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出闺阁记-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今儿瞧见那个陈家小姑娘了?”说这话时,元嘉帝的脸上微带了一丝好奇。
虽然昨日陈滢救下了他,可彼时情形实在太乱,其后陈滢又被五卫军带去问话,元嘉帝与她连个照面儿都没打。
太子闻言便点头:“儿臣见着这位三姑娘了。照儿臣看来,陈三姑娘是个安分的人。”
并无一字多余的表述,却言明了太子殿下对这位陈三姑娘观感不恶。
事实上,举凡面见太子还能保持镇定、且还不拼命往上凑的女子,在太子心里,就是安分的好姑娘。
元嘉帝想也明白了此点,面上笑容愈浓:“被我儿这样一说,这陈家小姑娘想必不错。”说着他便又笑道:“陈辅自己不擅箭术,却养了个长于此术的孙女,倒也有趣。”
元嘉帝时常带兵打仗,对这些武将如数家珍,成国公在战场上是什么样,他自然是清楚的。
太子也跟着微微一笑,说道:“成国公军功卓著,陈三姑娘正是将门虎女。”停了停,又道:“儿臣听说她是拿了块点心把那刺客给打了,是么?”
第050章 一句承诺
元嘉帝闻言,不由哈哈大笑起来,道:“所以说这小姑娘有意思,心思也细密,竟想着拿点心打人,只这份儿周全便极难得。也难为她练得一手好准头。”
太子殿下面上的笑意亦盛了几分,说道:“儿臣听说,那点心是陈三姑娘从长乐宫一路拿过去的,想来那时候她也是一时顺手罢了。真真是个小姑娘。”
元嘉帝笑而不语。
国公府的姑娘还能缺两块点心吃?
这分明就是预料到了可能出现的危机,于是提前做好准备。
此外,能当暗器用的东西不知凡知,路上拣块石子儿都行,可陈三姑娘却挑了硬度最软的小点心,这便表明她的目的不是击溃或杀伤对手,而是意在阻挠。
她显然并不认为自己有能力与刺客周旋,同时亦考虑到了长秋殿寝宫的情形,甚至连刺客可能的出手位置都做了预判,所以才会在以元嘉帝的安危为第一要务的前提下,投掷点心用以挠敌。
可莫要小看这一块小小的点心,其间所展现出的缜密周详以及急智,普通人可未必能做得到。
“这孩子,朕总是要见上一见的。”元嘉帝笑语道,神情间很是欢喜。
虽是才遭行刺,且还险些被杀伤,但他却并没有太把这放在心上。
自登基以来,他经历过的大风大浪实在太多了,昨日的行刺,不过是为他过往的历险又增添了一笔而已,相较于此前那无数次的刺杀,长秋殿之事根本提不上筷子。
见他心情颇好,太子殿下微微垂首,无声地舒了一口气。
几乎与此同时,走在通往水鉴轩的路上,陈滢也无声地吁了一口气。
她才刚刚回府,便在垂花门前见着了等候多时的杨妈妈。
杨妈妈是许氏跟前最得用的管事妈妈,她一早等在门前,只说许氏相请,陈滢便未及回院儿,而是转道去了长房所住的院子——水鉴轩。
水鉴轩,顾名思义,借足一个“水”字,从院门外头便可见一弯清溪如玉带,绕着重重院落,盘旋而去,潺潺流水中,时有红鲤跃出水面,又有田田莲叶,风物极佳。陈滢一路走来,只觉凉风盈面,一扫夏时潮闷,心情自是不错。
寻真却是左右四顾,两眼直冒光,满脸垂涎地望着那水中游鱼道:“这鱼儿好生肥美,味道定然不错。”
陈滢便弯了弯眸子:“要下雨了。”
主仆二人非问非答,在前领路的杨妈妈嘴角抽搐了一下。
二房不只主子怪,丫鬟也怪。
寻常人见了这鱼儿,谁不会赞一声好看?谁会上来就想到吃?谁会煞风景地说什么下雨不下雨?
二房的人,真是叫人摸不着头脑得很。
进得院门,踏上台矶,杨妈妈亲手挑帘,许氏早便迎到了抱夏的槅扇前,笑微微地道:“这天气怪热的,难为你跑这一趟。”
陈滢屈身见礼,客客气气道:“大伯母这里风凉得很,侄女并不热。”
“快进来吧,坐下说话。”许氏笑着招呼她进屋,又吩咐杨妈妈:“把那香妃竹面儿的绣墩搬去窗下,那里迎着风。她们小姑娘家家的,经不得热,不像我们年纪大了,就怕吹风。”
杨妈妈笑应了个是,忙叫人去搬绣墩,陈滢扫眼看向窗边,便见那雨过天青的细纱拢着窗格儿,窗子支起了一半,能听得见院子东角山石上流水的声音,泠泠地,带来几许凉意。
一时那绣墩安置妥当了,陈滢便在窗边落了坐,转首便见许氏正张罗着叫小丫鬟倒茶。
许氏今日穿了件家常半旧的珠紫夏布衫子、下系着月白马面裙,发上也没插戴簪钗,只挽了个家常纂儿,一举手一投足,恰似临水照花,淡雅闲逸。
“大伯母别忙了,歇一歇吧。”陈滢客气地说道,视线往旁转了转,便见杨妈妈将手一挥,便把一众小丫头子都给带了下去,而许氏则在旁端坐着,只字未出。
看起来,她是有重要的话要说。
心下如此思忖着,陈滢便端起了茶盏,浅浅啜了一口。
清芬的香气在唇齿间缭绕,饶是她向来不大懂茶,也知道这茶定是不俗。
许氏此时也坐了下来,却是一时未曾开言,也自端着茶盏喝茶,抱厦里异常地安静。
“陛下的赏赐,可能过不了几日就要下来了。”良久后,许氏终于打破了沉默,含笑说道,“这可是给咱们国公府增光的好事儿,三丫头这回真真是做得好。”
陈滢遵循着回话的规矩,谦了一句:“谢大伯母夸奖。”
只此一言,再无下文。
许氏的面色仍旧极为温婉,眉心却是微微一蹙。
陈滢此刻的态度,委实不能算是客气。
许氏喝了一口茶,低垂的眉眼间便涌起了几分哂然。
不过就是机缘巧合罢了,如今竟还摆起了谱儿,蹬鼻子上脸的,说的就是这种人。
只是,回想着国公爷此前的那些交代,许氏却又觉得,陈滢这态度倒是正合适。
“你祖父要给你传句话儿。”不想再与陈滢打机锋,许氏索性便挑明了意图,面上的笑容依旧柔和:“你祖父得了个准信儿,因你立下大功,陛下很可能会让你自己挑个想要的物件儿作为赏赐。你祖父的意思是,让你向陛下讨一句话儿。至于这话具体是什么,你祖父叫你先空着,只说等到了时候,请陛下别忘了赏一句话儿就成。”
说到这里,许氏便垂下了眼睛,专心打量着手中的茶盏,仿佛那茶盏里长出花儿来了似的。
因她低着头,陈滢并看不见她的表情,不过却可以猜出,许氏一定是在忍笑。
国公爷做事向来顾头不顾尾,他让陈滢跟元嘉帝要的,其实是一个未来的承诺。
换言之,他是希望这句空白的承诺,会在将来的某一天,为国公府挡去一劫。
这和向皇帝讨要一块免死金牌有什么区别?
陈滢简直不知该说什么才是。
试问这世上谁会好端端地向皇帝要免死金牌?那岂不是在明着告诉皇帝“我将来一定会犯下死罪”吗?
国公爷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怎么会想起这么一出来?
第051章 太子侍读
“你祖父说了,你祖母这几日吃斋,叫你就别拿这些事儿烦她老人家了。”许氏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恬淡而温和,看向陈滢的眼神也很慈蔼。
许老夫人每年四月、十月皆要吃半个月的斋,在这期间不仅免了一切定省,她本人还会住进佛堂,不问外物,静心抄经。而一般到了这种时候,府里的人是不会去打扰她老人家的清静的,除非出了大事。
国公爷特意点明这一点,想必他自己也知道这事儿许老夫人不会同意,所以就来了个掩耳盗铃。
陈滢越发哭笑不得。
这位祖父的作派,怎么就这么孩子气呢?
迟疑了半秒后,陈滢便点了点头:“好,侄女明白了。”
许氏微微一愕,似是没想到她居然没有反驳。
怔了片刻后,她便又擎起一个温柔的笑脸,和声道:“真真是个好孩子。原先伯母还怕你为难呢,便想着,若是实在不行,便带你去见见你祖父,让你跟他亲口分说。”
“不必了。我知道祖父的意思了。”陈滢向着许氏摇了摇头。
在达成自己的目的之前,她不想提前跟国公爷对上。
至于许氏这提议背后的目的,陈滢委实懒得去想。
许氏微笑的眼睛闪烁了一下,复又很快点头,浅笑道:“这就好。既然你应下了,伯母这话也算是传到了。”
陈滢啜了一口茶,未置可否。
许是没料到陈滢会答应得这么爽快,许氏一时间倒又有些词穷,总觉得在这个笑容古怪的侄女面前,说什么都叫人不自在。
于是,抱厦里便又安静了起来。
慢慢地喝了两口茶,看着时辰差不多了,陈滢便站起了身,说道:“大伯母见谅,侄女要先回去了。母亲昨晚又没睡好,侄女想去瞧瞧她去。”
“哟,你也不早说。”许氏忙忙搁下茶盏,起身道:“这却是大伯母的不是了,拉着你耽误了这么久。”
这话说得委实客气,陈滢便也回以标准的客套:“大伯母说哪里的话,侄女不敢当。”
许氏的面上涌出一层恰到好处的关切,问陈滢:“你母亲可是又犯癣症了?”
“并不曾,谢大伯母挂怀。”陈滢尽量放缓语声说道:“母亲只是没睡好罢了,并不曾生病。”
许氏这才重露笑容,和声道:“既如此,那你就快去吧,有什么事记得叫人往水鉴轩传个话儿。”
陈滢自又是一番谦谢,随后便由许氏亲自相送,离开了水鉴轩。
转花院、绕曲廊,直到踏上了四进院儿后头的一条狭长夹道时,罗妈妈方才轻声地问:“姑娘要不要去一趟上房?”
许氏郑重其事把陈滢叫过去说话,准定是有事儿。纵然不知具体是何事,但罗妈妈当老了差的,看事物自有她的一套法子。她料定今日之事怕不好处置,便以为陈滢要去请许老夫人的示下。
这府里的聪明人向来不少,而人一但聪明了,便难免会自作聪明,又或是私心太重。好在还有许老夫人在上头镇着,这些牛鬼蛇神才不能作乱。依罗妈妈的意思,陈滢只消把事情告诉了许老夫人,也就完了。
陈滢闻言,却是不在意地摆了摆手:“直接回去罢。祖母正在静修呢,这些小事不好就拿出来说的。”
罗妈妈自来唯陈滢马首是瞻,遂不再说话,主仆三人回到了鸣风阁。
李氏其实已经大好了,只是忧心陈滢而已,此时正立在院门口迎风,一见女儿回来了,她便也放下了心,拉着便她回了屋,细细地问起宫中情形。
陈滢不欲让那些杂事打扰于她,便只挑些可说的说了,言辞间不可避免地提到了太子殿下。
等她说完了,李氏便轻声问道:“你见着太子殿下了?殿下果真是传言中说的那般天人之姿吗?”
陈滢便道:“母亲这话真没说错,传言一点都不夸张,太子殿下确实很耀眼,是实打实的美男子,风度举止也极好,为人又很宽和,很有一国储君的风范。”
她说这话纯粹是讨李氏欢心。
身为女人,就没有不爱听这些的,陈滢也满心以为,李氏会追问她一些细节,甚至也做好了李氏把话题扯到她的婚事上的准备。
可是,李氏的反应却有些怪异。
只见她的眉心微微蹙起,神情也变得有些黯然,视线更是长久地停落在门前的湘帘上,面色怅惘,似是回忆起了久远以前的事。
明间儿里一片安静,良久后,陈滢方才轻声地问道:“母亲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就不说话了?”
李氏猛地回过神来,掩饰地笑了笑,摇头道:“没什么,就是想起些事儿来罢了。”
“母亲想到了什么?”陈滢追问了一句,心下颇为好奇。
李氏分明就是从陈滢的叙述中联想到了什么,而此前她们的话题就只有太子殿下,亦即是说,李氏的联想,与太子殿下必然有关。
李氏转眸看向了她,忽尔便叹了一声,以极低的声音道:“说起来,当年你父亲他……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太子侍读。”
陈滢讶然地张大了眼睛。
她从没听李氏说起过这事。不,应该说,国公府里就没人提这个茬儿。
这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怎么就没人提呢?
似是知晓陈滢所思,李氏苦涩地一笑,续道:“你父亲那时候年轻,气性大了点儿,只在太子府呆了两个月就出来了,虽你父亲没细说,可我见他那段时日似是有点不大痛快,只怕是出了什么事儿。后来有一次你父亲喝醉了,曾与我说过,说那太子殿下‘面貌如玉、才智超群,虽然年幼,却已颇具仁君之相’。”
陈滢没说话,心下却暗自沉吟。
原来陈劭当年还有这般际遇,只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条路他没有继续走下去。
这样想着,陈滢便生出了些感慨,道:“原来父亲还曾做过太子殿下的老师呢。”
李氏忙纠正她道:“哪里能称得上是老师?只是偶尔过去给太子殿下讲解几句书上的话而已。”
第052章 三度入宫
陈滢细细观察李氏的神色,见她眉带悒郁,似是又沉浸在了回忆里,便不敢再往下说了,心下想的却是,说不得陈劭当年不只是闹得不愉快,而是出了什么纰漏,于是被赶出了太子府。
若果然如此,则这段经历并不算光彩,所以国公府中才无人提及,而李氏说起时亦是满脸黯然。
如此一想,陈滢忽然便又想通了一件事。
太子殿下今天来得非常快,几乎是赶在萧太后发难的同时到达的。会不会便是因为有了那段短暂的师生之情,所以太子才会对成国公府多有回护。
原来,美男子不仅生得好看,且还是个长情之人,果然不负陈劭与他师生一场。
陈滢在心里给太子殿下加了一分。
接下来的几日,盛京城尽皆笼罩在了烟雨之中。
这雨不似春时凉润,而是带来了潮湿与燠热,按照盛京的天气,这场雨过后,夏天便真正地来临了。
便在这连绵细雨中,陈滢连着进行了好几日的礼仪培训。
元嘉帝既然说了有赏,那就必是要当面赏赐的。而为了让陈滢在面圣时不至于失礼,许氏这个诰命夫人自不可推托,便担当起了陈滢的临时礼仪课老师。
见皇帝不比见太后,一举一动都需要格外注意。好在陈滢苦练了多年箭术,无论站、坐、行,皆是沉着端凝,再加上前世那五年古代生活经历打底,完成许氏的要求并不难。
四月十二,下了多日的雨终是稍停,阳光初现,满世界热气蒸腾,元嘉帝的口谕亦随着这升高的气温,传至了国公府。
陛下宣陈滢即刻觐见。
虽然早有准备,但这“即刻”二字,还是将国公府众人给赶得手忙脚乱。
好在那整套的衣裳首饰是早早就备齐了的,陈滢便在李氏与许氏的双重监督之下,快速地穿戴了起来。
上身是一件鹅黄地泥金点轻容纱衫,下头配着樱草纹八幅湘裙,衣裙上头皆无绣花,仅以料子本色的花纹为饰。头发梳成了垂鬟分肖髻,只戴一对鎏金珍珠钗,华丽但不张扬,正适合陈滢十三岁的年纪。
匆匆收拾完毕,陈滢便带着知实并罗妈妈二人,仍旧是在陈励的护送下,乘车来到了皇城。
因此番要去宣德殿觐见元嘉帝,故这一回走的不是上次的金华门,而是阊阖门,也就是皇城的正门。
当然,身为女子,陈滢是没有资格从真正的正门出入的。离阊阖门百米开外另有一道侧门,专供无职之人进出,她便是从那里进的宫。
而饶是如此,这也是十分少有的事,大楚立朝以来也只有几位女子有此殊荣。国公府圣眷之隆,由此可见一斑。
陈滢赶到宣德殿的时候,元嘉帝尚在太极殿与阁臣议事,贺顺安自然是随驾左右,因此,接待陈滢的便是一位叫孙朝礼的太监。只看他那一身的宝蓝宫服,陈滢便知道,这位也是总管级别的大太监。
“陈三姑娘先去偏殿候一候罢,陛下亲口吩咐过,叫姑娘再多等一会儿。”孙朝礼十分客气,说话时腰躬得极深。
陈滢早便从许老夫人那里得知,像孙朝礼这等总管级别的太监,她这样的无职之女根本就连打赏的资格都没有,也没必要打赏,只消保持一定的礼节即可,绝不可表现轻慢。
“有劳孙总管。”陈滢谨记着许老夫人的叮嘱,和声说道,嘴角也依旧放在了那个惯常的微笑的位置。至于这笑容瞧在孙朝礼眼中是个什么意味,她自是不会去想的。
孙朝礼笑得十分和善,将她引至了一旁的偏殿。
偏殿里的家具摆设很是古色古香,陶案、胡床、雕镂着古朴花纹的矮榻,错落地摆放了一屋子,那绿沉漆的鼓凳上漆色斑驳,一望便知是有年头的旧物了,只怕价值亦是不菲。
孙朝礼将陈滢请至鼓凳上坐了,方弯着腰道:“姑娘请先坐着罢。”说着便回身打了个手势,立刻就有小宫女鱼贯而入,捧上了茶果点心,搁在旁边的三足小高几上。
陈滢象征性地端起茶盏沾了沾唇,便又搁下了。
孙朝礼也没离开,而是退行至门边站好,看样子并不打算与陈滢说话,只拢着衣袖静静地站着,站姿之规矩,连头发丝儿都不带晃一下的。
陈滢便也静默而坐,只环视着屋中陈设,以使眼睛有个去处,心里暗自猜测着这些摆设的朝代。
坐了约莫半盏茶后,外头便悄步走来了个小太监,也没说话,只向孙朝礼点了点头,孙朝礼便立时转向陈滢,恭声道:“陛下快要到了,陈三姑娘请吧。”
陈滢应了声是,便又随他来到了正殿。
正殿中的摆设与偏殿不同,铺陈更加简洁,除必要的家具外,也就一个多宝阁称得上是装饰,殿宇面积也不算特别大。
陈滢以眼尾余光扫视着周遭情形,耳听得远处传来了太监的通传声,元嘉帝终于来了。
陈滢如今已经对此颇为适应,接下来不过是严格依照礼节拜见行礼,那一整套程序自不必细说。
元嘉帝似是心情不错,叫人给陈滢赐了座,还特意命将座位挪到了御案近前。
陈滢垂目看着那所谓的座儿,仍旧是金漆小杌子一只,连上头的花纹都与长乐宫的一模一样。
“可知朕为何叫你过来?”陈滢的身子才挨上金杌子,元嘉帝的问话便随之而来。
陈滢先自坐定了,方朝上微微欠了欠身:“臣女想着,陛下应该是要赏赐于臣女吧。”
“你倒真是个实诚的孩子。”元嘉帝笑了起来,语中有着几许兴味:“果然与传言一般无二。”
想必萧太后没少在背后念叨。
陈滢这般想着,再度向上躬身,并不答话。
元嘉一撩龙袍便坐了下来,将一只手搁在案上,态度颇为随意地问道:“说罢,你想要什么?”
果真就像国公爷所言,元嘉帝还真是叫陈滢自己挑一个赏赐。
不过,陈滢却注意到,在这句看似随意的话中,埋着一个小小的陷阱。
你想要什么?
这是个问句。
元嘉帝只是问了陈滢一个问题而已,至于陈滢说出要求之后他是应还是不应,这可就是没个准儿的事了。
第053章 请赐金牌
“启禀陛下,臣女想请陛下赐一面金牌。”陈滢站起身来,平静地说道。
因她低着头,所以并不能瞧见元嘉帝的表情,然而,自御案后方投来的淡极近无的视线,她还是感应到了。
“哦?”元嘉帝开了口,语声平淡无波、不见情绪,“你想要一面金牌?却不知是什么样的金牌?又是何人要你讨要的?”
“回陛下,这是臣女自己想起来的,并无旁人的意思在内。若陛下允可,臣女有样东西想请陛下过目。”陈滢的回答清晰而沉静,微微垂下的发髻上,唯有金钗随语声起伏。
盯着她漆黑的发顶瞧了好一会儿,元嘉帝方淡淡地笑了笑,启唇吐出了一个字:“好。”
陈滢便自袖中取出了早就备好的一张纸,双手展平,高举过顶,说道:“臣女想要的,就是一面这个样子的金牌。”
贺顺安便侍立在元嘉帝的身后,视线的余光甫一触及那页纸,他的眼睛一下子就张得老大。
那是个什么古怪玩意儿?
如果不是元嘉帝就在前头坐着,贺顺安简直恨不能去揉眼睛。
那纸上画着的东西,怎么那么怪啊。
此时不只是他,便是元嘉帝也有些怔住了。
他盯着那张纸瞧了半晌,蓦地低低地笑了起来。
“你要的所谓金牌,就是这个?”他指着陈滢手上的那张纸问道,笑声自话语间不断溢出,竟发出了“吭哧”“吭哧”的声音。
如果陈滢此刻抬头,定能瞧见这位皇帝陛下忍俊不禁的表情。
“是,陛下。”陈滢肯定地道,又轻声加了一句:“若是陛下能再降一道口谕,允许臣女往后便宜行事,臣女就圆满了。”
元嘉帝的笑声变得响了些,一面笑他一面便站起了身,大步走到陈滢面前,伸出龙手,亲自捞起了那张纸,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