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进城门豁然开朗,能够并排行驶十六辆马车的大道直通前方各条主街。
街道上车水马龙,十分热闹。
在大道的两边是归整的房屋,多是二、三层的楼房,还有六、七层的高楼,这里有一部分是守护城门将士的兵舍,一部分是居民住宅。
再往前走就有商铺酒楼茶馆等等,十分繁华,然后是通向四面八方的十字路口。
从未来过燕城的李家兄妹顺着人流往南行去,先找了个看着比较干净又不贵的面馆,下了驴车,身为长兄的李健安主动留下来看守驴车,弟弟妹妹进去吃面暖和一下,顺便打听打听。
面馆的生意不错,还不到正午饭点,陆续有客人进去。
不一会儿,李福康就从面馆出来了,急匆匆的嘴角还挂着葱沫,“哥,面馆的吃食好贵,一碗阳春面八个铜钱,面汤里只放了芝麻大的一粒猪油,太贵了,贵死了。”
李健安嘴唇微张,被这价钱惊到,难怪去年他们来燕城城门找李山,李山都没有带他们去城吃东西,原来这么贵,随口问道:“味道如何?”
李福康有些抱怨的道:“味道根本没有妹妹、二叔做的好吃!”
扭头瞧了一样面馆的名字:客再来。又贵又小气又不好吃,他才不会再来!
李家要在燕城有个面馆,同样做阳春面,肯定比这家面馆做的好吃,生意肯定十分火爆。
李健安便道:“那我不吃面了,我看有人从里面出来手里拿着饼吃,我买个饼吃。”
李福康道:“饼也贵。一张脸大的饼,里面什么都不放,还要四个铜钱。”
“这么贵!”
李健安道:“难怪我们家的豆腐在燕城卖的那么好,原来太便宜了。”
李英华从面馆里面走出来,笑呵呵道:“大哥,妹妹给你要了一碗面,小二马上就能端上来,你快进去吃。”
“面这么贵,不吃了。”
李英华仍是笑道:“妹妹就知道你会这么说,特意让我告诉你,天太冷,吃碗面喝了汤浑身热呼呼不易得伤寒。快进去。”
李健安自是怕得伤寒,这就进去了。
李福康刚才还没有抱怨够,接着跟李英华抱怨,还说要把豆腐的价格提上去。
李英华忍不住道:“我说二哥,你知道为啥镇里的面馆比县城的便宜,县城的比燕城的便宜?”
“为啥?”
“房价、人工。刚才妹妹让我去跟面馆掌柜的打听,面馆的一年房租竟是有三十两银子。”
李英华惊诧道:“房租这么贵?”
这个面馆在燕城的南边,还不是在主街的位置。
面馆就一层楼,大堂顶多三十平米,里面摆着十张八仙桌,大堂后面是六平米的厨房、三平米的储藏室,就这么点地月租三两银子。
李英华道:“那当然。这个面馆临街,价值三百多两银子呢。”
“这么值钱。”
“还有人工,一个厨子、一个小二、一个洗碗打杂的每个月月钱合起来一两五钱银子。”
李福康又吃了一惊。
“你心里肯定会问为什么掌柜的不去城外的村里雇便宜的人工,我刚才问掌柜,他说在燕城里面做任何买卖雇人都要雇熟人,他不了解城外村里人的人品,不敢贪图便宜雇佣。”
李福康道:“房租、人工都贵,还有商税。怪不得这家面馆的吃食卖的这么贵。”
“卖的贵才有的赚,不然掌柜的喝西北风。”
“掌柜的赚的多吗?”
“掌柜的说小本买卖,就赚个养家糊口的钱,要说赚钱还是把房子租给他的房主,房主不用出任何力,每月就能得到三两银的房租。”
李福康一脸向往的道:“要是我们家能在燕城有房租出去就好了。”
234从未出现过的菜种
就在这一会儿功夫,李英华已经想了很多,有些感叹道:“我们家要是不买那么多的地,就能在燕城买一个临街的房子,能自家卖豆腐,也能租出去收租金。”
相比燕城房子的租金来说,种地的收入实在是太低了。
他不知道李山得知燕城房租很高的消息后,是否后悔买那么多地。
李福康如小鸡啄米般点头,“江哥哥说的对。我们回去跟爹好好说说,以后要是再有钱就到燕城买商铺。”
“银钱可不是那么好挣的。不知我们家什么时候会再有钱。”
李福康环视四周,街上人来人往,根本没有人关注到他们兄弟,俯在李英华耳边用极低的声音道:“妹妹上次献了三个药方,燕王府还没有奖赏呢,你说会不会奖赏银子?”
“赏银子也是妹妹的。”
“那当然。我会劝妹妹别把银子给爹,把银子买商铺出租。”
李如意从面馆出来,见两个哥哥站在驴车边咬耳朵说悄悄话,脸颊都冻红了,关心的问道:“你们站在这里不冷吗,有什么秘密到驴车上坐着说。”
李英华目光狡黠,问道:“大哥吃面了?”
“我都给他要了面,他不吃就会浪费,当然是吃了。”李如意心道:大哥不但吃了,而且吃的狼吞虎咽。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能吃的很。一碗阳春面可不够,先转转,再找个地方吃点好的。
两兄弟看见李健安出来了,身后还跟着吃了阳春面一脸满足的李敏寒,齐声问道:“大哥,面好吃吗?”
“还行。我是饿了,吃什么都香。”李健安还在心疼铜钱花太多了,拉着李福康一起赶驴车,让弟弟妹妹上了驴车,“妹妹,你是先去大粮铺买种子,还是去布铺买布、首饰铺买首饰?”
李如意的声音从驴车里传出来,“粮铺。”
李福康问道:“大哥,你知道哪里有粮铺?”
“刚才我都问过小二了,燕城有十几家粮铺,最大的一家就是妹妹要去的富原粮铺,离这里不远,从这条街往南去一里,再往东去一里就到了。”
“刚才三弟说小二月钱有三百个铜钱,掌柜的还包小二每日两顿饭。”李福康觉得小二穿得都比村里的人穿得体面,这要搁在去年这个时候,他会很羡慕小二能赚这么多的月钱。
燕城最大的粮铺富原粮铺坐落在城府的东南角,五层高楼,整座栋是刷过桐油的木头建成,远远看着跟旁边的高楼差不多,走近时才发现一楼的屋檐挂满了玉米棒,一看就是卖粮食。
刚才在客再来面馆小二说富原粮铺拥有百年的历史,燕城的这家是总店,在北地各个城府、南方的几座大城府及都城还有分店。
李如意曾听福伯说过富原粮铺,这家总店拥有南北地农作物的种子,连狼国的商人都会在这里购买。
富原粮铺的一楼面积大约五十多平米,即将春耕,柜台里面都站满了人。
李英华跟一个管家打扮的中年人打听了一下,一、二楼是卖种子的,三、四楼是买卖粮食的,五楼是大宗买卖商谈的地方。
李福康兴致勃勃的问道:“妹妹,你要买啥种子?”
“我买的几样种子还不知道粮铺有没有的卖?”
李英华凑过来,“妹,人太多,我帮你问小二。”
李如意眼珠子一转,“好。你们每人帮我问一样种子。大哥,你帮我问有没有蕃茄,蕃茄就是圆圆的,桔红色或鲜红色……”
李健安连连点头,跟李如意复述一遍,没有说错,这就去柜台排队。
“二哥,你帮我问辣椒。辣椒长得模样是……”
“三哥你就帮我问大白菜,对,就是我以前问过你们的大白菜。”
“四哥,你帮我问包菜。包菜又名卷心菜、圆白菜……”
李如意一口气说了四种菜,都是李家兄弟从未见过的,也是北地没有的,希望富原粮铺有种子。
李家四少年在一楼问完之后,得到的答案是没有,又去二楼询问,答案仍是没有。
二楼的人比一楼少些,但是交易量比一楼大的多,属于批发。
两位富原粮铺的管事分别站在二楼的两侧耐心的解答一些主顾提出来的问题,李家四少年就去询问他们。
白胡子老头管事满脸的老人斑,在听了李家四少年的描述之后,想了又想直摇头,“不是我说大话,我走南闯北几十年,你们说的这四种菜真的是闻所未闻。你们确定这世上真的有?”
“真的有。不然我们来买种子?”
“肯定有。”
李家四少年言之凿凿。
白胡子老头只是笑笑,心里以为这是少年无事可做来寻他找乐子。
另一个胖胖的中年管事倒是热心肠,“我们粮铺目前没有你们说的四种菜的种子,不过,我会记录在册,派人到各个分店询问,要是有就调货过来。半年后,你们再来问。”
李家四少年连声道谢。
“不用谢。这是份内之事。回见。”中年管事目光带着好奇,他也很想知道天下到底有没有这四种菜,这四种菜种出来好不好吃。
他是一个吃货,对一切新鲜的吃食都很感兴趣,想早日吃到这四种菜。
“妹,你说的四种菜的种子,粮铺里不但没有,两位自称
走南闯北的管事都说没有听说过。”
“妹,胖叔管事让我们半年后再来。”
“好。”李如意心道:前世大白菜的原产地就是中国,怎么今生大周国偏偏没有呢?另外三种菜的种子原产地就是国外,看来现在还没有传到大周国。
此事没能影响到李如意的好心情。兄妹五人从富原粮铺出来,直奔布铺。
他们先后去了三家布铺,问了价格之后,选择便宜的一家。
燕城布铺里的布的种类花式比长平县城多几倍,就拿绸缎来说,竟然有四种等级十二种颜色。
李家不缺绸缎,那是江府及几位将军府赠送。
这回李如意买的是棉布,她非常喜欢棉布,穿着舒服还好打理。
李英华在四个少年当中最会讲价,等李如意选好了,就由他跟小二道:“我们买的多,能不能便宜些?”
235羊肉汤与租金
经过一通讨价还价,买卖双方都满意的点头,然后付钱取货,这笔买卖结束。
“没想到燕城的棉布比长平县、金鸡镇便宜。”
“那是因为我们买的多,要是买的少价钱就贵。”
“县城、镇里的布铺是从燕城进货,当然比燕城卖得贵。”
“还是妹妹聪明,知道到燕城买布。”
李如意得了夸赞笑靥如花,道:“燕城的棉布比县城、镇里卖的柔软,颜色还多。今个我买的多,全家每人做两身换着穿。”
李敏寒笑问:“我们每人都有?”
“都有,不然我买那么多匹干什么?”
李敏寒打趣道:“我以为你是存嫁妆。”
李如意呸了一口,假装生气道:“你和三哥都没定亲,我急什么,我看你是不是着急要定亲了,那好,回家我给爹娘说。”
李敏寒忙道:“别。好妹妹,你可别说。我可不想那么早把自己的终身大事定了。”
买布忙了一通,李如意带着四个哥哥去了离布铺不远处的酒馆。
这家酒馆比刚才的面馆面积小,大堂大概二十平米,现在已经过了正午用饭的时候,七张桌子有一半没人。
整个酒馆没有烈酒的味道,却是飘漫着一股子诱人食欲的肉汤味,跟刚才的面馆截然不同。
小二刚才瞧到五兄妹是坐着驴车来的,又穿着八成新的衣服,不像是村里的穷人,热情的道:“热呼呼鲜美的羊肉汤,一碗只要十个铜钱,几位可要尝尝?”
李健安吓得叫道:“十个铜钱!”妈呀,不就是羊肉汤,羊肉才多少钱一斤,羊肉汤就卖这么贵,怎么不去抢钱。
李如意刚才进来就瞧过了,那几桌客人,每人面前一碗羊肉汤,看样子羊肉汤是这家酒馆的招牌菜,便道:“来五碗羊肉汤,再来四斤大饼。”
李健安忙道:“我们两人吃一碗,你吃一碗,三碗就够了。”
李如意笑道:“我人小都喝一碗,你们还不得一人喝一碗暖暖身子。”话毕,朝面色不改的小二挥挥手,让他去端吃食。
“这位小哥,我家的羊肉汤配饼最是好吃,你吃了就知道了。”小二丢下这句话,转身去了厨房。
李英华跟了过去,灰色的布帘后面就是不到四平米十分简陋的厨房。
两口大锅、两口灶就占了一半的面积,一个胖胖的中年人正站在一口灶前烙饼。
小二利索的拿着托盘端着三碗羊肉汤往出走,看见李英华,也不轰他走,还挺起胸脯道:“我家的灶房最是干净,你瞧瞧,地上一点土都没有。”
看样子常有主顾掀帘子瞧看,小二已经习惯了。
李英华等小二走了,跟胖胖的中年人问道:“叔,你这饼烙得可真香,每天能烙多少张?”
胖胖的中年人忙得头也不抬,“好的时候三百张,不好的时候也得一百多张。”
李英华接着夸赞羊肉汤,把中年人乐得脸上笑开花,然后问道:“好的时候羊肉汤得卖几锅?”
“这样的天气,能卖五锅。”
“炖羊肉汤可费时间了,五锅至少得炖五个时辰。”
“可不。一锅得炖一个多时辰。今个我从半夜就开始炖了,这已经是第四锅。”
李英华问完了就去吃羊肉汤,朝李如意眨了眨眼睛,示意出去再说。
李福康将汤饼都吃进肚子里,浑身暖了,嘴里还有肉香,俊脸挂着满足的微笑,“这家的羊肉汤味道不错,不过还是比不上妹妹做的好吃。”
李健安喝完最后一口汤,放下大碗,因为羊肉汤里有三块羊肉,比上午吃的阳春面实惠,就没有怒批,低声道:“羊肉汤五十个铜钱,大饼二十四个铜钱。我们今个这一顿吃了七十四个铜钱。这么多钱够买好几斤羊肉。”
李如意微笑道:“大哥,我们兄妹里面你最像爹。”
李健安自豪的道:“嗯。我的模样跟爹最像。”
李敏寒坏笑道:“大哥,妹妹的意思是说你跟爹一样精打细算。”
李健安立刻板着脸道:“日子就得精打细算的过。”
李英华的脚在桌下踩了李敏寒的脚一下,而后笑道:“今个上午是大哥、二哥请的,下午我与四弟付钱。”
哥四个以前做买卖时,每天都能分到钱,后来读书了,李如意让赵氏给他们月钱,过年了他们还有压岁钱拿,平时没有任何开销,又不是乱花钱的人,钱都攒下来了。
昨晚他们就商量好,今个不让李如意花钱请吃饭。
李健安、李福康联合请吃阳春面,李英华、李敏寒就请吃羊肉汤、大饼。
李如意菀尔,拿着丝帕擦嘴,“谢谢三哥、四哥。我们去首饰铺瞧瞧。”
兄妹五人出了酒馆,李英华就跟李如意说了酒馆的经营情况。
原来酒馆以前是卖酒的,因为酒不好喝,菜做的也不可口,根本不赚钱,掌柜就改卖羊肉汤、大饼。
那个胖胖的中年人就是掌柜兼厨子。小二是中年人的亲儿子,兼职收钱。厨房后面的杂屋还有一个专门洗碗的妇人,是中年人的老娘。
酒馆的房租一年二十八两银子,半年一付。
从去年改卖羊肉汤、大饼开始盈利,现在天冷正是旺季,一个月除去房租、商税什么的,能赚八、九两银子,要是淡季盈利就要少一半。
李英华特意道:“掌柜大叔说的盈利包括三个人的人工。我看还是把房租出去最简单省事。”
李如意道:“三哥,我们只问了两家饭馆有点少,还得问问商铺。”
刚才李英华跟粮、布铺的小二打听来着,不过没打听出有用的消息,便道:“下回我专门来一趟燕城,好好打听一下。”
这个时候,李健安要是反应不过来就傻了,问道:“妹妹,你要在燕城买房?”
李如意云淡风轻的道:“我是有这个打算。”手头的银子除去买地、盖房、供哥哥读书,还富余着呢,再说家里的买卖每天都在赚钱。
李健安有些激动的问道:“你这次来燕城是来问房价的?”
“差不多。”李如意环视四周,见没有人注意到她们兄妹,低声道:“大哥,我们还要去首饰铺,等回家路上我再跟你说。”
236婆婆被饿死
兄弟四人跟着李如意在两家首饰铺转了一圈,两手空空出来。
李英华兴致勃勃的道:“妹妹,我打听清楚了,这家首饰铺不是租的,是掌柜的主子的嫁妆产业。”
“你有没有问这个地段的商铺地价和租金?”
“问了。小二说这里是最繁华的街道,地价最贵,就他们家这样的铺面至少一千八百两银子,租金也贵,一个月得十两银子往上。”
李健安直啧舌,“真贵。”
李英华继续道:“这家首饰店的铺面比客再来面馆大,后面有一个小院,三间小房,一口井。首饰店里每天要有人留守看店,就住在小院。小二以为我们家要租铺面做买卖,还好心的暗示,这条街的商铺都是有背景的,不是平民百姓开的,要让我们家别在这里开商铺。”
李福康道:“小二倒善良。”
李英华问道:“妹,我们家没任何背景,还要在这条街买商铺吗?”
李如意道:“我就是打听一下。我看不止这家首饰铺,之前的首饰铺,还有酒馆、面馆都要有背景,只是酒馆、面馆的背景没首饰铺大罢了。”
李英华道:“燕城的买卖不好做。我们家不如买了房就租出去,不用担什么风险,也不用受累。”
李健安瞟了一眼李英华,这么大的事之前都不说一声,道:“这事得跟爹娘商量。”
“嗯。我晓得。”李如意跟四人道:“好不容易来一趟燕城,时间还早,我们去城北的集市找中人问问。”
燕城很大,城东、城南、城西、城北都有专门卖房、大牲口的集市。中人就在集市里面。
离集市还有几十丈,风里就夹着一股子骚臭的气味,这是大牲口的屎尿气味,比长平县集市的味道臭几倍,可见规模很大。
到了集市入口,人来人往,马、驴、骡、鹅,竟然还有高
高大大的骆驼、目放凶光的灰狼、长着角的黄鹿、钩子嘴的黑鹰等等,不愧是北地最大的城府,什么都有的卖。
兄弟四人第一次看到骆驼、狼、鹿,很是稀罕,眼睛都不够使了。
李如意在前世见的动物多了去,海陆空都有,不以为然,跟李英华道:“我们不知道哪个中人可靠,先打听一下。”
李英华收了好奇的心神,这就去打听。
他容貌生得清秀,穿的干净,会察言观色,嘴巴又甜,不一会儿就从几个卖牲口的人嘴里打听清楚。
“口碑好的中人有好几个,不过今日在集市的只有一个,这人叫张猴子,就在刚才我们路过卖黑鹰的那家旁边,我们去找他吗?”
李如意菀尔,“张猴子,他的名字真有意思。”
李英华微笑解释道:“哦。他脸上生着两个大猴子,又瘦得跟猴一样,绰号就叫张猴子。”
刚才几人路过时,注意力都在铁笼里的黑鹰身上,没有瞧到旁边有个瘦得跟猴子一样的男人。
这个瘦男人脸颊一边生着一个樱桃大的猴子,猴子上面还生着一根黑毛,配上瘦的没二两肉的脸,微驼的背,看着有些猥琐,还真有点像只猴子。
张猴子坐在一个破旧的椅子上,看似悠闲,其实一双小眼睛在人群里寻找着潜在主顾。
突然间视线被挡住了,抬头见是五个穿着普通的少年少女,也没当回事。
这回李健安一马当先,很是客气的问道:“张叔,我们听说你是做房子中人的,想跟你问问现在有什么房,价钱多少?”
张猴子也不质问几个少年有没有银子买房,直接答道:“我手里有的是房子,什么价钱的都有,你要问多少价钱的?”
李如意上前一步,道:“房子的位置临街,可以当铺面也可以自住,四百两银子以内的有吗?”
“当然有。”张猴子抬头看到李如意,心里有些惊诧,小女孩的眼睛真亮,看着不像小户人家出来的,难道出自高门,只是如今落魄了。
李福康眉头轻蹙,挡在李如意的面前,板着脸问道:“那你说说都在什么位置,多少价钱?”
张猴子才发觉刚才盯着小姑娘看失礼了,起身打量五人,四个少年穿着一样颜色的衣服,都对小姑娘很在意,看样子这是五兄妹,燕城的地大了,不知道他们出自哪家,只要是上门打听的人就有可能成为主顾。
当下陪着笑脸答道:“离这地不到三里的东街上就有一座房子,临街,正房两大间,后房两小间,带小院,院子里有口井,卖主只要价三百两银子,便宜的很。”
李如意心道:这真是巧了,这房子的位置不错,价钱合适。
李英华问道:“卖主为什么要卖房?”
张猴子低声道:“实不相瞒,那里出过人命,死者是卖主的生母,被卖主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