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村一品兴农家-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事?”齐陆离问道。
“公子,咱们的马车车轴出了些问题,一时半会儿怕是修不好,如果今儿着急回去的话,小的看看只怕是要骑马回镇上再叫来一辆了。只是这一来一回,怎么也要天黑以后了,怕公子等急了,所以来通报一声。”
“这车轴怎么还出了问题?”齐陆离皱眉。
“回公子,今日行至半路我们就觉得这车轴有上下浮动之感,下车后我们检查了一下,确实没看出有什么问题。刚刚我们准备套车前因为马使了性子,把车撂仰了,我们这才看见这承重的车轴不知为何裂了,看样子却是压得,只是咱们的马车也不曾拉过什么重物,也不知怎么会被压裂。小的仔细查看了一下,这路上颠簸,恐怕是到不了镇上,我们的马车就会坏了。到时候行至半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怕更麻烦。”
齐陆离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好好的马车车轴怎么会坏了?这马车来来回回也就拉着他一个人,加上小武也就两个人的重量,这马车千斤都可拉得,怎么就两人乘坐,这车轴怎么还会坏了?
“你可仔细检查了,这车轴和马车的颜色可有不同?”齐陆离想,这车轴如果是被压坏的,那就一定是从上面压得。这马车里并无异样,若是有人故意为之,把车轴换了,倒是有可能。
“少爷,这车轴在马车的下面,颜色是肯定与车上不同的,这里小的还真没看出来有什么蹊跷。
“陆离,这马车出了问题,你们四人也不可能共乘一骑回去,不如就让小武回去换辆马车,或者到村里的木匠那里让他连夜赶制一个车轴吧。今日若真的不方便,就住在咱们家里,左右现在房间也多,你们就住中院的客房,可好?”张氏见齐陆离为难,便开口道。
“已经叨扰了婶子半天了,怎么好今晚还住在这里!”齐陆离道。
“没关系,既你叫我一声婶子就业别当我们是外人,就当是住在亲戚家里好了。”
“那就麻烦婶子了!”
“客气什么,我这就去吩咐绣姑他们给你们收拾客房。”说完张氏就走了出去。
“你去打听一下村里的木匠能否做结识的车轴,如果做不了,你就快马回到镇上,再驾一辆马车过来吧!”齐陆离对小武道。
“是,公子!”小武退了下去。
“如此,咱们还真得住在这里了!”金元吾笑眯眯地道,然后转身对赫儒依说,“小一妹妹,那今晚是不是就可以做这苏子叶做的美食了?”
“是!”赫儒依无力地给了金元吾一个白眼儿,同时,内心又有些悸动。
下午,由齐陆离和金元吾陪着,赫儒依和小二又去小二发现紫苏的地方采了许多的紫苏叶,还到发现花椒的地方仔细找了找,又挖了许多小苗回来,让赫实在后山上趁着太阳落山后、天黑之前的功夫栽下了。
晚饭赫儒依用紫苏给大家做了三道菜,一个是用紫苏的嫩尖儿做的凉拌菜,一个是用紫苏叶包的糯米面的干粮,还有一个是把五花肉煎熟,与青椒片、蒜片和辣椒酱一起用紫苏叶包着的吃食。这第一道是现代时候经常吃的一种小咸菜,第二道是满族的一种传统食物苏叶干粮,第三道则是朝鲜族的苏子叶卷五花肉了。尤其是第三道菜,在朝鲜风味的店铺里也不算经常能够吃到的,别看做起来简单,但这道菜可不便宜。赫儒依还怕古人没有吃饭上手的习惯,特意把它们做成了一个个小卷,吃的时候一口一个,也是别具滋味。
第二十九章 福有双至人开怀
更新时间2015…5…14 23:00:30 字数:3149
傍晚的时候,天边映满了晚霞,赫儒依习惯在饭后一个人到河边走走,凉风习习,蛙鸣阵阵,别具滋味。
现在这河边几乎都是赫家的产业,所以赫儒依早先曾让人在河岸上摆了一块大石,石头很平整,能容纳三四个人坐着,平时林娘来洗衣服的时候还喜欢把衣服放在上面控水,是个很休闲的地方。
今年春天的时候,赫儒依还特意寻人弄了些柳枝回来,沿着河岸,每十尺的距离插一棵柳条,这样,待过几年,这长起来的柳树就能够起到固堤的作用了,赫儒依也就不用担心住在河边被山洪侵袭了。而且这石头旁边,赫儒依也特意插了一棵,等将来长大了,这石头就会成为一个遮阳、消暑的好地方了。
赫儒依坐在大石上,整个石头被太阳晒的暖烘烘的,余热尚在,坐起来温热舒适。赫儒依躺在大石上,悠闲地翘着二郎腿,叼着一棵漂亮的狗尾草,闭着眼体验着来自古代最纯粹的自然享受。
不知过了多久,忽然觉得身边的风似乎停下了,赫儒依张开眼睛,“嚯!”赫儒依赶紧坐起来,一把薅出了自己嘴巴里嚼着的那根狗尾草。
“齐、齐公子!”这下子可糗大了,自己这么没有形象的一面怎么就被齐陆离看到了,他什么时候来的?想到这里,赫儒依的脸腾地烧了起来。
“小一怎么不叫我陆离哥了?”齐陆离难得展出了笑脸,他平时也是笑的,只是那是习惯性的微笑,并不若现在这样,露出洁白的牙齿,整个儿脸上的线条都柔和起来。
“陆,呵呵,陆离哥,你怎么走路没声儿的,吓了我一跳。”赫儒依赶紧抚了抚心口,那里像是养了一只小鹿,在不停地撞击着她的胸膛。
“我看你悠闲自在,没好意思打扰你,却不想把你惊到了。”齐陆离笑着回答,晚风吹起了他的长发,发丝飞扬,赏心悦目。
“也、也还好吧。”赫儒依赶紧转过头来,感觉自己看着齐陆离,就连话都说不清楚。
忽然,一个小小的荷包在她眼前晃动起来,那艾草的清香就在她的鼻尖不停晃动。
赫儒依转过身来,却是齐陆离把荷包递给了她。“这是送你的端阳礼物,现在彭城里很流行在端阳节的时候戴这个。”
“彭城?”赫儒依接过荷包,问道。
“昨日我和元吾一道回了彭城,今早是从彭城过来的。”
赫儒依看着手里的荷包,小小一枚,是用缎子做的,手感细滑,针脚细密,是一个福袋的形状,袋口上面镶嵌着一颗小小的琉璃。
“很漂亮!”赫儒依把荷包戴在了脖子上,一低头就能看见那琉璃的光彩。
“你喜欢就好。”齐陆离笑着。
“我很喜欢。”赫儒依不断拿起小荷包在鼻尖嗅着,仿佛总也闻不够。
“小二似乎对药材很感兴趣啊。”齐陆离主动和赫儒依聊起了天。
说到小二,赫儒依就忘记尴尬了,立刻回道:“是啊!去年我开始琢磨弄药材的时候他就有兴趣了。后来外公找了药典给他看,他就痴迷起来,现在看药材比我还准。今年本应该送他去官学的,可他说不想去读书,就想学医。”
“学医也是很好的,毕竟也是上九流行业。可找到了好的大夫拜师?”
“其实是上九流还是下九流的倒是不在乎,主要是小二他兴趣所在,又能治病救人,所以我们都很支持他。只是我们身处农村,也认识不了什么高明的大夫,又怕跟了庸医会误入歧途,所以还一直在打听着。”
“我倒是知道有位名医想收个有天分的徒弟,如果小二能有机缘,我倒是可以给你推荐一下。”
“真的吗?”赫儒依立刻瞪大的眼睛,如果真的有名医传授,相信小二将来也会比较有作为。
“但他是在宫里做御医的,如果跟了他学医,就也要进御药房,倒不一定会成为御医,但总是会有这样的机会的。可是,在宫里做活儿,总会有一些规矩束缚,这些我是要和你们说清楚的。”齐陆离道。
“我知道,我会同娘亲和弟弟商量的,只是要拜托陆离哥去说和了。”赫儒依眉眼弯弯。
“我会尽力的。”齐陆离应道。“对了,你是怎么想着要种药材的?”
“怎么种药材?”赫儒依略一思索,道:“生活所迫呗,爹爹故去后,我们种地填不饱肚子,只能种些药材了,你也看到了,种药材比较赚钱,反正都是种东西,不如种一些能够养活全家的。”
“你的想法很大胆。一般的人都不会像你这样有勇气,不去种粮食。”
“主要还是我娘比较开明、有远见,不然我也是空有想法。”
“婶子的确是个睿智的女人,一点都不像是普通的农妇。所以也才能教得你和小二如此聪慧。”
听到齐陆离夸自己,赫儒依不禁有些飘飘然,那发热的感觉再次爬上了脸庞,她赶紧低下头,道:“陆离哥谬赞了。”
“你是担得起的。我记得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在纸上只写了几下就算出了我们交易的价钱,比我的算盘还要快些。”
“哦,那是因为我和小二都没有正经地去学堂里启蒙,所以就弄了几个符号做数字,简单的堆砌在一起,就会算出答案的。”赫儒依的头更低了,因为她又撒了谎。
“那有时间我定要学一学了,希望小一妹妹你能教教我。”齐陆离勾起嘴角。
“其实,小二也是会的。”让她教算数?她会大脑短路的好吗?
看到这样的赫儒依,齐陆离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摸了摸赫儒依的后脑,道:“一会儿头都要垂到地上了!天快黑了,我们回去吧。”
当齐陆离的手掌抚上她头的那一刻,她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凝固了,她隐约听到齐陆离说要回去,她舌头僵直地道:“好、啊!”
于是,自己迷迷糊糊地就走在了齐陆离的后面,直到在二门处分开,她才回过神儿来。
这、代表什么?赫儒依的脑袋轰的一下就炸开了,后知后觉地又发起热来,只好坐在内院的木桌旁用手扇起风来,为自己的面部降温。
“小一妹妹,我可以进来吗?”
赫儒依抬头,发现金元吾站在院门口。
“进来吧!”
“刚刚你不在,我在彭城给你买了端阳的礼物。小二的那份我已经给了他了,这个是你的。”说着,金元吾把一个锦盒放在了桌子上。
赫儒依打开,里面是一个嫩黄色的丝绒发带,旁边还有一个福袋的荷包,袋口处镶着一个小小的琉璃珠,竟和她戴着的一模一样,她情不自禁地把手抚上了脖颈上的这个。
“原来小一已经有一个福袋了,倒也是,现在彭城里正流行戴这个呢。”金元吾有些尴尬,原来他的好朋友也给小一买了同样的礼物。
“我很喜欢呢,这下子我有两个福袋了,是不是福气也会有双份了呀!”见金元吾有些失落,赫儒依赶紧抓起荷包戴在了脖子上。“是不是很好看?”
“是!好看,傻丫头!早点休息吧!”金元吾揉了揉赫儒依的脑袋。
听着赫儒依嘟哝了一句:“你才是傻小子!”金元吾笑着走了出去。
躺在床上,赫儒依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总感觉今晚的蛙声也大,蝉声也大,吵得人心里乱乱的,齐陆离发丝飞扬的样子,福袋荷包在眼前晃动的样子,甚至是齐陆离抚摸他后脑勺的触感和那艾草淡淡地香气,都不停地在她的脑海与鼻端萦绕。赫儒依把荷包抓到了鼻端,嗅着艾草的味道,不知过了多久,缓缓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直到张氏来叫她,她才起了床,问了张氏,竟比自己平时起的还晚些。这是失礼于客人的行为,赫儒依赶快道歉,不过好在张氏也没怪她。
“快洗洗脸去饭厅吃饭吧,林娘都给你打好洗脸水了。”
“知道了娘!”赫儒依飞快地把衣服套在自己身上。
到了饭厅,大家都已经入座了,赫儒依赶快说了声抱歉。
“小一快入座吃饭吧!今天早饭的这个皮蛋瘦肉粥和金丝糖饼、豆沙开花馒头真的很好吃!”金元吾赶快招呼赫儒依入座。
“元吾喜欢吃,一会儿让绣姑给你带一些回去。”张氏笑眯眯的道。
“还是不要带了,我一个人在回山镇,拿回去了下人也不会做,等想吃了我再来吃吧。”金元吾摇头。
“这怎么成,你们来我家过节都备了礼,这离开的时候,我们也是要回礼的,这是回礼的一部分,不能拒绝!否则以后过来就什么都不许带了!”张氏假意板着脸。
“哦,知道了。”金元吾应着,赶快塞到嘴里了半个馒头。
“其实很简单的,皮蛋切了块儿,瘦肉也切小块儿,和粥一起煮就好了。又简单又好吃!”赫儒依道。
“嗯,我回去让小智给我做。”金元吾应着。
几人离开的时候,张氏给准备的大包小包没少拎,好在一大早小武就换回了马车,几人这就上车驶离了栖凤村。
第三十章 临行千般不舍情
更新时间2015…5…15 23:56:34 字数:3451
齐陆离与金元吾离开后,赫儒依把齐陆离的想法同张氏和小二说了,却没想到同一时间,金元吾也找到了张氏,说是看小二对药材有兴趣,想让他先去药铺里帮忙做药童,就当是启蒙学习了,毕竟药铺里的药材多得很。
“我倒是觉得先到药典也不错,咱们这里能发现的药材毕竟有限,让小二去药铺里多认识一些,帮忙抓抓药,对药理记得就更牢了。而且若是陆离哥能打好御医的路子,那小二再去也算是有了基础。”赫儒依道。
“为娘也是这么想的,但这终究还是要看小二的想法。”张氏有些不舍的看着小二,毕竟他还太小。
小二眉头紧锁,他知道这一年来家里经历了许多,他想为母亲、姐姐分担些什么,可事到临头,他忽然不自信起来,他能行吗?
“娘——”小二忽然跑到了张氏旁边,抓着张氏的袖子,扑簌扑簌地掉下泪来。
张氏心疼地把小二揽到怀里,抚着小二的头,轻声道:“我儿是男子汉,就应该自己做决定。娘亲能够帮你筹划,却也要尊重你的意愿,作为爷们儿,总要有自己的担当。”
“娘,小二只有八岁,他——”他离担当还太早了吧,赫儒依想说,却有些开不了口。
“三岁看老,何况小二已经八岁了。小一,你要记住,我们是女人,我们不能总让小二围在我们的跟前,总去用自己的方式去保护他,不去看看他的意愿。”
“娘!”小二扬起脸,倔强地擦去自己的眼泪,坚定的说道:“娘,我想去药房,我想去学医!”
“好!真是娘的好儿子!”张氏把小二抱的紧紧的。
小二要去学医,全家都十分不舍,虽目前只是去镇上,可张氏和赫儒依还是充满了离别的痛苦。
张氏开始紧张要为小二带些什么,单子是列了又划、划了再列,好容易定出来了东西,又赶快开始给小二做衣裳,还非得不用林娘、绣姑插手,自己一针一线地为小二缝衣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赫儒依感慨道。
“姐姐?”小二拉了一下赫儒依的袖角,温声道,“这诗写的真好。”
“曾经听人说过这样一首诗,没想到今日会在自己家里看到这样的场景。”赫儒依感慨道。
“这场景,我永志不忘。”
赫儒依摸了摸小二的脑袋,笑了。
“好了,后天就要去镇上了,今儿和姐姐一起上山好不好?”赫儒依想起了她第一次和小二一起上山的场景。那时候赫重瑞刚刚过世,张氏又病了,她不得不扛起这个家。而小二,他虽然还小,但却十分懂事。背着背篓,拿着镰刀,在自己后面紧紧跟着,一步不落。下山的时候,一个人背着十几二十斤的东西,可小二一次也不表露出疲惫的神色。
还有一次,她和小二遇到了毒蛇,她吓得不敢动弹,小二却奋不顾身地与毒蛇对抗,最后还被毒蛇咬伤。
她的弟弟其实很勇敢的。她的弟弟其实早就长大了。
收拾完上山要带的东西,姐弟俩就与文远一起出发了。
这次上山和每次来的时候心境都不同。以往有为了生计的,有为了研究药材的,也有带有别的目的的,只这一次,似是缅怀,似是留恋。
既来了,赫儒依就想要去摘一些紫苏叶回去,再做一些苏子叶卷五花肉,小二很喜欢吃这个。
到了地方,三人就挑半大的叶子摘了起来。
“哎呀!”赫儒依忽然觉得自己的手像是被野蜂蜇了一般,一个瞬间整个手都麻痹了。
“姐你怎么了?”小二焦急地跑到了赫儒依这边。
“我的手好像被什么蜇了!”赫儒依不想小二担心,可手上那种针刺感却越来越强,不禁声音都变了些。
“姐,你这手——”赫儒依一看,手上竟然这一小会儿功夫就长了一串白泡,白泡的旁边还有些红肿,看起来十分吓人。
“姑娘这是被什么蜇了!”文员看了一眼后,就在赫儒依刚刚站着的地方找了起来。
“应该是被蜇麻子蜇了!”文远指着在紫苏中间生长的几棵植物说道,“被这东西蜇了之后就和蜂子蜇了是一个感觉,又刺又痒,但我还没见过谁被蜇了的像姑娘这样敏感的,手都能肿起来。”
赫儒依和小二走过去仔细看了看,只见这植物对叶而生,茎有四棱形,上面长着短短的蜇毛,小二去试着触碰了一下,果然火辣辣的十分难受。
“文远你认识这植物?”小二问道。
“是,我家乡有这种植物,大家都叫蜇麻子。被蜇了以后用火烤一烤就好了,不烤的话能痒好几天!而且大伙儿都说老鼠特怕这东西,谁家仓房边儿上要是长了它,连老鼠都不去!不过,我们那里的蜇麻子比这个叶子圆,这个细长细长的。”
小二一听,更加好奇了,又凑近看了起来。
“姐,你说这东西是不是荨麻草呢?我看和书里说的很像!”小二突然说道。
“荨麻?”赫儒依一听,也忽然想到,在现代的时候,常听别人说,荨麻是治疗荨麻疹的一种草药,也对治疗蛇毒有奇效,算是以毒攻毒。如果内服则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惊风、消化不良等的良药。荨麻还可煮吃,味道十分鲜美。荨麻有小毒,可用热水煮过之后,就消了毒性,常吃还可以降血压。可是,这只是听说而已,因为机缘巧合,她之前没见过这种草药。这时小二说起来,她那久违的记忆就和前段日子看的药典不断重合,原来,这东西是荨麻!
“嗯,你看,和书里说的样子是一样的。”小二兴奋道。
“是啊!如果真像是文远说的,我们就把荨麻移植到咱家院墙周围,粮仓附近也要种些,这样还可以防鼠、防贼,何乐而不为呢?”想到荨麻的缺点也能成为优点,赫儒依也忘了手上的疼痛了。
“可这东西蜇人,我们要怎么把它弄回去?”文远问道。
赫儒依把衣摆略微抬起一些,用衣摆隔着,把手抓了上去。
等了一下,并未出现那怕人的灼痛感,赫儒依立刻笑了起来。“文远,你回家里找你娘,让她把前几天我让她织的手套给你找出来四双,你带过来。然后再让你爹爹在咱们的院墙外一尺远的地方开始刨一尺深的沟。再去找赫实,让他带着两副扁担、两把铁锹和四个麻袋,与你一同回来。”
“诶!”文远答应完就一溜烟儿地往山下的家里跑去,两刻钟的功夫就与赫实一起拿着东西跑了回来。
接下来,四人带着手套,赫实与文远负责沿着沟壑找荨麻,找到就用铁锨挖出来,赫儒依和小二就负责把他们挖出来的荨麻放到麻袋里。
几人干的风风火火,吃午饭都是林娘给送过来的,一直到申时初刻,大家一共挖了八百多棵荨麻,分了两次才全部拿回去。回到家后,又把荨麻全部栽倒了院墙的外面。做完了这些,太阳已经落山了。
因为今天大家都没少干活,所以文静就把晚饭做得十分丰盛,有鱼有虾、有蛋有肉,俱是精细美味,大家吃得十分餍足。
酒足饭饱,闲下来时,赫儒依这才感觉到自己的手竟然还有些麻木、刺痛,可见灶膛里的火已经熄了,而手也不知什么时候消了肿,就没再生火,带着疲倦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是小二在家呆着的最后一天,明儿天一亮就要出发去镇上开始自己的寻梦之旅了,所以大家都早早地起了床,准备着给要给小二带的各种东西。
赫儒依走进张氏的屋子,小二已经在里面了,张氏正在叮嘱他要谦虚谨慎,做事三思后行。
“小二,娘本想着要给你买个下人跟着你的,可想到你以后可能会去京里,或者到别的大夫那里学习,终究不是去做少爷的,娘就有些犹豫,想要听听你的意见。”
“诚如娘说的,我是去学本事的,不是去享福的。何况,我也不想因为调教下人什么的分心,既然我要学会担当,那就不要买了吧,我会学着好好照顾自己的。”小二道。
“好。”张氏的眼中虽充满不舍,但终究没有说出一些让彼此太过心软抑或难受的话。
“娘。”赫儒依打开纱帘走了进来。
“姐姐的手可好了些?昨晚太过疲累,我竟把这事儿忘了,姐姐昨夜可去烤了火?”听到小二的连珠炮,赫儒依的心都温暖了起来。
“小一的手怎么了?”张氏也担心地问道。
“昨天被荨麻草蜇了,有些刺痛,今儿早上起来已经好多了,没什么事儿。”赫儒依道。
“没事儿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