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琼蕊不敢违背周冰的意思,喃喃道:“四弟小时候排泄的污秽物,我又不是没见过。”
“我要瞧瞧。”周莫玄摊开双手,一脸的无辜,“我肚子里怎么可能有虫子?”
周景望上下打量周莫玄,挥挥手示意让他有多远走多远,“你刚用过早饭可别瞧了。哥哥我怕瞧了之后大吐特吐。”
周莫玄见状更好奇了,非要瞧看。
不一会儿,就听见院子传来周莫玄的呕吐声,那动静真是惊天动地。
“恶心死了。太恶心了。姐,你可千万别来看!”
“那是他自己拉出来的,他有什么好恶心的。”周冰心道:老子都没吐,他吐什么吐。
周琼蕊按捺不住好奇心,走出去见周莫玄吐得腰都直不起来,担忧道:“弟弟,你不是又发病了吧?”
“不是。我是被那些东西恶心了。”周莫玄要把肠子都吐出来了,扭头见家人都站在身后,特别是燕王妃又落泪了,忙道:“哎哟喂,我肚子里这么多的虫子竟是没死,我可是真是福大命大。”
周景望板着脸,道“你快别闹腾了。快回卧房去躺着。”
“你说我有这么威武英明的爹,这么温柔善良的娘,这么英俊能干的大哥,这么貌美如花的姐姐,我这么命好的人,怎么可能肚子里生虫子。我不是好奇吗。”周莫玄嘴皮上下这么一碰,一堆的好话就说出来了,把四个亲人都夸成一朵花。
周琼蕊哭笑不得,指着周莫玄跟燕王妃埋怨道:“娘,你看弟弟都这样了还油嘴滑舌呢。”
周冰忍着笑跟燕王妃道:“小兔崽子没事。你别担心他。”
周莫玄拿着丝帕把嘴、下巴、手都擦干净,脸还是苍白色,却露出一个灿烂笑容,“好吧,我以后再也不好奇了。”
燕王妃刚才就被温柔善良四个字说的不揪心了,拧了周莫玄的耳朵一把,嗔怪道:“你啊,真是个不省心的,回头给你定门亲事,给你娶个厉害媳妇管住你。”
周莫玄把燕王妃的手放在胸口,撒娇道:“娘,我不定亲事,我不要娶媳妇,我要和爹娘过一辈子。”
燕王妃终于笑了,道:“呸。我们才不稀罕和你过一辈子。”
昨日一家人还死气沉沉,今日就笑口常开。周景望真希望天天都如此。
人吃五谷杂粮生百病,周莫玄肚子里生虫这是病,又不是见不得人的丑事,况且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少,周冰就没下封口令,还让派人去军营打听,看有没有将士得此病,好用这个方子一起治了。
不到一个时辰,整个王府都知道江青云半夜带来了一位神医妙手回春救了周莫玄一命。
“我瞧见县公爷在院子里活蹦乱跳,王爷、王妃、世子爷、县主都面带笑容,县公爷的病肯定好了。”
“县公爷的病不是被太医治好的?”
“不是。县公爷的病的是被表老爷带来的神医治好的。”
“表老爷?怎么会是表老爷。”
“表老爷怎么了?”
184雷霆之怒
“不是那谁说表老爷是凶人,谁沾上他都没会没命吗?”
“谁说的这话,真是不要脸!表老爷那般好的人,怎么会是凶人。”
“要不是表老爷及时带来神医给县公爷看病,县公爷这回可就不妙了。”
这几日后院有人造谣江青云是不祥之人,谁跟他走的近谁就倒霉,周莫玄这次突发重病差点被马踏死就是因为常去看望江青云,沾了不祥之气。
谁知,江青云带的人救了周莫玄。这些人的脸被打得生疼。
中午,周东一脸愤怒的提着食盒进了屋,见周莫玄坐在太师椅上吃果子,走至跪下便道:“县公爷,小的刚才去厨房听到有人说……”
站在一旁的周西低着脑袋道:“小的也曾听人说过表老爷的坏话。”
周莫玄目射杀光,冷声道:“这些人不止一次诋毁表叔。真是可恶可恨!”
周东气道:“表老爷是太妃的外甥,他们这么对表老爷,就是对太妃的不敬。”
周莫玄为江青云打报不平,也想捍卫秦太妃的尊严,可是那些人都有主子,不是他能收拾的,而且他的生母正有身孕,他直接攻击那些人的主子,那些人的主子会说不定会报复到他的生母身上。
不过,他不能做的事,有人能做。
当日,周莫玄趁着周冰过来探望他,哽咽道:“父王,儿子病的这几天听到一些不堪入耳的话,都是攻击表叔。表叔对儿子有救命之恩,儿子心里很难受。”
“什么话?”
周莫玄流着泪便将那些话说了,很聪明的没有点名道姓,但周冰是经历无数次九死一生得到王位的人,一下子就能想到那些人是谁。
周莫玄见周冰脸色阴深的滴下水,气呼呼道:“这些人以前就说过类似的话,还传到表叔耳里,奶奶也是知道一些的,只是表叔不想让奶奶生气,骗奶奶说没有这回事。”
“难怪你表叔不在我们府里住,非得去长平县城。难道你奶奶那几天见到我欲言又止。原来这其中有隐情。”周冰想到孤苦伶仃的江青云在王府受到刀子般的舆论攻击,心里十分愧疚,再想到历经重重磨难把自己养大帮自己坐上王位的生母,那就更是愧疚的无与伦比。
周莫玄语气十分沮丧的道:“表叔刚才还跟我说不在我们府过年。”
周冰跨出院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派大总管彻查此事。
作为一国之王,又是燕军的大元帅,周冰的精力都放在国家、军事上面,极少管后院的事,这回是真的动怒了。
大总管令行禁止立即彻查,一个人都不会放过。
这一查竟是查出三十七人。
这些人为了减轻罪名,就狗咬狗,互相揭底,什么张三偷了王府的东西卖到外面,李四睡了侧妃院里的三等丫头,许多腌臜的丑事。
三十七人当中有三人是管事,他们是侧妃进王府时带来的陪嫁下人,还有四人是一等丫头,她们是侧妃、贵妾的陪嫁奴婢。
周冰看着口供,脸色越来越黑,看完之后只说了两个字,“绞刑。”
谁来求情都无用,三十七人被王府亲兵队带进偏僻的黑屋,捂了嘴巴,全部绞死。
他们的主子也就是后院的四名侧妃、贵妾被周冰罚禁足百日、抄写佛经百遍。
四名侧妃贵妾的这个年过不好了,她们的儿女自是跟着倒霉,夹着尾巴做人。
这些事都与李如意无关,跟她有关的是江青云从燕王府回到长平县城后的第二日就去了她家,送上江府及燕王府的重礼,感谢她对周莫玄的救命之恩。
江青云在燕王府呆了整整五日,直到周莫玄的排泄物里没有蛔虫才离开。
燕王周冰从江青云嘴里得知李如意不喜欢高调,便让江青云把燕王府的礼物带给李如意。
“我侄子的病都好了。”
“那就好。”那么好的一个少年,要是死在蛔虫穿孔上那就可惜可怜了。
“你的医术远比我想象中的厉害。小神医的绰号名不虚传。”江青云语气里充满了尊敬与感激。
以前江青云曾经误会李家,认为李如意的名声是李家为了攀附富贵造势出来的,谁知他错了。
眼前的小女孩面对富贵冲天的燕王府,没有攀附之心,匆匆来办好事匆匆去,医术高明且人品高尚。
李如意很是谦虚的道:“患者生的病正好我会治而已。”
前世许多人以为中医没有西医好,其实是错的。
在李如意的眼里,中医、西医各有所长。
以她的了解,古时的郎中都是从幼儿开始学习医术,识草药、制药草、把脉、认穴道等等,至少学十年才能出师,然后通过实践慢慢积累医术,才能坐诊。
现代的中医医生,都是十八岁上大学才开始学习医术,刚学四、五年就开始坐诊,基础不扎实,医术自然不行。
如果古时的郎中来到现代,个个都能当名医,不比西医差。
江青云有些自嘲的道:“上次是胆结石,这回是蛔虫穿胆孔。我认识的人怎么胆都有病。”
李如意微笑道:“是啊。你不说我都没觉得。两位患者的病都跟胆有关系。”
“幸亏他们遇到了你。”
李如意却道:“不。幸亏他们遇到了你。”
江青云忍俊不禁,指着自己高挺的鼻子,“你这么说,不知道的人以为我是神医。”
李山在后院豆腐房忙得不亦乐乎,听说江青云来了,立刻过来打招呼,还亲自从厨房端了一碗汤圆放在江青云旁边的桌上,笑呵呵道:“江老爷,吃碗醪糟汤圆暖暖身子。”
江青云起身道:“叔叔,以后叫我名字,别再叫老爷。”
李山很是受宠若惊,“这个……”
李如意朝李山眨眨眼睛,道:“恭敬不如从命,爹,您与娘就叫他青云。”
“好。青云。”李山叫了一声,觉得这个名字可真好听,青云直上,真有气势。
江青云接着跟一脸欢喜的四个弟子道:“你们以后别叫我师长,就像小神医叫你们一样叫我哥哥。”
他的老奴、侄儿都是李如意救的命。李如意的哥哥又是他的半个弟子。
他觉得跟李家可真是有缘。
李健安一脸不相信的问道:“这怎么使得?”
185拥有行医文书
江青云环视四个少年,他们的眼睛清澈干净,让人看着就舒服就心生好感,便道:“你们与我年龄相仿,怎么就使不得。好,别扭扭捏捏,就这么定了。”
江青云并没有正式收四个少年做弟子,但这回他愿意当四个少年的哥哥。
这是江青云对李家的亲近,也是对李家真正的认可。
四个少年面面相视,等江青云吃完醪糟汤圆,心有灵犀齐声叫道:“江哥哥。”
江青云应了一声,望向李如意,见她笑眯眯还露出缺一颗门牙的牙齿,道:“小神医,你呢?”
李如意却是跟家人道:“你们听听,他还叫我小神医呢。”
“好。我以后叫你如意。”
“江哥哥。”
江青云再次笑了,目光深邃,神采奕奕,像只雪天觅到食物的狡猾狐狸。
福伯、周伯在一旁瞧着,默默数着江青云笑的次数,心里均是暗喜。
这回江青云在李家呆了一个下午,特意查看了李家四少年的功课,还去瞧看了豆腐房,看到三只被蒙上眼睛只知道拉磨的驴子又乐了。
不过,豆腐房太忙了,李山兄弟、伍家父子在几口石磨、做豆腐的模具之间来回穿梭,脚不沾地,江青云呆了很短的时间就出来。
“你们家天天都这么忙?”
“不。年前忙,以前只是早上、上午忙。”
“过年还做买卖吗?”
“不做。我妹妹早就跟外面的人打好招呼,我们家的豆腐只卖到腊月二十七。”
“过了年再卖豆腐?”
“我妹妹也早对外说了正月初十后开始卖豆腐。”
江青云听了李家四少年的话,心里暗道:原来李家的买卖是如意做主。
李英华问道:“江哥哥,您过年哪日在府里,我们想去给您拜年。”
“我年初一至初三不在府里,初四就回来了,你们可有不懂的问题,就留在初四来问我。”
李如意听说江青云要走,“我再给你把把脉。”过了一会儿,“你最近几日心思过重,又没有锻炼,体质下降了,日后不能这样。”
江青云瞧了福伯、周伯一眼,见二人摇摇头,可见他们没有跟李如意透露半句,定定望着李如意,轻声道:“你可真是厉害,把个脉就知道我这几日的状态。”
燕王府一下子死了几十人,四位侧妃贵妾受罚。这么大的事的跟江青云有关。江青云怎会不知,又怎会不想的多。
李如意柔声道:“你不要想太多,还有运动量要加大。”
江青云见李如意目光关切,这个小姑娘的心意他领了,点了点头,“好。”
李家人待江青云走后,沉浸在狂喜之中,一是江府、燕王府的礼物很贵重,二是今后江青云与李健安五人以兄妹相称,三是李如意拥有了燕城官府颁布的行医文书。
“江老爷送了我们家两大箱书,全部是崭新的新书,应该他在派人特意燕城城府的书馆买的。”
“燕王府赏赐一千两银票、上品玉佩一对、珍珠首饰一盒、绸缎十匹。”
“妹妹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行医了。”
“多谢妹妹。”
“那么医生都瞧不好县公爷的病,如意去了只用了几个时辰就瞧好了。如意的医术真是厉害,”
一家人围住李如意表达欢喜之情,也祝贺她一举成为被官方认可的郎中。
李如意笑靥如花,在一家人的注视之中打开了一个巴掌大的红木木盒,露出里面的行医文书。
一尺左右正方形上好的宣纸上面用墨字写着几行字:燕城长平县礼村,李如意,大周国XX年生人,通晓医术,可坐馆行医。
字迹十分工整,只要识字就能认得出。
落款大周燕城官府,还有官府的公章及负责签署行医文书的官员及太医院分院太医的私章。
太医院在南北几座大城府设有分院,燕城就是其中之一。
负责考核郎中的是太医分院的太医及燕城的官员。
行医文书有了公章、私章,一下子就庄严起来。
这就是大周国的行医文书。
李如意在前世有医学方面的资格证若干,今生还是第一次拿到行医文书。
她在离开燕王府时,猜测会得到金银宝物的赏赐,可没想到会得到行医文书。
毕竟她是个女子,还是个不到十岁的小女子。大周国自建朝以来就没有女郎中。
她也压根不准备挑战世俗去燕城参加郎中考试。
燕王府给她的行医文书真是一个出人意料很大的惊喜。她不是傻子,知道这件事肯定是江青云从中撮合。
“我的儿,快让娘瞧瞧你的行医文书。”
“我们李家从未出过郎中,你是头一个。”李山决定,
过年上香时要告诉老祖宗这件大喜事。
“救死扶伤,行医就是行善。妹妹给患者治病,这是行善积福。”
李家人包括李石在内都识字,连忙擦净手,轮流拿过行医文书仔细瞧看。
“妹妹,你可以在金鸡镇药铺坐诊行医了。”
“金鸡镇的郎中医术没有妹妹高,妹妹就是在燕城药铺也使得。”
“妹妹,燕王府给了你一千两银子,你可以拿着这笔银子在燕城开药铺,悬壶济世!”
“对啊。妹妹的医术完全可以自己开一家药铺。”
李家四个少年激动无比,为李如意憧憬未来。
赵氏心道:这是男子的天下,什么行当都没有女子出头。从未听说过女子开药铺的。
她见四个儿子这么高兴,不忍心让他们难过,便没有打断他们。
“开药铺?”李如意微笑轻轻摇了摇头,“开药铺可不是简单的事,不是我一个人就能行的。我听五狗子说,金鸡镇的药铺有两个坐堂郎中,有一个药师,还有两个药徒。两个郎中、一个药师都是出自行医世家。”
金鸡镇只是一个镇子,药铺就有五个郎中药师药徒。燕城的药铺至少得有十几个郎中药师药徒。
这个行业的人大都是子承父业,医术一代传一代,积攒了许多的人气,背景自是深厚。
李如意要是开药铺就得从别的药铺挖人,还得大量的进药材,跟别的药铺抢资源。
186决定买房
她医术高明,用不了多久就会把同行的患者抢过来。到时树敌太多,腹背受敌,说不定哪天就被同行联手坑了。
再说李家无权无势,她是个女子,要是患者让她出诊,她没有拒绝的能力,也没有自保能力。
在大周国的封建统治下,她想要活得长久,想让李家得到富贵,必须低调。
别说开药铺,就连拥有行医文书这件事,她都不会公开。
李英华冷静下来,跟三个兄弟道:“开药铺不是件简单的事。”
李福康问道:“我们家可以试试,不试试怎么知道能不能行?”
李如意便将心里所想全部说了。
李家四少年均是一脸感慨,心道:妹妹要是个男子就好了。要是我现在是高官能给妹妹撑腰就好了。
“我的儿想得可全面。”赵氏没想到爱女想得这么深远,思想这么成熟,“那就我们都听你的,不要将此事宣扬出去。”
“闺女,你快把这些财宝都收好,以后当你的嫁妆。”李山的性格非常倔强,也非常保守,甚至有很强的小农意识,但是他不会像别人家的爹把女儿得到的好东西都扒拉给儿子。
李家四兄弟直接把银票塞在李如意的手里,然后把礼物全部拿到她的卧房。
李如意笑道:“两箱书就放在你们房里,方便你们瞧看。”
“多谢妹妹。”李家四兄弟喜滋滋把两大箱重重的书抬回自己的房,然后这就拿起书看。
这边李如意跟李山夫妻道:“爹、娘,我之前有一个想法,之前银子不够不能实施,如今有了银子,我想跟您们商量,我们家在长平县城买房吧,这样我们家离江哥哥府里就近了,我哥哥可以每日去找江哥哥。”
李山忍不住道:“闺女,咱们家有房子住,你怎么不买地?”
赵氏已经听呆了。
十几年前,赵氏还是当姑娘的时候,赵家在镇里住,她的爹娘不止一次说,镇里的开销比村里多,但是好处也比村里多的多。
赵氏的爹娘生前最自豪的事就是把家从村里迁到镇里。
这次李如意说要把家搬到县城,长平县城比金鸡镇繁华多了。
赵氏自是一百个同意李如意的想法,可是家里的买卖怎么办,去县城了还能做买卖吗?
李如意反问道:“地?”
李山苦口婆心的劝道:“闺女,你买地可以租给佃农,每年都能收粮,买了房我们自家住,可收不了房租。”
“爹,您对买地可真执着。”
李山很是激动的道:“那是。我们家人口这么多,至少得有百亩地才行。”
赵氏觉得快要跟不上女儿的思维了,便深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道:“我的儿,娘听你的在县城买房,只是家里的豆腐房怎么办?”
“在县城也可以开豆腐房。”李如意早就想过了,她们家认识县城的郝县令,又跟江青云关系亲近,现在又跟燕王府打过交道,完全可以把豆腐房开进长平县城。
李山问道:“豆腐房那么大,在县城怎么开?”
李如意早就打听过了,道:“县城有四、五进院子的宅子,我们可以买那样的房子。”
李山目瞪口呆,显然被李如意超前的想法吓住了,“那得要多少钱?”
李如意答道:“二、三百两银子吧。”
李山觉得呼吸都有些困难了,头摇得像拨浪鼓,“这怎么使得。太贵了。贵得太离谱了。前些天三百两银子能买一百亩地。”
别说李山,就连赵氏都觉得太贵了,要知道当年赵家在镇里买的有两进院子十间房的宅子才五十两银子。
“那我们家可以买离县城城门不远的房子一百两银子就够了。这样我们家可以跟江哥哥做邻居。”
江府距离长平县城城门三里路。
李如意上次去江府之后就打听了,要是在江府旁边买一座四、五进的宅院,需要一百多两银子,要是买地皮自己建,也就八十两银子。
李如意就知道爹娘不会同意,这就是她的策略,先说贵的,然后再说便宜的,这样爹娘就会觉得便宜的好便宜啊。
果然,赵氏听到一百两银子,就很心动的点点头,立刻跟李山道:“只是隔着县城城门,城门里的房三百两,城门外的房只要一百两,一下子少了二百两,我们家就买县城城门外的房。”
李山喃喃道:“一百两能买三十三亩地,良田,那可是良田。”
李如意喝了口茶水,清了清嗓子,缓缓道:“对了,县城与燕城之间有三家书院,我哥哥以后还能去书院读书。”
尚县的青松书院在金鸡镇一带很出名,但是比起长平县与燕城之间的官方办的燕城书院及民间的北山书院、北华书院就差多了。
青松书院离燕城远,请的师长在科考排名比较低,在几座书院当中学费最便宜。
燕城书院是燕城方圆几百里官员子弟读书的地方,师资力量甩青松书院几条街。那里有进士当师长,最次的都是举人。
北山书院、北华书院的院长是进士出身,师长都是举人。师资也比青松书院强许多。学生都是当地的富贵人家、书香门第的子弟。
李家四少年的师长张秀才就是北山书院的学生。
以前李家人别说燕城书院、北山书院、北华书院,就连青松书院都不敢想象。
赵氏眼睛一下子亮了,激动的高声道:“如意,你说的太对了,我们家就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