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寒门大状元-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天了,连续五天了啊。
他们在这五天里就没有敢闭一下,就等着这些人要将那些粮草车给运走,马上就招呼人过来阻拦。
可是让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的是,从五天前这些人过来开采石头开始,除了运送石头和土 ,在不远处放着的粮草车连个看着的人也没有了。
因为看着的人也过来给帮忙开采石头了。
据说有银子赚,反正都从这里离不开,既然都是要呆在这边,一头有银子
赚一头只能无聊的在那里盯着没有任何动作的粮草车,肯定是选择赚银子啊。
粮草车不只有他们看着,外面还有一层呢,想运也运不走。
所以,从刚开始的一两个人轮流加入开采石头的行列,到后来已经完全不留一个人了。
都不管那粮草车了,一个个的开采起石头来别提多带劲了。
当天日结,干一天就是一天的银子呢!
在树上的众黑衣人都有些羡慕了。
特玛看着自己都眼红了,可是却是接到了命令不准有任何的失误,必须盯紧了。
要是再这么来上五六天,眼睛肯定得瞎。
累的,也是眼馋的。
开采石头的人似乎不知道这些人的存在似的,一车又一车的石头和土装上车,待集齐十车就开始往祈台城运去。
十辆车刚刚启程,树上的黑衣人就接到了命令:“跟上!”
“是!”
然后,眼睁睁的看着这十车的石头土送到了修建水渠的地方,卸下,又再次往回赶。
好嘛,天亮了!
黑衣人连忙找地方换好自己的衣装,大白天的穿着黑衣奔波,那才更吸引人眼球呢!
气喘吁吁的又跟着车回来,汇报之后,再次隐藏起来,不停的大口的喘着气。
累!
别看会轻功,可是也禁不起一直这么折腾。
人家是坐在车上,他们呢,却是必须要时刻的注意隐藏自己的身形,还不能骑马,总是没停点的飞来飞去的也很累人啊!
可是还不能歇息。
谁知道为什么那些家伙白天晚上的都不带睡觉的啊,没停点的开啊采啊运啊的,真烦!
烦也不行,必须得盯着,随时准备着如今人手过来阻拦。
奇怪的是,那些人只开开采石,粮草车就好像是没看到一样,就连路过也没有多看一眼的。
想想也能明白先干哪件事了,赚到自己手里的银子和朝廷里这送不出去的粮草相比,那肯定是很轻易就能够知道该选择哪一件了。
这太容易比较得出来不是吗?
又过了三天,黑衣人实在不撑劲了,白天只留下了三个人盯着,其它的七个人都让去睡觉了。
再这么下去,不说盯粮草了,就他们自己也得挂在这里。
又累又困还疲惫的他们,从树上盯梢都差点摔下来,再这么下去有可能真会悲惨的被摔死了。
所以,管事的人就让他们白天休息。
白天就算是下雨,也比晚上要容易看的多。
只要是看着粮草车没被运出去,那些采石头的啊运土的啊就不用管了。
这么一来,这些人就能够休息了。
在这些黑衣人松口气能歇息的时候,被他们忽略到的那些被蒙的严严实实的粮草车的位置,有一个人影正在小心的穿梭在粮草车的周围,时不时的还能够看到那粮草车晃动几下,只不过始终都没有看到有人赶着粮草车往出口这边走,所以也没有人在意了。
第179章
傍晚; 天色一下子阴沉了下来。
不一会儿; 暴雨倾盆。
离的稍微远一点都看不清楚站在对面的人; 可以想像这雨得有多大吧?
山涧有很多的树,而在距离山涧不远处的树上,有十个穿着黑衣的人更是不停的抹着脸上的雨水。
“老大,要不要搞一下子,把这些家伙都赶走?”
“找事呢?再下上两三天,那些粮草我估计也就完蛋了,咱们就能圆满的完成任务了; 呸!特玛这雨真大!”眼都快睁不开了。
话是这样说; 可是心里想的却是:
这么大的雨,那些家伙也不停的干活; 真是钻到钱眼里去了!
那说话的黑衣人不敢吱声了。
想想也是; 还是不去找事了。
搞一下子怎么着也得受个伤什么的,到时候想去玩个姑娘伍的都不方便; 还是远远的盯着得了。
已经盯了这么久,不差这几天。
随着雨越下越大,那些粮草车看着都被风雨刮的有些飘摇动弹了。
好在,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之后; 没发现有人过去就行了。
第二天,大晴天。
大雨过后的晴天,空气格外的清新,天空格外的蓝,山涧里的气息格外的……热!
火热!
粮草车存放的地方; 一片片的火红,很快就燃起来了。
在火势越来越大的时候,终于有人发现了。
“粮草车……起火了!”
“起火了!”
“救火啊!”
“天杀的,谁特玛烤火了啊!”
“有病啊,这么好的天烤火!”
“去弄水啊!”
“夭寿啊,咱们非得被处死不可!该死!赶紧去端水救火啊!”
一声声的扑救,一句句的脏话,也挡不了那一车车的粮草被渐渐的烧成灰的事实。
全部都存放在一起,每次雨后都会撤下上面的遮雨布晾晾。
这是自从粮草被圈到这里之后的习惯,可是今天倒好,掀开晾晾而已,竟然着火了。
这火是怎么着的呢?
没人看到!
尤其是在树上一直盯着这边的黑衣人更是都彻底的傻眼了。
还没看到是怎么回事就起火了,等再想仔细看的时候,火势太大,就已经看不清楚了。
等火灭了再去看的时候,就只剩下烧成灰的地面,还是一块块的。
大火没被救下来,那么多的粮草车一起着,能救下来才怪,索性没有人员受伤。
起火的时候那些粮草官都在旁边采石头来着。
而后又是一晚上的大雨才将火给浇灭,押运粮草的侍卫一个个的又低头去采石头了。
树上的黑衣人:脑袋都快搬家了,竟然还有心去采石头,心大!
没有了粮草车,黑衣人也没有必要再盯着这里了,悄悄的撤离了。
黑衣人才刚撤离,那些采石头的人就得到消息了,然后忽啦一下子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向着粮草车被燃烧的地方跑去……
边关大营的库房,一下子就被填满了。
有多少年没有过这么充裕了。
等到做完账,又将一切都交接清楚已经是三天后的事了。
在这三天里,谢一林已经又悄悄的回到了自己的镇守使府,继续忙活水利工程,说来也怪,这三天特别好,连一个雨星子也没有再下过。
正好加快工程进度,尤其是挖水库的速度,肉眼可见的速度了很多。
就是那水库每天都在扩大中。
都说温柔乡软媳妇,可是祈台城的人却是不会这么想他们的谢镇守。
刚成亲的谢镇守肯定不是那种人,没看到见天的都在忙活着吗?
谁敢说谢镇守一句坏话,铁定冲上去撕,狠撕。
有一个带着他们吃饱穿暖的镇守使,别的地方的人羡慕还羡慕不来呢,竟然敢说坏话听,不撕这些人撕方便 ?
要说姜是还是老的辣,不服不行。
边关大营的粮草入账之后,叶老爷子就让人放出了消息,为了协助边防,调出一批将士帮着修建。
那效率更快了。
众乡民更是将叶家军的名声传的很远。
有名又有银子拿,叶老爷子很是乐呵。
谢一林也乐呵,有人帮忙自然是好的。
至于那修建工程时的饷银,自然也是由朝廷来出了,虽然暂时走的是镇守使府的账。
镇守使府的账就是朝廷出的,虽然这些银子多是自己来了之后才入账的……
在修建水利的同时,谢一林又让人出去采购了一些适宜的种子来,带着人一起实验,结果,很不错。
看着已经长出来的小白菜苗啊小萝卜苗的,谢一林的脸上也多了一些笑容。
巡视的过程中就是谢一林最放松的时候。
终于看着治下的人都能吃得饱,还能够有多余的力气来种植一些蔬菜自己吃了。
当然了,人才是最主要的。
这几年每年都会有饥荒的人投奔这边来,凡是想留下来的,谢一林全部都是接收安排下来。
当然了,那种极其懒惰的人还是要单独的‘培训’一下的。
有着王雨和羽林卫,凡是参加过这样的‘培训’的人,全部都表示以后肯定会好好干活,天天向上。
这样的‘培训’以后再也不想参加了。
在‘培训’的过程中管吃管住还给银子,可是那滋味真是不好受。
无论是从精神上的,还是从疲惫上的,干活更是比在外面多了很多。
经历过一次,就觉得在外面那些干活的,简直太轻松了。
所以,祈台城连一个懒汉也没敢出来的。
不是不想,是真的不敢,那‘培训’一般人都不想再承受第二次。
“谢大人,您尝尝我们的清炒小白菜,味道可好可好了!”谢一林正带着镇守使府的人巡视着,在地里干活的人离着老远就打招呼。
谢一林挥挥手:“正好一起吃吧,把干粮都拿出来吧!”
“是,大人!”
后面的侍卫就开始往外翻找干粮。
他们这些人的巡视的时候,都是自带干粮的,不准吃老百姓的任何东西,这是规定。
当然了,换是可以的。
人家给你一钱的东西,你可以拿一钱一的去换,这个可以。
那老汉见谢一林将自己的干粮取出来,就笑着道: “大人您总是这么自律,哪家的吃的不是您给的啊,您以后就别带干粮了,一起吃也吃不多少!”
谢一林:“这是应该的,自律了才能有发展,老丈,这菜长的不错啊!”
“侍弄的好,三伏天之前还能够收一些,大人,咱们这里的菜拿出去卖可受欢迎了,就是太小,不怎么压称!”
旁边胡师爷接话道:“就是小才新鲜好吃,要是和冬天那么大一颗,
也卖不了多少银钱了吧?”
老汉一抹脸笑道:“可不是这个理儿,哈哈!”
边吃边聊着,气氛倒也非常的轻松。
周围还有其它的老农也都围了过来,这位镇守使别看年轻,可是有魄力而且又特别的亲切,所以老农们也都喜欢和这位挨的近一些说说话。
吃过饭之后,谢一林就随着他们去了地里。
地里的菜和粮食长的确实不错,就连刚刚老农们吃的清炒小白菜,就是捡摘下来的小白菜。
“只要是雨不下的那么老大,这一茬还能再赚一些!”老汉道。
谢一林看看胡师爷,胡师爷马上道:“今年的雨难说,还是注意着点,要是下的太大,就收回家去,怎么着也得吃几天,总比烂在地里的好是不是?”
“说的也是!”主要是舍不得,再过个把月的,这菜就能卖个好价钱了。
另外一个老汉道:“大人,那边的荒地我们开垦出来了,只是种的东西都不怎么好,您能过去帮忙看看吗?”
“我们家也开了不少,种的菜都特别小,不如这边长势旺!”还在为白菜有可能会提前收而郁闷的老汉也道。
谢一林点头,就随着他们走了过去。
开垦荒地三年免税,这是谢一林下发的第一个告示里面的一条。
当然了,也是通过朝廷批准的。
这几年,每年都会有人主动开垦荒地,稍微种点东西都是自己家的,只不过谁都希望多种一些。
好在谢一林也是特别热心的,每每都能帮着他们找一些能种的东西,可是这地方不一样。
正如老汉们所说,这是片荒地,而且还是在小丘陵上的,小石块特别多,捡都捡不完,种的菜也长的焉啦叭唧的。
更不用说是药材种子之类的,长的更是慢的不得了。
谢一林看了看周围,发现这一片的丘陵一片一片的,不过因为开垦的缘故,种的东西不少,长的旺的真不多。
想了想,谢一林就道:“各位再打听打听,看看哪里有能够种的合适的东西,我也让人去寻找树种了,实在庄稼不好减少,咱们就在这地方种上树,总能多少的赚一些,老人家,您说呢?”
老汉们眼前一亮:“对啊,大人说的太有道理了!”
现在的他们盖房子所用到的树都是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买,如果自己这里能种的话就太好了。
谢一林却并没有多说。
因为他要种的是以果树和茶树为主,至于那一些普通的树倒是最后的考虑,这些谢一林都是想过的,只不过临时哪里种什么,哪个范围合适还没有想好。
在种之前,总是要将树苗先确定着才行。
只不过去京城的人还没有回来,不知道能够寻到多少种,所以此时也不方便说太多。
又和老农们说了一会儿话,谢一林不再耽误,继续去巡视了。
第180章
回到家吃过饭; 和家里人闲聊中; 媳妇顾明月就说起了自家的几个铺子人尤其多。
东西是最齐全的; 售价也不高,再加上顾家和谢一林的关系,人自然是少不了的。
谢一林更是将药植空间的东西取出来一些放在铺子里售卖。
从白菜再到萝卜,还有鱼每次都会拿出来一部分放在爷爷奶奶院子里,老两口再派人往外运,也不会有人多想。
有了乖孙的供给,再有顾家商户的底气; 老两口可是忙活的乐呵着。
谢一林从药材空间里往外取东西更自然了; 别人都不会多问一个字,谢家娶亲那天的盛况可是众人看在眼里的。
说不定这都是顾家的支持; 拿出来点好东西怎么了?
顾家人都郁闷的不要不要的。
看着那些巴巴的上门来求菜求鱼的人; 能做的却不多。
将人礼貌的请出去呗!
说那些东西不是顾家送去的都没人信,在这整个边关; 最大的商户就是顾家了,你说不是你们,谁信?
不信也没办法,顾家就是一口咬定不是他们提供的。
谁也不能强硬的要求人家; 更何况也没有人敢去铺子里问个明白。
镇守使府不是摆设,顾家人更不是好相处的。
只能看着人家赚钱,眼红一下而已。
谢一林听听就过去了,自己家的东西他是最清楚的。
“不用管那些人,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要是理会那些人,那就没完没了了!”
顾明月笑着点头:“相公说的是!”
要说这个时候,菜什么的也不少,可是那些人就是喜欢自家铺子里所售卖的,想想就奇怪。
说是好吃,自己吃着也没有异常啊。
顾明月哪里知道,她在谢家吃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倒是身体比以前好了很多。
从谢一林的药植空间里产出来的东西,一直吃也不会觉得异常,时间久了肯定也吃不出来了。
“相公,大哥让我和你说一下,年间的贸易会,顾家又邀请了一些人,让人提前给安排一下!”这是顾大嫂在来送东西的时候提的,这些话顾明月都是直接和谢一林说。
倒不是要求什么,而是转达一下。
谢一林:“我知道,那是我让大哥联系的,这么一来,贸易会又能提升了!”
这么一说,顾明月也就不管了。
这样的大事,也不是她一个女流之辈能够管得了的。
边关的贸易会已经形成了气候。
不管是关外的还是内围的,只要是贸易会,每次都是人满为患,而且还有着上涨的节奏。
谢一林一点也不担心,贸易会的地方越来越大,一点也不耽误,倒是还能够促进边关的收成,何乐不为。
他只所以大力的兴水利,搞贸易,还不就是为了要便农吗?
眼下,刚来边关时那吃不饱穿不暖的死样已经彻底的被改变了,以后自然会越变越好。
边关的人们更是脸上多是笑容,这就是作为一个镇守使的能力所现。
夫妻两个正在说着话,一个小丫头急切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少夫人,不好了,不好了!”
“进来说,像什么样子?”顾明月打开门道。
这个小丫头是她嫁过来时候带的陪房丫头,从来都是稳稳重重的,现在倒好,竟然惊慌失措的,着实让顾明月有些恼。
小丫头连忙告罪:“少夫人恕罪,真的是
……少爷也在哪,老爷和夫人请二位赶紧去外面躲躲,说是钦差到了!”
钦差?
躲?
谢一林和顾明月一齐起身。
谢一林问:“怎么回事?钦差怎么会来?”
快五年了,也没见个钦差的面,这个时候有钦差过来,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要是好事的话,这小丫头也不可能急成这样。
小丫头小声的道:“说是来拿您进京,夫人差点摔倒,看样子是被吓的不轻,哎,少爷,您去哪里啊,夫人让您出去躲躲,少夫人,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不等小丫头说完,谢一林已经急匆匆的向着前院奔去。
顾明月指了指小丫头的额头:“相公是那样的人吗,躲什么躲,你啊,走吧,我到前面去看看婆婆,你让人去煮安神汤送进来!”
“哦!”小丫头扶着顾明月往前走,当然也没有忘记要安排人去煮安神汤的事儿。
前院。
钦差正坐着喝茶。
“李大人,多年不见,有礼了!”谢一林进来之后,就向着钦差行礼道。
“谢……谢大人,有礼有礼!”谢一林的到来,惊到了钦差,也令万容差点再次晕倒。
不是已经派人到后面去让小林子去外面躲躲了吗,怎么又到前面来了呢?
此次来的钦差乃吏部李大人,他在几年前是见过谢一林的,却是没有想到,几年未见,当初的少年郎已经成长为一名青年才俊。
如果不是谢一林和他打招呼,李大人还真是有些不敢认了。
见礼毕,就将此次前来的目的讲了出来。
李大人朗声道:“奉圣上口谕,宣谢大人入京述职!”
“臣,遵旨!”谢一林跪下道。
哪怕就是口谕也必须要接,不接就是抗旨。
抗旨是要被诛灭九族的。
谁也抗不起啊!
李大人宣布完毕,双手虚扶: “谢大人请起!”
谢一林起身,再次招呼着李大人入座。
将一旁同样跪着的万容扶起来。
再次落座,才说起了这次进京述职的原因来。
李大人看看四下无外人才低声道:“有人谏叶将军和镇守使谢一林,因为保护粮草不利,才被全部烧成灰了,以此死谏二位,所以才有李某走这一遭!”
“我的儿啊!”旁边,万容终于再也受不了,当时就崩溃了。
死谏啊!
那不就是要死了?
跑这么远还逃不了这么一劫?
心疼的万容泪流满面,却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
谢一林连忙告罪:“李大人请稍坐!”
肯定是要将事情说明白的,要不让亲娘一直这么难受,早晚会出事的。
李大人连忙道:“谢大人请便!”
万事孝为先!
尽管李大人身为钦差,可是也是知道先后的。
要是因为自己的一份口谕将人家亲娘吓着了,就他这个钦差也有责任的。
谢一林来到万容的身边道:“娘,只是进就述职,没事的!”
“呜呜呜呜!”万容一把拉住谢一林,紧紧的,那样子恨不得把他一直这样的拉住。
万容后悔了,要是能行的话,她不希望孩子当官了。
要说这几年谢一林的忙碌,也将谢家这跟来的四个大家长给锻炼出来了。
至少他们已经不再是那个什
么也不懂的普通村民。
儿子的这个镇守使官职不小,可是这个地方却不好,与其说在这里当官,不如说是被发配过来的。
可是好歹没有性命之忧,可是现在呢?
又一个死谏,直接将万容这几年隐藏起来的担忧彻底的摊开来。
谢一林又道:“死谏的意思是进言的官员坚定决心的向陛下进言,并不是要孩儿死,娘,您要是不信可以问李大人,我和他不熟,他肯定不会为了我而诓您的!”
刷!
万容哭的通红的眼神一下子看向了李大人。
已经打算好了当背景的李大人:……好有压力。
“谢大人说的是,如果真的是想要谢大人的命,本官就不会坐在这里,而是直接捉拿谢大人回京了!”
“我可怜的乖孙啊!”
屋外,谢老爷子和白氏走了进来。
白氏满脸是泪的一进来就扑过来抱着谢一林哭。
得,一位变成三位了!
幸好谢志安在铺子里忙碌,要不肯定就是四位了。
一个时辰后,李大人终于以自己的人格担保说服了三位哭泣的谢家人。
在反复确认只是进京述职,并将一切说清楚之后即可之后,谢家人终于不哭了。
“何时启程?”就算是要进京,也是要准备一下的。
李大人道:“取证结束之后,即可启程,大约三五天上!”
李大人作为钦差,也不是说来把人带走就行的,关于粮草方面的事情还是要做多方取证才行。
这么一来,倒是给了谢一林多了两天的时间。
镇守使府里的事情还是不少的,再加上这眼看着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