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厨女当家-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得今年年宴又是宁远王妃带人整治的,他们自然是期待的。
而再早些年宫里过年时虽然也会有年宴,但却从没这样的规模,一是国库没有如今充裕,二也是没有这么多的美食让人期待,不过就是走走过场,哪像此时围在一起的大臣们不再谈论国事,而是议论今儿又能吃到什么新奇的东西。
晚宴准备好,一道道精美绝伦的菜都摆在桌案上,只等着皇上一声令下宫宴就要开始。
可等来等去,做好的菜已经从热气腾腾变成冰冰凉,也没听到皇上传菜,御厨们一个个都皱起眉头,有些菜是可以冷了吃的,有些菜则是只有热着才好吃,如今菜都凉了,可不是影响味道和口感了?
可若说回锅再热一下的话,菜的摆盘也要被破坏,更不要说很多菜的火候刚刚好,热过之后就要差的太多了。
好在之前凌小柔或许是预见到这点,除了少数炒制的菜和冷拼之外,大多数都是极费工夫的坛子菜,像佛跳墙就是少不得的美食,现在还有坛子里焖着,只等外面传膳的时候再出坛装碗。
配着热腾腾的菜,那些冷掉的热菜也就不那么引人注意,而且有像佛跳墙这样的美味,一般也不会太关注炒制的热菜了。
直到宫宴的时辰与预期的晚了半个时辰,外面才有太监来传菜,看他匆匆忙忙又无奈的样子,显然也是急了。
凌小柔在太皇太后的宫中一直等到晚宴开始之前,才随着太皇太后一同入席,席上都是按着身份高低而坐,凌小柔是宁远王妃,身份高贵,即使是年纪青青,也还是坐在了除了皇家之外的第一席。
三个孩子跟段锦儿都被安排着跟李旬的其余子女坐在一桌。李旬的子女不多,与语柔他们坐在一处才勉强凑够一桌。
之前明诚登基后李旬其余的儿子都封了个爵位搬出皇宫开府另过,他们的娘也一并搬了出去,只是因为位份不高并没有资格来参加年宴。
一群孩子坐在一起,立马就能让人感受到气氛有些怪异,虽然都是不大的孩子,但明诚的那几个住在宫外的兄弟明显怯懦了点,看人都闪闪躲躲的,好似皇宫里有吃人的猛兽。
而一直住在宫里的公主们也各有不同,雅娴是高傲地抬着下巴,像是花孔雀似的,见着语柔兄妹三个时还冷哼了声,虽然被方太妃教训了,不要得罪宁远王家的几个孩子,可雅娴到底年纪不大,城府不高,见着讨厌的人就忍不住使使性子。
好在语柔兄妹三个也没想跟她一般见识,坐在桌边就等着上菜,而且,兄妹三个坐在一堆,粉雕玉琢似的可爱,让对面的几个公主和小王爷忍不住偷看。
虽然语柔是皇上的义妹,也就相当于他们的义妹了,可义妹不是还有两个哥哥吗?公主们想到曾经在宫里流传的那些传言,一个个都羞涩地盯着修谨修逸笑。
就雅娴那讨人嫌的性子被厌烦了是正常,可她们都是温婉可人的,谁敢保就不能让那兄弟俩动心?
于是修谨和修逸一左一右把语柔护在中间,在修谨和修逸的边上又坐两个公主,年纪看着比修谨修逸大上一点,可那脸上算计的小表情却跟大人似的,让兄弟俩不由得就提高警觉。
按说这么小的孩子是坐不住的,可自从坐下之后,这桌就难得的平静,偶尔有要好的公主和小王爷交谈也都是声音低低的不打扰到别人,很是让平日野惯了的语柔等人不习惯。
见三个孩子像屁股底下长刺似的,被公主们挤的远远的段锦儿抿着嘴笑,笑过之后就同别人一样抓着瓜子嗑。
她哪会不明白那些公主们的打算?可贺楼家的三个孩子别看小,都是人精,绝不会轻易把他们自己给卖了,她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603 一碗鱼引来的斗争
果然,直到皇上和太上皇姗姗来迟,宫宴在众人期盼之中开始了,几个轮番上阵的公主们也没在修谨和修逸身上套到什么话,更没让修谨修逸说出喜欢谁讨厌谁,一个个气的小脸铁青。
皇上和太上皇过来时,很多人都眼尖地看到皇上眼睛是红红的,显然之前是哭过的,这也就能理解为何他们迟迟未过来,连着宫宴的时间都耽误了。
李旬和明诚过来之前才派人去请太皇太后过来,所以李旬和明诚就坐后又等了一会儿,太皇太后这才过来,一见儿子太皇太后只扫了一眼就入席了,之后再是连眼神也没赏一个,显然是心里的气还没消。
李旬的脸皮厚,也知道这事是他做的不对,挨着太皇太后坐下小声地哄着,母子有什么隔夜仇,太皇太后也就是气李旬不靠谱,哄了几句也就笑了,一听李旬还从外面给她带了礼物回来,心里也满欣慰。
倒是一旁给太上皇和太皇太后见过礼之后,就跟背景板似的太妃们直揉帕子。
太后斜着眼睨着那几个连情绪都懒得掩饰的女人,嘴角露出一丝嘲讽,如今李旬数的着的妃子就在座这几个了,位份也都定下来了,还有什么好争的?
就算真让她们再生个儿子出来,还能让皇上给她们的儿子让位?而且,生了儿子也不能养在宫里,难道还想着跟儿子一起分府出去过吗?与其还想着怎么争宠,不如就安安分分地过日子得了。
反正她有两个公主在身边,又不用被皇上猜忌,已经很满足了。
终于等到所有人都落座了,明诚朝侍候的总管太监点点头,总管太监尖着嗓子喊了一声,宫宴正式开始。
一道道飘着香气的菜被端上桌,那些摆在盘子里的冷菜固然好看,却没引起大臣们太多兴致,说起来这些年京城里刮的美食风不可谓不大,这些人往日也是被请着吃惯了,对于一些平常的菜式已经引不起兴致了。
但今年的宫有宁远王妃在,注定要与往年不同,所以,那些被宫女们用托盘托着、盖着盖子的大碗就更吸引人了,只是碗盖的太严密,连点香味都飘不出来,在所有菜都上桌之前狠是让人望眼欲穿了一把。
直到菜都摆的满满的,偷偷一数,每桌都是十六个菜,倒没像之前盛行的全席宴那般繁复,但十六个菜中有十个却是用大碗装着的,显然都不是普通的煎炸烹炒,倒有些神神秘秘的意思。
直到所有菜都上齐了,皇上又点了下头,宫女上前将大碗的盖子都揭了,群臣才看清碗里面的东西,随着香味随之而出,有嘴馋的口水已经流了出来,又猛地吸了回去。
佛跳墙自然是这次宫宴里最著名的一道美食,不用吃已经知其味美,而剩余的大碗中所装的菜也不像群臣想的那样都是汤汤水水的,而是炖制火候相当足,色香味都不比佛跳墙差的美食,荤香肥美的人让忍不住就想拿筷子狠狠地都抢到自己的碗中。
随着皇上和太上皇,以及太皇太后动了筷子,群臣们可没那么多矜持可守,反正从前参加宫宴的时候比这丢脸的都有,也不差这一次了。
连与语柔等人坐在一桌的小王爷和公主们都没受得住馋,指使着宫女快速地往自己面前的碗里夹菜,虽然在宫中他们一直吃的不错,可像这样的美食也很难吃到,真正厨艺最高的御厨也只管太皇太后、皇上和太后的饮食,就是一般的太妃都没这待遇,更别说他们几个不受宠的小王爷、小公主了。
尤其是搬出宫外的小王爷们,府上用的厨子也是从外面招的,连最差的御厨都比不上,也就是比一般人家好一些罢了。
倒是语柔兄妹三个和段锦儿要矜持一些,平日在家里凌小柔都是换着花样地做各种美食,兄妹三个嘴都吃的刁了,桌上的菜虽然美味,倒不至于让他们吃到忘我。
而且,孩子虽小心思却不小,别人都失态了,这不更能显出他们规矩出众够矜持?同时也能显出这些被别人趋之若鹜的美食,他们都是常吃的,可不能让人把宁远王府瞧扁了。
至于说公主们和小王爷们看过来时各种羡慕嫉妒的眼神,可是大大地愉悦到他们了。
虽然那几个公主看修谨和修逸的眼神更势在必行,他们也没什么好怕,牛不喝水还能强按头?宁远王府也不是谁都能强迫的。
真就为了几口美食就非要嫁到宁远王府来,他们也不稀罕!
而与兄妹三个一样没为美食失去理智的还有段锦儿,这段日子在太皇太后身边养着,吃的也都是御厨们精心做出的美食,段锦儿对这些外面难得一见的食物虽然吃的很享受,却也不至于吃到忘我。
偶尔吃到喜欢的还能记得让宫女给兄妹三人也夹些过去,可以说是难得还有理智的。
可她这样淡定的模样看在明诚的眼中就有些心疼了,瞧她吃着这样的美食还能谨小慎微的样子,只当段锦儿是在一群公主小王爷面前不敢动筷子。
想到段锦儿好像是爱吃鱼的,喊来总管太监,指着桌上一只装着炖鱼的大碗让给端了过去。
段锦儿虽然这些日子在太皇太后这里吃多了美味,不像别人一样对美食没有自制力,但还是吃的美滋滋的。
虽然因父亲的官职她本不应在这桌,但她深得太皇太后的喜爱,就是宫里的这些公主平日见了她都和颜悦色的,所以同在一桌吃饭也没谁会因身份问题来为难她。
就是一向不太合群的雅娴公主最多也就是对她视而不见,当初在太皇太后那里被语柔他们设计着吃了亏,连带着她把太皇太后也一并恨上了,对段锦儿没有冷言相对已经算是她成熟了。
只是这群孩子们的年纪都不大,最大的两个公主也就跟她差不多大,她还真不好意思跟小孩子抢,所以被明诚误会是不敢动筷子。
当宫女把那盘鱼端到段锦儿面前,得知是皇上赏的,不需她谢恩时,段锦儿朝明诚那边看一眼,见明诚也正对着她笑,脸上一红,埋头夹起鱼来。
离着近的公主倒是听说这鱼是皇上赏段锦儿的,可是羡慕的很,她们也想眼皇上哥哥多亲近亲近,这样等往后给她们挑驸马时皇上哥哥也能多为她们打算打算。
可皇上哥哥对谁都不亲近,她们就是去找皇上哥哥玩,皇上哥哥身边的太监都给拦了,她们真不明白皇上哥哥怎么就那么忙,忙的都没时间跟她们说说话。
如今见皇上哥哥赏了段锦儿一条鱼,却没有别人的,心里难免冒酸,尤其是雅娴公主,她一向霸道惯了,在众兄弟姐妹之中也向来是说上句的。
当时把眉一扬,指着段锦儿面前的鱼道:“本宫看这鱼甚是不错,给本宫端过来。”
宫女为难了,或许别的公主和小王爷们只顾着抢菜吃,没注意到,但一直眼观六路的宫女哪里不知道这鱼是皇上赏的,还是只赏给段小姐的,她们哪有胆去动皇上赏的鱼?
为难地刚喊了声‘公主’,雅娴便愤怒地把筷子往桌上一拍,“怎么?本公主还支使不动你了?不就是一盘菜,别人吃得,本公主就吃不得了?”
眼看雅娴的声音越闹越大,段锦儿怕事情闹大,便笑着对宫女道:“这位姐姐,既然公主想吃,就请姐姐为公主端过去吧。”
宫女虽然还有些不敢,可一看雅娴横眉怒目的样子,想到之前她身边刚死了一个宫女,虽然都说是那宫女自己投的湖,可私下里谁还猜不出怎么回事?雅娴公主在宫里可是素有恶名,宫女哪里敢得罪这位年纪不大却心狠手辣的公主。
战战兢兢地把鱼碗端了送到雅娴面前,还没等放到桌上,被雅娴狠狠一瞪,“怎么本公主说话还不如个小官家的小姐管用了?”
说完,手一扬,一碗还有些烫人的炖鱼就扣在宫女的脸上,宫女吓的尖叫都忘了,赶紧跪下。
但鱼汤却洒到旁边的素馨公主身上,一身新穿上的绿锦新衣就这样废掉了,宫女不敢尖叫,素馨公主却敢,而且叫的还相当大声,凄厉的瞬间就让所有人都看了过来。
尤其是一直关注这边的明诚,给太监总管使个眼色,太监总管就让人悄悄过来拉了个宫女过去问明一切。
明诚心里很不高兴,他一直都记着对雅娴公主母女的仇呢,只是时机不成熟,他还不能把她们怎么着,就想着若是她们还老实就放过她们一马,大不了将来等雅娴公主年纪大了,就找个苦寒的地儿送她去和亲,谁想她不但不知收敛,还挑衅到他刚选中的皇后身上,不杀杀她的锐气,往后在宫里还装得下她吗?
可太上皇和太皇太后都在座了,对于雅娴他还真不好直接下令严惩。
也没去看李旬,毕竟那个是他的女儿,难免要有所偏颇。明诚直接看向太皇太后,他可是知道太皇太后对雅娴早就多有不满,段锦儿又是公认是太皇太后罩着的人,被雅娴欺负了,就算太皇太后不会为此事严惩雅娴,也不会让她太好过了。
☆、604 都是一群酒囊饭袋
只是明诚显然想错了,雅娴再不好,也是太皇太后的亲孙女,要训也得关起门来,不然失了的可是皇家的面子。
太皇太后只是向方太妃看去,方太妃早在雅娴这边出事时就暗叫不好了,来之前她就怕雅娴刁蛮性子发作,已经耳提面命地说了大半天,想不到真到了时候雅娴还是闹出事了。
虽然不知那边是因何事闹起来,但显然是由雅娴闹起来的,若是不好好处理了,又当着群臣和另一边诰命夫人们的面,往后雅娴的坏名声怕是要传出去了。
于是,在太皇太后看过来,皇上看过来,太上皇也看过来时,方太妃真是哭的心都有了,别人生了皇子皇女都是固宠的,她倒好,生了个惹事的祖宗。
这时候还不能说雅娴的不是,而且,太皇太后、太上皇、皇上都没发话,她就是被看了,也不能自作主张。
方太妃只能求助地看太上皇,但愿他这个当爹的能为了女儿说几句好话。
李旬之前还是有点喜欢雅娴公主,孩子聪明伶俐,又会撒娇卖乖,这些公主之中他还真对雅娴好上一些,只是他一向对宫中的女人没多少感情,心里总是想找一份能像贺楼远和凌小柔一样的爱情,所以对谁的感情都淡。
如今见雅娴公主丢脸都丢到群臣面前,心里就有原本那点薄薄的感情也没剩下多少,只是碍于那毕竟是他的女儿,若是此时斥责了,往后想嫁人都不容易。
于是,忍着怒火笑道:“雅娴怎么这么不小心?瞧把你五妹的新衣都弄脏了,还不带你五妹下去换衣服。”
雅娴公主原本见弄脏素馨公主的衣服还吓了一跳,她只是想使使性子,让别人多注意她一些,却没想弄出这么大动静,见人都看向这边有些吓傻了,可一听李旬没有训她,声音里还带着笑,想到她曾经也是父皇疼爱的女儿,若还是父皇做皇帝,注意到的就会是她,宫女送来的这盘菜也会是她的,哪能让个小官儿的女儿抢了风头?
想来父皇一定是之前没注意到她,这不别人都用责备的目光盯着她看时,只有父皇是对着她笑的,想必父皇也是会为她撑腰的,一定会怪罪皇兄只看到段锦儿,眼里没有她这个妹妹。
于是,雅娴公主不但没照李旬说的带素馨公主下去换衣服,反而扁着嘴唤了声:“父皇……”
李旬微微皱眉,太监总管回话时他可是听着了,不就是为了一盘明诚赏给段锦儿的菜吗?而且还是雅娴无理在先,怎么倒像是她受了委屈。
朝方太妃使个眼色,让她赶紧带女儿下去,大过年的,别在群臣面前丢人。
方太妃赶紧起身走到雅娴身边,见雅娴还不死心地盯着李旬看,方太妃叹口气,她进宫也有些年了,对李旬的性子很是了解。
别看李旬大多数时都笑眯眯的,脾气也很好,但一个能从众多皇子中笑到最后的,再看他那些兄弟如今还有几个活着的?李旬脾气可能真好吗?
若雅娴再不识趣地跟着走,别看李旬此时看雅娴还带着笑,说不准下一刻就变脸。
她深知之前把明诚得罪狠了,李旬再对雅娴真厌烦了,他和雅娴往后在宫里就真的没有靠山。
而且,太皇太后和那些太妃们都看着,这时候无论是谁说雅娴一句不好听的,雅娴的名声就算是彻底毁了。
方太妃怕雅娴再闹,压低声音在她耳边道:“雅娴别闹了,跟母妃回去,别惹你父皇生气。”
说完,让宫女先带素馨下去换衣服,并笑着对因心疼新衣服而眼泪汪汪的素馨道:“方母妃那里有两匹上好的云锦料子,回头给你送去,让你母妃给你做几件新衣,咱们换着穿。”
素馨听了破啼为笑,“素馨谢过方母妃。”
雅娴委屈地扁着嘴,“母妃,那两匹是雅娴的。”
素馨眼泪又要流出来,方太妃瞪了雅娴一眼,对素馨笑道:“雅娴跟你开玩笑呢,方母妃那里还有好几匹。”
雅娴看了方太妃几眼,又狠狠地瞪了素馨一眼,对着方太妃吼道:“你也跟别人一样就会欺负我,我再也不要理你了,看你拿什么争宠。”
一跺脚,雅娴撞开挡在她身后的宫女,从宫宴上跑出去。
方太妃尴尬地想笑却笑不出来,用孩子来争宠这种事在后宫中是最常见的,可从来没人会拿出来说,以往李旬还是皇帝时,方太妃这事没少做,想不到竟然被女儿看明白了,如今在宫宴上这么吼出来,不用过了今晚,她就得成了全宫的笑柄不说,还得被人笑话教女无方。
见李旬看她的目光已经带了不耐,方太妃真是连头都不敢抬了。
方太妃见雅娴跑了,让宫女太监跟着去追,左右在皇宫里也出不了什么事,今儿是大年三十,太上皇刚回宫,宫宴过后跟谁回宫可是很有说道的,在这种时候她怎么能先离席呢?
结果,刚坐回去,太皇太后道:“方太妃,雅娴身子不适,哀家知你惦记,这里不用你陪着了,哀家和太上皇都不会怪你。”
方太妃刚举起筷子的手顿在半空,讪讪地应了声‘是’,带着随身宫女出了宫宴,心里却狠狠地把那些笑眯眯看她笑话的太妃们骂了无数遍。
因闹出这样一场,虽然后来又有舞姬歌姬献艺,但大臣们的心思都不在这上面,不时拿眼神去看李旬,总觉得他不会教子女,也幸好当初皇上是交给宁远王来养的,不然都养成雅娴公主这种骄纵又拎不清的性子,大衍国还有前途吗?
于是,无形之中,那些之前还想因明诚继位而闹些事的大臣们都熄了念头。
太上皇虽然子嗣不丰,但儿子还是有几个的,只要不是想造反,那就只能在太上皇的儿子里面选个出来,可瞧雅娴这样子,他们对李旬剩下的儿子真不敢期待了。
他们的目的也不是想要自己做皇帝,不过就是想把持一下朝政,可若是因为他们的私心断送了大衍国的江山,他们也怕过个百年千年还一身骂名。
年宴的菜很好吃,还没到吉时就没剩下多少,之后就是看着歌舞闲聊,等到了吉时放了烟花,明诚又嘉奖了几位这一年中政绩不错的大臣,又将御膳房事先准备出来的菜和自己这桌没怎么动过的菜都赏给一些大臣带回去与家眷品尝,一场年宴就算是落幕了。
大臣们出了皇宫,几乎人人手上都提着一个装着菜的食盒,往常李旬做皇帝时虽然偶尔也会赏点菜,但也没像这回这样人人都有,想到在宴席上吃的回味无穷的美食,有心急嘴馋的大臣直接掀开食盒手伸进去捞一块就放嘴里,惹来别人一阵调笑。
见有人这样吃了,也有人跟着学,皇上这回也大方,人人都是四个菜,他们吃一个还能剩三个回去分分,府里人多的本来也不可能指望都吃够,每人也就一小勺,多一点少一点也差不多少。
就这样,大臣们一边吃着,一边聊着,一边往宫门走,都有意避开雅娴公主的话题,在他们看来雅娴公主虽然年纪小,但她这样的闹法都可以算是宫中丑闻了,就是想说也只能在私下里说,这么多人走在一起,谁知道谁就是个心眼坏的?让皇上和太上皇知道他们背地里议论公主,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所以,大臣们聊的多是宫宴上的菜色好,皇上赏的菜好吃,回去分菜时最好是让家里的厨子也过来尝尝,回头再让几家的厨子碰碰头,说不定就能把厨艺给提高了。
没事的时候让家中的夫人也跟宁远王王妃多走动走动,能学一点是一点,至于说见宁远王妃的理由……前些日子太皇太后不是让夫人们都一起造玻璃吗?准备的都差不多了,眼看年过完就能开工了,只有宁远王妃没参与其中,正好这机会劝宁远王妃也投些银子进来,少赚就少赚一些,跟宁远王府的关系好了,还怕没银子赚?
如今他们也看开了,皇上年纪是小,但在一众皇子公主之中也是出类拔萃的,若是真换别人,还真不一定能落得好。
相比之下皇上的母族都因之前陈淑仪的事获罪了,宁远王又不可能一辈子在京城坐镇,往后皇上要倚仗的就是大臣,总比再扶持一个上去就为自己的母族打算好吧?
最重要的一点,今儿他们都观察明白了,太上皇的那些儿子,除了皇上就没一个上得了台面的,没看一个个坐在那里耷拉个脑袋,大气都不敢吭,吃饭的时候倒是比谁都抢的欢,就那几个酒囊饭袋似的,就是扶持了也是烂泥扶不上墙。
众人只顾着在心里贬低李旬的儿子们,压根就忘了菜一上桌,他们抢的比谁都不差,不然也不能年宴才进行了一半,菜就都没了,还是御膳房里备着了,又端上来不少菜才勉强吃到年宴结束。
☆、605 太上皇做生意风生水起
对于刚刚回宫的太上皇,太妃们都跃跃欲试地想把他拉进自己的宫中,有子女傍身的想要拔得头筹,让别的女人羡慕嫉妒恨;没子女的就想趁机能怀上,虽然生下来也是跟皇位无缘了,这辈子也只能做个闲散王爷,可没宠的日子有个孩子养也不那么寂寞。
李旬对此真是毫无所觉,之前喝的多了,虽然醒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