒人竟是燕王夫妻。”

    “内战之前,楚王就与洪家联姻。内战时,楚军与洪家军拼得你死我活,足矣证明洪家军忠于朝廷。”

    “洪小姐的亲哥哥、亲嫂子及两位堂叔都死在楚军手中,这等深海血仇,刻骨铭心,难怪内战结束之后,洪家没有把洪小姐嫁给楚王。”

    皇帝面色有些古怪。

    那婚书上面写的:洪京画。

    皇帝清楚的记得洪二爷的女儿名叫“洪星华”。三个字愣是错了两个,楚王造起假婚书来可也太糙了。这婚书可不能再让别人瞧见。

    众人站得远看不清皇帝的表情,纷纷猜测婚书的时间。

    皇帝合上婚书交给太监还给许海生,而后下旨赐婚,许海生磕头谢恩,口称万岁万万岁。

    洪家女入宫的事就这样落下帷幕,而那个敌国的刺客也跟失踪一样,再没有犯案,刑部也没有抓住人。

    有人寻思,敌国刺客潜入国都杀人的可能性不大,而六名官员刚刚被毒杀,楚王的使者就到了国都上早朝向皇帝献上婚书……

    或许六名官员是楚王派刺客毒杀,原因就是六名官员要让他的未婚妻入宫为妃。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洪星华便是楚王的逆鳞,谁敢打洪星华的主意,楚王就对谁下杀手。

    六名官员的被杀,让那些针对楚王、洪家的官员吓破胆子,一下子全部息声。

    楚王的献俘队伍还没到国都,楚王的凶残狠辣名声便已传遍。

    就在这时,北地首届独立科考开始了,吸引了大周国所有文人的目光。

    科考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生试并非所有人能参加,而是拥有童生资格的人才能参加。

    因此想要参加科考,第一步是获得童生资格,而获得的方式仍是通过考试,所以大周国把童生考试放在乡试的前面,简称“童生试”、“童试”。

    童生试分为县试、府试、院试。

    县试是由各县及官方承认的书院组织。比如长平县、燕城书院、北山书院、青松书院都有资格组织县试。

    以前北华书院也是有资格,去年因为师生闹出大事故(见536、537章)被燕王下令十年不得组织县试。

    北地各县、各大书院的县试开始,标志着科考拉开序幕!

    李家四少年所在的北山书院是老牌的书院,本次县试与以往一样,只用了两日就考完张榜。

    李家四少年榜上有名,名次比较靠前,特别是学习天赋最好也最爱读书的李福康,竟然考了全院县试第一名!

    李健安的小舅子王志高同样上榜了。

    李福康的大舅子张金海、小舅子张铜江也考上了。

    十二岁的张铜江在北山书院只读了不到一年书,这次是抱着试试的态度,结果榜上最后一名,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

    六狗子刚读一年书,还没有上书院,在长平县参加县试,名落孙山。不过,这样才正常,说明县试有一定的难度,不是只要识字的人就能考过。

    “三日后便是府试,我们抓紧最后的时间好好温习功课,争取都上榜。”

    “府试的题目肯定比县试难。我已跟江哥哥说了,他同意你们去燕城我家,这三日他给你们指点一二。”

    就这样,李家四少年把王志高、张金海、张铜江都带回燕城李家。七个少年在那里进行最后的冲刺。

    江青云教导四个是教,教导七个也是教,为了七人能考出好的成绩,他特意跟李如意及总管事打了招呼,这几日就不去燕城作坊,所有的时间都留给七人。

    夏末的一天,早晨,府试开始了,户籍在燕城辖区考过县试的学子,大概两千人,乌泱泱一片,潮水般向考场涌去。

    府试的时间是一天一夜,比县试长。

    这期间考生每个人一个隔段小间,在这个大概两、三平米的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