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零小媳妇-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永年默默在心里打着算盘,计算着大概的支出。
“那我们就在原来的地上修。”吴军看着翠华对自己点点头,说出了决定。
“那好。人工的话,咱都是按天算工钱,每天包中午晚上,两顿伙食。工人这方面大基本都认识,就是伙食这一块儿……”
“大,您看啊,家里就我和吴军两个人,那么多工人的饭我也确实有些力不从心。您看这样可不可以,能不能就请咱村周围的工人。我们每天在工钱之外,再加1块钱的生活费,就让大家伙自己解决生活问题。”
“中午下工后,可以给大伙儿2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既可以回家吃饭,又可以放松休息一下。您看这个办法可以吗?”
这样新奇的办法吴永年倒是第一次听说,他思考了一下,觉得应该可以。
毕竟1块钱也不少了,现在一个工的工钱也才34块呢。这真是不少了。
“应该可以,这个我得和大伙儿商量一下。”
“那好,那就麻烦大伯了。其他的事情,大伯您看着做主就好,我和阿军都相信您!”
翠华笑眯眯的对着大伯说,她知道修房子可不简单,一大堆的糟心事。
直接交给大伯多好,自己当个甩手掌柜,反正都是一家人,大伯肯定不会亏了自己的。
翠华觉得自己真是太聪明了!
第65章 修新房(三)
翠华觉得自己真是太聪明了!
“那修房子这段时间,你俩在哪儿住呢?”吴永年忽然想到这个问题。
对呀,在原来的地方修,那房子拆了,他俩不就没地方住了么?
吴军和翠华面面相觑,这问题他们也得解决。
“咱到大伯您这儿来蹭地儿住住呗,大,您说行不行?”
吴军可是个厚脸皮,在大伯面前,他就没有说不出口的话!
“好呀!好呀!这样我就可以天天看见大孙子了!”
老太太第一个笑着拍起手来,只要一想到未来的日子里,可以天天看见大孙子,老太太就乐得合不拢嘴。
吴永年想了想,反正自己家也还有空着的屋子,腾一间出来也无所谓。
“那好吧,咱明天一起去镇上找王半仙看个日子,等你们搬过来了,咱就开工。”
吴永年点点头,住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翠华在心里思量了一下,明天一定要看一个稍微靠后的日子,她得等自己家的母兔生了崽子,情况稳定了再搬家。
这可是第一窝,至关重要!
商量好了修新房的一应事宜,吴军和翠华告辞回家了。
老太太颤巍巍的把小两口送到院门口,直到两人的背影融入黑夜,模模糊糊再也看不清了,才被儿子扶着进了屋子。
反正以后见面的日子多了去了,也不急在这一时。
第二天一大早,夫妻俩早早就来请大伯了。今儿人多,骑车不方便,得去村口黄果树下坐老刘头的牛车,晚了就该坐不上了!
大伯早就在门口等着了,看着晨光里越走越近的小两口,他匆匆和家里道了别,下了楼梯到院门口和吴军他们汇合。
三人一起朝黄果树赶去,等他们气喘吁吁赶到的时候,老刘头刚好扬起鞭子,赶着牛车启程。
老远就听见了老刘头响亮的吆喝声“吁吁……”紧接着就是鞭子打在皮肉上的声音。
吴军赶紧大声呼喊“老刘头,等一下,等一下!我们还要坐车!”
天色还不是很亮,老刘头朝着不远处的三个影子看了看,有点朦朦胧胧的看不真切。
只是听声音有些熟悉。老刘头是个和气的人,于是他拉紧缰绳稍稍等了一下。
吴军三人赶紧跑了过去,到牛车前的时候累得气喘吁吁。
还好赶上了,他可不想走去镇里。
“原来是吴家小子呀!快上车!你们这是要去镇里?今儿怎么没骑自行车呀?”
老刘头再次赶着牛车起步,还抽空回头询问吴军。
吴军深深的换几口气,放缓了呼吸,这才答道“今儿不是人多么,骑车不方便,所以来照顾你生意啦!”
“你这鬼小子,忒会说话了。”老刘头哈哈大笑起来,爽朗的笑声在这寂静的清晨,飘飘荡荡传了很远。
“来,老刘头,这是咱仨的车钱!”吴军坐得靠里一些,他掏出兜里的钱,递给老刘头。
“啥车钱不车钱的,反正我也是顺路,就算带你们一程吧。你们前段时间送的干锅虾我可没少吃!”
牛车里其他人听着,心里挺不是滋味儿。顺带一程,你咋不把大伙都顺带一程呢?
哎,谁让自己没有人家的手艺呢?真是羡慕不来。
“你太客气了,快收下!”吴军觉得,该人家的就得给。而且他没好意思说,那些干锅虾都是大姐试菜的,咱们都当了小白鼠了。
“吴小子,你再这样争来扯去的,我可不高兴了啊!下次可不让你坐我的牛车了!”
老刘头板着脸一边甩着鞭子,一边和吴军客气着。
吴军张了张嘴,还是把钱收回兜里了。哎,以后有啥好事,多记挂着他就好了。不收就不收吧。
到了镇里,来到集市上。
天色已经大亮了,红彤彤的太阳也慢慢往上爬着。集市上人头攒动,叫卖声络绎不绝。
三人来到集市上稍偏僻的一个角落里。
那儿摆着一张方桌,桌子后的条凳上坐着一个翻着眼白的瞎子。
方桌前放着一把椅子,方桌后挂着一番旗。上书王半仙。
村里人不管是丧葬嫁娶,还是兴修房舍,都愿意来找这“王半仙”算个黄道吉日。
翠华原本是不信这些的,但是吴军却很坚持,他说修房子是大事,村里大伙儿都是这么办的。
翠华就没再反对,她是无所谓,反正又花不了几个钱。
这会儿“王半仙”的摊位前还排着几个人,应该都是家里办事,来算日子的。
吴军赶紧站到队伍末端排着。队伍缓缓移动,站了许久,终于轮到吴军了。
看着“王半仙”要了吴军的生辰八字,再掐着手指头算了半天,最后定下在这个月23号那天动工。
翠华想了想,和自己计划的时间差不多,她也就同意了。
付了辛苦钱,三人又往回赶。
反正今天有两个大男人在呢,自己得多买点大米、面粉回去。家里的米缸快见底了。
于是,翠华把大米、白面各买了50斤,两个大男人,哼哧哼哧的成了翠华的搬运工。
不过对于大伯这种常年劳作的糙汉子来说,搬这点东西简直是轻而易举。大伯把面粉袋子,轻轻松松往肩上一抗,大步流星的往集市口去了。
反观吴军就比较吃力了。弯着腰哼哧哼哧的搬着,还不停的走走停停,放下袋子来缓口气。
大伯回头看着吴军羸弱的模样,不停的摇头。
回头避着翠华,他得好好说道说道小军了,一个大男人,肩不能挑背不能抗的,像什么样子!
这不锻炼不行!
吴军哭兮兮的搬着袋子里的大米,看着抬头阔步,大步走在前面的大伯。他心里真的好自卑,自己怎么就这么软趴趴的呢?
翠华边走边回头,她实在是看不过眼了,干脆转回身去,一把将袋子扛在肩上,跟在大伯身后走了。
走了……
吴军看着媳妇儿的背影直愣神。
这是谁?我是谁?我在哪儿?
确定这是自己媳妇儿?什么时候媳妇儿变得这么大力气了?
明明每次“打架”的时候,媳妇儿都是哭着求饶的那个好吧?这会儿怎么……
不!我一定是在做梦!
吴军使劲儿掐了一下自己的脸。
哎哟!好疼!这是真的!
被现实深深打击了的吴军,焉头搭脑的跟在扛着米袋子,形象高大的媳妇儿身后。
他看看媳妇儿的背影,纤纤瘦瘦,弱柳扶风的样子,这么大的力气从哪儿爆发出来的呢?
神啊,这是什么设定啊?有没有天理呀!
第66章 母兔产仔
大伯来到约定好的集市口,看着扛着袋子过来的翠华,以及低着头跟在后面的吴军。
脸上不由得浮起一个轻蔑的表情,瞧他这侄儿混的,连个女人都不如。
平时肯定大多数的活都是翠华干了,这么能干的女人不好找啊,真是祖上积德,这才让他吴家遇上了。
“小军,你在家可得多帮着翠华干活,一个大男人,力气还不如自己媳妇儿。说出去你也不怕人家笑话!”
吴军听了大伯的话,脸腾的一下,烧得更厉害了。
大伯,您别再说我了行吗?没看见我也震惊着么?要不,您找个东西把我罩起来得了,反正我也没脸见人了。
翠华看着吴军的羞赧样,也察觉自己刚才的做法有点欠妥。她就看着自家男人搬得吃力,所以就顺手接了过来。
没想到打击了他身为男人的自尊心。
翠华心里有点小小的内疚。
不过,自己最近采用的锻炼方法总算是初见成效,看来,以前在训练营里吃的苦对现在还是有用的。
“阿军,你怎么不高兴了,我做错什么了吗?”翠华小心翼翼的看着吴军。
吴军看着面前睁着无辜的大眼睛,满脸紧张望着自己的媳妇儿,心里一下柔软下来。
“我没事。你别多想。”
媳妇儿也是好心,都怪自己平时锻炼太少。以后自己一定勤加锻炼,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翠华看着又变得神采奕奕的吴军,也不知道现在该说些什么,好像无论怎么说,都是越说越尴尬。
哎,这就是所谓的好心办坏事吗?
要不,今晚让他重找一下自信?反正每次在床上,她总不是他的对手。
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对策,她也只能如此无奈的决定了。
所以当天晚上,在翠华刻意的引诱下,吴军觉得,他又成功的找回了男人的自信!
两人又是酣战到半夜,这才偃旗息鼓。
翠华刚刚迷迷糊糊的要睡着,隐隐约约听见了屋后兔子的呻吟声。
她腾的一下从床上坐起来,吴军被翠华突然的动作惊了一跳。他也赶紧坐起来,黑暗中四处摸索着媳妇儿的手。
“媳妇儿,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吴军拉着翠华的手,有些不明所以。
“咱的兔子要生了,我得赶紧去看看!”说着,翠华西西索索的穿起了衣服。
早听媳妇儿说,自家的兔子快生崽子了,吴军已经兴奋了好几天,他也赶紧起床帮忙。
现在村里养鸡鸡鸭鸭的人家倒挺多,养兔子的可没几个。
主要是兔子比较娇气,不好饲养,而且兔种也不好弄。还没见过谁有媳妇儿这么好的运气,每次进山都能捡到一窝兔子。
要知道,山里那些动物,可就数兔子最难缠,每每你刚看到个影子,它却又不知蹦哪儿去了。
所以,一般设陷阱猎到的兔子,都是养不活的。
而自己家养了这么多的兔子,算是村里头一份了!
两人来到放着兔笼的围院里,一个月前,吴军和翠华就专门用竹条绑了一间屋子,上面用茅草仔细盖好。
因为生产后的母兔,不能见风,不能受凉。
这会儿,翠华和吴军躲在兔子的窝棚门边,偷偷朝窝棚里看。
窝棚里一直传来兔子咕咕的叫声,隐隐还有咀嚼的声音。
翠华的夜视能力好,窝棚里的一举一动,她都看得一清二楚。
吴军没有翠华的那些特异功能,他只看到窝棚里黑漆漆的一片,他准备进去把窝棚里的油灯点上。
翠华一把抓住想往窝棚里走的吴军,嘴轻轻附在吴军的耳边。
“阿军,咱现在不能进去,现在兔子正在生产,不能受惊吓。否则它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可能会直接把刚出生的幼兔吃了。咱得等它们生完了,稳定了再进去。”
吴军不知道,原来兔子生产还有这么多讲究。他赶紧退回门边,静静听着窝棚里的动静。
不一会儿,窝棚里传来呜呜的叫声,吴军知道,这该是小兔子出生了。
吴军既兴奋又开心。可是翠华还是没有发话说进去,于是他耐着性子,仍旧在门口静静等待着。
他双手握拳,死死的放在身侧,心里的忐忑,比第一次去饭馆还更为强烈。
媳妇儿说了,这可是自家以后安身立命的本钱啊,万不能有一点儿闪失!
慢慢的,窝棚里传出来的呜呜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吴军心里一阵狂喜。
天,听这声,这得是多少小兔子啊!
不知不觉,吴军的手心里已经拽得起了一层薄汗。
等到窝棚里再没有新的呜呜声传出来,翠华才领着吴军进了窝棚。
进了窝棚,翠华迅速的点燃了油灯,拿出吴军事先编好的特制的竹筐。竹筐里铺着厚厚的旧衣物,既可以保暖,又可以防护新出生的兔子受伤。
翠华动作麻利的挨个从母兔的竹笼里,轻轻拿起一只只刚出生的小兔子,然后放进柔软的竹筐里。
把刚出生的小兔和母兔分开,是为了防范母兔的踩踏,增高仔兔的成活率。
吴军看着竹筐里挤挤挨挨堆在一起的小兔子,无比新奇。
原来新出生的小兔子是没有毛的呀?竹筐里的小兔子,粉嘟嘟的,小小的,皱巴巴的,有点丑。
小兔子们闭着眼睛,互相靠着头,挤在一起,互相取暖。
真是难以想象,长大以后的兔子居然会是毛茸茸的,那样的可爱。
吴军看着面前摆着的几筐小兔子,每只母兔基本都有8只左右的产量,只这第一胎下来,就有差不多一百只仔兔,真是太多了!
你们真是太厉害了!吴军对着这些大功臣母兔,竖起了大拇指。
也不枉费媳妇儿一直以来的精心照顾。
安置好了小兔子,再把兔笼整理干净。
刚生产过后的母兔身体比较虚弱,不能感染病毒。
翠华将事先堆在墙角的草木灰,仔细的在竹笼下铺了一层。
再将自己用酒精调配的简易消毒水,在窝棚四周均匀的洒了一遍。
做好了消毒工作,翠华往每个兔笼里又添了一些萝卜。母兔刚刚生产完,需要补充体力,更需要休息。
做完这一切,翠华才吹灭了油灯,打着哈欠,回屋歇息去了。
吴军跟在翠华的身后,兴奋劲儿一过,他也是哈欠连天。
还是赶紧回去补补觉吧,从明天开始,又得忙碌起来了。
第67章 喂兔子
一觉睡到大天亮,翠华伸伸懒腰,看着从纸糊的窗户里透进来的晨光,心里很满足。
小兔子顺利出生,她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她得赶紧起床了,吃了早饭,她还得去给新生的小兔子喂奶呢。
这不但是个技术活,更是个体力活。想想要给一百只兔子喂奶,翠华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接下来的日子,她可再没有空闲的时候咯。
加油吧!付出和收获总是成正比的,为了以后的美好生活,加油!
照旧给吴军温好了饭菜,翠华来到窝棚里。
翠华以前也没有养过兔子,但她是有看过兔子的饲养资料的,只是时间过于久远,她的记忆有些模糊,只记得一些大概的步骤,细节却有些记不清了。
所以,她现在也是瞎子走路,走一步算一步。
来到窝棚里,翠华按照竹筐的摆放顺序,依次往每只兔笼放进差不多数量的小兔子。
母兔已经生产了几个小时了,奶水基本也下来了。
而小兔子们的肚子也是皱巴巴的,全部都呜呜叫着,嗷嗷待哺。
小兔子们感受到翠华手指的触摸,它们闭着眼,歪着头,四处寻找。
原来,它们是把翠华的手指,当成妈妈的了。
被放进兔笼的小兔子,感受着身边陌生的温度,四处寻找着自己的食物。
它的头东蹭蹭西蹭蹭,明明已经到嘴边了,偏偏就是含不住。急得小兔子呜呜直叫。
翠华低下头一看,原来这只母兔奶头周围的毛没有扒光,小兔子吃不住。
一般生产在即的母兔,都会自己把奶头周围的毛拔光,以便哺乳。可是这只母兔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并没有进行这个行为,导致现在的小兔子,吃不到母乳。
于是翠华赶紧拎起母兔,伸手帮它把周围的毛拔干净,许是有些疼痛,母兔有些挣扎。
等到清理干净,翠华将母兔放回兔笼,小兔子们又凑着脑袋拱上来。
这一次,小兔子们轻而易举便找到了,它们使劲儿吮吸着妈妈的乳汁,发出咕噜咕噜的吞咽声。
而母兔也不停的发出咕咕声,似乎也在为自己的孩子吃上奶而高兴。
有了这一次的经验,翠华在放其它的小兔子进兔笼之前,她都先刻意观察一下母兔的情况,觉得一切都好,才把小兔子轻轻放进去。
动物的生存本能是强大的,虽说小兔子还没有睁开眼睛,但是基本都可以准确的找到食物的源头。
放好了最后一窝的小兔子,翠华静悄悄的站在兔笼旁。
满眼都是粉嘟嘟、肉唧唧的小兔子,满耳都是咕噜咕噜的吞咽声,她觉得,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了。
渐渐的小兔子们都吃饱了,也有些疲累,对它们来说,吃奶也是一种体力活。
小兔子肚子吃的圆滚滚的,薄薄的一层皮,隐隐有些发亮。
翠华又依次把躺在母兔身边的小兔子再次放回了特制的竹筐里。
不是她不让小兔子待在妈妈的身边,而是她记得之前看的资料明确写着,子母同笼,在断奶后的应激反应会很强烈。这直接影响到小兔子的成活率。
而且,生产后的母兔有时会变得很焦躁,一不小心就会发生踩踏性死亡,这也是对小兔子潜在的威胁。
所以,翠华不得不狠心把小兔子和母兔分开,现在的每一只兔子对她都很重要,都是她构建未来的一根支架。
尽管这样会很费时间和精力,她也无怨无悔。
做好了这一切,翠华来到存放草料的木架子前,用簸箕装了满满的草料,往每个兔笼里放了足够的量。
再把放凉的开水,给每个竹筒里添满。
哺乳期的母兔,能量消耗大,需要多吃多饮,奶水才能又多又好。
安顿好了兔子们,翠华出了窝棚。轻轻把门掩上。
她得趁这个空闲,赶紧出去找点新鲜的草料。
现在还没有专为兔子研究的饲料,她得准备丰富的食物种类,这样才能保证母兔们的营养均衡。
翠华背着背篓,沿着路边边走边找。
不是所有的草都适合兔子吃,一般车前草、蒲公英、鹅肠菜,这些兔子最喜欢吃,而且容易消化。
有些草,翠华也不认识,她只能努力回忆着记忆中的图片,不停的和面前的小草们进行着对比。
桃花村的人现在基本都是自给自足的生存法则,所以田地一般都打理得很干净,没有什么杂草。
沿着路边找了好一阵,翠华也没找到多少。
她忽然想起小河边水土肥沃,草也尤其丰美,赶紧加快脚步往河边赶。
看着小河两岸绿油油一片,翠华真想仰天大笑三声。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翠华弯下腰,仔细寻找着自己需要的草料。
真是身膀小河长势好呀!翠华扒开草丛,看着面前的一大片车前草眉开眼笑。
大片大片椭圆形的叶子,层层叠叠堆在一起,这几天兔子们的口粮就是它们了!
翠华赶紧放下背篓,开始掐起了车前草的叶子。她把大片的稍老些的叶子都掐了,放进背篓里,只留下顶端的嫩绿的小叶子。
过几天等这些小叶子长成了大叶子,她兔子们的口粮就又有了。
隔一定的距离,她把长得弱小的车前草连根拔起,只保留枝繁叶茂,根筋强壮的。
这可是自己免费的天然草场,她得好好管理,要是直接扯光了,等它再新长出来,她怕家里的兔子得断粮了。
整理好了这片车前草,背篓也差不多装满了,翠华站起来揉揉有些酸软的腰。
她双手撑着腰,微微活动了两圈。
看着眼前错落有致的车前草,她有些自豪,现在自己这一手农活是越干越顺溜了。
翠华来到河边,把背篓里的草全部倒出来清洗干净。
兔子虽然很可爱,却也特别娇气。
若是吃了一点不干净的东西,它的肠胃就会闹脾气,拉肚子拉得你怀疑人生。
翠华将仔细清洗干净的车前草放回背篓,然后背起背篓回家了。
第68章 不再孤独
吴军看着背着背篓进来,衣角还在滴水的翠华,舌头有些打结。
“媳……媳妇儿,你这是干嘛去了?衣服怎么在滴水。”
“啊?”翠华看看自己的衣服。
“哦,我刚刚去河边扯草了,就直接在河边把草洗干净才回来的。应该是草上的水把衣服浸湿了吧。没事,待会儿去换了就好了。”
翠华边说边把草放到房檐下的花折子上晾开。
这花折子也是翠华画的图纸,吴军编制的。
花折子其实就是用竹条编制,中间留有许多小洞,然后四周用长竹块固定的,四四方方的一个竹制品。
其用途主要是方便晾晒,而且便于收纳。
这些都是翠华以前在一本叫做《农家百科》的书上看见的。
现在这个家里少不了翠华的聪明才智,更少不了吴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