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继母养儿-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傅折桂没想到她说的是这件事,她赶紧拿出手绢递给乐安,“你就是为了这件事来找李怀业的?”
  乐安点了点头。
  傅折桂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她拉着乐安到里屋坐下,“你跟我说说,皇上怎么会派你去和亲呢。据我所知,先皇留下的公主不止你一个啊,也有人跟你年龄差不多的,皇上是你亲哥哥,他怎么舍得。”
  和亲公主啊,尤其是这种兵临城下然后去和亲的公主,若是两国真的交战,这个和亲公主肯定是第一个祭品。就算两国最后不交战,乐安的日子恐怕也不会好过吧!
  乐安一边抽泣,一边道:“我也这么问我皇兄的,他说我是他的亲妹妹,西戎首领还没有阙氏,也就是皇后,我嫁过去以后就是皇后,我生的儿子就是太子。
  以后,若是我的儿子能当上西戎首领,那……”乐安公主泣不成声。
  “皇上说的都是最理想的情况,万一哪里出了问题呢?那毁掉的就是你的一生。”傅折桂气愤莫名,就为了那种百分之一的可能,就葬送自己亲妹妹的幸福,这个皇上,她之前还高看他了。
  乐安公主已经说不出话了。
  “你母后呢,她知道这件事吗?你去求求她,也许她还有办法。”傅折桂突然想到。
  “这件事就是我母后亲口跟我说的,她说皇兄的处境比我知道的还要糟糕,现在只有我能救皇兄,她求我,求我去嫁给西戎首领。”乐安公主想到刚才那一幕,手还是抖的。
  太后,她的亲生母亲,跪在地上求她去和亲,求她救救皇上,救救景朝,可是,谁来救她?
  乐安狠狠的捶了一下自己的胸口,“我不知道皇兄有什么难的,非要我去和亲。不就是西戎人要打过来了吗,难道景朝就没有男儿敢上沙场?
  我只恨自己不是男人,不然,我一定顶盔战甲,亲自去边疆守卫疆土。”乐安忽然仰起头,满脸英气的怒道。
  皇上的难处?傅折桂想起了李大郎说的那个前太子,应该就是那个了!李大郎说西戎人不会打过来,现在皇上又将乐安公主嫁给西戎首领,谁知道他们肚子里的都是什么鬼胎,只苦了乐安公主而已。
  “我觉得,皇上选你不选其它公主,就是想让你帮助他,不然,你态度强硬一点试试,就说你就算去了西戎,也不会帮助他,或者,你怎么都不会去西戎的,除非……”除非死,傅折桂不想把那个字说出口。
  如果乐安真的跟她说的那么态度决绝,这件事也不是没有转机。说到底,就是拼谁更心硬而已。
  乐安似乎有些意动,用手绢抹着眼角,不知道在想什么。
  傅折桂又有点怕她真的走了绝路,赶紧又道:“无论怎么样,你也别放弃,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乐安噗嗤一下,笑了一下,“放心,我不会真的做傻事的。跟你说说话,我心情好多了。”
  “那就好。”傅折桂也轻出了一口气。乐安是个不错的姑娘,她还是希望她能得到幸福的。
  当天傍晚,茶楼的客人、伙计都走了,傅折桂算完帐,刚要关门的时候,李大郎顶着一身的灰尘出现了。他那副模样,也不知道多久没换过衣服、好好梳洗过了,浑身狼狈不堪。
  不过,他的眼神依旧是明亮的。
  傅折桂有很多话要跟他说,最后先来了一句,“你吃过晚饭了吗?”
  李大郎的脸上立刻染了笑意,“没呢,饿了一天了。”
  就知道,“你等着。”傅折桂转身去了厨房。茶楼,也没什么可吃的,就有一些点心还有做点心用的面跟油等物。傅折桂看了一下,就有了打算。
  没过一会儿,她端出两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白白圆圆的手擀面,清澈的汤汁,一点小葱加一个太阳蛋,简单却又温暖。
  一人一碗,两人一边吃着,傅折桂将乐安公主来找他的事情跟李大郎说了,然后问他,“乐安公主真的会去和亲吗?”
  “不知道。不过,赤明那个人挺好的。”李大郎答。
  “赤明?”
  “西戎部的首领。”
  “哦!”傅折桂表示了解,“可是就算他再好,乐安若是不喜欢,她还是不会幸福的。”
  “有几个能真的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呢?如果不甘心,就自己改变命运,若是……算了,还是不要说乐安的事情了,你爹他们都回乡了,你怎么不跟着一起回去?”
  傅折桂瞪了李大郎一眼,她巴巴的留下来,这人还这么说。早知道,她就该跟周氏他们一起回去。
  李大郎忽然明白了傅折桂的意思,隔着桌子就想将她拥进怀里。
  “吃面,吃面……”傅折桂推了推他的面碗,挡在两个人的当中。
  李大郎怏怏的坐了回去。
  “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傅折桂问。
  “皇上钦命我为送亲大使,让我送乐安去西戎。等到这件事完,我会辞官归隐。你不用等我,先回去,过一段时间,我就回来了。”李大郎道。
  “你去?”皇上这是打的什么主意,傅折桂的心有些不安。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李大郎的语气沉稳似山,傅折桂只能选择相信他。
  从李大郎的语气来看,乐安公主去和亲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果然,没过两天,朝廷就宣布跟西戎结秦晋之好,将乐安公主许配给西戎首领,同时,还宣布要重开两国榷场等等。
  两国结盟,也就是说两国不会打仗了,景朝百姓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就好像过年一样高兴。
  这都是一个女子换来的,傅折桂站在茶楼上,看着这一幕,决定听李大郎的话,早点回乡。京城是一个是非之地,她在这里也帮不了李大郎什么。
  把皮五叫来,傅折桂把自己的打算跟他说了。
  皮五立刻拍着胸脯保证,“小姑奶奶你想去哪里尽管去,这个茶楼我一定帮你打理好,每个月的利润我都会派可靠的人送到你家里。”
  傅折桂真的十分感谢皮五,她其实根本没做什么,皮五竟然如此真诚的待她,她立刻道,“以后,你就是这家茶楼的第四股东,我已经跟他们商量过了,分两成利润给你。”
  “小姑奶奶,真不用。要是没有你,我还不知道在哪里鬼混呢,你给我的银子已经够多了,我再要分成,我娘该骂我了。”皮五摆着手道。
  “这是你应得的,你要是怕你娘骂你,我去跟她亲自说。”傅折桂道。
  傅折桂都这么说了,皮五只能接受了她的好意,并发誓一定要照顾好这茶楼。
  最后一件事情也交代完毕,傅折桂雇佣了一辆马车,准备回文王县。
  城外十里亭,唐明阑果然来送她了。傅折桂下了马车,“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带回去的?”她问。
  “我现在孑然一身,有什么可带的。我今天就是来送你,还有,跟你说一声我也要离京了,去西戎。”唐明阑笑道。
  “去西戎?”傅折桂有些吃惊。
  “我还是决定经商。朝廷下令重开两国的榷场,那里肯定能赚钱,这是一个机会。”唐明阑兴奋道。
  他这么一说,傅折桂也有点心动了。西戎产战马、毛皮,但他们却喜欢景朝的瓷器、丝绸,相反,景朝正好需要西戎的东西,这一来一回,利润可就非常可观了。
  “怎么样?你跟我一起去。”唐明阑抱臂道。
  傅折桂还是摇了摇头,行商是赚钱,可是她一没有马队,二对那边一无所知,真要去,估计也会很辛苦。
  唐明阑也不意外,“有时间我会回去看你的。”
  傅折桂笑了,“好,祝你成功。”


第64章 
  马车在官道上越走越远; 周围的行人越来越稀少; 视野也逐渐变得开阔起来; 一切都那么自然。小姐喵喵的叫着; 总想跳出去撒个欢; 似乎; 它也感觉到了自由的味道。
  傅折桂可不敢让它跑出去; 荒郊野地的,它要是跑丢了,她想找都找不到。
  无奈给它栓了一根绳子; 傅折桂清点着这次进京的收益。在京城半年,她光是银子就赚了八千多两,现在都变成了银票; 被她贴身收了起来。
  还有茶楼; 每个月茶楼的利润是五百两,也就意味着; 以后她就算什么都不干; 每天都有将近二十两银子入账。
  二十两啊; 想当初; 傅家为傅登科那二十五的路费就愁的跟什么似的; 现在; 两天就能赚这么多了,这才不到一年的事情,谁能想到?
  除了茶楼; 还有《新科考宝典》的收入; 现在大考完了,卖书的利润下降,但每个月也就上百两的收入。
  这次傅登科考中了状元,傅老秀才考中了进士,有他们两个活招牌,可以预见,两年以后科考再开始的时候,《最新科考宝典》将会是多么的火热。
  总之,傅折桂现在也是一个小富婆了,等她回到文王县,就可以盖一个又大又美的房子,然后买一大片地,过上鸡犬相闻、快活似神仙的地主生活了。
  想想都觉的高兴,傅折桂将银票好好的藏好,问赶车的杨师傅,“今天咱们在哪里投宿?”
  杨师傅往前看了看,“定州府离京城只有一天的路程,咱们可以去定州府投宿。对了,定州府可是有名的瓷器之乡,你要是想逛逛,咱们还可以在定州府休息一天。”
  “定州府?”傅折桂想起来了,她进京的时候是住过那个地方。当时她还挺好奇,想好好看看那里的,结果他们去晚了,什么都没看到,现在不用着急赶路,倒是一个机会。
  “那就在定州府休息一天。”傅折桂有点期待的道。
  “得了。”杨师傅答应了一句,突然又有些担忧的对傅折桂道,“姑娘,后面跟着的那个男人你认识吗?跟了咱们一路了。”
  男人?傅折桂还真没注意,赶紧朝后面看去,只见荒凉的古道上还真有一人一骑,那人穿着灰色的长袍,骑着一匹枣红色的大马,不紧不慢的跟在他们身后。
  这个男人,傅折桂还真认识,就是她刚到京城,李大郎派来接应她的那个人。从那次以后,她就没见过这个男人了,没想到,他竟然一直跟着自己。
  肯定是李大郎怕她一个人回乡出危险才让这个男人来保护自己的,傅折桂心中一甜,对后面的男人喊道:“赶路挺无聊的,过来聊聊天怎么样?”
  男人有些意外,先停住了脚步,然后才一催胯…下的马,哒哒的跑了过来。
  傅折桂打量着这个男人,方方正正的脸,不是很难看,也不是很好看,属于那种看过就忘,扔到人堆里一下子找不到的人。
  “你叫什么名字?”她问那个男人。
  “奎木狼。”男人回道。
  “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木狼?我问你的真实名字。”
  “真实名字?”真是好久没用了,“武直,我叫武直。”武直突然觉的有点开心,原来他记得自己的名字。
  “我叫傅折桂。”
  “我知道。”傅折桂以为武直只是在城门处见过她一面,其实他一直跟在她的左右,了解她的一切。
  傅折桂也不意外,“是李大郎让你跟着我的?”
  武直点头,“是。”
  “你家是哪里的?”
  “常灵州郁南县。”
  “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我是孤儿,家里的人都死光了。”
  ……
  傅折桂跟武直的聊天方式,基本就是她在问,他在答,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就跟审犯人似的。没几句,傅折桂就把他问了个清楚明白,然后两人就没话可说了。
  真尴尬啊!傅折桂看着武直那方方正正的脸,真想不出该问什么了。她连他每月多少俸禄都问过了,难道要问他有多少存款?他应该会告诉她的,可是天知道,她根本不想知道这些。
  突然有点后悔把武直给叫过来了,还以为能有个人陪自己聊天,结果…… 她的脑汁都快干了好嘛!
  傅折桂脸上的郁闷太明显了,武直心里懊恼,一不留神,两腿用的力气过大,他的枣红马一下子向前冲去,没过一会儿,就带着他狂奔消失在了寒风中。
  什么意思?傅折桂目瞪口呆,她是被嫌弃了吗,还是前面有什么敌人出现。可是前面什么都没有,就是一片荒地啊!
  傅折桂揉了揉脸,决定停车休息一会儿。眼见着就到中午了,路上也没有一个打尖的地方,她准备吃点干粮喝点水再继续赶路。
  杨师傅年纪大了,况且他经验老道,知道这种长途活就如同赛马,开始跑的快或者步步紧逼,到最后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反而耽误行程,所以他也乐得跟傅折桂一起休息一会儿,喂喂马,吃点东西喝点水。
  傅折桂先是绕着马车活动了一下筋骨,又眺望了一下远方换了换精神,这才拿出干粮—她亲手制作的煎饼慢慢吃了起来。
  煎饼的味道果然很好,就是水有点凉。十一月的天气,北方已经降到了零度,周围还都是呼呼的大风,基本吃一口煎饼,就要灌上两口风。
  这才真叫喝西北风,傅折桂喝了一个风饱,钻进马车里抱住小姐瑟瑟发抖。
  这时,马车帘被掀开一道缝隙,一股浓烈的香味飘了进来。是武直,他递给傅折桂一锅炖的喷香的肉,“没找到野鸡,就只有兔子,你将就着吃吧!”
  “你刚才是去打野兔的?”傅折桂恍然大悟。
  武直的脸有点红,“打野鸡。”他强调道。
  打野鸡也跟我说一声啊,我就等着吃野鸡,不灌那肚子凉风了。
  傅折桂想跟武直抱怨,突然发现他的脸有点红,还不敢看她的眼睛,她突然明白了,这个武直就是这么一个人,不擅长言语,但内里却十分细心妥贴。
  跟这样的人打交道,就要直来直去,傅折桂笑了,“你吃了没有?”
  “没有。”
  果然,“我也吃不了这么多,你再拿个碗,我们一起吃。”
  武直没有拒绝。
  吃了热气腾腾的炖兔肉,傅折桂从里到外觉的那么舒服,又跟武直聊起了天,“你这做饭的手艺不错啊,跟谁学的。”
  “我自己琢磨的,多做几次,就好吃了。”
  ……
  武直还是那么简单直白,说了这句就没有下句,不过傅折桂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就好办多了。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她在说,他在听,她在问,他在答,两个人竟然也聊的十分开心。
  下午将近傍晚的时候,傅折桂三人终于到了瓷器之乡定州府。
  离的很远,就能看见定州府的城墙,它跟其它地方的城墙不一样,上下镶嵌满了各色瓷器碎片,红的、绿的、粉的、带着各色图案的碎片,那些碎片组成了一副壮丽斑斓的画卷,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不愧是瓷器之乡。”傅折桂赞叹道。离的近了,她能看到,那城门上的“定州府”三个大字也不似其它地方用笔写的或者雕刻的,而是用整块的瓷器烧成,镶嵌在城墙里,做的巧夺天工。
  “我特别喜欢接定州府的活,每次看到这城墙,都会觉的很好看。”杨师傅盯着城墙笑眯眯的道。
  “上次来的时候天都黑了,竟然没瞧见这些。”傅折桂跳下马车,一边打量着这壮丽的城墙,一边往里走,有一种路过宝山空手而归的感觉。
  “现在也不晚。不过,我怎么感觉这定州府的行人比以前多了?”杨师傅看着两边川流不息的人群狐疑道,这定州府他来过很多次,这个季节,是瓷器销售的淡季,不应该有这么多人啊。
  听了他的话,傅折桂侧耳听了一下周围那些人的谈话。
  “朝廷跟西戎的榷场要开市了,李大,你快点,咱们得赶紧拿下一批好瓷器,不然过完年肯定会涨价。”
  “老板,我已经够快了,您体谅体谅我,还要拿这么多东西。”
  这是一对主仆,他们走的匆匆忙忙。
  “江老板,怎么,你也听到消息了?”
  “沈老板,你可太不够意思了,我昨天问你,你还不告诉我,结果,被我撞见了。”
  “你这不是也来了吗。走,我请你喝酒。”
  傅折桂有点明白这定州府为什么会突然人多了,唐明阑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这不,大家都聚在这里了。
  对定州府更加感兴趣了,傅折桂迈步进了城门。
  果然热闹非凡,街道两边全是林立的店铺,这些店铺中十个又有九个全是卖瓷器的,各种招呼声、讨价声不绝于耳,各色瓷器看的人目不暇接。
  初来这定州府,不熟悉的人还真不知道哪里能买到价格合适又质量好的瓷器,幸好,傅折桂身边有老司机,嗯,不对,是老车夫。
  “杨师傅,我也想买几件瓷器带回去做纪念品,您看,我去哪里买比较好。”傅折桂问杨师傅。


第65章 
  “看你想买贵的还是实惠的。要是买贵的; 明和坊、艺德楼什么的都不错的。听说; 皇上用的都是这几家的瓷器。不过; 它们那个价格……反正我这一辈子也买不起。
  要是想买实惠的; 就去东灵街; 那里的瓷器都是一些小窑主烧的; 比较实惠。只要好好挑; 有时候也能遇到一些比较好的瓷器。”杨师傅道。
  傅折桂明白了,前者就是精品店,后者就是淘宝摊。
  相较于前者; 傅折桂更喜欢逛后者。她现在是有一些钱,可跟那些有钱人相比,根本就不够看的。她可不想花几百辆甚至上千两银子买一只好看的碗或者盘子; 她的水平还没到那个地步。
  “东灵街在哪里; 我想去看看。”傅折桂问。
  “不远,从这里右拐; 再往前走一条街; 再右拐; 你就能看见了。算了; 咱们一起去; 那边有一家客栈又便宜又干净; 你要是信得过我,咱们就住在那里,一会儿你逛完了回来住也方便。”
  “好; 就听杨师傅的。”傅折桂笑道。
  杨师傅也很高兴遇到一个这样和善的姑娘; 立刻在前面带路,找到了那家客栈。
  将行礼安置好,傅折桂跟武直出了客栈,往右边一拐,就看到了很多摆摊卖瓷器的人,再往前看,果然,这里就是东灵街。
  这里有点像菜市场,瓷器质量良莠不齐,有些一看就很粗糙,有些则看起来不错。估计这里摆摊的人也知道自己的瓷器不能跟那边店铺里面的比,出了很多奇招,卖一些比较新鲜好玩的东西。
  比如这个摊子,专门卖瓷铃铛,各种颜色的瓷铃铛,最大的有成人拳头大,最小的只有豆粒大小,一晃起来叮叮当当的十分悦耳。
  这种铃铛可以做手串,可以给小姐带,傅折桂立刻忍不住挑了好六七个,最后结账的时候才五十几文,算是挺便宜的了。
  还比如这个摊子,专门卖瓷簪子,雪白的簪体,上面晕染了各种颜色,这种颜色是随机的,所以每只簪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傅折桂一看,就知道朱寄云肯定会喜欢这种,立刻挑了好几支才恋恋不舍的去了下一个摊位。
  还有瓷珠子,瓷摆设……
  总之,傅折桂刚逛了一会儿,就收获颇丰,不但自己手里拿了很多,就连武直的手里也堆满了。
  瓷器这种东西单拿一件没什么,拿多了,还是挺沉的。看了看一眼望不到头的东灵街,傅折桂决定先回去吃点东西,明天再战!
  刚要跟武直说回去休息,身后就传来一阵骚动,傅折桂回头一看,只见街尽头来了几个恶形恶状的男人,看他们的穿着打扮、行为举止,就知道他们是地痞流氓那一类的。
  领头的是一个一字眉,他拿起这个摊子的东西看看,直接摔到了地上,然后又拿起那个摊子的东西,嬉皮笑脸的道,“我就喜欢这瓷器摔到地上的声音,那个脆。”
  说着,他狠狠一摔,他手上的花瓶就“卡啦”一声,被摔的粉身碎骨。
  “摔的好,大哥,给你摔这个大的。”旁边的一个狗腿立刻捡了一个更大的花瓶给一字眉。
  一字眉单手举起那个花瓶,眯着眼打量着。
  摊主都要心疼死了,“巴爷,您就饶了我吧,给,这是我这个月的保护费。”
  “卡啦”大花瓶落到地上,摔了个粉碎,一字眉无辜的道:“哎呀,手抖了。你下次早点交保护费,我吃的饱一点,也许就不会手抖了。”说完,他得意的笑了起来。
  “对,大哥说的对。你们这些人,都记着点。”一字眉的手下叫嚣着。
  那些摆摊的人敢怒不敢言,显然是恨极了一字眉又不敢反抗。
  怎么到处都有这种人,傅折桂看着一字眉,就好像看见了一坨屎一样觉得倒胃口。
  “身上有酒气,这个人喜欢酗酒;左手的小手指断了,他应该还赌博,这样的人,若是酒醉淹死在池塘里,谁也不会怀疑。”武直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傅折桂开始没明白他的意思,后来仔细一想,立刻打了个突。他的意思是把一字眉淹死在池塘里,伪装成他醉酒自己失足掉进池塘里面的,这个方法最简单有效,且不会被怀疑。
  这个武直……还真是没把她当外人,想什么说什么,也够冷静,冷血……也许还算不上。
  傅折桂想东想西的功夫,一字眉已经领着那群手下过去了。
  算了,天下间这种人、这种事太多了,傅折桂抱着瓷器回了客栈。
  晚饭是四菜一汤,味道还不错。
  吃完晚饭,傅折桂问杨师傅:“咱们下一个投宿地是哪里?”
  “怎么,不在这里再逛一天了?”杨师傅有些意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