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出闺阁记-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建始殿,便是他们方才审案之处。
  元嘉帝面色微沉,盯着那几页纸,并未去取。
  贺顺安很是识趣地上前,将口供拿了,放在元嘉帝手边。
  元嘉帝微叹了口气。
  “罢了,你先回去坐。”他向裴恕道,信手拿起口供翻看,复又搁下,淡然道:“朕钦封的伯府世子,倒真是给朕长脸。”
  语毕,笑容渐消:“前有上古名将梦中杀人,他倒好,勇冠三军是不必想了,前些时京郊军营操练,也没见他有多出挑,倒是杀起这些婢仆来,勇毅果敢得很。”
  他分明怒极,神情却淡极近无,说完了,讥诮一笑。
  殿中无人接话,贺顺安的头又垂到砖地上了去了。
  趁无人注意,裴恕向陈滢望几眼,唇边露出笑来。
  那是一个满含安慰的笑,似在告诉她:放心,一切安好。
  陈滢亦回了他一笑。
  元嘉帝越是愤怒,则此案便越不会姑息,她自是乐见。


第440章 终身大事

  “贺大伴过来。”微凉的声音响起,正是元嘉帝。
  裴恕与陈滢俱收回视线,望向前方。
  贺顺安应声而来,元嘉帝命他凑近,低低与他说话。
  因他二人离得远,语声又极轻,陈滢根本听不清说些什么,且这两位皆是控制表情的高手,陈滢观察良久,也未瞧出端倪,只能粗粗猜测,元嘉帝应是在吩咐善后事宜。
  “……此事便如此处置,你可记下了?”末了,元嘉帝语声拔高些,问道。
  贺顺安肃容应是,悄步退了出去。
  陈滢无声一叹,转望殿外。
  透雕宝莲纹的槅扇,漏出些许天光,有稀疏细碎的影子,掠过这片晕黄微白的光影间。
  雪下得大起来了。
  风自殿外拂进,携清寒雪意,梅花香气飘飘渺渺、似有若无,细嗅时,总无觅处。
  “丫头,近前来,朕有话问你。”元嘉帝的声音,亦似随风而至。
  陈滢略略回神,才一起身,忽觉有视线殷殷而来,带着热度与切盼,直往她身上拢。
  她微一转头,便撞进裴恕的眼眸中。
  那双往常瞧来总不太大的眼睛,在这一刻,仿佛扩了两圈儿,淡透的眸子,映两星灯华,亮得灼人。
  陈滢心头微动,脚下却早已迈步,将这殷切的眸光丢在了脑后。
  “朕要问你个问题,你且如实做答。”
  待她在御案前站定,元嘉帝便笑微微看着她,又不经意往她身后扫一眼,勾起唇角:“朕要问的,是与你终身大事有关之事,你可得想好了再答,免得一言说错,误了终身。”
  陈滢身后的眸光,陡然变得格外紧迫。
  有那么一瞬,她甚至觉得后心发烫,好似被那焦急与紧张的视线烙印。
  陈滢的心,亦莫名有些发烫。
  元嘉帝问及她终身大事,这并不出奇,奇怪的是,他是当着裴恕的面儿问的。
  陈滢已经预感到对方要说什么了。
  不可避免地,她的双颊,也有些作烧。
  与其说她在难为情,毋宁说,她是觉得难堪或尴尬。
  这算是个人隐私,如今却被人当堂问及,即便做了心理建设,她仍微感不适。
  可再一转念,她却又觉得,如此也好。
  活过三世人生,她委实做不出小女儿家娇羞之态,而此际的尴尬难堪,倒让她有了蒙混的幌子。
  她敛首立着,等待下文。
  坐在后头的裴恕,两个眼睛几乎瞪作正圆。
  元嘉帝遥见了,忍不住握拳抵唇,低笑出声:“朕这儿还什么都没说呢,小侯爷怎么就站起来了?莫不是有要事禀告?”
  陈滢回首,见裴恕果然离了座儿,高大的身子悬在小金杌子上方,半蹲不蹲,扎马步似地。
  被元嘉帝当场抓包,裴恕那张不甚白皙的脸上,似乎添了一重比较鲜艳的颜色。
  “臣……微臣……那什么……”他下意识抓抓头发,忽又觉此举失仪,忙放下手。
  于是,扎煞着两手的小侯爷,蹲姿越发怪异。
  陈滢转过头,唇角也弯了起来。
  裴恕此刻的模样,哪里还有半分匪气?委实傻得叫人发噱。
  元嘉帝越看着他,便越忍俊不禁,直是忍笑不语。
  裴恕的黑脸上,颜色愈深。
  他其实根本都没意识到自己站起来了。
  方才一听元嘉帝竟问起陈滢终身大事,他一下子就急了。
  这话怎么能当面儿问呢?
  他还在场呢?
  再者说,他事先又未曾知会于她,万一她以为这是他的主意,那他可如何解释?
  再万一她恼了,他的苦心可不就白废了么?
  他越想就越急,也不知怎么一来,人就站起来了。
  见裴恕急得脸都变了,元嘉帝越发止不住笑,肩膀抽啊抽地,所幸还要顾着天子尊严,才没当场拍案大笑。
  好容易笑够了,他将手朝外挥几挥,赶苍蝇似地道:“小侯爷且坐,朕又不是与你说话,你急什么劲儿?”
  裴恕终于坐下,额头的汗也跟着披落。
  他当然急,简直要急死了。此事关乎他后半辈子,任谁到了这关头不着急上火?
  他只觉得脑门儿冒烟,鼻孔里呼出的气都带火星儿。
  可气的是,元嘉帝他开了个头,然后又不说了。不仅不说,还端起茶盏慢悠悠喝茶,时不时拿眼觑他。
  你倒是说啊!
  裴恕人虽规规矩矩地坐着,袖子里的手却扭成麻花。
  要是有根鞭子,他这会儿指定抽下去了。
  委实是这皇帝太没皇帝样儿,欠抽!
  裴恕大逆不道地想着,举起袖子,拭了拭汗湿的额角。
  元嘉帝慢慢地呷一口茶,复又悠悠然掏出镶金边儿的帕子来,细细揩净手指,仍旧半字不出。
  “陛下,臣女想问一问,臣女的终身大事,如今走到哪一步了?”清清净净的声线,甫一入耳,便教人心底一宁。
  元嘉帝又想笑了。
  那傻狍子是个急性子,谁想,眼前这小姑娘竟也一样。
  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难怪那傻子如此中意这丫头,这还真是天生一对儿。
  “陛下,臣女能不能知道一下,您替臣女相中的,是那一位才俊?”陈滢又问。
  若是贺顺安在此,必定又要张嘴以示震惊。
  这样的问话,说好听点儿,可谓之为大胆,说难听点儿,就是厚脸皮。
  好在,殿中诸位皆非常人,是故,闻听此言,元嘉帝也只微有讶色,随后便笑起来。
  “你这丫头,问得倒直接。”他笑看着陈滢,神情慈蔼,似看向家中小辈:“是不是你们这些擅长查案之人,胆子都特别大?”
  这原是一句玩笑,陈滢却是满脸正色,认真回道:“陛下高见。查案之人,总不免要触及人性中最黑暗、最可怖的一面,若无几分胆量,又如何敢剥开黑暗,寻到真相与光明?所以,臣女的胆子,确实比较大。”
  元嘉帝被她给说愣了。
  一旁的裴恕也听得呆住。
  咦,话题怎么转到这儿来了?
  方才分明还说着终身大事、男婚女嫁,这一转眼,怎么又论起胆量、人心、黑暗啥的?
  说好要讲终身大事的呢?
  难不成就这么混过去了?


第441章 太后驾到

  陈滢此时也意识到,她歪楼了。
  不过,没关系,她还可以再正回来。
  “臣女一时多言,请陛下恕罪。”她请了个罪,随后,顺顺当当转过话题:“还是说回臣女的终身大事吧,陛下的意思是……”
  尾音拖长,余调上挑,表明了她的疑问。
  陛下的意思是,您瞧中了那一位?
  完整的问句应是如此。
  她截去了后一半儿,以当朝天子的聪明,想必会明白。
  元嘉帝自然听懂了。
  也正因听懂,他不免讶然,复又觉得有趣。
  “你这丫头,硬生生这般说来,却也有趣。”他连扔几下头,声音里都带着笑:“罢了,既然陈大姑娘如此性急,那朕也就直说了。”
  他清嗽一声,换过一副端重面容,道:“朕闲来无事,替你瞧中了一位才俊,此人乃武勋出身,年方二十一岁整,形貌威武、为人方正,祖上三代皆是勇将,满门忠烈。”
  说到此处,他停顿片刻,似要给陈滢留出思考的时间,又续:“朕瞧着你二人甚是般配,只朕也不想乱点鸳鸯谱,如今就想问问你,你意下如何?”
  似是怕陈滢听不懂,他半是解释、半是安抚地道:“朕要先说一声儿,这位才俊虽是武勋,但并非粗鲁不文的莽夫。当然,与那些饱读诗书的书生相较,他确实是少了一点温文俊秀,也绝称不上文采风流。然,其勇武赤诚、孝顺良善,却是强于旁人,朕觉着,他是个很好的夫君人选。”
  再停片息,又添一句:“朕不想你为难,你只说实话便是,应或不应,朕皆不会怪罪。”
  陈滢本是文官之女,通常说来,她未来的夫婿也会是读书人。而元嘉帝提名的,却是武将。是故,他才有诸多宽慰解释,想是怕陈滢不喜。
  陈滢尚自未答,裴恕已是双眉直跳,恨不能人也跳起来!
  跳起来去捂元嘉帝那张龙嘴!
  话里话外嫌他丑,别以为他听不出来!
  想他裴恕顶天立地一条好汉,岂能以容貌论?
  还有,什么叫“不会怪罪”?
  裴恕恨得咬牙。
  陛下,您可是天子啊!
  大楚朝天子亲自保媒,必须只能成功、不许失败,若不然,颜面何存?
  裴恕觉得浑身都在冒火,整个人都要烧起来了。
  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偏说,早知道就不求元嘉帝了,他自个儿找个媒人登门求娶,比什么不强?
  “陛下说了半天,尚还未说那位才俊的姓名。”
  干净如水的语声,如清流濯身,将裴恕心头火焰,涤去好些。
  他脑中静了片息,一颗心便又悬起。
  元嘉帝却是不急,咳嗽数声,然后,端起茶盏喝茶。
  喝了一口,又一口,时不时还要闭上眼睛,似乎很享受这茶中滋味。
  裴恕咬着牙、瞪着眼,袖中的的拳头捏得“嘎巴”响。
  元嘉帝是故意的!
  一定是!
  恨只恨对方乃执掌天下的一朝天子,根本碰不得。
  只能干着急。
  裴恕的牙齿几乎咬碎,可元嘉帝还在慢条斯理地喝茶。
  就在裴恕忍不住又想扎马步的时候,陈滢突地开了口:
  “陛下,请容臣女猜一猜,陛下所说的那位才俊,可是绰号小侯爷的威远侯——裴恕——裴大人?”水一般的声线,流淌在大雪覆盖的宫殿中。
  “咳咳咳……”元嘉被茶水呛住,咳嗽不止,一壁咳着,一壁拿眼去看陈滢,目中满是震惊。
  坐在后面的裴恕,脊背也一下子得笔直。
  两个人四只眼睛,分从两个方向,瞪向陈滢。
  好一会儿后,元嘉帝方搁下茶盏,拿帕子拭净残茶,摇头道,“你这丫头,忽然这一出声儿,倒唬了朕一跳。”他似是无奈,视线往旁瞄几下,忽尔又笑。
  裴恕浑身绷紧、神情紧张,杵在小金杌子上,像半截铁桩。
  元嘉帝忍笑转眸,望向陈滢,目露兴味:“你方才猜的那个人,如果朕说是,你当如何?”
  他语速很快,停一息,又笑问:“如果朕说不是,你又当如何?”
  陈滢先不及答,而是回过头,湖水般的眸,向裴恕身上凝了凝,复转首敛眉,平静地道:“如果是,就是;如果不是,就不是。”
  宣德殿中,有片刻的寂静。
  元嘉帝眸色变了变,旋即又是面含笑意,而裴恕的面上,却涌出几许迷惑。
  这到底是答应了,还是没答应啊?
  他怎么没听明白呢。
  因陈滢背向而立,他无法看清她的表情,便只能去看元嘉帝。
  元嘉帝还在笑,且还在缓缓点头,用一种了然的语气道:“唔,朕明白了,你果然是个好丫头。”
  “谢陛下。”陈滢蹲身行礼,干净的脸庞上,有着浅浅一抹红晕。
  再怎样说,尴尬还是有一些的,不仅因为裴恕在场,也因为,她把话挑得太明。
  也不知这匪里匪气的家伙听懂没有?
  陈滢想,又弯弯唇角。
  应该能听懂吧。
  这么简单明了的答案,元嘉帝一听即明,裴恕应该也一样。
  可是,我们聪明的陈大姑娘,显然高估了小侯爷此刻的智商。
  在事关自己未来的大事上,咱们的小侯爷,是真的傻。
  他看看陈滢,再看看元嘉帝,疑惑得几乎要爆炸。
  这到底是怎么个意思?
  这上头两个都明白了,可他怎么就没明白呢?
  成还是没成,谁给他个准话儿啊?
  裴恕再也忍不下去了,霍然起身,硬着头皮道:“陛下,臣实在没……”
  语声未了,殿外忽然传来一阵尖利高亮的声音:
  “太后娘娘驾到——”
  随着这声通传,贺顺安自殿外疾步而来,匆匆禀道:“启禀
  陛下,太后娘娘来了。”
  他一面说话,一面不住擦汗,显是跑得甚急,说完了,便喘着在气躬立在殿边。
  元嘉帝“唔”一声,泰然起身,拂一拂袍摆,绕过御案,上前相迎。
  到得此时,裴恕自不好再问,只得强按下满心疑问,站去一旁,陈滢也退至殿边。
  高阔的殿门,被两名小监合力拉开,北风席卷、琼瑶扫阶,一扫殿内氤氲暖意。旋即便是脚步声纷杂,似多人正踏上台矶,衣物摩挲、环珮叮呤,脂粉香盈面,再不闻梅香清淑。


第442章 好女佳郎

  “哀家来得突然,没扰了陛下批折子罢?”沙哑而富于磁性的语声,是迟暮的美人儿腔调,正是萧太后在说话。
  元嘉帝抢前几步,轻扶萧太后的胳膊,笑道:“母后说得哪里话?朕巴不得您时常来瞧瞧呢。”
  萧太后柔笑一声:“哀家就说呢,陛下整天忙着公事,批那许多折子,也该松泛松泛,哀家这就不请自来了。”
  “那朕倒要多谢母后,叫朕也偷个懒儿。”元嘉帝笑着接话,停了片刻,又和声道:“香山也来了。”
  陈滢心头一凛。
  郭媛居然来了?
  莫非是为了郭冲杀娇杏案而来?
  还未待她想明,殿门前,便又响起别一个女子的声音:“郭程氏见过陛下。”
  紧张且涩然的语声,吐字倒清晰,官话也极标准,似曾耳闻。
  陈滢蹙了下眉,抬眸远望,透过槅扇缝隙,但见兴济伯夫人程氏,正立在香山县主侧后。
  她着一身宝蓝地暗金纹富贵牡丹绞缬裙,挽今年最时兴的堕马髻,两旁插戴着薄如蝉翼的金绞丝掩鬓簪子,发髻后拖一支玛瑙连珠步摇,俯首仰头时,那珠串儿水滴般坠于耳畔,婉秀之余,又添一分妩媚。
  这般风韵,倒将那红裙曳地、梅花妆成的郭媛,生生压下去一头。
  陈滢一眼扫罢,敛眉不语。
  这三人同时登场,且还是掐着这个时间点儿,除了为郭冲说情外,再不作他想。
  果然,她这厢念头才起,那厢萧太后已直切正题。
  “陛下,哀家知道哀家这一来,陛下立时就能想明白哀家所为何来。”她搭一只胳膊在元嘉帝臂上,边行边语,神情间却也不显急迫,语声亦从容:
  “横竖这里也无外人,哀家也就不与陛下说那些虚头巴脑儿的话了。哀家就想问问,冲儿是怎么回事儿?怎么好端端地,陛下就把他的世子给黜了呢?”
  最后一字落下,她提步跨过门槛,方一举眸,神情便滞了滞。
  雕花槅扇后,并立于侧畔的一双人影,忽入眼目。
  萧太后扶着元嘉帝的手,微微紧了紧。
  那一刹儿,她的神情有些复杂,似不虞、似微恼、似怨愤、又似无奈。
  诸种情绪间次闪过,到最后,归于一笑。
  “哟,哀家这年纪大了,眼神儿就跟着不济,竟没瞧见里头还有人呢。”三两句话,圆过场面,又埋怨元嘉帝:
  “陛下也真是的,不早说一声儿,哀家都不知道陛下正与人说正事儿,早知道就迟一刻再来了。”
  “这如何使得?”元嘉帝笑容温和,看向萧太后时,正如孝子望慈母,深切之间,又有孺慕:
  “母后比哪一桩正事儿都要紧,且朕宣他们觐见,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母后来得正好,待朕处置完了,正好陪母后说话。”
  “哦?”萧太后转眸,螺子黛描画的眉,弯弯若柳,这一刹儿,向上耸高几分:“既然不是什么正事儿,那陛下召他们来作甚?”
  说话间,一行人来至殿中,陈滢与裴恕见礼。
  “小侯爷是常客,免了,坐罢。”萧太后笑吟吟地,眼风扫过陈滢,笑容微凝:“你也起来罢,坐下说话。”
  她淡淡转眸,瞄一眼堂下。
  两张金漆小杌子,相对而立。
  她眉峰耸动,笑容却分毫未变。
  “皇祖母——”一直行在她身后的郭媛,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袖,低唤一声。
  甜而软的声音,略含几分痴怨,像没讨着糖吃的小孩。
  萧太后立知,郭媛这是不高兴,怨她没当场下陈滢的脸,没叫陈滢多跪一跪,甚或没有当众斥其失礼、予以杖责。
  萧太后很想要叹气。
  元嘉帝连座儿都赐了,可见陈滢深得帝心,她这个皇太后若此时罚了陈滢,何异于下元嘉帝的脸?
  “你这孩子,傻不傻呢?”她转过头,疼宠地摸摸郭媛的头发,悄悄递去一个眼风,语声仍旧温和:“陛下都说了,很快就好。你也没瞧瞧,那两张小金杌子不都摆着?可见已经说好一会儿话了,陛下又没骗咱们。”
  郭媛愣了一息,蓦地醒悟过来,不由暗自咬牙。
  这姓陈的真真与她八字犯冲,每回遇见,总讨她不痛快。
  她沉下脸,阴鸷的眸光向陈滢身上一掠,忽转眸,便瞧见了一旁的裴恕。
  她伸手扯住萧太后的手,摇了几摇,复又悄然抬头,看一眼裴恕,再垂眸敛首,长长的睫羽轻颤着,似怯似羞、似喜似娇。
  萧太后顺着她的视线望去,不由笑了。
  “陛下的事儿可说得了?”她笑问道,并未去看元嘉帝,只慈爱地向郭媛微微点头。
  元嘉帝视若未见,笑着回:“很快就说得了,母后请先坐。”又提声吩咐:“来人,给县主与兴济伯夫人挪个座儿。”
  郭媛与程氏忙谢座,元嘉帝摆摆手,亲扶着萧太后去一旁坐了,方回至原处,命人摆上茶点。
  待众人皆坐定,萧太后便道:“陛下,哀家这厢委实有些急事儿要说,只这事儿到底也是……”
  她停声不语,歇几息,又道:“……说来这也算是家事,他们几个小孩子家便不必听着了。”
  语罢,不待元嘉帝说话,她便笑着推郭媛:“你知道你嫌闷,我也不拘着你,御园里的宫粉恰开了好几株,你去替哀家折几枝过来。”
  郭媛此时倒很乖巧,起身应是,拂一拂鲜丽的红裙,行两步,忽又回首,意若留连:“皇祖母,我想起来了,那宫粉开得可高了,我怕折不到好看花枝呢。”
  一壁说话,一壁转眸,柔柔眼波迢递,尽在裴恕身上。
  萧太后“哟”了一声,轻轻拊掌:“这话倒说得是,可见哀家是老糊涂了,那宫粉梅生得高大,你这小人儿哪里折得了?”
  言至此,左顾右盼,忽然瞧见裴恕,眼眸一亮:“这可也巧,小侯爷恰好在此,既这么着,你便陪香山同去吧。你们年轻人在一处,总比听哀家说那些陈芝麻烂谷子来得好。你这身量儿又高,折花儿正合适。”
  三言两语间,便将裴恕与郭媛凑作一堆。
  郭媛含羞应是,正待前行,元嘉帝忽地笑起来。
  “母后怎知朕要叫裴恕走?”他饮一口茶,闲适而又悠然:“这事儿也真是巧,朕这里才一动念,母后这话就递过来了,真是知朕者,母后也。”
  这话引得满殿之人皆笑。
  便在这笑声中,元嘉帝搁下茶盏,肃容正色、语声冷亮:“来人,记。”
  此声一出,殿中笑声立息,除这对天家母子外,所有人皆束手而立,就连郭媛亦快步回至萧太后身旁,躬身肃立。
  元嘉帝这是要写诏书,诸人自不可再坐。
  不一时,一名年轻的舍人快步走来,铺陈诏纸与一方条案,提笔待写。
  元嘉帝起身,踱步于案后,缓缓道:“制曰:今有陈氏长女,毓质柔明、资性纯粹;又有裴氏长子,豪杰骁勇、沉厚端默。女婉而慧、男敏而正,郎才女貌、珠联璧合,今即良辰,赐尔婚配,咸使闻之。”
  寂静的殿宇中,朗然语声回旋盘转,几若绕梁。
  萧太后呆呆听着,提在手中的帕子,悄然委地。
  殿宇外,疾雪翩飞,朔风呼号往复,寒意浸骨。
  然而,那飞雪堆积的晶莹世界,却又是如此美丽,玉毫光万丈,灿烂洁净,似可直抵天际。
  (第三卷完)


第443章 烟消云散

  大雪直下了数日方停,而待雪霁,天却未晴,薄黄的一转金乌,如小儿胡乱撕扯的纸片儿,信手贴于在当空,洒下淡淡微光。
  北风吹皱层云,满城砌霜堆玉,无论野店溪桥、孤山峭水,抑或朱栏翠阁、黛瓦青檐,皆拥着厚厚一层素衾。远望去,便是浩大的一幅写意,天地间唯余黑白二色,萧萧然、莽莽然,说不尽的意味。
  到黄昏,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