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零小媳妇-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军啊,你怎么不来看看奶奶呀,你是不是把奶奶忘了呀!”
  老太太说着又伤心起来。
  吴军看着哭的伤心的奶奶,心里全是自责。
  自己最近只顾着挣钱去了,确实没来看奶奶。他被金钱蒙蔽了眼睛,自己努力挣钱,不就是为了让亲人们过得更好吗?
  如果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
  还好,现在知道得不晚。
  “奶奶,您别伤心了。我这不是来看您了吗?之前是我不对,没能经常来看您,您放心,我以后一定常过来!”
  老太太听着孙子宽慰的话不停的点头。她就是想孙子,她怎么舍得生他的气呢?
  翠华也在旁边帮着一起宽慰老太太,劝了好一阵,老太太才稳定了情绪。
  看着奶奶渐渐平静下来,吴军才问到“奶奶,家里怎么就您一个人,其他人哪儿去了?”
  “你大做工还没回来,你大娘和杏儿在东田那边捉田虾呢。我又帮不上忙,所以就我一人在家。”
  老太太说着抬头看看天色,她也有些疑惑。
  “照理说这个时候她们也该回来了,今天也不知道咋回事儿,明明还出去得更早一些,现在都这个点了却还没回。”
  吴军和翠华心里却一片了然,以前的田虾供应都是每天10斤,现在大姐她们一定是把所有的田虾供应都交给大娘她们了。
  现在每天就要20斤,所以肯定就得比往常回来得更晚。
  翠华迈步进了屋子,将手里的篮子放在桌子上,又返回来和吴军一起陪着奶奶闹磕。
  老太太正拉着她的大孙子上下左右,仔细的看呢。真是越看越欢喜,脸上的愁云,早已经烟消云散。
  吴军和翠华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直把老太太逗得笑得合不拢嘴。
  三个人正兴奋的时候,院子外响起了大娘和杏儿的声音。
  两人正商量着,明天要早些去捉田虾,今天虽说也提前出去了,可还是回来的太晚。
  结果一推开院门,就看见石梯上面蹲在老太太面前的吴军和翠华。


第62章 亲人
  听见门口开门的声音,吴军和翠华也停下了说笑,转头朝门口看去。
  “大娘,你们回来啦!”翠华笑盈盈的站起来。
  “是呀,今天田虾要的量多了些,所以回来晚了。翠华,你们什么时候过来的?”
  朱荣一边往房檐边的茅草棚走,一边笑着和翠华搭话。
  “嫂子,你好久没来了,我可想你了!”吴杏儿一看见翠华就兴奋的跑了过去。
  “快看看,这是我们今天抓的田虾,个头大着呢!”
  说着吴杏儿打开了竹篓的盖子,露出了竹篓里的田虾。
  翠华靠过来一看,笑着想摸摸吴杏儿的头发,“嗯,我们家杏儿最厉害了!好棒!”
  吴杏儿一个闪躲,躲开了翠华的手,她有些不满的嘟起嘴。
  “大嫂,你怎么和妈一样,老是喜欢揉人家的头发,人家又不是小孩子了!哼!不和你玩了!”
  翠华看着僵在空中的手,苦笑了一下。这孩子,友谊的小船怎么说翻就翻。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这么大个人了,还没个规矩!”
  朱荣歉意的笑笑,“翠华,杏儿不懂事,你别和她一般见识啊!”
  “大娘,您这是什么话,都是一家人。再说了,咱家杏儿这是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是好事嘛。”
  “就你会说话!”朱荣嗔笑着瞪了翠华一眼。
  “杏儿,今儿时间也不早了,你赶紧把田虾给你堂姐家送去,快去快回啊!”朱荣抬头看看天色,转身吩咐吴杏儿。
  “哎!”吴杏儿欢快的答应了。
  妈可说了,等再攒几天的钱,就给自己做一身新衣服,所以送田虾拿钱这件事,她可是乐意至极。
  就是路程有点远。
  吴军想了想,还是站了起来。
  “要不,今天我去送吧,我骑了自行车来的,这样快一点。”
  吴杏儿听了眼睛一亮。
  自行车哎!她转头环顾四周,一下子就看见了房檐下亮闪闪的自行车。
  要是自己坐着自行车去送田虾,在村里让人看见了,那得多威风啊!
  “哥……”吴杏儿看着吴军,眼睛亮晶晶的。
  “嗯?刚才叫我什么?”
  “哥!”吴杏儿有点气闷,明明听见了装什么大头蒜呀!
  “哟呵!居然主动叫我哥了?怎么,有事?还是感动得?”吴军扯些嘴角,一脸的不正经。
  看着吴军的二皮样,吴杏儿的牙痒痒的,她使劲磨了磨牙,脸还是缓和下来。
  “你骑自行车,能不能载我一起去呀?”吴杏儿说完,看着吴军满脸的期待。
  “载你?”吴军故意卖起了关子。
  “嗯。其实也不是我想坐你的车啦!只是,本来就是应该我去送的,我就应该去嘛。而且我也好久没见堂姐了,也想去看看她嘛。”
  吴杏儿为自己找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
  吴军额角滴下一滴汗珠,这小妮子嘴巴也不得了,想去就直说嘛,还找一大堆理由。
  以前看见自己都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今儿居然还主动叫上哥了。
  还算懂事,载就载吧。
  吴杏儿看着吴军盯着自己,就是不说话,心里有些不确定,不知道他愿不愿意载自己去。
  她真的好想坐自行车呀,村里除了村长家,可就他吴军才有了。
  “好吧,看在你那声‘哥’的面子上,就载你一回吧。”吴军使劲儿憋着笑。
  原来叫声“哥”就这么好使?
  “哥。谢谢哥!”那干脆再多叫几声,有啥好事别忘了自己就行。
  翠华看着打趣的两人,心里有些安慰。
  自己刚过来的时候,这两家的关系虽说不是剑拔弩张,却也是比较僵化的。
  几个月的时间,能有如此大的变化,好歹是能闻到点亲情味儿了,她还是比较满意地!
  一家人都乐呵呵地站在门口看着面前这两兄妹的逗趣。
  对嘛,这才是一家人嘛。
  “大孙子,骑车慢点,早去早回!杏儿,路上小心点儿,别给你哥添乱啊!”
  看着已经推着车走到院门口的两人,老太太赶紧出声嘱咐。
  “知道了,奶奶!”吴军和吴杏儿同时回头答到。
  异口同声的默契,引得大伙又是一阵大笑。
  “妈,您放心吧,小军心里有数的。”朱荣放好了工具,也站到了老太太身边。
  最近她们家的收入是越来越多,妈对自己和杏儿的态度也好了很多,她觉得,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有滋味了!
  目送着两兄妹走远,最后绕过前面的拐角看不见了,三人才收回了视线。
  “妈,咱要不进去坐会儿吧。这天儿也不早了,我该去做饭了,待会儿永年也该回来了。”
  老太太看着孙子消失的背影,点点头,扶着朱荣的手站起来了。
  进了屋里,朱荣一眼就看见了桌子上的竹篮子。
  “翠华,你们真是太客气了,每次来都拿这么多东西。”
  “大娘,您这话可见外了,咱都是一家人,甭客气。”
  奶奶看着满蓝子的鸡蛋,语气也有些责备。
  “你大娘说得对,有啥好东西你俩自己留着吃!早点给我添个大胖曾孙子,那才是真孝顺!”
  翠华撇撇嘴,没有接话。
  我才过来多久啊,二人世界还没过够呢,暂时还没考虑孩子呢。
  进了厨房,就着大娘家的素材,翠华炒了几个小菜。
  最后一个菜刚起锅,堂屋里就响起了大伯的声音。
  “妈,我回来了!咦,人呢?妈!”
  “哎,在这儿呢,厨房里。”老太太听得儿子的呼喊,赶紧出声。
  吴永年把肩上的工具放在堂屋里,提着手里的五花肉进了厨房。
  “小荣,今儿我割了点猪肉回来,快洗洗做出来,今儿咱打打牙祭!”
  结果一进厨房,看见掌勺的居然是翠华。
  “今儿翠华也在呀?小军呢,咋没看见他人呢?”吴永年说着转头四处张望,寻找吴军的身影。
  “是呀,这不是闻见大你家里的肉香味儿了嘛,我和阿军就又来蹭饭吃了。阿军这会儿陪杏儿去大姐家送田虾去了。”
  “咋的,还拿你大打趣起来了?小丫头,胆子越来越大了哈!”
  “大,这不是和您开玩笑嘛,我哪敢打趣您呐,小军不得骂死我!”说着翠华捂着嘴笑开了。
  “好了,看你们这一老一小都没个正经。当家的,快把肉给我。翠华他们又给咱拿好些东西呢,我正愁没有拿得出手的来待客呢,快给我!”
  朱荣接过吴永年手里的猪肉,清洗干净,切碎了。
  “儿子,你扶妈出去坐会儿,这里面油烟大,娘眼睛有点难受。”
  吴永年接过母亲递过来的手,扶着老太太出去了。


第63章 修新房(一)
  天上燃起了大朵大朵的火烧云,红的、紫的、青的、黑的,连成一片。
  有的像一匹奔跑的骏马,有的像一条憨态可掬的小狗,有的又像一簇簇的棉花糖。
  明明各不协调,却又完美的融合。
  翠华没想到她居然能有机会见识到真实的火烧云。真是太美了!
  这算是对她积极生活的额外奖励吗?
  太阳彻底落入地平线之下的时候,吴军和吴杏儿回来了。
  老远就听见了吴杏儿欢快的歌声,声音里透着满满的欢乐。
  待到兄妹俩进了院子,翠华和大娘开始摆起了碗筷。
  洗净手后,几人依次落座。
  老太太动筷后,余下众人也开始吃起饭来。
  席间老太太不停的给吴军夹着肉,“大孙子,你看你多瘦啊,得多吃点!”
  “奶,我都胖了好多了,你看看我这肚子,哪儿还瘦啊?”
  吴军说着伸手拍拍自己的肚子,发出“啪啪”的声音。
  “在奶奶眼里,你怎么都不胖,快,多吃点。”老太太仍旧执着的往吴军碗里夹肉。
  “傻小子,这是你奶关心你呢!”吴永年接过老太太的话。
  “哦,知道了,谢谢奶奶。奶,您也多吃点。”吴军也赶紧朝老太太碗里放了一些肉。
  老太太感动得又有点红了眼眶。
  大孙子就是好,多孝顺啊,没白疼!
  吴杏儿看着奶奶的偏心样,没有了往常那么浓烈的嫉妒心。
  反正从小就这样,她都习惯了。
  再说现在自己家也隔三差五就吃一次肉,不像往常十天半个月都不见一丝肉星儿。
  这其中也有吴军的功劳。
  少吃一顿也没啥。
  于是吴杏儿喜欢吃什么就夹什么,也没去在乎奶奶那点偏心眼。
  朱荣对老太太的心思是再清楚不过了,而且她一直觉得自己有愧于吴家,对这些事从来不敢有任何的反抗,她觉得这实在是理所应当。
  吃完饭后,翠华和朱荣把桌上收拾干净,进厨房洗碗去了。
  吴军和大伯围在桌子边,奶奶则坐到了上首的太师椅上休息。
  老太太昨儿听儿媳妇提起,小军好像把饭馆的生意全交给了丽丽,她心里有点耿耿于怀。
  刚好今天小军过来了,她一定要问问清楚。
  老太太端起茶杯,掀开杯盖,喝口茶润润嗓子。
  “小军,奶听你大娘说,你把镇上的生意全给丽丽了?”
  “对,奶奶。所以今天我们才有时间过来看您呐!”吴军笑眯眯的对着奶奶说。
  “可是奶之前听你说,那生意挺挣钱的呀,干嘛要交给丽丽?”老太太实在是有些想不通。
  “是这样的,我和翠华计划要修房子了,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镇上了。以前咱们困难的时候,大姐也一直帮助我们,所以,干脆我们就把饭馆的生意都交给大姐了。”
  “你们要修房子?修多宽?你知道现在修房子要多少钱吗?”
  吴永年听吴军说修房子,十分惊讶。这修房子的钱可不是笔小数目,他们这才做多长时间的生意,哪儿攒的了那么多钱。
  “我们就是不知道修房子到底要多少钱,所以才来请教您呀。”吴军乐呵呵的,只要想到自己快要有新房子了,他就兴奋得不行。
  “你们计划修什么样的,修多宽?现在有多少钱?”
  吴永年想着,小军现在那房子确实有些破败,要是以后有了孩子,房子更得修整一番。这挣点钱想修缮一下,也是理所当然。
  如果改动不是很大的话,应该也能承受。实在是不够,差的不多的话,自己也可以贴补一点。
  毕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又对自己颇为孝顺,支持支持也是应该的。
  “翠华说,至少得有三间屋子,我和翠华住一间,以后的孩子一间,还得给奶奶准备一间。堂屋、厨房、厕所,都得有。还有后院得再扩宽一点,做窝棚。”
  吴军看着大伯,把和之前翠华商量好的格局,大概说了一遍。
  吴永年瞪大了眼,这可不是修缮,这是直接修新房啊。而且这么宽,没个四五千,根本修不下来。
  这村里能修得起如此气派的房子的,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
  “小军啊,这……这也太宽了。咱要不先把现在的房子翻整一下,将就住着。这修房子的钱可不是小数,咱得量力而行。”
  “啊?可是我觉得,早晚都得修。我就喜欢大您家这样的,亮堂堂的房子,我家实在是太破了。”
  吴军听得大伯的话有些挫败,他以为大伯听见自己修新房,会是一万个赞同呢。
  结果……
  吴永年见吴军一再坚持,心下不忍,要不先问问差多少,自己再和媳妇儿商量商量,看能不能多支持一点?
  “那你们准备了多少钱修房子?”
  “没具体数,大概四千多吧?”吴军想着铁盒子里的钱,早知道出门前就该数一遍了。
  “啥?多少?”吴永年觉得一定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四千多……”吴军心里有点打退堂鼓,大伯这表情什么意思?这些钱修房子还差很多吗?
  他觉得这已经是很多钱了呀!难道大伯和翠华一样,对这些钱都瞧不上眼?还是自己见识太少,太傻?
  “你……”吴永年吞了一口口水,才继续说道“你们做生意这几个月,就挣了这么多钱?”
  “是呀。我以为修房子已经够了,结果还是不够啊?看来我和翠华得再想想办法了。”
  吴军摇摇脑袋,有点苦恼。也不知道还差多少,他去哪儿凑这个钱呢?
  “不是,不是!够了,够了!我只是没想到,短短几个月,你们居然挣了这么多钱!”
  自己忙活一年,就算不吃不喝,也攒不下这么多钱啊,这做生意就这么挣钱?
  对于老实巴交,勤勤恳恳的吴永年来说,这确实有点震撼。
  不过……
  “既然这么挣钱,你们为什么要把生意交给丽丽呢?你们也才没做多久啊?一直做下去,你和翠华的日子也能好过一些啊?”
  老太太一直在旁边听着,没有说话。她听见她的大孙子要修新房子了,而且还给自己单独准备了房间。她心里那个乐呀!心都要飞起来了。
  只是当听儿子的意思,好像要很多钱的时候,她的心又揪起来了。她心里暗暗思量,等孙子走了,她得和儿子商量一下,能不能帮衬大孙子一下。
  听见孙子说钱够的时候,她提起的心才又放下。孙子可太能干了,这才多久的功夫就挣这么多钱。
  可是当听见儿子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老太太这才反应过来。
  昨天,昨天孙子把这么挣钱的生意交给丽丽了呀!
  这怎么可以!


第64章 修新房(二)
  一想到大孙子把这么挣钱的生意交给了外人,老太太就气得肝疼。
  “小军,你怎么能把这么挣钱的生意随便交给别人呢?奶奶不同意!”
  “啊?”吴军一直在和大伯讨论,他没想到奶奶居然会不同意。
  “奶,那不是我姐么?交给我姐做,和我做不都是一样的么,都是一家人!”
  “一样?哪儿一样?你姐那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那是别人家的人了,能一样么?不行!你得去要回来,不能便宜了方家了!”
  老太太瞪着双眼气势汹汹,说什么就是不同意。
  “奶,我已经交给大姐了,而且也和饭馆的陈老板交接好了。这活儿是要不回来了!”
  吴军直接一口否决了,什么你家我家的,他觉得他和大姐永远都是亲人,永远是一家。
  奶奶为什么不能理解呢?媳妇儿好像从来都没有说过反对的话,而且还一直默默支持。还是媳妇儿理解自己。
  不过这可是最爱自己的奶奶,他得好好的和奶奶解释。
  “奶,您不知道。其实姐在方家一直过得都不好,可是在那样艰难的情况下,大姐都在暗中不停的贴补我们。而且前段时间,方家那个老虔婆……不,方家那个伯母一直都在刁难大姐。”
  “您说,我这当弟弟的过上好日子了,能不帮助帮助大姐吗?不然,那不是太没良心了么,怎么能对得起您平时对我的教导呢?”
  语录一席话说完,自己都在心里忍不住呸呸骂两句,没想到自己这狗嘴,居然还能吐出象牙来。
  吴军一席话,把大伯和奶奶都听愣了神。
  这出去练了一段时间,是不一样了哈。瞧这嘴皮子溜得,竟让人找不出一句反对的话。
  老太太叹口气,“算了,我年纪大了,也论不过你。你爱咋办咋办吧,反正奶奶说的话也没用了。”
  “奶,您看您又生气了不是!”吴军赶紧起身,走到老太太身边,轻轻给她抹背顺气。
  “奶,您可千万别生气,要是气着您了,我可就罪过大了。奶,我悄悄给您说,其实我们放弃饭馆的生意,是因为家里马上就要忙不过来了。”
  吴军说到这事,故意停顿了一下,卖了一个关子。
  “啊?什么事?”看着吴军的神秘样,老太太瞬间来了兴致。
  “之前翠华不是捡了一窝兔子么?当时还送杏儿两只来着。”
  老太太点点头,表示知道这事。
  “后来翠华和大姐往山里去捡蘑菇的时候,又捡了一窝。现在两窝兔子都要下崽了,我和翠华得在家里守着。”
  “翠华说,以后咱的兔子会越来越多,我们也会越来越忙。到时候就顾不上镇里的生意了。与其以后教给外人,不如现在交给大姐。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况且,奶奶也不希望您孙子我,每天忙了镇上忙家里。那不得累死我了!奶奶,您都不心疼您大孙子的么?”
  老太太听着吴军越来越委屈的声音,哪里还有一点的火气。脑海里想象了一下那样忙碌的日子,她的心都要疼起来了。
  算了,算了。给就给了吧,大孙子的身体要紧。
  老太太赶紧抓过背上还在给自己按摩的手,紧紧握在手里。
  看着眼前白白嫩嫩,肉嘟嘟的脸,老太太心里一阵安慰。
  还是大孙子聪明,知道早早地交出去,什么都没她的大孙子重要!
  吴永年看着在自己面前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吴军,有些苦笑。
  这臭小子,这是吃定老太太了。几句话就把老太太哄得眉开眼笑。
  不过,确实是妈不生气最重要,这臭小子,还算孝顺。
  不过,这么挣钱的生意,说送就送,确实有魄力,讲情义!
  以前真没看出来。看来他家的小军,这是真的长大了。
  弟弟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吧?
  “小军,你们有没有计划什么时候开工?房子修在哪里?”
  “啊?这个我和翠华还没有讨论过。大,您等我一下,我去叫翠华出来,咱一起商量商量。”吴军说着就往厨房里走。
  “你一大男人,当家做主的,修房子这些事,你说了就算,还去问翠华做什么!”
  在老太太眼里,她孙子就是最大,根本不用理会翠华的意见。
  “奶,这毕竟是我和翠华的家。翠华的意思,我必须要采纳。您放心,保证您以后住的舒坦!”
  “我就在你大家住着,才不会去你那儿住!”老太太嘟着嘴说了一句。
  “奶,您看您又耍小孩子脾气了不是。听话啊,您不知道,您孙媳妇儿可厉害了!咱不闹了啊!”
  老太太没有说话,只是把头稍稍偏开。
  吴军进了厨房,领着翠华一道出来,坐在大伯旁边。
  大伯对着吴军悄悄竖起了大拇指,知道珍惜媳妇儿,他很赞同。
  “翠华,刚才大伯问咱,咱家什么时候动工,修在哪儿?”吴军把刚才大伯的问话,和翠华转述了一遍。
  “修房子的一些具体的事,我和阿军都不懂,希望大伯您多费些心思。”
  老太太听了翠华的话,转过头来,满脸写着怎么样,我就说问也是白问嘛,你们还都不信我的。
  吴永年点点头,“既然你们都找到大这儿来了,这些你不必说,大肯定会帮忙的。”
  “那先谢谢大伯了!我们也没想好是要修在哪儿?如果要移到另外的地方修,那肯定就要买地,就是不知道钱够不够。其实在哪儿修我们倒是无所谓。阿军,你说是不是?”
  吴军点点头,表示同意。
  “在其他地方修,确实需要另买宅基地。小军说你们大概就四千多,基本也只够修房子,买宅基地的话,可能会不够。”
  吴永年默默在心里打着算盘,计算着大概的支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