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我们家没有根基,不到一年时间拥有现在的生活。我们家的步伐已经很快,已经甩下许多人家。”

    “我没事。你不用管我。”赵氏柔声道:“你这几日又是做皮蛋又是想养鸡的事,很费神,你去沐浴歇息。我去安慰你哥哥。”

    “我跟您一起去。”李如意挽着赵氏的胳膊去了李健安的四合院,不出意料的四兄弟都在这里说话,正在互相安慰打气。

    “娘、妹妹,快坐。”

    “我们没那么脆弱,不用安慰。”

    “我们原来就是想考北山书院,这几个月把北山书院历年的考题都做遍了。”

    “娘不用带弟弟吗?”

    四兄弟起身围着母女说话,很是亲热。

    李如意笑道:“看样子你们心情已经好了。我就说这点事就不叫事,你们肯定不会很难过,可是娘心疼你们,非要过来看看。”

    赵氏用宠溺的目光环视五个儿女,此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有好儿子好女儿,“是如意要过来,我陪她来的。”

 277痊愈回府

    “宁当鸡头,不当凤尾。”

    “朋友强大不等于自己强大。你们想着在燕城书院能交到背景强大的朋友,日后行事方便,却没想到自己变得强大,谁也不用靠?”

    “北山书院的学生照样有考上秀才举人的,张秀才就是从那里考出来的,若不是他断了指,还能考中举人。”

    李如意小嘴一张一合,噼里啪啦倒豆子似的说出一堆的话。

    四个少年全部听了进去,感激道:“妹妹,受教了。”

    “我的好哥哥,我想当秀才妹妹,你们好好努力让我实现这个梦想。”

    “妹妹,我们会让你早日当上秀才妹妹。”

    月光下,四个少年对可爱的少女许下诺言。

    次日,江青云叔侄去燕城之前先去李家。

    “小神医去采药了?”周莫玄俊脸上写着郁闷两个字,“我除了要向她当面道谢,还有事跟她说。”

    李山露出招牌似的憨厚笑容,道:“县公爷有什么事告诉下官,下官一定转告。”

    江青云道:“李叔,回头我会跟如意说。”

    周莫玄上了马,骑了一会儿,忍不住跟坐在马车里的江青云高声问道:“表叔,你昨晚没跟李山父子说我们今个要过来?”

    “忘了。”江青云回答的理直气壮。

    “我真有事要找小神医。”

    “我记得。”仍是回答的理直气壮。

    周莫玄无语抚额,身后的周东、周西等四个贴身小厮想笑又不敢笑,憋得好难受。

    当日,周莫玄痊愈回到燕王府的消息传遍全城。

    “县公爷对他处处忍让,他竟是落井下石,要顶替县公爷出任督查司司长。”

    “庶子还想跟嫡子斗?”

    “县公爷是王爷亲自封的督查司司长,县公爷就算病了,也不能说撤就撤。”

    “是谁说的,县公爷这回就算保住性命也会毁容?”

    “老天开眼,县公爷安然无恙的回来。”

    众位官员对燕王的庶子在周莫玄患水痘后做的一些无情无义的事心生不满。

    最高兴的还是周莫玄的至亲秦太妃、周冰夫妻、周景望、周琼蕊,以及特意从娘家赶回来的嫡长姐周月蓉。

    周月蓉今年十七岁,是周冰夫妻的长女,也是县主,前年远嫁至千里之外。

    本来周琼蕊及笄,周月蓉都不打算回娘家,后来收到家书得知周莫玄得了水痘,吓得她骑马日夜狂奔至燕城。

    周莫玄与周月蓉关系很亲近,抱着她的胳膊撒娇道:“大姐,我终于见到你了。”

    周月蓉生得花容月貌,性子活泼开朗,对周莫玄很疼爱,柔声道:“你这个小猴子,去年本命年生病就把爹娘吓坏了,今年又生病,真不让爹娘省心。”

    燕王妃道:“你大姐想着我有了身孕,怕我顾不着管你,就赶回来。”

    “上次是表叔请神医救了你,这回又是,你啊,跟表叔可真有缘分。”周月蓉话里话外对江青云充满感激。

    周莫玄得意的自夸道:“我生得俊,表叔也生得俊,我们叔侄可不就是有缘分吗。”

    周月蓉笑道:“你与表叔站在一起,我会多看表叔几眼。”

    周莫玄自信的道:“那是因为你看我看腻了,看表叔看得少。”

    燕王妃感激道:“青云,这些天可劳烦你了。”

    周莫玄生水痘的那些天,王府里谣传是被燕王妃肚子里的孩子克的,还说的有鼻子有眼。

    燕王妃去年年底怀的孩子,去年周莫玄坠马差点死于蛔虫,今年又生水痘。

    如果燕王妃将肚子里的孩子引产,周莫玄才能活下来。

    这些话传到燕王妃耳里,让她异常难过,压力很大,幸亏周莫玄离开王府没两日病情就好转,不然燕王妃胡思乱想都要魔障了。

    秦太妃不错眼珠的瞧着周莫玄,非常俊美,性子仍是那么顽皮,道:“一家人不用说客气话。”

    江青云微笑道:“莫玄叫我叔,我自是要管他。”

    秦太妃跟江青云道:“对,你就好好管着他,他不听话,你就告诉他爹。”

    周莫玄望着燕王妃大的可怕的肚子,担忧的道:“娘,你什么时候生小弟弟,我好让小神医……”

    江青云干咳两声,岔道:“我看表嫂气色不错,无需吃药。”

    燕王妃菀尔,“对。贺太医说我身体挺好,胎位也正,不用多吃补药。”

    江青云特意等待无人时,跟周莫玄道:“我已跟你说过,到时我会带如意来王府。”

    周莫玄一脸无奈的道:“我只是跟我娘说一声。”

    “你若说了,你娘反倒心生惧意。你别说取胎盘的事吓唬她。”

    “哎呀,我已经给奶奶说了。”

    “我姨行事最是稳妥,她不会跟你娘说。”

    “表叔,那到时就劳烦你把小神医带过来。”

    江青云盯着周莫玄的俊脸,然后做了一个七的手势。

    “?”

    “七遍。真啰嗦。”

    “那是我娘,我能不啰嗦吗?”周莫玄差点要说,要是你娘,你肯定也这样,话到嘴边连忙咽了下去。

    这些天他在江府常看到江青云笑,跟在燕王府时截然不同,都忘记江青云给全族的人守着大孝。

    江青云反问道:“我答应你的事,什么没办到?”

    周莫玄竟然无法反驳,只有点头道:“谢谢表叔看得起侄儿,对侄儿的事上心。”

    “小猴子。”江青云抬手摸摸周莫玄的头发。

    周莫玄表情古怪,自己的个子比江青云高,但是辈分低,唉,要是跟江青云同辈就好了。

    督查司就设在燕王府前院。

    周莫玄连夜召见副司长及几位官员,询问近日情况,公布几份重要案卷的处理结果,然后布置下一步任务。

    几位官员任何一人的年龄都可以当周莫玄的爹,最大的都能当他的爷爷,偏偏都得听令于他。

    周莫玄久居高位,早就养成不怒而威的气势,再加上在江府与江青云将所有案卷熟读分析,在督查业务方面很熟练,令几位官员不敢轻视。

    “是。”几位官员连连恭敬的称是。

    周莫玄将几张画有植物的白纸交给副司长,跟几位官员道:“这是四样新蔬菜种子的图纸,你们安排下去让督查员在民间留意,找到其中一样,本司长都会重赏!”

    督查司竟然连农事也要管?

 278麦田相遇

    几位官员面面相觑。不过,想到周莫玄的另一个身份,燕王的儿子,关心农事就是关心北地的老百姓,也是正常。

    周莫玄单手背负,离开督查司,想到几位官员看到图纸的疑惑的表情,自语道:“几个月前表叔就曾让我利用王府的商铺在全国各地寻找这四样蔬菜种子,今个表叔又让我利用督查司寻找。我真是好奇天下有没有这四样蔬菜种子。”

    原来,江青云得知李如意让富原粮铺的人寻找蔬菜种子时,就暗中请周莫玄帮忙寻找,几个月过去没有找到,仍不放弃,这回都用上督查司了。

    不知不觉,走到了江青云的院子,走进去见书房有灯光,便行至敲门,“表叔,你还没睡?”

    里面传出江青云带着几分慵懒的声音,“进来。”

    “你在等我?”

    “如何?”

    周莫玄自豪的笑道:“几份案卷都通过,整理之后就会呈给我大哥我爹。”

    江青云问道:“这几日有没有比较棘手的案卷?”

    “那倒没有。”

    江青云把泛黄的古书籍合上,淡淡道:“那明日我就回去。”

    周莫玄忙道:“你多住几日再走。”

    江青云故意目光蔑视,挑眉道:“秋收我得回去坐阵。”

    周莫玄拍拍自己的额头,“瞧我忙的都忘记秋收的事。”

    大周国秋收是国之大事,连皇帝都要下地收割装样子给百姓当表率。燕王府要是不打仗,燕王周冰就会带着众位官员去地里收割麦子,虽然只有一天,那也是亲力亲为。

    周莫玄是嫡子,很小的时候就被周冰带去田里。人小不能收割麦子,就跟在周冰屁股后面捡麦穗,没捡几粒,弄得一身土。

    江青云温声道:“表嫂何时生产,我在府里等你口信。”

    “今晚我在你这里睡。”

    江青云就用眼神上下打量穿着紫色官袍的周莫玄,“明日你爹要开早堂,你身为督查司长,不去上堂?”

    在大周国,早朝是皇帝专用。王爷不能用早朝两个字,只能说成早堂。

    拥有封地的燕王周冰,十分勤政,只要没有战事不在边防,在燕王府时双日开早堂,燕城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都要上堂。

    周冰的几个儿子,以前只有世子周景望能上早堂,现在周莫玄当了督查司长也能上了。

    只此一事,就让周冰的两个庶子妒忌的想吐血,特别是已经成年的周哲文。

    周莫玄得水痘,周哲文大喜,巴不得周莫玄死了,然后取而代之当上督查司长。

    周哲文甚至几次去督查司打着帮周莫玄的旗号要看案卷,还让母族的官员给燕王周冰上奏折要暂时代管督查司。

    这些事情人人皆知。

    江青云觉得周哲文手段太过拙劣,但是作为周莫玄不能掉以轻心,最直接的打击办法就是把督查司管理好,早堂多露面在燕王及各位高官面前刷存在感,稳固地位。

    “好。那我走了。你早点歇息。”周莫玄说走就走,快走到书房门口还道:“夜里不要想我。”

    江青云忍俊不禁,“顽皮。”

    夏风徐徐,金黄的麦田一望无垠,空间里飘浮着麦穗独特的清香,田埂上站着三三两两的农人。

    麦收前官府要举行隆重的祭天仪式,民间也要举行仪式。

    李家第一年当地主,特意在麦田边摆了一桌水果点心祭天。

    李山穿着粗布服带着四个儿子及佃农,在桌前朝天地跪拜,感谢老天爷今年没有降下天灾,感谢土地爷没有降下虫灾。

    祭天仪式之后就是祭祖仪式。

    李家今年迁居又当了小地主,麦收这样大的日子一定要告之祖宗,感谢祖宗在天之灵保佑。

    站在不远处观望的赵氏母女在心里默默祈祷。

    两个仪式总共不到一刻钟,结束后就开始收割麦子。

    李山脚踏土地,身置麦田,心里无比踏实,亢奋的大声道:“我们家的地多,一定要赶着晴天都收割完!”

    几个佃农纷纷道:“老爷、少爷,不用你们干活,不用你们动手。”

    “收麦子的活哪能让你们干。”

    媳妇被李如意救活的佃农叫的声音最大,“小的一家人能干完,不用劳烦老爷、少爷!”

    赵氏望着雄赳赳气昂昂冲进麦田的李山,跟李如意笑道:“你爹不干农活心里就不踏实。”

    割麦子看着简单,其实有一定的技巧,同样是正年人,有的人一天能割三亩田,有的人一亩都割不完。

    割麦子可不是轻松的活,需要弯着腰,一手拿镰刀,一手握麦子杆,两只手配合呈机械式收割,一会儿就会出汗,半个时辰腰就酸了。

    李如意看着麦田喜人,却不想干农活,佩服李山对田地的钟爱,道:“我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高兴就好。”

    李家四少年割麦子的动作飞快,四人分别从四个角开始,半个时辰就收割了半亩田。

    书院考试在两日前结束,还没有放榜,李家四少年在等待期间,心情有些急躁,就决定参加麦收。

    这件事得到了李山的大力支持,李如意也认为哥哥干体力活有益身体健康,赵氏就让他们干一天的活。

    劳作时时间过得很慢,在一旁观望的人呆了一会儿就觉得无趣了。

    李如意道:“娘,您回家带小弟弟,我再呆会也回去。”

    “我平时在家里不觉得热,今个在地里呆一会儿怎么这么热?我回去就让厨房煮点绿豆汤给你爹你哥哥送过来。”赵氏无意中转身,看到远处的麦田里一个熟悉的白色身影,惊诧道:“那是不是青云,我没有看错吧?”

    “您没看错,那就是江哥哥。”李如意隔着金黄的麦田,朝白色身影大声喊道:“江哥哥!你会不会收割麦子?”

    江青云带着两分惊喜的声音传了过来,麦田太空旷了,竟然还有回音,“不会!你来教我?”

    李如意笑眯眯跟赵氏道:“江哥哥在蜀地长大,会割水稻,还没有割过麦子,不过,麦子跟水稻差不多。娘,我过去跟他打个招呼。”

    江青云在赵氏的印象中有些不食人间烟火,好奇的问道:“他怎么下地了?”

 279突然晕倒

    “江家有千亩地,他是一家之主,麦收第一天当然要下地做做样子。”李如意轻轻提起红裙,露出粉色绣鞋,踏在长有五颜六色野花的田埂上,步伐轻盈,如同一朵红云,翩翩飘去。

    李山抬头望向田埂,自语道:“闺女呢?”

    金黄的麦田中间,白红两个人影,英俊少年、清秀少女有说有笑,宛如一幅画。

    麦收热烈气氛影响到田里的每个人,江青云俊脸神采奕奕,李如意笑容灿烂。

    “你们家的佃农这么多?”

    “只有一半是佃农,其余的是短工。”每年麦收时,会有一群人背后别着一把镰刀到处给人打短工收割麦子挣钱。

    这些人家里十分贫穷,没有土地,也没租到土地,只能靠游走四方打零工赚钱糊口。

    骑着马从麦田巡视回来的福伯下马恭敬的道:“老爷,日头毒天气热,您可需回府,下午再来?”

    富贵人家的老爷下了麦田都是做做样子,没有一直呆在地里的。

    江青云身子虚弱这是众人都知道的事,能顶着太阳在地里呆一个时辰已是相当不错了。

    江青云微笑道:“我再待一会儿。”

    李如意问道:“福伯,你家雇了多少短工?”佃农的活干不过来就雇短工,这也是个方法。

    福伯抹了一把额上的汗,“二十五个短工。我们府倒是想多雇些短工,可这个时节家家户户都在收麦子,人缺的很。”

    李如意接着问道:“每个短工给多少钱?”

    “按亩算,一亩给四个铜钱,另外我们府管一顿饭。”

    李如意道:“工钱不低。”

    福伯不放过任何夸赞江青云的机会,“我们老爷仁厚,给短工开的钱比别人家一亩多一个铜钱。”

    江青云淡淡道:“我只多花几百个铜钱,明年就不愁雇不到短工,何乐而不为。”

    “唐嫂晕倒了!”

    “有人晕倒!”

    “快去看看是不是中暑了?”

    远处的麦田传来男人女人慌张的叫喊声,江青云、李如意望去,见几个男女飞快的往出事的地方跑去。

    李如意主动开口道:“走,我们过去瞧瞧。”

    “正好你在,这次得劳烦你了。”江青云面色平静,大步流星赶去。

    福伯老当益壮,奔跑过去先一步了解情况,而后返回气喘吁吁的道:“老爷,一个叫唐嫂的佃农,中暑晕倒在地,她男人说早上没有吃饭喝了一碗水就出门来干喝,小的认为可能是饿的又太热就晕了。”

    佃农家里穷的很,每天只吃一顿,就算麦收要连续干几天的活,也舍不得吃。

    李家的佃农也是如此,不过李如意怕这些人低血糖会晕,一早就安排厨房煮了放有糖的面糊及黑面馒头带到地里,给佃农吃饱了再下地干活。

    江青云吩咐道:“明个一早让厨房弄点吃的送到地里让他们吃了再干活。”

    “是。今个的事是老奴的疏忽,都是老奴的错。”福伯把责任全部揽在身上。

    江青云把田地的事交给周伯,佃农也是归周伯管。

    江府的地太多,周伯盯着燕城周边的那几百亩地,今晚才能回来。

    江青云身边的护卫高声道:“大家都让一让,小神医给唐嫂瞧瞧。”

    众人连忙让开一条道,李如意蹲下,给平躺在地上瘦的跟纸片一样的唐嫂把脉,很快,抬眼环视,见有个高高黑黑瘦瘦的男人在哭,问道:“你就是患者的夫君?”

    男人没听懂患者是啥,旁边的护卫道:“小神医问你是不是唐嫂的男人?”

    “是,是,是。我是。”男人一开口,竟是有点口吃。

    李如意板着脸问道:“患者有五个月的身孕,你不知道吗?”

    男人一下子呆了,然后就是狂喜,“我,我,有儿子了。”

    “天可怜见的,赵虎子与唐嫂成亲都十几年了,以前一直没有孩子,这回终于有了孩子。”

    “唐嫂有身孕,还是五个月了,可她的肚子那么扁平,怎么瞧不出来呢?”

    一个妇人后怕的惊呼道:“我天,昨天我还带着唐嫂昨去山里砍了两大捆柴!我真不知道唐嫂怀孕了。我是真不知道啊。”

    “虎子,你的心也太粗了,你媳妇都怀孕五个月了,你竟然不知道!”有个满脸皱纹干瘦的老汉伸手打了赵虎子的肩膀一下,气呼呼道:“你差点害了我的儿媳害了我的小金孙!”

    原来这个老汉是赵老头,也就是赵虎的爹。

    赵虎子跪下给李如意磕头道:“小神医,求,求你,救,救,我媳妇。”

    众人见赵虎子口吃却是不傻,知道求李如意救唐嫂。

    江青云问道:“胎儿能不能保住?”

    李如意直言道:“暂时能保住,日后患者不能干重活,好好休养,从今日起进行食补,不然胎儿会在子宫里面停止发育。”

    前世的女人怀了孕各种补,自己变胖,胎儿也很大,大到都不能顺产,只能剖腹取出。

    今生的佃农女子贫穷到怀了五个月都不显怀。

    她对唐嫂心生怜悯,不过这是江府的佃农不是李家的,一切得看江青云。

    福伯俯在江青云耳边问道:“老爷,佃农添丁算是我们府的喜事,您看?”

    江青云淡淡道:“你看着安排。”

    福伯非常有经验,立刻高声宣布,“老爷有令,唐嫂从现在起不用下地干活,农忙这几天每日由府里赏四个铜钱,包一顿饭,赏三十个鸡蛋、两斤糖、两斤油,另赵家添丁,今年减免租子两成。”

    “多谢老爷!”

    “老爷真是宅心仁厚!”

    “赵家前世积了大德,遇上老爷这么好的雇主!”

    众人感慨万分,纷纷向赵老头、赵虎子道喜。

    这时,唐嫂醒来了,得知自己怀了五个月的身孕,喜极而泣,又得知江青云给了一堆的赏赐,竟是开口道:“老爷,小的无论生男生女都送到府里当奴。”

    赵老头、赵虎子恍然大悟般跪下,均是请求江青云把还没出生的胎儿收做奴仆。

    李如意不能理解赵家三人的行为,可是看在场的人都在点头很赞同的样子。

    原来这个时代的人,哪怕是非常贫穷的穷人也有骨气,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赠予。

    江青云给的赏赐在赵家人看来一辈子都还不清,所以赵家人做出这样的决定。

 280预防兽瘟的药

    江青云既然将此事全权交给福伯,就不会插手。

    福伯替江青云扶起赵家三人,道:“你们快把唐嫂送回家养胎。别的事以后再说。”

    本朝律法,不得逼百姓为奴。

    不过,在场的人很多,可以当人证证明赵家心甘情愿把未出生的孩子送给江府当奴仆。

    福伯没有答应,是不想让人觉得江府趁人之危,再说一个小婴孩当不了奴仆,反倒让江府哺养小婴孩,这件事还是再说吧。

    赵虎子搀扶着唐嫂走了。赵老头留下来继续收麦子。

    他们家三个人一共租了江府的五十亩地,已经少了一个人干活,赵老头想着晚上不睡连夜干活。

    李如意有些感慨道:“江哥哥,你们府里佃农日子过得也很贫苦。”

    江青云却是淡淡道:“天下的佃农都一样。”

    “南地的佃农也是?”

    江青云答道:“南地的地产粮多,但是人口也多,佃农能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