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位太医并肩而行,出了月亮门听到丁将军长子的声音,想到马上能见到传说出的小神医,竟是有些激动,待看到一行人从对面由远至近,其中有三个少年,不知道哪个才是小神医。

    丁府的奴仆低声提醒道:“个子最低的就是小神医。”

    程应没想到小神医年龄这么小,个头这么低。他的一张老脸上布满惊讶表情。

    贺少朝内心惊诧,表面却看不出来,笑道:“小神医,久仰大名,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程应被贺少朝抢了先,连忙道:“我是程应,他叫贺少朝。我们就是燕王府的太医。”

    “两位太医好。”李如意知道贺少朝,还看过他的字。

    年前燕王府送给她的行医文书当中燕城太医院太医的签名就是贺少朝。

    她听江青云说贺少朝出自南方杏林世家,家里从医有几百的历史。

    不过,贺少朝没有程应出名,因为后者有一位名满天下的医神师父,并且本身的医术十分高超,在北地的名医里面能排到前三名。

    今日李如意能见到两位太医,心里小小激动。

 227舌战太医

    “青云见过两位太医。”江青云的语气带着一分敬意。

    他在燕王府居住的那些日子,两位太医都曾给他瞧病开药。

    程应见李如意亲自背着药箱,有点意思,特意指了指李英华、李敏寒问道:“这两人是你的助手?”

    李如意答道:“不是。他们是我的哥哥。”这里的郎中出诊都带着助手,也就是医徒。医徒负责背药箱熬药等杂事。

    程应瞟了一眼笑容憨厚的李山,问道:“那他是?”

    “不是。这是我爹。”李如意见程应一脸狐疑,解释道:“我今天给患者取箭头不需要助手。”

    程应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叫道:“你一个人动刀,不需要助手,这不可能!”

    贺少朝向程应使眼色,“老程,你这么凶会把小神医吓跑!”

    李如意望了望程应,竟是轻笑,秀气的眉毛一挑,很是自信的道:“到底能不能,稍后你就知道了。”

    贺少朝再次说明来意,“我们今日来除了看看小神医给丁将军取箭头,还想跟小神医请教医技。”

    驱虫药药方当中有两味药材用的很奇特,这两种都带着一点点毒素,但是放在一起毒素就抵消了。

    如果把两种药材取掉或是用别的药材替代,驱虫药的药效大打折扣。

    这种剑走偏锋的药方不是没有,贺少朝想问问李如意是自己配制出来的方子还是通过古书查出来的。

    另外,胆结石的病人以前贺少朝遇到过,当时不知是胆结石,束手无策,现在知道了,想向李如意请教。

    程应推开贺少朝,跟李如意道“你先告诉我,你给丁将军取箭头,他会剧痛,你不用助手,到时谁来按住他。你是打算让丁府的人来按着他?”

    他的个子虽矮,但比李如意高,这样一来就成了俯视,语气又咄咄逼人,显得非常强势。

    李如意在前世什么样性格的医生都见过,不以为然,朝月亮门走去,头也不回的答道:“我没这么打算。你这么着急做什么,等会亲眼目睹不就知道了。”

    程应心里异常好奇,全然忘记刚才把贺少朝推开,扭头拉住贺少朝的胳膊,兴冲冲的道:“走。我们跟去瞧瞧。”

    贺少朝早就习惯老同僚的性格,有些哭笑不得的道:“我说老程,你能不能沉稳些。”

    程应低声道:“小神医能解剧毒,能制驱虫药,能治疯病,我见到她能沉稳才怪。”

    江青云跟李家父子解释道:“程太医是医痴,性子有些独特。你们莫要生气。”

    李敏寒总觉得程应刚才打量李如意的目光里带着探究,用极低的声音问道:“爹,他们是不是瞧出如意的秘密了?”

    程应听力比常人好,扭头盯着李敏寒,反问道:“你说呢?”而后低声道:“什么人从我面前一过,我就知道他是男是女。”

    贺少朝自是一眼看出李如意是女扮男装,不然刚才一个劲的维护她,对程应骂道:“得了。你再胡说,小神医让你滚蛋!”

    程应见贺少朝都气得发火了,却是笑道:“我滚蛋,你也留不下来。”

    两人在燕王府共事多年,时常因为医学问题上意见不同吵架,吵完又合好,彼此很了解,关系很好,说话很随意。

    一行人穿过月亮门,又走了一段路就到了丁将军夫妻居住的院子。

    丁夫人早就等着这一天,在丁将军的卧房门前站立,看到李如意像见到亲人般小跑而至,“小神医,今天你真的能把我夫君胸口的箭头取下来?”

    李如意自信的点点头,“先检查,检查之后就动手术。”

    丁夫人大喜。

    仍是程应开口问道:“箭头取出来,人能活几天?”

    “我用的手术方法前所未有,你瞧了便知。”李如意心道:不露几手打击一下你,你是不知道我的厉害。

    程应不达目的不罢休,提高声音问道:“我问你,取箭头时,丁将军会不会疼死,会不会失血过多而死,箭头取出来,丁将军会不会发热,发热之后会不会死?”

    丁将军胸口的毒箭头这一病例,已经被程应与贺少朝讨论了许多回,程应还将此病例写信告知几位师兄弟,得到的答案是无法医治。

    程应这么说这么做是本着对丁将军负责的态度。

    程应要提的问题也是贺少朝所想。刚才在路上,贺少朝按住程应不让他问,怕他与李如意吵起来,闹得丁府上下都知道,传出来对双方都不好。

    现在在房间里,贺少朝不再阻拦,还帮腔道:“小神医,我们在太医院给重症病人瞧病,就是几位太医在一起拿定诊治的方法及药方。”

    之前李如意来几座将军府行医,从未遇到同行,这是第一次,且是同行中的顶尖人物。

    李如意对于汇诊病人并不陌生,前世大医院的重大手术是由几位医术一起开会制定最佳手术方案,便道:“你们要与我汇诊是吗?”

    “这个……”贺少朝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我们治不了丁将军的病,不能与你汇诊,不过,很想听听你的诊治方案。”

    这话说的光明磊落,让李如意对贺少朝添了一分好感。

    程应道:“你先回答我刚才的问题。”

    “我制出能够降低患者局部手术疼痛的麻醉药,我给患者使用麻醉药,在麻醉药的药效期,用银针封穴防止患者血液流出,还会用金创药涂抹患者伤口止血,患者手术后,我会给患者付下防止患破伤风、发热伤寒的药。”

    这番话让贺少朝陷入深深震惊之中。

    麻醉药、金创药毫无疑问是新药,如果药效跟李如意说的一样,那会福及全天下的人。

    先是驱虫药,再是麻醉药、金创药。小小年龄的李如意竟然制出三种能够载入医药史的新药。

    “你说的简单,实际做起来很难。”程应立刻就手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向李如意发问。

    他的问题直接尖锐,李如意心怀高超医术,坦然对答。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答辩,而是一场目前医术界最高水平的答辩。

    一个问的飞快,一个答得不紧不慢。一会儿几十个问题就问过去了。

    李如意脸上的表情一直是那般自信,而程应则是由疑惑一点点的变成了敬佩。

    不过,动手术是需要大量的临床经验。懂医药知识不代表手术就会成功。

 228心服口服

    程应带着这个疑惑开口道:“让我瞧瞧麻醉药。”

    李如意立即打开药箱,从里面取出了装有麻醉药丸的瓷瓶,在程应眼前晃了几晃。

    程应很是激动的伸手抓向瓷瓶。

    “手术之后再让你瞧。”李如意动作非常敏捷,让程应干瘦的手落空。

    她的目光无意中扫过程应的手,发现手背上面布满大大小小的伤疤,有的呈绿色,这是中毒的症状。

    一个太医的手背有大量的伤疤,其中还有几个中了毒,这只能说明这个太医在以身试药。

    前世书籍上流芳千古的医圣孙思邈以身试药,成为后代医药人的榜样。

    “你亲自试药?”

    程应反问道:“我不试药怎知药效?”不但是他,医神这一脉的人都是如此,所以他们的地位在医药界高高屹立,被百姓熟知。

    “你可真是不要命,哎,说你什么好,这药拿去吃了,赶紧把你手背的毒解了!”李如意心里触动很大,同是医生,眼前这位令她自愧不如。

    程应拿了药丸放在鼻下嗅了嗅,跟丁将军吃的解毒药丸成分不一样,望向李如意的目光充满好奇还有两分敬佩,而后一口将药丸吞下,也不喝水,干咽下去。

    贺少朝一脸期待,缓缓道:“请小神医开始。”

    李如意给丁将军把过脉之后,正式宣布道:“手术即将开始,两位直系亲属及两位太医可以留下观看,其余人等全部退下。”

    江青云、李家父子等人陆续退下。丁夫人、丁将军长子、程应、贺少朝留了下来。

    丁将军平躺在床上,上身裸露,胸脯上下起伏,脸上肌肉紧绷,难以抑制情绪紧张。

    李如意用医用酒精稀释麻醉药(情节需要),而后将银针浸泡,取出后一根根扎进丁将军的右胸。

    几十根银针将毒箭箭头圈住,形成一个直径三寸圆型。

    银针上的麻醉药进入丁将军的体内,很快就起了药效。

    丁将军平躺,无法看到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嗅到浓烈的酒香,好久没有吃酒的他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

    贺少朝、程应十分好奇李如意为什么要用烈酒,不过这个时候显然不能提问打扰她。

    为了谨慎期间,李如意特意用刀尖扎了一下丁将军的右胸口,“疼不疼?”

    丁将军没有觉得右胸有种不对劲的感觉,说不好是什么感觉,但绝对不疼,答道:“不疼。”

    “有没有麻麻的感觉?”

    丁将军答道:“有。”

    李如意见麻醉药效有了,转身去取专门定制的手术刀,为了分散丁将军的注意力,让他不那么紧张,问道:“当年你在什么地方受的箭伤,你还记得吗?”

    “记得。野石草原。”

    “敌人多少军马,你们多少军马,这场战斗打了几个时辰,你都记得吗?”

    在场的四人见李如意竟是不务正业的问起丁将军战斗的事,很是疑惑,不过见李如意拿起了手术刀放在丁将军的右胸上面,心里跟着紧张起来。

    丁将军有些激动的道:“记得。我化成灰也记得……”

    李如意举刀轻轻落下,速度极快的将丁将军右胸的毒箭箭头的肌肤切开。

    箭头是铁制,早已生锈,跟血肉长在一起。万幸的是只有一寸半深。

    “狗日的狼国军队数量比我们多,那也不敌我们,他们的将军叫巴根,死在我的枪下。这个巴根临死前还给了我一箭。他娘的,箭上有剧毒,我中了箭当场头晕眼花,要不是兄弟们拼了性命把我团团护住,我的命就丢在那个破地方。”

    丁将军语气越来越激动,声音越来越高,在他深深陷入回忆的时候,右胸突然间疼痛起来,不过这点疼痛比起当时中毒箭钻心的疼痛可差远了。

    他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丁夫人在一旁看得都要担忧的晕过去,丁将军长子也是紧张的出了一头密汗。

    两位太医若非亲眼目睹,实难相信。

    李如意将毒箭箭头连着一团红枣大的血肉整个挖了下来,放在一旁的托盘里,而后飞快的取出刚才备好金创药,将极细的药粉酒在鲜血涌出的伤口处。

    鲜血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渐渐停止流淌。这就意味着不会因为失血过多。

    丁夫人望着托盘里的一团血肉,依稀可见里面包裹着一枚铁箭箭头,就是这枚箭头淬着剧毒差点要了丁将军的命,如今剧毒被李如意解了,箭头也从丁将军的身体里去除,忍不住喜极而泣,“夫君,小神医把你右胸的箭头拔了出来。你好好的,没有事。”

    “我的箭头没了?”丁将军以为自己听错了,忍不住抬起头要瞧看。

    李如意喝道:“躺好了。不许动。”

    丁将军心神一凛,又躺回去,“我的箭头没了,我怎么没感觉到疼痛?”

    两位太医走至,不约而同的问道:“你真的一点疼痛都没感觉到?”

    “没有。”

    “没有是不可能的。疼痛有,只是在你的承受范围内。”李如意挥手像赶苍蝇一样把两个满脸震惊的老头赶到一旁去,嗔怪道:“手术还没结束。”

    接下来,李如意往丁将军的伤口上再撒了此金创药,这样鲜血就全部止住了,再用白净的纱布蘸上医用酒精将丁将军伤口周边的鲜血擦干净,最后取下一部分银针。

    她的动作如行云流水般流畅,特别是刚才拿刀挖箭头时的果决迅速,还有挖下来的血肉没有一点多余,刀功、眼力均是精湛无比,令两位太医觉得她的手法堪称绝技,均是心服口服。

    丁将军高声道:“我感觉到痛了,不过只是一点点。”

    李如意连忙安慰道;“麻醉药的药效在减弱,疼痛会慢慢增加,你得忍一忍,过了今晚就会好一些。”

    局部麻醉的药效比全麻要短的多,效果一旦消失,患者就会感觉疼痛,不过比开刀时的疼痛要小的多。

    “这就是蚊子在咬我,一点都不痛,哈哈,箭头终于没了,小神医,我说,我可以喝酒了吧,刚才你是不是喝酒壮胆了,那酒好烈,把我肚子里的馋虫都要勾出来了。”丁将军话毕还砸吧几下嘴唇。

    丁将军长子哭笑不得的道:“爹,小神医没喝酒。”

 229如意献药方

    “患者手术后七天之内不能饮酒。患者亲人不得惯着他。”李如意心道:只是一个小手术而已,我还用喝酒壮胆?

    “七天就七天。我忍了。七天后老子要拿坛子喝,一醉方休,困了就睡在酒缸里,等老子养好了就杀回去取狼国狗的狗头,哈哈哈!”

    李如意一本正经的道:“好了,你别激动别大笑,伤口会撑开流血。”

    “哦。”丁将军现在就听李如意的话。

    “记住,头三天不许沐浴,不许着凉,不许吃发物,不许活动,我给你开了四种药,等会给你拔了银针,你用了饭就把药都吃了,赶紧睡了,不然疼死。”

    贺少朝激动的道:“今日大开眼界。”

    程应已经把李如意的药箱当成美女一样抱在怀里,将里面的东西一件件的仔细瞧看。

    李如意净了双手,朝两位太医问道:“今日我是巡诊,还要去几家,你们可要跟去?”

    程应头也不抬嚷道:“去!”

    “自是要去。”贺少朝望向从门外走进来的李山,目光充满羡慕,“李老弟,你能生下小神医这样的好儿女,了不得!”

    李山只是憨笑。刚才他与儿子在隔壁等待,心里很是担忧,就在院子里走动,终于等到了好消息,连忙进来瞧看李如意。

    李英华端上茶水,“妹,你喝水。”

    李敏寒笑道:“妹,你真厉害!丁府的人都夸你是医仙转世。”

    半个时辰后,李如意一行人告辞去了第二家,两位太医随同。

    日落前,两拨人在前往燕城、长平县的官道岔路口分道扬镳。

    当日,两位太医就将李如意写的麻醉药、金创药的药方及医用酒精制作方子转呈给燕王周冰。

    “王爷,军队伤病患者无数,有了小神医的三个药方,特别是金创药,就能保下许多人的性命。”

    程应道:“下官二人试药成功之后,请王爷重奖小神医。”如果李如意是女孩子就好了,直接请求周冰将她调进燕城的太医院分部。

    周冰拿过药方瞧看,白纸黑字列下的药材都只是寻常药材,价格不贵,这是李如意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心里暗道:一次献上三个药方,尤其金创药,男女老少皆能用之,用途极广。如果是个男子,本王封他为燕军军官,可惜她是一个小女娃,本王奖赏她什么好?

    两位太爷见周冰望着药方出神,轻声唤道:“王爷?”

    周冰将药方交还二人,吩咐道:“你们去验证药方,切记保密。”这样的药方绝不能流传至敌国,被敌军所用。

    夕阳西下,赵氏在李家的篱笆门前久久张望。

    今日一早李如意出门,赵氏就有点心神不定,怕李如意给丁将军做手术失败,虽说有江青云陪同,但是丁将军是四品的将军,家中还有几人也是军官,任何一人都能令李家家破人亡。

    行医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只是风险太大,遇上权贵人家,治不好病就遭到报复。

    以前赵氏娘家的镇上就有一个郎中,给县令的贵妾瞧病没瞧好,贵妾死了,县令就寻个缘由把郎中送进了大狱,然后郎中家里的人为了救他,卖掉房产田地,还卖掉一双女儿,才把郎中救出来。

    郎中出来后,得知一双女儿被县令买去当了妾,愤怒之下跑到城府拿着状纸一头撞在城府衙门的石狮上死了。

    郎中用这么惨烈的方式鸣怨,闹得影响很大,城府的刺史不得不收下状纸审理此案,最后县令只是被免掉官职而已。

    郎中的一双女儿得知生父惨死,在县令家里上吊死。

    郎中的妻子疯了,儿子不知去了哪里,听说是出家了。

    这件事当地人都知道,赵氏当时只有七岁,常听亲朋好友说起此事,至今记忆犹新。

    以前李如意只是在家里,患者上门求诊,现在被江青云引荐给周莫玄之后就开始出诊了,去的人家都是权贵,赵氏就担心起来。

    李如意从江府的马车上跳下来,见到赵氏有些惊诧,往日赵氏都是在房里等的。

    赵氏伸手摸了摸李如意的额头,“你怎么才回来,把我担心死了。”

    “娘,你在这里站了多久了,怎么手都是冰的,快进屋去。”

    赵氏故意当着江府的人面前高声道:“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去外面出诊,去的地方又是权贵人家,今个又给贵人动刀子做什么手术,我心里这个不踏实。”

    李如意心里有些愧疚,忙道:“这只是小手术而已,您放心,我有把握才会接诊,要是没有把握,我连家门都不出。”

    赵氏便道:“以后你少出诊。”

    “这段日子我出诊的几位患者都是军中官员,我是敬佩他们为国为民,也是不好拂了县公爷的面子。您放心,我不是什么人都瞧的,也不是一听到权贵人家就出诊。”

    “这样就好。你今年十岁是大姑娘,名声要紧。”

    李如意见赵氏不进屋站在门口说了这么一大堆话,而且赵氏的声音比平时大的多,这下也知道赵氏说话是给江府人听的,目的是让他们传话给江青云。

    她的四个哥哥要考书院要参加科考,李家没有半点根基,她爹是个泥腿子,在马招父子面前受尽羞辱。

    她只能靠医术救人、新鲜吃食的方子赚银钱给哥哥铺路。

    今个她献出三个药方不就是为了能给自家一点资本,在燕王那里挂上号。

    江府大门前,福伯一脸严肃的跟江青云禀报道:“老爷,前两日我们府的护卫发觉昨日有两个男子跟踪李家少爷,暗地里查了一下,那两个男子是土匪出身,以前一直在尚县的乡村偷盗抢劫流窜作案,能够确定他们对李家少爷心怀不轨。”

    江青云心里疑惑:尚县的土匪怎么跑到长平县?两个土匪的目的是什么?

    “您看,今个把两个男子抓了,还是放长线吊大鱼,等他们动手时出现抓个正着,罪证确凿才好重判?”

    江青云面色一沉,冷声道:“先跟着他们,查查幕后指使

    者,再派人暗中保护李家,特别是如意,不得有任何闪失。”

    “是。”

    李家还不知道一场阴谋临近。

 230父女被拒

    傍晚,送李家人的两名护卫赶着马车回到江府,用过晚饭,商议之后决定去书房。

    “老爷,今个小神医的娘……”

    江青云听完两个护卫的话,淡淡道:“我知道了。”放下书本,陷入沉思。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转眼到了二月,北地的春天比南地晚一个月,这个时候春寒料峭,一天夜里竟还下起雪。

    天气变得寒冷,李山站在篱笆门外望着山坡下被覆盖的村子,寻思这场雪过后,天气会不会变得暖和起来。

    李如意正从药房里走出来,看到门外非常熟悉高大的身影,高声道:“爹,你站在雪里干什么,快进屋。”

    李山面无表情走到屋檐下跺脚把鞋上的雪泥抖掉,等了一会儿才进了卧房。

    赵氏与张嫂刚把两个哭闹的小婴孩哄睡,天地间一下子就安静起来。

    养婴孩不易,同时养两个更不易。

    李山去瞧看摇篮里睡着的小婴孩,这可是他们李家的血脉,怎么看怎么喜欢。

    赵氏走至,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