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郎妙计(郁桢)-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霍氏听说妙音来拜访,连忙丢下手中的事,亲自到仪门迎接。
  “哟,贵人来了。快快请屋里坐。”霍氏连忙要去扶妙音的手臂。
  妙音笑道:“霍姐姐快别如此客套,弄得妹妹不知如何是好。”
  霍氏又赶着道:“正要去给妹妹道喜来着,没想到妹妹竟然亲自上门了。”
  众人簇拥着到了霍氏的正厅房。霍氏夸赞着妙音:“素日我说孙妹妹什么来着。总算是要修成正果,要苦尽甘来了吧。妹妹就生得一脸的福相呢。如今又得皇后娘娘亲自挑选日子,这样的高规格有几个能享受到。”
  妙音谦虚道:“妙音今日全是仰仗霍姐姐的照料。”
  “妹妹这话太过,当初就是没认识我,也能去治疗王妃的顽疾,不一样的光风霁月么?”
  妙音由衷的说:“不,想来霍姐姐也还记得。当初从江阴出来时。我是多么的狼狈不堪,初到京城时,多得姐姐相助着。才渐渐的好了起来。”
  跟前服侍的人见了这个情景,心想这两人怎么越来越客套呢。
  寒暄闲话了一只阵子,妙音说出了今日的来意:“霍姐姐,妹妹有个不情之请,还恳请霍姐姐答应妹妹。”
  “妹妹有事直说。只要我这个当姐姐能帮得上忙。”
  这话妙音觉得有些别扭,不大好开口,后来索性豁出去了。与霍氏道:“听说这边的婚俗,要请个全福人。姐姐是知道的,我不认得什么人。所以这全福人还请霍姐姐出面。不知霍姐姐意下如何呢?”
  霍氏抚掌笑道:“难得妹妹如此看得起我,要说全福还真不敢当。不过既然妹妹亲自上门来开了这个口。我也不好推辞。如此的话,那么我就应承下吧。只是不知日子在哪一天呢?”
  妙音道:“就是十六。”
  “这个五月么?”
  妙音点点头。
  霍氏道:“哟,还真不早了。东西备得怎样呢?”
  妙音答道:“这些都是商爷在安排,再说我已经不和商爷住在一处了。有些事也没有让我操心。”
  霍氏听到这里。心想妙音虽有娘家,可娘家的人却不大管她,如今就连亲事娘家的人也不出面,多少有些说不过去。妙音为人霍氏知道的,的确是让人心疼。
  “妹妹当真好福气,遇着了个情投意合,又知冷知热的人。连我们爷也夸赞商大人未来不可限量,深得皇上厚爱,以后妹妹定是个一品夫人。”
  妙音含笑道:“我也不管什么品不品的,过日子不都是油盐柴米么。我倒喜欢平淡的小日子。”
  霍氏点头赞叹:“所谓平淡才是真,是这个道理。不愧是参过禅的人,看得比一般人要透彻明白。”
  两人说了一会子话,霍氏又留了妙音饭菜。直到妙音告辞,霍氏依旧送到仪门。
  这里胡妈妈说:“看样子这孙姑娘的好日子来了。”
  霍氏道:“可不是呢。难得她有心请上门来。我也得为她做几件事才行。”便回房换了出门的衣裳,又套平车子,一路往孙家而去。
  孙鸣此时不在京中,因此也不知道女儿将要出嫁的消息。齐夫人跟着大儿媳和三儿媳过活,淑媛去年底已经出嫁了。虽然只嫁得个商户,不过毕竟吃穿不愁,日子过得很富足。
  齐夫人正与媳妇们在家里摸牌,玩得正是尽兴时。后来三儿媳赖账,惹得齐夫人很不高兴,将手中的牌一推,撇嘴说:“这样下去还玩什么玩,收了吧。”
  此刻正好有人回禀:“太太,大理寺卿袁家霍夫人求见。”
  齐夫人半天没想起这人是谁,倒是跟前的大儿媳笑说:“哟,这霍大奶奶怎么来呢。”
  齐夫人便问何氏:“谁呀?”
  何氏道:“太太不知道么,这位霍氏也是江阴人,她娘家和我们家是远亲,以前常走动来着。后来我们搬到了京中,这些年也时常来往呢。”
  齐夫人才隐约有些记忆,便说:“那快请来吧,别怠慢了。”
  霍氏见孙家屋宇整齐,草木料理得也好。就是家里养的下人都是一色的衣衫,一眼便明白。心想到底是有根基的人家,给人的感觉就是很不一般。
  及至花厅,齐夫人已经在花厅上喝茶了,见霍氏来了,心想毕竟是晚辈,也不起身,只略欠了欠身子说:“还真是稀客呀。”
  霍氏含笑着与齐夫人见礼,直呼“孙家太太。”
  齐夫人虽然不知霍氏登门为了什么事,不过也笑脸相迎。霍氏与齐夫人招呼过,又与何氏寒暄了几句。接着便和齐夫人道:“孙家太太,以前在江阴的时候我们孙、霍两家时常走动。自从我出了嫁,又从南到北一阵,倒疏远了些。好些年没有见着孙家太太了,太太这身子骨还是这么的硬朗,容颜也没怎么改。”
  齐夫人对霍氏的奉承很是受用,愉悦道:“不能看了,特别是到了京里住着,感觉有些受不了,还直嚷着要搬回江阴去。”又笑指着何氏与林氏说:“偏她们不许。”
  “太太好福气,到底让人羡慕。”
  齐夫人又虚以委蛇一阵,心里嘀咕着,孙家搬来京中快两年了,也不见霍家的人找上门来。怎么今日偏来了,有什么正事也不明说。她可没那闲工夫陪着霍氏胡扯。
  霍氏见时机已成熟便起身向齐夫人道喜:“孙家有这么大的喜事,太太为何不派人通知呢。还一直瞒在鼓里,以前两家交好,如今又住得不远,自然是要来往的。”
  齐夫人有些疑惑,什么喜事,她怎么一点也没听过,便问:“何喜之有?”
  霍氏笑说:“听闻当今皇后娘娘做主,将府上的四小姐许配给了新进的右参政孙大人,当真是天大的喜事。太太为何要瞒着侄女不说呢。侄女也好来讨杯喜酒,沾沾喜气。”
  下一刻齐夫人的脸色甚是好看,愣怔了半刻,嘴巴有些合不过来,觉得耳边嗡嗡作响,好一阵子才缓过神来,心想这霍氏到底是什么意思。那妙音并非孙家人,为何要来和自己贺喜。又听得是皇后做主,不由得暗惊,那个不明来历的下贱胚子倒会攀高枝。
  瞅着齐夫人的神情,霍氏便知孙家压根不知道此事。此行的目的便是要将这事传递给孙家,妙音是她的好姐妹,如今要出嫁了,娘家人却躲着不肯露面这是何道理,再说妙音脸上也不好看。
  齐夫人脸上的笑意渐渐的冷却了,与霍氏道:“府里四小姐还小,身子又弱。皇后如何做得亲,想来是霍大奶奶听错了罢。”
  霍氏笑道:“这事闹得京中好些都知道了,难道也会有假不成?”
  齐夫人却是心烦,便不肯招呼霍氏,便起身说:“霍大奶奶坐着吧,我头疼,得去歇歇。”又对何氏道:“你来替我作陪吧。”
  一旁的林氏先前也是讶异不已,不过听闻老爷在外面给妙音觅了房子,让其居住到出嫁,如今这样的言论出来倒也不是很奇怪了,只不过听说惊动了皇后,不由得对妙音刮目相看,孙家莫非还有飞黄腾达的时候。果真如此的话,该和妙音拉拢拉拢关系,夫君或许也能跟着沾点儿光。
  何氏惊讶之外,见婆婆不管此事,好在与霍氏以前还有些交情,应酬没有多大的难题。见弟媳林氏也出去了,花厅里就剩下她和霍氏。
  何氏在霍氏跟前坐下,悄声问道:“霍大奶奶,此话当真?”
  霍氏笑说:“如何不真,孙大嫂子若是不信,可以出去打听。半个京城都在传这事了。”
  何氏想了想,妙音的出身不光彩,如今又不住在府里。这样街头巷尾的议论,与孙家到底是福还是祸呢。她作为孙家的长媳,不论真假都不能不理会。刚才婆婆的脸色她是瞧见了,杵在中间一点也不好应付,偏偏公公还未回京。


☆、第一百二十章 添箱

    霍氏的一番言论,着实让孙家炸开了锅。何氏小心应付着。
  让何氏不解的是,霍氏为何要将这个消息带到孙家来,而且还要亲自说给太太听。她知道霍氏与妙音交往甚多,此番行为莫非是想帮助妙音么?
  何氏低声与霍氏说:“霍大奶奶才也看见我们太太的脸色了,只怕这事太太是不会理会的。霍大奶奶或许还不知道,外面住着的那位小姑子与我们孙家的过节吧?”
  霍氏的个聪明绝顶的人,她如何不知晓呢,笑道:“孙大嫂子与我素日也是来往的。有些事想来你也听说过了。关于妙音妹妹和孙家的恩怨,我也知晓一二的,此次登门拜访,原本就是打的修好两方关系来着。再说现在不正是个良机吗?”说着又冷笑了一声:“我知道以前府里嫌弃孙妹妹,说她出身低微,很是看不上。可毕竟是一家子,连着骨血。孙大嫂子是个明白人。如今商家上升的势头这么猛,难道孙家就不动心。得了这样好的一个女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同样的,孙妹妹现在也急需娘家人的支持。”
  霍氏的言论让何氏心思活络起来,霍氏句句在理。思前想后,便点头道:“霍大奶奶的话我知道了,只是我们太太那里怕不好处理,想想也头疼。我又与这个小姑不熟悉,也不知该怎么相处。”
  霍氏笑道:“待人贵在真诚,孙妹妹你也是见过的。可是个和善的人。”
  何氏却是犯愁。
  霍氏又笑道:“今日孙妹妹来家里,说要请我出面当全福人。还真是诚惶诚恐,毕竟从没做过这事。又难得她亲自来请,又是皇后娘娘的面子。哪里不帮衬着呢。今日贸然到访,也是失礼了,倘或得罪了太太,还请大嫂子在跟前替我赔个不是吧。”
  何氏是个通情达理的人。点头道:“你的道理我是知道的。”
  待霍氏走后,何氏心里犯怵,这该如何在婆婆跟前奉承了。听说当初在江阴的时候,婆婆是和妙音当场撕开了脸。她不明白十几年前,婆婆与妙音的生母有什么过节,不过听人说起妙音的生母后来落发成尼,就是这妙音也在尼姑庵里长大。以致后面还俗找上门来。何氏心想就是自己处在婆婆的位置上,也不好处事。
  齐夫人称病离场倒也不是信口胡说,当真脑仁疼。躺在榻上好一阵子还没缓过神来。跟前的陪房是自己的心腹。替自己分析了好一番道理,齐夫人只觉得心烦。要她认下这个女儿,又怎么拉得下这个脸面。
  正是左右为难时,何氏来回话了。
  “那姓霍的走呢?”齐夫人不在躺着,已经坐起身来。
  “是呢。霍大奶奶才走。”
  齐夫人皱着眉说:“没想到这霍家当日的黄毛丫头,如今倒也学得这样的本事。她不就是来看笑话,给我难堪的么。还说什么道喜。呸!”
  何氏耐着性子道:“才霍大奶奶和媳妇说了好一阵。当真是太太误会她了。”
  “我误会她?如今他们袁家比我们孙家风光。外面那个野种又会攀高枝,会摇尾巴,这不就寻上门来了。”齐夫人打从心眼里看不起妙音,口中自然没一句好话。
  何氏心想婆婆成见如此之深,要想让婆婆放下身段,看来是不可能,又怕触怒了婆婆,思前想后方道:“太太,霍大奶奶本意是要来撮合我们两边的关系。再说小姑子在外面住着,再怎么也是姓孙的。外面不明事理的人,定是说我们孙家不厚道,将女儿赶出门槛。太太听听,这话是要不得的。”
  齐夫人怒眉道:“你与那个臭秃驴是什么关系,如今胳膊向外拐倒帮起外人了。”
  何氏战战兢兢的说:“太太,请听媳妇解释。如今惊动了半个京城,未来的夫家又是不可限量,又得皇后恩准。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呀。想想我们老爷毕竟年迈,府里几位当官的爷。这些年也不大顺利,若是能有这样的姑爷帮衬着点,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么。”
  齐夫人愠怒:“快休提这事,我不知道。”
  何氏见婆婆油盐不进。便知多说无益,识相的闭了嘴。
  待何氏走后,齐夫人翻来覆去的不得好睡,心里一直耿耿于怀。她是无论如何也拉不下脸面去见妙音,也拉不下脸面让妙音住进府里,在眼皮子底下晃来晃去。只是孙家日益败落可是事实,现在又没大树可以依靠,朝堂风云莫测。她一个妇人也看不明白。如今都是商羿这样新贵吃香的时候,不得不考虑一下,如何依傍的问题。
  齐夫人左思右想,后来让人传话给何氏,让她自个儿出面,送几样礼给妙音。算是添箱礼,聊表心意而已,再没有下文。
  何氏揣摩婆婆的心事便去办理。
  何氏带了两个执事婆子,坐了车子到了妙音居住的小宅子。亲自上前去叩门环,很快,就有人隔着门缝向外觑着,又高声问道:“谁呀?”
  何氏在门外答道:“是来向四小姐贺喜的,就说是大嫂来了。”
  门内的紫菀一愣,什么大嫂,莫非是姑娘的娘家人不成?自从来到这边后,只有孙老爷偶尔到访,可近日孙老爷不是不在京里么,孙家的人找来是为何事?她一个丫头想也想不明白,只隔着门缝说:“先等着。”便一溜烟的跑去找妙音。
  妙音才祭过母亲,突然见紫菀神色仓皇的走了来,气喘吁吁的说:“姑娘,不好了。孙家的人找上门来了。”
  妙音听说却一脸的淡定。紫菀以为妙音没有听清楚,就要重复,妙音却摆摆手:“你不用说了,我耳朵还没聋。人在哪里?”
  紫菀道:“还在门外呢。”
  “你可知道是谁?是一般的仆妇吗?”
  紫菀摇头说:“不,那人自称是姑娘的大嫂。”
  大嫂?妙音脑海中依稀浮现出一个人影来,便点头说:“快请进来吧,我倒要看看发生了什么大事。”
  紫菀听说便去开门。
  何氏与妙音好不容易相见了,何氏满脸的笑容,刻意的与妙音套着近乎,又一口一个“四妹妹”的喊着,又自称“大嫂我”,弄得妙音晕头转向,心想这女人到底是要干嘛。
  何氏笑道:“听说四妹妹有了好日子,怎么也不让人到家里来传句话呢。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呀。我们太太听说了,还让给四妹妹送添箱的礼来。”说着便让人抬进了两个箱子,放在屋中。
  等等,妙音心想刚才耳朵没有出问题吧。是齐夫人的意思,齐夫人让孙家的大奶奶给自己送礼贺喜?她觉得自己好像是在梦里一般。
  两口红漆的木箱,绑着夹板和绳索。妙音隔着看了两眼,猜不透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东西。
  何氏不大敢与妙音相处,板凳还未坐热,便要起身告辞。妙音也不挽留,只让紫菀去送客。
  等紫菀回来时,两人都围着两口箱子打转,紫菀显然比妙音更加欢喜和好奇,也不等妙音开口,便解了绳索,去了夹板,开了箱子。
  第一口箱子里,见是些绫罗绸缎。都是簇新的上等料子。紫菀笑道:“想来这个是送给姑娘做衣裳的。”说着又去开了第二口,里面有几件新打的首饰,镶珠嵌宝,件件都称得上精品。还有一副新做的鞋袜。紫菀笑说:“都是好东西,姑娘快来看。”紫菀心想,折算成银两,这两箱子也值三四百两的数。
  妙音扫了两眼后,再没什么兴致。孙家的人突然送了这个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她想着该如何处置,是若无其事的收下,还是让人送回去。
  正在妙音左右为难时,商羿突然来了。
  商羿一眼看见了地上的大红箱子便问:“哟,这个是何处来的?”
  紫菀抢着道:“是孙家太太送给姑娘的添箱礼了,爷快看,都是好东西。”
  商羿略有些诧异,孙家什么时候转性呢。他怎么不知道。又去看妙音的脸色,有些不大好看呀。
  妙音抬头看了看商羿,便道:“你来得正好。我有话问你。”便指着地上的箱子说:“这个我还是送回去吧。也不缺这个,再说让人有些没头没脑的,觉得心里渗得慌。”
  商羿皱眉道:“一片好意,不就是被你给辜负了么?”
  “才不是什么好意,我看都是歹意。心里别扭得很。”
  商羿又劝:“你呀,还是不肯改改。再说你和孙家难道就要这样赌气一辈子不成。即便是上一代有些什么磕绊,可下一代应该能解开了。既然他们主动放出了示好的信号,不妨也试着接受一回吧。”
  商羿的话让妙音不大好消化。
  商羿又说:“我不希望你送回去。这可是没礼数的事,再说也不吉利。”
  妙音咬了咬嘴唇,心想到底如何是好?想到师父屈辱的一生,想到齐夫人的嘴脸。她心里一点也不痛快。又去看商羿,却见他一脸的坚决,看来是无法改变他的主意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 吉日

    霍氏算是妙音的娘家亲戚,又是全福人。隔了几日,便置办了几件贺礼送来,说是给妙音添箱的。
  一架玻璃屏风,一对柴窑婴儿瓷枕,两挂金漆的湘妃竹帘,一张楠木雕花小炕桌。这几样东西一摆,顿时显得富丽起来。
  赵家娘子已经被派来伺候妙音了,见了这些礼也啧啧称赞道:“这袁家人当真出手阔绰。都是好东西呢。”
  妙音含笑道:“到底是霍姐姐,真是个让人感到无比温暖的人。”
  且说距离正日子已经不过三日的样子了,新房那边据说早已经收拾出来,全福人去铺了被褥,挂了帐子,回来与妙音小声说道:“孙妹妹当真是个有福气的人,这些日子我冷眼看商大人的行事,很是大方又仔细。”
  妙音笑道:“他粗犷随意的样子霍姐姐是没看见罢了。”这里正说着,突然赵家娘子来禀:“姑娘,孙老爷回来了。”
  霍氏听说,便要告辞,临走前又再三叮嘱妙音:“你年轻气盛,不过也要好好的收敛着。别又得罪了人。一切都不用担心,有姐姐我帮衬着你。”
  妙音对于霍氏着实的感激,是霍氏教会了她很多事,也是霍氏让她的胸怀渐渐的开朗起来,言语有些哽咽:“霍姐姐,等回头我给姐姐磕头去。”
  “快别说这些,我先走了。”霍氏转身从别的门出去了。
  霍氏前脚才走,便听见了外面院子里传来孙鸣的声音。妙音整了整衣裙,便迎了出去。
  孙鸣去了一趟广西,没想到女儿就已经有了好日子,又是喜欢又是激动。听说此事后,星夜兼程的赶了回来。一身的风尘还来不及洗濯,便要来看望女儿。见女儿气色都好,诸事齐备。也就放了心。
  “淑妙!”孙鸣唤了声。
  妙音福了福身子,应了个“老爷回来了。”
  孙鸣便进了正屋,妙音亲自捧了一碗茶递给了孙鸣。脸上依旧有些淡淡的。
  孙鸣却满脸抑制不住的喜悦:“大半个京城都在传此事,我儿真是有能耐呀。女婿也是好样的,给我们孙家挣足了面子。眼见着事情多了起来,我回去便让几个人过来帮忙,你不用操心。”
  妙音低眉说道:“孙老爷费心了。已经不再需要人手,一切都已经齐全。”
  孙鸣又从袖笼里拿出一卷银票来,放到了旁边的桌上。又道:“日子太紧,情况又特殊。我这个当爹的实在是失职,本来应该好好的为你办此事的,只是家里的情况你也清楚。这里有五百两的数,算我我给你的一点补偿。你就收下吧,也没备什么嫁妆添箱。什么都没有,又怕商家那边耻笑。虽然高堂不在。可旁边看着也不像回事。”
  妙音却连看也没看一眼,而是淡淡的说:“孙老爷匆忙赶回来,就是为了说这些吗?”
  孙鸣又道:“不,不只是这些。当爹的想看女儿出嫁,这是每个当爹的心愿呀。如今见你觅得良缘,当爹的心里高兴。”孙鸣说到后面,语调也变了,抑制不住的颤抖着。
  妙音心里柔软的地方不知被什么给刺了一下,眼睛微微的有些湿润。目光也柔和起来,不管以前这个男人有多少的不好。可毕竟是母亲当年看中的,他是自己的生父呀。是一辈子都无法改变的事实。妙音心里的那些别扭,渐渐的烟消云散。
  妙音双腿一软便跪在孙鸣跟前,热烈的唤了一声“父亲!”
  孙鸣老泪纵横的扶妙音起来,哽咽道:“孩子,不管我们之间有过什么隔阂错怪。可都是连着血脉至亲。”
  赵家娘子和紫菀在隔壁听见了,也都是欢喜。这下好了,父女俩终于能够相认。姑娘心里也放下了。
  到了十六这一日,天刚蒙蒙亮。就有几个妙音不大熟悉的人过来催妆。后来听赵家娘子说,这是商羿部下的几个女眷。所以这一日从天还未亮开始,便要折腾。
  这凤冠霞帔,嫁衣上绣着的龙凤以及团花蝴蝶。妙音觉得繁重不易。
  四个妙音皆不熟悉的丫头给自己开脸梳头,不管是面脂还是口红也不知往脸上堆了多少。那方铜镜里,是妙音模糊的面容。直到上了接亲的花轿,妙音依旧觉得这一切还是梦里。
  妙音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她刚踏进个这个时空时,在莲花庵的那段日子来。师父日日教导她要安分,切莫有什么别的心思。那时她还一心想要逃离莲花庵,没想到这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屈指这个身躯也已经十八了。还真是白驹过隙,匆匆一瞥。而她即将走向的那位生命里的男人,妙音却忍不住浮出笑容来,能预见商羿,真好!
  一路的喜乐吹打,一路的鞭炮阵阵。等到轿子落了地,虽然头上蒙着头巾,不大能看见,但有人立刻扶住了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