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出闺阁记-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妍面孔紫涨,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胡乱点头应是。
谢家的丫鬟忙上前,七手八脚地帮谢妍披衣衫。
便在此时,一个小丫鬟忽地张大眼睛,失声道:“大姑娘,您身上也有……”
她忽觉失言,忙闭口不说,面上一阵红白。
谢姜下意识地看了看裙子。
粉蓝色绣百蝶穿花纹样的裙摆上,赫然几点醒目的红。
正是血迹!
第381章 一片混乱
谢姜不由大是尴尬,脸也红了,复又万分狐疑。
哪来这样巧法,她姐妹二人同时来月事?且她的月事向来很准,根本不在这几天。
为谨慎起见,她又仔细感知了一下自己的身体,确定小腹并无坠痛。
看着那斑斑血迹,她心下越发惶然。
既并非月事,这些血,打哪儿来的?
正百思不得其解,蓦地,人群中爆出一声尖叫。
“血!凳子上有血!”
不知哪家的小丫鬟,白着脸叫了一嗓子,一时立足不稳,“哎哟”一声跌坐在地。
琴苑里静了一息,瞬间大乱,所有坐着的人全都站了起来,站着的则四下乱瞅,不知那张有血的凳子在何处。
很快地,又一声尖叫响起:“啊!那张凳子……是那……那张……”
发出尖叫的是某位翰林家的姑娘,她面色惨白,一手直直指向前方。
众人望去,便见她指的,正是谢家姐妹旁边的扶手椅,那椅子的椅面儿上,竟汪了满满一下子的血。
琴苑中瞬间响起吸气声。
那血极多,顺着椅腿儿“滴滴答答”往下淌,谢家姐妹方才正站在椅旁,二人裙上血迹,便沾自此处。
谢姜与谢妍尖叫一声,齐齐退后,吓得花容失色。
便在这电光石火间,谢姜忽地想起什么,面色陡然惨白。
“咣当”,不知是谁,慌乱中踢翻椅子,发出一声巨响。
这一响,终是惊醒呆怔众人,刹时间,琴苑里尖叫不断,女眷们纷纷涌向门口,一片鬼哭狼嚎。
陈漌被丫鬟婆子护在人后,怔怔望向那张座椅。
玄漆透雕云芝纹六方扶手椅,整张椅面儿已被鲜血浸透,砖地上血滴沥沥,瞧来极为可怖。
陈漌两手冰冷,面孔雪白,没有一丝血色。
这张座椅,正是方才郭媛所坐。
或者不如说,从戏文开唱起,郭媛便一直坐在这座椅上,没挪过窝儿。
这多到吓人的血,难不成竟是出自……
“县主!县主!不好了,县主晕倒了!”
尖叫骤响,打断陈漌的思绪,她身子轻颤,缓缓回首。
甬路上,再不见赏景佳人,携芳并几名大宫女围在一处,剩下的宫人没头苍蝇似地乱撞。
“天哪!那些血原来是县主……”不知是谁发出轻呼,又飞快掩去,想是那说话者被人捂住了嘴。
陈漌的后心再度汗湿。
就在小半盏茶之前,当着众人之面,她与郭媛狠吵一架,而后,郭媛便大出血晕倒。
陈漌的瞳孔缩了缩,心头竟有些发毛。
她有种很不好的感觉。
非常不好。
而此刻,携芳感觉,亦很不妙。
郭媛软倒在她怀中,面白如纸,双目紧闭。
她颤抖着伸手,去探郭媛鼻息。
很微弱、很轻细,几乎叫人察觉不到。
携芳的一颗心像坠了铅,直往下沉,战栗的视线,缓缓移上裙摆。
她的裙角,正逐渐洇上一层血色。
那是从郭媛身上沾染而来的。
县主今日穿了一身茜裙,这鲜艳的颜色,让血变得不那么明显,即便此刻近看,也只觉其颜色变深,而察觉不出那是血。
携芳刹时间掌心冰冷、手足酸软,浑身的力气像被抽干。
郭媛流了这么多的血,而她这个大丫鬟,却直到主子昏倒,才有所觉。
携芳觉得,她可能活不过今晚了。
“你们几个,快去请大夫!”她陡然发出声嘶力竭的叫喊,似是将剩下的所有力气,尽付此声:“还有你们几个,马上把方妈妈请过来;再你们几个,快去借张春凳,把县主抬回去。”
她机械地发出指令,整个身体被冰冷占据,就连腔子里的血,也早冷透。
此时唯一能安置郭媛之处,也只有琴苑了。
这是她勉强能够做出的,最清醒的判断。
她浑身颤抖着去看郭媛。
郭媛像是昏死了过去,眼皮上方隐透青筋,那一层薄薄香粉,竟盖不住她原本肤色,青灰枯槁、有若朽木。
才只数息功夫,这盈盈十五的少女,像老了几十岁。
许是变故来得太快,众女眷惊魂未定,皆不曾走远,三三两两围在琴苑左近,或由丫鬟婆子安抚,或交头接耳、悄声私语。
在场之人有目共睹,那椅子上的血,正是香山县主郭媛所遗。
小姑娘来月事,这也并不出奇,且经血量多或少,本也因人而易。只是,郭媛一个姑娘家,血量如此之大也就罢了,竟还因此当场昏厥。
来月事来到昏迷,且到现在还血流不止,委实少见。
有那经了人事的,不免会想,这,真的是月事么?
渐渐地,女眷越聚越多,议论声虽低,却如蜂群低鸣,嗡嗡不息,携芳额头渗下汗来,眼前像生了层雾,恍恍惚惚,看不清周遭景像。
好在,春凳很快来了,郭媛的奶姆方氏并各长辈亦飞速赶到,将事情接手,随后又一通忙乱。
陈滢抵达琴苑时,屋子里外站了一地人,就连镇远侯顾乾,亦不尴不尬立于圈外。
这倒并非他不知避忌,而是因给郭媛看诊之人,身份极特殊。
此人姓管,单名耀,字隐之,乃东宫幕僚,因与顾乾相识于微时,颇有私交。
这管耀有一手祖传医术,十分了得。只他极少出诊,寻常人根本请不动,今日若非顾乾亲自出马,他也不会来。
此际,他三根手指搭在郭媛腕上,微阖双目,面上看不出表情。
陈滢远远望去,郭媛躺在长榻上,一张脸白得如同纸人,毫无生机。
在她身后,一个四十来岁、满头珠翠的妇人,搂着她抽抽噎噎地哭,时不时抚她的脸、摸她的手,叹一声“我的儿”,复又恨恨抬眼,杀人似地瞪着许氏并陈漌,啐一口,再骂一句“天杀的”。
许氏并陈漌立于一旁,皆面色铁青,每每方氏唾骂,陈漌便欲争辩,却都被许氏止住了。
陈滢蹙起了眉。
这妇人大约就是方氏,也就是郭媛之奶姆,她出身不高,做出于众人眼前相骂之事,亦属寻常。
只是,她为何要骂许氏母女?
难道,陈漌与郭媛,到底还是对上了?
第382章 有人投毒
“这怕不是中了毒?”圈外也立着些人,一个簪着花树的贵妇,轻声地道。
“我瞧着像,若说是葵水,怎么着一个姑娘家也不该……”另一个贵妇半吞半吐,摇了摇头,发上的红玛瑙钗子晃动着,宝光莹润。
花树贵妇将帕子掩唇,声音更轻了些,却还是飘向陈滢耳畔:“那依这位方夫人的意思,她是疑上那两位了?”
她朝方氏呶呶嘴,眼神一斜,又飞向许氏母女。
玛瑙贵妇作势四顾,压着声音道:“这话可就难说了,永成侯家的大姑娘,与县主本就有龃龉。”
陈漌与郭媛不对付,本就不是什么秘密,武陵春宴一事,更是满京皆知。
“这我也知道。”花树贵妇颔首,复又无奈摇头:“今儿也不知怎么的,陈大姑娘又和县主吵起来了,这下子可就……唉。”
一声叹罢,二人便皆不语,面上余一丝意味深长的笑。
陈滢听了一耳朵闲话,事情的大致轮廓,亦已清晰。
难怪方氏如此恨恨,这是疑陈漌挟仇害人。
“姑娘,要婢子去打听打听么?”知实近前悄语道。
陈滢想了想,摇了下头:“不必了。”又回身唤过寻真,低声吩咐:“你去找杨妈妈,把你方才在外院儿瞧见的悄悄告诉她,让她有个数儿。”
大事当前,陈漌去松鹤院之事,早晚会被查明,提前透话过去,也是让许氏有个准备,杨妈妈乃其臂膀,由她转告,亦是稳妥之法。
寻真悄应了声是,无声无息地去了,陈滢转身行至甬路,权作赏景,不再靠近琴苑。
她对宅斗的所有热情,已在上一世消耗殆尽。如今将所知尽告许氏,她自觉尽到责任,不亏不欠。
日头微斜,阳光滤过甬路两侧桐树,翠影如华盖,荫荫覆了满地,偶有叶片飘坠,落地时,不闻声息,只寂然堆叠,枯叶满阶,越显秋残。
陈滢缓缓踱了会步,琴苑内外依旧无甚动静,她猜测着,大夫应该还在诊脉。
说起来,就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让郭媛接受大夫诊治,委实怪异。
只是,这也怪不得镇远侯府处事不当。
事情来得太快,郭媛的情形又极凶险,大夫当即便施了针,且特意叮嘱,不可随意移动,以免金针错位。是故,县主便只能于琴苑就诊,而不巧的是,琴苑只一间屋,四下通透,于是,便有眼前一幕。
“屏风怎么还没来?”站在长榻尾端数步处,世子夫人杜氏满头大汗,擦也擦不净。
今儿真是见了鬼,好端端地,香山县主居然大出血,还晕倒了,虽大夫已然施针,可她到现在还没醒,说是还要等小半个时辰。
总不能让县主就这样躺在众人跟前?
无法之下,杜氏只能叫人去抬屏风,然这琴苑因要听琴,离各处皆远,那屏风来得便有些迟。
杜氏皱着眉,眉头能夹死蚊子。
他们镇远侯府也真倒霉,摊上这档子事儿,膈应人不说,还晦气,真是想想就怄得慌。
顾楠其实也急,面子上还得端着,只以极轻的声音道:“我一早就吩咐下去了,应该很快就来,母亲别急。”
杜氏点点头,将帕子掩了口,声音只余一线:“说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你可问清楚了?”
“问清楚了。”顾楠也学她的样儿,提起帕子拭唇,帕子底下透出些微话声:“听说,陈大姑娘和县主在琴苑大吵了一架……”
她将来龙去脉说了,又道:“……两下里才吵完,县主就在门外晕了,凳子上又留下那么多的血,过后那方……方夫人就来了,县主的大丫鬟携芳把她拉去一旁,嘀嘀咕咕不知说些什么,等转过脸,方夫人就一口咬定,是陈大姑娘给县主下了毒。”
“下毒?”杜氏挑了下眉,眼尾余光瞥向陈漌,隐有几分蔑视:“就陈大姑娘?给县主下毒?”
非是她瞧不起陈漌,这一位,空有个才女名号,实则就是个草包。她能有手段给县主下毒?且还专挑着吵架之后下毒?
这到底是聪明,还是蠢?
不过,话说回来,这世上的人千千万,这等奇葩也不少见。杜氏在宅门儿里混了十来年,倒也颇见过几朵,其不可理喻处、不可理喻事,陈漌与之一比,倒也寻常。
顾楠轻声苦笑:“此事真假难料,方夫人却是认定了这个理儿,陈夫人与她理论,她也不听。再,陈大姑娘与县主争执,看见的人没有二十、也有十八。如今这情形,至少在明面儿上,陈大姑娘是要担上干系的。”
杜氏万分郁结,提着帕子顺势擦汗:“若真这样儿,少不得咱们还得与两家分说,赔礼也得先预备好了。”
到底事出镇远侯府,他们必要给个说法。此外,长公主府不好惹,永成侯府也不好惹,他们夹在中间,也只能两头赔罪。
杜氏只觉头疼得紧,恨不能立马撵走所有人。
“等一时散了,叫人拿净水来,好生扫一扫琴苑。”停一息,她又吩咐。
不管是月事还是别的,这琴苑也算是血光之灾,总要去了晦气才行。
顾楠撇了下嘴:“依我说,娘还是叫人把琴苑先封了吧,里外外全换上新的,砖地也重新整了,再重开不提。”
她唇角含笑,眼底深处却隐着嫌恶:“委实太腌臜、太不讲究了,真真叫人恶心。若不从里到外弄干净了,我是再不会踏足此处的。”
“这话说得很是。”杜氏当即表示赞同。
母女二人以帕掩口,轻声商量余事,面上却如常,便有人瞧见,也只知她二人私语,却不知她们对尊贵的香山县主大放厥词,深恨其不知自爱,身体不好还到处乱跑,给别人添麻烦。
不一时,屏风到了,香山县主终不必于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杜氏也松口气,与女儿退去屏风外。
没了热闹可看,围观者终于渐散,有不少人提出告辞。
虽恨不能生吞了这些看客,杜氏却还不得不端出笑脸,与女儿殷勤送客。
第383章 清越铃音
镇远侯顾乾负手立于远处,神情略不自在。
都说深宅日子难熬,这话看来不假,你瞧瞧,这出事儿的可是当朝长公主的爱女,且又是丑事,这看热闹的也不说避个嫌,一个个眼睛睁得老大,生怕少看了半眼。
还真是闲出事儿来了。
顾乾感慨地摇下头,往甬路另一头踱去,心情有些沉郁。
管耀还没出来。
他的医术,顾乾很有数,说是圣手亦不为过,比太医院那些太医强了何止百倍?
虽然方才不方便多看,可顾乾还是扫眼瞧见,管耀诊脉之慎重、下针之犹豫,皆历历在目。
县主的病症,真有这么麻烦?
“有些麻烦。”屏风内,管耀的声音很低,但却清晰。
他微抬头看着方氏,复又阖目,再度将手在郭媛腕上,神情郑重。
他年近六旬,相貌清瘦,气度不凡,对方氏的态度,也不算太恭谨。
倒是方氏,唯唯喏喏,不敢失了礼数。
这位可是东宫幕僚,医术超绝,便是尚书大人见了他,也要给三分薄面,她一介奴婢出身的宜人,怎可与之相提并论?
事实上,长公主府与东宫,向来是你走你的、我行我的,很少交集,若非顾乾苦求,管耀一定不会来。
而得他诊治,实是县主有福。
也正因如此,方氏才怕。
连管先生都说麻烦,则县主的情形,定极不妙。
她的心提着,身子颤着,手脚都凉透了。
陪县主出席花宴,这是多大的体面,可谁想,竟出了此事,便长公主再厚待她,她也免不了吃挂落。
方氏不住摩挲郭媛的脸颊与手掌,眼泪流个不停,甚至忘了再去骂许氏母女。
其实,自施针后,郭媛面色已渐复,下红亦止,但呼吸仍旧细弱,几乎微不可察。
“管先生,县主她何时才能醒?”方氏怯生生问道,声音抖得连不成句。
管耀不语,仍阖目诊脉。
从脉象上看,还是天葵。
只这天葵来势凶猛,几乎前所未见,且,脉息之中,有几处极小变数,细如游蛇、弱似轻烟,却如枰中隐子、林间瘴疬,远观似无害,近看,却含大凶险。
管耀的眉头动了动。
数十载行医,比这更怪、更凶险的脉象,他亦曾见,但皆不如此脉隐蔽荒诞、乱象丛生,像有几个不同的人,共存于一人体内,撕扯掠夺其生机。
确系中毒。
且,是极险、极剧、极奇之毒。
虽无碍于性命,但香山县主往后这一辈子……
管耀无声叹息,将郭媛的手轻置于榻,看向方氏,温颜和色:“再等上二三十息,县主就会醒了,你等莫急。”
语毕,起身转出屏风,步出琴苑。
既是顾乾请他,他自然只向顾家交代。
见他背影沉寂,消失于屏风之外,方氏总觉心头发寒。张口欲问,却终不敢,只得敛下心思,双目紧凝在郭媛身上,等她醒来。
许是她心太焦,又许是时辰走得太慢,过了良久,郭媛却始终阖目躺着,鼻息轻细,昏睡不醒。
方氏心急如焚,越发不停摩挲她的手,颤声低唤“县主”,数声后,仍不得回应。
“这可怎生得了?”她又哭起来,手中帕子湿透,一旁的携芳忙递去块新的。
她的眼睛也红得厉害,面色比郭媛还要苍白。
“县主怎么还不醒?管先生说的时辰都到了。”方氏呜咽拭泪,泣不成声。
“方妈妈别急,应当很快就醒了。”携芳宽慰她。
低低的声音,好似旁人在说话,她出得一语,便又惶惶收声。
这话,她自己都不信。
郭媛此时情形,委实称不上好,纵使面色恢复,但予人的感觉,却如行将就木一般。
二人捺着性子,再等片时,仍不见起色,方氏心慌得几乎蹦出来,正要乍着胆子请管耀,蓦地,郭媛眼皮轻颤了几下,似有知觉。
方氏不由大喜:“呀,县主要醒了。”
薄薄的、透出青筋的眼皮,在她面前颤动不息,似能瞧见眼球在其下滑动。
可是,十余息过去,那双明丽眼眸,却始终不能睁开,似眼皮被什么粘住。
方氏急得又掉了泪,惶然间,手指不经意触碰袖笼,忽似想起什么,两眼陡然迸出光亮。
“对了,我怎么把这个给忘了!”她急忙探手入袖,取出一只锦囊,上绣五福团花寿字纹,朱紫相间,华贵耀目。
“妈妈还带着这个?”一见这锦囊,携芳亦露喜色,满是血丝的眼中,含着几分期盼:“这是当年那高僧所赠的罢?奴婢记着,县主好些年没带着了。”
“县主说这是孩子玩意儿,早丢在一旁,我便收起来了。”方氏满脸慈爱心疼,柔柔看向郭媛,眼中又蓄了泪:“县主小时候身子弱,全靠这物件儿护持着,我方才一时慌了,竟没想起它来。”
她拭净泪,急急拆开系带儿,颤手取出囊中之物,眸子亮得吓人:“县主小人儿,这会子怕是神魂不稳,这晶铃想是管用的。”
所谓病急乱投医,她也是心焦,不及细思,将那晶铃拿在手中,轻轻一摇。
“叮铃、叮铃”,清越如泉濯,泠然远近,盈盈透出屏风,恍若仙音琼乐,里里外外皆听得清楚。
细论来,这声音其实不响,轻细有如风吟,可奇怪的是,郭媛的眼睛,竟在这铃声中,缓缓张开,随后,口唇启动,唤了一声“方妈妈”
“我的儿!”方氏喜极而泣,扑过去揽住她,手一松,铃铛落在榻上,剔透的水晶小铃,两两成双,映着稀碎阳光,仿似透明。
“那是什么声音?”琴苑外,有人轻声问。
四下本就安静,纵有人说话,亦是极轻,这铃声便突显出来,不由得人不好奇。
陈滢也自停步,侧眸望向问话之人。
还真是巧,这人竟还是方才花树贵妇。
她与那玛瑙贵妇皆未走,正立在不远处看热闹,说话声随风飘来,清晰可辨。
“这个我还真知道。”玛瑙贵妇语声细细,面上带几分得色:“我听我们家老太太提过一句,说是县主幼时身子不好,幸得一高僧亲赠了一串儿水晶铃,得此物后,县主便大好了,这水晶铃她便常戴着。”
第384章 大凉之毒
花树贵妇“哦”一声,奇道:“话是这样儿,如何素常我并没见过呢?不管是花宴诗宴,县主我也见过不少回了,竟从不知此事。”
“这我可就不知道了。”玛瑙贵妇摇头,猜测地道:“许是县主身子康健,再不需此物护持了吧?”
二人对视一眼,各各目露深意。
“罢了,看来也无甚事,不若辞去。”花树贵妇掩口道。
玛瑙贵妇颔首:“这话很是,再呆着徒惹人厌。我听人说,那香云斋又出了新的精油,说是几种花草合起来制成的呢,姐姐可愿与妹妹同赏?”
“那敢情好,这天光尚早,回去也是无事,不如逛逛。”花树贵妇欢喜应道。
瞧了场热闹,接下来自要细细品评,再买上些心爱的微物,才算尽兴。
一双密友相携而去,想是去寻杜氏告辞了。
陈滢遥望着她们,并未近前。
寻真尚未回来,她还得再等等。
她转眸看向琴苑,苑中已然走空大半儿,几面山水屏风孤零零立着,挡住一应视线,唯细小的铃声偶尔传出,似篱间叶底系的护花铃,却又多一分出尘,好似冰弦。
陈滢又向旁看了看。
甬路尽处,镇远侯顾乾正与管耀低语,二人的面色皆极凝重,甚至,可称沉重。
陈滢的心往下一沉。
郭媛的病情,看来真的很不妙。
不知何时,阳光渐暗,天边积起一层淡淡的灰,好似浓墨滴落浅青的纱罗,晕染出漫天乌云。
黄昏尚未至,盛京城中,已是清秋细雨洒长天,街头巷陌、檐角廊前,一片风雨低咽。
夜幕飞速地降临了,吞噬掉最后一丝天光,不消多时,满世界灯火氤氲,暖了这残秋的城。
然而,这满城灯火,却终究暖不透人心,亦暖不透这冰冷寒夜。
永宁长公主府,长公主直挺挺立在明烛如昼的华堂,紧握双拳,赤红双目怒视来人,整个身子都在发抖。
“你给我说清楚!”她的声音极低,似从地底冒出来,每个字都浸泡了浓浓的沉郁:“你说我的阿娇怎么了?”
大监耿玉紧伏地面,鼻尖儿几乎贴上红毡,上下牙不住打战:“回……回殿下,太医……太医说,说县主她……她中了大凉之毒,往后怕是子嗣……子嗣上头……”
“豁啷”,一只珐琅茶盏重重砸来,滚茶泼了一脖领,疼得他直咧嘴,他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