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芸站在李如意身后,瞧着她在纸上一笔一画写下的字,笔迹清秀工整,比金鸡镇药铺里郎中写的字好多了,还特别好认。

    马氏看完注意事项,夸赞道:“你的字写得不错。”

    李如意谦虚的道:“我娘和哥哥都教我写字。”

    前世她当军医去了边防之后,认识一个离休老干部,这个老干部出自民国时的书香门第,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见她喜欢书法,就把她当成弟子来教,严格要求,让她练的毛笔字还都是繁体字。

    今生她拿起毛笔写繁体字,很是顺利,只练了一个月,就恢复了前世的书法水平。

    马氏问道:“我听说你姥爷是秀才?”

    李如意轻轻点头,“是。”

    马氏的生父是个商人,地位没有秀才高。马氏嫁给张秀才,马家觉得是件荣耀的事,遗憾的是张秀才后来断指,无法参加科举,没能考上举人。

    李如意去给马氏抓草药,让马氏母女回了大厅。

    张秀才关切的问道:“如何?”

    马氏面带微笑,“她给我瞧过病了。”

    张芸有些激动的道:“小神医出马,一个顶俩。小神医已经给娘开了药方,还写了注意事项。爹,以后你可得盯着我娘,要我娘按着注意事项上说的去做。”

    李如意再次进大厅时,发现张秀才父子看她的眼光都不一样了。

 194少女的秘密

    张家人怕打扰李家,提出要离开,李家人哪里肯,硬要把张家人留下来用了中饭。

    张秀才见马氏朝赵氏点头同意留下吃饭,看来马氏心里同意这门亲事了,顿时非常高兴,中午还跟李山吃了酒,走的时候,跟李家人道:“明明是我们求医,结果我们吃了喝了走时还拿东西。”

    李家人一个个眉开眼笑跟张家人道:“欢迎你们常来。”

    上次摆满月酒,李山见了张秀才还很拘束,这次碰了杯喝了酒,放开许多。

    最高兴的是李家四少年,学堂那么多的弟子,能受到张秀才重视的寥寥无几。

    特别是刚才,张秀才亲口跟他们说,给他们找往年的北山书院招生考题,这让他们惊喜若狂。

    张秀才等着一回到家里进了卧房,就兴冲冲的问马氏,“如何?”

    马氏缓缓道:“还凑合。”

    张秀才自豪的道:“只是还凑合,我的四个学生都是好的。”

    马氏低声道:“你说的李福康容貌是不错,只是性子活泼了些,怕是不沉稳。”

    “福康今年才多大,十三而已,你想让他像我这样沉稳,那是不可能的事。”

    马氏反问道:“你就沉稳了?”

    “我当然沉稳!”

    “你可比不了我哥哥沉稳。”

    “好。你说的对。我没他们沉稳。”张秀才最无语的就是马氏总拿他跟三个大舅哥比,“谁叫我娶的妻子比他们娶的好,我无需沉稳。”

    马氏得了夸赞,笑得脸都红了。

    张秀才搂着马氏上了床,大白天的当然只是午休,好不容易不用教书,又快过年了,自是好好的休息。

    马氏还想着女儿的亲事,问道:“你觉得李福康能考上北山书院吗?”

    “能。”张秀才闭目似睡非睡的道:“他们另找了一个举人当老师,这个举人可不得了,是蜀地江族的嫡系,有这样的人物当老师,他们就是草包,也能考上北山书院。”

    马氏还是头一次听张秀才说此事,一下子激动起来,“李家怎么跟举人攀上交情的?”

    “小神医治好了举人的老奴,举人心生感激,同意指点我那四个学生。”张秀才翻了个身,“等李山来给我们家拜年,我就暗示他,让他来我们家提亲。”

    马氏推了张秀才肩膀一把,嘱咐道:“还是等李福康考上北山书院再说。”

    张秀才很固执的道:“不行。这事不能拖。”

    “万一李福康考不上呢?”

    “没有万一。”

    “怎么就没有万一?”

    回答马氏的是张秀才的鼾声。

    马氏倒没生气,李家的条件、家教等等,都比她想象的好,说实在话,李福康比她的侄儿有潜力。

    她想着丈夫总说的一句话,莫欺少年穷。

    李福康要是能考上北山书院,能考上秀才就好了。

    现在马氏只是期望未来李福康能像张秀才一样成为秀才,压根不敢想举人、进士。

    张秀才一旦决定的事,马氏都无法改变。

    马氏怕女儿不愿意,晚饭后特意把女儿叫来,娘俩坐一堆说话。

    张芸羞的满脸通红,低头道:“娘,原来你今个去李家不是瞧病,而是为我瞧看李福康?”

    “也是瞧病,也是瞧看。你觉得李福康如何?”

    张芸小声道:“我的亲事全凭爹娘做主。”

    马氏瞧不到女儿的表情,急道:“你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张芸轻轻点点头。

    马氏轻叹一声,“女要高嫁,你嫁到李家那是低嫁。”当娘的总希望女儿能嫁的好,进了婆家的门,不要吃苦不要受罪。马氏是个普通的女人,想法也是这样。

    张芸抬头,目光幽幽,道:“娘,以我的情况……怎么能高嫁呢?”

    马氏面色微变,搂着张芸的肩膀,语气充满愧疚,“我的儿,都是娘不好,娘没有把你生好,娘害了你。”

    “这怎么怪你,我没有怪你的意思,你可不要多想。这是我的命。”张芸脑海里浮现一张俊俏少年的笑脸,若是跟他成亲,他发现自己的秘密,肯定会嫌弃,那时他再不会对自己笑了吧?

    马氏抚摸着张芸肌肤光滑白净的脸,要是她身上的肌肤都是这样就好了,不由得目光怜惜,轻叹一声,“罢了,你就嫁李福康。他是你爹的学生,李家门槛比我们家低,你过门之后,他不敢对你不好。”

    张芸在心里道:但愿如此。

    腊月二十七,冬日的阳光照耀着古老的燕城,北城门外官道两边树林在年前变成了的集市。

    此时正值上午,方圆几十里的百姓都来此买卖年货,人山人海,极为热闹。

    许家的骡车在这里毫不显眼,不过许家卖的豆腐、豆腐干、豆腐皮却是独此一家。

    人们和前些天一样,蜂拥而上抢购豆制品,连带着五狗子的护膝都好卖起来。

    人们的模仿力非常的强,又十分的渴望财富,李如意给五狗子想出的护膝,在燕城卖了几天就有人跟风卖了,无论是布料还是款式都一模一样,价钱还低些。

    五狗子的护膝买卖被抢了好多。

    不过,燕城的人太多了,需求量很大,护膝还是能卖掉。

    午时将至,许家的货物都卖光了,五狗子笑容灿烂上了骡车。

    二狗子赶骡车,许正难得坐在骡车里歇息,“一千个护膝都卖光了?”

    “卖光了。”

    “明天我和你二哥不卖豆腐。你还来燕城卖护膝吗?”

    “不来了。”五狗子笑容没了,语气带着深深的抱怨,“我二哥刚才四处转了转,有十家卖护膝,跟我卖的护膝一模一样。明个估计卖护膝的人更多。”

    四狗子愤然道:“如意给我们想个赚钱的法子不容易。那些人什么都不用想,把我们家的护膝买回去拆开就知道怎么做的。”

    许正很是感慨道:“还是卖豆腐好。别人学不会做豆腐。”

    半晌,五狗子道:“如意跟我说,这买卖做不了几天,我前前后后做了十几天,赚了好些银钱。我知足。”

    许正有些好奇的问道:“今个赚了多少?”

 195患病归家

    五狗子谦虚的道:“没你们卖豆腐赚的多。”

    许正忍不住咧嘴哈哈大笑,“那是。我们的豆腐上来就被人抢光了。”

    四狗子一脸的羡慕,“爹,你和二哥吆喝着明天不卖豆腐,那些人急坏了,赶紧过来抢,生怕买不着。”

    “燕城的人可真有钱。我以前都没想到燕城的人这么有钱。”许正想到自己今天又赚了许多银钱,比起苦力砌城墙强百倍,心里乐开花。

    四人赚了这么多钱,还是很节省,能回家吃饭就回家,坚决不买外面的吃食,回到家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

    马氏估算着时间,已在半个时辰前把饭做好了,在锅里用热水热着,“今个比昨个回来晚了,东西都卖光了吗?”

    许正笑呵呵道:“傻婆娘,我们今个的东西比昨个多,当然回来的晚些。”

    四狗子叫道:“饿死了。我能吃五个馒头。”

    五狗子跑到厨房,惊喜道:“娘煮了鸡蛋,还炒了肉!”有蛋还有肉,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二狗子左右张望,问道:“娘,三妹还没回来吗?”

    马氏答道:“没。”她原以为三狗子今天会回来,才特意做了鸡蛋还炒了猪肉。

    二狗子叫道:“这都什么时候了,邓家怎么还不放三妹回家?”

    五狗子气道:“我们上次去邓家,邓家的管家可是亲口说腊月二十五就让三姐回来,这都二十七了!”

    许正道:“我吃过饭就去把三狗子接回来。”

    饭菜端上桌,许正等人都饿坏了,狼吞虎咽,坐在马氏大腿上的八狗子馋的咽了几下口水,五狗子夹了片猪肉塞在他嘴里。

    马氏伸手戳了小儿子额头一下,跟五狗子笑道:“他吃过了。”

    “他能吃几口?”五狗子又往他嘴里塞了一片猪肉。

    六狗子、七狗子站在一旁眼巴巴的瞧着桌上的饭菜,七狗子嘴角都流出口水。

    马氏哭笑不得,“老娘中午没给你们吃饭,把你们饿着了啊,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后娘呢!”

    五狗子干脆夹了半碗炒鸡蛋、猪肉片递给六狗子,让他跟七狗子、八狗子到一边吃去。

    马氏轻轻摇了摇头,“我可是炒了六个鸡蛋、切了两斤肉。”去年过年,从初一到十五,全家人才吃了半斤肉、四个鸡蛋。

    今年家里做了买卖,今日的一顿中饭就吃了两斤肉、六个鸡蛋,几个孩子竟是没吃够。

    家里的人口还是太多了。

    饭后,许正就把银钱交给马氏,特意嘱咐道:“孩子肚子里油水缺的太厉害,过年了,你就多弄点荤腥。”

    马氏兴高采烈的数着铜钱,头也不抬的道:“今天才二十七还没过年。”

    许正、二狗子正要出门,外面传来陌生男子的说话声,“我们是邓府的人。许家的人快出来。”

    许家人一听,连忙出去,见是一个穿着青衣容貌普通身材偏胖的中年男子,身后是一辆两人抬的小轿,抬轿的是两个穿着黑衣的少年。

    许正没见过中年男子,看他的穿着比不上邓府的管家,不知是什么人,走至问道:“我女儿呢?”

    “你女儿在轿子里,她病了,我们府请了郎中给她瞧了是伤寒。”

    这年头伤寒发热是能要人命的。

    许正面色倏变,身后的许家人个个一脸惊慌担忧。

    中年男子面不改色,从怀里取出一粒碎银递给许正,语气带着两分轻视,“你女儿的工钱我们府多给了些,算是赏赐。”

    许正接过银子,估摸有二钱,也就是二百个铜钱,这点钱都不够给三狗子请郎中瞧病。

    许家人将轿子里双眼紧闭不省人事的三狗子抱出,又把她的小包裹拿出来。

    “三狗子?”

    “姐!”

    “妹妹!”

    许家人一声比一声大的叫着,三狗子却没醒过来,她的脸色是不正常的潮红,看样子病得很重。

    马氏一摸三狗子的额头,叫道:“好烫!”赶紧让二狗子把三狗子抱回卧房。

    “这几天又没下雪,我姐姐怎么得了伤寒?”

    “姐姐会不会死?”

    五狗子往地上呸了一口,“乌鸦嘴,姐姐不会死。”

    许正心里十分愧疚,要是自己有本事多赚钱,三狗子就不会去邓府当奴婢,不会得伤寒。

    “爹、娘,我去李家把如意请来给三姐瞧病。”四狗子急匆匆跑出院子。

    五狗子盯着中年男子问道:“我姐的契约呢?”

    中年男子没想到看上去瘦弱的小女孩竟然敢跟他说话,当即从怀里取出契约,自是不会交给小女孩,而是交给许正,“人已送到,工钱付了,自此两清,我们走了。”

    这人是邓府的家生子仆人,地位比管家低,但比别的仆人高。

    三狗子进邓府时好端端的,回来却得了重病,管家怕许家不好说话多要银子,就让这人来送三狗子。

    “你等一下。”许正不识字,把契约交给五狗子,让她瞧瞧有没有问题。

    五狗子瞧了两遍,“爹,对的,这是姐姐跟邓家签的短期契约。”

    中年男子没想到五狗子竟然识字,立刻高看五狗子一眼。

    这时,后院传来骡子叫声,中年男子一听许家还有骡子,怪不得三狗子不用继续当奴婢了,原来许家日子好过了。

    李如意赶来时,邓府的人已走。

    三狗子躺在卧房的热炕上歪着脑袋,有气无力的跟马氏倾诉在邓府的遭遇,抬眼皮看到李如意,以为是哪家的千金小姐,习惯性的要坐起来要行礼。

    五狗子连忙道:“姐,这是如意。”

    三狗子一脸震惊,弱声道:“如意妹妹的模样变的我不认识了。”

    李如意见三狗子脸上有泪痕,柔声道:“不止我变模样,五狗子也变模样了。”

    “是,我妹妹的模样也变了。”三狗子心里感慨:是呢,你们都变模样了,都能赚大钱了,只有我还是原来的模样,还是不会赚钱。

    马氏一脸感激道“如意,真是谢谢你,三狗子患得是伤寒,你还过来给她瞧病。”

    “无妨。”李如意坐在炕边,拉起三狗子的手给她把脉,被三狗子盯的有些发毛,白了她一眼,“四狗子说你昏昏沉沉,怎么叫也叫不醒,怎么我一来,你就生龙活虎了。”

    “我刚才是装睡的。”三狗子想到受的委屈惊吓,眼泪又忍不住落下。

 196差点丢掉清白

    李如意问道:“怎么了?”

    三狗子心道:如意算是我们家的恩人,不用隐瞒她。低声道:“我不这样做,邓家不放我回来。我的病也是我自己故意生得。”

    马氏忍不住哽咽道:“邓家人心都是黑的,要害我的三狗子,三狗子不得已把身体弄病了。”

    五狗子俯在李如意耳边气呼呼道:“我姐前个洗了冷水澡,把自己冻成伤寒。”

    李如意心里一沉,什么事能把三狗子逼的在三九寒天洗冷水澡。问道:“三狗子,邓家怎么你了?”

    三狗子泣不成声。

    五狗子愤怒道:“之前邓家跟我们家说好了二十五就放我姐回来,可到了二十五那天,给我姐说,府里事太多需要人,让我姐年三十再回家。”

    “我姐老实,晚几天也没什么,只要年三十能回家就行,结果我姐的一个好朋友悄悄告诉她,邓府的一个客人看上我姐,邓府的老爷要让我姐夜里去陪客人睡觉。”

    “我姐为了保住清白,当天就洗冷水澡把自己弄病了。那个客人怕我姐的病会过给他就说算了。邓府怕我姐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家会闹事,就把我姐送回来。”

    马氏越想越后怕,搂着三狗子哭道:“我苦命的三狗子,差点被人毁了清白。”

    李如意望向三狗子,她生着长脸一字眉,一双细长的眼睛,皮肤比五狗子白,带着几分青涩,看上去有两分可爱,但与美貌毫无关系,体型不胖不瘦,这是个非常普通的少女,她才十三岁,骂道:“邓家真不是东西,邓家老爷为富不仁就是个老王八!”

    五狗子跟着骂了邓家一通,还道:“邓家以前肯定没少干这样的事!”

    李如意咬牙切齿道:“只恨我们两家无权无势,三狗子被邓家欺负,我们只能吃这个哑巴亏。万幸的是三狗子聪慧,用了苦肉计躲过一劫,她的病我又能治好。”

    马氏母女十分感激。

    李如意轻叹一声,安慰三狗子几句,“我回家取药,先把你的烧退了,让你过个好年。”

    三狗子待李如意走后,感慨道:“如意比我年龄小,倒像是姐姐。”

    李如意回家顾不得跟家人说此事,取了药返回许家,让二狗子熬药,又让马氏熬红糖姜汤。

    三狗子吃了姜汤又喝了汤药,发了一身汗,睡了一大觉,一个时辰后醒来时,已经不烧了,精神也好些了,只是肚子饿得很,吃了一大碗鸡蛋面条,跟家人说会话又睡了。

    这一晚,估计是回到家里,心里踏实不用担惊受怕,三狗子睡得很香甜,次日,病就差不多好了,马氏提着东西去跟李如意道谢。

    赵氏已从李如意嘴里知道了这件事,夸赞三狗子机智。

    马氏便道:“我的三狗子是傻大胆,要不是有如意这个小神医,三狗子得了伤寒还不知能不能活下来。”

    李如意救了三狗子一命,许家与李家的关系就更近了。

    “老许,你家三狗子回来,这会子是不是该给她说亲事了?”

    “你家三狗子模样生得好,又在富贵人家呆过见过世面,肯定能寻门好亲事。”

    “你家跟李家关系那么好,你就没想过把三狗子嫁到李家去?”

    几个村人跟许正夫妻开着玩笑,许家的二狗子正月成亲,三狗子是长女,过了年十四岁,可以说亲事了。

    许正做了几个月的买卖,赚了银子,底气足了,就跟马氏商量,“我们把三狗子嫁给福康怎么样?”

    “当然好。”马氏见许正一脸亢奋,怕他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李家要是拒绝了,到时伤了两家多年的情份,便道:“只是我听妹妹说,李家要搬到县城住。我们家这么穷,怎么配得上李家?”

    许正目瞪口呆,半晌,方道:“李兄弟要搬到县城,县城的房子可是天价。”

    马氏接着道:“妹妹还说福康四兄弟要考书院。”

    许正先是震惊而后是沮丧。李家的四个少年本来就很好,将来若上了书院,那简直是出类拔萃,可不是许家的女儿能高攀的上的。

    马氏推了许正肩膀一下,“妹妹说,李家就算去了县城,仍是做豆腐买卖,到时我们家就去县城进豆腐,仍是在尚县卖豆腐。”

    “她真的这么说的?”

    “真的。她说到时她家会跟王海家说一声。”

    许正喜道:“太好了。”

    马氏感慨道:“不知我们家何年何月才能有钱搬到县城跟妹妹家当邻居。”

    “好了。我们托李家的福,如今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太多。你不要多想。”许正反过来安慰马氏。这件事就此打住。

    转眼至年三十,这一日清晨天降白雪,雪花漫天飞舞,很快就给大地披上银装。

    礼村家家户户的厨房飘出香气,蒸枣馒头、烧肉、炖鸡、炒花生瓜子,家里的主妇在灶台前忙得不亦乐乎。

    “娘,锅里炖的是啥,怎么这么香?”

    “猪肘子,瞧你这个馋鬼,娘给你一块肉尝尝。”

    “还有鸡啊?”

    “三只鸡,一只今晚吃,一只后个你姐姐、姐夫来拜年吃,还有一只初五那天吃。”

    “太好了,我们家吃三只鸡。”

    “今年卖豆腐、砌火炕赚了银钱,家里情况比往年强多了,过年当然要吃的好。”主妇眉开眼笑,一点不觉得干活累,突然间想到什么,一拍脑袋,“瞧我这个脑子,竟然忘记买酒了!”

    主妇塞给家里的大孩子几十个铜钱,让他赶紧去镇里买酒,得让当家的男人晚上喝上好酒才行。

    上午就有孩子不怕雪的在家门口放散鞭炮,稀疏的炮声,让村子热闹起来,也带了些年气。

    李家不用卖豆腐,主仆都轻松得很。李山兄弟难得有空闲,让张嫂去厨房帮伍家父子操持午饭及年夜饭,他们一人抱一个小婴孩哄着。

    李家四少年一早就赶着骡车给江青云送吃食了,都是李如意精心做的新鲜素食,总共六样,每样都是大周国没有的。

    家里的事有赵氏安排,李如意难得悠闲,坐在热炕上吃着梨子看着书。

    不知过了多久,突然间外面传来村里人紧张惊慌的叫声,“有人上吊了!”

 197私奔

    李家人均是一惊。

    大过年喜气洋洋怎会有人上吊?

    李山把小婴孩放进摇篮走出来,见赵氏已经站在篱笆门前向村人打听。

    “谁上吊了?”

    “王族的王福至。”

    原来是那个背叛王族的王福至。

    李山前几天还看见王福至挑着东西去村外卖,走路步伐稳健,脸色红润,看着身子骨很好。

    赵氏蹙着眉头问道:“大过年王福至好端端的上什么吊?”

    “你不知道啊,那个狐狸精一样的章氏跟外面的男人跑了,都跑了三天了,王福至想不通就在山上找了棵树上吊死了。唉,听说王福至的舌头都吐出来了,能吓死人。你可别去看。”

    赵氏天天跟马氏、丰氏见面,村里发生的事情都知道,就是没听说章氏私奔,再说章氏一个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