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厨女当家-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人把早饭端过来,瞧着都是粥和粥点,他就开始怀念起昨日在老太妃那里吃的午饭。昨晚因老隐士喝醉了,他要留下来照顾,晚饭虽然丰盛,吃的匆匆忙忙,没怎么品出味。
  可早饭也不适宜吃的太腻,先生又是宿醉醒来,最好还是喝粥,他也只能盼着中午会好好地吃。

  ☆、538 该省的时候一定要省

  老隐士喝着粥,吃着萝卜糕,心里美滋滋的,王府美食多啊,酒喝多了还不上头,瞧这早饭都好吃的让他想来二两小酒,心里美着,嘴里就哼上了小曲。
  明诚过来给先生请安时,正看到老隐士手里拿着一双筷子敲着杯边,边敲边唱,唱两句再端着粥喝一口,而书僮则是一把一把地往嘴里塞包子。
  明诚在老隐士身旁站了一会儿,小眉头一皱一皱的,半晌见老隐士还没有吃完的意思,且那歌越唱越没个调调,到了最后干脆就是发出‘哼哼哼’的声音。
  明诚道:“先生,您莫要撑着了。”
  老隐士一口枣糕进嘴,正要往下咽,听了要反驳自己并没有吃多,一张嘴,便被枣糕噎在了喉咙,明诚又是递水又是拍背,许久之后才把枣糕顺了下去,指着明诚道:“你个不肖之徒,想要噎死我老人家?”
  明诚弱弱地退后一步,以免被喷一头枣糕,才恭谨地道:“明诚只是想告诉先生,午饭,师娘亲自下厨,要做闻名京城的全席宴……”
  老隐士听了,忙放下手上的糕点,正襟危坐,却笑得一脸猥琐,“明诚,回去告诉你师娘,我老人家很好对付,也不用太破费了,就拣龙舟镢鱼、滑溜贝球、酱焖鹌鹑、蚝油牛柳、川汁鸭掌、御膳烤鸡、烤鱼扇、玉兔白菜、四喜饺……这些随便来些,剩下的再让她看着安排,也不用太多,每顿来个百十来样也就差不多了。”
  明诚听的眼花晕,这一个个的菜名还是随便来些的?每顿百十来样也不怕撑破肚皮,难道先生来宁远王府就是来吃大户的?
  不过,师娘有说过,先生其实就是一个按名索骥的一吃货,真把那些东西摆在面前了,他也未必认得出来,师娘做什么就是什么好了,他才不会巴巴地去做这个传声筒,让师娘破费了比让他自个儿破费还要心疼。
  师娘招待先生,还不是为了他?同样,在明诚的心里先生就是教他学问的外人,师娘一家才是亲人,已经往小小财迷发展的明诚自然不会愿意破费自家的银子去招待别人。
  反正先生那张嘴吃什么都香,他还得去提醒师娘,别把先生的嘴喂刁了,有什么好吃的都要留一手,不然遭殃的可是自家银子。
  明诚嘴上答应着,蹦蹦跳跳地走了,老隐士开始想像午膳的丰盛,一个个只闻其名,未尝其味的美食就在眼前飘啊飘。
  按王爷昨儿所说,因他来的匆忙,准备不够充足,那样丰盛的午膳已经是从简了,今儿一早王妃就开始忙碌,这午膳得有多丰盛啊?可惜时间过的太慢,什么时候才能到午膳时间呢?
  明诚过来时,凌小柔正带着丫鬟们在厨房里准备,一样样食材都摆在案子上,只等着洗洗切切配成菜,看到刚刚给自己请了安后去上课的明诚又过来了,问道:“明诚,这时候不是该上课了?怎么又过来了?”
  明诚跑到凌小柔身边,凌小柔拈起一块冰糖核桃塞进明诚的嘴里,小孩子嘛,总是爱吃些甜的。
  明诚把核桃吃下后,一本正经地道:“师娘,中午先生说不要做的太丰盛了,他上了岁数,吃不下多少。”
  凌小柔想到昨儿那一顿,怎么都不觉得这是上了岁数的人吃不下多少的量,而且,这样的话会是那个猥琐的老头子说的话吗?
  但明诚既然巴巴地过来传话,凌小柔便点头应下,等明诚心满意足地离开后,这才唤了丫鬟过去前面打听一下。
  等丫鬟回来时,就把老隐士和明诚说的原话跟凌小柔学了一遍,凌小柔暗自好笑,明诚这孩子真是个顾家的好孩子。
  虽然高兴,也不能让老隐士太失望不是?当然,也不能让明诚觉得他的话没受到重视,凌小柔想了想最后就让厨房里的人都忙起来,既然明诚的意思就是节俭,她干脆就让人多弄些雕花出来,午膳用完,膳还可以用,用完泡在水里可以用好些日子。
  有雕花在盘子里占地方,每样食材就都可以少少的,一勺子刚刚好,再用大大的盘子一装,就是来个一百来样也用不了多少食材。
  这一忙活就到了中午,先生一边教明诚和书僮读书,一面心都要飞出去了。
  在他这个位置,离着卤味作坊和酒作坊都不远,到处都是香喷喷的卤肉味,还有阵阵酒香扑鼻,他哪还有心思教书?
  直到下人过来询问是否可以吃午饭,先生才故作矜持地把书往桌上一放,“怎么就到了午饭时辰?这一上午读书,不知不觉竟这个时候了。”
  明诚和书僮都抬头望天,到底是谁抓耳挠腮跟猴子似的坐不住了?
  先生迈着方步往外走,来到饭厅就看到一桌子满满的都是大大的盘子,盘子里面装的那叫一个满,精美的雕花就像用玉雕的似的,别提多好看了,愈发显得盘子里的食物美味非凡了,可惜每个盘子里除了大大的雕花,真正能吃的也就是一勺子左右,瞧着就是少。
  不过一盘瞧着少,几十盘放在一起就有些多了,老隐士往桌边一坐,立马就有丫鬟上前给他布菜,只看一眼,老隐士就挥挥手让人下去,丫鬟都长成这样他哪还有心情吃饭了?
  从昨儿到了王府之后,老隐士就没见过一个美人,之前在他木屋那里都是丑丫鬟他也就认了,可到了王府满眼晃的都是丑丫鬟,他就觉得王妃实在是驭夫有术,整个王府就她一个美人,还怕王爷吃窝边草吗?
  却不知那些长得美的丫鬟早在他进王府之前就得了王妃的话,王府要住进一个色兮兮的老头,让她们没事少往府门这边晃,免得被老头儿看上。
  待过些日子,这边修起围墙,把老头住的地方与王府隔开,到时她们再到这边来也就不用怕了。
  王妃的话自然是不能不听,而且,王府里的丫鬟除了每月的月俸,在作坊里帮忙也赚不少,比起一般小富户日子还要好过,而且这样的日子舒心,可比靠男人强得多,只要不是太想不开的,王府里的丫鬟还真没有想要跟个老头子的。
  所以,能到老隐士跟前晃悠的,除了男的,就是自认长得丑,不会被老头子看上的,也就让老隐士替宁远王不平起来。
  那么大个宁远王,竟然怕老婆至如厮?
  老隐士自己举着筷子端着一只碗,围着桌子绕开了,每样菜都尝过,遇到特别中意的都扒拉到自己的碗里。
  小书僮跟着老隐士身后转,他不挑,只要是能吃的就都往碗里划拉,嘴更是一直都塞的满满的,也只有明诚坐在桌边由丫鬟帮着布菜。
  他人小,连桌子都够不着,若是自己围着桌子转悠,那才是真的傻呢。
  明诚吃惯了王府的美食,吃起来就比老隐士和书僮矜持多了,只吃了一小碗饭就不吃了,坐在桌旁一边喝着甜汤一边看老隐士带着书僮围着桌子忙活。
  虽然菜式很多,但除了萝卜雕花之外也没浪费多少,果然师娘是听了他的话,这种被大人认同的感觉让明诚内心很喜悦,更是打定主意要给师娘想出各种省钱的法子。
  老隐士中午喝了一壶酒,下午讲课时都有些醺醺然的,整个人都在发飘,等讲完书后,干脆就趴在桌上打起呼噜。
  书僮藏了几块糯米糕,这时拿出来小口小口地啃着,不时还不忘给明诚塞一口。
  明诚嚼着味道还好,却不是他爱的口味,看看时候也该是下学的时候了,见先生趴在桌上正睡的香,就带着书僮把书本收拾了出去。
  这时候正是老太妃下午饭的时候,赶过去说不定还能让书僮混一顿呢。虽然明诚认为书僮吃太多不好,可谁让他那么爱吃呢,大不了晚上就少吃点。
  到了老太妃这里,果然赶上老太妃用饭,凌小柔在旁陪着,一般人家婆母吃饭媳妇是要在旁侍候的,老太妃心疼凌小柔就让丫鬟侍候着,她有空过来陪她说说话也就好了。
  见明诚和书僮过来,老太妃就招呼他们上桌吃几口,明诚坐到老太妃旁边,只捡了几样果子吃了,书僮则是来者不拒,丫鬟夹过来的东西都往嘴里送。
  吃完了,还朝老太妃道谢,其实早把凌小柔给吓着了,这孩子的吃法,让她不由得就想到了屈鸿泽,才十多岁的孩子,可别长成那样。
  好在老太妃的饮食清淡,吃多了最多就是撑撑肚子,倒也不怕长得太吓人。
  老太妃却在担心书僮午饭吃不饱,直说往后下午就过来陪她吃饭好了,把书僮美的直点头,果然先生说的不错,王府里随便什么吃的都好吃的不得了,虽然老太妃这里的菜没有中午吃的那么好看,但除去花哨之外,老太妃这里的菜都是用足了料的,即使是清清淡淡的,也好吃的齿颊留香,吃完了再喝一杯香香甜甜的花果茶,日子真是美好的让他恨不得时间停留了。

  ☆、539 明诚赚钱

  吃过下午饭,回去见老隐士还趴在桌上睡着,连姿势都没换一下,明诚和书僮就在旁边坐着,想到之前一直想问老隐士却没找着机会问的话,书僮想想干脆还是问明诚吧。
  “明诚,你将来不做皇帝就会被封做王爷是吧?”
  “嗯!”明诚点头,虽然他从未感受过父皇对他的爱,但以他大皇子的身份,做为皇上第一个儿子,将来一个王爷的封号是跑不掉的。
  当然,前提是他做皇帝的兄弟不要是个心胸狭隘,容不得人的,别看明诚才五岁,但在皇宫里什么没见过?心眼多,懂得自然也比同龄人多。
  书僮又接着问,“那明诚王府里的总管跟宁远王府里的总管有何不同?”
  “有何不同?”明诚很是用力地想,都是总管有什么不同?若一定要说不同……“我还小,没到封王开府的时候,不过我记着几位叔叔伯伯家的总管,好多都是他们做皇子时就在身边侍候的……太监!”
  明诚声音越说越低,他之前只是想着跟书僮亲近,留他在身边给个高高的位置。在他的印象中,王府除了王爷王妃最大,就是受王府器重的总管最大,可他却忘了那些总管都是太监出身,做为皇上的儿子,就算出了宫,府里侍候的人也多是从宫里带出来的。
  虽然年纪小,明诚还是能够明白太监和正常男人是有区别的,若是让书僮做他的总管,岂不是说要书僮去做太监?天知道他当时真的没想那么多啊。
  书僮虽然没见过多少世面,但长到十几岁,对于太监和正常男人的区别倒是知道的,一听要做明诚的总管,就是要先做太监,书僮双手下意识就捂住大腿根,嘴里嚷嚷,“明诚,我不要大宅子了,不要做你家的总管了。”
  明诚‘嘿嘿’地干笑两声:“书僮哥,我这不是忘了嘛,当然不能让你做太监去,要不咱们现在就开始赚钱,用不到等十年后就能买起大宅子多好?就是不知道书僮哥吃不吃得苦。”
  书僮喜欢大宅子,喜欢美食,只要不用做太监,什么苦他不能吃?听明诚一问,书僮立马表示:“男子汉大丈夫还能怕吃苦了?明诚你说怎么赚钱,我都听你的。”
  明诚就拉着书僮奔作坊跑去,作坊里的人都是王府的下人,自然是认得明诚,见到明诚都见礼:“奴才见过大皇子。”“奴婢给大皇子请安。”
  明诚都让免礼,从怀里拿了几两银子,“我家先生爱吃作坊的卤味,让我过来买一些,就按这些银子给我装几篮子回去。”
  若是别人来买自然收银子不手软,可是大皇子亲自过来,又是被王爷请回来的老隐士要吃,作坊里的人就不肯收银子,可无奈明诚一定要给,最后只能收下银子,想着回头跟王妃说说这事,银子是退还回去还是怎么的。
  而且,给明诚装卤味的时候除了每样都装一些之外,装的量也是足足的,完全是按成本价给装的,两个篮子一大一小,刚好明诚和书僮一人拿一个。
  拿了篮子后,明诚又带着书僮奔前院,昨儿他在先生住的院子后面发现一个狗洞,大小不够成人钻过去,但他钻起来很容易,书僮虽然比他大些,但瘦瘦小小的也不会被卡住,只是这两只肥肥大大的篮子想出去就有些困难了。
  书僮的衣服倒没什么,明诚一身华服就有些显眼,就拿了书僮的衣服换上,虽然长了些,在腰间扎了条带子也不太夸张,毕竟这时代的人家给孩子做衣服都喜欢做大一些,能穿个几年,别人见了明诚的衣服也只会以为是家中大人仔细。
  换好衣服后还是书僮去找了架梯子架好,先让明诚钻出去,他把两只篮子用绳子栓上顺着墙头放下去,他再下来从狗洞钻出去。
  等哥俩都站在王府外面的小巷里,拿上篮子小心地出了小巷,外面都是做买卖的人,小巷里倒没什么人,也不用怕被人发现他们从王府偷溜出来。
  王府门前肯定是不能卖卤味,难免被王府的人发现了,干脆就走得远些,却也不能太远了。
  明诚是第一次出门身边没有护卫,虽然之前想的挺好,可真一个人到了外面瞅什么都陌生,还是书僮去打听了,才知道每样卤味都卖多少钱。
  也没敢走太远,两个小的就在离着王府两条街的地方摆起了摊子,一般来说王府的卤味卖的好,都是在酒楼这样的地方去卖,若是自家想吃了就都到王府作坊和各处铺子里去买,像这样摆了摊卖的还真不多,尤其是两个孩子。
  被人问起时,书僮就说他家里无父无母,他为了养弟弟,只能弄了卤味来卖,这时候明诚就在旁边装着一脸懵懂,朝询问的人笑的一脸天真,然后问上一句:“您要买点卤味吃吗?”
  一般人见了小哥俩说的可怜,弟弟又是那么可爱的样子,穿着上又干干净净像是有教养人家的孩子,被明诚一问就掏钱买些。
  毕竟在哪里买也都是买,王府的卤味真好吃,他们卖的又不是假货。没多大工夫一大一小两篮子卤味就卖的没剩多少。
  见赚到银子,毕竟王府作坊里的人给明诚装卤味时装的就很实惠,比那些王府作坊那边排队的人还要便宜得多,他们这一趟还没卖完就赚了一多半,长此下去他们离大宅子的计较可就近了许多。
  见天色还早,书僮就建议再回去拿些卤味来卖,也没用明诚跟着他跑,让明诚就在这里看着摊子,他提着大篮子撒腿就往王府跑,先把篮子从墙头甩过去,他再从狗洞里钻进来。
  拣起篮子再往作坊跑,虽然作坊里的人都觉得新来的先生食量太惊人了,可人家是客人,买卤味又给银子,也不好多管,只是想着还得去跟王妃报备一下。
  书僮又爬到梯子上,将篮子顺出去,连着绳子扔出去,再从狗洞里钻出去,解开篮子,拎着去找明诚。
  明诚那里的卤味早就卖光了,正朝着书僮跑来的方向望眼欲穿,见书僮拎着篮子过来,赶紧喊:“哥,哥,快点!”
  书僮刚把篮子放下,就有人过来买卤味,王府的卤味卖的还是很好的,又不用去作坊外面排队,毕竟在作坊那边,有来拿货回去卖和少卖了自己吃价也是不一样的,与其去排队,还不如就买俩孩子卖的卤味了。
  只是有些奇怪孩子排队的速度很快,这才多大工夫又提一篮子回来,若不是那边有人给排队,就是别人见孩子小,让他先拿了货吧?
  而且,就这两篮子卤味,在王府作坊那边完全不可能给拿货的价,也有可能是王府的人照顾孩子。
  可不管怎样,有不用排队的卤味吃自然是好的,又一篮子卤味卖掉后,看天色就不是那么早了,书僮和明诚收了摊,只说明儿还过来。
  再从狗洞里钻回王府,回到书僮住的屋子,一数今儿只这两大一小三篮卤味他们就赚了十几两,在书僮看来真是了不得啊,离他的大宅子目标又近了不少。
  明诚虽然对于十几两不怎么看上眼,却也知道积少成多的道理,而且今儿准备的少,明儿若是弄辆小板车,多推一些过去,可不是要赚翻倍了?
  于是,约好明儿下午下了课,还去卖卤味之后,明诚就回了后院,先去凌小柔那里看了三个宝贝,一天没见着哥哥了,他们都粘在明诚身边哥哥哥哥地叫。
  凌小柔本来想问明诚下午拿了那些卤味去做什么,可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在暗中观察一下。
  第一次知道明诚和书僮拿了银子去买卤味就觉得奇怪,以老隐士的人品,想吃什么就直接让人送去,哪里会拿银子买?
  但也没放在心上,只当是两个孩子要孝敬他的,可第二次书僮再来拿卤味时,凌小柔就有些奇怪了,老隐士中午据说就吃多了,又喝多了,下午还吃得下这许多卤味?
  之后派人过去瞧了,老隐士从讲完课就趴在桌子上睡的一袖子哈喇子,据说一直就没醒过来,那几篮子卤味肯定不是他吃的。
  再让人不动声色地去找明诚,可找遍整座王府都没见着人,凌小柔心里就‘咯噔’一下,万一把大皇子弄丢了,就算李旬再不疼这个儿子,身份摆在那里,宁远王府可吃罪不起。
  结果正当她急的要派人去通知贺楼远时,有人回报大皇子回来了,凌小柔就让人先不动声色。
  第二日,下午下了课,老隐士拿了酒又让人弄了两个下酒小菜,回到屋子里去享受了,明诚和书僮再次弄了卤味顺着狗洞爬出去。
  一早书僮就去寻了架小车,就放在狗洞外面,出来后就把卤味一样样摆好,今儿这一趟就比昨儿两趟还要多的多,只要都卖光了,怎么也能赚个二三十两。
  甚至明诚还去酒坊那里买了两坛五斤装的王府家酿,弄了二两的小酒提,这酒卖好了可比卤味赚钱多了。

  ☆、540 年纪大了就不要暴饮暴食

  两个孩子推着车子,心里想的都是发财大计,书僮觉得自己离买大宅子更近一步,明诚觉得他再也不用靠别人来养,就是自家师父师娘也不如自己赚来的钱花着有底气,都有自己的目标,也都是干劲十足。
  再来到昨儿摆摊的地方,已经有人在这里等着了,见不但有卤味,还有王府家酿,更加觉得这干干净净的兄弟俩是会做生意的。
  只是卤味的价能接受得了,买就买了,可这酒实在是太贵,不是谁都买得起的,再好的酒,兜里没钱也是白搭。
  到最后卤味都卖光之后,十斤的酒也才卖了八两,哥俩就想再卖一会儿,说不定就有识货的呢,实在卖不出去就推回去,明儿接着再卖。酒是好酒,总是不愁卖的。
  明诚在这里看着酒,书僮又回去取了一次卤味,眼看就要到饭时了,家家户户都飘出炒菜的香味,哥俩肚子咕咕叫,猛地直吞口水,若是在王府,这时也该吃饭了。
  有心吃口卤味,可一想到这些都是银子,他们愣是忍着腹中的饥饿,直到把卤味再次卖光,才推着车子回到王府。
  凌小柔坐的轿子就停在两个孩子不远处,看俩孩子完全不懂得人心险恶,尤其是明诚,在书僮回去再取卤味时,一个小小的孩子就守在那里,卖的还是价值近千两的酒,就不怕遇到恶人吗?
  虽然如今在宁远王的治下,渭城府百姓安居乐业,但也不表示就没有宵小,真把孩子打一顿,多少钱也弥补不了这个后果啊。
  凌小柔虽然心里有气,但对于两个孩子知道赚钱这点,还是有些小小的自豪,只是他们卖的东西太招摇了,卤味也就算了,王府家酿可是谁都能卖得起又买得起的?
  原本凌小柔是想直接过去,让两个孩子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她都知晓,可一想俩孩子的初衷未必不是好事,能够自食其力的孩子也是满招人稀罕的,总好过不知民间疾苦的纨绔。
  若是有朝一日明诚能做皇帝,有了这样的经历,也不怕他会成为昏君,所以,凌小柔就坐在轿子里看着,派人暗中混在俩孩子旁边也摆了摊子,就近保护俩孩子的安全。
  晚上,明诚也是饿得狠了,吃了整整两碗饭,之后躺到床上就打起小呼噜,虽然只是在路边卖卤味,可忙忙火火的也把孩子累够呛,梦里都是跟书僮分钱时的喜悦。
  翌日早起,明诚先扎了会马步,又练了几趟拳,早饭匆匆吃了几口就去找老隐士学习,老隐士还未到,书僮早早就坐在桌边等着,见了明诚就跑过来,跟明诚献宝似地道:“明诚,昨儿我们一共赚了五十多两银子呢,虽说那酒卖的少了些,可那价真高,只八两酒就快赶上我们卖卤味一半的进账了。”
  明诚也笑眯眯的,手里有钱腰板就硬,往后做些什么也都有底气,或许过些日子还可以盘个铺子,到时雇几个人,他就不用每天跑出去摆摊了。
  虽然从京城出来时,李旬给他带了一万两银子,可那些银子都在带来的总管太监那里放着,他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想要支出一点银子都老费劲了。
  老隐士进来时还迈着方步,早饭吃的他很不满意,原本丰盛的早餐变成了一粥一包两小菜,虽然量是足够了,那也只是足够他和书僮两个吃。
  老隐士不过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