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种田之旺家小农女-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啊,还是去找个落脚的地方比较好。
    张清应道:“知道了爹,我会跟上的。”马跑了这么久,不仅得喂食,还得让马也歇歇。
    张小露忽然坐了起来,她掀开帘子对张清说道:“哥,咱们家还有多少粮食?”
    张清正在赶车,听到这话回头道:“你问这个做什么?”家中的银子放哪他们可不敢让张小露知道,万一小露学了他娘,那可咋办,一家老小就指望那点银子了。
    张小露急得很:“哥,明年一月底就有大雪不停,会冻死不少人,粮食有钱也买不着,咱们可以好好存点,还有冬衣,别看现在还跟去年一样冷,等元宵一过,……”上辈子永安四年的的时候她在被贩卖的路上,元宵一过,连着下了一个月的雪,真是冷到骨子里了,她就是那时病的。
    张清媳妇拉了拉张小露:“小露,你咋知道?”她惊疑不定的看站张小露。
    张小露非常肯定的说道:“这是我梦到的,我梦见元宵过后连下了一个月的大雪,大嫂,你想想,那样大雪的,一般的屋子肯定会被雪压榻,照我说,咱们若是不回张家村,那就去远点的镇上,结买个结实点的屋子,不不不,咱们买不起,咱们租个结实点的屋子,弄个人炕的,只需烧柴,就不怕冷了。”
    张清跟他媳妇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闪过一抹无奈。
    张小露见她哥不说话,便急着拉她哥的袖子,催促道:“哥,你说话啊,你赶紧将这事告诉爹,现在快过年了,咱们还有不到二十天的时间了,一定得在那之前将我说的这些准备好,不然就晚了!这场雪一直下到了明年四月,庄稼都种不成,因着这雪灾,死了很多人呢!”
    张清看张小露这神色,不似作假,便说道:“不过是梦中的东西,当不得真。再说了,孰话说得好,梦里的东西都是相反的,不用在意。”
    张清媳妇也瞧了张小露好几眼:“别是……被脏东西缠上了吧。”
    这话一出,张小露整个人都僵住了,是啊,她算是占了‘自己’的身体,若是被人知道,还是会当成鬼怪。将她活了一辈子的事告诉大哥?不不不,万一大哥不信呢,万一都当她是鬼上神呢,那她会被抓起来沉塘的,这关乎性命,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
    张小露低下头,嘟嚷道:“唉,算了,反正也只是个梦,既然大哥说梦中的东西当不得真,那就算了。”
    张清总算是松了口气,妹子只是被梦吓到了,没啥事。
    张小露说完,又面带疑惑的看了张清一眼:“可是哥,梦里的事跟真的似的,我都感觉冻得直发拌呢,他们饿得连树根都吃,还有……吃死人的。”一想到梦中的场景,张小露都忍不住害怕。
    不过那时的她是在人贩子的马车上,只是挨了些冻,一天总有两顿吃的,饿归饿,但是死不了。不像那些逃难的灾民,有的活活饿死在路上的,有的被冻死了,惨得很。
    张清倒是把张小露后面的话记在了心里,不过,这种事他自然不会跟张小露说的。
    张小露见张清没有反应,失望的回到了马车中,心里难受得很。
    张清媳妇留在外面跟张清说了会话,这才进来。
    张大舅总算在天黑之前找到了一个村子,这村里的人并不少,张大舅寻了一个老实的人家,说要是借宿,还给了三十文文钱,那人家立刻就同意了,听到饭钱另给,高兴得不得了,还要让主卧让出来,让张大舅给拒了。
    这场大雨下了整整二日,第三日早上,雨停了,阴天。
    张老头跟张大舅看着这个玉还算平和的村子,生了久住的心思,张清见状,便拉着爹跟爷爷将张小露说的话告诉了两人,他说道:“爷爷,爹,咱们去县里吧,就算不去县里,也找个小镇先住着,若真是那样,住在村里不安定,咱们是外来的,有啥事肯定不能指望这村里人帮忙,若是在县里或镇上,起码有捕快,县里的屋子也结实,还有城墙。”
    张老头皱眉道:“小露是咋知道的?”
    张清低声道:“说是梦到的,她还说梦中的事跟真的似的,她被冻着了。”
    张大舅沉着脸:“神神叨叨的,这种鬼话哪能信。”
    张清犹豫道:“爹,你想想,小露自打娘去后就有些……,万一她真的梦着了呢?咱们去镇上住不过是多花些银子,若是在村里,说不得得赔上命,爹,闹灾荒缺粮是啥光景你比我清楚,反正这事我就这么一说,最后咋决定还是得看您跟爷爷。”
    张清说完这话,便不再说了。
    张大舅一言不发,张老头双眉紧索:“咱们可要隐姓埋名的,这样会不会……”
    张清道:“爷爷,大隐隐于市,咱们不过是平头百姓,能不成还有人上赶着捉咱们?又得不到赏银,谁会那么闲?”
    “好,那走。”张大舅道。
    “好好好,将东西清好,咱们走。”张老头道。
    张清看着房梁上挂着的鸡鸭,忽然道:“等等,咱们在这里买些谷子,我看到这里的地里种了菜,肯定有妇人做了咸菜酸菜,咱们多买一些,然后让他们给咱们送去,这附近的县他们肯定比咱清楚。”
    对,这主意好,从乡下直接买谷子可比去米店买粮划算。
    远在柳阳县的苏玉也是这么想的,柳阳县跟这边一样,雨也停了,苏玉让徐师傅去乡里买粮买菜去了,她的原话是:“多买些米,谷子也成,还有菜也要买,最好是能放的菜,比如萝卜之类的,白菜也要,酸菜要有多少要多少,还有干玉米,多买些。”干玉米可炸成爆米花,新鲜的东西,这里人肯定没有吃过。
    徐师傅听了命,便雇了一个知晓这些事的人,又租了辆驴车,往乡下去了。他倒不担心装不下,苏玉说了,这多的东西,让那些卖东西的人送来,宁可多费些钱。
    钱不够?
    不会,等店开业了,自然能挣着,再说了,吴知那不还有钱吗,实在不行,先借些,等赚了钱再还。
    至于去安定县倒腾买卖的事,苏玉想过了,路太远,来去一趟不容易,中间的变故太多,还是不去得好。
    其实,她本是想去的,可这两日的倾盆大雨打乱了她的计划。只是下雨都这样冷,若是下雪,连着下,起码得零下三十多度呢,她原先可不是北方人,可受不了这样的天气。她可不想挣的钱没命花!
    这样的好主意她自然是舍不得浪费的,买卖做不成,但是可以卖‘这主意’啊。等小店开业了,那些吃客上门,她总有打听到一些有用的消息,到时候再将这主意卖给愿意意买的人。
    苏玉站在茶馆,不,小吃店的门口,她穿着一身青色长袄,脸上的丑妆已经卸了,此时的她看着像个翩翩美少年。
    这些日子她一日三餐的吃着,又练身体,这身子长高了些,还长了些肉,不似之前营养不良的模样了。
    看来,倒似十来岁的模样,不过,却还是半大的小子。嘴上没毛,办事不牢,那些吃客肯定信不过她的,所以啊,她就让吴知当起了掌柜。
    这日一早,吴知早早的梳洗干净,穿了一身新衣裳,满脸笑容的站在柜台后面。
    小宝也想来帮忙的,可苏玉没让,小宝跟高平都在家呆着,小宝站桩,高平练字,不用他们来帮忙,免得累着。
    至于伙计,苏玉还是将之前的伙计请了来,四个都请了,她还专门请了做了一套厨师服,不过不是白色的,是大红色的,古人不喜欢白色,寓意不太好。所以苏玉就做成了大红色的,现在又是过年,看着喜庆。
    “吉时已到,开业!”
    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小店周围围满了人,苏玉还请了一个舞狮队,他们在小店前面表演着,将周围的人全部引了过来。
    舞狮队表演到一半,就停了下来,周围的人不满了,全部叫嚷了起来,正在此时,苏玉笑吟吟的走到中间,恭手说道:“小店新开张,前十个进店的免费买,前二十到一百进店的,只需付一半的钱,这是本店的优惠。”
    就是五折。

  ☆、232 开业

免费!付一半的饭钱!
    这两样已经足够让人心动了,百姓们听得眼睛直冒光,他们直往门口冲。
    苏玉摆摆手,对他们说道:“等等,现在还没开始,就算进来也不作数。”苏玉见这些人并没有停下的意思,便喝道:“午时开始,若是在之前进来,这便取消这人的资格,那免单跟半价都没有份了。”
    有几个都挤到苏玉的跟前了,听着这放在,愣是使劲的往后退,将身后那群乌压压的人挤退了。
    苏玉慢悠悠道:“舞狮队马上就要开始了,大伙别盯着这边瞧了,等要开始了,我会告诉大伙的。对了,你们别挤,排好队,排成一条,最前面的先进去,不许挤。”
    话一落,那群人跟疯的似的又冲到苏玉面前了,他们不是想进去,而是想在苏玉跟前排队,可是哪有那么容易,有人挤到了苏玉跟前,可是架不住身后的人推啊,那些直接将苏玉撞开了不说,还进了门槛里面。
    苏玉看到他们撞来,已经往旁边退了,可是撞过来的是一排人,退了也没躲开,她直接被撞到了地上。
    她抬头说道:“进了门里的取消资格。”
    那跌坐在门内的几人悲愤道:“我们没想挤进来,我们就想排在前面,是后面的人故意挤的。”
    “是啊,就算我们在前面排好了队,后面的人若是不怀好意的推我们,我们也没办法啊。”这人开始叫苦。
    苏玉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热闹才好呢,可这挤来挤去也是一个麻烦。
    苏主微微一笑,她已经想好了法子,只见她让人从后面抬出来一筐竹片,她将竹片举了起来,说道:“这些竹片都是特制的,这其中有一百个写了字,或者免费,或者半价。”
    “真的?那可太好了,这东西是要给咱们的吗?”底下有人问。
    苏主微笑道:“是,这里有五百个竹片,也就是说,今天能用餐的有500桌,咱们新开业,也只准备了这么多份。今天是开业的第一天,十人免单,九十人半价,从明天开始,每天一人免单,十人半价,也是由抽竹片决定。”
    底下有人笑了起来:“500桌,这么多,咱们县里的酒一天都不定有这么多人呢。”
    苏玉笑而不语,转身进了屋。
    那百姓见苏玉走了,又看到吴知站在柜台后面,盯着舞狮瞧,他们觉得这人像是这店里的人,见这衣着,像是个管事的,于是有人问:“小哥,刚才那小公子怎么地小吃店有这么大的信心呢,大伙也不见得非要这里来吃啊。”
    吴知看舞狮正看得精彩呢,随口答道:“不仅是小吃店,还能听书,全是外面没有的新奇故事,一边听书一边吃饭,你们觉得咋样?”
    有人笑:“那要是有人不想听书,想跟同伙说会话可咋办?”
    吴知扭头看了他一眼:“一楼没有说书的,二楼说书,不想听就留在一楼吃东西,不影响的。”
    底下的人恍惚大悟。
    时间慢慢的过去,舞狮队也表演完了,眼见着午时越来越近,挤在小店门口的人越来越多,年轻人,小孩,老人,全部都有,有人的是来凑热闹的,有的是想占便宜的,还有的是来瞧新鲜的。
    反正,小吃店开业的事,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此时,苏玉从店里走了出来,她看着店前挤成一团的人,说道:“现在有两个办法,一是排队,你们若能排好队,并且不乱,那玉让前十五位免费来吃,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抽竹片,抽竹片只有十人免费。”
    她之前想的是排队,可是排队太乱了,就想起了抽签这个活了,用竹片来当签,再在上面写上阿拉伯数字,这个时候的人是不认识阿拉伯数字的,所以不用担心他们伪造。
    小店前闹哄哄的。
    挤在前面的人想要排队免费,后面的人想要抽签,都想得这个便宜。
    最后苏玉拍板:“抽签吧。”她开始发竹片,先从前面开始给,但是,站在前面吵闹不停的,苏玉直接掠过了。
    一楼有十张桌子,二楼有十五张桌子,一次发二十五个竹片,背面都用炭涂了,只有将炭抹掉,才能瞧清下面的是否有数字,是否中了。
    苏玉发竹片的时候脑洞大开,看着这东西,她莫名其妙的想起了前世的彩票,刮刮乐,要不弄个彩票?
    先记着吧,以后再说,现在是小吃店比较要紧。
    二十五桌。
    上面十五桌可以听书,下面十桌不行,这样一来,大伙都愿意去上面吃,不愿意到下面,这是苏玉考虑到大伙吃饭聊天,所以才这么定的。当她发现所有人都往楼上冲的时候,她知道这个法子不行了。
    怎么办呢?
    一楼的客人都在闹呢,苏玉想到了一个法了,不如由她临时客中一下,等明天再去找个说书先生,只是这样一来,费用自然会增中,苏玉暗暗想道,她会在大伙的餐费中默默的加一文,当作是听说费。
    当然,若是算起来,就算是肉菜多了一文好了。
    苏玉见一楼的客人还在闹,便说道:“好了,大伙不要急,上面有人说书,下面也会有,我想问问大伙,想听什么样的故事?”
    “还能听什么,好听的呗。”
    “是啊,别老提那些千金小姐跟穷书生在一想了,都听腻歪了,说个新鲜的。”
    “我想听王大将军大败蛮军。”
    苏玉发现,不仅是一楼的客人在喊,连在门外等位置的那些人也插了进来,兴奋得很。
    这些人要求还真是多。
    苏玉眼睛一转,说道:“这样,大家先点菜,让我想想。”
    店里是有菜单的,但是一般百姓不识字,菜单看不懂,所啊,苏玉直接将菜品全部展示在大家的眼前,跟麻辣烫一样,每个桌上有都一个小炉子,桌子中间被挖空了,炉子就放在那,锅子上面是锅,炉锅都有,这个主要是做火锅的。
    当然,若是有人嫌麻烦,不用炉锅也可以,直接在点菜,将菜交给主厨,然后煮烫,没错,就是麻辣烫,这个方便。
    还有烧烤,肉食素菜都有,这个是由店里烤,若是客人想试着自己烤也成,只要付了钱,客人想怎么弄他们都不管,但有一点,不能损坏店里的东西,不然就赔钱。
    四个伙计都是经过苏玉临时培训的,他们的手洗得干干净净,身上亦是,二人个伙计看着串好的菜,还有个伙计一个负责楼上,一个楼下,分工明确得很。
    烧烤的事苏玉准备自己来的,她在家里试过几次,药店里找到了好几味调料,买的时候还费了一帆功夫呢。
    今天若是要说书,做烧烤的事就有些悬了,再看。
    苏主还请了两个本地的厨娘,一个年轻时死了丈夫,不久前死了儿子,这中的产业都被夫家收了回去,平日给玉烧火为生,过得并不顺。还有一个是个老太太,丈夫早早的死了,将三个儿女拉扯大,到了现在,本该享福,可惜媳妇是个厉害的,嫌她白吃白住,日日给脸色看,儿子是个混账,压根就不管她,她实在是难受,于是便想着出来干活,能挣一点是一点,起码不用看儿媳妇的脸色过活。
    两人的要求并不高,只求包吃住,苏玉试了一下她们的厨艺,都还不错,于是苏玉便给了每人每月二十文钱,苏玉在外面问过,不包吃住的是四十文,这样算来,还是她亏了。
    没事,反正这屋子是现成的。
    死了丈夫儿子的姓刑,人称刑嫂子,那老太太夫家姓成,苏玉便唤她成婆婆。找人这事很急,这两人都是碰巧寻到的,只花了一日的时间。
    二十五桌客人坐下的第一件事就是擦竹片,他们想瞧瞧竹片上免单的字样,可惜,让他们失望了,上面压根就没有字。
    第一人不免费。
    有人忍不住抱怨:“店家,这竹片上什么都没有,难不成你是哄人的?”
    苏玉淡淡道:“有五百个竹片,你们才拿了二十五个,难不成因为你们没有挑中就觉得这事是假的?”苏玉又加了一句:“再说了,刚刚我说要发给你们你们不乐意,说是怕作假,偏要自己挑。这可是你们亲自挑的,可怪不到我们的头上。”
    那些人被说得哑口无声。
    二十五桌,并不是二十五人,有自个来的,也有拖家带口的。
    正说着,有个人不耐烦了,他催道:“店家,你这有哪些菜色啊?怎么不见小二?”
    苏玉笑了笑,指着前面放满菜的隔间说道:“大伙想吃什么只管拿,青菜三串一文,肉菜一串一文,还有豆腐二串一文……”苏玉说了一大堆,比如萝卜,还有磨茹,这种算起来,比那些百姓平日吃的可要好得多。
    苏玉说完,又道:“上面有价,想吃什么拿什么。”
    “可真便宜啊!”
    “是啊,一文就有买一串肉呢,多好啊!”
    “不会是病死的猪肉吧?”
    苏玉耳尖,听到了这话,便反驳道:“当然不是,这可是我肖屠户那买的,你可是常客,不信,你可问问。”

  ☆、233 柴秀才

都等着进去吃东西呢,哪有人肯去问。
    不过啊,让人没想到的是,那玉肖屠户也跑来了,现在快过年了嘛,猪肉卖得快,他早早的就收了摊,后来知道这边有热闹看,便带着孩子过来了,还真没叫他失望,那舞狮可真是精彩。
    本来看完舞狮就想走的,可是他儿子不肯走,也说要进去吃。肖屠户一说不同意,那孩子就闹,就差在地上打滚了。
    肖屠户无奈得很,只好带着儿子一道排起了队,他想着,五百桌,轮也轮得到他的头上。
    正说着,那些人就提起了猪肉的事,怕是病死猪肉,苏玉自然反驳了,还有人不信,这时,肖屠户倒是开口了:“这小哥确实日日都在我那买肉,份量可不少呢。”
    这话一出,百姓就放了心。
    肖屠户虽说长得凶恶,却是个实在人,卖肉从不缺斤少两,县里的百姓都爱去他那买。所以啊,他说的话,大伙都信。
    新店开张,大伙就图个新鲜。
    苏玉在店里转了一圈,发现还有单人或者两人一道来的,她询问过后,那些不介意加人的,她就让人进来,拼桌。
    各个各的,并不算打扰。
    有些好奇心重的,愿意自己弄个火锅吃,东西往锅里扔就成,到时候熟了就捞起来,调料都在那边摆,自己去配。也有让厨娘弄好,他们自己端着吃的,东西都是新鲜出炉,热得很,菜嫩肉鲜,东西又不贵,他们吃得可舒服了。
    二楼,吴知在大伙落座之后就津津有味的说起了书,说的正是那借尸还魂的故事,不过,他将故事润了润色,跟鬼怪半点关系都没有,大伙听着,觉得这人的气运真好,好事都叫那主角撞上了,可带劲了。
    坐在一楼的客人听到楼上的惊叹声,心痒痒了起来。
    尤其是还有一个茶馆的熟客,他今天过来是为了问事的,吃只是捎带的,他是第二批进去的,特意挤到了二楼,见着吴知,眼睛亮得厉害,他拽着吴知就问:“吴先生,你之前的三国还没说完呢,怎么就不说了,后面呢?”
    吴知看到这人,也是记了起来,算起来,他还真认得这人,之前这里还是茶馆的时候,眼前这人日日来,每次都坐离吴知最近的茶桌,他喜欢听故事,生怕漏听了。
    吴知听到这人的话,往一楼瞧了一眼,说道:“那故事正准备出话本呢,所以啊,店家说了,以后就不说了。”这话只能算半个实话,之前是这样打算的,可茶馆掌柜的拖家带口的走了,走得又急,西游记的故事商量好了,可这三国还没说呢。而且啊,银子还没落到他们手上呢!
    出不出,还是两说呢。
    说起来,等年关过了,他们就去书坊就那店家问一问,总归是两家合作的,总能得到点消息吧。
    吴知暗暗将这事记下,准备顺去跟苏玉说一说。
    “不说了啊,”这人有些失望,不过,他在听到要出话本的时候,一下子来了劲,“这样,我有个亲戚是干这个的,你们若是想去印话本,只管找我。”
    他说着,又冒出一句:“要不,现在就去印吧。”他等不及了呢。
    吴知摇头:“不成,这事我做不了主,还得跟人商量,再说了,现在正是忙的时候,走不开。你啊,就先吃点小食,店歇业了,咱们再聊这事。”
    那人一脸怀疑的看着吴知:“莫不是你没有后面的故事,编不出来,拿话来糊弄我的吧。”
    吴知自然不肯承认:“我当然知道,可是你想,现在来吃东西的都是新人,没听过三国,若是接着上次的往后讲,他们哪里讲得懂,谁是谁他们可不知道。这跟茶馆可不一样,不能那么干。”
    这人跟吴知歪缠,弄得说书都推迟了,煮火锅的家伙们闹了起来:“那小子,你别霸占着人说书先生啊,你在那,他还怎么说书,这里可不只你一个人啊。”
    那人听到这话,脸一黑,他扭头看吴知:“你这不是有雅间吗,给我一个,你,进来单独跟我说故事。”
    “这不好吧。”
    “二两。”
    “这事我得……”
    “五两。”
    “好,就这么定了,你想听什么我就说什么。”五两银子,赚起来可不容易,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