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门大状元-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一来,倒是给了谢一林多了两天的时间。
  镇守使府里的事情还是不少的,再加上这眼看着就要到三伏天了,更是要十分的注意。
  趁着这几天的空闲,谢一林就带着羽林卫和胡师爷,将所要安排的地方都跑了一遍,更是再三的叮嘱,定要盯好了。
  一旦有雨灾的情形,马上安排,该撤离撤离,该防洪的防洪。
  “大人您请放心,这些事情已经安排专人盯着,只是您那边,不如派一队人马暗中保护您!”胡师爷道。
  羽林卫现在已经转接到谢一林手里,经常跟着谢一林身边忙活的胡白卜早就知道了。
  这次的进京述职看着就不安稳,要是有一队人能够跟在旁边的话,会更好一些。
  谢一林却是摆手:“用不着,述职而已,再说了,有李大人的取证,我相信朝廷!”
  想着那被取证的地方,此时的样子,胡白卜嘴角抽了抽,也就不再说话了。
  谢一林:要是能这么简单就好了,不管是自己还是羽林卫,进出京城都是要有圣旨的。
  尤其是羽林卫……


第181章 
  取证是一方面; 他不怕李大人前往。
  最主要的就是羽林卫不可能因为自己前往京城。
  除非皇上下旨让羽林卫回京; 否则谢一林是不打算带着羽林卫出祈台城的。
  既然皇上将羽林卫安排来边关; 那么肯定是有着皇上的打算,要是被自己给带回去了,这后果,就难说了。
  反正绝对不能给自己招惹这样的麻烦。
  不过这样的话不适合直接和师爷说。
  “年期你们相互协作把祈台城事做好,我回来的日期不定,不要因为我不在的这段日子里出了什么事才好!”
  胡白卜连忙道:“大人放心,保准祈台城和谢家人不会有事!”
  “正是!”
  羽林卫那边也自然会上心。
  谢一林看着远方轻轻点点头。
  有叶家军在边关驻守; 再有顾家人在祈台城的威望; 家里人倒是不用太担心。
  只是什么时候能回来还真难说。
  李大人虽然是钦差,可是不管谢一林还是叶家军那里; 没有一个人对关于粮草被烧的事情有过任何反驳。
  不过该做的一点也没少做。
  三天后; 李大人纠结的带着两个人上路了。
  只道是进京述职,所以并没有将两人上枷上锁; 两人都是骑着马离开的。
  送他们离开的谢家人,看着远去的谢一林,又担心的不得了。
  顾明月费了好大的心才将家里人给劝回去,尽管她更担心; 作为蜜里调油的小夫妻,顾明月很希望跟着一起去京城。
  可是她更清楚,如果自己也离开了,家里的公婆只会更担心。
  所以,她压根就没有提; 只是在心里祈祷着相公能够早日平安归来……
  *
  京城,金銮殿。
  往常肃穆又严谨的朝会,在这一天却是改变了往日的样子。
  尤其是以蔡太师为首的一方,更是不管不顾的大声质疑。
  “不可能,全部都烧了的!”
  “我们有人证物证,谢一林你不要想狡辩!”
  “叶将军知道您是劳苦功高,可是这可是将士的生死大事,您可不能因为一个毛头小儿在犯糊涂啊!”
  “老不死的你说谁犯糊涂呢?陛下,请为某做主啊,蔡太师当面污蔑老臣是个老糊涂!”
  “你胡说,老夫没这么说!”
  “你说了!”
  “没说!”
  ……
  皇上揉揉脑袋。
  脑仁突突的疼,这些老家伙加起来近千岁了,可是吵起来却是和六岁小孩似的,没完没了的重复。
  烦!
  烦的想将这些人都赶出去。
  可是不行,事情没解决。
  在下面的人再一次开始吵闹的时候,皇上再也忍不住的开口训斥:“闭嘴!钦差何在?”
  “拜见陛下!”一直在一旁被忽略成透明人的李大人终于出列了。
  他这个钦差就从上朝就没人看到他。
  蔡太师就对着谢一林掐,恨不得马上将谢一林大卸八块。
  两家的恩怨当朝为官哪里有不知道的,可是凡事你总得有个证据吧?
  好吗,他这个钦差被忽略了一个彻底,然后谢一林本人却是偶尔说那么一两个字,其它的时候都是叶峰和蔡太师在掐。
  喧哗又反复,也难怪皇上会烦躁。
  “你来说
  说,再有人听不清,别怪朕无情!”
  金銮殿一下子安静了。
  皇上无情起来,可是会丢小命的。
  包括非常想杀了谢一林来解气的蔡太师也不得不闭嘴。
  说实在的,刚刚作为钦差的李大人已经说了一遍了,只不过当时真没仔细听。
  能将谢一林定罪就行,那些查到的东西和他没有多大关系,不过现在皇上发话了,纵使是三姓农奴的蔡太师也只好听着。
  惹恼了皇上,他也捞不着好。
  皇上是得用得着他得到塞外的消息 ,可是真要惹恼了,自己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李大人又将在边关查到的说了一遍。
  “……粮草已经在边关库房,入账并开始发放使用,一切入库出账皆正常……”
  “……堆的满满的的库房也已经让人查验清楚,和账薄没有出入……”
  蔡太师听的眼珠子都红了。
  明明被烧掉了,怎么可能还入库出账的,一看就是这个老家伙被收买了。
  只不过抬眼皮就看到在上面正在观望着众人的皇上,蔡太师才压下自己的急躁。
  不能让皇上恼了自己,再忍一会儿。
  终于等李大人讲完了,蔡太师大声的道:“陛下,李大人说谎!我们有人证物证证明,那些拉过去的粮草已经被彻底的烧毁,被火烧的!”
  “来的时候已经将祈台城的库房主管和账簿带来了,请陛下明察!”
  皇上:“来人,带着那二人到大理寺好生查问!”
  “嗻!”
  御林军应完,将在殿门外等着的两个人架走了。
  殿上的李大人却是继续道:“蔡太师诋毁本钦差,请陛下为老臣做主啊!”
  噗通!
  李大人跪了下来。
  谢一林也当即跪倒:“请万岁为臣做主!”
  叶峰自然不能落后:“请陛下做主!”
  一跪,三人并排。
  蔡太师脸都绿了。
  这三个肯定勾结了,就是大理寺那边没有派人过去,希望大理寺卿有点数,定要将这三人给定了罪不行。
  大理寺卿很快就来了。
  结果却是让蔡太师气的差点发飙。
  大理寺卿的审理结果是:“没有任何异常,入库和发放皆是按程序,与押送过去的数量也能对得上!”
  都烧没了,怎么可能对得上,这不就是睁着眼说瞎话吗?
  好在还知道上面坐着的是皇上。
  蔡太师只得压抑着自己的怒火向皇上施礼:“请陛下容许人证上殿,不知道你们可敢与人证当面对质?”
  皇上:“允!叶将军,谢大人,二位爱卿认为呢?”
  叶峰看看在一旁的谢一林。
  谢一林:“臣无议,只是希望蔡太师所说的人证确实是人证!”
  叶峰随后也道:“有何不敢?”
  谢一林的能耐连他都佩服,更何况这个远在京城的蔡太师了。
  人证什么的,谁怕谁?
  蔡太师在一旁也是眉头皱起。
  谢一林所说的话他听的很清楚,总觉得话里有话,可是却也改变不了什么了。
  因为皇上已经宣他的人证上殿了。
  蔡太师所说的人证一共有十个。
  朝上众人都看了过去,谢一林和叶峰也看了,两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不过心里却是在冷笑。
  这十个人竟然
  还敢过来,看来倒是能够解决另外一件事了。
  “……我们看到那火烧的可旺了,要不是老天下了一场雨,那火还得再烧好几天呢!”
  十个人异口同声的在自己的证词上画了押。
  这可是金銮殿,更何况他们说的都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事实。
  谢一林和叶峰就好像没有听到似的站在一旁。
  一直到皇上开口:“怀哲你可有话要说?”
  与刚刚的态度不明相比,此时的皇上说起来的话却是相当的亲切了。
  谢一林行礼道:“回陛下,臣不知道这十人所说的是什么意思?”
  “哦?细细讲来,让他们明白明白!”皇上道。
  谢一林道:“遵旨!”
  在众人的注视中,谢一林缓缓来到这十个人的面前:“你们十个人都看到了?”
  “你们是一伙的,谁能证明你们说的是真的?”
  “又是火又是雨的,你们怎么在没有任何的损伤?”
  “开采石头的地方多的是,万岁的仁政令我们边关所有人生活的越来越好,和你们所说的那什么火就无关了吧?”
  “你们所说的你们在呆在树上?是说你们就是树上结出来的吗?一棵树能一下子结出十个人的果子来吗?你们当自己是人参果呢?还有是何树?在何处?我谢一林在边关为官五年,还没见过能结人的树呢!”
  众人:……
  皇上也怔了怔,随后恢复脸色:“叶将军认为如何?”
  “咳!谢大人的疑问也是本将的,你们倒是说啊!”叶峰马上借着皇上的话道。
  真没看出来,谢一林这小子竟是个能说会道的?
  叫他说也说不出来更出彩的了,倒不如就顺着谢一林的话头下去了。
  叶峰这么一说,皇上也来了兴致。
  “你们可以解释了!”
  那十个人傻在原地。
  怎么解释?
  总不能说这是接了蔡太师的话在那里盯着的吧?
  可是这些事明明就是他们亲眼看到的,怎么到了这里还得证明呢?
  证明自己亲眼看到的,还是十个人一个证明?
  这要怎么办?
  看看蔡太师,蔡太师却是在一旁不看他们。
  皇上在上面正盯着呢,蔡太师就算是有心要提醒一两句也不好说,更何况眼下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反正他是不会承认这些人是他派去的。
  故意围而不攻,就是为了要将粮草废掉,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他蔡家的女儿和儿子都死了,眼下也没人好被砍了。
  只要自己不承认,那皇上就不会拿他怎么样。
  想要塞外的消息 ,还得靠着他呢!
  “怎么不说了?”
  “陛……陛下,物证那自然就是燃烧掉的粮草车,还有就是边关将士和战马没有粮草备用了啊!”那个领头的人道。
  不愧是领头的,脑子转的也快。
  本来以为会被夸奖,结果其它人却都如便秘一样的看着他。
  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第182章 
  显然他们之前并没有在殿上; 否则也不会再将这话说出来了。
  李大人悠悠的道:“粮草齐全; 账物相实!”
  蔡太师:“不可能; 明明都……”
  “蔡太师就这么相信这十个下人的话,他们都不能证明他们在哪里看到的,又有谁能够给他们证明当时他们就在现场?”
  “我们亲眼看到的!”
  “谁能给你们证明?物证呢?”
  十个人彻底傻住。
  怎么可能?
  人证物证都有吗?
  真的都有。
  人证有,只说自己是看到的,一共十个人,事实上也确实是。
  那些被烧了的东西,也真的是。
  这次的让叶将军和谢大人他们进京述职; 也是他们十个人确定粮草烧没了才敢来的; 要不这头得有多铁才敢往前凑啊。
  可是证明自己在那里看到,还要让别人来证明; 这就难办了。
  总不能说是自己偷偷摸摸着的吧?
  偷; 盗,抢; 乃死罪!
  真那样的话不用别人,皇上就能将他们给处决了。
  蔡太师当时的想法是没有烂掉,烧了也行,反正就是没了。
  更何况被烧了粮草; 罪过更大。
  正因为如此,才会进谏叶峰和谢一林,哪里会想到竟然还会有这么一出。
  任意被皇上派过去的李大人自然是有一说一的,更何况现在蔡太师还想把他也葬送在这事里面,越是这样; 他就越是要实话实说。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皇上只得暂停此事的争辩。
  另外派了人快马加鞭前往边关取证。
  见皇上马上又派人前往了,那十个人还松了一口气呢,只要看到那被烧过的地方就行了,他们就不用证明什么了吧?
  只是他们怎么也想不到,那个被烧过的地方,早就被挖成了一个大坑,石头开采完毕,后来更是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水库了……
  当然了,谢一林也没有让这十个人自在。
  在皇上问道还有何事的时候,谢一林以偷窃罪将这十个人给告了。
  告的也不是御状,而是告到了御史台。
  尽管在朝上坐着的就是皇上,可是这样的小事还用得着劳驾皇上吗?
  只所以告到御史台,而不是大理寺,也是有原因的。
  既然这十个人是偷窃了,那么作为这十人的主子的蔡太师自然是要连座的,所以御史台接了。
  王子谦更是迅速的从衣袖里呈上一份奏折,里面还有一份谢一林在三个月前呈上来的奏折,两方一折合,好嘛,可不就是正好对着这十个人的。
  皇上看完奏折直接就扔了下来:“蔡太师你自己看看!”
  蔡太师捡起来,看完后,脸色刷的就变了:“陛下明鉴,老臣不知啊!”
  奏折上所写的是有十个人要纵火烧粮草,被巡视的谢一林带着羽林卫给拦下,在捉拿的过程中有一列个中好手将十个人给迎走了,而后就失去了消息。
  随后谢一林为了避免坏人逃窜,还写了一份奏折往御史台,奏谏那些知法犯法的人。
  因为那十个人其中有一个人提起过去太师府避难。
  十个人!
  纵火!
  太师府!
  嗯,正好都对上了!
  至于奏折里所写的太师府千好万好,
  更是将蔡太师吓的差点晕过去。
  皇上还在上面坐着呢,这玩意他可不敢认。
  天下之大,皇上为尊。
  如果自己的太师府比皇上都要好,那岂不是自己找死?
  皇上的猜疑心向来就重,更何况还是在这个时候。
  因此蔡太师一张嘴就将自己给择出去了:“陛下明鉴,老臣不知啊!”
  没有了蔡太师的担保,那十个人就这么着被判了斩立决!
  直到死,这十个人的心里才后悔了。
  早知道就不那么死咬着不放了,总归还有可能有条小命的吧。
  只是,有钱难买早知道。
  接蔡太师的这个任务的银子还没拿到手呢,就这么死了,说自己冤都没人信。
  人证被砍,物证未确定。
  所以谢一林和叶将军就只能留在京城。
  既然是不能在此时回去,那也就只能安静的呆在京城等消息了。
  一个在将军府,一个在御史府,除非皇上召见,否则不允出府。
  这也等于是变相的软禁。
  谢一林并没有闲着,将自己如何将粮草给换出来的没有任何隐藏的都和老师说了。
  原来那些烧没了的实际上是车架,就是让叶子明后来新做的那些,至于那上面的雨篷则是和粮草车一样的,雨逢布下面则是用竹子搭起来,车上那肯定就是空的了。
  至于那些真正的粮草车早就在那些监视着的人不注意的时候给运走了。
  粮草车摇晃着的时候,就是在更换了,当然了,这是谢一林自己做的。
  有着药植空间作掩护,很快的就更换了,不过,这话显然是不能说出来。
  不过只所以看着那么大的火,则是因为在烧的时候是分批次点燃的。
  要不就只是木架和竹子根本就不禁烧。
  就算是这样,也让不知情的人看的挺震惊的。
  毕竟那么一大片呢。
  被派过去的钦差想要查什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烧过的地方已经被他们清理了,烧完了的灰也能下地当肥料的,可不能浪费了。
  所以去那里查是什么也查不出来的,灰已经被运走了,就连下面的那些石头也都被开采拉走了,现场连点灰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了,他们能怎么查?
  开采出来的石头也都被拉去修建水利工程,尤其是水库更是被扩大了很多,周围全部都是以石头垒起来的,坚固又扎实。
  所谓的物证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所以谢一林相当的轻松。
  既然没有什么事情让他做,谢一林就让老师帮忙寻找一些种子。
  边关这几年已经能够自供自足,不过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不管是粮食种子还是蔬菜种子都需要,就连药材种子和树苗也都有着很大的缺口。
  御史大人二话不说的就给他派了五个人过来,这些人都是经常前往各地去的,特别熟悉各地的情况。
  谢一林问明之后,就让他们帮着购买各种种子。
  至于银子,当然是等回去的时候由镇守使府的帐出。
  当然了,现在还是谢一林先给垫付了。
  在京城呆了一整整一个月才回去,因为前去查兑的钦差已经回来了。
  结果为:李大人所说皆是事实,没有任何问题。
  皇上轻斥了蔡太师,不过散朝之后却是宣了蔡太师入了御书房,离开之后蔡太师就称病不上朝了。
  众人
  都知道。
  这是被气狠了!
  谢一林在离别京城之前和老师在书房里说话。
  说到那些人前往祈台城,也将谢一林的书房全部都翻找了,不过那些带回来的书信没有任何的影响。
  谢一林轻笑。
  肯定不会有什么影响啊!
  有影响的已经被他收进空间里了,既然他敢放在外面,那就是不怕别人看的。
  御史大人没有问,因为那些信大多都是他发出去的,在他的想法里,有可能是被这个学生给销毁了。
  只是在说起顾明月的时候,王子谦有些心疼了。
  以谢一林的年纪和才学,京城里一品大员的亲也是可以说得到的,可是却是娶了商户之女,这还是御史大人亲自同意的。
  总觉得自己的学生亏了。
  谢一林却是并不这么认为。
  虽然那个时候看似是特别突然的,实际上在此之前,老师在给他的通信的时候,就提到过。
  娶妻娶贤,若要保命,仕族弃之,其它皆可。
  这是御史大人给谢一林的建议。
  后来谢一林在看到所说亲事是顾家顾明月,觉得合适也应下来了。
  倒是从侧面应了老师所提。
  现在再次说起,王子谦才给了原因。
  谢一林的底子太轻。
  天才,年轻,不能作为底子来看。
  更何况又有皇上的那个梦境在,可以说无时无刻的都会被皇上给关注着。
  尤其是在亲事上,成为状元的那年,谢一林只所以没有被榜下捉婿成功,其实也是皇上派了人在人群里帮忙的缘故。
  否则就只有王子谦一个人是不可能保护周全的。
  皇上不想让谢一林和朝廷中人联系太深,那么自然会有些手段。
  “叶峰的媳妇是一个农户之女,成亲的时候,皇上还赏赐了好多的东西,叶夫人的礼仪也是在成亲后礼部派人过去教的!”王子谦还说了一个八卦。
  谢一林惊住。
  呆了呆只能点点头。
  叶夫人一直都是在京城里的,看那各方都照顾的不错,如果不是老师说,他还真想不到竟然是农户之女。
  完全看不出来。
  同时谢一林心里也认定了一个事情,皇上的猜疑心,特别重!
  “下次见面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再见面!”
  谢一林苦笑着道:“五年内禁止入京!”
  这是皇上让他离开的时候所说的。
  显然,御史大人也是知道的。
  皇上说这话的时候,御史大人也是在一旁的,只所以再说出来,也是对于徒弟的担忧。
  年纪越来越大的皇帝,猜疑心更是也越来越重。
  王子谦起身拍拍他的肩膀,迅速的在谢一林的耳边轻声说了一句话,却是令谢一林满脸惊骇。


第183章 
  “太子会提前起事; 不回来正好!”
  这绝对是大事,会被杀头的大事。
  说完又迅速的离开; 声音不疾不缓的道:“为师让人给你和你师兄家人都备了礼物,你走的时候一起带走,也不用再另外派人给你送了,尽快回边关,路上千万不要耽搁才是!”
  “老师放心; 不会有任何耽搁的!”谢一林道; 本来还打算问问老师回家探亲的; 现在也不用问了。
  这些年逢年过节的时候,顾家和谢家都会派人过来送礼。
  王子谦只是收着; 毕竟一个远在边关,一个则是由下河村那边送过来的; 回礼之事还真谈不上。
  这次谢一林进京述职; 住的久了一点; 倒是让御史大人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准备了。
  谢一林说是不用; 但是仍然是没有挡住御史大人的作为。
  临走的时候; 谢一林拉着满满一车的东西走的。
  *
  太师府。
  “车上都是种子; 各种各样的都有!”一个侍卫模样的人跪在地上道。
  “派人盯着谢一林; 只要他敢回家祭祖; 马上派人飞鸽传书,老夫要谏死他!”蔡太师挥手让侍卫下去了。
  一个人在那里坐着生闷气。
  该死的王子谦又玩什么把戏?
  明明派人盯着御史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